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題猜想01 ??键c鞏固(40大考點+120題訓練)(原卷版)_第1頁
考題猜想01 ??键c鞏固(40大考點+120題訓練)(原卷版)_第2頁
考題猜想01 ??键c鞏固(40大考點+120題訓練)(原卷版)_第3頁
考題猜想01 ??键c鞏固(40大考點+120題訓練)(原卷版)_第4頁
考題猜想01 ??键c鞏固(40大考點+120題訓練)(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題猜想01常考點鞏固

(40大考點+120題訓練)

考點01自然資源

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的發展,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物質或能量屬于可再生資源的是()

①風能②水資源③石油④森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的發展,為了節約和保護自然資源,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A.培養節約意識B.開發新材料、新能源

C.改進技術,提高資源的利用率D.大量使用一次性消費品

考點02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

2024年3月18日,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累計調水量突破700億立方米,惠及沿線7省市40多座大中

城市,受益人口超1.76億。南水北調工程是國家水網的主骨架和大動脈,對保障國家水安全意義重大。讀

南水北調工程線路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3.“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源頭是()

A.金沙江B.京杭大運河C.洪澤湖D.丹江口水庫

第1頁共27頁.

4.我國實施南水北調工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國水資源()

A.空間分布不均勻B.總量豐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C.季節分配不均勻D.年際變化大

5.南水北調的東線和中線工程,把長江流域豐富的水資源調到華北地區的主要原因是()

A.讓長江流域免遭洪澇災害威脅B.華北地區工農業發達,人口眾多,用水量大

C.華北地區氣候干旱,全年降水稀少D.華北地區河流多為內流河,徑流量小

6.水利部要求,受水區?。ㄊ校┮獔猿窒裙澦笳{水,堅持把節水作為受水區的根本出路,支持發展節水

農業,全面提升用水效率。下列屬于節水農業措施的有()

①推廣滴灌噴灌技術②大量施用農藥化肥③種植培育耐旱作物④灌溉渠道防滲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考點03我國水資源的利用和保護

“階梯水價”是對使用自來水實行分類計量收費和超定額累進加價制的俗稱。“階梯水價”的基本特

點是用水越多,水價越貴,從而增強了企業和居民的節水意識,避免了水資源的浪費。讀“我國廣州和北

京階梯水價表”,完成下面小題。

階梯廣州北京

第一階梯水價(元/m3)1.985

第二階梯水價(元/m3)2.977

第三階梯水價(元/m3)3.969

7.廣州水價低于北京水價的原因是()

A.廣州農業用水很少B.廣州降水豐富,水資源充足

C.廣州經濟欠發達,需水量少D.廣州主要使用淡化海水

8.我國實行“階梯水價”的主要目的()

A.增加大氣降水B.調節居民收入C.促使節約用水D.凈化河流水質

9.目前解決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是()

①利用地下水②跨流域調水③興修水庫④利用兩極地區的冰川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考點04我國土地資源及現狀

第2頁共27頁.

2022年度全國國土變更調查成果顯示,全國共有耕地12758.0萬公頃、園地2011.3萬公頃、林地28354.6

萬公頃、草地26428.5萬公頃、濕地2356.9萬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3596.8萬公頃、交通運輸用地1018.6

萬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3629.6萬公頃。閱讀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10.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特征是()

A.耕地面積廣大B.難利用土地少

C.平原面積大于山區面積D.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區

11.我國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問題不包括()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

C.亂占耕地D.不合理規劃

12.下列舉措符合因地制宜思想的是()

A.東部地區大量采伐森林B.不斷擴大建設用地

C.積極開展多種經營D.長江流域圍湖造田

考點05我國土地資源地區分布不均

下圖為我國耕地、林地、草地、難利用土地的四種類型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①②③④

13.圖中表示我國耕地分布狀況的是()

A.①圖B.②圖C.③圖D.④圖

14.②圖所示土地資源利用類型主要分布在()

第3頁共27頁.

A.內陸高原、山地和盆地B.東北、西南山區和南方丘陵

C.東部平原、丘陵和盆地D.山地、丘陵地區和盆地內部

15.我國耕地資源有限,為確保糧食安全,提高現有耕地單位產量有效方法是()

A.加大農藥使用,防止病蟲害B.運用農業科學技術,培育良種

C.增加大量勞動力,精耕細作D.施用大量化肥,增加土壤肥力

考點06我國土地資源的利用和保護

2023年6月25日是第33個全國“土地日”,主題為“節約集約利用地,嚴守耕地紅線”。讀漫畫(下

圖),完成下面小題。

16.我國耕地主要分布在()

A.干旱、半干旱的高原及盆地B.干旱、半干旱的丘陵

C.濕潤、半濕潤的平原及盆地D.濕潤、半濕潤的高原

17.結合漫畫,近年來我國耕地面積逐漸減少的主要原因是()

A.人多地少B.水土流失C.亂占耕地D.土地污染

18.針對漫畫中的問題,應采取的措施是()

①立法保護基本農田②科學規劃集約用地③城鎮建設一律停止④占用林地作為建設用地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考點07我國農業的地區分布

互花米草根系發達,耐淹、耐鹽能力強,耐旱能力弱,20世紀70年代被引入我國,在保灘護堤、促

淤造陸、減緩海岸線侵蝕等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圖1為2015-2018年我國部分省區互花米草面積變化圖,

圖2為互花米草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

第4頁共27頁.

19.2015-2018年間,我國互花米草面積上升幅度最大的省份簡稱為()

A.冀B.浙C.蘇D.魯

20.由互花米草生長習性推測,該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國()

A.長株潭地區B.東部沿海地區C.青藏地區D.西北地區

21.引種互花米草的作用主要體現在()

A.保護海灘和堤壩B.消除海洋污染

C.維護生物多樣性D.改善養殖環境

考點08因地制宜發展農業

讀東南沿海某區域示意圖(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22.適合在①處發展的是()

第5頁共27頁.

A.種植成片的水稻B.水產養殖C.果樹種植D.蔬菜、花卉種植

23.適合在②處發展的是()

A.種植成片的水稻B.水產養殖C.果樹種植D.蔬菜、花卉種植

24.在布局農業部門時,應該考慮的自然條件不包括()

A.地形B.市場C.氣候D.水源

25.我國農業未來發展的方向是()

A.努力開墾荒地,增加糧食產量B.增加農產品進口量,滿足人們生活需要

C.增加農業人口的數量,以增加糧食產量D.依靠科技,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考點09走科技強農之路

電氣栽培是在蔬菜大棚中開展的一項實驗:大棚中裸露的銅線高出地面約3米,在蔬菜大棚屋頂下水

平延伸開來;通電后,這些銅線產生高達50000伏的快速正電荷,產生的高頻電流能夠殺死空氣或土壤中

的細菌和病毒,但通過銅線的電流比智能手機的工作電流還要低。下圖示意電氣栽培。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6.實驗表明,電氣栽培可()

A.縮短農作物生長周期B.降低農業生產成本

C.增加土壤肥力D.提高農產品質量

27.最適宜推廣電氣栽培的農業類型為()

A.花卉園藝業B.水稻種植業C.熱帶種植園農業D.大牧場放牧業

28.目前制約電氣栽培技術大規模推廣的主要因素為()

A.產品銷售B.后期管理C.前期投入D.空氣質量

考點10工業的重要性及其分類、地位

近年來黔江區金溪鎮在政府的幫扶指導下,因地制宜發展蠶桑產業。村民將自家難以種植的土地栽種

成桑樹,并將桑葉采摘回家飼養桑蠶,再將蠶繭出售給繅(sǎo)絲廠繅絲,最后把蠶絲加工成綢緞、絲

第6頁共27頁.

被、絲綿、服裝一系列高附加值產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9.上述生產環節屬于工業生產的是()

①桑樹栽培②桑葉采摘③飼養桑蠶④售賣蠶繭⑤蠶繭繅絲⑥制作絲被

A.①②B.③④C.④⑤D.⑤⑥

30.桑蠶在種植、養殖過程中需要使用到的工業制品有()

①農家肥②化肥③農藥④生石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1.金溪鎮大力發展蠶桑產業,有利于()

①增加農民的生產收入②減輕當地的水土流失③傳承多彩的絲綢文化④增加外出的民工數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考點11我國工業的分布

下圖為我國四大工業基地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32.四大工業基地形成和發展的共同優勢條件是()

A.礦產資源豐富B.水資源豐富C.海陸交通便利D.重工業發達

33.丁工業基地與其他三個工業基地相比,最突出的優勢條件是()

A.人口多、勞動力豐富B.臨近港澳、僑鄉眾多

C.城市集中、科技發達D.農業發達、市場廣闊

丙工業基地是我國傳統工業基地,隨著礦產資源的枯竭,以及設備老化和技術落后等一系列問題,其

傳統工業優勢逐漸喪失。

34.為了振興該工業基地,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治理污染,調整產業結構B.維持目前生產狀況

C.停止一切重工業生產活動D.加大鋼鐵工業比重

考點12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

近日,全球首個商用海底數據中心在海南下水。海底數據中心位于海平面之下,通過海水流動進行自

然冷卻。相比傳統的陸上數據中心,省電、省地、省水、綠色,有明顯的成本優勢。下圖為海南海底數據

第7頁共27頁.

倉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35.海底數據中心利用了海洋的()

A.生物資源B.礦產資源

C.化學資源D.空間資源

36.數據中心建在海底的目的是()

①延長使用壽命②節約能源消耗③降低維護難度④減少土地占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考點13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

讀“現代交通運輸工具圖”(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37.具有機動靈活,可以滿足“門對門”服務的是()

A.AB.BC.CD.D

38.運費最低,運量最大,受天氣影響大的是()

第8頁共27頁.

A.AB.BC.CD.D

考點14我國鐵路干線的分布

2023年12月8日,濟鄭(濟南到鄭州)高鐵全線開通,標志著河南“米”字形高鐵網最后一個筆畫

正式完成。圖為河南省地形、鐵路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39.濟鄭高鐵沿線站點較多的主要原因是()

A.沿線人口密度大B.沿線經濟發達

B.C.沿線地勢平坦D.沿線交通路線少

40.在鄭州交匯的“十”字形客貨運鐵路大動脈分別是()

A.京廣線和京滬線B.京九線和隴海線

C.京九線和京滬線D.京廣線和隴海線

41.濟鄭高鐵的開通可以()

①加強區域間聯系,促進經濟發展②改善沿線的生態環境③縮短沿線城市之間的實際距離④推動我國鐵路

事業的發展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考點15交通運輸的重要性

2023年年底,連接深圳和中山兩市的“深中通道”已全線貫通。通道采用“橋隧結合”的建設方案,

其中西段為橋梁、東段為隧道。如圖為“深中通道”主體工程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第9頁共27頁.

42.深中通道采用“橋隧結合”的建設方案利用了()

A.海洋生物資源B.海洋空間資源C.海洋化學資源D.海洋能源資源

43.結合珠江的水文特征,深中通道建設水下工程最易施工的季節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44.“深中通道”東段不建橋梁而是采用隧道的目的是()

①不影響東部機場飛機的正常飛行②減少橋梁對通行船只的影響③減少氣候對其通道的影響④減少東段

海底水流對橋梁的影響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考點16自然環境對民居的影響

受氣候影響,世界各地有許多傳統民居,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45.沙特阿拉伯氣候炎熱干燥,沙漠廣布,當地的傳統民居是()

A.竹樓B.冰屋C.平頂房D.蒙古包

46.我國云南西雙版納的雙層竹樓擁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讀圖,當地傣族人民選擇竹樓傳統民居形式的原

因不包括()

第10頁共27頁.

A.防寒保暖B.通風散熱C.防洪隔潮D.就地取材

考點17自然環境對服飾的影響

我國鄂溫克族傳統服飾的原料主要為獸皮,冬季用長毛厚毛皮,夏季用光板皮。下面左圖、右圖分別

為鄂溫克族的聚居區分布示意圖和傳統服飾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47.根據圖文資料,推斷鄂溫克族主要的傳統生產方式是()

A.山林狩獵B.水稻種植C.花卉種植D.水產養殖

48.通過觀察鄂溫克族的傳統服飾,判斷其傳統服飾的主要作用是()

A.防日曬B.防沙塵C.御寒冷D.藝術美

考點18自然環境對飲食的影響

“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在我國,具有明顯差異的地理環境影響著人們不同的飲食偏好,進而

形成了東西南北各具特色的飲食文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49.我國南方以大米為主食,小吃也多以大米為原料加工而成,如湯圓、粽子、年糕等;北方以面食為主,

如面條、包子、饅頭、煎餅等。我國南北飲食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異B.民族差異C.植被差異D.氣候差異

50.東南之人食水產,西北之人食陸畜。西北地區的人們較少吃水產的原因主要是()

A.地表崎嶇,交通不便B.干旱少雨,河湖較少

C.發展落后,消費不起D.宗教信仰,不能捕撈

第11頁共27頁.

考點19地方文化特色對旅游的影響

山西省是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較為豐富的省級行政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山西省旅游業發展必不可少

的組成部分。請完成下面小題。

51.下列屬于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是()

①平遙推光漆器②蜀錦編織技藝③孝義皮影戲④那達慕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52.山西省依托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旅游業,有助于()

A.發揮傳統工業優勢B.打造旅游現代風格

C.提升旅游文化內涵D.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考點20四大地理區域

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輪廓圖,完成下面小題。

53.蘇軾的《惠州一絕》:“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泵鑼?/p>

的是我國四大區域中的()

A.甲地區B.乙地區C.丙地區D.丁地區

54.丙地區的作物熟制是()

A.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B.兩年三熟

C.一年兩熟到一年三熟D.一年三熟到一年四熟

55.下列屬于丁地區地形區的是()

A.內蒙古高原B.江南丘陵C.黃土高原D.青藏高原

56.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的主要依據是()

A.地形、氣候等自然地理要素B.地理位置、自然特征、人文特征

第12頁共27頁.

C.居民與文化D.所在居民的生活習慣

考點21四大地理區域的分界線

下圖中左側的山脈與右側的河流一起構成了我國重要的南北分界線,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題。

57.圖中的山脈是()

A.南嶺B.秦嶺C.天山D.燕山

58.作為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該線南北地理差異很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線以南以旱地為主,主要種植水稻B.該線以北的植被屬于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C.該線以南降水較多民居屋頂坡度大D.該線以北戲曲唱腔委婉,園林小巧玲瓏

59.該地理界線接近于哪條年等降水量線()

A.200mmB.400mmC.800mmD.1600mm

60.從溫度帶的劃分來看,該界線相當于()

A.熱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B.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分界線

C.暖溫帶和中溫帶的分界線D.中溫帶和寒溫帶的分界線

考點22四大區域自然環境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讀我國四大地埋區域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61.圖中關于四大地理區域界線描述不正確的是()

第13頁共27頁.

A.A與BCD區域的界線是地勢第二三階梯的界線

B.B與C區域的界線大致經過大興安嶺-長城

C.C與D區域的界線大致經過秦嶺-淮河D.

D與A區域的界線大致經過橫斷山脈

62.我國D地區的氣候類型主要有()

A.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B.溫帶大陸性氣候

C.溫帶季風氣候D.高原山地氣候

63.有關D地區自然環境的描述,正確的是()

①地形平坦開闊②溫帶季風氣候③河湖密布④“紅土地”廣布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4.圖中B區域自東向西降水逐漸減少,自然景觀變化規律是()

A.荒漠——草原——荒漠草原B.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C.草原——荒漠——荒漠草原D.草原——荒漠草原——荒淡

65.關于C、D處的農業表現為()

A.C處青稞、香蕉,D處水稻、柿子B.C處水稻、相橘,D處玉米、蘋果

C.C處玉米、菠蘿,D-處小麥、鴨梨D.C處小麥、蘋果,D處水稻、柑橘

66.關于C.D處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區別,表現為()

A.C處地域的傳統民居多以竹木為原料,通風性好B.D處地域的人們喜食米飯

C.C處地域的人們傳統出行可走水路D.D處一些地區傳統民居墻壁厚實,防寒保暖

67.關于ABCD處的與其適合開展的運動項目搭配錯誤的是()

A.A地區適合開展登山運動B.B地區適合開展游泳運動

C.C地區適合開展溜冰運動D.D地區適合開展帆船運動

考點23北京的自然地理環境

京是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也是歷史悠久的古都。北京地理位置優越,自然環境特征得天獨厚,讀下

圖,完成下面小題。

第14頁共27頁.

68.關于北京市地形地勢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海拔都在200米以下B.地勢東南高,西北低

C.平原主要分布在東南部D.地形以丘陵、盆地為主

69.根據北京市的地勢特點,判斷該區域河流流向為()

A.自北向南B.自南向北C.自東南向西北D.自西北向東南

70.下圖是小雪在旅游時拍攝的照片,其中在北京拍攝的應是()

A.B.C.D.

考點24北京的發展

2024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十周年,讀京津冀位置及要素關聯圖。完成下面小題。

第15頁共27頁.

71.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發揮的主要作用是()

A.技術引領B.資源輸出C.農礦產品輸出D.勞動力輸出

72.京津冀協同發展對該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有()

①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②擴大三地之間經濟技術的差異③根治京津冀城市

發展過程中的環境問題④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73.《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年)》對北京城市發展進行了定位。目前,北京正在朝著“國家首都、

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標邁進。下列做法有利于實現這一目標的是()

A.依托豐富的煤、鐵資源發展鋼鐵工業B.保護故宮、頤和園等文化遺產,禁止游覽

C.拆除設施落后的四合院,興建高樓大廈D.加強城區水源地生態建設,擴大綠地面積

考點25臺灣省的自然地理環境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臺灣是祖國不可分割的神圣領土,臺灣人民是我

們的骨肉同胞。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74.下列關于臺灣自然地理特征,敘述正確的是()

A.北回歸線從臺灣島北部穿過B.西隔臺灣海峽與廣東省相望

C.地勢西高東低D.臺灣山脈的東坡為夏季風的迎風坡

75.臺灣島具有“蝴蝶王國”“水果之鄉”、“蘭花之鄉”“植物王國”等美稱,主要是由于()

A.地形平坦,土地遼闊B.降水充足,熱量豐富

C.河流水量大D.資源豐富,經濟繁榮

76.目前,臺灣的主導產業類型是()

A.原料密集型B.勞動密集型C.技術密集型D.燃料型

第16頁共27頁.

考點26臺灣省的外向型經濟

以“深化開放融合發展共贏未來”為主題的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建設推進會于2024年3月28日在山

東濟南舉行,兩岸食品、半導體、智能制造等行業代表深入交流,推進合作、共贏未來。結合臺灣進出口

貨物的變化表,完成下面小題。

時期(20世紀)進口出口

50年代以工業、農業原料為主以農產品和農產加工品為主

60-80年代以工業原料、設備為主以工業產品為主

90年代以來以消費品為主以電腦、精密儀器等高科技產品為主

77.下列關于我國臺灣省的資源與物產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河流湍急,降水豐沛,水能資源豐富B.盛產甜菜,被稱為“東方甜島”

C.樟腦、木材、熱帶水果等物產聞名于世D.植被種類豐富,被稱為“亞洲天然植物園”

78.下列關于臺灣經濟發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20世紀90年代以來,臺灣省的主導產業是農產品加工業

B.出口貿易是臺灣重要的經濟命脈

C.新竹科學園區被稱為“臺灣的硅谷”

D.祖國大陸是臺灣最大的貿易伙伴

考點27四川省的自然地理環境

下圖為“四川省地形和交通簡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79.四川?。ǎ?/p>

第17頁共27頁.

A.地形以平原和盆地為主B.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

C.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D.河網密布,河流多自東向西流

80.四川省的交通特點為()

A.東部稠密,西部稀疏B.東部鐵路均為東西走向

C.西部以水路運輸為主D.西部國道均為南北走向

81.影響四川省交通線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氣候B.地形C.水文D.植被

考點28四川省的自然災害

首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合作峰會于2023年3月31日在重慶市榮昌區舉行。成

渝地區的城市群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平臺,是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支撐。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82.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的“雙城”是指()

①德陽②成都③綿陽④重慶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83.成渝地區城市群密集,需警防的地質災害有()

A.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B.地震、寒潮、霜凍、梅雨

C.崩塌、臺風、海嘯、泥石流D.海嘯、臺風、寒潮、梅雨

考點29四川省的社會經濟狀況

成都別稱“蓉城”“錦城”,重慶別稱“霧都”“山城”。成渝地區包括成都、重慶及其周邊地區,是

西部經濟發展的引擎之一。請結合材料及圖“成渝地區圖”,完成下面小題。

84.下列對成渝地區的描述,正確的是()

第18頁共27頁.

A.東接陜和甘,西通云和貴B.地形以高原、中低山為主

C.地處熱帶,太陽能資源豐富D.地處長江上游,水能資源豐富

85.重慶、成都、綿陽等城市是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影響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A.位置與環境B.原料與燃料C.交通與通信D.人才與技術

86.成渝地區成為“西部經濟發展的引擎之一”的原因有()

①被譽為“天府之國”“魚米之鄉”

②礦產、旅游等資源豐富

③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澇等現象多發

④形成了鐵路、公路、河運和航空等立體綜合交通網絡

⑤形成了以重慶和成都為核心的“雙核”城市群

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④⑤D.③④⑤

考點30福建省泰寧縣

泰寧被譽為“世界地質公園和世界自然遺產地”,清代著名詩人釋最弱寫詩“怪石都從天上生,活如鬼

神伴人行,海天內外佳山水,到此難容再做聲”來贊頌這里的景觀,這里成為人們旅游的首選之地。結合

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

87.下列不屬于泰寧所擁有的罕見奇觀是()

A.水上丹霞B.峽谷大觀園C.海天佛國D.洞穴博物館

88.下列關于泰寧縣旅游資源保護的建議,錯誤的是()

A.制定和實施科學的旅游發展規劃

B.加大政府部門的管理力度

C.加強宣傳,增強旅游經營者和游客的旅游資源保護意識

D.加大保護旅游資源力度,不允許開發

考點31黃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環境

讀“黃土高原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第19頁共27頁.

89.下列關于黃土高原的敘述,正確的是()

A.是世界最大黃土堆積區B.位于我國的西北地區

C.黃土土層薄D.黃土是由黃河帶來的

90.位于黃土高原的名勝古跡是()

A.黃帝陵B.頤和園C.布達拉宮D.孔府

91.下列屬于“黃土風情”的是()

①窯洞②碉樓③信天游④京劇⑤白羊肚頭巾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④⑤D.①④⑤

92.下列省區位于黃土高原的是()

A.湖北省B.青海省C.山西省D.山東省

93.黃土高原上,由溝谷進一步發育形成的農業較發達、人口集中的地區是()

A.黃土塬B.黃土峁C.黃土梁D.黃土川

考點32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圖為“我國黃土高原簡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94.黃土地是華夏文明的搖籃,人類活動歷史悠久,其形成的有利條件有()

①土壤疏松,便于耕種②大河流經,水源充足③氣候干星,荒漠廣布④山高谷深、河網密布

第20頁共27頁.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95.對于黃土高原水土流尖的危害,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帶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農作物產量下降

B.泥沙大量堆積在黃河中游河段,給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難

C.破壞農田和村莊

D.加劇自然災害,使生態環境惡化

96.黃土高原“廣袤的土地已經被水流剝蝕得溝壑縱橫、支離破碎、四分五裂”,造成這種狀況的人為原因是

()

A.陡坡退耕還林、還草B.土層構造疏松,易溶于水

C.降水集中,多暴雨D.開墨、采礦、修路等活動破壞了地表植被

97.圖中,針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采取的治理措施,錯誤的是()

A.①B.②C.③D.④

考點33黃土高原的文化

某民歌的傳唱之境,是一片廣漠無垠的黃色高原,這高原,千百年來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習

慣。讀該民歌演唱油畫圖,完成下面小題。

98.油畫中演唱的民歌可能是()

第21頁共27頁.

A.呼麥B.黃梅戲C.侗族大歌D.信天游

99.該民歌最初是為了適應高原()

A.千溝萬壑的地表特征B.季節變化明顯的降水

C.冬季寒冷干燥的氣候D.多以旱地為主的耕地

100.由于農村面貌變化、老藝人離世等原因,該民歌處于瀕危狀況。為傳承和保護它可()

①創作與時俱進的內容②培養年輕一代傳承人③與流行音樂劃清界限④利用自媒體大力宣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考點34長江中下游平原的地理位置

2022年2月24日,中國政府網公布重磅消息,國務院批復原則同意《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十四五”

實施方案》?!笆奈濉保L江中游城市群的總體定位是:打造長江中游經濟帶發展和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

支撐、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城市群。構建“三核三圈三帶多節點”的空間格

局。下圖是長江中游城市群三大板塊產業結構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01.長江中游城市群經濟發展的優勢條件有()

①工農業基礎好②地處沿海地區③礦產資源豐富④市場范圍廣大⑤交通便利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②⑤D.③④⑤

102.下列關于長江中游城市群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三核”指的是武漢、長沙和南昌B.該城市群工業門類較為齊全,第三產業比重相對較低

C.該地地理位置優越,承南啟北,溝通東西D.該區域主要的環境問題是水土流失嚴重

考點35長江沿江經濟帶的自然地理環境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經濟帶已成為中國大地的“金腰帶”。下圖為長江經濟帶示意圖。讀圖,

完成下面小題。

第22頁共27頁.

103.下列關于長江經濟帶的表述,正確的是()

A.范圍覆蓋上海、江蘇等10個省市B.易受寒潮、干旱等自然災害的襲擾

C.上海是長江經濟帶的龍頭城市D.人口、城市均沿長江均勻分布

104.長江經濟帶能夠實現東部沿海與中西部地區的良性互動,是因為長江流域具有()

A.豐富的水資源B.巨大的航運價值

C.豐富的礦產資源D.豐富廉價的水能資源

考點36長江沿江經濟帶的社會經濟狀況

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引領,依托長江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

高質量發展。讀長江經濟帶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05.長江被譽為“黃金水道”,中下游航運發達,其原因不包括()

A.多峽谷,地勢落差大,水流湍急B.流經平原,地勢低平,水流平緩

C.流經地區經濟較發達,貨運量大D.河流水量大,江闊水深,無結冰期

106.長江中游城市群地處長江經濟帶的中部,具有承東啟西的地理優勢,在高質量發展中不具有的優勢是

()

第23頁共27頁.

A.資金雄厚、技術領先B.礦產、能源資源豐富

C.自然生態環境良好D.江海交匯之地,交通便利

107.下列語句描述的場景,與長江三角洲相吻合的是()

A.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B.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C.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D.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考點37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圍

珠江三角洲的珠江口及其兩翼區域是全國新一輪改革開放先行地,科技創新是該區產業結構調整的新

動力。讀珠江三角洲區域交通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08.以珠江三角洲為核心發展起來的珠江三角洲區域,主要城市不包括()

A.廣州、深圳B.佛山、珠海C.香港、澳門D.東莞、肇慶

109.下列鐵路線經過珠江三角洲的是()

A.京廣線B.京滬線C.隴海線D.浙贛線

110.珠江口及其兩翼區域科技創新發展的關鍵因素是()

A.市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