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11頁安徽省滁州市多校2024-2025學年上學期11月八年級聯考物理試卷一、單選題:本大題共7小題,共14分。1.在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若刻度尺的零刻度線磨損,則不能測出準確結果
B.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能夠減小誤差
C.讀數時,估讀的位數越多越準確
D.只要方法正確,認真測量,誤差是可以避免的【答案】B
【解析】【分析】用刻度尺進行長度的測量有其固有的規則要求,如果不按使用規則進行測量就會出現測量錯誤,但即使按正確的規則測量,也會出現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這稱之為誤差,誤差只能減小,不能避免。熟悉刻度尺的使用要求,正確認識誤差與錯誤的區別,是我們進行長度測量必須掌握的。
【解答】
A.刻度尺的零刻度線如果磨損,可以從其它刻度處開始測量,讀數時減去前面的刻度就可以了,故A不符合題意;B.每次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都有誤差,為了減小誤差可以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故B符合題意;C.刻度尺讀數要求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是為了提高測量的精確度,但估讀位數過多便失去了意義,也無法實現,故C不符合題意;D.誤差是在測量方法正確的情況下,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誤差只能減小,不能避免,認真測量也不可以避免誤差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2.中央電視臺《朗讀者》欄目深受觀眾喜愛,它用朗讀的方式來傳達一種精神力量。關于其中的物理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朗讀者的聲音很大是因為聲音的頻率很高
B.空氣中,聲音的傳播速度約為3×108m/【答案】D
【解析】A.朗讀者的聲音很大是因為聲音的振幅大,響度大,故A錯誤;B.聲音在15℃的空氣中傳播速度約為340m/C.主要依據音色區分主持人和朗讀者的聲音,故C錯誤;D.發聲的物體一定在振動,朗讀時,朗讀者的聲帶振動產生聲音,故D正確。故選D。3.對廚房中的熱現象描述或原理解釋錯誤的是(
)A.新鮮蔬菜裝入保鮮盒后再放入冰箱,是為了減緩水分的蒸發
B.冬天廚房的窗玻璃上經常形成水霧,水霧出現在廚房窗玻璃外側
C.揭開蒸籠蓋時需避開熱蒸氣,因為熱蒸氣燙傷往往比開水燙傷的傷情更嚴重
D.麻花用油炸而不用水煮才能變黃變焦,是因為油的沸點比水的沸點高【答案】B
【解析】解:A、新鮮蔬菜裝入保鮮盒后再放入冰箱,是為了減緩水分的蒸發,故A正確;
B、冬天廚房的窗玻璃上經常形成水霧,由于廚房內溫度高,所以是廚房內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液滴,所以水霧出現在廚房窗玻璃內側,故B錯誤;
C、揭開蒸籠蓋時需避開熱蒸氣,因為熱蒸氣燙傷往往比開水燙傷的傷情更嚴重,故C正確;
D、麻花用油炸而不用水煮才能變黃變焦,是因為油的沸點比水的沸點高,故D正確。
故選:B。
(1)液體的溫度越高蒸發越快;液體的溫度越低蒸發越慢;
(2)液化指物質由氣態轉變成液態,液化要放熱;
(3)4.圖中記錄了甲、乙兩車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駛時,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甲車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乙車一定做加速直線運動
B.在每段相同的時間內,甲車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車的大
C.在20~30?s的時間內,甲車的平均速度比乙車的大
【答案】D
【解析】解:A、由圖中只能看出甲乙兩車在每10s時間內的運動路程,但不知道每時每刻兩車的運動情況,故甲車不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乙車不一定做加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
BC、由圖示可知,在20?30s的時間內,甲車和乙車通過的路程相等,都是300m,所以由平均速度公式v=st可知,甲車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車的平均速度,故BC錯誤;
D、在0~40s的時間內,甲、乙兩車的路程都為1200m,根據速度公式v=st可知,甲車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車的平均速度,故5.如圖是八個相同的玻璃瓶,裝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別敲擊瓶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聲音主要是由瓶內空氣振動產生的 B.聲音主要是由玻璃瓶振動產生的
C.a瓶的音調最低 D.d瓶的音調最低【答案】B
【解析】略6.如圖所示,是某游泳愛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時的情境示意圖,由圖可知(
)
A.蒸發和沸騰是液化的兩種方式
B.所有氣體在溫度降到足夠低時都可以液化
C.水在蒸發的過程中要吸熱,使水和它依附的人體溫度上升
D.圖中游泳愛好者的姿勢是為了減少水分的蒸發【答案】D
【解析】A、蒸發和沸騰是汽化的兩種方式,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所有氣體都可以采用降低溫度的方式可以液化,說法正確,與題意無關,不符合題意;C、人從水中上岸后,身上有水,水在蒸發的過程中要吸熱,使水和它依附的人體溫度降低,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圖中游泳愛好者雙臂抱攏在胸前,減小了身體的面積,從而減小了蒸發,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選D.7.如圖所示,小明把盛有水的紙盒放在火焰上,做“紙鍋燒水”的實驗。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未加熱前,紙鍋里的水不發生汽化現象
B.水燒開后持續吸熱,溫度不斷升高
C.紙鍋上方的“白氣”是水蒸氣先汽化再液化的結果
D.水燒開時紙盒并未燃燒,這是因為水的沸點低于紙的著火點
【答案】D
【解析】解:A、紙鍋里的水未加熱前,雖然不能沸騰,但會蒸發,所以水會發生汽化現象,故A錯誤;
B、水燒開后持續吸熱,溫度不變,故B錯誤;
C、紙鍋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氣”,實際是小水珠,是水先汽化后液化形成的,故C錯誤;
D、紙鍋中盛著水,水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點是100℃,紙鍋受水的影響,溫度不會超過100℃,沒有達到紙的著火點,所以紙鍋不會燃燒,故D正確。
故選:D。
(1)汽化包括蒸發和沸騰兩種方式,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會發生;
(2)沸騰時的規律:液體沸騰時要不斷吸收熱量,但溫度保持在沸點不變;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9小題,共18分。8.2023年4月2日,2023石家莊馬拉松賽在裕華東路火炬廣場鳴槍開跑。來自國內外3萬名選手一同踏上賽道,用腳步丈量城市之美。跑步過程中以路邊的樹木為參照物,參賽選手是______(選填“靜止”或“運動”)的;賽道的長度約4.2×104m,排名第一的選手用時約137min,這名選手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約為______m【答案】運動
5.1
【解析】解:在跑步過程中,運動員的位置相對于路邊的樹木在不斷發生變化,所以以路邊的樹木為參照物,參賽選手是運動的。
排名第一的選手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約為v=st=4.2×104m137×60s9.汽車兩側的后視鏡是
(填“平面鏡”“凸面鏡”或“凹面鏡”)。如圖甲,轎車司機從右后視鏡中觀察到一輛越野車,下一時刻越野車在后視鏡中的位置如圖乙所示,越野車相對于轎車是
(填“運動”或“靜止”)的,后視鏡中越野車的像是光的
形成的。
【答案】凸面鏡運動反射
【解析】略10.如圖所示,小紅在檢查視力時,她在鏡中看到的“視力表”與她距離為_____m。檢查完后,她向靠近平面鏡的方向走去的過程中,鏡中的“她”大小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4.2;不變
【解析】【分析】
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平面鏡成正立等大的虛像,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與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平面鏡成像特點是平面鏡成像習題的重要依據,一定要熟練掌握平面鏡成像特點。
【解答】
由圖可知,視力表距離平面鏡2.3m,則視力表的像距離平面鏡也為2.3m,
小紅距離平面鏡為2.3m?0.4m=1.911.如圖所示,是光在空氣和玻璃兩種介質中傳播的路線,則______(選填“OA、OB或OC”)是折射光線,折射角是______(填度數)。
【答案】OC
35【解析】解:由圖可知,∠BOM′=60°,所以∠BON=90°?30°=60°,
同理∠AON=60°,
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NN′為法線,MM′12.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圖甲所示為三瓶香水,透明玻璃瓶蓋形狀各異,容易在陽光下引發火災的有______(填字母),因為它們對光線有______作用;如圖乙所示,一束光經過一個透鏡后會聚于主軸上的A點,取掉透鏡后,光會聚于B點,則該透鏡是______透鏡。【答案】a、c
會聚
凹
【解析】解:如圖所示,透明玻璃瓶蓋形狀各異,最容易在陽光下引發火災的有ac,中間厚,邊緣薄,是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最容易在陽光下引發火災;
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放上透鏡的會聚點A要比不放透鏡的會聚點B更要遠離透鏡,由此可知,該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所以該透鏡是發散透鏡即凹透鏡。
故答案為:a、c;會聚;凹。
(1)凸透鏡有會聚作用故又稱聚光透鏡;
(13.如圖所示,小明透過水滴狀的魚肝油膠囊觀察積木,發現上面的數字“9”變成了“6”,則此像是
(選填“虛”或“實”)象,與該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學儀器是
;若想讓“6”變大一些,可將積木與膠囊的距離
.
【答案】實;照相機;變小
【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了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屬于基礎題。
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此時u>2f,2f>v>f,應用于照相機;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變小,像距變大,像變大。
【解答】
解:上面的數字“9”變成了“6”,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所以是14.雷雨交加的夜里,小剛同學看到閃電后約3s聽到雷聲,小剛同學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是因為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比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______,小剛距雷電產生的地方大約______m。(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約為340m【答案】快
1020
【解析】解:打雷和閃電是在空中同時產生的,因為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3×108m/s)遠遠的大于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340m/s),所以我們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
由v=st得小剛距雷電產生的地方的距離:
s=vt=340m/s×15.如圖,某次小姚同學在黑暗的實驗室里讓白光通過三棱鏡,在后面的光屏上呈現了彩色光帶,這個現象叫做光的______,AB是彩色光帶的邊緣,把光屏分成①、②、③三個區域,用溫度計測試不同區域內光的熱效應時,其中能讓溫度計示數明顯升高的區域是______,將熒光物質涂在白屏上,熒光物質發光的區域應該是______(以上兩空選填“①”、“②”或“③”)。【答案】色散
①
③
【解析】解:在黑暗的實驗室里讓白光通過三棱鏡,在后面的光屏上呈現了彩色光帶,這個現象叫做光的色散;
太陽光經三棱鏡后發生色散,圖中位置從A到B依次呈現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的色光,它們在②區域;
紅光之外是紅外線,紅外線的熱效應很強,紅外線能使溫度計示數升高很快,即在①區域;
紫光之外是紫外線,紫外線能使熒光物質發光,因此,將熒光物質涂在白屏上,熒光物質發光的區域應該是③區域。
故答案為:色散;①;③。
(1)該題是光的色散實驗,實驗證明了太陽光是由多種色光組成的;根據光的色散分解出的七種色光的順序可做出解答;
(216.小華喝水時不小心在物理書上滴了一滴水,透過水滴看書,他發現書上的文字變大了,這是由于此時的水滴相當于一個________(選填“凹”或“凸”)透鏡,書上的文字經過水滴后形成放大的________(選填“實”或“虛”)像。小華拿一個放大鏡位于水滴上方,慢慢調節放大鏡和水滴間的距離,發現能看清水滴下更微小的物體,這時它們的作用相當于一個________(選填“顯微鏡”或“望遠鏡”)。【答案】凸;虛;顯微鏡
【解析】【解答】(1)因為小水滴中間比邊緣厚,所以小水滴就相當于凸透鏡;透過水滴看書,蚊子在凸透鏡的一倍焦距以內,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2)小水滴相當于顯微鏡的物鏡,能成一個倒立、放大的像,放大鏡相對于顯微鏡的目鏡,它們的共同作用相對于顯微鏡,所以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
故答案為:凸透;虛像;顯微鏡
【分析】(1)三、作圖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2分。17.根據圖中的折射光線,作出入射光線的大致位置,同時作出反射光線。
【答案】解:當光由空氣斜射入水中時,入射角大于折射角,據此在法線左側的空氣中作出入射光線;
因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據此在法線右側的空氣中作出反射光線,如圖所示:
【解析】光的折射規律: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個平面內,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當光由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據此作出大致的入射光線;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個平面內,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據此作出準確的反射光線。
本題的易錯點在作入射光線,關鍵是根據光的傳播方向和介質種類確定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關系。四、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18分。18.如圖甲是小西設計的能進行“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和“探究冰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實驗的裝置(1)甲圖中,按照實驗規范要求,調整鐵圈確定其高度時,_______(選填“需要”或“不需要”(2(3)改正錯誤后開始實驗,觀察并記錄溫度計A的示數,作出如圖乙所示的圖像,分析圖像可知冰是_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t1~t2時刻試管中的物質處于________(4)觀察并記錄溫度計B的示數,第10min時示數如圖甲所示,讀數為________℃(5)燒杯中的水已經沸騰,且A、B兩溫度計示數相同時,試管中的水________(選填“會”或“不會”(6)【答案】
需要
A試管中的溫度計的玻璃泡沒有沒入碎冰中
受熱均勻
晶體
固液共存
98
低于
不會
吸收熱量
溫度不變
【解析】(1(2)[[3(3[5]圖乙中,(4)[6]由圖甲知道,溫度計每個小格對應的溫度為1[7]水沸騰后溫度不變,由圖丙知道,水的沸點為99℃;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5)[8](619.洋洋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及應用”的活動中,選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鏡。
(1)將凸透鏡安裝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圖甲所示,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為______cm。
(2)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安裝在光具座上,并調整蠟燭火焰、凸透鏡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______上,為實驗探究做好準備。
(3)如圖乙所示,將點燃的蠟燭移到標尺10cm處,再移動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個______、______的______像為止。生活中______就是利用這一成像原理來工作的。
(4)在圖乙所示情況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將蠟燭向左移動一段距離后,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應在凸透鏡左側附近安裝一個焦距適當的______。
A.凸透鏡
B.凹透鏡
(5)如圖乙所示,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對調蠟燭光屏,則光屏上的像________(“清晰”、“不清晰”)
(6)若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移動到標尺35cm刻度線處,會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______的實像。生活中______就是利用這一成像原理來工作的。
【答案】
(1)10.0;(2)同一高度;(3)【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的是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以及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屬于基礎題;
(1)焦距為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即透鏡到光屏的距離。
(2)組裝器材時,為了像出現在光屏中心,要求蠟燭、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凸透鏡的成像規律為:
當物距大于2倍焦距時,則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此時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異側。應用:照相機、攝像機。
當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時,則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此時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異側。應用:投影儀、幻燈機、電影放映機。
當物距等于1倍焦距時,則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當物距小于1倍焦距時,則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此時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側。應用:放大鏡。
【解答】
(1)由圖中,平行光線經凸透鏡后會聚到一點,說明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便是凸透鏡的焦點,所以焦距為60.0cm?50.0cm=10.0cm;
(2)蠟燭、凸透鏡、光屏,三者在同一條直線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3)將點燃的蠟燭移到標尺10cm處,此時的物距為u=50cm?10cm=40cm>2f,在光屏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4)在圖乙所示情況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將蠟燭向左移動一段距離后,物距變大,像距變小,成像于光屏前,不移動光屏,為了使光屏上可成像,由于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應在凸透鏡左側附近安裝一個焦距適當的凹透鏡,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故選20.如圖,小美同學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1)小美做實驗時,看到了兩個不重合的像,它們是玻璃板前后兩個面反射形成的,為消除此影響,可選用________(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為了便于確定像的________。為了便于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應選擇大小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的兩只蠟燭A、(2)將蠟燭A點燃,豎立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將蠟燭B(不點燃)豎立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蠟燭B(3)標記蠟燭A、B的位置,測得蠟燭B到鏡面的距離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蠟燭(4)當蠟燭A遠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陽泉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醫學人際溝通技巧(1)》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朝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編劇與技巧》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至2030精油行業市場風險投資及運作模式與投融資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連鎖大藥房行業經營建議及投資運作模式分析報告
- 揚州環境資源職業技術學院《社會服務項目評估》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工業網絡通信協議選型指南
- 新疆維吾爾醫學專科學校《水利工程運行管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服務質量監督考核辦法
- 安徽審計職業學院《商務英語語用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大興安嶺職業學院《數字攝影與攝像》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綿陽市2025屆高三上學期第二次診斷性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
- 各類設備安全操作規程大全
-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專項施工方案
- 黔西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項目特性與標準化管理方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中醫呼吸慢病管理方法
- 醫療機構環境表面消毒與消毒管理規范
- 無線充電技術應用
- 村衛生室工作分工協議書范文
- 數學史簡介課件可編輯全文
- 研學旅行市場營銷智慧樹知到答案2024年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
- 起重吊車吊裝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