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貴州省地方計量技術規范
JJF(黔)49-2021
滾筒反力式制動檢驗臺動態制動力
測量裝置校準規范
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DynamicBrakingForceMeasuring
DeviceofRollerOppositeForceTypeBrakeTesters
2021-11-XX發布2022-02-XX實施
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JJF(黔)49-2021
滾筒反力式制動檢驗臺動態制動力測量裝置校準規范
1范圍
本規范適用于滾筒反力式制動檢驗臺動態制動力測量裝置(簡稱動態裝置)的校準。
2引用文件
本規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JJG906-2015滾筒反力式制動檢驗臺
GB/T13564滾筒反力式汽車制動檢驗臺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規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規范。
3術語和計量單位
3.1術語
3.1.1滾筒反力式汽車制動檢驗臺rolleroppositeforcetypebraketesters
通過測定作用在測力滾筒上的車輪制動力的反力,檢測車輛制動性能的檢驗裝置。
3.1.2等效力臂equalpotencyarm
專用測力杠桿在力傳感器中心兩端在無外載荷的情況下保持平衡,且在通過專用測力
杠桿對力傳感器施加轉矩時,施力點與力傳感器中心位置的距離。
3.2計量單位
使用的計量單位:N、daN。
4概述
滾筒反力式制動檢驗臺動態制動力測量裝置主要包括標準輪、信號處理單位和上位機,
其標準輪主要包括輪胎、輪轂和力傳感器。動態裝置結構圖見圖1。標準輪測得的制動力
通過信號處理單位(發射端模塊)上傳給上位機,上位機計算并顯示出制動力上升曲線并
確定動態的最大制動力。
1
JJF(黔)49-2021
1
2
3
4
5
圖1動態裝置結構圖
1-輪胎;2-發射端模塊;3-車輪安裝孔;4-力傳感器;5-輪轂。
5計量特性
5.1示值誤差
不超過±3%。
5.2重復性
不超過1%。
注:以上技術指標不用于合格性判定,僅供參考。
6校準條件
6.1環境條件
6.1.1相對濕度:≤85%。
6.1.2溫度:(0~40)℃。
6.1.3校準時周圍應無影響校準結果的振動、電磁場或其他干擾源。
6.1.4工作電源的電壓波動不超出額定電壓±10%。
6.2測量標準及其他設備
6.2.1校準用儀器設備
校準用儀器設備見表1。
2
JJF(黔)49-2021
表1校準用儀器設備
序號名稱主要技術指標
①②
1砝碼測量范圍:(0~FS/η),M2等級
2標準測力儀①測量范圍:(0~FS/η)②,0.3級
3游標卡尺測量范圍:(0~500)mm,分度值0.02mm
4鋼卷尺測量范圍:(0~5)m,Ⅱ級
5水平尺測量范圍:(0~600)mm,分度值0.5mm/m
①砝碼校準法與標準測力儀校準法可任選其一。
②η為專用測力杠桿的等效力臂長度L與力傳感器半徑r的比值。
6.2.2輔助設備
校準過程需要使用標定架,根據砝碼校準法或標準測力儀校準法的選擇來確定相應結
構形式的標定架,砝碼校準法用標定架示意圖見圖2,標準測力儀校準法用標定架示意圖
見圖3。
2
15
L
L2
1
L
r
3
4
圖2砝碼校準法用標定架示意圖
1-傳感器固定盤;2-傳感器;3-砝碼吊籃;4-主體結構;5-力臂。
2
1
L7
L2
13
L
r
4
6
5
圖3標準測力儀校準法用標定架示意圖
1-傳感器固定盤;2-傳感器;3-旋轉絞盤;4-標準測力儀;5-地鉤;6-主體結構;7-力臂。
3
JJF(黔)49-2021
7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
7.1校準項目
示值誤差、重復性。
7.2校準方法
7.2.1校準前準備
外觀及性能的檢查:動態裝置應有銘牌,銘牌上標明產品名稱、型號、編號、制造廠
名及日期,顯示裝置清晰,無影響讀數的缺陷。
7.2.2示值誤差
7.2.2.1校準點的選擇
校準點選擇動態裝置滿量程的20%~100%范圍內均勻5點。
7.2.2.2校準方法的選擇
根據采用的標準器,可選擇以下校準方法:
a)砝碼校準法:
用游標卡尺測量傳感器受力盤邊緣兩個互相垂直的直徑D1和D2(或通過傳感器中心
軸線的實際作用力臂長度r1和r2),再用鋼卷尺測量傳感器中心軸線到砝碼施力點垂線的距
離L,即等效力臂,則杠桿比η=2L/(r1+r2)或η=4L/(D1+D2),如結構示意圖2所示。
按JJG906-2015附錄F中規定的方法對動態裝置的示值誤差進行校準。
b)標準測力儀校準法:
杠桿安裝完畢,用游標卡尺測量傳感器受力盤邊緣兩個互相垂直的直徑D1和D2(或
通過傳感器中心軸線的實際作用力臂長度r1和r2),再用鋼卷尺測量傳感器中心軸線到標準
測力儀施力點垂線的距離L,即等效力臂,則杠桿比η=2L/(r1+r2)或η=4L/(D1+D2),如
結構示意圖3所示。
通過旋轉絞盤對標準測力儀進行加載,待加載至滿量程50%左右時,用水平尺調整專
用測力杠桿等效力臂處于水平狀態,然后卸載至滿量程的1%~5%。
將標準測力儀與動態裝置儀表同時調零,按規定校準點對動態裝置逐步加載,待示值
穩定2s左右后,讀取各校準點所對應的左(右)動態裝置示值fiL(R),重復測量3次。
按公式(1)計算第i校準點左(右)動態裝置的示值誤差。
4
JJF(黔)49-2021
fiL(R)-η×Fi
EiL(R)=×100%
η×Fi(1)
式中:
EiL(R)左(右)動態裝置第i校準點的示值誤差,i=1,2,3;
fiL(R)左(右)動態裝置第i校準點示值3次重復測量的算術平均值,N/daN;
Fi第i校準點標準測力儀加載標準力值,N/daN;
η專用檢測裝置力臂杠桿比。
7.2.2.3重復性
根據7.2.2測量得到的各校準點左(右)示值,按公式(2)計算各校準點的測量重
復性。
(2)
Ri=(fiL(R)max-fiL(R)min)/Fi
式中:
Ri左(右)動態裝置測量重復性,i=1,2,3;
fiL(R)max左(右)動態裝置第i校準點3次測量中示值的最大值;
fiL(R)min左(右)動態裝置第i校準點3次測量中示值的最小值。
8校準結果表達
8.1校準記錄
校準記錄格式參見附錄A。
8.2校準結果的處理
校準證書內頁格式參見附錄B。校準結果應在校準證書上反映,校準證書應至少包括
以下信息:
a)標題,如“校準證書”;
b)實驗室名稱和地址;
c)進行校準的地點(如果與實驗室的地址不同);
d)證書的唯一性標識(如編號),每頁及總頁數的標識;
e)客戶的名稱和地址;
5
JJF(黔)49-2021
f)被校對象的描述和明確標識(如型號、產品編號等);
g)進行校準的日期或校準證書的生效日期;
h)校準所依據的技術規范的標識,包括名稱和代號;
i)本次校準所用測量標準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說明;
j)校準環境的描述;
k)校準結果及其測量不確定度的說明;
l)對校準規范的偏離和說明;
m)校準證書或校準報告簽發人的簽名、職務或等效標識;
n)校準人和核驗人的簽名;
o)校準結果僅對被校對象有效性的聲明;
p)未經實驗室書面批準,不得部分復制證書的聲明。
9復校時間間隔
由于復校時間間隔的長短是由儀器的使用情況、使用者、儀器本身質量等諸因素所決
定的,因此,送校單位可根據實際使用情況自主決定復校時間間隔。建議復校時間間隔不
超過12個月。
6
JJF(黔)49-2021
附錄A
校準記錄格式
委托單位
樣品名稱制造單位
出廠編號型號/規格力臂杠桿比
不確定度/準確度等級
名稱編號證書編號有效期至
標準器/最大允許誤差
信息
技術依據
溫度℃相對濕度%
校準日期校準地點
校準員核驗員
校準記錄
外觀及性能
測量范圍
校準點標準值儀器示值(daN)平均值示值誤差重復性測量不確
(daN/N)(daN/N)(%)(%)定度
123
左
20%
右
示值誤左
40%
差及重右
復性校左
60%
準右
左
80%
右
左
100%
右
7
JJF(黔)49-2021
附錄B
校準證書內頁格式
杠桿比η=
校準項目校準結果
1外觀
2測量范圍
3示值誤差和示值重復性
標準值實測值
示值誤差(%)重復性(%)測量不確定度
(N/daN)(N/daN)
左
20%
右
示值誤左
40%
差及重右
復性校左
60%
準右
左
80%
右
左
100%
右
8
JJF(黔)49-2021
附錄C
動態裝置示值誤差的測量結果不確定度評定示例
C.1概述
C.1.1測量依據:依據JJF(黔)49-2021《滾筒反力式制動檢驗臺動態制動力測量裝置
校準規范》。
C.1.2環境條件:相對濕度≤85%,溫度(0~40)℃。
C.1.3測量對象:滾筒反力式制動檢驗臺動態制動力測量裝置。
C.1.4測量標準:砝碼
C.1.5測量方法:在規定的環境條件下,在動態裝置上加載砝碼,分別達到加載動態裝置
量程的20%、40%、60%、80%、100%,讀取各點所對應的示值,重復測量3次,以確定各校
準點的示值誤差。
C.2測量模型
測量模型按公式(C.1)建立。
f-η×M×g
iL(R)i(C.1)
EiL(R)=×100%
η×Mi×g
式中:
EiL(R)左(右)動態裝置第i校準點的示值誤差,i=1,2,3;
fiL(R)左(右)動態裝置第i校準點示值3次重復測量的算術平均值,N/daN;
η專用檢測裝置杠桿比;
Mi第i校準點加載砝碼的質量,kg;
模型簡化為公式(C.2):
(f)
fiL(R)-siL(R)
E=×100%
iL(R)(f)
siL(R)(C.2)
式中:
(fs)iL(R)標準示值,N/daN。
9
JJF(黔)49-2021
C.3靈敏系數
合成標準不確定為公式(C.3)。
2222
u(EiL(R))=c(f)u(f)+c[(f)](FM)u[(f)](C.3)
ciL(R)iL(R)siL(R)siL(R)
式中:
2
u(fiL(R))動態裝置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
2
u[(fs)iL(R)]砝碼/標準測力儀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
靈敏系數為公式(C.4)和公式(C.5)。
(f)(C.4)
c(fiL(R))=?EiL(R)/?fiL(R)=1/[siL(R)]
22
f[(f)][(f)](C.5)
c(iL(R))=?EiL(R)/?siL(R)=-fiL(R)/siL(R)
C.4不確定來源
不確定來源主要包括:
a)測量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分量;
b)數顯量化誤差引入的不確定分量;
c)標準器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
C.5標準不確定度分量的評定
C.5.1被校儀器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分量()
ufiL(R)
C.5.1.1測量重復性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分量(f)
u1iL(R)
采用A類方法評定,通過連續10次測量的方法進行。以動態裝置杠桿比η=4為例,采
用砝碼進行校準,校準點為196daN,計算得出實驗標準差為:s=0.67daN。
實際測量時,在重復性條件下連續測量3次,以3次測量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
則標準不確定度為:
s
(f)==0.39daN
u1iL(R)3
C.5.1.2示值的數顯量化誤差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f)
u2iL(R)
動態裝置數顯量化分辨力為1daN,其量化誤差以矩形分布落在半寬度為0.5daN的
10
JJF(黔)49-2021
區間內,則其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為:
0.5
(f)==0.29daN
u2iL(R)3
重復性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大于示值的數顯量化誤差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因此,數
顯量化誤差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可忽略。
C.5.2標準器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分量()
ufiL(R)
采用砝碼為標準器,根據JJG99-2006《砝碼》規定,50kg(20kg、20kg、10kg
砝碼的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24217-2025洗油
- 小區房地產開發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0
- 深圳中小企業應對金融危機的策略
- 鋼筋后臺下料協議書
- 遺體接運冷藏協議書
- ufc格斗傷亡協議書
- 車間住宿管理協議書
- 金融投資咨詢協議書
- 項目收益兜底協議書
- 銀行特約存款協議書
- 環境監測人員持證上崗考核試題集(下冊)概論
- CNCKAD自動套材使用說明書,數控沖床排版軟件教程
- 噴氣燃料規格噴氣燃料質量指標檢驗解析
- GB/T 24346-2009紡織品防霉性能的評價
- 蛋糕店生日蛋糕操作流程
- 心臟彩超解讀完整版課件
- 醫療耗材配送服務方案
- 社會心理學第六講愛情課件
- 創業者與創業團隊課件
- 滾筒冷渣機技術協議
- JB-ZQ 4763-2006 膨脹螺栓規格及性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