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秦腔》同步練習+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二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1_第1頁
7.2《秦腔》同步練習+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二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1_第2頁
7.2《秦腔》同步練習+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二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1_第3頁
7.2《秦腔》同步練習+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二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1_第4頁
7.2《秦腔》同步練習+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二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7秦腔【課內文本閱讀】文化傳承與理解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一個消逝了的山村馮至在人口稀少的地帶,我們走入任何一座森林,或是一片草原,總覺得它們在洪荒時代大半就是這樣。我們剛到這里來時,對這座山林,也是那樣感想。絕不會問道:這里也曾有過人煙嗎?但是一條窄窄的石路的殘跡泄露了一些秘密。我們走入山谷,沿著小溪,走兩三里到了水源,轉上山坡,便到了我們居住的地方。過了許久,我才知道,這里實際上有過村落。現在就是一間房屋的地基都尋不到了,只剩下樹林、草原、溪水,除卻我們的住房外,周圍四五里內沒有人家。它像是一個民族在這世界里消亡了,隨著它一起消亡的是它所孕育的傳說和故事。我們沒有方法去追尋它們,只有在草木之間感到一些它們的余韻。最可愛的是那條小溪的水源,從我們對面的山腳下涌出的泉水,它不分晝夜地在那兒流,幾棵樹環繞著它形成一個陰涼的所在。我們感謝它,若是沒有它,我們就不能在這里居住,那山村也不會曾經在這里滋長。這清冽的泉水,養育我們,同時也養育過往日那村里的人們。人和人,不管是時間或空間把他們隔離得有多么遠,彼此都會感到幾分親切,彼此的生命都有些聲息相通的地方。其次就是鼠曲草。這種在歐洲非登上阿爾卑斯山的高處不容易采擷得到的名貴的小草,在這里每逢暮春和初秋卻一年兩季地長遍了山坡。我愛它那從葉子演變成的、有白色茸毛的花朵,謙虛地摻雜在亂草的中間。但是在這謙虛里沒有卑躬,只有純潔,沒有矜持,只有堅強。那消逝了的村莊必定也抱著自己的樸質,春秋佳日,被這些白色的小草圍繞著,在山腰里一言不語地負擔著一切。后來一個橫來的運命使它驟然死去,不留下一些夸耀后人的事跡。雨季是山上最熱鬧的時代。下了一夜的雨,第二天太陽出來一蒸發,草間的菌子,俯拾皆是:有的紅如胭脂,青如青苔,有的褐如牛肝,有的白如蛋白,還有一種赭色的,放在水里立即變成靛藍的顏色。這些彩菌,不知點綴過多少民族的童話,它們一定也滋養過那山村里的人們的身體和兒童的幻想吧。這中間,高高聳立起來那植物界里最高的樹木,有加利樹。有時在月夜里,月光把被微風搖擺的葉子鍍成銀色,我們望著它每瞬間都在生長,仿佛把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周圍,甚至全山都帶著生長起來。望久了,感到悚然,好像對著一個崇高的嚴峻的圣者,你若不隨著他走,就得和他離開,中間不容有妥協。秋后,樹林顯出蕭疏。剛過黃昏,更加上夜夜常起的狂風,好像要把一切都給刮走。這時有如身在荒原,所有精神方面所體驗的,物質方面所獲得的,都失卻了功用。風聲稍息,是野狗的嗥聲,野狗聲音剛過去,松林里又起了濤浪。這風夜中的嗥聲對于當時的那個村落,一定也是一種威脅——尤其是對于無眠的老人,夜半驚醒的兒童和撫慰病兒的寡婦。兩三年來,這一切,給我的生命許多滋養。但我相信它們也曾以同樣的坦白和恩惠對待那消逝了的村莊。這些風物,好像至今還在述說它的運命。在風雨如晦的時刻,我踏著那村里的人們也踏過的土地,覺得彼此相隔雖然將及一世紀,但在生命的深處,卻和他們有著意味不盡的關聯。(1942年,寫于昆明)(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的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C)A.作者說“這一切,給我的生命許多滋養”,是指山村提供了養育我的物質條件;山村讓我學會謙虛、純潔和堅強;山村讓我懂得了生命的美好與崇高。B.從“一條窄窄的石路的殘跡泄露了一些秘密”可以推測這里也曾有過人煙,但是現在就是一間房屋的地基都尋不到了,只剩下樹林、草原、溪水,像是一個民族在世界里消亡了,隨著它一起消亡的是它所孕育的傳說和故事,所以說這是一個消逝了的山村。C.本文寫于1942年抗日戰爭最艱難的時期,作者通過對消逝的山村旺盛的生命和美好的景物的描寫,抒寫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不屈精神,寄寓作者對滋養自己的美好家園的熱愛之情,表達了作者對日本侵略者的痛恨之情。D.“但是一條窄窄的石路的殘跡泄露了一些秘密”中的“秘密”,是指山路的盡頭曾經有過人類生活的村莊,有過房屋,有過田園。【解析】“表達了作者對日本侵略者的痛恨之情”于文無據,應該是“表達了作者珍愛自然、珍愛生命、共創和平家園的美好愿望”。2.下列對文本的藝術特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D)A.作者開篇從人們進入人口稀少的森林和草原的感受寫起,襯托山林的荒寂,與下文寫山村豐富充滿生命的景物形成鮮明的對比,為下文交代“這里實際上有過村落”作鋪墊。B.“我愛它那從葉子演變成的,有白色茸毛的花朵,謙虛地摻雜在亂草的中間”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地突出了花朵身上具有的純潔和堅強。C.“第二天太陽出來一蒸發,草間的菌子……變成靛藍的顏色”運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形象地描繪了太陽出來后,草間的菌子色彩斑斕和旺盛的生命力。D.“我們望著它每瞬間都在生長,仿佛把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周圍,甚至全山都帶著生長起來”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寫出了有加利樹生長的迅速和樹的生長帶給我們的感受。【解析】比喻的修辭錯,這只是在寫作者的感覺,運用了夸張的修辭。3.結合全文,分條闡釋作者是通過怎樣的事物感受到“余韻”的?答:__(1)養育過山村人的泉水(或溪水);(2)圍繞過村莊的鼠曲草;(3)滋養過山村人的彩菌。__4.文章結尾,作者說“但在生命的深處,卻和他們有著意味不盡的關聯”,如何理解?答:__(1)作者認為人與人,只要有相聯系的事物,不管時空的間隔有多遠,彼此的生命都有聲息相通的地方。(2)如今土地上的一切曾經以坦白和恩惠對待那消逝了的村莊。(3)現今居住的村莊同樣給了我的生命許多滋養。__【語言文字運用】語言建構與運用5.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的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C)A.地鐵里的5G信號是否會“斷斷續續”?乘客的5G手機是否會干擾地鐵安全運營呢?針對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B.這次聚餐后二十來天,鄭先生隱隱約約覺得自己吃什么都胸骨后陣陣隱痛,但痛得不嚴重,就沒往心里去。C.江祥鳳先后參加了老鴉坡、猛烈坡、黑石口、大尼坡、美壙等戰斗,多次孑然一身執行打殺漢奸、接送情報等任務,因而被譽為“孤膽英雄”。D.記者在盛樂博物館看到,拓跋鮮卑元素幾乎俯拾皆是,其中有拓跋鮮卑走出嘎仙洞,兩次南遷定都盛樂(即今和林格爾),在此二度建國,三筑都城等史料。【解析】A項,斷斷續續:時而中斷,時而繼續。語境中指5G信號時而中斷,時而繼續,運用正確。B項,隱隱約約:指看起來或聽起來模糊,不很清楚,感覺不很明顯。語境中指鄭先生對胸痛感覺不明顯,運用正確。C項,孑然一身:孤孤單單一個人。語境中形容單獨執行任務,并非形容人孤單,運用錯誤。D項,俯拾皆是:只要彎下身子來撿,到處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類東西、要找的某一類例證、文章中的錯別字等很多。也說俯拾即是。文中指拓跋鮮卑元素多,運用正確。6.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C)A.通過一番討價還價,簽訂合同的時候對方終于做出了讓步,最終價格定在4500元,比原先的一萬多元少了一倍還多。B.為改變因大山阻隔世代守著一片沃土卻過著清貧日子,鄂西南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五峰鎮懷抱窩村古城山的19戶農民自籌資金,在山中打出了一條210米長的隧道,一解百年阻隔之痛。C.地名作為一種社會文化形態和文化載體,記錄著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民族的變遷與融合、人們生活環境的發展變化,是重要的民族文化遺產。D.在這次民族聯歡節中,有各種民族體育比賽,如賽馬、摔跤、搶花炮、賽歌等,豐富多彩,受到來賓的熱烈歡迎。【解析】A項,減少不能用倍數表述,可將“一倍”改為“一半”;B項,“改變”缺賓語,可在“日子”后加上“的狀況”;D項,并列不當,“賽歌”不是體育比賽。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A)鄉土社會是一個生活很安定的社會。________“生于斯,死于斯”的結果必是世代的黏著。①極端的鄉土社會是老子所理想的社會,②向泥土討生活的人是不能老是移動的,③而且每個人住的地方常是他的父母之邦。④在一個地方出生的就在這地方生長下去,一直到死。⑤“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⑥不但個人不常拋井離鄉,A.②④①⑤⑥③ B.②⑥③①⑤④C.⑥③①⑤②④ D.⑥③①④⑤②【解析】②④是對上句“生活很安定”的解釋,⑥③引出下文“世代的黏著”。8.請對下面這段新聞報道的文字進行壓縮。要求保留關鍵信息,句子簡潔流暢,不超過65個字。記者從全國森林資源管理工作會議獲悉:我國森林覆蓋率已由20世紀70年代初的12.7%提高到2018年底的22.96%,森林面積達到2.2億公頃,森林蓄積175.6億立方米,面積和蓄積連續30多年保持“雙增長”,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率最快的國家。五年來,我國加快推進林區改革,林區的森林資源實現持續恢復和穩定增長,累計減少3150萬立方米的森林蓄積消耗,職工收入較改革前人均增長1.48萬元。目前,全國已有21個省(區、市)探索實行“林長制”,實現了生態得保護、林農得實惠的“雙贏”目標。答:__關鍵信息:①我國森林面積和蓄積連續30多年保持“雙增長”,森林資源增長率位于全球第一;②五年來加快林區改革,部分省(區,市)實現了生態得保護、林農得實惠的目標。__*秦腔【課內文本閱讀】文化傳承與理解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八百里秦川,以西安為界,咸陽,興平,武功,周至,鳳翔,長武,岐山,寶雞,兩個專區幾十個縣為西府;三原,涇陽,高陵,戶縣,合陽,大荔,韓城,白水,一個專區十幾個縣為東府。秦腔,就源于西府。在西府,民性敦厚,說話多用去聲,一律咬字沉重,對話如吵架一樣,哭喪又一呼三嘆。呼喊遠人更是特殊:前聲拖十二分的長,末了方極快地道出內容。聲韻的發展,使會遠道喊人的人都從此有了唱秦腔的天才。老一輩的能唱,小一輩的能唱,男的能唱,女的能唱;唱秦腔成了做人最體面的事,任何一個鄉下男女,只有唱秦腔,才有出人頭地的可能;大凡有出息的,是個人才的,哪一個未曾登過臺,起碼不能吼一陣亂彈呢?!農民是世上最勞苦的人,尤其是在這塊平原上,生時落草在黃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黃土堆下;秦腔是他們大苦中的大樂,當老牛木犁疙瘩繩,在田野已經累得筋疲力盡,立在犁溝里大喊大叫來一段秦腔,那心胸肺腑、關關節節的困乏便一盡兒滌蕩凈了。秦腔與他們,要和“西鳳”白酒,長線辣子,大葉卷煙,牛肉泡饃一樣成為生命的五大要素。若與那些年長的農民聊起來,他們想象的偉大的共產主義生活,首先便是這五大要素。他們有的是吃不完的糧食,他們缺的是高超的藝術享受,他們教育自己的子女,不會是那些文豪們講的,幼年不是祖母講著動人的迷麗的童話,而是一字一板傳授著秦腔。他們大都不識字,但卻出奇地能一本一本整套背誦出劇本,雖然那常常是之乎者也的字眼從那一圈胡子的嘴里吐出來十分別扭。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樂趣,高興了,唱“快板”,高興得像被烈性炸藥爆炸了一樣,要把整個身心粉碎在天空!痛苦了,唱“慢板”,揪心裂腸的唱腔卻表現了多么有情有味的美來。美給了別人享受,美也熨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皺紋。當他們在收獲時節的土場上,在月在中天的莊院里大吼大叫唱起來的時候,那種難以想象的狂喜,激動,雄壯,與那些獻身于詩歌的文人,與那些有吃有穿卻總感空虛的都市人相比,常說的什么偉大的永恒的愛情是多么渺小、有限和虛弱啊!我曾經在西府走動了兩個秋冬,所到之處,村村都有戲班,人人都會清唱。在黎明或者黃昏的時分,一個人獨獨地到田野里去,遠遠看著天幕下一個一個山包一樣隆起的十三個朝代帝王的陵墓,細細辨認著田埂上、荒草中那一截一截漢唐時期石碑上的殘字,高高的土屋上的窗口里就飄出一陣冗長的二胡聲,幾聲雄壯的秦腔叫板,我就癡呆了,感覺到那村口的土塵里,一頭叫驢的打滾是那么有力,感覺自己心胸中一股強硬的氣魄噴薄而出。每到農閑的夜里,村里就常聽到幾聲鑼響:戲班排演開始了。演員們都集合起來,到那古寺廟里去。吹,拉,彈,奏,翻,打,念,唱,提袍甩袖,吹胡瞪眼,古寺廟成了古今真樂府,天地大梨園。導演按秦川的風俗:父和子不能不有其序,爺和孫卻可以無道;弟與哥嫂可以嬉鬧無常,兄與弟媳則無正事不能多言。但是,一到臺上,秦腔面前人人平等,兄可以拜弟媳為帥為將,子可以將老父繩綁索捆。寺廟里有窗無扇,屋梁上蛛絲結網,夏天蚊蟲飛來,成團成團在頭上旋轉,薰蚊草就墻角燃起,一聲唱腔一聲咳嗽。冬天里四面透風,柳木疙瘩火當中架起,一出場一臉正經,一下場湊近火堆,熱了前懷,涼了后背。排演到什么時候,什么時候都有觀眾,有抱著二尺長的煙袋的老者,有凳子高、桌子高趴滿窗臺的孩子。廟里一個跟頭未翻起,窗外就哇的一聲叫倒好,演員出來罵一聲:誰說不好的滾蛋!他們抓住窗臺死不滾去,倒要連聲討好:翻得好!翻得好!更有殷勤的,跑回來偷拿了紅薯、土豆,在火堆里煨熟給演員作夜餐,賺得進屋里有一個安全位置。排演到三更雞叫,月兒偏西,演員們散了,孩子們還圍了火堆彎腰踢腿,學那一招一式。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C)A.文章通過比較道出秦腔高亢宏大的特點,指出它的生成與風土人情密不可分。B.秦腔高亢響亮、震撼人心,秦川大地遼闊、厚重而悠長,二者在粗獷豪放方面達到了“惟妙惟肖的一統”。C.在那些年長的農民看來,秦腔,“西鳳”白酒,長線辣子,大葉卷煙,牛肉泡饃是生命的五大要素,這也是想象的偉大的共產主義生活。D.秦腔承載了秦人的喜怒哀樂,是秦人“最高的藝術享受”,他們高興時唱“快板”;痛苦了,唱“慢板”。【解析】原文中是“首先便是這五大要素”,也就是說想象中的共產主義生活,除了這五大要素還有其他的。2.下面對文本藝術特色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D)A.“美給了別人享受,美也熨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皺紋”用比喻和移就的修辭手法,極為形象地表現了秦腔“慢板”對秦人心靈的撫慰作用。B.“高興得像被烈性炸藥爆炸了一樣,要把整個身心粉碎在天空”運用了夸張的手法,把唱秦腔“快板”所流露出來的高興狂喜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C.“老一輩的能唱,小一輩的能唱,男的能唱,女的能唱”運用了排比的手法,表現了秦腔在八百里秦川的影響之廣,也表明聲韻發展讓遠道喊人的人都學會了唱秦腔。D.“秦腔是他們大苦中的大樂”意在表明農民苦難的深重,他們只能通過秦腔來排解他們心中之苦。【解析】偏離原句的意思,此句并非意在表達農民苦難的深重,而是在表達農民也有著自己對自己喜怒哀樂的排遣方式。3.作者為什么“感覺自己心胸中一股強硬的氣魄噴薄而出”?答:__作者漫游在秦川大地上,聯想到它悠久而雄壯的王朝歷史,耳聞目睹了秦腔秦人,深深地為此感到驕傲和自豪。__4.農閑時戲班排戲有什么特點?答:__①條件簡陋。夜里在古寺廟里排戲,寺廟里有窗無扇,屋梁上蛛絲結網,夏天蚊蟲飛來,成團成團在頭上旋轉;冬天里四面透風,柳木疙瘩火當中架起,一出場一臉正經,一下場湊近火堆,熱了前懷,涼了后背。②導演為老一輩演員,享有絕對權威;演員是一家幾口,夫妻同臺,父子同臺,公公兒媳也同臺。③排演的時候,都有觀眾,有老人有孩子。__【語言文字運用】語言建構與運用5.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完全正確的一項是(C)①美國已經出現了連續第35天超過10萬人住院的情況,當真引人唏噓。在這樣的情況下,醫生紛紛喊話,稱早已經筋疲力盡!②1月12日傍晚,成都軌道交通7號線上,一名女子突然昏迷倒地,同車的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護士鄭亞林噴薄而出,運用專業醫學知識,使這名患者最終轉危為安。③從歷史名城到英雄城市再到打造“創新名城、美麗古都”,70年來,南京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變化。④為首的男人兇神惡煞,伸手一掀門簾就大搖大擺走了進來,身后五六個男人也順勢擠了進來,小團子正坐在一張矮桌子上畫畫,看見進來的男人個個橫眉怒目,怯怯地躲到了莊小曼身后。⑤記者問丁真學漢語難不難,丁真先是搖頭晃腦勉強露出笑容,然后全身向后一仰,露出了沮喪的樣子,似乎被這一話題戳中了心扉。⑥現在已經進入2021年,在2020年,到底為自己買過多少化妝品,她早已忘得不計其數。A.①②⑥ B.③④⑤C.①③④ D.①②⑤【解析】①筋疲力盡:形容非常疲乏,一點力氣也沒有了。語境中形容醫生的疲乏,運用正確。②噴薄而出:形容水涌起或太陽初升時涌上地平線的樣子。語境中形容醫生站出來,對象運用錯誤,可用“挺身而出”。③天翻地覆:形容變化巨大。也形容鬧得很兇。語境中形容南京變化巨大,運用正確。④兇神惡煞:迷信指兇惡的神。喻指非常兇惡的人。語境中形容為首的男人兇惡,運用正確。⑤搖頭晃腦:形容自己感覺很有樂趣或自己認為很不差的樣子。語境中形容丁真否定的態度,應用“搖頭”。⑥不計其數:形容很多。數都數不清。語境中形容女子忘記的程度,運用錯誤。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近期,一檔叫《上新了·故宮》的綜藝節目頻頻登上網絡熱搜榜,以往________的故宮深處,伴隨鏡頭移轉,徐徐展現在觀眾眼前。翻閱演職人員列表,不難發現這檔綜藝節目的制作團隊人員都特別年輕。今天的年輕人,__傳統文化節目創新的主力人群是他們,他們奉獻才智并且日漸欣賞傳統文化。__在年輕人聚居的網絡平臺,每遇________之作,常常能帶動一番熱烈討論。在“新生代”的炯炯目光中,傳統文化正汲取著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青年人熱愛傳統文化的現象令人欣喜,但我們仍需留意,()。源起西周的陜西秦腔,年輕一代鮮有問津;始自宋代的評書藝術,歷經輝煌之后,影響力________;傳統手工藝刺繡門類舉不勝舉,但是不論哪個類目,如今都為找不到“接班人”長吁短嘆……新穎的創意,激發了年輕一代了解傳統文化的熱情。當傳統文化再次被激活,光彩煥發時,它也穿越時空,為我們的創新創業提供資源與靈感。青春是取之不竭的創造力與活力,當這股力量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互________,二者定能交相輝映、攜手向前。6.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B)A.寂寂無聞推陳出新細微匯合B.鮮為人知推陳出新式微融合C.寂寂無聞革故鼎新細微匯合D.鮮為人知革故鼎新式微融合【解析】第一空,寂寂無聞:指毫無聲息,默默無聞,沒有名氣。鮮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此處語境強調故宮深處,很少有人知道,應選用“鮮為人知”;第二空,推陳出新:指去掉舊事物的糟粕,取其精華,并使它向新的方向發展(多指繼承文化遺產)。革故鼎新:革,改變,革除;故,舊的;鼎,樹立。舊指朝政變革或改朝換代。現泛指除去舊的,建立新的。語境強調作品創新,應選用“推陳出新”;第三空,式微:指事物由興盛而衰落。細微:細小微小。此處語境強調評書藝術,歷經輝煌之后,影響力衰落,應選用“式微”;第四空,融合:幾種不同的事物合成一體。匯合:指(水流)聚集;會合,也指單層細胞培養中,所有的細胞的邊緣都與其他細胞相接觸的狀態。此處語境強調青春的力量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合成一體,應選用“融合”。7.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C)A.不僅日漸成為欣賞傳統文化的主力人群,還為傳統文化節目的創新奉獻才智。B.不只是以主力人群的身份觀看傳統文化,還為創新制作傳統文化節目奉獻才智。C.不僅為傳統文化節目的創新奉獻才智,還日漸成為欣賞傳統文化的主力人群。D.不只為創新傳統文化節目奉獻才智,更日漸成為欣賞傳統文化的主力人群。【解析】A項,不合語境,根據上下文,應把“日漸成為欣賞傳統文化的主力人群”與“為傳統文化節目的創新奉獻才智”互換位置。B項,不合語境,且“觀看傳統文化”搭配不當。D項,關聯詞使用不當,“不只……更……”是遞進關系,文段中應該用遞進關系“不僅……還……”更合適。8.下面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C)A.傳統文化大多都遭到了破壞B.幾乎沒有人關注并呼吁保護傳承傳統文化了C.還有很多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正頻頻“告急”D.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缺少創新和關注【解析】A項,“破壞”一詞不符合下文意思,不能用。B項,根據文意,下文側重強調的是“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工作告急”,重點不在于“幾乎沒有人關注并呼吁”,這一推斷不合文意。D項,“缺少創新”的說法于文無據。9.對下面的文字提供的信息進行篩選、整合,給“花兒”下定義,不超過50個字。觀看寧夏演藝集團秦腔劇院創作演出的秦腔現代戲《花兒聲聲》,是一次新鮮的享受與發現。在這部戲中,人們看到“花兒”這種民歌形式與古老的戲曲劇種秦腔融為一體,深沉的歷史意蘊煥發出了醒目的蓬勃生機。《花兒聲聲》給人的第一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