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_第1頁
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_第2頁
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_第3頁
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_第4頁
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年級歷史單元作業2025.01一、單項選擇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答案填涂在對應的答題欄內。)1.新華中學歷史小組打算在寒假參觀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應當建議他們去A.元謀人遺址 B.山頂洞人遺址 C.北京人遺址 D.河姆渡人遺址2.如圖“月壤磚”是我國科學家模擬月球土壤成分燒制而成,它抗壓強度極高,且呈榫卯結構,有利于未來拼裝建造月球基地。這種榫卯結構,在距今約7000年的下列哪一遺址中已經可以看到A.藍田人遺址 B.河姆渡遺址 C.鄖縣人遺址D.半坡遺址 3.據古文獻記述,夏、商、周三代祭祀的時候,不僅追溯本族的先王、先公,還都把本族來源與黃帝族系聯系起來,自認為是黃帝的后裔。這表明A.三代秉承“無為而治”政治理念 B.三代政治具有“君權神授”特點 C.夏、商、周的祭祀活動十分頻繁 D.中華民族同宗共祖意識源遠流長4.如圖所示青銅器上有銘文:“武征商,唯甲子朝,歲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闌師,賜右史利金,用作檀公寶尊彝。”這段銘文記載的史實是A.武王伐紂 B.涿鹿之戰 C.盤庚遷殷 D.巨鹿之戰5.春秋以前,農業上主要采取千耦其耘(大規模集體協作)的生產形式,春秋后,以一家一戶為單位的個體經營方式開始形成,促成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是A.土地私有制度的確立 B.鐵農具與牛耕的出現 C.周天子權威迅速下降 D.爭霸與兼并戰爭不斷6.李冰父子利用水情和地勢,因地制宜制定了都江堰工程的規劃方案及施工方法,讓岷江表層的清水流向內江,便于灌溉;而裹挾大量泥沙的底層水流向外江,防止洪澇。據此可知都江堰的修建A.包含保護生態的理念 B.具有相當高的科學性 C.有效節省了人力資源 D.緩解了當地人地矛盾7.為響應黨中央厲行節約的號召,許多中學加入到反對“舌尖上的浪費”的“光盤行動”中。早在戰國時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愛”、“非攻”的同時,就倡導“節儉”、“節用”。該思想流派的創始人是A.老子 B.孟子 C.墨子 D.韓非8.如圖圖所示為“何尊”,是一件西周青銅酒器。它底部有一篇122字的銘文,大意是:武王在攻克了商的都城后,舉行隆重的儀式向上天報告“我現在把中國當我的家園了,親自統治那里的民眾”。這是迄今為止最早的“中國”兩字的實證。由此可知A.中國國家認同具有悠久歷史 B.銘文反映了商朝建立的歷史C.西周的疆土范圍較商朝縮小 D.西周青銅器制作技術不成熟9.秦朝在地方徹底廢除了“封諸侯,建藩衛”的做法,在全國范圍內普遍實行郡縣制度,郡縣主要官員由中央任命和考核。秦朝推行這一制度意在A.強化經濟管理 B.實行思想控制 C.加強中央集權 D.防止外戚專權10.如圖可知,秦朝A.人口結構復雜 B.賦稅非常沉重 C.婦女人口過多 D.徭役十分繁重11.漢文帝霸陵入選“2023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史載“漢文帝從代國來(到京城),在位23年,宮室、園林、狗馬、服飾、車駕等等,什么都沒有增加。”材料表明漢文帝提倡A.勤儉治國 B.加強集權 C.依法治國 D.以民為本12.漢武帝時,諸侯王所據領地疆域廣大,平時驕奢淫逸,一旦出現政治動蕩,就會成為威脅朝廷的力量,而直接削減封地,易引發叛亂。漢武帝為解決此問題采取的措施是A.頒布“推恩令” B.建立刺史制度 C.奉行尊崇儒術D.實行鹽鐵官營13.為加強朝廷對經濟的控制,漢武帝把鑄幣權歸中央,統一鑄造了A. B. C. D.14.某學校七年級(1)班同學制作了中國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處政權的建立者應是A.項羽 B.劉邦 C.劉秀 D.曹操15.如圖為中國古代史時間軸圖,其中階段①的特征是④③②①220年1840年1368年907年581年公元前221年先秦時期明清時期④③②①220年1840年1368年907年581年公元前221年先秦時期明清時期A.原始社會與中華文明的起源B.奴隸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王朝的過渡 C.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D.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和鞏固16.某同學到新疆旅游,在博物館里見到了許多在當時出土的中原絲織品。他結合所學的知識推測出:大量絲織品從中原傳入新疆最早始于A.秦始皇統治時期 B.漢高祖統治時期 C.漢武帝統治時期 D.光武帝統治時期17.《漢書》記載:“自玉門、陽關出西域,有兩道,從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車,為南道。南道西逾蔥嶺,則出大月氏、安息。自車師前王廷隨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為北道。北道西逾蔥嶺,則出大宛、康居、奄蔡、焉耆。”這段史料表述了A.開辟絲綢之路的原因B.開辟絲綢之路的輕松C.開辟絲綢之路的意義 D.陸上絲綢之路的路線18.據《史記?太史公自序》記載,司馬遷為了完成父親的遺業,大量閱讀朝廷史官記載,還到各處實地探訪考察,搜集遺聞,辨別真偽,最終寫成了不朽名著《史記》。這部史書可以作為我們了解史實的重要參考文獻。你在《史記》中能查到的史實是A.大澤鄉起義 B.西晉統一全國 C.八王之亂 D.江南地區的開發19.“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該詞描寫的戰役產生的影響是A.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基礎 B.為三國鼎立的形成奠定基礎 C.三國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D.最終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20.“家國情懷”是歷史學科追求的核心素養之一,而“國家主權意識”又是“家國情懷”的主要內容之一。下列史實中,能體現當今“家國情懷”的“國家主權意識”的有A.“南朝”的宋、齊、梁、陳四個王朝中,宋朝疆域最大 B.氐族人苻堅任用漢人王猛為相,整頓吏治,厲行法治,提倡儒學C.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成熟文字 D.230年,孫權派將軍衛溫率萬人船隊到達夷洲,加強了臺灣與內地的聯系 21.成語“亂七八糟”和兩個歷史事件有關,“亂七”和西漢景帝時的“七國之亂”有關,“八糟”和惠帝時的“八王之亂”有關。“八王之亂”發生的朝代是A.東漢 B.三國 C.西晉 D.東晉22.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中寫道:公元383年,這流亡政府的弱勢軍隊出人意外地打敗了前秦領袖苻堅所統率的絕對優勢的北方聯軍。”這個“流亡政府”是A.西漢 B.東漢 C.西晉 D.東晉23.下列磚畫出土于甘肅嘉峪關魏晉古墓,生動再現了漢人胡食的生活習俗,這組磚畫反映了制作蒸饃與烙餅食用燒烤食品制作蒸饃與烙餅食用燒烤食品A.江南生活 B.民族交融 C.政權并立 D.政治改革24.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一書中提出“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書中還記載了很多農諺,如“春分種麻種豆,秋分種麥種蒜”“谷雨前后,種瓜種豆”“過了芒種,不可強求”等。這反映了農業生產A.要順應天時地利 B.要充分利用土地 C.要重視選育良種D.要改進生產技術25.素有“石頭史書”之稱的世界文化遺產——大同云岡石窟,其中20號窟大佛依照北魏開國皇帝道武帝的形象雕刻,造型受古印度鍵陀羅風格影響,高鼻深目、袈裟右祖、衣紋突起,左臂衣紋雕刻得非常優美,唇上有兩撇小胡子。這反映了這一時期佛像的創作風格是A.宣揚眾生平等、忍耐順從 B.追求出神入化、爐火純青 C.宣揚漢民族與鮮卑族交融 D.借鑒外來佛教的藝術潮流二、非選擇題(共3小題,第26小題18分,第27小題16分,第28小題16分,共50分。)26.(18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漢興,接秦之弊,諸侯并起,民失作業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天下既定,民亡蓋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漢書?食貨志》(1)閱讀材料一,簡要說明西漢建立之初的景象。為此漢高祖實行了什么政策?(5分)材料二(文帝)詔曰:“農,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務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憂其然,故今茲親率群臣農以功之,其賜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漢書?文帝紀》材料三(景帝)詔曰:“農,天下之本也。黃金珠玉,饑不可食,寒不可衣,以為幣用,不識其終始。…其令郡國務勸農桑,益種樹,可得衣食物。“——《漢書?景帝紀》(2)材料二和材料三體現了兩位帝王怎樣的治國思想?在他們統治期間出現的治世局面叫什么?(4分)材料四【漢朝漢武帝時期的措施】漢武帝政治:削弱地方勢力思想:尊崇儒術經濟:加強管控軍事:北擊匈奴(3)選擇材料四表格中的兩項措施,提煉一個觀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論述。(9分,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27.(16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絲綢之路示意圖絲綢之路示意圖——《義務教育教科書七年級上冊》材料二漢朝對西域的經營打通了中西交通線,大大促進了東西方物質、文化的交流。漢朝出產的絲綢、鐵器源源不斷地輸往西方,絲綢很快成為羅馬帝國最為暢銷的商品。而西方的葡萄、胡麻、馬匹也輸入中原,成為中原重要的農畜產品。——馬孟龍《大一統王朝的確立》材料三地處中國西北的寧夏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當地很多文物默默訴說著千百年前東西方商貿的互通與繁榮。隨著中國不斷擴大“一帶一路”朋友圈,寧夏的絲路貿易盛況正在重現。——新華網(1)材料一中漢代“絲綢之路”的奠基人是誰?據材料指出這條道路的起點。它主要溝通哪兩大洲之間的經濟交流?結合所學,這兩大洲在漢代還可以通過什么道路開展貿易?(5分)(2)結合所學,指出西漢朝廷為管理西域所設置的機構及其意義。(3分)(3)據材料一、二,歸納漢朝經營西域的影響。(4分)(4)綜上所述,概括材料一、二與材料三所述事件之間的關系。(4分)28.(16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相互兼并,華夏族與周圍其他各民族交往越來越頻繁,逐漸形成了以華夏為主的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直到漢朝以后,華夏族才漸漸稱為漢族。——選自董耀會《萬里長城縱橫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材料二兩晉、南北朝之時,是向來被看做黑暗時代的,其實亦不盡然。這一時代,只政治上稍顯黑暗,社會的文化,還是依然如故。……其中關系最大的,便是黃河流域文明程度最高的地方的民族,分向各方面遷移。……魏晉南北朝內遷的北方少數民族一般被泛稱為“五胡”,一到隋唐時代,而所謂五胡,便已泯然無跡,良非偶然。——摘編自呂思勉《中國通史05卷》材料三國家興自北土,徙居平城,雖富有四海,文軌未一,此間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風易俗,信為甚難。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茲大舉,光宅中原。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若有故為,當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漸習,風化可新。——[北齊]魏收:《魏書》材料四習近平總書記對中華民族的顯著特征從4個“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