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第14課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建議用時:30分鐘)一、選擇題1.“無編制、無定員、無預算,全部的大臣都是兼職而且要親自跑腿,從法理上看是一個長期存在的臨時詢問機構,但是事實上是權力的核心。”該機構是()A.唐代尚書省 B.宋代三司使C.元代中書省 D.清代軍機處解析:選D。清代軍機處的官員無正式編制,是為皇權服務的非正式機構,故D項正確;唐代的中心官制是三省六部制,尚書省官員有編制,是正式機構,故A項錯誤;宋代的中心官制是二府三司制,三司使有正式編制,三司是正式機構,故B項錯誤;元代的中書省是正式機構,故C項錯誤。2.“廷寄”上諭是清代軍機處官員日常工作之一,其內容大都是告誡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責問刑法之失當等。這體現了軍機處的職能是()A.傳達皇帝旨意 B.參加行政決策C.總領全國政務 D.負責監察百官解析:選A。“廷寄”上諭是傳達皇帝的旨意,故A項正確;軍機處無決策權,故B項錯誤;軍機處是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務,不是總領全國政務,故C項錯誤;軍機處無監察權,故D項錯誤。3.清朝軍機處最初設置了三位大臣,即怡親王允祥、高校士張廷玉、蔣廷錫,后來漸漸增加,最多時達十一人。他們之間沒有隸屬關系,各自辦理皇帝交辦的機要事務。這反映了清朝()A.中樞機構職責不斷健全B.分化事權以獲集權C.大力構建權力制衡機制D.封建制度由盛轉衰解析:選B。材料僅體現出了軍機處人員的增多,無法體現中樞機構職責不斷健全,故A項錯誤;依據材料可以看出清朝軍機處人員增多,他們之間沒有隸屬關系,各自辦理皇帝交辦的機要事務,這反映了清朝分化事權以獲集權,故B項正確;材料體現了各機構之間的相對獨立,無法體現其制衡機制,故C項錯誤;材料未提及封建制度由盛轉衰,故D項錯誤。4.據載,從1748年始,奏折與題本成為清朝兩種并行的上行文書。中心和地方官員往往用奏折向皇帝密報機密事務,用題本報告一般例行公事。清朝“奏折”制度的創立()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削減了決策失誤C.確保了政治清明 D.減弱了中樞權力解析:選A。依據題目中“中心和地方官員往往用奏折向皇帝密報機密事務”可知,奏折制度的創立在肯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故A項正確;決策失誤的削減和政治清明體現在多人參加決策,題目中未涉及相關信息,故B、C項錯誤;D項表述與題目中“中心和地方官員往往用奏折向皇帝密報機密事務”不相符,故D項錯誤。5.清朝前期統治者處理邊疆民族關系時,主見“因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能體現該主見的是()A.設臺灣府B.妥當安置土爾扈特部C.設伊犁將軍D.冊封達賴、班禪解析:選D。清朝初期,順治帝隆重接見前來朝賀的西藏佛教首領五世達賴,并賜予其“達賴喇嘛”的封號。后來,康熙帝又賜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領“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并規定以后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需經過中心政府的冊封。1727年,雍正設置駐藏大臣,代表中心政府與達賴和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這些舉措符合“因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的主見,故選D項。6.“在清軍對臺灣已形成大兵壓境的有利態勢下,以鄭克塽為首的鄭氏集團最終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七月五日完全接受了清政府的和談條件,放棄反抗企圖,向清政府繳械投誠。十三日,施瑯率清軍在臺灣登陸,接管臺灣全境。”這表明清政府的對臺策略是()A.依靠壓倒性武力統一臺灣B.以政治和談方式統一臺灣C.借助外國的武力統一臺灣D.武力威懾與政治招撫并用解析:選D。依據材料“清軍對臺灣已形成大兵壓境的有利態勢”得出武力威懾的策略,依據材料“接受了清政府的和談條件,放棄反抗企圖,向清政府繳械投誠”得出政治招撫的策略,故D項正確。7.清代雍正時期,朝廷將邊疆少數民族土司管理的方式改成漢族式的官員管理方式,即統治少數民族的土司頭目被廢除,改成由中心政府派任流官管理。這一做法()A.有利于加強君主的肯定權力B.強化了中心對地方豪強的管制C.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D.大大擴張了清王朝的統治疆域解析:選C。材料中清代改土歸流有利于加強中心集權,而非君主專制的加強,故A項錯誤;材料“統治少數民族的土司頭目被廢除”說明中心清除了地方豪強,而非僅僅加強對地方豪強的管制,故B項錯誤;材料中清代改土歸流的措施有利于加強中心集權,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故C項正確;改土歸流前這些地區已在清王朝的統治疆域之內,不存在“擴張”之說,故D項錯誤。8.清代前期實行“海禁”政策,只開一處對外通商。此處是()A.上海 B.廣州C.天津 D.廈門解析:選B。清代前期實行“海禁”政策,中國開放的通商口岸為廣州,故B項正確。二、非選擇題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清初為便于統治明代故土,仍沿用明制承宣布政使司,僅改北直隸為直隸,南直隸為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即廢除了南京為留都的地位。康熙初,改布政使司為省,因認為全國區劃為十五省,其制過大,所以分湖廣省為湖南、湖北兩省,分江南省為江蘇、安徽兩省,分陜西省為陜西、甘肅兩省,漢地被析為十八省。在邊疆,清朝施行與內地不同的行政區劃制度,乃由中心設轄區,委派重臣,如在東北地區設奉天(盛京)、吉林、黑龍江及在外蒙古設烏里雅蘇臺、在新疆設伊犁5個將軍轄區,但伊犁將軍始終待在中原,在西藏、西寧設辦事大臣轄區,蒙古則實行其民族的盟旗制,連同內地18省,全國共為26個政區,為中國現代省的政區劃分奠定了基礎。清代省以下的各級行政區劃單位基本上是沿用明制,省下轄府和直隸州,府下領散州和縣。——白壽彝《中國通史》(1)依據材料,概括清代行政區劃設置的特點。(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清代行政區劃的歷史影響。解析:(1)由“仍沿用明制承宣布政使司,僅改北直隸為直隸,南直隸為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得出清承明制,略有損益;由“漢地被析為十八省”得出分化漢地省;由“在邊疆,清朝施行與內地不同的行政區劃制度”得出邊疆因俗而治;由“蒙古則實行其民族的盟旗制”得出具有民族特色;由“乃由中心設轄區,委派重臣,如在東北地區設奉天(盛京)、吉林、黑龍江……將軍轄區”得出突出滿洲地位。(2)依據材料“為中國現代省的政區劃分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主管護師考試優劣勢分析與試題及答案
- 學員分享的執業藥師試題及答案
- 與文化相伴的行政管理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與文化活動試題及答案
- 行政決策中的多方利益協調的試題及答案
- 臨床護理評估工具試題及答案
- 自考行政管理試題實戰及答案解讀
- 大學語文考試綜合能力測評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護士資格考試準備小貼士試題及答案
- 執業護士中的自我管理試題及答案
- 康復技術考試試題及答案
- 血站考試試題及答案
- 炊事人員考試題及答案
- 《埃菲爾鐵塔》課件
- 形象設計概論試題及答案
- (三模)南通市2025屆高三第三次調研測試英語試卷(含答案解析)
- 紅細胞生成素靶向治療策略-全面剖析
- 寧夏銀川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 數學試卷(含解析)
- 浙江浙達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年收集、貯存及轉運危險廢物5000噸的搬遷項目環評報告
- 2025年留置輔警筆試真題及答案
- 不同來源硫酸軟骨素的化學結構、抗氧化與降脂活性對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