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果實與種子類天然藥物講解_第1頁
第九章果實與種子類天然藥物講解_第2頁
第九章果實與種子類天然藥物講解_第3頁
第九章果實與種子類天然藥物講解_第4頁
第九章果實與種子類天然藥物講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九章果實與種子類天然藥物果實和種子是植物體的兩種不同器官,但在商品流通中往往未嚴格區分,常常果實、種子一起入藥,如五味子、枸杞、山楂等;也有只用種子入藥的,如馬錢子、決明子等;少數以果實儲存、銷售,臨用時去果皮取種子入藥的,如巴豆。概論第九章果實與種子類藥材一、五味子二、山楂三、苦杏仁四、決明子五、枳實六、吳茱萸七、巴豆八、酸棗仁九、小茴香十、連翹十一、馬錢子十二、枸杞子十三、梔子十四、檳榔目錄第九章果實與種子類藥材重點難點掌握

五味子、小茴香藥材的相關知識

熟悉

山楂、苦杏仁、吳茱萸、馬錢子藥材的相關知識了解

決明子、枳實、巴豆、酸棗仁、連翹、枸杞子、梔子、檳榔藥材的相關知識第九章果實與種子類藥材一、五味子第九章果實與種子類藥材一、五味子SchisandraeChinensisFructus

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蘇恭曰:“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略有咸味,此則五味俱也。”這就是五味子名稱的出典。

祖國醫學認為: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五味子五味俱備,所以古來醫家素有五味子補五臟之說,也是備受推崇的保健品之一。引言

木蘭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Turc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實。習稱“北五味子”。來源一、五味子SchisandraeChinensisFructus

主產于吉林、遼寧、黑龍江等地。產地

秋季采摘成熟果實,曬干或蒸后曬干,除去果梗及雜質。采收加工一、五味子SchisandraeChinensisFructus

落葉木質藤本。葉互生,近膜質,闊橢圓或倒卵形,邊緣生有腺齒。花單性異株,花被片乳白色或粉紅色。雄花雄蕊5,雌花心皮離生,聚合漿果紅色,穗狀。植物形態特征一、五味子SchisandraeChinensisFructus

1.不規則圓球形或扁球形。

2.外皮紅、紫紅或紅褐,果肉柔軟皺縮,有的黑紅色或具“白霜”。

3.種子腎形,棕黃,有光澤,種皮硬而脆,種仁黃白。

4.果肉味酸;種子味辛、微苦,有香氣。性狀鑒定注意點

1.木脂素約含5%,主為五味子素等。

2.揮發油種子約含2%,果肉含少量。

3.其他有機酸、種子尚含脂肪油約33%。化學成分一、五味子SchisandraeChinensisFructus

枸椽酸鹽反應理化鑒定

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用于久咳虛喘,夢遺滑精,遺尿尿頻,久瀉不止,自汗,盜汗,津傷口渴,短氣脈虛,內熱消渴,心悸失眠。功效應用

藥典品——南五味子華中五味子S.sphenantheraRehd.etWils.的干燥成熟果實。粒較小,呈球形或扁球形,干癟,皺縮,果肉常緊貼于種子上。果肉氣微,味酸。

由于價格差異,常有南五味子充當北五味子的現象,另外還存在不少偽五味子,如:紅花五味子、滇藏五味子、披針葉五味子、翼梗五味子、綠五味子以及某些葡萄科植物的果實。知識鏈接一、五味子SchisandraeChinensisFructus南五味子藥材二、山楂第九章果實與種子類藥材二、山楂CrataegiFructus

始載于《唐本草》,原名赤瓜子。現代又名“山里紅”“胭脂果”,它具有很高的營養和藥用價值。引言

薔薇科植物山里紅CrataeguspinnatifidaBge.var.majorN.E.Br.或山楂C.pieeatifidaBge.的干燥成熟果實。

來源

主產于山東、河南、河北、遼寧等地。多為栽培。產地

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切片,曬干。采收加工二、山楂CrataegiFructus山楂藥材

1.類圓形切片,多卷邊,皺縮不平。

2.外皮紅或紅棕,有灰白小斑點。

3.橫切面具3~5粒淺黃色果核。

4.有的可見內凹的宿存花萼

5.氣微清香,味酸、微甜。性狀鑒定注意點二、山楂CrataegiFructus

1.有機酸類枸椽酸(藥典規定不得少于4.0%),山楂酸、熊果酸等。

2.黃酮類槲皮素、蘆丁、金絲桃苷等。化學成分

消食健胃,行氣散瘀。用于肉食積滯,胃脘脹滿,瀉痢腹痛,瘀血經閉,產后瘀阻腹痛,疝氣疼痛等;現用治高脂血癥等。功效應用二、山楂CrataegiFructus山楂葉山楂、山里紅的干燥葉。葉多破碎,綠色至棕黃色,完整展開呈寬卵形,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具2~6羽狀裂片,邊緣具尖銳重鋸齒;葉柄長2~6cm,托葉卵形至卵狀披針形。氣微,味澀、微苦。

主含金絲桃苷、槲皮素、牡荊素等成分。功效:活血化瘀、理氣通脈。用于氣滯血瘀,胸悶憋氣,心悸健忘,眩暈耳鳴。現代用治冠心病、心絞痛、高血脂、腦動脈硬化等。知識鏈接二、山楂CrataegiFructus三、苦杏仁第九章果實與種子類藥材三、苦杏仁

ArmeniacaeSemenAmarum

杏,始載于《名醫別錄》,為我國北方常見樹種。杏仁有苦杏仁與甜杏仁之分,甜杏仁較苦杏仁稍大,味不苦,多供副食品用。引言

薔薇科植物山杏PrunusarmeniacaL.var.ansuMaxim.、西伯利亞杏P.sibiricaL.、東北杏P.mandshurica(Maxim.)Koehne或杏P.armeniacaL.的干燥成熟種子。來源

我國大部分地區均產。主產北方,以內蒙古、吉林、遼寧、河北產量最大。產地

夏季果實成熟后采收,除去果肉及果核,取出種子,曬干。采收加工三、苦杏仁

ArmeniacaeSemenAmarum苦杏仁藥材

1.呈扁心形,基部鈍圓,左右不對稱。

2.表面黃棕至暗棕,有不規則皺紋。

3.尖端一側有短線狀種臍,基部有橢圓形合點,自合點分散出多數脈紋。

4.子葉2枚,乳白色。

5.氣微,味苦。性狀鑒定注意點三、苦杏仁

ArmeniacaeSemenAmarum

含苦杏仁苷約3%,脂肪油約50%,另含苦杏仁酶、櫻葉酶、蛋白質及氨基酸等。化學成分

降氣,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用于咳嗽氣喘,腸燥便秘。有小毒,內服不宜過量。功效應用三、苦杏仁

ArmeniacaeSemenAmarum藥典品——桃仁苦杏仁同屬植物桃Prunspersica(L.)Batsch或山桃P.davidiana(Carr.)Franch.的干燥成熟種子。呈扁長卵形,長1.2~1.8cm,寬0.8~1.2cm,厚0.2~0.4cm,表面密被細小顆粒狀突起,中部膨大,基部鈍圓稍偏斜,味微苦。

含苦杏仁苷與苦杏仁酶。能活血祛瘀,潤腸通便,用于經閉痛經,跌打損傷,腸燥便秘。知識鏈接三、苦杏仁

ArmeniacaeSemenAmarum桃仁藥材四、決明子第九章果實與種子類藥材四、決明子CassiaeSemen

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決明子亦藥亦食,近年來其保健功能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決明子茶,色、香、味俱佳,具有獨特的咖啡風味,又可用于防治各種眼病、高血壓、高血脂和便秘等。引言

豆科植物決明CassiaobtusifoliaL.或小決明CassiatoraL.的干燥成熟種子。來源

我國大部分地區均產。主產于江蘇、安徽、浙江、廣東等地。產地

秋季果實成熟后采收,曬干,取出種子。采收加工四、決明子CassiaeSemen決明藥材

1.決明

(1)略呈菱狀方形或短圓柱形,兩端平行傾斜。

(2)表面黃綠或暗棕,平滑,有光澤。

(3)背腹面各有1條突起棱線,兩側各有1條斜向對稱的淡黃棕色凹線紋。

(4)種皮薄,子葉2枚,黃色,呈“S”形曲折并重疊。

(5)氣微,味微苦。性狀鑒定注意點四、決明子CassiaeSemen小決明藥材

2.小決明

(1)呈短圓柱形。

(2)棱線兩側各有1片淺黃棕色的寬廣色帶,凹陷不明顯。性狀鑒定注意點四、決明子CassiaeSemen

主含蒽醌衍生物:大黃素、大黃素甲醚、大黃酚、大黃酸、鈍新素、鈍葉素及其苷類等。化學成分

清熱明目,潤腸通便。用于目赤澀痛,羞明多淚,頭痛眩暈,目暗不明,大便秘結。功效應用四、決明子CassiaeSemen五、枳實第九章果實與種子類藥材五、枳實AurantiiImmaturusFructus

枳,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古代本草記載的枳為枸橘,但藥用枳實、枳殼的來源后來發生了變遷,改用酸橙果實,沿用至今。引言

蕓香科植物酸橙CitrusaurantiumL.及其栽培變種或甜橙CitrussinensisOsbeck的干燥幼果來源

主產于浙江、江西、湖南和四川省。多系栽培。產地

5~6月收集自落果實,較小者直接曬干或低溫干燥。較大者橫切為兩瓣后,曬干或低溫干燥。采收加工五、枳實AurantiiImmaturusFructus枳實藥材

1.半球形,少數為球形。

2.外果皮暗棕綠色或黑綠色,見顆粒狀突起和皺紋、果柄痕。

3.切面中果皮略隆起,黃白色或黃褐色,邊緣有油室,瓤囊棕褐色。

4.質堅硬。氣清香、味苦而微酸。性狀鑒定注意點五、枳實AurantiiImmaturusFructus

含有升壓作用的辛弗林及N-甲基酪胺。另含揮發油以及黃酮類成分橙皮苷、新橙皮苷。化學成分

破氣消積,化痰散痞。用于積滯內停,痞滿脹痛,瀉痢后重,大便秘結,痰滯氣阻,胸痹,結胸;胃下垂,脫肛,子宮脫垂。功效應用五、枳實AurantiiImmaturusFructus藥典品——枳殼蕓香科植物酸橙CitrusaurantiumL.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未成熟果實。藥材呈半球形,直徑3~5.5cm。外皮綠褐色或棕褐色,略粗糙,散有眾多小油點。質堅硬,不易折斷。氣香,味苦、微酸。含有橙皮苷、新橙皮苷以及揮發油、生物堿、有機胺等化學成分。

具有理氣寬中,行滯消脹功效。用于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痰飲內停,胃下垂,脫肛,子宮脫垂。知識鏈接枳殼藥材五、枳實AurantiiImmaturusFructus六、吳茱萸第九章果實與種子類藥材六、吳茱萸

EvodiaeFructus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每當吟起王維的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總能勾起游子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詩中提到的“茱萸”就是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的藥材吳茱萸。引言

蕓香科植物吳茱萸Evodi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