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第2章《聲現象》單元測試練習(B卷)原卷版_第1頁
2.5第2章《聲現象》單元測試練習(B卷)原卷版_第2頁
2.5第2章《聲現象》單元測試練習(B卷)原卷版_第3頁
2.5第2章《聲現象》單元測試練習(B卷)原卷版_第4頁
2.5第2章《聲現象》單元測試練習(B卷)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2章《聲現象》單元測試(B卷)(時間:90min滿分:100分)姓名:學校:分數:題型選擇題填空作圖題實驗題計算題總計題數2073333小題分數40162222100分得分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20小題,共計40分):1.如圖所示的實驗中,用不同的力敲響音叉,將叉股接觸懸掛的小球,都能看到小球被彈開。關于該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實驗說明發聲的音叉在振動B.聲音通過空氣傳到人的耳朵里C.敲音叉的力越大,聲音的響度越大D.敲音叉的力越大,聲音的音調越高2.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擊同一音叉,音叉發聲的音調一定是不同的B.課堂上能聽到老師講課聲,是由于空氣能夠傳聲C.市區內禁止鳴笛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的D.“聞其聲而知其人”是根據聲音的響度來區分的3.人發出聲音后如果要想聽到回音,回音要比前一次聲音滯后至少0.1s,人耳才能分辨出來。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為340m/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老師在教室講課聽不到回聲,是因為老師發出的聲音沒有反射回來B.人要想聽到回聲,人距離障礙物至少34mC.回聲現象說明聲音的傳播不需要介質D.利用聲吶探測魚群是利用了回聲定位的原理4.一般說來,大禮堂的四周墻壁都做成凹凸不平蜂窩狀似的,這樣做是為了()A.減弱聲音的反射 B.增強聲音的響度C.提高聲音的音調 D.為了美觀、好看5.如圖所示是人和狗的發聲和聽覺頻率范圍(單位:Hz),根據這些頻率范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人能聽到的聲音狗不一定能聽到B.人發出的聲音狗不一定能聽到C.狗能聽到的聲人不一定能聽到D.狗發出的聲音人不一定能聽到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只要物體振動,我們就一定能聽到聲音B.物體振動得越快,則聲音的傳播速度越大C.空氣中的某物體即使在振動,我們也未必能感受到它發出的聲D.醫生利用超聲波擊碎人體內的結石,說明聲波能傳遞信息7.中國作為文明古國,音樂發展歷史悠久,中國古譜以“宮、商、角、徵(讀zhǐ音)、羽”五音譜成,如用西樂的七個音階對照一下的話,相當于“哆、來、咪、索、拉”,五音反映的聲音特征是()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振幅8.下列關于聲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如圖1所示超聲波的應用非常廣泛,如圖所示,B超就是利用超聲波傳遞能量B.如圖2所示城市快速路方便快捷,如圖的路段設置了聲音屏障,目的是使聲在聲源處減弱C.如圖3所示湯加火山大爆發,發出了強烈的次聲波,人們可以通過檢測次聲波預警火山爆發、海嘯發生D.如圖4所示從上、下兩個音叉振動的波形圖中,可看出下面的音叉音調高9.某學校九年級三班在教室舉辦了一場慶元旦文藝晚會,下列現象解釋不正確的是()A.某同學彈奏吉他時,不斷改變手按壓弦的位置,其目的是改變音調B.表演中的女高音和男低音指的是兩者的響度不同C.某同學發現音箱上小紙屑在跳動,說明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產生的D.在教室中唱歌的聲音比在教室外顯得更加洪亮,是由于教室中有回聲的緣故10.古詩“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中提到風聲、雨聲、鳥鳴聲,這三種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A.風聲最快 B.雨聲最快 C.鳥鳴聲最快 D.一樣快11.中國龍舟公開賽荊州站在古城東門外九龍淵舉行,比賽場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鼓手敲擊鼓面越快,鼓聲的響度越大B.鼓聲的響度越大,鼓聲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也越大C.選手能從現場各種聲音中分辨出鼓聲,是通過音色來辨別的D.選手聽到鼓聲齊心劃船,說明聲波能傳遞能量12.關于甲、乙、丙、丁四幅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圖中,聲波清洗眼鏡使用的是超聲波,說明聲能夠傳遞信息B.乙圖中,發聲的音叉激起水花說明振動的頻率決定聲音的響度C.丙圖中,某昆蟲的翅膀在2s內振動了600次,人類不能聽到該頻率的聲音D.丁圖中,兩種波形圖說明聲音的音色不同,頻率相同13.城市里有“超聲波潔牙”美容店,超聲波之所以能潔牙,是因為()A.超聲波引起液體的振動,振動把污垢去除B.超聲波傳遞去污信息C.超聲波發生反射D.超聲波是清潔劑14.學校大課間活動,同學們在運動場上跟隨音箱傳出的音樂跳起健身操。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音樂聲是由發聲體振動產生的B.音樂聲是通過空氣傳到人耳的C.將音量調大是提高聲音的音調D.音樂聲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是噪聲15.如圖所示,下列四幅圖片與其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A.甲圖摩托車的消音器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的B.乙圖蝙蝠的導航系統在太空中依然可能發揮作用C.丙圖正在發聲的音叉把小球反復彈開,說明發聲的音叉在振動D.丁圖自制橡皮筋吉他的橡皮筋張緊程度相同時,細的橡皮筋是低音弦16.甲同學在一根18米的已供水的自來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乙同學在水管的另一端貼近管壁,可聽到()(已知聲音在鐵、水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依次為5200m/s,1500m/s,和340m/s,人耳能分清前后兩次聲音的時間間隔要大于0.1s)A.一次敲擊聲 B.兩次敲擊聲 C.三次敲擊聲 D.無法確定17.雷達搜尋目標,接收到回波所用的時間為1.8×10﹣4s,則此目標與雷達間的距離為()A.3×108m B.2.7×103m C.2.7×104m D.4×104m18.正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的汽車,向正前方的一座山崖鳴笛,2s后聽到回聲,此時汽車距山崖330m。則汽車的行駛速度是(當時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A.10m/s B.100m/s C.35m/s D.350m/s19.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v1,在鋼軌中的傳播速度為v2,有人用錘子敲了一下鋼軌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聽到兩次聲音的時間間隔為t,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聲音沿鋼軌從一端傳到另一端時間為vB.鋼軌的長度為vC.聲音沿鋼軌從一端傳到另一端時間為vD.鋼軌的長度為(v2﹣v1)t20.如圖(a)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邏車利用超聲波可以監測車速:巡邏車上測速儀發出并接收超聲波脈沖信號,根據發出和接收到的信號間的時間差,就能測出車速。在圖(b)中,P1、P2是測速儀先后發出的兩次超聲波信號,n1、n2分別是測速儀檢測到的P1、P2經反射后的信號。設測速儀勻速掃描,P1與P2之間的時間間隔為3.6s,超聲波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340m/s,假設被測汽車沿直線勻速行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b中每小格表示的時間是0.2sB.測速儀第一次發出的信號到被測汽車收到時,汽車距測速儀的距離是408mC.測速儀第二次發出的信號到被測汽車收到時,汽車距測速儀的距離是136mD.汽車的行駛速度是40m/s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7小題,共計16分):21.我國古書《夢溪筆談》中記載:行軍宿營,士兵枕著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較早聽到夜襲的敵人的馬蹄聲,其原因是能夠傳聲。音樂會上正演奏著小提琴協奏曲《梁山泊與祝英臺》;優美的音樂是由于琴弦的產生的。22.2021年“七一唱紅歌”比賽中駐馬店市二中八(21)班同學們認真備賽,人們聽到歌詞“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就知道他們的參賽曲目是《歌唱祖國》,這是利用了聲傳遞;溫度相同時,聲在(選填“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的速度最慢。23.如圖甲所示,用豎直懸掛的泡沫塑料球接觸發聲的音叉時,泡沫塑料球被彈起,這個現象說明;如圖乙所示,敲擊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彈起,這個現象說明;以上兩實驗中泡沫塑料球作用是。24.如圖1,從左至右7個瓶子里裝著不同量的水。用嘴對著瓶口吹時,發出的聲音音調最低的是左數第個瓶子;如圖2,灌水過程中聽聲音就能判斷出瓶里水是否快要灌滿了,這是因為隨著水位的升高,。25.如圖所示,是醫生正在用B超查看胎兒的發育情況,“B型”診斷儀向人體內發射波,然后接收體內臟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攜帶的信息經過處理后顯示在屏幕上,這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26.觀察如圖所示聲波的波形圖,反映出聲音的不同特征。從聲音的特征的三個因素看,甲、乙的不同,甲、丙的不同,甲、丁的不同。27.有一根長51m的鐵軌,在它的一端敲擊,在它的另一端聲音從空氣中傳入耳朵比通過鐵軌傳入耳朵晚0.14s.敲擊聲在空氣中的傳播時間是s;聲音在鐵軌中傳播的速度是m/s。三、實驗探究題(每空1分,共3小題,共計22分):28.如圖所示,在利用鋼尺探究影響樂音特性的因素的實驗中,小明將一把鋼尺緊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適當的長度,撥動鋼尺,就可聽到鋼尺發出的聲音。(1)小明發現,保持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不變,用不同的力撥動鋼尺,會看到用力越大鋼尺上下振動的幅度越大,聽到聲音越響。這說明聲源的越大,聲音的越大。(2)逐漸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聽到的聲音也不同。伸出桌面的鋼尺越長,鋼尺的振動越慢,聽到聲音的越低。這說明聲源振動頻率,聲音的越低。(3)實驗中小明還發現,當鋼尺伸出桌面超過一定長度時,雖然用同樣大小的力撥動鋼尺,卻聽不到聲音,只看到鋼尺振動得很慢。通過查閱資料小明了解到,人耳的聽覺頻率范圍是Hz,這時鋼尺發出的聲音不在這一范圍內,是波。29.如圖所示,在一個玻璃鐘罩內用細棉線掛一只手機,先用另一個電話撥打手機,可以聽到手機發出的響鈴聲,并能看到手機上的信號燈在閃爍。(1)用抽氣設備抽鐘罩內空氣,在抽氣的過程中,你聽到音樂聲將會。如果把鐘罩內空氣完全抽出我們將(能/不能)聽到聲音,實驗表明。該結論(能/不能)用實驗直接證明。(2)在不停向外抽氣的過程中,有時還是能聽到微弱的鈴聲。請你分析原因是:①;②。(3)聽不見聲音,但是手機(沒有/仍然)發出響聲,能看見來電號碼,說明可以在中傳播。30.如圖所示,小明設計了下面幾個實驗探究聲音的特征:(1)為了探究音調與什么因素有關,你認為下面四幅圖中不能夠完成探究目的是。(2)如圖A所示,硬紙板接觸齒數不同的齒輪,齒數越多,(填“音調”、“響度”或“音色”)越高。如圖D所示,吹筆帽發出的聲音是振動產生的。(3)如圖B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適當的長度,撥動鋼尺,就可聽到(填“鋼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動的聲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撥動鋼尺,則聽到聲音的(填“音調”、“響度”或“音色”)變大;逐漸增加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仔細聆聽鋼尺振動發出聲音后,發現音調逐漸(選填“變高”或“變低”)了,觀察發現此時鋼尺振動慢了,當鋼尺伸出桌面超過一定長度時,雖然用同樣的力撥動鋼尺,卻聽不到聲音,這是由于。四、計算題(第31題6分,第32題8分,第33題8分,共3小題,共計22分):31.一輛客車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駛,在經過某直線路段時,司機發現其將要通過正前方高山懸崖下的隧道,于是駕車做勻速直線運動。在距山崖1080m時第一次鳴笛,6s后聽到回聲,聽到回聲后又行駛12s,司機第二次鳴笛。求:(1)客車勻速行駛時的速度;(2)客車第二次鳴笛到聽到回聲所用的時間。32.天際嶺隧道位于湖南省長沙市,是我國跨度最大的城市隧道。一輛灑水車以某一速度沿直線勻速行駛時,在進入隧道前522m處鳴笛,司機在鳴笛3s后聽到隧道口處山崖反射的回聲,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為340m/s。(1)3s內聲音傳播的距離是多少?(2)灑水車行駛的速度是多少m/s?(3)如果灑水車距隧道口370m時,步行于隧道中某處的小尹剛好聽到灑水車的音樂聲(如圖),他立刻向隧道前后兩個方向跑,恰好都能剛好跑出隧道,進入到開闊地帶,避免了水濺到身上。如果小尹跑動的速度恒為3m/s,灑水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