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學年高一知識梳理語文(必修上冊)第七單元161赤壁賦_第1頁
-2025學年高一知識梳理語文(必修上冊)第七單元161赤壁賦_第2頁
-2025學年高一知識梳理語文(必修上冊)第七單元161赤壁賦_第3頁
-2025學年高一知識梳理語文(必修上冊)第七單元161赤壁賦_第4頁
-2025學年高一知識梳理語文(必修上冊)第七單元161赤壁賦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作者介紹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三蘇”,同為“唐宋八大家”成員。蘇軾是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蘇軾中了進士后,登上仕途,早年因為反對王安石變法而受到排擠,后又因寫詩諷刺而以“誹謗新法罪”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到司馬光執政時,盡廢新法,蘇軾也激烈反對。王安石、司馬光死后,他又因統治集團內部的傾軋而被一貶再貶,最后貶到了海南島,直到63歲遇赦北歸,第二年在常州病逝。在文學藝術領域里,蘇軾詩、詞、散文、書、畫無一不精。他的書法與黃庭堅、米芾、蔡襄齊名,號稱“宋代四大書法家”。他論畫主張神似,擅長畫竹。他命運多舛,一度下獄(元豐二年因“烏臺詩案”下獄,后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實則等于充軍),三度貶官(他在《自題金山畫像》中描繪自己: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但他既沒有像賈誼那樣“抑郁而終”,也沒有像陶潛那樣“歸隱田園”,反而在遭遇人生挫折期間成就了自己人生的輝煌。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二、字詞清單《赤壁賦》重點字壬戌之秋(rénxū)窈窕之章(yǎotiǎo)桂棹蘭槳(zhào)匏樽(páozūn)蜉蝣(fúyóu)麋鹿(mí)通假字1.浩浩乎如馮虛御風(同“憑”,乘)2.山川相繆(同“繚”,盤繞、圍繞)一詞多義望七月既望(一般指農歷每月十五)西望夏口(向遠處看)日夜望將軍至(盼望)德高望重(名望,聲望)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希望,念頭)如縱一葦之所如(往)浩浩乎如馮虛御風(如同,好像)如能克諧,天下可定也(表假設,如果)突如其來(……的樣子)自以為不如(及,比得上)屬舉酒屬客(勸請)名屬教坊第一部(隸屬)神情與蘇、黃不屬(類似)屬予作文以記之(同“囑”,囑托)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類)有情人終成眷屬(家屬,親屬)古今異義1.徘徊于斗牛之間古義:明月停留。今義:人在一個地方來回走動。2.白露橫江古義:白茫茫的水汽。今義:二十四節氣之一。3.凌萬頃之茫然古義:曠遠的樣子。今義:完全不知道的樣子。4.望美人兮天一方古義:內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來作為圣主賢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義:美貌的人。詞類活用1.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名詞作動詞,捕魚砍柴)2.下江陵(名詞作動詞,攻占)3.順流而東也(名詞作動詞,向東進軍)4.歌窈窕之章(名詞作動詞,歌唱)5.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名詞作狀語,向南)6.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名詞作狀語,向西;向東)7.舞幽壑之潛蛟(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起舞)8.泣孤舟之嫠婦(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哭泣)9.侶魚蝦而友麋鹿(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侶;以……為友)10.正襟危坐(形容詞作動詞,整理)文言句式判斷句1.固一世之雄也(“……也”表判斷)2.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也”表判斷)被動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表被動)賓語前置句1.何為其然也(應為“其為何然也”)2.而今安在哉(應為“而今在安哉”)狀語后置句1.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應為“蘇子與客于赤壁之下泛舟游”)2.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應為“月于東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間徘徊”)詞語積累1.滄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顆谷粒,形容非常渺小。2.取之無禁,用之不竭:無限取用而不會使用完。eq\a\vs4\al(即境活用)(1)走進圖書館,我深深感到一個人的知識再豐富,也只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2)人類的智慧取之無禁,用之不竭,但最怕棄之不用,聽任生銹。三、背景解讀《赤壁賦》烏臺詩案烏臺,《漢書·朱博傳》記御史臺中有柏樹,野烏鴉數千棲居其上,因稱御史臺為“烏臺”。權監察御史里行(權,代理;里行,見習)何正臣、舒亶(dǎn),國子博士(教育管理機關和最高學府的官員)李宜之,權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曾先后四次上書彈劾蘇軾。他們摘出蘇軾的一些詩文,認為是“譏諷文字”“愚弄朝廷”“指斥乘輿(乘輿,皇帝的代稱)”“無尊君之意,虧大忠之節”。宋神宗不得不下令御史臺審理。這就是聞名于世的“烏臺詩案”。四、文學知識賦賦,是古代的一種文體,由《詩經》《楚辭》發展而來?!段男牡颀垺ぴ徺x》記:“然賦也者,受命于詩人,拓宇于楚辭也?!庇纱丝梢?,《詩經》是“賦”的遠源,《楚辭》是“賦”的近源。賦是一種有韻的文體,講求聲律、押韻、對比等形式,有辭賦、駢賦、律賦、文賦等。賦的似詩似文的特征,與現代文學中的散文詩有些相像。五、課文翻譯《赤壁賦》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同客人乘船在赤壁之下游玩。清風緩緩吹來,江面平靜沒有波瀾。舉起酒杯勸客人飲酒,吟詠《詩經·陳風·月出》一詩。一會兒,月亮從東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間徘徊。白茫茫的水汽籠罩著江面,波光連著天空。任憑小船漂去,越過那茫茫的江面。多么遼闊啊,像是凌空駕風而行,不知將停留在何處;多么飄逸啊,好像脫離塵世,升入仙境。那時喝著酒,快樂極了,敲著船邊打著拍子唱起來。歌詞說:“桂木做的棹啊蘭木做的槳,槳劃破月光下的清波啊,船兒在月光浮動的水面上逆流而上。多么悠遠啊我的情懷,眺望著美人啊,她卻在天的另一方。”客人中有吹洞簫的,依照歌曲的聲調和節拍吹簫伴奏。簫聲嗚嗚,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傾訴,尾聲細弱而婉轉悠長,如同不斷的細絲。使深谷中的蛟龍聽了起舞,使獨坐孤舟的寡婦聽了落淚。我不禁改變容色,整理了衣裳端坐著,問客人說:“曲調為什么這樣悲涼呢?”客人說:“‘月明星稀,烏鵲南飛’,這不是曹孟德的詩嗎?向西望是夏口,向東望是武昌,山水環繞,一片蒼翠,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圍困的地方嗎?當他奪取荊州,攻占江陵,順著長江東下的時候,戰船首尾相接長達千里,旌旗遮蔽天空,面對大江斟酒,橫執長矛賦詩,本來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何況我同你在江邊捕魚打柴,以魚蝦為伴,與麋鹿為友,駕著一葉孤舟,舉杯互相勸酒。像蜉蝣一樣寄居在天地之間,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粒米。哀嘆我生命的短暫,而羨慕長江的流水無窮無盡。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與明月一起長存。我知道這是不可能輕易得到的,因而只能把這簫聲寄托在悲涼的秋風中?!蔽艺f:“你也理解那水和月亮嗎?流去的水像這樣不斷地流去永不復返,而并沒有流去;月亮像那樣時圓時缺,卻終究沒有增減的變化。如果從變化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間萬事萬物時刻在變動,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如果從不變的一面看,萬物同我們一樣都是永恒的,又何必羨慕它們呢!再說,天地之間,萬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為我所有,即使是一絲一毫也不能得到。只有這江上的清風和山間的明月,耳朵聽到了就成為聲音,眼睛看到了就成為色彩,怎樣獲取它們也無人禁止,怎樣使用它們也不會用完,這是自然界無窮無盡的寶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笨腿烁吲d地笑了,洗凈杯子,重新斟酒。菜肴和果品已經吃完了,杯盤凌亂地放著。大家互相枕著墊著睡在船中,不知不覺已經天亮了。六、文本特色賞析《赤壁賦》寫景、抒情、議論的巧妙結合寫景、抒情、議論的巧妙結合,使生活圖景和思想感情和諧地統一起來,創造出一種抒情意味極濃的清新自然的藝術境界。作者先通過對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明月升起,大江遼闊等的敘寫和描繪,寓情于景,表達歡快之情,達到了“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的程度,可見其樂到了極點。接著,作者敘寫了對思慕之人的懷念,描繪了陣陣悲涼的簫聲,傳達出了不可言狀的哀傷。然后,作者以主客問答的形式揭示了哀傷的原因,最后集中進行議論,從哲理的角度闡述了自己對人生及宇宙的看法,從思想上得到了解脫。以文為賦的體裁形式本文既保留了傳統賦體那種詩的特質與情韻,同時又吸取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等方面的束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