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合理用藥2_第1頁
外科合理用藥2_第2頁
外科合理用藥2_第3頁
外科合理用藥2_第4頁
外科合理用藥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外科合理用藥

各種外傷、骨折的用藥原則和方法

?創傷危害人類健康,且日益增多

?創傷為死因,城市(第五位);農村第四位)

?了解有關創傷的基礎知識,掌握創傷的救治原則

?第一節創傷概論

1創傷的概念

損傷概述

?創傷的病理

,局部反應

?全身反應

?組織修復和創傷愈合

?創傷并發癥

,局部反應

?致病因素

?主要表現

?影響因素

?創傷性炎癥

?全身反應

?定義

?類型——非特異性應激反應

?表現綜合性

?代謝變化

?由于神經內分泌系統的作用,傷后機體總體上處于?種分解代謝的狀態

?表現為基礎代謝率增高,能量消耗增加,糖、蛋白質、脂肪分解加速,糖異生增加

?傷后常出現高血糖、高乳酸血癥,血中游離脂肪酸和酮體增加,尿素氮排出增加,

從而出現負氮平衡狀態

?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可導致水、鈉潴留,鉀排出增多及鈣、磷代謝異常。

?免疫系統變化

?免疫功能紊亂,表現在吞噬細胞、淋巴細胞和細胞因子三個方面。

?中性粒細胞、單核巨噬細胞功能下降,吞噬和殺菌作用受抑制。吞噬細胞的調理作

用減弱

?嚴重創傷后,T淋巳細胞減少、亞群的改變。T淋巴細胞在功能上也出現細胞素殺

傷活性下降,干擾素生成減少及增殖能力降低等。

?免疫系統變化

?在體液免疫方面大量的C3a生成可引起免疫抑制反應,導致B細胞功能降低、抗體

生成減少及吞噬細胞趨化和殺菌功能減弱。

?免疫功能降低導致機體對感染的易感性增加,而感染又是創傷常見和嚴重的并發癥。

?創傷后免疫功能紊亂的機制較為復雜,一般認為與免疫抑制因子、免疫抑制細胞和

神經-內分泌-免疫功能網絡紊亂有關。

?組織修復和創傷愈合

,創傷組織損傷或缺損

?修復概念

?基本方式完全修復

不完全修復

?一期愈合

?二期愈合

?在治療創傷時,爭取達到一期愈合

?影響創傷愈合的因素

?局部因素:

感染:是最常見的原因

損傷范圍大、壞死組織多,或有異物存留的傷口,局部血循環障礙使組織缺血缺氧,采

取的措施不當(局部制動不足,包扎或縫合過緊等)造成組織繼發性損傷。

?全身性因素:

營養不良、大量使用細胞增生抑制劑、免疫功能低下及全身性嚴重并發癥。

?創傷并發癥

?感染

?休克

?脂肪栓塞綜合征

?應激性潰瘍

-凝血功能障礙

?器官功能障礙

?創傷的處理

(一)急救

?主要包括心跳、呼吸驟停、窒息、大出血、張力性氣胸和休克等。

?1復蘇

?2通氣

?3止血

?4包扎

?5固定

?6搬運

?創傷的處理

(-)進一步救治

?1判斷傷情

?2呼吸支持

?3循環支持

?4鎮靜止痛和心理治療

?無昏迷和癱瘓的傷員可皮下或肌注哌替咤75-100mg或鹽酸嗎啡5-10mg止痛

?急救程序

?基本原則是先救命,后治傷

-分為五個步驟:

①評估傷情

②恢復生命體征

③查體

④確診

⑤確定性治療

?止血

?目的

減少傷亡,挽救生命

特點

動脈出血呈鮮紅色,速度快,呈間歇性噴射狀

靜脈出血多為暗紅色,持續涌出

毛細血管損傷多為滲血.,呈鮮紅色,緩慢流出

?方法

指壓法、加壓包扎法、填塞法、止血帶法

?包扎、固定

?目的

?材料

?原則

?急救時固定多為臨時固定,在到達救治機構經處理后,應及時行治療性固定

?搬運

?平忖多采用擔架或徒手搬運

?對骨折傷員,特別是脊柱損傷的傷員,搬運時必須保持傷處穩定,切勿彎曲或扭動,

以免加重損傷

?對昏迷傷員,搬運時必須保持呼吸道通暢,可采用半臥位或側臥位

?進一步救治

?判斷傷情

?呼吸支持

?循環支持

?鎮靜止痛和心理治療

?防治感染

?密切觀察

?支持治療

?創傷的治療

?閉合性創傷的治療

?常用冷敷,熱敷、紅外線治療、包扎制動,還可服用云南白藥等。

?開放性創傷的治療

?應注射破傷風抗毒素治療,在傷后12小時內應用可起到預防作用。污染和感染傷口

還要根據傷情和感染程度考慮使用抗菌藥。

?鎮靜止痛和心理治療

?劇烈疼痛可誘發或加重休克,故在不影響病情觀察的情況下選用藥物鎮靜止痛。

?由于傷員可有恐懼、焦慮等,甚至個別可發生傷后精神病,故心理治療很重要,使

傷員配合治療,利于康復。

?第二節創傷的用藥原則和方法

?沖擊傷的用藥原則和方法

?眼沖擊傷

?治療:早期可冷敷;出血可用維生素K、維生素C;沖洗傷部,取出可見異物,滴

抗生素眼藥水;虹膜睫狀體炎可用擴瞳藥、地塞米松、胰蛋白酶等;眼球穿孔可在

局麻下手術處理,術后用擴瞳藥和抗生素;前房積膿可用0.025%慶大霉素沖洗。

?胸部沖擊傷

?防治肺水腫,早期大劑量糖皮質激素對肺間質水腫也有較好療效

?防治出血和感染,酌情給予止血劑,全身應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燒傷的用藥原則和方法

?燒傷休克治療

早期補液方案

?膠體(血漿)和電解質液(平衡鹽液)的比例為0.5:1,廣泛深度燒傷者其比例可改

0.75:0.75

?燒傷全身性感染

抗生素的應用和選擇

?對嚴重病人并發全身性感染時,可聯合應用種第三代頭抱菌素和?種氨基糖首類

抗生素,從靜脈滴注,待細菌學復查報告后,再與調整。

?燒傷的用藥原則和方法

電燒傷

治療:

1現場急救

2液體復蘇,補充碳酸氫鈉以堿化尿液,還可用甘露醇利尿

3早期全身應用較大劑量的抗生素(可選青霉素)

?蟲咬傷用藥

?蟲咬傷

輕者為輕度紅斑、丘疹或風團,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燒灼及疼痛感,重者可導致過敏

性休克而死亡。

?處理原則

1及時用肥皂水或堿性水溶液沖洗局部,以中和毒素。局部外抹爐甘石洗劑。切不可使

用刺激性較大的花露水、清涼油、姜、大蒜、牙膏等,因其可能引起接觸性皮炎,加劇病情。

2嚴重者可到正規醫院就診,醫生會給予適合的抗組胺藥或皮質類固醇藥物。

?蟲啖傷用藥

蟲咬傷的表現:

1.蚊、螺叮咬

2.蜂螫傷

2.蜂螫傷

刺入方式

1毒汁或血液注入人體

2利用毒刺傷人

3以蟲體表面的毒毛或刺毛引起皮炎

4釋放蟲體內的毒素或蟲體擊碎后引起皮炎

5寄生于人體

?處理方法

1清洗患部

2冰敷

3使用阿司匹林

先弄濕傷口后,將阿司匹林磨碎后涂在患處。阿司匹林能中和毒液中的某些發炎物質。然而,

對阿司匹林過敏的人,不宜使用這方法。

?處理方法

4補充營養素

①葡萄糖酸鈣每4—6小時,用500毫克。減輕疼痛,并且可當作鎮定劑。

②泛酸B5每4小時用500毫克,維持2天??咕o張維生素。

③維生素C是一種強力的解毒劑,能夠減輕疼痛及減少感染。

?救護措施

1.如果被蜜蜂等昆蟲刺傷時,一定要確實地用鑲子將殘留在被刺傷部位之蜂針取出,

另外也可以用口小心吸吮出刺針。

2.出現浮腫時一,可以用冰水冷敷患部。如果被黃蜂、山蜂或蜜蜂等刺傷多處時,速到

醫院救治。被刺傷后切忌馬上入浴或飲用酒,否則會更加刺癢,應特別注意小心。此外,如

果抓搔傷及皮膚后可能會引起感染、化膿等癥狀。

?蟲咬傷等的用藥原則和方法

貓爪病

治療可用強力霉素或利福平口服,慶大霉素靜脈滴注可用于治療有全身反應的貓

爪病。

蛇咬傷

用3%過氧化氫或0.5%的高鎰酸鉀清洗傷口,去除牙毒和污物,傷口深者,可切

開真皮,將胰蛋白酶2000U加入0.05%普魯卡因20ml做傷口周圍皮膚封閉,能夠降解蛇毒,

減少毒素吸收。

解毒藥:上海蛇藥,廣州蛇藥、南通蛇藥、或新鮮草藥:白花蛇舌草、半邊蓮、

七葉一枝花等也有解毒作用。

?外傷的用藥原則

處理原則;快、早、徹底。

1對-一般的軟組織扭傷、挫傷

2對皮膚破損的出血性外傷

3對燒傷、燙傷

4對一般感染性創口的處理

5禁忌:2%、5%、紫藥水。

?怎樣提高外傷用藥的療效

外用藥注意方面:

?部位準

?用量足

?適當按摩

?骨折用藥原則及注意事項

骨折是身體遭受的外力超過骨耐受力的極限時發生的骨損害。骨折后在局部及全身

引起一系列反應,臨床根據骨折損害的部位及程度實施相應的整復、固定手術,同時對其并

發癥選用相關藥物對癥治療。

骨折用藥原則及注意事項

治療感染骨折用藥及術后易并發局部及全身感染,選用抗生素時我們應避免使用這

些抗生素:

1.氨基糖甘類本類藥物不利于骨折的愈合。

2.四環素類本類藥物對骨折愈合也不利。

3.喳諾酮類本類藥物會影響軟骨成熟過程。

?骨折用藥原則及注意事項

1骨折抗感染和抗休克,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干擾骨折愈合的生理過程,權衡使用。

2治療骨折引起的滲HI性炎癥反應,雷體和非俗體抗炎藥有一定的療效。傳統中藥(如三七、

紅花、乳香、沒藥等)有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修復。

?骨折用藥原則及注意事項

靜脈血栓所致深部靜脈栓塞骨折

1.抗凝藥可使骨折端纖維蛋白血塊減少,并降低了局部鈣濃度。其中肝素多糖結構與硫酸軟

骨素相似,兩者形成競爭機制,從而減少了骨折部黏多糖濃度而影響骨愈合。

2.長期應用抗凝藥還會形成骨質疏松和自發性骨折,可延遲骨愈合或造成骨折不愈合。

?骨折用藥原則及注意事項

腫瘤骨腫瘤骨折

1抗腫瘤藥的作用機制是抑制或殺滅生長旺盛的腫瘤細胞,由于其選擇性差,骨折愈合期細

胞亦不可避免遭此厄運。

2抗腫瘤藥的毒副作用之一是骨髓抑制,該毒副作用對骨折的愈合也極為不利。

在骨折的前、中、后期并發癥治療中,要權衡利弊,慎重選用藥物,這樣做既可避免因用

藥失誤所造成藥物資源浪費,又可促進骨折患者早日康復。

?防治感染

?遵循無菌術操作原則,使用抗菌藥物

?開放性創傷需加用破傷風抗毒素

?抗菌藥在傷后2-6小時內使用可起預防作用,延遲用藥起治療作用,并需延長持續

用藥時間

?對抗感染能力低下的傷員,用藥時間也需延長,且常需調整藥物品種

?密切觀察

?嚴密注視傷情變化,特別是對嚴重創傷懷疑有潛在性損傷的病人,必要時進行生命

體征的監測和進一步的檢查。

?發現病情變化,及時處理。

?支持治療

?主要是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

?保護重要臟器

?給予營養支持

外科感染性疾病及圍手期抗菌藥物的使用

內容

外科感染概念

淺部組織感染(皮膚及軟組織感染)

外科深部感染(闌尾炎、膽囊炎、盆腔膿腫、等

全身性感染(如菌血癥、敗血癥等)

特殊感染:有芽胞厭氧菌感染

外科應用抗生素原則

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使用

淺部組織的感染

2、局部用藥以消毒防腐劑(如碘伏)為主,少數情況下亦可用某些主要供局部應用的抗菌

藥物,如莫匹羅星等。

3、有膿腫形成時須及時切開引流。

4、輕癥患者可針對常見病原菌進行經驗治療。全身感染征象顯著的患者,應做創面膿液培

養,并同時做血培養,獲知病原菌后進行藥敏試驗,必要時據以調整用藥,針對球菌感染,

可選一代頭抱,頭抱哇琳或者克林霉素、二代頭抱,頭孜吠辛。

淺部組織的感染

★疳

?致病菌為金球菌

?單個毛囊及其所屬皮脂腺

?毛囊口膿皰或炎性硬塊,紅腫痛

?伴有全身癥狀

?危險三角及療病

?局部20%魚石脂外敷、切開引流+抗炎

?防治:1.初期:理療外敷。2.成膿后:剔出膿栓,出膿后敷利凡諾等。3.應

用抗生素。

預防:與舟同

治療:

1.及時應用抗生素,防止膿毒癥

2.局部處理:

A.初期可外敷(魚石脂、金黃散);

B.成膿后“十”字切開

指疏松結締組織的急性感染,發于人體各部,乙型溶血性鏈球菌、金萄菌多見

臨床表現:

1.一般性皮下蜂窩織炎

2.新生兒皮下壞疽

3.老年人皮下壞疽

4.頜下急性蜂窩織炎

5.產氣性皮下蜂窩織炎防治:注意衛生,選擇有效藥物,局部切開引流。對證支持治療。

常見外科深部感染

常見外科深部感染(如闌尾炎、膽囊炎、肝膿腫、盆腔膿腫等),全身感染(如菌血癥、敗

血癥、膿毒癥、膿毒性休克等)用藥原則和方法:

治療原則:

1、在給予抗菌藥物治療之前應盡可能留取相關標本送培養,獲病原菌后進行藥敏試驗,作

為調整用藥的依據。

2、盡早開始抗菌藥物的經驗治療。經驗治療需選用能覆蓋腸道革蘭氏陰性桿菌、腸球菌屬

等需氧菌和脆弱擬桿菌等厭氧菌的藥物。

3、急性胰腺炎本身為化學性炎癥,無應用抗菌藥物的指征;繼發細菌感染時需用抗菌藥物。

4、必須保持病灶部位引流通暢。有手術指征者應進行外科處理,并于手術過程中采集病變

部位標本做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

5、初始治療時需靜脈給藥;病情好轉后可改為口服或肌注。

盆腔炎性疾?。?/p>

治療原則:1、采取血、尿、宮頸管分泌物和盆腔膿液等標本做培養及藥敏試驗。

2、發熱等感染癥狀明顯者,應全身應用抗菌藥物。

3、盆腔炎癥大多為需氧菌和厭氧菌混合感染,應使用能覆蓋常見需氧和厭氧病原菌的抗菌

藥物。病原檢查獲陽性結果后依據藥敏試驗結果調整用藥。建議用藥選用甲硝哇等。

4、抗菌藥物的劑量應足夠,療程宜較長,以免病情反復發作或轉成慢性。初始治療時宜靜

脈給藥;病情好轉后可改為口服甲硝嘎。

急性、慢性上尿路感染(腎盂腎炎),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導管相關尿路感染藥

物治療原則方法:

根據感染部位及有無合并癥,可將尿路感染分為單純性上尿路感染(腎盂腎炎)、單純性下

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急性單純性上、下尿路感染多見于門、急診患者,病原菌80%

以上為大腸埃希菌。

治療原則

1、給予抗菌藥物前留取清潔中段尿,做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初始時常見病原菌給藥;獲

知藥敏試驗結果后,必要時調整用藥。

2、急性單純性下尿路感染初發患者,治療宜用毒性小、口服方便,價格較低的抗菌藥物,

療程通常為3-5天。

3、急性腎盂腎炎伴發熱等全身癥狀明顯的患者宜注射給藥,療程至少14天,一般2-4周;

熱退后可改為口服給藥。反復發作性腎盂腎炎患者療程需更長,常需4-6周。

4、對抗菌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應進行全面尿路系統檢查,若發現尿路解剖畸形或功能異常

者,應予以矯正或相應處理。

有芽抱厭氧菌感染

破傷風:tetanus

氣性壞疽:gasgangrene

常見外科特殊感染的藥物治療原則和方法

(1)破傷風

本病病原菌為破傷風梭菌。

治療原則:

1、患者應住院治療,環境應安靜,避免刺激。

2、皮膚損害的清創應在使用抗生素、鎮靜劑后1小時內進行。

3、及早應用抗毒素及抗菌藥物。遇有較深傷口或污穢創傷時應預防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病原治療:

1、抗毒素:人抗破傷風抗毒素用前不需要做皮膚試驗。馬抗破傷風抗血清應用前做皮膚試

驗,陽性者應采取脫敏療法。

2、抗菌藥物:宜選藥物為青霉素或多西環素(靜脈給藥):可選藥物為甲硝晚。

(2)氣性壞疽

本病病原菌為產氣莢膜梭菌。一旦發現,應立即以特殊感染病例報告醫院感染管理部門。

治療原則:1、患者住單間病房并實施床旁接觸隔離。

2、盡早進行清創術,清除感染組織及壞死組織。取創口分泌物做需氧及厭氧培養。必要時

應截肢。

3、早期足量應用抗厭氧菌藥物,合并需氧菌感染時聯合應用抗需氧菌藥物。

病原治療:1、宜選藥物:青霉素+克林霉素。

2、可選藥物:多西環素,氯霉素,頭抱曲松或紅霉素。

狂犬病的用藥原則和方法

第一步應及時正確傷口處理。應盡快用3%?5%肥皂水或0.1%新潔爾滅反復沖洗至少半小

時,肥皂水與新潔爾滅不可合用。并擠出污血,沖洗后用70%酒精擦洗及濃碘酒反復涂拭,

傷口一般不予縫合或包扎。必要時使用抗生素和精制破傷風抗毒素。局部傷口處理愈早愈好,

即使延遲1?2天甚至3?4天也不應忽視局部處理,此時如果傷口已結痂,也應將結痂去除

后按上法處理。

第二步進行狂犬疫苗和抗狂犬病免疫血清免疫接種。

外科應用抗菌藥物的原則

較重感染如蜂窩織炎、丹毒、手部感染、骨髓炎等就使用,

?般性感染不用

特異性感染選用有效抗菌藥

嚴重污染損傷、開放性損傷、高危手術可預防性用藥(術前1小時滴入,手術時間長可術中

加用一次)

注意:

藥敏結果之前:經驗用藥

升階梯降階梯

根據:病情、部位、藥代等

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使用及管理

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預防性應用

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治療性應用

相關的政策及法律法規

圍手術期預防用抗菌藥物的目的在于預防手術部位感染(surgicalsiteinfection,SSI),

并非預防手術期間所有感染。

類別標準

I類(清潔)切口手術未進入炎癥區,未進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

以及閉合性創傷手術符合上述條件者

II類(清潔?■污染)手術進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無明顯污染,例如

切口無感染且順利完成的膽道、胃腸道、陰道、口咽部手術

ID類(污染)切口新鮮開放性創傷手術;手術進入急性炎癥但未化膿

區域;胃腸道內容有明顯溢出污染;術中無菌技術有明

顯缺陷(如開胸心臟按壓)者

W類(嚴重污染-感染)切口有失活組織的陳舊創傷手術;已臨床感染或臟器穿孔

的手術

術后30天內發生、僅累及皮膚及皮下組織的感染,并至少具備下述情況之一

者:

1.切口淺層有膿性分泌物。

2.切口淺層分泌物培養出細菌。

3.具有下列癥狀體征之一:疼痛或壓痛,局部腫脹,紅熱,因而醫師將切口開

放者(如培養陰性則不算感染)。

4.由外科醫師診斷為切口淺部感染。

縫線膿點及戳孔周圍有分泌物不列為手術部位感染。

術后30天內(若有人工植入物如人工心臟瓣膜、人工血管、人工關節、大塊

人工修補材料等則術后1年內)發生、累及切口深部筋膜及肌層的感染,并至少具備下述

情況之一者:

1.從切口深部流出膿液。

2.切口深部自行裂開或由醫師主動打開,細菌培養陽性且具備下列癥狀體征之

-:①體溫>38℃;②局部疼痛或壓痛。

3.臨床或經手術或病理組織學或影像學診斷發現切口深部有膿腫。

4.外科醫師診斷為切口深部感染。

感染同時累及切口淺部及深部者,應列為深部感染。

術后30天內(如有人工植入物則術后1年內)、發生在手術曾涉及部位的器官

或腔隙的感染,通過手術打開或其他手術處理,并至少具備以下情況之一者:

1.放置于器官/腔隙的引流管有膿性引流物。

2.器官/腔隙的液體或組織培養有致病菌。

3.經手術或病理組織學或影像學診斷器官/腔隙有膿腫。

4.外科醫師診斷為器官/腔隙感染。

高齡、營養不良、糖尿病、肥胖、吸煙、免疫低下、其他部位有感染灶、已有細菌

定植、低氧血癥等。

術前住院時間過長、用剃刀剃毛、剃毛過早、手術野衛生狀況差(術前未很好沐?。?、

對有用藥指征者未用抗菌藥物預防等。

手術時間長(>3h)、術中發生明顯污染、置入人工材料、組織創傷大、止血不徹底、

局部積血積液、存在死腔和/或失活組織、留置引流、術中低血壓、大量輸血、刷手不徹底、

消毒液使用不良、器械敷料滅菌不徹底等。

★最常見的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

★其次是腸道桿菌科細菌(大腸桿菌、腸桿菌屬、克雷伯菌屬等)。

★SSI的病原菌可以是內源性或外源性的,大多數是內源性的。即來自病人本身的皮膚、

粘膜及空腔臟器內的細菌。皮膚攜帶的致病菌多數是革蘭陽性球菌,但在會陰及腹股溝區,

皮膚常被糞便污染而帶有革蘭陰性桿菌及厭氧菌。手術切開胃腸道、膽道、泌尿道、女性

生殖道時,典型的ssi致病菌是革蘭陰性腸道桿菌,在結直腸和陰道還有厭氧菌(主要是脆

弱類桿菌),它們是這些部位器官/腔隙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在任何部位,手術切口感染大多由葡萄球菌引起。

手術種類標準預防用藥

I類(清潔)切口無損傷,無炎癥,手術無破環性,不涉及一般不用,僅用

呼吸、消化、泌尿殖生道等與外界相通器官。于高危病人

n類(清潔-污染)經胃腸道或呼吸道、但無明顯溢出,闌尾切除、一般需要,尤其

切口經口咽、陰道、尿路、膽道等,該處無感染,有危險因素者

或微小操作失誤。

in類(污染)切口自胃腸道較大量溢出,新鮮創傷,感染入侵途需要

徑為尿路或膽道,或有重大操作失誤。

w類(嚴重污染-感染)急性細菌性炎癥、創傷有壞死組織殘留,抗感染治療

切口異物、糞便污染。

★I類切口手術,時間長、創傷大、一旦感染后果嚴重者(如開顱、心臟和大血管、門脈

高壓癥、脾切除術、眼內手術等);

★n類清潔-污染切口及部分ni類污染切口手術(如進入胃腸道、呼吸道、女性生殖道);

★使用人工材料或人工裝置的手術;

★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糖尿病,營養不良、免疫低下,高齡);

★w類切口及嚴重污染的in類切口,應治療性使用抗菌藥物,不屬于預防。

★應選擇相對廣譜、有效(殺菌劑)、安全、價廉的藥物;

★頭泡菌素列為首選;

★心血管、頭頸、胸腹壁、四肢手術首選一代頭抱;

★進入腹腔、盆腔空腔臟器的手術,主要感染病原菌是革蘭陰性桿菌,則多使用第二代頭

抱菌素如頭抱吠辛;復雜、易引起感染的大手術可用第三代頭抱菌素如頭抱曲松、頭抱唾

胎;

★下消化道手術、涉及陰道的婦產科手術及經口咽部粘膜的頭頸部手術多有厭氧菌污染,

須同時覆蓋厭氧菌。一般是在第二、三代頭胞菌素基礎上加用針對厭氧菌的甲硝哇;

★肝、膽系統手術,可選用能在肝、膽組織和膽汁中有較高濃度分布的頭抱曲松、頭地哌

酮或頭抱哌酮/舒巴坦,或哌拉西林;

★氨基糖昔類有耳腎毒性,選擇時應注意;

★應嚴格控制氟喳諾酮類藥物作為外科圍手術期預防用藥;

★病人對青霉素和頭抱菌素類抗菌藥物過敏者,針對G+球菌可用克林霉素,針對G桿菌

可用氨曲南,必要時二者聯合使用。

★有特殊適應證時,可以選用萬古霉素,如已證明有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

所致的SSI流行時或已有MRSA寄殖者。

★器官移植病人,需使用覆蓋面更廣的抗菌藥物,如添加內酰胺酶抑制劑的B-內酰胺

類(如頭狗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哇巴坦)、頭抱4代,甚至碳青霉烯類(如厄他培南)。

★細菌(內源性,外源性)污染:早期容易清除。

★定植:細菌粘附于組織細胞表面但未大量繁殖,不易迅速清除。

機制:G菌菌毛;G+菌胞壁上的磷壁酸;細菌表面的糖蛋白和多糖復合物;組織細胞表

面的多糖絲狀體。

★感染:細菌大量繁殖引起炎癥。

★應靜脈給藥,30min滴完,不宜放在大瓶液體內慢慢滴入,否則達不到有效濃度。

★肌注、口服存在吸收上的個體差異,不能保證血和組織的藥物濃度,不宜采用。

★要確保整個手術期間有足夠的抗菌藥物濃度。常用出內酰胺類抗生素半衰期為l~2h,

若手術超過3h,應給第2個劑量,必要時還可用第3次;使用半衰期長的抗菌藥物(如頭抱

曲松)則無須補充給藥。

★清潔-污染手術,發現若手術時間長于3hr,追加1個劑量或用半衰期較長的抗生素可以

明顯降低感染發生率

★擇期手術后一般無須繼續使用抗菌藥物,如使用也不應超過24h。

★手術后連續用藥數次或數天并不能進一步提高預防效果。

★有實驗直腸手術預防應用1次和3次拉氧頭抱結果,證實并無差異;用3次者,腸道假

單胞菌和真菌有增殖過多的趨勢。

★若病人有明顯感染高危因素或使用人工植入物,可再用1次或數次到24h,特殊情況到

48ho

★器官移植病人,術后需用藥數天(3?5d)。

★嚴重污染或已有感染或臟器穿孔者(IV類切口),手術后應繼續以治療為目的使用抗菌

藥物,不作為預防用藥。

★手術前已發生污染者(如開放性創傷),術后24h用藥數次可能有益,但也無需連續用藥數

日。

★減少毒副作用。

★不易誘導產生耐藥菌株。

★不易引起腸道菌群紊亂。

★減輕病人經濟負擔。

★可以選用單價較高但效果較好的抗菌藥物。

★減少護理工作量。

★局部用抗菌藥物沖洗創腔或傷口無確切預防效果,不予提倡。

★尤其不應將日常全身性應用的抗菌藥物用于傷口局部(誘導高耐藥)。

★抗菌藥物緩釋系統(PMMA-慶大霉素骨水泥或膠原海棉)局部應用可能有一定益處。

★盡量縮短手術前住院時間,減少醫院內固有致病菌定植于病人的機會。

★做好術前準備工作,使病人處于最佳狀態,如控制糖尿病、改善營養不良狀況、積極治

療原有感染等。

★嚴格遵守手術中的無菌原則,細致操作,愛護組織,徹底止血。切口的感染與失活組織

多、殘留有異物、血塊、死腔等關系密切。局部用生理鹽水沖洗創腔或傷口有助于清除血

塊、異物碎屑和殘存細菌等。

★手術區剃毛造成表皮損傷和細菌定植,明顯增加切口感染發生率。

★毛發稀疏部位無須剃毛。

★用電推去毛比用剃刀剃毛好。

★毛發稠密部位必須剃毛者,應在手術開始前在手術室即時剃毛。

★可放可不放的引流物盡量不放。

★能用密閉式引流的不用開放式引流。

★不起作用的引流盡早拔除。

★長時間放置引流物不是持續應用預防性抗菌藥物的指征。

《衛生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的通知》(衛辦醫發(2008)48號)

《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衛辦醫政發(2009)38號)。

《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衛辦醫政發(2012)86號)。

一、以嚴格控制I類切口手術預防用藥為重點,進一步加強圍手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

的管理

醫療機構要嚴格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中圍手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

的有關規定,加強圍手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的管理,改變過度依賴抗菌藥物預防手術

感染的狀況。對具有預防使用抗菌藥物指征的,參照《常見手術預防用抗菌藥物表》(見附

件)選用抗菌藥物。也可以根據臨床實際需要,合理使用其他抗菌藥物。

醫療機構要重點加強I類切口手術預防使用抗菌藥物的管理和控制。I類切口手術一般不

預防使用抗菌藥物,確需使用時,要嚴格掌握適應證、藥物選擇、用藥起始與持續時間。

給藥方法要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有關規定,術前0.5-2小時內,或麻醉開始

時首次給藥;手術時間超過3小時或失血量大于1500mL術中可給予第二劑;總預防用藥

時間一般不超過24小時,個別情況可延長至48小時。

二、嚴格控制氟喳諾酮類藥物臨床應用

醫療機構要進一步加強氟嘍諾酮類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嚴格掌握臨床應用指征,控

制臨床應用品種數量。氟喳諾酮類藥物的經驗性治療可用于腸道感染、社區獲得性呼吸道

感染和社區獲得性泌尿系統感染,其他感染性疾病治療要在病情和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逐

步實現參照致病菌藥敏試驗結果或本地區細菌耐藥監測結果選用該類藥物。應嚴格控制氟

喳諾酮類藥物作為外科圍手術期預防用藥。對已有嚴重不良反應報告的氟喳諾酮類藥物要

慎重遴選,使用中密切關注安全性問題。

三、嚴格執行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制度

醫療機構要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中“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

殊使用”的分級管理原則,建立健全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制度,明確各級醫師使用抗菌藥物的

處方權限。

根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情況,以下藥物作為“特殊使用”類別管理。醫療機構可根

據本機構具體情況增加,,特殊使用”類別抗菌藥物品種。

(-)第四代頭抱菌素:頭他毗的、頭抱匹羅、頭抱睡利等;

(二)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亞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羅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比阿

培南等;

(三)多肽類與其他抗菌藥物:萬古霉素、去甲萬古霉素、替考拉寧、利奈嚏胺等;

(四)抗真菌藥物:卡泊芬凈,米卡芬凈,伊曲康喋(口服液、注射劑),伏立康喋(口服

劑、注射劑),兩性霉素B含脂制劑等。

“特殊使用”抗菌藥物須經由醫療機構藥事管理委員會認定、具有抗感染臨床經驗的

感染或相關專業專家會診同意,由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醫師開具處方后方可

使用。醫師在臨床使用“特殊使用”抗菌藥物時要嚴格掌握適應證,藥師要嚴格審核處方。

緊急情況下未經會診同意或需越級使用的,處方量不得超過1日用量,并做好相關病歷記

錄。

四、加強臨床微生物檢測與細菌耐藥監測工作,建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預警機制

(-)對主要目標細菌耐藥率超過30%的抗菌藥物,應及時將預警信息通報本機構醫務

人員。

(二)對主要目標細菌耐藥率超過40%的抗菌藥物,應慎重經驗用藥。

(三)對主要目標細菌耐藥率超過50%的抗菌藥物,應參照藥敏試驗結果選用。

(四)對主要目標細菌耐藥率超過75%的抗菌藥物,應暫停該類抗菌藥物的臨床應用,

根據追蹤細菌耐藥監測結果,再決定是否恢復其臨床應用。

處方點評

患者1,男性,36歲。因腰痛伴左下肢放射痛3月,加重1周于5月24日入院。

于5月26日行L4、5椎管減壓椎間植骨融合內固術,手術時間2小時。術前2小時給夫西

地酸鈉針0.375,術后給夫西地酸鈉針0.375BID聯合依克沙針0.4QD于6月1日停用。

點評

1.術前2小時給藥已開展圍手術期用藥

2.屬于1類切口且沒有危險因素應不用或24小時內停用

3.聯合用藥無指征

4.選用藥物不正確,應首選頭抱1代或2代

處方點評

患者2,男性,59歲。既往體健,否認高血壓、糖尿病病史。因左手掌黑痣7年,增大伴

破潰半年于5月17日入院,入院查體:心肺(-),腹平軟,肝脾未及。血常規正常。于5月

24日行左手掌黑色素瘤切除術,手術時間3.5小時,術前2小時給泛生舒復針2.0IivgttST,

術后5月24-5月30日給泛生舒復針2.0ivgttBID聯合依克沙針0.4QD,5月30日-6月2日

改泛生舒復針2.0ivgttQD.

營養制劑的合理使用

營養支持療法

二.目的:

?預防和糾正營養不良

?增強機體防御能力

?促使創傷愈合和組織修復

?治療診斷輔助手段

要素膳一化學膳

定義:

一種營養素齊全、化學成分明確,無需消化即能被腸道直接吸收利用的無渣膳食。

要素膳特點

?以人體對營養物質需要量或推薦量為依據,

?體積小、質量高

?含人體所需各種營養素,可代替正常飲食

?不含纖維素,殘渣少,大便次數和量減少

?利于腸道休息,傷口愈合

特殊應用的要素膳:

?肝功能衰竭

(支鏈t、苯丙氨酸I蛋氨酸I)

?腎功能衰竭

(必需氨基酸、組氨酸)

腸外營養的途徑選擇

1.經周圍靜脈(PVC)

2.經中心靜脈(CVC)

3.經周圍置中心靜脈(PICC)

營養液組成及需要量

成分:

氨基酸、脂肪乳劑、碳水化合物、

維生素、電解質、微量元素、糖類、

水和其他重要營養物質。

脂肪乳劑

組成:

植物油+磷脂+甘油+水

(大豆油/紅花油)(乳化劑)(等滲劑)

高壓勻化器乳化

脂肪乳劑

理化特性:

PH、滲透壓、顆粒、

不從尿或糞中排出。

TPN的護理:

TPN支持全過程中護理工作十分重要

歸納起來有以下三個方面:

1.導管的護理

置管前做好病人思想工作,解除恐懼心理

準備好導管和消毒包、輸液裝置

置管術后應及時換藥(1次/日)

導管拔出后要作細菌學培養

TPN的護理:

2.TPN液的配制

配制室內要嚴格消毒:空氣、地面、操作臺

嚴格查對醫囑

按規定順序混合營養液

各種操作都要遵循嚴格無菌的原則

TPN的護理:_

3.病情觀察,做好記錄和資料登記TPN支持前稱體重,觀察評定營養狀況TPN后觀察

治療反應,正確記錄進出量,

每天測尿糖2?3次,收集24小時尿送檢UUN,按醫囑定期抽血監測電解質、肝腎功能、

血脂及血、尿常規。

鼻空腸喂養

男,10歲

急性胰腺炎入院

繼發胰腺假囊腫

早期靜脈營養

以后過渡到腸內營養(空腸喂養)

百普素應用3周后過渡到牛奶.

腸外營養并發癥

機械性:損傷(與中心靜脈置管有關)

感染性:

?敗血癥(內源和外源性),是主要并發癥

?代謝性:

?高血糖、低血糖、高脂血癥、膽汁瘀積和肝臟損害,

?與病人臟器代謝狀況及配方的合理性有關

TPN并發癥1.與導管有關并發癥

①空氣栓塞

②管栓及大血管損傷

③靜脈血栓,炎癥,栓塞

④敗血癥

⑤氣胸,血胸及神經損傷

原因:

插管時深吸氣或導管脫出

操作不熟練或導管材料質量不高(太硬)

外周靜脈支持

導管或TPN液污染

穿刺不當,誤人胸膜腔

TPN并發癥2.糖代謝并發癥

①高糖血癥,滲透性利尿,非酮性高滲透性脫水

②酮癥酸中毒

③停輸后的低血糖癥

原因:

輸入糖總量大,輸速快,內源性胰島素不足

內源性胰島素不足或補充不夠

內源性胰島素不足

TPN并發癥3.AA代謝并發癥

①高氯血癥、酸中毒

②血清AA譜不平衡

③高氨血癥

④腎前氮質血癥

原因:

選用了氯化物高AA溶液

AA溶液成分不合理

溶液含氨高,精氨酸和門冬氨酸不足

輸入AA過多

TPN并發癥4.鈣、磷代謝并發癥

①低磷、低鈣血癥

②高鈣血癥

③維生素D缺乏或過多

原因:

補充不足

供給過多或維生素D過多

供給過多或不足

TPN并發癥5.其他

①低鉀或高鉀血癥

②低鎂血癥

③微量元素缺乏

④貧血

⑤出血

⑥維生素過多

⑦血清AST、ALT、

AKP升高

⑧膽汁淤積

原因:

利尿,供鉀過多或不足,腎代償機能失調

供鎂不足

補充不夠或不及時

鐵、葉酸、維生素,銅缺乏

維生素K缺乏

供給過量

氨基酸不平衡的酶誘導,肝脂肪沉積

膽汁的水分含量降低

前列腺疾病以及精囊炎、附睪炎、睪丸炎

?BPH概念

?良性前列腺增生癥(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簡稱良性前列腺增生或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最常見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

*良性前列腺增生其實是病理診斷,主要表現為前列腺腺上皮或基質增生,并非細胞

肥大,因此過去稱之為前列腺肥大是不準確的。

?良性前列腺增生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

al-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

如多沙哇嗪、特拉嚏嗪

和坦索羅辛

5a-還原酶抑制劑

如非那雄胺

*天然植物藥(舍尼通)

a1-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

?前列腺的增大引起流出道的梗阻:①由組織增生形成的腫塊引起的靜力性梗阻。②

由包括膀胱頸、前列腺的平滑肌組織在內的間質和前列腺包膜收縮引起的動力性梗

阻。

據推測由交感神經調節的張力構成了膀胱頸出口阻力的40%,這也是產生和應用a

一受體阻滯劑治療BPH的內在機理。

?a1-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

?優點:起效快,血清半衰期的長短使得每日只需1次服藥成為可能,有誘導前列

腺細胞凋亡的作用。

?缺點:不能使前列腺體積縮小,且有一定心血管副作用。

?a『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

Tamsulosin(坦索羅辛或哈樂)

5a-還原酶抑制劑

基于雙氫睪酮學說

?通過阻斷睪酮轉換成為雙氫睪酮(DHT),從而抑制前列腺增生,使前列腺體積縮

小。

5a-還原酶抑制劑

?優點:可縮小前列腺體積

治療BPH相關性血尿

減少TURP圍手術期出血問題

降低危險度

?缺點:起效慢

對PSA水平有抑制作用

?天然植物藥

天然植物藥雖然已被廣泛應用,可減輕患者臨床癥狀,但治療BPH的作用機制未

得到充分證實。

天然植物藥-舍尼通

?舍尼通是由瑞典純種裸麥花粉經保鮮、破殼、提取、去除過敏原等技術提純出來的

兩種活性成分精制而成,即水溶性成分P5(阿魏酰戶丁二胺)和脂溶性成份EA-10

(植物生長素)。

舍尼通的藥理作用

?:?舍尼通中的特定化合物通過阻斷DHT和受體結合而阻斷了前列腺增生的過程。

抑制前列腺成纖維細胞增殖。

?舍尼通可增加膀胱逼尿肌收縮力和松弛尿道平滑肌,并能抑制去甲腎上腺素誘發的

膀胱肌肉收縮,對富含膽堿能神經的膀胱頸、后尿道有抑制作用。

?抑制環加氧酶和脂加氧酶的活性,阻斷白細胞三烯-花生四烯酸代謝途經,抑制內源

性炎癥介質的合成,具有抗炎、抗水腫作用。

?舍尼通的副作用

?舍尼通絕對沒有毒性。臨床用藥二十多年來,沒有一例因副作用停藥的報道,所以

對慢性、需長期服藥、用藥對象是中青年人和老年人的前列腺疾病患者來說是十分

安全的。不影響DHT水平,故不影響性功能。

不影響PSA的濃度改變,故不影響前列腺癌的早期生化檢測。

從未發現過舍尼通和其他藥物有相互干擾作用、所以對多病的老年人來說,服用舍

尼通時可以同時使用治療其他疾病的任何藥物。

舍尼通除盡了花粉中的過敏原物質,對病人不會有任何過敏性刺激反應。

?聯合治療

?a1-腎上腺素受體阻斷劑和5a-還原酶抑制劑是通過不同機制來發揮臨床治療效果

的。

有人提議聯合治療能夠發揮兩種藥物的長處,a1-腎上腺素受體阻斷劑能夠迅速緩

解癥狀,5a-還原酶抑制劑對于遠期結果和疾病進程具有長期療效。

?聯合治療---LeporH

?LeporH等的一項在1229例美國老兵的多中心隨機雙盲對比研究顯示:a1-腎上腺

素受體阻滯劑的臨床療效優于5a一還原酶抑制劑。相對于單純a1一腎上腺素受體阻

滯劑(特拉嗖嗪)或單純5a-還原酶抑制劑(非那雄胺)治療組而言,兩種藥物的

聯合應用有增強療效的趨勢,但與單純組治療組比較IPSS評分下降和最大尿流率

的改善無統計學顯著性。

聯合治療一一KirbyRS

KirbyRS等的歐洲多沙哇嗪及聯合治療前瞻隨機性研究PREDICT(2003)對1095

例50-80歲的男性進行52周的雙盲對照試驗。研究表明,單用多沙嗖嗪組或聯用多

沙哇嗪和非那雄胺組比安慰劑組或單用非那雄胺組療效好。降低IPSS評分8.3-8.5

(P<0.001),增加最大尿流率3.6-3.8ml/s(P<0.001).多沙哇嗪和非那雄胺聯合治

療組與單用多沙哇嗪組之間則無顯著統計學差異。

?聯合治療一一BaldwinKC

?BaldwinKC等(2001)對272例前列腺體積>40ml,IPSS>20分的BPH患者,

用a1-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及非那雄胺聯合治療,發現其療效比單用a1-腎上腺素

受體阻滯劑好。而后分別在3、6、9、12個月時停用,觀察其療效,結果表明,在

聯合用藥9月后停用a1-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的25例患者中21例(84%)的療效

穩定,癥狀無加重。

聯合治療一一SMART-1

?SMART-1(TheSymptomManagementAfterReducingTherapy)對度他雄胺與坦

索羅辛聯合治療BPH的療效觀察顯示:度他雄胺與坦索羅辛聯合應用24?36周后

可迅速解除BPH進一步發展的危險,在坦索羅辛停用24周后,大部分患者(77%)

仍保持癥狀的緩解。93%的患者在停止坦索羅辛治療的36周后仍持續癥狀減輕作

用。

聯合治療

?:?現在對al-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與5a-還原酶抑制劑聯合治療的研究很多,有的認

為聯合治療與單用a1-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治療無明顯差異,有的認為聯合治療比

任何一種藥單用要更為有效。這兩者之間之所以有這么明顯的差距是因為各個研究

評估癥狀評分的方法不同,更重要的是不同研究中病例的前列腺大小不同,時間長

短不同。有研究表明非那雄胺對前列腺較大患者更有效。

?聯合治療一一MTOPS

?最近一項藥物治療前列腺癥狀(MTOPS)的研究結果顯示,合用非那雄胺(5a-

還原酶抑制劑)與多沙哇嗪(a1-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可顯著減緩良性前列腺增

生的進展,而且,合用療效優于兩種藥物單用的療效。聯合治療和非那雄胺能顯著

減少急性尿潴留的危險度和手術治療的需求,而多沙哇嗪卻不能改善以上癥狀。多

沙嘎嗪、非那雄胺和聯合治療都能改善癥狀評分,其中聯合治療效果更佳。但聯合

用藥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單獨使用非那雄胺或多沙哇嗪高。

*聯合治療

基于MTOPS的為期4.5年的多中心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研究的結果,現FDA已經

批準非那雄胺與多沙嘎嗪聯用治療BPHo

前列腺炎

急性前列腺炎

?病原學

?:?臨床特征

?診斷

?并發癥

?處理原則

?治療方法

引起急性前列腺炎的泌尿道病原體

★革蘭氏陰性菌,最常見的是埃希腸桿菌、變形桿菌、克雷伯桿菌以及假單抱桿菌

★腸球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

★厭氧菌與類桿菌

*急性前列腺炎癥狀

急性前列腺炎是一種嚴重的急性系統性疾病

★泌尿道感染癥狀:排尿困難、尿頻、尿急

★前列腺炎癥狀:腰箴部疼痛,會陰、陰莖、有時是直腸疼痛

★菌血癥癥狀:發熱及寒戰,也可能出現關節肌肉疼痛。

急性前列腺炎體癥

?★前列腺局部體征:前列腺極軟、腫脹、緊張,組織光滑,溫度升高。

★菌血癥體征:發熱,心跳加速

?急性前列腺炎并發癥:

急性前列腺炎可能會因為前列腺水腫導致急性繼發性尿潴留。

?急性前列腺炎診斷

★中段尿樣本涂片鏡檢,細菌培養及藥敏

★血培養及藥敏

★急性前列腺炎患者不宜行前列腺按摩,這會非常的痛,并會加劇菌血癥,而且益處有

限,國為病原體幾乎一直是與尿液分開的。

急性前列腺炎處理原則

維持足夠的飲水,鼓勵休息,可以使用止痛藥如非固醇類抗炎藥。

急性前列腺炎治療

★由于急性前列腺炎是一種嚴重而劇烈的疾病,所以應立即開始經驗性治療。

★應根據病人的臨床情況而選擇不經消化道給藥或口服藥。若使用口服藥后無效或惡化,

應收住院或改用不經消化道給藥。

?急性前列腺炎治療

★由于劇烈的炎癥,可選用前列腺內廣泛的好的抗生素注射。

★應根據藥敏結果決定繼續使用還是更換現在使用的抗生素。

★若出現急性尿潴留,應行恥骨上導管插入術以避免損傷前列腺。

?急性前列腺炎推薦治療

對于需要用非消化道給予可能對病原體有效的抗生素的患者應該用:

★大劑量廣譜頭抱類抗生素如凱福隆等

★臨床癥狀改善后可根據藥敏改為口服抗生素。

急性前列腺炎推薦治療

對于適于口服用藥的病人,可以選用喳諾酮類抗生素

★環丙沙星500mg,1日2次,連用28天;(W級證據,C級推薦)

★或氧氟沙星200mg,1日2次,連用28天;(W,C)

急性前列腺炎推薦治療

對于不能耐受或對喳諾酮類過敏者,可選用

★TMP-SMZ960mg,1日2次,連用28天;或

★TMP200mg,1日2次,連用28天。(IV,C)

?急性前列腺炎推薦治療

性伴侶

★由于只是尿道致病菌所致,故面不要求治療性伴侶。

急性前列腺炎后續處理

★若病人對治療反應不明顯,應考慮前列腺膿腫的診斷,這可通過經直腸超聲或CT掃描

前列腺而確診。如果診斷成立則經會陰或直腸引流將十分重要。

★若急性前列腺炎得以正確處理,預后是好的,而且易于痊愈,對于所有病人都要求至

少4周抗生素治療以盡量阻止其演變為CBP。

★病人痊愈后應行泌尿道檢查以排除引起泌感的器質性原因。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

通過應用下尿路定量定位程序將慢性前列腺炎可分為

★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CBP

★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CAP)/慢性感染性盆腔疼痛綜合征

這就是以前所說的慢性無菌性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

★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CAP)/慢性非感染性盆腔疼痛綜合征

這就是以前所說的前列腺痛

許多專家相信感染和非感染性CAP會隨環境而發生轉化。這一領域正被廣泛的研究,目前

NIH分類將此兩種情況既歸于一類,又分別對待。

細菌性前列腺炎要比慢性前列腺炎少見。

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CBP

★CBP以發現致病菌為特征,多數情況下,這些細菌來自排除了泌尿道感染的前列腺液。

★通常致病菌就是引起急性前列腺炎的那些。以埃希腸桿菌最常見。

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CAP)

一些革蘭氏陽性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及腸球菌可致CAP,其它的革蘭氏陽性

菌如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非D族鏈球菌,類白喉桿菌仍然是有爭議的,正在接受更多討

論。

?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CAP)

?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感染性與非感染性

?病因尚不清楚

?盡管很少能找到致病菌,多數病人對抗生素有反應,但這并不能證這種疾病是由細

菌導致的。因為這些研究大多沒有設對照組。

?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CAP)

大多數證據證明衣原體不是引起CAP的明確原因,支持這一觀點的研究要么使用

的是血清學衣原體檢查,要么沒有排除污染物。

?解服支原體和人微漿菌在健康的無癥狀個體中常見,欠缺它們是CAP主要病因的

證據。一個基于活檢的研究未能發現任何支持此類微生物是CAP病因的論據。

?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CAP)

有證據表明CAP是由前列腺內一些持續存在的抗原導致的,這些抗原可能是微生

物殘留物或是逆流入腺體內的尿液構成的。

?對非感染性的CAP患者行尿流動力學和膀胱鏡檢查提示癥狀可能是由尿道功能性

梗阻、盆腔交感神經系統失調以及間質性膀胱炎導致的。但這些觀點仍未證實。

?無論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是什么,存在有精神心理因素是沒有疑問的。

?慢性前列腺炎臨床特點

盡管在臨床實踐中已有很好的認識,慢性前列腺炎還沒有標準的臨床定義。它以多種癥

狀為特征,多見有外生殖器疼痛,這些癥狀包括:

★會陰痛

★腰舐痛

★陰莖痛

(尤其是陰莖頭)

★睪丸痛

★射精不適或疼痛

★直腸或舐部疼痛

★排尿困難

慢性前列腺炎臨床特點

?嘗試對慢性前列腺炎的癥狀評估后提示前5個癥狀最有鑒別性。

盡管在臨床上癥狀只持續較短的一段時間即給予了慢性前列腺炎的診斷,但嚴格地

說,癥狀應至少存在6個月以上慢前診斷才能成立。

這些癥狀也會由非特異性外生殖器感染導致,必須將這些診斷考慮在內并加以排

除。

慢性前列腺炎體征

?很少有客觀的臨床體征,前列腺觸診可能有或沒有局限、彌漫性變軟。

沒有證據證明各種慢性前列腺炎可以基于癥狀和體征加以鑒別。

?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

?許多前列腺內抗生素注射無效,CBP既不是亞急性感染也不是沒有感染。

?應根據藥敏進行治療

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推薦方案

?:?CBP病人的一線治療為喳諾酮類抗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