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床式水電站土建工程臨時設施及防護工程施工方案_第1頁
河床式水電站土建工程臨時設施及防護工程施工方案_第2頁
河床式水電站土建工程臨時設施及防護工程施工方案_第3頁
河床式水電站土建工程臨時設施及防護工程施工方案_第4頁
河床式水電站土建工程臨時設施及防護工程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床式水電站土建工程臨時設施及防護工程施工方案砂石系統設計設計依據(1)《重慶xxxx水電站土建工程施工招標文件》(合同編號:YTP/TZ)及答疑、補遺等文件。(2)《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規范》(SL303-2004);(3)《水利水電工程骨料加工系統設計導則》(DL/T5089-1999);(4)粒度特性:破碎產品粒度特性采用相關設備廠家提供的試驗數據(同類巖石)。設計原則(1)為確保重慶xxxx水電站施工進度和工程質量,砂石系統設計遵循加工工藝先進可靠、成品砂石質量符合合同和規范要求、砂石生產能力滿足工程需要的原則;(2)在保證砂石生產質量和產量的前提下,選擇砂石單價相對較低,總投資相對較小的設計方案;(3)為適應料場特點,毛料采用汽車運輸方案;(4)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特點,總體布置緊湊、合理。系統規模重慶xxxx水電站砂石系統土建、設備安裝一次完成。根據總進度安排,砂石系統在2009年1月底投產,根據混凝土澆注高峰強度為4.5萬m3/月,確定高峰月毛料處理量為4.5×2.2×1.2/(25×20)×10000=237.6t/h,系統設計毛料處理能力為240t/h。系統生產任務(1)砂石系統毛料開采量為27.2m3;(2)砂石系統設計規模滿足高峰月毛料處理能力240t/h;(3)砂石系統設計的產品為80mm~40mm、40mm~20mm、20mm~5mm和5mm~0.15mm細骨料。系統設計毛料小時處理量及成品砂石料小時生產能力按高峰強度月三班生產,每月工作25天,每天工作20小時,根據招標文件要求本系統生產規模按高峰月毛料處理能力240t/h考慮,高峰月成品砂石料生產能力為72t/h:其中成品碎石生產能力為128t/h,成品砂為72t/h。骨料加工系統成品生產能力見表8-1:骨料加工系統成品生產能力表序號項目單位指標備注1碎石(80~40mm)t/h4(40~20mm)t/h74(20~5mm)t/h502砂t/h72工藝流程系統主要加工工藝根據工程的特點系統采用如下加工工藝:(1)破碎根據巖層特性結合其他工地系統選型成功經驗,一破采用PF-1315反擊式破碎機;二破為PCL-900B立軸破碎機;為了保證成品砂的細度模數和石粉含量,系統設計一臺MBZ2136棒磨機用于制砂。各段破碎的粒徑范圍及破碎比詳見表8-2:各段破碎粒徑范圍及破碎比詳表項目進料粒徑(mm)出料粒徑(mm)破碎比備注一破<800<2004總破碎比為160二破200<540根據上述設備選型,各車間設備數量、負荷率見表8-3:主要破碎車間設備負荷率工序設備型號數量單臺生產能力(t/h)負荷率%一破PF13151260(E150)44.3二破PCL-900B115060制砂MBZ213614566.7(2)篩分沖洗砂石系統設一道篩分工藝,砂石料經過篩分沖洗進入下一道工藝或成品料倉。根據系統生產需要第一篩分選用1臺4YK1845重型圓振篩(單機處理能力為572t/h)。洗砂設備選用XL762槽式洗砂機2臺,單機處理能力100t/h。(3)5~10碎石的生產為了保證5~10碎石料的需要,在小石皮帶上增設刮板,將5~20的混合料刮至瓜米石篩,篩分出來的5~10進瓜米石倉,10~20進小石倉。工藝流程平衡計算(1)主要破碎設備產品粒度特性主要破碎設備的產品粒度特性,綜合考慮相關設備廠家提供的同類巖石的試驗數據選定,見表8-4:主要破碎設備破碎產品粒度特性表序號設備名稱型號單位粒度特性200~8080~4040~2020~5<5合計1PF1315%3221241851002PCL900B%165430100(2)流程計算根據上述工藝流程和主要破碎設備產品粒度特性,骨料加工系統工藝流程計算結果見表8-5:工藝流程計算(流程240t/h)流程~8080~4040~2020~5<5合計設計要求級配0.002.0037.0025.0036.00100.00生產成品率0.850.850.850.850.80實際生產比例0.002.3543.5329.4145.00120.29生產綜合級配1.9636.1924.4537.41100.00需要成品生產能力4.0074.0050.0072.00200.00毛料設計處理能力4.8088.8060.0086.40240.00開采料篩余48.0022.0019.009.002.00100.00開采料級配115.2052.8045.6021.604.80240.00給料機分離115.200.000.000.000.00115.20PF-1315特性32.0021.0024.0018.005.00100.00PF-1315破碎特性36.8624.1927.6520.745.76115.20一破后級配36.8676.9973.2542.3410.56240.00洗石機洗泥量73.2542.3410.56126.14洗泥后級配35.7674.6865.9238.109.50223.97一篩后級配35.7674.6865.9238.109.50223.97平衡后70.68-8.08-11.90-62.5012.47PCL-900B特性16.0054.0030.00100.00第1次破碎6.5121.9712.2040.68第2次破碎4.5615.388.5428.48第3次破碎3.1910.765.9819.93第4次破碎2.237.534.1913.95第5次破碎1.565.272.939.77第6次破碎1.093.692.056.84第7次破碎0.772.581.444.79第8次破碎0.541.811.013.35第9次破碎0.381.270.702.35第10次破碎0.260.890.491.64第11次破碎0.180.620.341.15第12次破碎0.130.430.240.80第13次破碎0.090.300.170.56第14次破碎0.060.210.120.39第15次破碎0.040.150.080.28第16次破碎0.030.100.060.19第17次破碎0.020.070.040.14第18次破碎0.020.050.030.09第19次破碎0.010.040.020.07第20次破碎0.010.030.010.05第21次破碎0.010.020.010.03第22次破碎0.000.010.010.02第23次破碎0.010.000.02第24次破碎0.000.000.01第25次破碎0.000.00第26次破碎0.00自循環處理量21.6973.2140.67135.58洗砂機處理量50.18自循環處理量21.6973.2140.67135.58流失后繼配量19.5265.8936.61122.02總篩分量342.04PCL-900B總處理量85.41棒磨機制砂30.00砂總產量76.11結論滿足要求(3)車間處理量根據流程計算表的結果和系統總處理量,計算出各車間的處理量,見表8-6:各車間處理量及設備處理能力表序號項目計算流程量設備處理能力1高峰月系統小時處理量(t/h)2402一破車間破碎量(t/h)115.2260t/h3篩分處理量(t/h)350572t/h4洗砂機處理量(t/h)180200t/h5二破處理量(t/h)90150t/h主要設備選型與配置設備配置根據系統工藝流程和各車間的處理量,設計各車間的主要設備型號、規格數量等見表8-7,膠帶機見表8-8:砂石系統設備表序號設備名稱型號規格單位數量單臺功率備注1反擊式破碎機PF-1315臺11102振動給料機GZD125-160臺1113手動弧門800*800臺44卸料小車臺15.55圓振動篩4YK1845臺1226瓜米石篩ZKB1542臺15.57螺旋洗砂機XL762臺2158立軸式破碎機PCL-900B臺11609手動弧門500*500臺1210棒磨機MBZ2136臺125011汽車衡SCS-50T臺11.512除鐵器RCYB-5-T2臺2砂石系統膠帶機表序號編號帶寬提升高度(m)膠帶機長度(m)帶速(m/s)功率(KW)輸送量(t/h)1B16508.028.22.0022.0250.02B26502.035.22.0015.0250.03B36509.527.72.0022.0250.04B46507.054.52.0030.0350.05B55006.061.72.0011.075.06B650010.549.72.0015.0100.07B750010.540.72.0015.0100.08B850011.557.82.0015.0100.09B965011.567.92.0037.0350.010B105006.520.12.007.560.011B11500425.22.007.560.012B125000.035.02.007.5100.013B13650-3.0104.52.5015.0400.0料倉及成品供料為滿足混凝土澆筑強度和系統生產連續性要求,工藝流程中分別設置了半成品料堆、二破原料倉和成品料堆場等工藝環節,各料倉容積見表8-9:系統內設置的堆場與料倉容積序號名稱堆高(m)總容積(m3)1半成品堆場1650002二破調節倉51503成品骨料堆場大石12600中石184000小石1840004砂倉1860005碎石(5~10)料倉6225成品砂石料質量控制指標在本系統的工藝設計中,通過對關鍵生產工藝的研究,采用了合理的破碎、篩分、制砂等生產工藝,并對生產過程中影響產品質量的環節采取了相應的改善措施,保證系統生產的成品砂石料質量可滿足部頒標準《水工混凝土施工規范》和招標文件要求。水工粗細骨料質量技術要求見表8-10、8-11:水工細骨料(砂)的質量技術要求 序號項目指標備注1表觀密度≥2.5t/m32堆積密度≥1.50t/m33泥塊含量不允許4人工砂中的石粉含量6~18%系指小于0.16mm的顆粒5堅固性≤8%系指硫酸鈉溶液法5次循環后的重量損失6硫酸鹽及硫化物的含量≤1%換算成SO37云母含量≤2%8有機質含量不允許9細度模數2.4~2.810飽和面干的含水量≤6%水工用粗骨料質量技術要求序號項目指標備注1表觀密度≥2.55t/m32堆積密度≥1.60t/m33吸水率≤2.5%4堅固性≤12%5針片狀顆粒含量≤15%6軟弱顆粒含量≤5%7含泥量≤1%D20、D40粒徑級≤0.5%D80、D150粒徑級8泥塊含量不允許9硫酸鹽及硫化物含量≤0.5%換算成SO310有機質含量淺于標準色11超徑含量<5%12遜徑含量<10%工藝布置系統組成砂石系統由一破車間、半成品料倉、篩分車間(含洗砂設施)、二破車間、制砂車間、成品骨料堆場及相應的輔助設施等組成,各車間之間用膠帶機連接。車間布置一破車間回車場布置在▽297m;半成品堆場布置在▽287m,堆料高度為15m,總容積5000m3,料堆下設一條鋼筋混凝土地弄,地弄內設手動弧門給料機4臺;篩分車間布置1臺4YK1845圓振動篩分機、1臺XL762螺旋洗砂機,車間布置在半成品堆場下方▽285m高;二破車間布置在▽285m,布置1臺立軸式破碎機及破碎調節料倉,破碎分料倉下布置1臺振動給料機;制砂車間布置在▽281m,布置1臺棒磨機機和一臺XL762洗砂機;成品料倉布置在▽278~▽281,料倉設5個倉,大、中、小石倉各一個,砂倉兩個,為了保證成品骨料含水滿足要求,在成品料倉設置橫向、縱向交錯的排水溝。系統供、排水供水系統采場用水主要為鉆孔設備的冷卻、除塵及挖裝設備的沖洗和道路養護除塵等,用水量為5m3/h。一破車間用水主要有兩部分:進料口的除塵用水及衛生沖洗用水,用水量為5m3/h篩分車間用水主要分為三部分:一是篩面骨料噴淋沖洗用水(篩面噴淋沖洗用水還附帶有除塵功能);二是洗砂機骨料沖洗用水;三是衛生沖洗用水,總用水量為150m3/h;制砂車間用水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即洗砂用水和衛生沖洗用水用水量為30m3/h。其它水量為10m3/h;以上各項用水總和為240m3/h。根據系統生產系統的條件、布置情況,生產用水通過管路送至各生產車間。排水系統砂石生產系統排水分場地排水和建筑物排水,場區排水采用明溝、地面散水型式,建筑物排水采用室內混凝土排水溝、排水管匯集、檢查井形式接至場區排水明溝,再流向業主指定地點。排水管、排水明渠的排水坡度,嚴格控制在:含泥較多的管、渠排水坡度按3%,一般排雨水、污水的管渠排水坡度0.5%。廢水處理根據我們多年人工砂石骨料系統生產運行經驗,在砂石系統設計沉淀池,對篩分車間、制砂車間廢水集中收集,沉淀后排放,沉淀物用汽車輸送業主指定地點。主要結構工程砂石系統結構工程分為土建結構工程和金屬結構兩部分。土建工程主要在系統各車間:一破車間、半成品堆場、篩分車間、二破車間、成品堆場、制砂車間及配電房等,除變配電房磚混結構,成品堆場料倉隔墻為漿砌石結構外,其余均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金屬結構主要為膠帶機鋼桁架梁,鋼排架柱,人行走道,漏斗溜槽及圍護結構等,制作材料以Q235鋼為主。鋼結構、設備安裝工程(1)鋼結構安裝砂石系統鋼結構露天安裝。所有鋼結構安裝在鋼結構或混凝土基礎上。在進行施工組織設計時,機電技術人員根據設備性能、參數提出對基礎的詳細要求(如動、靜載荷分布、沖擊載荷大小等);結構設計人員根據以上參數進行鋼結構或混凝土基礎結構設計,設計方案經監理批準后方可進行施工。預埋件安裝前,對安裝基礎、基準樣點進行檢查,并經監理工程師確認合格后方可進行安裝;預埋件就位固定后,在混凝土澆筑前應進行形狀、位置尺寸的復核,并經監理確認合格并簽字后方可進行澆注,混凝土澆注完畢后應進行形狀、位置尺寸的再次復核,并經監理確認合格并簽字后形成記錄,作為設備單項驗收的資料之一。鋼結構安裝前,由技術人員編寫詳細的施工組織設計說明書,送交監理工程師審批后,對相關的安裝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安全監察員對安裝人員進行安全交底,以上交底應形成記錄備案。(2)機電設備安裝本系統安裝的主要機械設備包括破碎機、篩分機、洗砂機、給料機、弧門及電氣設備等:1)安裝以片區為單位同時進行,每組以車間為單元分小組進行。2)在認真做好現場安裝工作時,依據安裝進度分步進行單臺設備調試和試運轉,在系統所有設備安裝完畢后,進行系統調試及聯動運轉,同時按要求對設備做好維護工作。3)安裝工作開始前,將按要求向監理工程師提供監理工程師認為是主要設備的設備資料復印件、設備總圖、部件總圖等施工安裝圖紙及安裝技術說明書、設備出廠合格證和技術說明書、制造驗收資料和質量證書等。4)安裝工作開始前,將制定本系統主要設備的安裝措施計劃,報送監理工程師審批。5)各主要設備安裝完成后,將認真整理完工資料報送監理工程師。砂石加工系統建安期主要工程量項目單位工程量備注土石方開挖m314070.7土石方回填m33871.6混凝土C30混凝土m3582.8C25混凝土m31044.9C10混凝土m3113.1鋼筋制作與安裝T73.1M7.5漿砌石m31386.7房建面積m2180金結制作與安裝T223.6彩板面積m21000砂倉雨棚料場施工施工特點及采取的措施(1)施工特點1)本工程采用人工骨料,設計選用左岸三關寺料場,備用料場為右岸巖門咀料場。三關寺料場表面有4.5m~5.1m厚的強巖溶層,淺表巖溶率10~30%,夾有大量紅色粘土,難以剝離,屬無用層。下部有用層料石強度較高,飽和抗壓強度大于40MPa,滿足骨料質量要求,巖層產狀135~170∠5~20°,總剝采比14.3%,儲量滿足要求;距壩址運距1.7km機耕道公路通過,距骨料加工系統約1.0km。2)根據砂石加工系統粗碎的設備要求,石料的最大粒徑不得超過750mm,粒徑超過750mm的石料,進行解爆;3)毛料開采時無用料與有用料分開堆放;4)在毛料開采時,料場儲毛料備足夠。(2)采取的措施1)采用國內外先進的和配套成龍的施工機械,確保高峰期鉆孔、挖裝、運輸的最高強度要求。2)毛料開采前先進行料場覆蓋層剝離。3)開采過程中,主爆方向控制在北東方向,采用微差擠壓爆破技術,增加破碎度,減少爆破飛石。4)開采區邊邦爆區孔排距控制在3m×3m范圍內,梯段控制在10m范圍內,以減少或防止爆破石渣落入爆區下方。施工布置(1)施工總體布置原則①嚴格按照招標文件及技術條款和設計圖紙要求。②根據現場的施工條件、業主要求和不同時段施工需要,在招標文件及圖紙規定的范圍內充分利用現有干線道路條件合理布置。③在施工生產區及周圍,根據地形做好排水明溝(盲溝)等設施,防止山洪形成危害,以確保設施及人身安全。(2)施工道路布置三關寺料場開挖區現有機耕道路通往骨料加工系統,約1.0km,考慮覆蓋層開挖和毛料開采的運輸,將現有機耕道加寬為5m的臨時施工道路。(3)料場規劃1)本標段毛料場選用三關寺料場承擔砂石系統所需毛料的開采。①儲量計算與開采范圍的確定三關寺料場總儲量66.4萬m3,無用層3.9萬m3,在高程340~385m之間,主要為山坡的坡面回采。a、開采量計算xxxx水電站砂石加工系統承擔總量為萬19.8萬m3混凝土骨料的生產任務,由此計算需要的毛料開采儲量如下:Vd=KsV0/k式中:Vd——毛料開采儲量,m3;V0——混凝土總量,m3;Ks——儲量備用系數,Ks=1.1;k——砂石成品率,k=0.80;Ad——毛料比重,2.50g/cm3;由此確定毛料開采儲量為27.2萬m3(自然方)。b、開采范圍的確定根據招標文件提供的地質資料和砂石骨料質量要求,三關寺料場有用料巖石強度較高,飽和抗壓強度大于40MPa,滿足生產本工程所需砂石料。根據料場開采范圍和取料標準,340m~385m高程以上無用料剝離量為3.9萬m3,開挖總量為31.2萬m3,分10m一層進行開挖,完全可以滿足毛料開采儲量要求。2)毛料開采①概述三關寺料場表面有4.5m~5.1m厚的強巖溶層,淺表巖溶率10~30%,夾有大量紅色粘土,難以剝離,屬無用層。下部有用層巖石強度較高,飽和抗壓強度大于40MPa,滿足骨料質量要求。巖層產狀135~170∠5~20°,總剝采比14.3%,無用料剝離量為3.9萬m3,有用層儲量為66.4萬m3,距骨料加工系統運距1.0km。開采強度滿足砂石加工系統高峰月毛料處理能力需要。毛料開采采用深孔梯段微差擠壓爆破法施工,并控制爆破石料的最大粒徑不超過750mm。對開采粒徑超過750mm的石料,對其進行現場解爆。②開采方式料場分層開采作業,根據我公司采石場的開采經驗和為本工程所配備的采裝設備確定主爆區梯段分層高度為10m,毛料開采采用公路運輸方案,覆蓋層剝離采用手風鉆剝離爆破,邊邦的土石方由推土機或挖掘機直接向山坡外側棄渣。毛料開采爆破參數見表8-13。爆破參數表鉆孔機械孔徑(mm)孔距(m)排距(m)藥卷直徑(mm)炸藥單耗(kg/m3)起爆方式YQ-100B1003.0~4.02.5~3.060~900.45~0.50空間微差/排間分段大于750mm的超徑石經過爆破后才能作為有用料運往粗碎車間,爆破參數見表8-14:爆破參數表超徑石大小(m3)超徑石厚度(m)炮孔深度(m)炮孔數目(個)裝藥量(kg/孔)1.51.00.520.062.51.50.820.09超出梯段平臺1m以上且嚴重影響施工的底坎必須進行處理。3)采場高邊坡的支護設計料場出露的基巖巖性主要為灰巖。根據開挖后形成的邊坡和地質特點,根據“新奧法”理論,巖體開挖卸荷后,邊坡巖體將逐漸發生松弛變形,在巖體發生松弛變形完成前,對其施加一定的向內擠壓力(預應力)對邊坡的穩定將極為有利;對強風化部位,采取掛網噴射10cm厚的C20素混凝土支護,設置L=4.5m,@3m×3m的系統錨桿;對弱風化處部位噴射5cm厚的C15素混凝土支護,設置L=4.5m,@3m×3m的系統錨桿。隨著砂石料場逐層下挖,根據開挖揭露出的地質情況及監理工程師指示進行支護。凡噴射混凝土的部位均須布設排水孔,孔深4.5m,孔距3m×3m。4)錨桿施工強風化區部位根據需要設置普通系統錨桿,錨桿規格、長度、布孔形式、數量等按設計圖紙要求或監理工程師指示執行。根據邊坡開挖后的實際情況,在局部不良地質段或關鍵塊體部位設置隨機錨桿,確保邊坡局部及整體穩定。5)噴射混凝土及掛網施工噴射混凝土采用濕式噴射工藝施工,現場拌料,人工手持噴頭分層施噴。噴射混凝土施工工藝流程如圖8-1:施工準備施工準備巖面處理驗收合格噴機就位施噴養護混合料拌制運輸質量檢查噴射混凝土施工工藝流程圖噴射混凝土前先搭設工作平臺,清除開挖面上的松動塊石、浮石及坡腳的石渣和堆積物,埋設控制噴射混凝土厚度的標志。采用新QP10型濕噴射施噴,噴射機安裝調試好后,清通管路,同時用高壓風吹洗受噴面。連續上料,保持料滿,在料斗上設15mm孔篩網防止超徑料進機內。噴射順序:分段分片、由下向上分層噴射,每層噴射厚度5cm,后一層在前一層混凝土終凝后進行噴射,若終凝1h后再行噴射,則先用風水清洗噴層面。對不平部位先噴凹處,最后找平。噴射距離、角度:噴嘴口距離受噴面60~100cm,噴射料束與受噴面夾角不小于75o。噴射混凝土養護:噴射混凝土層較薄,易發生早期干縮裂紋,要加強養護,在終凝2h內噴水養護,經常保持潮濕狀態,養護時間不少于7d。初噴混凝土后,即進行鋼筋網的安裝。鋼筋網在場外按2~4m2一塊進行編焊,汽車運至工作面,人工在腳手架平臺上掛鋪,利用錨桿頭點焊固定,中間用膨脹螺栓加密固定,使鋼筋網緊貼坡面,網間用鉛絲扎牢。鋼筋網安裝完成后,再進行分層復噴至設計要求。料場建設和開采施工主要設備毛料場施工道路建設、料場覆蓋剝離、毛料開采的主要施工設備見表8-15:主要施工機械設備的配置表序號設備名稱型號及規格數量一鉆孔設備1潛孔鉆YQ—100B82手風鉆YT284二挖裝設備2挖掘機CAT330B2三供風設備1柴油空壓機20m32四運輸設備1自卸汽車BJZ336420T8五支護設備1砂漿泵100/1.512砂漿攪拌機100L13混凝土噴射機QP1014錨桿注漿器1六測量和試驗設備1全站儀1渣場防護及排水概述xxxx水電站土建工程總計開挖渣料48.7萬m3,其中含砂石料場開挖無用層棄渣料3.9萬m3,根據招標文件,開挖棄渣運往壩址上游右岸1#棄渣場和壩址上游左岸2#棄渣場,可用石料運往1#棄渣場砂回采區堆放,棄渣場布置詳見《施工總平面布置圖》。各渣場特性見表8-16:棄渣場特性表序號渣場名稱渣場位置容量(萬m3)占地面積(m2)備注11#棄渣場壩址上游右岸0.5km49.939840堆放棄渣13.51萬m322#棄渣場壩址上游左岸0.5km8.196450堆放棄渣8.19萬m3渣場規劃本標業主指定棄渣場為壩址上游右岸1#渣場和壩址上游左岸2#渣場,除用于本標建筑物的土石回填、臨時施工土石圍堰、臨時施工道路等土石填筑工程施工外,其余可利用渣料均運至1#棄渣場,渣料根據不同的分類和用途分別堆放至指定區域,2#棄渣場要考慮施工輔助企業場地的布置,可提前采用前期采挖棄渣料填筑形成平臺,為做好渣場防護和排水工作,保持堆渣坡體的穩定,并利于回采,開挖出渣時要求渣料堆筑分層進行,分層厚度1m,推土機平整,從下至上每10m設1級馬道,馬道寬5m,堆渣坡面由反鏟挖掘機清理平順,形成1:1.5坡比的穩定邊坡。坡腳采用鋼筋石籠護腳,延坡腳線做成臺階型式,鋼筋石籠護腳外側2m處設一條60cm×50cm(寬×高)M7.5漿砌石排水溝。施工道路1#棄渣場位于壩址右岸上游0.5km,規劃堆渣容量49.9萬m3,由渣場道路連接壩址開挖區進入棄渣場;2#棄渣場位于壩址左岸上游0.5km,規劃堆渣容量8.19萬m3,渣料運輸路線通過319國道線直接運輸。臨建設施布置在1#棄渣場布置移動值班室、簡易廁所各一間,值班室房屋采用活動板房結構,2#棄渣場則根據施工輔助設施考慮布置磚木結構的值班室及廁所。鋼筋石籠施工鋼筋石籠制作渣場防護鋼筋石籠尺寸采用2m×1m×1m(長×寬×高),骨架采用直徑為12mm的級鋼筋和8#鐵絲編結,網孔直徑20cm×20cm。鋼筋籠在鋼筋加工廠加工,自卸汽車運至施工現場,制作鋼筋籠所用鋼筋必須附有產品質量證明書及出廠檢驗單。鋼筋石籠內回填石料選用容重大、浸水不崩解、堅硬且未風化的巖石,石料粒徑大于25cm,表面無污漬、水銹等雜質。鋼筋石籠安裝鋼筋石籠按照設計要求進行碼放,就位前先將基礎清理平整,基礎為土基時人工開挖至硬土。石籠就位人工向鋼筋籠內回填石料,以填滿石籠。并安裝鋼筋石籠頂部封蓋,封蓋與鋼筋石籠焊接。鋼筋石籠之間用φ12鋼筋焊接連接成整體。渣場防護主要工程量見表8-17:渣場防護主要工程量表序號項目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土方開挖m33502鋼筋石籠個220單個2m3排水施工2個棄渣場分別在坡腳鋼筋籠外側設置排水溝(斷面0.5m×0.5m)。2#棄渣場在270m平臺周邊形成排水明溝(斷面1.5m×1.0m),延伸至三關寺中橋時在橋下形成排水涵洞,渣場橋下游部分形成排水邊溝引至xx。排水溝砌筑用砂漿采用0.25m3的砂漿攪拌機在工作面拌和,配合比設計由試驗室確定,砂漿拌和在現場用磅秤稱量。砂漿拌和均勻后由膠輪車及人工擔運至施工地點,并在初凝之前使用完畢。砌筑前須兩面立桿掛線或樣板掛線,保證排水溝面走向大致平順,砌筑時石塊大面朝下,分層臥砌,上下錯縫,內外搭砌,砌筑完畢后用砂漿抹面2cm厚。渣場排水設施工程量表見表8-18:渣場排水設施工程量表序號項目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土方開挖m324002C15混凝土m394底板3M7.5漿砌石m3614側墻4水泥砂漿抹面m211802cm厚質量、安全保證措施(1)成立渣場管理小組,并與其他棄渣單位聯合成立“渣場管理協調小組”,協調渣場運行與管理各方的關系,解決渣場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矛盾。(2)對所有進入碴場區域人員進行質量、安全培訓,提高質量、安全意識。(3)運碴車輛統一標識,運渣人員必須服從專職交通指揮員指揮。(4)各單位車輛加強上下班安全檢查、檢修,嚴禁車輛帶病運碴。(5)專職安全員堅持日常的安全監督檢查,掌握安全動態,分析現狀,提出糾正或改進措施。(6)定期檢查碴場邊坡及道路邊坡穩定性,及時組織人員、設備對不穩定邊坡進行處理,消除潛在的安全隱患。(7)碴場現場設置醒目的安全標志。(8)渣場棄渣位置嚴禁外來閑雜人員進入。環境保護措施(1)認真做好施工開挖料的棄運規劃,并在監理人的統一協調下,做好棄渣場的管理、組織和治理工作,防止亂棄渣,防止堵塞排水設施或淤積河道。(2)棄碴場周圍邊坡需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設置截水溝和坡面排水溝等,以防止坡面沖刷和水土流失。(3)棄碴填筑嚴格按相關要求進行,卸碴后及時用推土機平整,并將層面形成傾向溝內的反坡,以便將雨水引向周邊排水溝系統,防止雨水沖刷填筑體坡面形成泥石流。(4)所有施工運輸車輛均配備可靠的設施,防止粉塵污染和渣料的灑落。(5)安排專人和灑水車等專用設備對渣場及進口一定范圍內的施工道路進行清掃和灑水。(6)渣場設置移動式廁所,安排專人收集糞便,運至指定地點排放。人員配置人員配置見表8-19:人員配置表工種名稱配置數量備注管理人員2皮帶工12按三班機械工8系統的維護修理電工3系統的維護修理電焊工3試驗人員2其它人員6包括:安全、倉工等司機30合計66混凝土拌和系統設計設計依據遵循的主要規范及文件(1)《重慶xxxx水電站土建工程施工招標文件》(合同編號:YTP/TZ)及答疑通知等文件。(2)水利水電工程混凝土生產系統設計導則(DL/T5086-1999)(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92)(4)水工混凝土試驗規程(DL/T5150-2001)(5)水工混凝土施工規范(DL/T5144-2001)(6)混凝土攪拌樓(站)用攪拌機(DL/T456-92)(7)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地質規范(試行)(DL/T5109-99)(8)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9)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10)鋼結構設計規范(GBJ17-89)(1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12)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2001)(13)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14-87)(14)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GB13838-88)(15)室外給水設計規范(GBJ13-86)(97版)(16)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規范(GBJ69-84)設計原則(1)在滿足國家(或有關部門)的現行標準、規程、規范及招標文件技術條款的有關要求和混凝土質量和生產能力的前提下,進行優化設計。(2)系統布置應充分利用現場地形,合理布置,且不得與場地邊界附近的其它重大設施產生干擾和矛盾。(3)設備配置滿足混凝土生產系統生產能力的需要,應充分考慮工程的施工特性,并考慮適當的負荷率,充分考慮高峰時段連續生產,保障設備在高峰時段能可靠運行,同時考慮低谷時段設備的利用率。系統生產規模系統生產規模滿足混凝土高峰月澆筑強度4.23萬m3的生產要求。按月工作25天,日工作20小時,取不均勻系數為1.5,則混凝土澆筑高峰月對應的小時強度取為135m3/h。系統工藝與布置要求根據招標文件,系統工藝與布置主要要求如下:(1)混凝土生產系統工藝應充分考慮工程特性,并滿足功能性、可靠性、靈活性的生產要求。(2)用于拌制混凝土的骨料質量必須滿足有關規程、規范的要求。(3)粗骨料倉調節容積不小于拌和樓滿負荷運行5天的用量。(4)細骨料倉調節容積不小于拌和樓滿負荷運行7天的用量。(5)砂的儲存1)砂的存取方便靈活、均勻,并避免污染。2)堆存料倉有良好的防、排水措施。3)砂料堆設置防雨棚,考慮足夠的脫水時間并且設置有效的排水設施。(6)粗骨料的儲存1)粗骨料的儲存,不使其破碎、離析,并應避免二次污染。2)成品粗骨料中粒徑大于40mm的骨料,在卸入料倉時其凈落差大于3m設置緩降裝置。3)堆存料倉應有良好的防、排水措施。(7)系統布置應充分利用業主提供的場地平整的臺階,合理布置,不應對場地平整有較大的修改,且不得與場地邊界附近的其它重大設施產生干擾和矛盾。(8)混凝土生產系統拌和樓按生產能力不小于90m3/h(常態)的生產能力配置。(9)水泥儲庫滿足高峰期7~10天的用量,粉煤灰儲庫滿足8~12天用量。(10)輔助設備選型應合理,并充分考慮與主設備的匹配。(11)膠凝材料的輸送避免“串灰”現象的產生。(12)設備配置必須符合工程的特點,能保證在整個生產運行期內安全可靠地運行。混凝土拌和樓選型根據系統生產規模選配1×2.0m3強制式混凝土拌和站和1×1.0m3強制式混凝土拌和站各一座。(1)生產能力:常態混凝土≥135m3/h;(2)粗骨料(大石、中石和小石)和細骨料由一條膠帶機輸送上樓;(3)可同時生產兩種不同標號、級配的混凝土。(4)混凝土拌和站選型1)銘牌生產能力:1×2.0m3強制式混凝土拌和站常態混凝土:120m3/h(三級配);1×1.0m3強制式混凝土拌和站常態混凝土:60m3/h(三級配)。2)控制方式微機全自動集中控制,動態顯示、打印記錄、砂含水率補償功能。混凝土拌和系統工藝設計骨料儲運(1)混凝土系統骨料調節倉的設置混凝土生產系統所需粗細骨料由骨料加工系統供應,由于xx水電站骨料加工系統和混凝土生產系統布置在一起,因此砂石生產系統的成品料倉可作為混凝土生產系統的骨料調節倉。(2)骨料輸送流程成品骨料倉由1個大石倉(G2粒徑40~80mm)、1個中石倉(G3粒徑20~40mm)、1個小石倉(G4粒徑5~20mm)倉、2個砂倉(粒徑<5mm)組成。骨料由料倉下地壟內的膠帶機輸送上樓。(3)骨料需用量計算混凝土生產系統骨料需用量按混凝土最高月澆筑強度4.5萬m3考慮,每月按25天工作日,則平均最高日澆筑強度為1800m3/d,每天按20小時計算,則最高小時澆筑強度為90m3/h。混凝土參考配合比中最大砂石骨料用量級配是C20二級配,經計算,系統每小時所需砂石料的總量為198t/h。(4)設計計算及選型1)骨料調節料倉下氣動弧門及膠帶機的選型設計大石倉下設1臺氣動弧門,中石倉、小石倉下均設3臺氣動弧門。氣動弧門按1×2.0m3強制式混凝土拌和樓單樓滿負荷運行時砂石料用量進行選型設計,1×2.0m3強制式混凝土拌和樓單樓滿負荷運行時混凝土生產能力為90m3/h,砂石料需用量約為198t/h,考慮給料的不均衡性,骨料調節料倉下的氣動弧門選用HQ500×500型氣動弧門,給料量可以通過控制弧門的開啟度來控制,完全滿足骨料給料要求,而且該氣動弧門可以通過其氣動控制柜與整個混凝土系統實行全自動化控制的微型計算機相連,實行骨料給料的自動控制。砂倉下的給料機均選用500×500mm的氣動弧門給料機,設5臺(兩用1備),其給料量可以通過控制弧門的開啟度來控制。料倉下的每個氣動弧門均設置稱斗,砂石料經稱斗稱量完畢后經膠帶機送到拌合站站上集料斗。成品料倉出料地弄內至拌和樓B13#、B14#膠帶機,按《DTⅡ型固定式帶式輸送機設計選用手冊》設計,并考慮骨料切換時間,確定膠帶機寬度為650mm,帶速為2.5m/s,其輸送能力達350t/h,完全滿足輸送量要求。氣動弧門技術性能參數見表8-20。氣動弧門型號及技術性能參數型號項目QHX500進料口尺寸500×500卸料量(m3/h)30-300適用物料粉狀、小顆粒狀、小塊狀物料適用溫度≦200℃氣缸缸徑100100100100氣源壓力0.4-0.7MPA2)骨料儲運系統主要設備表骨料儲運系統主要設備見表8-21、表8-22。混凝土生產系統骨料儲運主要設施設備表序號設備名稱型號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粗骨料倉9000m3組12砂倉6000m3組13氣動弧門500X500臺12混凝土生產系統膠帶機統計表編號名稱型號規格單位機長總功率(kw)備注B13膠帶機B=650mm,Q=350t米5545B14膠帶機B=650mm,Q=350t米1611合計7156膠凝材料儲運(1)膠凝材料儲存量根據各部位混凝土澆筑情況分析,C20三級配混凝土量最大,膠凝材料全部用量為273kg/m3,設水泥243kg/m3、粉煤灰30kg。按混凝土高峰月最大澆筑強度4.5萬m3/月分別計算水泥、粉煤灰計算儲存量,即系統混凝土平均最大日生產強度為1800mm3/d,每天所需水泥量為432t/d,每天所需粉煤灰量為54t/d。系統水泥儲備量至少4天用量,煤灰的儲備量至少10天用量,即水泥、煤灰的儲量需分別達到1720t和540t。在281m高程平臺上,布置3個直徑為8.5m、容積為750m3的水泥罐和粉煤灰罐,其中水泥罐2個,水泥儲量為2000t,粉煤灰罐1個,儲量為600t,可滿足膠凝材料儲存量的要求。(2)膠凝材料輸送散裝罐車將膠凝材料運輸到混凝土生產系統稱量后,通過系統壓縮空氣或經罐車自帶氣力輸送裝置送進系統內儲料罐。在水泥、粉煤灰罐里設置料位指示器,控制進料時間和進料量。水泥、粉煤灰罐罐錐底部均設置破拱裝置,以防止水泥、煤灰在罐里起拱,保證水泥、煤灰均勻、流暢下料。罐下均設倉泵,在倉泵之后的輸送管道上均設置有兩路閥,確保供料的可靠性和互換性。儲料罐中的水泥、煤灰通過罐底平板閘門直接進入倉泵,經壓縮空氣氣化后分別送到拌和樓的水泥、煤灰氣力接收裝置,然后進入拌和樓水泥、煤灰倉。水泥罐下倉泵按設計生產能力共135m3/h進行選型設計,所需的水泥用量為32.4t/h,因此選用水泥罐下倉泵型號為CB4.5,其產量輸送水泥為40~60t/h。所需的煤灰用量為4.05t/h,粉煤灰罐下倉泵型號也選為CB4.5,輸送粉煤灰為20~40t/h,完全能滿足設計要求。(3)輸送系統除塵設施由于料罐容積大,送料時水泥、煤灰進入料罐后的流速突然減慢,自然進行氣、灰分離,大部分水泥或煤灰能夠沉積落入料罐,少部分水泥或煤灰隨氣體進入倉頂除塵器,經過濾后沉于料罐,凈化后的空氣排入大氣中。倉頂除塵器選用48袋壓力式袖袋除塵器,處理風量達130m3/min,排氣含塵量<100mg/m3,完全滿足環保要求。拌和樓的水泥、煤灰倉頂裝有接收裝置和安全門,儲料罐中的水泥、煤灰經氣化噴射泵送到拌和樓氣力接收裝置后,經旋風分離器分離,大部分水泥、煤灰已沉積進入水泥、煤灰倉,少部分水泥或煤灰隨氣體進入拌和樓自帶除塵器,經過濾后沉入料倉,凈化后的空氣排入大氣中,排氣的含塵量<100mg/m3,完全滿足環保要求。(4)儲運系統主要設備混凝土生產系統膠凝材料儲運主要設備見表8-23。膠凝材料儲運系統主要設備表序號設備名稱型號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膠凝材料儲罐750m3座32倉泵CB4.5m3臺33手動兩路閥SK6’臺24除塵器48袋壓力式袖袋臺35ZCHJ料位指示器臺36汽車衡80t臺17r反拱弧門430*430個38螺旋閘門500*500個39破拱裝置套310快速接頭DN125個4系統供風(1)系統最大用風量的計算系統供風包括散裝水泥罐車卸水泥、煤灰用風,水泥、煤灰氣力輸送上樓的倉泵用風、骨料調節料倉下設的氣動弧門用風和拌和樓操作用風等。1)散裝水泥罐車卸水泥、煤灰用風計算:散裝水泥、煤灰罐車考慮用系統壓縮空氣卸車。按混凝土高峰月最大澆筑強度4.23萬m3/月計算,每天所需水泥量為432t/d,每天所需粉煤灰量為54t/d。考慮水泥罐4天1720t的儲量,煤灰罐具備10天儲量,在此計算不考慮用量的不均衡性,每天水泥、煤灰的最大用量分別為432t/d和54t/d,按散裝水泥、煤灰罐車最大載重量為水泥50t、煤灰20t計,則每個系統日平均卸車次數為水泥9車次、煤灰3車次。考慮到散裝水泥、煤灰罐車運輸較遠、到達工地的時間有很大的隨機性,為保證場內交通順暢、卸車及時,因此按高峰時段每小時卸水泥2車次進行計算,則每小時需卸水泥20×2=40t,按卸灰時管道的當量長度為150m,根據?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手冊?進行計算得:水泥卸車用風為13.5m3/min。即罐車卸灰用風總量為Q1=13.5m3/min。2)倉泵送灰用風計算:按最大小時澆筑強度為135m3/h進行計算,每小時所需水泥、煤灰分別為32.41t和4.05t,按《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手冊》分別對水泥、煤灰的倉泵輸送用風進行計算,得水泥輸送用風為9.36m3/min、煤灰輸送用風為2.15m3/min,即倉泵輸送水泥、煤灰用風總量為Q2=11.5m3/min。3)拌和樓操作用風的計算:1×2m3型拌和站操作用風按最大用風量2m3/min,則Q3=2m3/min。4)氣動弧門及稱斗操作用風的計算:系統設25臺氣動弧門25個稱斗,高峰時段6臺同時工作,操作用風為Q4=1m3/min。總計系統最大用風量總計為∑Q=28.0m3/min。(2)壓縮空氣設計容量的確定按《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手冊》的公式:Q=K1×K2×K3×∑Q,考慮空氣壓縮機效率和未計入的小量用風,取系數K1=1.1;管網漏風系數K2=1.12;高程修正系數K3=1.1,則Q=1.1×1.12×1.1×28.0=37.95m3/min。因此,空壓機房裝機容量確定為40m3/min。系統供水(1)系統用水量計算系統的供水包括拌和樓的外加劑及拌和用水、空壓機房的循環冷卻水的補充用水、系統清潔和設備沖洗用水等。1)拌和樓的外加劑及拌和用水(計入少量損耗)按拌和樓名牌澆筑強度135m3/h,取混凝土外加劑及拌和用水為取混凝土外加劑及拌和用水為0.15t/m3/h,則拌和樓生產用水為0.15×90=20.25mm3/h。2)空壓機房冷卻水消耗量計算:LW-42/7型電動空壓機的冷卻水循環量≤2×9.6m3/h,空壓站空壓機循環水量需要2×9.6=19.2mm3/h,考慮損耗,配置GFNGP25(處理量80m3/h)冷卻塔一臺,取循環冷卻水的補充水量系數為1.5%,則空壓房用水量為25×1.6%=0.4m3/h。3)其它還有拌和樓沖洗用水,辦公室、實驗室、倉庫、修理車間等用水,見表8-24。系統供水量計算表序號用水部位用水量(m3/h)備注1拌和樓混凝土攪拌用水外加劑攪拌用水20.252攪拌樓沖洗用水303GNFNGP-25冷卻塔補充水0.425×1.6%4其它(實驗室、倉庫、修理車間、辦公室、生活設施等)15合計65.65(2)系統最大用水量確定拌和站洗樓+其它=30+15=45m3/h。系統總需水量為45m3/h,考慮一定的水量損失,系統最大用水量按50m3/h設計。排水系統及廢水處理(1)系統排水系統排水分場地排水和建筑物排水,場區排水采用明溝、地面散水型式,建筑物排水采用室內砼排水溝、排水管匯集、檢查井形式接至場區排水明溝。排水管、排水明渠的排水坡度,嚴格控制在如下標準:含泥較多的管、渠排水坡度按3%控制,一般排雨水、污水的管渠排水坡度按0.5%控制。(2)廢水處理系統生產廢水主要是指拌和樓的攪拌機的清洗和拌和樓基礎場地的沖洗所產生的污水,設置沉渣池和水處理池,各種生產廢水集中排放到沉渣池經沉淀后,大部分廢渣沉淀于此,少部分廢渣隨水流進水處理池,在此經過加藥處理達標后,排入主排水溝或用潛水泵抽來沖洗場坪,廢渣用泥渣泵排入至專用運渣車運至監理工程師指定的棄渣場干化。混凝土拌和系統主要設備混凝土拌和系統主要設備見表8-25。混凝土生產系統主要設備表序號設備名稱型號規格單位數量總功率合計功率Kw1混凝土攪拌樓HZ120-1S2000L臺12602602混凝土攪拌樓HZ60-1S1000L臺11301303汽車地衡80T臺1004空壓機LW-20/7臺21322645后冷卻器HL-12/1.0個2006儲氣罐C-2個2007液氣分離器WGZ20個2008循環水泵LS50-125(I)B臺2009冷卻塔GFNGP30臺13310膠凝材料儲罐750m3臺30011倉泵CB4.5m3臺30012手動兩路閥SK6’臺20013除塵器48袋壓力式袖袋臺341614ZCHJ料位指示器臺30015汽車衡80t臺10016r反拱弧門430*430個30017螺旋閘門500*500個30018破拱裝置套30019膠帶機B=500米160757520氣動弧門600X600臺70021氣動弧門500X500臺50022攪拌桶JB600臺1111123攪拌桶JB800臺1151524快速接頭DN125個700混凝土生產系統總布置系統組成xx水電站混凝土生產系統由1座1×2m3強制式混凝土拌和站和一座1×1m3強制式混凝土拌和站、膠凝材料儲運設施、骨料儲運設施、電氣工程設施及供風、給排水設施及其它附屬設施組成。拌和、膠凝材料系統主要建筑物(1)拌和站混凝土生產系統配置的1座1×2m3強制式混凝土拌和站布置在381m高程平臺上,1座1×1m3強制式混凝土拌和站布置在270m高程平臺上,出料線采用單向進出布置。(2)水泥罐、粉煤灰罐在381m高程平臺上,布置3個直徑為8m、容積為750m3的水泥罐和粉煤灰罐,其中水泥罐2個,水泥儲量為2000t;粉煤灰罐1個,儲量為600t,負責向混凝土拌和站供應膠凝材料。水泥及粉煤灰均采用倉泵通過管道輸送上樓。水泥、粉煤灰罐罐頂之間設鋼棧橋,以便檢查維修。系統供風、給排水及供電設施(1)系統供風1)空壓機房布置空壓機房布置在高程381m平臺上,機房內布置處理氣量為處理氣量為20m3/min的空壓機2臺。并相應配置配套的后冷卻器、玻璃鋼冷卻塔、2個儲氣罐、值班室、水泵及管道等設施,空壓機中線間間距為4.0m。2)供風主管布置從空壓機房儲氣罐引供風主管至混凝土拌和站,成品骨料倉、膠凝材料罐等。供風主管采用DN219×8mm和DN108×4mm無縫鋼管。(2)系統供水系統用水從發包人提供的供水接水口接管引入,主管采用DN250×7mm、DN159×9mm焊接鋼管。其它附屬設施混凝土生產系統其它附屬設施主要有:外加劑車間、辦公及綜合調度大樓、試驗室、修理間、倉庫等。(1)外加劑車間系統在281m高程設1個外加劑車間,外加劑車間由庫房、3個儲液池、值班室組成。庫房的堆存量為50t,可滿足混凝土澆筑高峰期7~8天的外加劑用量,儲液池上搭設攪拌平臺,布置2臺攪拌桶進行外加劑的配制,設3個結構尺寸均為3.0m×4.0m×1.8m的鋼筋混凝土儲液池。貯液池頂部低于攪拌桶50cm,配制好的外加劑溶液可自流入貯液池。(2)辦公室及實驗室辦公室及實驗室均布置在281m高程平臺上,磚混結構型式,總的占地面積為180m2,建筑面積為900m2。(3)倉庫及修理間機電物資倉庫布置在270m高程平臺上,主要擔負砂石骨料、混凝土生產系統各設備材料的存放,倉庫建筑面積分別為220m2。(4)地磅膠凝材料計量、混凝土計量均采用地磅(汽車衡),地磅(汽車衡)布置在281m高程平臺上,總建筑面積約48m2。混凝土生產系統主要技術指標混凝土生產系統主要技術指標見表8-26。混凝土生產系統主要技術指標表序號項目單位指標備注1混凝土拌和站生產能力m3/h902骨料倉容量m390003砂倉容量m3110004膠凝材料倉庫容量水泥t20005粉煤灰t6006供水量m3/h407空壓機供氣量m3/min408系統總裝機功率kw800混凝土生產系統主要建安工程量系統主要建安工程量見表8-27。混凝土生產系統主要工程量表序號名稱型號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土石方開挖m3150002土石方回填m315003公路混凝土m33104混凝土C25、C20m33405漿砌石m33606鋼筋t12.57鋼材t170包括膠凝材料倉重及膠帶機走道鋼筋等表1-25房屋面積表序號名稱建筑面積(m2)占地面積(m2)結構形式備注1空壓機房4270磚混結構2試驗室4090磚混結構3辦公室48120磚混結構4外加劑車間72150磚混結構5倉庫220660磚混結構6膠凝材料稱量站55120鋼結40.5m2,余磚混結構7廁所36100磚混結構合計=SUM(ABOVE)513=SUM(ABOVE)1190砂石拌合系統電氣設計電氣設計設計依據(1)《重慶xxxx水電站土建工程施工招標文件》;(2)中國水利水電第八工程局編制的《重慶xxxx水電站土建工程施工投標文件》中的《xx水電站砂石加工及混凝土生產系統平面總布置圖》、《xx水電站砂石加工系統工藝流程圖》、《供水系統工藝流程圖》及其它相關資料。(3)系統電氣設計中所依據的規程規范:1)《10千伏及以下變電所設計規范》GB5000532)《高壓配電裝置設計技術規范》SDJ53)《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0524)《用電設備配電設計規范》GB5000555)《工業企業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6)《電力裝置的電測量儀表裝置設計規范》GBJ637)《電力裝置的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設計規范》GB500628)《并聯電容器裝置的電壓、容量系列選擇標準》CECS339)《工業企業通訊接地設計規范》GBJ7910)《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規范》SGJ4611)《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81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913)《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旋轉電機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7014)《電氣裝置安裝工程盤、柜及二次回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71715)《電氣裝置安裝工程1kv及以下配線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58本系統電氣設計的主要項目(1)10KV供電系統設計;(2)各配電所電氣主結線及電氣布置設計;(3)電氣保護、控制、監視(含PLC系統)設計;(4)計量設計;(5)防雷接地設計;(6)通訊系統設計。電氣系統設計的基本原則重慶xxxx水電站砂石系統土建、設備安裝一次完成。根據總進度安排,砂石系統在2009年1月底投產,根據混凝土澆注高峰強度為4.5萬m3/月,確定高峰月毛料處理量為4.5×2.2×1.2/(25×20)×10000=237.6t/h,系統設計毛料處理能力為240t/h。拌和系統生產規模滿足混凝土高峰月澆筑強度4.5萬m3的生產要求。按月工作25天,日工作20小時,取不均勻系數為1.5,則混凝土澆筑高峰月對應的小時強度為135m3/h。系統的電氣設施是關系到砂石拌和系統能否安全、可靠、經濟地運行的重要因素。為此,我們在遵循設計規范的前提下,結合大朝山水電站、構皮灘水電站、xx水電站、銀盤水電站、奚落度水電站,特別是三峽下岸溪砂石系統的運行經驗,按照標書的要求進行精心設計。(1)設備選型該系統的電氣設備我們將選用性能先進、運行可靠、維修方便的產品。如低壓開關柜,我們選用GGD系列固定式開關柜。電力變壓器選用S9型節能變壓器。特別是在自動控制、保護、監視方面,我們將采用當今先進、成熟的計算機(PLC)控制系統。(2)功率因數補償根據我們多年人工砂石系統運行的經驗,人工砂石系統的功率因數較低,往往達不到0.7,不符合經濟運行的原則與供電部門的力率考核要求。為此,我們對該系統進行了功率因數補償,在低壓系統裝設電容補償裝置,低壓補償后功率因數將達0.86以上。(3)系統照明對于照明設計,值班室、配電所、辦公室的照度設計標準為50LX;篩分樓、制砂車間、膠帶機頭等的照度設計標準為30LX;其它走道則為20LX。洞室內采用36V安全電壓供電。(4)防雷接地工頻接地電阻要達到如下要求:系統接地標準為4Ω以下;防雷針接地標準為10Ω以下;計算機和通訊系統接地標準為4Ω以下。在接地網的施工中,充分利用自然接地體加接地降阻劑,以求達到接地要求。(5)計量設計計量設計必須保證電度計量的準確,為此系統須設置高壓計量裝置,在各配電所也須裝設電度計量裝置。(6)消防在各配電所均設置消防器具。設計采用無腐蝕性粉末消防器,以便在萬一發生火災的情況下進行滅火,且保證在滅火后電氣設備不被腐蝕。系統負荷及10kV供電線路設計xx水電站砂石拌和系統設計總裝機容量1778KW。均為低壓用電負荷。系統最大運行方式裝機功率為1678KW。最大運行時負荷約1493KW,負荷率約為總裝機容量的89%。根據系統負荷的分布情況,擬設1個變電所:1#變電所設于半成品料倉附近,供砂石拌和系統用電;本系統用10KV線路進行供電,電源在施工場地業主指定10kV施工電源聯接點T接。為滿足供電部門的計量要求和招標文件中對計量的要求,在10KV線路的首端設高壓電能計量裝置,以確保電能計量的準確。配電所電氣設計說明變電所位置根據系統工藝流程、用電負荷分布以及合理供電半徑的原則,設置變電所。分別向粗碎、第一篩分、洗泥、中碎、第二篩分、第三篩分、制砂、成品骨料堆場、拌和樓,空壓房及供水等工藝車間及各條膠帶機用電設備供電,詳見下述。1#變電所用電負荷裝機容量約1878kW,均為380V用電設備。變電所內安裝1臺S9-1000/10/0.4kV變壓器兩臺,10臺GGD(改)型低壓開關柜,2臺GGJ(改)型低壓無功補償柜,采用單母線接線方式,破碎機、棒磨機、空壓機等配專用啟動控制柜,所有低壓盤柜均安裝在低壓配電室內,變壓器為室外安裝。除配專用啟動控制柜的設備外,其余單機功率55kW以上的380V電機均采用減壓啟動方式。所有電機均配置有短路、過載、缺相等保護。變壓器的主保護采用柱上真空斷路器,電流互感器,配套的控制箱配置有短路、過載、輕重瓦斯、中性點零序等二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