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四川省廣安市七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歷史質量檢測試題(附答案)_第1頁
2024-2025學年四川省廣安市七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歷史質量檢測試題(附答案)_第2頁
2024-2025學年四川省廣安市七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歷史質量檢測試題(附答案)_第3頁
2024-2025學年四川省廣安市七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歷史質量檢測試題(附答案)_第4頁
2024-2025學年四川省廣安市七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歷史質量檢測試題(附答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四川省廣安市七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歷史質量檢測試題一、選擇題:本題共18小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時空觀念是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聯系中對事物進行觀察、分析的意識和思維方式。歷史時間軸中數字③代表的歷史發展階段是()A.秦漢時期B.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C.隋唐時期D.遼宋夏金元時期2.“他在位期間,統一全國,結束了西晉末年以來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發展生產,國家安定,經濟繁榮。”材料中“他”指的是()A.秦始皇B.隋煬帝C.隋文帝D.唐太宗3.運河的舟楫之便,使中國南北相隔千里之遙的許多文化遺產在各有特色的同時,保持著驚人的相似性。這說明大運河的開通()A.推動了全國經濟發展B.促進了南北文化交流C.加強了對中原的統治D.加速了政治中心轉移4.某班進行“小錢幣,大歷史”跨學科主題學習,一位同學推測下圖所示這枚吉語花錢(鑄有吉祥詞語,不流通)的出現不早于隋唐時期。以下可作為依據的是()A.工匠開始掌握青銅冶煉技術B.這枚錢幣采用圓形方孔形制C.中央政府統一鑄造了五銖錢D.隋唐時期創立并完善科舉制5.“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平民階層能通過科舉上升為政治精英,后來殿試常用的咨語“多士來自田間”并非虛言。這表明科舉制()A.側重對下層民眾選拔B.注重對思想品德的考察C.促進社會階層的流動D.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6.唐太宗說:“智者取其謀,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無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無棄材,明主無棄士。”由此可見,唐太宗()A.推行開明民族政策B.虛心納諫,從善如流C.知人善任,量才用人D.重視地方吏治管理7.“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下列皇帝最能秉持這一理念的是()A.漢武帝B.唐太宗C.明太祖D.康熙帝8.學者黃仁宇認為,迄至武則天御駕歸西之日,她的帝國沒有面臨到任何真實的危機;也有學者認為,武則天的統治起到承前啟后的樞紐作用,史稱“武周之治”。這些評價主要是依據她()A.在位期間政治經濟發展B.穩定朝政打擊守舊勢力C.開創殿試選拔優秀人才D.是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9.中國的詩歌獨具時、地、人、事四個特點,合理地利用,可以用來證史。下列詩句中,可以用來補證唐代社會歷史的是()A.七雄戈戟亂如麻,四海無人得坐家B.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C.君王忍把平陳業,只換雷塘數畝田D.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10.下面兩組圖片共同反映的主題是()A.政治制度完備B.農業技術進步C.海外貿易發達D.文學藝術繁榮11.吐蕃首領松贊干布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將文成公主嫁給他;唐中宗時,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贊普尺帶珠丹。以上史實表明,唐朝時()A.民族間矛盾已經消除B.婦女沒有人身自由C.民族交往與交融加強D.統治階級內部團結12.唐代社會涌現出一大批天下聞名的女性人物,其中既有女皇帝武則天、女將軍平陽公主,又有女官上官婉兒、女詩人薛濤等。這種現象()A.反映了科舉制度的進步B.體現了民族交融的成果C.得益于社會風氣的開放D.確立了重文輕武的局面13.下面是唐朝詩人杜甫在不同時期創作的兩首詩歌,反映了唐朝社會()《憶昔》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柔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無家別》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亂各東西。A.由保守到開放B.由統一到滅亡C.由專制到開明D.由繁榮轉衰落14.杜甫在安史之亂時期寫道:“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子孫陣亡盡,焉用身獨完”。這些詩句反映了()A.“開元盛世”出現的背景B.戰爭給人民帶來苦難C.唐朝社會風氣的變化D.人們安寧的社會生活15.下圖反映了五代十國時期歷史發展的突出特點是()A.政權更迭與分立B.民族交融與發展C.藩鎮割據與戰亂D.武將專權與爭權16.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客觀地認識和評判歷史的態度和方法。下列屬于歷史解釋的是()A.隋煬帝創立了進士科B.科舉制推動了教育的發展C.武則天創立殿試制度D.唐太宗增加科舉考試科目17.貞觀年間,唐太宗發兵擊敗東突厥,護送文成公主人藏;唐高宗時,唐朝聯合回紇滅西突厥;唐穆宗時,唐蕃訂立友好盟約。這主要反映了唐朝()A.社會經濟繁菜B.民族政策靈活C.社會風氣開放D.中外交往頻繁18.抓關鍵詞是學習歷史的方法之一。“冊封懷仁可汗”“幫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亂”“族先民的主體”等關鍵詞;可以印證與唐朝建立了親密關系的少數民族是()A.突厥B.回紇C.靺鞨D.南詔二、非選擇題:本題共2小題。19.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隋朝“天下轉漕仰給,在此一渠。”“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哉!”材料二:隋朝初創并在中國延續了一千多年的這一人才選拔制度,雖然已經衰落、廢除,但它在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中,有許多可圈可點的地方,并不是像過街老鼠一樣,被當成束縛人才思想、阻礙社會發展的因素而人人喊打。(1)材料一“此渠”指的是什么?此渠以什么為中心?開通后有什么作用?(2)材料二中“這一制度”指的是什么?哪位皇帝在位時確立?這一制度確立的標志是什么?20.中國古代王朝的統治者通過不斷調整政策來維護王朝統治和國家穩定。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新的制度,比較注重才學,而不重門第,為普通地主階級知識分子通過考試入仕參政創造了條件。采取考試辦法,相對公平些,多少可以把更廣泛的地主階級中有用的人才選拔出來,有些“任人唯賢”的性質。······中央政府通過這一制度給普通地主階級知識分子以政治出路,又可利用他們同士族斗爭,緩和了普通地主階級與中央政權的矛盾,使他們忠心擁戴中央皇權,從而擴大了隋朝政權的階級基礎。--摘編自晁福林主編《中國古代史》材料二唐(太宗)平東突厥后,將突厥降眾安置在內地,讓他們保持原有的生產和生活習慣,仍以其酋長統治原有部眾。唐太宗對各族將領都視為一體,當時有不少戰功卓著的少數民族將領,至于被任為將軍而在地方任職的那就更多了。當時突厥與吐谷渾各請互市,他們從內地得到了大量的布帛,而內地一定程度上也解決了“民乏耕牛”的困難。在“四海寧一”的條件下,正是以漢族為主體的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唐代高度發展的經濟和文化。--摘編自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1)根據材料一,指出這種“新的制度”的選官標準是什么,并概括這一制度的積極影響(任意答出兩點即可)。(2)根據材料二,歸納唐太宗實行開明民族政策的表現(答出一點即可)。歷史答案1-18CCBDCCBADBCCDBABBB(共36分)19.共7分(1)“此渠”:大運河(1分);洛陽(1分);促進了南北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有利于國家統一和民族交融。(意思相近即可)(2分)(2)制度:科舉制(1分);皇帝:隋煬帝(1分);標志:進士科的設立。(1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