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花非花教學設計詳細?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夠熟練、準確地朗讀并背誦《花非花》這首詩。理解詩句的字面意思,把握詩歌的基本內容。體會詩歌的意境,感受詩人所表達的情感。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反復誦讀,培養學生的語感,提高詩歌朗誦能力。借助注釋、譯文和小組討論,引導學生自主理解詩歌含義,提升閱讀理解能力。運用聯想和想象,讓學生描繪詩歌畫面,鍛煉形象思維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對古典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引導學生體會詩歌中蘊含的人生哲理或情感,引發學生對生活的思考,培養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意境。掌握詩歌朗讀技巧,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詩歌。2.教學難點深入領會詩歌所表達的復雜情感和蘊含的哲理。引導學生突破思維局限,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描繪出獨特的詩歌畫面。
三、教學方法1.誦讀法:通過反復誦讀,讓學生感受詩歌的韻律美和節奏美,體會詩歌情感。2.講授法:講解詩歌的背景知識、字詞含義、詩句翻譯等,幫助學生理解詩歌內容。3.討論法:組織學生小組討論詩歌的意境、情感、哲理等問題,促進學生思維碰撞,加深對詩歌的理解。4.情境教學法: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聯想和想象,使學生更直觀地感受詩歌意境。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5分鐘)1.播放一段輕柔舒緩、如夢如幻的古典音樂,如古箏曲《漁舟唱晚》。2.同時,在屏幕上展示一些朦朧、優美的花卉圖片,如曇花一現的瞬間、雨中綻放的櫻花等,營造出一種詩意的氛圍。3.音樂停止后,提問學生:"在剛才的音樂和畫面中,大家感受到了怎樣的一種美?是不是有一種如夢似幻、捉摸不定的感覺?這種感覺就如同我們即將要學習的一首古詩所帶給我們的,這首詩就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花非花》。"
(二)作者及背景介紹(3分鐘)1.簡要介紹作者白居易: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通俗易懂,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他一生寫了三千多首詩,很多作品都反映了社會現實和人民的疾苦,也有不少詩歌表達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和情感體驗。2.介紹《花非花》的創作背景:關于這首詩的創作背景,并沒有確鑿的史料記載。一般認為,它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趣的抒情短詩。詩中所描繪的形象具有一種朦朧美,如同夢幻泡影般難以捉摸,這種獨特的藝術風格體現了白居易詩歌的多樣化特點。有人推測這首詩可能是詩人在某個特定的情境下,觸景生情,有感而發,以花喻人,抒發了對人生中某些美好事物短暫易逝的感慨。
(三)初讀詩歌,整體感知(7分鐘)1.教師范讀教師富有感情地范讀《花非花》,要求讀準字音,讀清節奏,讀出詩歌的韻律美。例如:"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2.學生跟讀學生跟隨教師的范讀,逐句跟讀,模仿教師的語調、節奏。3.學生自由朗讀學生自由朗讀詩歌,讀幾遍后,試著自己劃分詩歌的節奏。教師引導學生明確詩歌節奏: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4.指名朗讀請幾位學生分別朗讀詩歌,其他學生認真傾聽,評價朗讀的優點與不足。評價要點包括:字音是否準確、節奏是否恰當、語調是否有感情等。5.全班齊讀全班學生齊讀詩歌,要求讀得整齊、響亮,初步感受詩歌的整體韻味。
(四)理解詩句,疏通文意(10分鐘)1.學生結合課下注釋,自主翻譯詩句,圈畫出不理解的字詞。2.小組合作交流,討論疑難問題。教師巡視各小組,適時給予指導。3.小組代表提出仍未解決的問題,全班共同探討。重點講解以下字詞:"花非花,霧非霧":兩個"非"字強調了眼前之物既像花又不是花,既像霧又不是霧,給人一種模糊、虛幻的感覺。"夜半來,天明去":點明了這種虛幻之物出現和消失的時間,夜晚悄然來臨,天明時又悄然離去,更加增添了其神秘色彩。"來如春夢幾多時":將其到來比作春天的夢,春天的夢雖然美好卻十分短暫,形象地寫出了它出現時間的短暫易逝。"去似朝云無覓處":把它的離去比作早晨的云彩,云彩飄散后無處尋覓,生動地表現了它消失得無影無蹤。4.教師結合學生的討論情況,進行總結歸納,給出準確、通順的詩句譯文:像花而不是花,似霧而不是霧。半夜時分到來,天亮以后離去。來的時候像春夢一樣能有多少時間?去的時候又好似朝云散盡沒有覓處。
(五)深入探究,體會意境與情感(15分鐘)1.引導學生思考:這首詩描繪了一種怎樣的景象?學生思考后回答,教師總結:詩歌描繪了一種似花非花、似霧非霧的朦朧、虛幻的景象,它在夜半時分悄然出現,天明時又匆匆離去,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難以捉摸。2.小組討論:這種景象背后蘊含著詩人怎樣的情感?小組討論后,各小組代表發言。教師引導學生深入體會,總結詩人可能蘊含的情感:對美好事物短暫易逝的惋惜之情。詩中的"花""霧"象征著美好的事物,它們短暫的出現和迅速的消失,讓詩人感到惋惜。對人生無常的感慨。這種虛幻、難以把握的景象,恰似人生的無常,許多美好的東西轉瞬即逝,讓人感嘆人生的變幻莫測。一種淡淡的惆悵之情。整首詩營造出的朦朧氛圍,透露出詩人內心淡淡的惆悵,對這種難以言明的情感有一種留戀和不舍。3.提問:從詩歌的表現手法上看,詩人是如何表達這些情感的?學生思考回答,教師總結: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花""霧""春夢""朝云"等形象巧妙地比喻在一起,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事物的虛幻和短暫,從而委婉地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通過簡潔而富有節奏感的語言,如"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營造出一種空靈、朦朧的意境,讓讀者在感受意境的同時,體會到詩人的情感。
(六)拓展延伸,聯想想象(10分鐘)1.引導學生閉上眼睛,根據詩歌的描述,展開聯想和想象,在腦海中描繪出詩歌所呈現的畫面。2.請幾位學生分享自己腦海中浮現的畫面,教師給予肯定和補充。例如:在一個靜謐的夜晚,月色如水,朦朧中仿佛有一些似花非花、似霧非霧的東西悄然飄來,它們輕盈地舞動著,帶來一絲夢幻般的氣息。當黎明的曙光漸漸出現,這些神秘的東西又如同朝云般迅速消散,只留下一片寂靜和淡淡的惆悵。3.提問:如果讓你用畫筆將這首詩的畫面表現出來,你會選擇怎樣的色彩和構圖?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引導學生從詩歌的意境出發,分析色彩和構圖的選擇。比如:色彩上可能會選擇一些淡雅、柔和的色調,如淡粉色、淺藍色、灰白色等,以突出朦朧、虛幻的感覺;構圖上可以采用一些留白的手法,表現出那種空靈、悠遠的意境,讓畫面中有大片的空白,只在中心位置淡淡地勾勒出花或霧的輪廓。4.讓學生嘗試用文字描述自己理想中的繪畫畫面,進一步加深對詩歌意境的理解。
(七)課堂小結(5分鐘)1.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我們學習了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花非花》,通過初讀感受了詩歌的韻律美,理解詩句疏通了文意,體會到了詩歌描繪的朦朧、虛幻的景象以及其中蘊含的對美好事物短暫易逝、人生無常的感慨和淡淡的惆悵之情。還通過聯想想象,描繪了詩歌的畫面,進一步深入理解了詩歌的意境。2.強調古典詩歌的魅力:古典詩歌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雖然簡短卻蘊含著無盡的韻味和情感。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能夠多讀古典詩歌,感受它們的魅力,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
(八)布置作業(課后完成)1.背誦并默寫《花非花》。2.以"花非花,霧非霧"為開頭,寫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運用聯想和想象,表達一種情感或哲理。3.收集一首你喜歡的白居易的其他詩歌,下節課與同學們分享。
五、教學反思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在詩歌朗讀、理解、意境體會等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藥品認證倉庫管理辦法
- 幼兒心理保健管理辦法
- 育嬰員職業簡介課件模板
- 福州初三一模數學試卷
- 電力單招數學試卷
- 東博高考數學試卷
- 弱電施工安全培訓課件
- 費縣一年級數學試卷
- 2025年麗水青田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醫院招聘編外聘用人員52人筆試歷年專業考點(難、易錯點)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浙江杭州市蕭山區第一人民醫院醫共體招聘編外人員20人筆試歷年專業考點(難、易錯點)附帶答案詳解
- 油氣田地面工程詳解
- 2025年中國電梯檢驗檢測市場全面調研及行業投資潛力預測報告
- RoHS及REACH培訓材料課件
- 員工宿舍表格模板
- 天然氣計量與標準化-洞察分析
- 《護理不良事件》課件
- 無創眶周抗衰規范
- 2024年1月黑龍江高中學業水平合格考政治試卷真題(含答案詳解)
- 花崗巖路面鋪設工藝流程
- 鋼結構廠房水電安裝施工設計方案
- 國開《演講與口才》形考任務1-4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