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工商大學《社會問題》期末復習資料大整合-期末八十不是夢_第1頁
重慶工商大學《社會問題》期末復習資料大整合-期末八十不是夢_第2頁
重慶工商大學《社會問題》期末復習資料大整合-期末八十不是夢_第3頁
重慶工商大學《社會問題》期末復習資料大整合-期末八十不是夢_第4頁
重慶工商大學《社會問題》期末復習資料大整合-期末八十不是夢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名詞解釋1社會問題:是影響社會成員健康生活,妨礙社會協調發展,引起社會大眾普遍關注的一種社會失調現象2社會結構:是不同社會地位群體之間的穩定的,模式化的關系結構3社會失范:主要指人們對什么是適當的社會規范的理解存在的本質上的分歧4透視性觀點:我們在研究社會問題時,要透過表面的,虛假的,復雜的現象,掌握社會問題深層次的,真實的,本質的現象,最終獲得社會問題產生,發展的規律5整體性觀點:在分析研究社會問題時,要把社會問題放在社會整體中去看,要影響社會問題的各種因素聯系起來分析6群體性觀點:我們看待社會問題時,不是把它看成個人的問題,而是群體的問題,在觀察問題時要超越個人,研究群體結構,屬性對個體的影響和制約7社會問題預警:對社會問題所造成的或將要造成的的社會負擔效應進行監測與預報8精神疾病:是在生物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社會環境因素影響下人的大腦功能失調,導致認識,情感,意志和行為等精神活動出現不同程度障礙的疾病9:自殺:行為主體蓄意或自愿采取某種方式結束自己生命的行為10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嗎啡,大麻以及其他能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和精神藥品11網絡病:過度依賴網絡而影響正常學習,工作,人際交往的現象12青少年犯罪:整個青年和少年群體中,有一部分人實施了危害社會,觸犯刑律,應當受到處罰的行為13殘疾人:是指生理功能,解剖結構,心理狀態的異常或喪失,部分或全部失去以正常方式從事活動的能力,在社會生活的某些領域中不便于發揮正常作用的人14失業:在規定年齡內,具有勞動力,在調查期內無業并以某種方式尋找工作的人員15摩擦性失業:由于求職者與需要提供的崗位之間存在時間滯差形成的失業16季節性失業:某些行業受氣候變化,社會風俗或購買習慣的影響,使生產對勞動力需求出現季節性波動而形成的失業17結構性失業:國民經濟產業結構的變化及生產形式和規模的變化,勞動力結構不能與之相適應而導致的失業18周期性失業:由周期性經濟危機對就業產業的影響而形成的失業19農村剩余勞動力:可以從農業部門抽走而不影響農業產量的多余勞動人口,即發展中國家傳統農業部門邊際生產率為零的剩余勞動力20隱性失業:具有勞動力并在職工作但工作量不足,不能通過工作獲得社會認可的正常收入,有工作崗位但未能充分發揮作用的失業,或在自然經濟環境里被掩蓋的失業21恩格爾系數法:人們全年的食品支出與消費性支出的比率22弱勢群體:是一個虛擬群體,是社會中一些生活困難、能力不足或被邊緣化、受到社會排斥的散落的人的概稱一、社會問題概述1社會問題:是影響社會成員健康生活,妨礙社會協調發展,引起社會大眾普遍關注的一種社會失調現象。2社會問題界定的條件:客觀性的事實依據影響相當數量人的公共麻煩違背社會的主導價值原則與人的道德抉擇有關社會問題具有可改變性3社會問題界定的過程:利益受損集團的強烈不滿和呼吁社會敏感集團及社會上某些有識之士的呼喚社會輿論集團及大眾傳播媒介的宣揚和推動公眾普遍的認識和接受社會權力集團的認可與支持解決社會問題的開始4早期社會問題理論:社會病態論社會解組論價值沖突論行為偏差論標示論5現代社會問題理論:構建主義理論風險社會理論社會沖突論綜合要素論6社會熱點與社會問題的區別:(一)社會熱點問題的特征:第一,它是社會利益的聚焦點。第二,它是社會成員的疑慮點。第三,它具有多樣性和周期性。第四,它具有社會評價的多義性。(二)社會問題與社會熱點問題的區別表現在:①受關注的時間長度不同。②性質不同。③表現形式不同。④涉及范圍不同。⑤關注和研究的對象不同。二、社會問題的特征與類型1社會問題的基本特征:社會問題是普遍的社會現象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特有的社會問題形成社會問題的原因是復雜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對某些社會問題的界定是不同的2對社會問題認識的不一致表現在:1時間差異性(人們評價社會問題的標準是變化的)2國情差異性(不同文化背景下對社會問題的界定是有差別的)3群體差異性(不同社會群體在對社會問題的認識上是不同的)3社會問題的分類:1結構性社會問題,由某些制度政策造成的2變遷性社會問題,是社會發展中不可逾越的階段現象3越軌性社會問題,個人行為的偏差4解決社會問題的指導方針:1堅持國家,社會和群眾力量相結合2堅持物質幫助和精神鼓勵相結合3堅持整體協調,綜合治理5解決社會問題的原則:社會規律性社會規范性社會公眾性社會效益性社會進步性6解決社會問題的路徑:政策調控法規調控傳播媒介的抨擊社區基層力量的化解專業機構的介入7社會問題的基本理論:1社會病態論2社會解組論3價值沖突論4行為偏差論5標簽論6其他關于社會問題較有影響的西方理論:經濟制度論、社會沖突論、綜合要素論等。8社會問題與社會學的關系:1、社會問題是傳統社會學研究的主要領域。2、社會學是研究社會問題的主要理論模式。3、社會學是研究社會問題的主要方法。三、社會問題產生的背景1對待社會問題的態度:1社會問題是一種客觀的社會事實,不管我們是否承認,它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存在的,我們應該去理解和解釋。2社會主義本身就是一種發展中的制度,還不成熟不完善,因此有矛盾是在所難免的3許多社會問題并不與社會制度有直接聯系2我國失范行為的總體特征和趨勢:1失范的數量增長比失范強度增長速度快,失范強度增長比失范烈度增長速度快2失范行為主要集中在經濟領域,與經濟利益有關3失范行為總量在較高的平臺上持續增長,但增長的速度有所減慢3轉型時期社會問題的特點:交錯性伴生性復雜性四、社會問題研究方法論1方法論:透視性觀點整體性觀點群體性觀點客觀性觀點2透視性觀點:要看到社會問題的隱功能要透視社會的內幕要看到社會的另一個側面要透視社會生活的多重本質3整體性觀點:社會是一個整體任何社會現象只有把它放到社會整體中,才能得到準確解釋社會整體是一個自然的歷史過程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4群體性觀點:社會是由群體組成的觀察社會時要超越個人要研究群體結構群體的特性獨立于個人的屬性5客觀性觀點:實事求是地研究社會問題擺脫個人狹隘的情緒,經驗與偏愛,客觀地表達各種發現保持陌生人觀點保持價值中立觀點任何事物或現象都有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五、社會問題研究方法1收集社會問題信息的方法:全面調查重點調查抽樣調查個案調查觀察法社區考察訪談法問卷法實驗法2分析資料的方法:文獻法統計法比較法3社會問題研究模式的準備階段:確定社會問題研究課題初步探討提出假設概念界定4社會問題研究模式的實施階段:選擇研究方法收集資料分析結果作出結論5社會問題研究的功能:1描述性研究的功能(社會問題是怎樣的)2解釋性研究的功能(社會問題為什么這樣)3預測性研究的功能(社會問題將會怎樣)4規范性研究(怎樣解決)6描述性研究方法:印象描述概觀描述類型描述典型描述7解釋的主要類型:因果解釋通則解釋功能解釋意向解釋8社會問題預警(警源警兆警情)系統的功能:監測預見9預警系統內容:明確社會問題警情分析社會問題警源確定社會問題警度提出有關對策六、精神疾病問題1精神疾病的影響:(1)對患者本人的影響(感覺知覺思維注意記憶情感行動意識智能欲望障礙,減少了工作和學習的機會)(2)對家庭的壓力和影響(經濟壓力社會壓力心理壓力工作壓力)(3)對社會的影響(社會要承受精神病患者一定的危害結果我國法律規定精神病犯罪不承擔責任,這容易造成社會治安的不穩定社會要承擔一定的經濟負擔)2精神疾病的致病因素:精神刺激軀體因素遺傳因素,素質社會環境因素年齡和性別3精神疾病的類型:精神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礙反應性精神障礙神經官能癥人格異常4精神疾病治療:(1)精神治療(支持行為精神分析生物反饋催眠)(2)工娛療法七、自殺問題1我國自殺的特征:(1)城市自殺死亡率逐年下降,農村則呈顯著的波動狀,居高不下(2)農村自殺死亡率明顯高于城市(3)女性自殺死亡率明顯高于男性(4)自殺死亡率的年齡分布具有相當穩定的規律性2自殺的原因:(1)社會結構視角(一般情況三種類型原因要到社會結構中找群體的整合對自殺有化解作用個人主義是利己型自殺的主要原因利他型自殺的原因示范型自殺的原因自殺是有規律的文明社會是反對自殺的)(2)個人因素的視角(遭遇的困難個人精神的角度)3自殺的控制:觀察自殺的預兆預防自殺的措施(注重健康的人格培養建立自殺勸阻中心采取形象教育減少渲染自殺的情緒和自殺氣氛開展預防自殺的組織工作培養預防自殺的專門人才加強職業團體的凝聚力)八、吸毒問題1當前吸毒狀況特點:短時期內吸食者快速增長青少年成為吸食者的主力軍吸毒者以低文化群體為主吸毒活動有小群體化的趨向吸毒者身份復雜化吸毒形式半公開化吸毒地區擴大化城鄉具有差異性對毒品認識程度有空白復吸率較高2吸毒的社會原因:1好奇與被誘惑是吸毒的主要原因,這與吸毒者個體文化因素有密切聯系2貧困與吸毒史相對依存的怪胎3心理壓力促使人吸毒4吸毒的外部誘惑因素是強大的3吸毒的危害:1吸毒是對自我身體的摧殘2吸毒是對自我心理的扭曲3引發大量社會犯罪4戒毒工作的常規模式:強制戒毒所勞教戒毒所自愿戒毒機構5戒毒的療程:急性脫癮期生理體能康復期社會心理康復治療期6現階段城市反貧困措施:1推動經濟增長,吸收更多勞動力(保持經濟持續快速穩定增長增加投入調整產業結構提倡發展非公有制經濟)2建立完善的失業保障機制,發揮社會保障制度的“社會安全功能”九、性越軌問題1當前性交易的特點:活動區域的泛化與重點化人員結構的職業化與多元化活動地點的多樣化與半公開化活動方式的組織化2當前性工作者的特點:年齡段以低為主以農民和待業者為主文化程度不高性成熟年齡低于全國平均值3女性性交易的原因:生活貧困所致性交易有巨大的利益驅動力家庭保護功能削弱性罪錯的先期體驗亞文化群體的影響與壓力4性交易的控制:糾正認識偏差發揮綜合治理效應建立預防,改造,治療的專門機構進行以性道德為中心的性教育十、青少年問題1不良青少年的特征:1道德法制觀念模糊,缺乏判別能力2畸形的需要結構,錯誤的人生觀3好逸惡勞,學習上怕辛苦4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5思維片面性,情感的情緒化2青少年問題主要方面:1校園越軌(厭學逃學偶像崇拜狂熱青少年強索)2青少年性越軌3不良青少年團伙4網絡病(網絡成癮網絡性癮網絡宣泄)3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點:閑散青少年成為犯罪主體犯罪類型多樣性智能化犯罪開始增多團伙犯罪是主要形式女青少年犯罪人數增多突發性犯罪多4犯罪的軌跡:問題青少年—不良游戲群體—劣跡群體—越軌群體—犯罪團伙—犯罪集團5青少年問題的原因:1不良社會化因素(家庭教育的偏差社區較有偏差社會學習偏差)6青少年問題的實證研究: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朋輩因素一般社會因素7青少年犯罪的預防:宏觀預防中觀預防激觀預防十一、殘疾人問題1殘疾人面臨的問題:就業問題貧困問題教育問題康復問題婚姻家庭問題社會活動2殘疾人問題的社會結構因素轉變:1經濟結構的轉軌人口結構的轉變產業機構的轉變3解決殘疾人問題的途徑:建立新的殘疾人觀健全保障殘疾人權益的法規體系建立健全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生活勞動醫療教育服務)社區工作方法的運用(營造支持殘疾人的社會環境個案工作方法小組工作方法)十二、失業問題1失業的種類:摩擦性失業季節性失業技術性失業結構性失業周期性失業2我國失業狀況:城鎮登記人口和失業率上升城鎮下崗職工人數增加城鎮隱性失業率極高3失業群體的特征:個體特征(文化程度較低職業技能不高)經濟狀況(困難收入低)思想狀態(不滿失落)職業期望(迫切需要在就業)4失業的結構性原因:勞動力的供給狀況(人口基數大農村人口多)勞動力需求狀況5解決失業的對策:政府(1解決失業的根本出路,在于經濟增長2積極發展非公有制經濟3建立健全勞動路市場是當務之急,為勞動力合理流動提供保障,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前提和基礎4完善社會保障制度5加大對教育的投入,提高全民素質,全面提高勞動力能力)社區(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