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七年級語文
試卷
考試分數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第一部分(1-4題,共17分)為迎接新中國成立75周年,班級將要開展一項“賞
四季美景頌盛世中華”的演講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以下任務。
1.玲玲在審核活動內容時,遇到了一些文字障礙,請你幫忙。
美景貯蓄著無窮的力量,能給人無盡的美的享受。美景可以是朗潤的春山、綠茵茵的
小草;可以是溫晴的濟南的冬天,有山有水,全在藍天下暖和安適地睡著,讓人看著便覺得
有了著落;可以是熱烈而又粗guAng的夏雨,可以是使人靜mi、使人懷想的秋雨。山川遼
闊,美景多姿,讓我們一起欣賞美景,領略祖國的風采。
(1)給文段中加著重號的詞語注音。
①貯蓄()②著落()
(2)根據文段中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
①粗guAng()②靜mi()
2.本次活動的朗讀部分由班長負責,但是班長對于有些句子的重音和停連把握不準,請你
幫忙。
陽光撩開云霧,久違鳥語花香。
春天總是這般美好,若是放晴,攜幾個孩童在春天里奔跑,那些久別的村莊就有了生
機,或是去把那些久未翻過的泥土翻開,種上希望,青山綠水間回蕩著欣喜與盼望。
風如絲帶,把所有美好的愿景纏繞在春天里,像婀娜的舞者,擊響春天小城里幸福的
兒歌,探求希望的音符。
(1)為選段中畫橫線的句子標注重音,你認為恰當的一項是,理由
是O
A.春天總是這般美好,若是放晴,攜幾個孩童在春天里奔跑
B.春天總是這般美好,若是放晴,攜幾個孩童在春天里奔跑
(2)請你運用正確的朗讀符號,為畫波浪線的句子設計朗讀停頓。(較短的停頓用T標示,標
3處)
試卷第1頁,共8頁
或小家碧玉般清秀,在公園里從這頭到那頭來回奔跑;或像上學的孩童,哼著久遠的
兒歌,探求希望的音符。
3.你被評為校“禮儀之星”,班主任安排你去請文化館王館長參加活動,但是邀請函中有一
處用語存在問題,請你修改后交給王館長。
邀請函尊敬的王館長:
您好!我班將于2024年11月11日下午第三節課在班級內舉行“賞四季美景頌盛世中
華”的演講活動,特邀您參會指導,到時敬請拋豉引玉。
七年級1班
2024年11月5日
(1)錯誤:修正:
(2)“敬謙辭”藏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文明禮儀,見面時,你會說:“王館長,①(久違、
久仰)大名!”呈邀請函時,你會說:“王館長,敬請②(蒞臨、光臨)指導!”
4.在“賞四季美景頌盛世中華”的主題下,除可以采取演講活動外,還可以采取哪些活動?
請你幫忙提出兩個活動以供選擇。
活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5-20題共53分)我國擁有五千年的歷史文明,960多萬平方公里
的土地,從塞北到江南,從大漠到沿海,無一處不是我們的驕傲,每一處都令
我們自豪。在這建國75周年之際,請你跟隨文人的腳步,一起感受我們偉大的
祖國的美好。
一、古詩文
(一)古詩文默寫。(8分)
5.古詩文默寫。
(1)自古文人多“悲秋”,但曹操筆下卻是“,洪波涌起”(《觀滄海》)盡顯大海的宏
偉氣象;李白則寫出“,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傳達出詩人江行的獨特
體驗。
(2)思念是詩歌常見的主題。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借“,”
把一片深情托給千里明月,向好友遙寄思念;李益在《夜上受降城聞笛》中用“,一
夜征人盡望鄉”描述凄涼幽怨的蘆笛聲,以此喚起征人思鄉之情;王灣在《次北固山下》中
輕誦“鄉書何處達?”的那一刻,思緒早已隨家書飛回那朝思暮想的家鄉。
試卷第2頁,共8頁
(3)自古文人勤“思考”,他們常把孔子所倡導的學習方法:",”作為座右銘,
注重“學,,與“思,,的結合。
(二)古詩文閱讀。(5分)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6.下面對這首散曲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夕陽西下”點明了特定時間,與首句的“昏”相呼應。
B.“小橋流水人家”呈現一派清雅、安適的景象,并不能成為使“斷腸人”心碎腸斷的觸發物。
C.全篇僅五句,既無夸張,也不用典,純用白描如實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態面貌,
描寫出一幅游子深秋遠行圖,營造出悲涼的氛圍。
D.“天凈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題目。“思”意為“思緒”。這首小令被譽為“秋思之祖”,其
中的主旨句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7.“古道西風瘦馬”可否改成“古道清風瘦馬”?為什么?
二、閱讀文言文選段,完成下面8-10題。(12分)
【甲】
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
子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子日:“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
回也!“(《雍也》)
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試卷第3頁,共8頁
【乙】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日:“白雪紛紛何所似?''兄
子胡兒日:“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
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選自《世說新語?詠雪》)
8.解釋下列加點字詞。
(1)人不堪其憂()(2)四十而不惑()
(3)擇其善者而從之()(4)俄而雪驟()
9.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1)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2)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
10.結合【甲】文中的畫線句子,說說顏回有著怎樣的生活態度?對你有什么啟發?
三、(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陜北的秋
崔子美
①立秋風爽,陜北大地開始變得豐饒而斑斕。
②清晨,白霧從山谷里升起,悄悄地蒸騰在梁翔之間,一團團地漫溢,猶如數不清的
羊肚子手巾,結在樹的頭上、山的頭上、村莊的頭上。白得溫潤,純得悅目,像是上天抖開
的圣潔的衣裳。
③坐在殮畔上看繚繞的白霧,吃著玉米棒、甜南瓜、白洋芋、毛豆豆,秋的滋味便蔓
延開來。柵欄上的牽牛花兒吹起了紫色小喇叭,飛來的蜜蜂一朵又一朵地仔細檢閱;菜園里
的黃瓜、白菜、茄子、辣椒、西紅柿掛著露水,以新鮮的模樣等待陽光撫摸;黑貓無聲地走
來,咪咪地叫著臥在了小凳旁;紅的雞、白的雞,聚到草叢里咕咕地覓食;棕鳥在柵欄上翹
起黃尾巴,叫出一串串花腔。
④日頭升起幾竿子高,霧氣漸漸遁去了蹤影,山上山下變得碧汪汪、亮晃晃的。田野
上淡黃和深綠參差。僚子頂著卷發,谷穗兒低垂,玉米林站成了一個又一個方陣。鶴子飛起
飛落,寬寬的翅膀把天空擦得異常清澈。
試卷第4頁,共8頁
⑤走在馨風蕩漾的山里,猶如踩在了花海之上。那黃格燦燦、籃格英英、白格生生、
紫格楚楚的花兒,鋪在路邊,綻在地畔,掛在堤上,一片片、一簇簇、一堆堆地妖媲著,絆
著褲腳,掛著衣袖,攔著眼睛,牽著心魂,讓人舍不得、離不開。舉目遠望,一坡又一坡粉
紅粉紅的茶麥花兒,明艷在山獅之上,美如錦緞。
⑥山里長滿了樹,秋風卷起嘩嘩聲響。結滿小紅燈籠的是蘋果樹,綠玉般壓彎枝頭的
是梨樹,紅唇點點、笑彎了腰的是桃樹,碎瑪瑙般一串串的是棗樹。看著眼饞.走到樹下,
揪幾顆吃。轉頭之間,便有提了籃子的婦女走來,笑盈盈地說:“山里瓜果梨棗多,您盡管
吃呀,不吃就爛在了地里。”
⑦相逢就是緣,上門便是客。無論是否相識,趕上飯點兒,山里人都會熱情挽留。跟
她繞過山坡,只見院子外的殮畔上燦爛著一大片格桑花。她趕走樹下的小雞,把飯桌支在陰
涼兒里,端上瓜果,泡上茶水,喚來丈夫聊天作陪。窯洞里做飯的刀杖聲響起,不一會兒就
端上了一碗酸湯剁養面。酸湯浮了油花兒,飄出野蔥野蒜特有的香;剁出的茶面條兒細長若
芒,入口即化。天上白云飄動,坡上林草蕨蕤,院里花卉競放,純樸的民風,寧靜的曠野,
使人恍若身在世外桃源。我繼續趕路,夫妻倆直把我送上山梁,目送我遠去。
⑧黃昏來了,炊煙扶搖在村莊上空,牛兒羊兒從山道上成群結隊地歸來,夜色逐漸朦
朧。我坐在土院子里,和山里人談農桑光景。不知不覺間,銀河已掛在空中,無名鳥兒時遠
時近地啼球專,四周濺起了蟲兒們的低吟淺唱,在窗口邊、門腳下、窯背上、院子外。
⑨睡在土窯洞里,有種安逸和踏實的感覺。靠著玻璃窗,看月兒一寸寸地爬上東山,
看銀輝瀉在土炕上,給院子抹上霜白。蜘蛛在窯檐上編出了白絲大床,葡萄架上的蛔蛔還在
嘶鳴,靜謚里似有笛聲穿梭,心思綿延,忽然就有信天游的歌聲隱約傳來:
三更子月兒樹梢兒上動,
花棱兒窗子呀格外明,
小妹妹念想那心上人,
雙手手點亮一盞平安燈...
(選自《光明日報》2022年10月21日,有刪改)
n.請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文中畫線的句子。
12.文章調動了多種感官寫景,請從文章中各找出一個例句。(找出兩種感官即可)
13.文章以陜北信天游結尾,有何作用?
試卷第5頁,共8頁
四、(12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母愛像棉花盛開
①聽說,每一位母親都是大地上盛開的花朵,有人說母愛溫馨如康乃馨,有人說母愛
圣潔如魯冰花……然而,我那與泥土打了一輩子交道的母親卻從來沒見過這些嬌貴的花兒。
我也一直在尋找,尋找一朵屬于母親的花。
②母親是個勤勞樸實的農民,她用天底下最無私的愛養育著自己的三個兒女。小時候,
家里的經濟并不寬裕,母親卻總能讓我們時常成為小伙伴們羨慕的對象,或是一本有趣的小
人書,或是一根美味的冰棍……,可是母親,她對自己卻節儉到了幾乎苛刻的程度。
③記得,我在一篇小學作文里曾經這樣描述過母親:“我從來沒有看到媽媽穿過漂亮
的衣服,她很普通,普通得就像田野里隨處可見的狗尾巴花。"那是我第一次把母親比作花
兒,盡管那個懵懂的比喻一度成了村民的笑談,但母親那淳樸的形象卻永遠烙在了我心中。
④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母親的了解也不斷地增多。我曾經見到過母親年輕時候的照
片: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兩根烏亮亮的麻花辮,原來母親也是很美的。然而不幸的是,她
婚后不久父親的身體就一直不好,母親便不得不用柔弱的雙肩挑起家庭的重擔。
⑤母親不分晝夜操勞著,家務、農活、牲口、孩子……母親總有忙不完的事,再也無
暇去照一下鏡子,梳理一下自己秀美的長發了。在我心中,我覺得母親有時好像命運多舛的
苦菜花,有時卻像挺拔堅強的向日葵。然而,我又總感到這些花兒還是代表不了母親,總覺
得還缺了些什么。
⑥直到我大學畢業的那一年,剛找到工作的我迫不及待地趕回家,因為我想早點把這
個好消息告訴母親。那天,見到母親時,她正在棉花地里摘棉花。深秋的田野已是一片枯黃,
只有星星點點的棉花還在競相開放,潔白的棉絮漫天飛舞,和母親的白發一起在風中飄揚。
⑦得知我即將參加工作,母親的雙眼頓時嗑滿了欣慰的淚水。她高興地說:“快,幫
媽把地里的棉花摘了,明天就送去收購站,說不定還能給你換套像樣點兒的西裝呢!“望著
母親因長年累月的辛勞而過早蒼老的身影,驀然間,我覺得她仿佛也成了一株隨風搖曳的棉
花。
⑧棉花的一生共有兩次"花''開:花齡期的棉花開出的花朵很美,白的純潔,粉的淡雅,
但是為了孕育棉花,她只能萎謝掉自己美麗的容顏;產棉期棉花會把自己所有的養分都毫不
保留地提供給棉桃,于是葉著了,枝枯了,潔白的棉花終于成型了,而這一次,她枯槁的卻
是自己的全部啊!
試卷第6頁,共8頁
⑨棉花,可謂是我再熟悉不過的鄉間植物了,但那不正是我苦苦尋覓的母親花嗎?母
愛像棉花盛開,她窮其畢生的精力只為換取最終無私的綻放,吐出棉,紡成紗,擰成慈母手
中線,織成游子身上衣。
14.請分析本文題目《母愛像棉花盛開》的妙處。
15.簡要概括文中作者將母親比喻成狗尾巴花、苦菜花、向日葵、棉花的原因。
16.第④段中插入了一段對母親年輕時照片的描寫,有怎樣的作用?
17.賞析文中第⑥段畫線的句子。
五、整本書閱讀。(6分)
18.當我失掉了所愛的,心中有著空虛時,我要充填以報仇的惡念!我的報仇,就從
家里飼養著的一匹花貓起手,逐漸推廣,至于凡所遇見的諸貓。最先不過是追趕,襲擊;后
來卻愈加巧妙了,能飛石擊中它們的頭,或誘入空屋里面,打得它垂頭喪氣。
這段文字選自《朝花夕拾》中的《》,文段中的“所愛”指O
19.下列文章不屬于《朝花夕拾》的兩篇是()
A.《父親的病》B.《五猖會》C.《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D.《孔乙己》
E.《瑣記》F.《風箏》
20.根據你對《朝花夕拾》這部名著的了解,選出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朝花夕拾》是魯迅1926年先后撰寫的回憶性散文的結集,共十篇。最初以《舊事重提》
為總題目陸續發表于《莽原》半月刊上。
B.《朝花夕拾》中出現了六個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長媽媽)、恩師(壽鏡吾)、朋友
(范愛農)、父親和鄰居(衍太太)、私塾老師(藤野先生)。
C.《〈二十四孝圖〉》中經典事件有: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
D.《無常》中無常看到母親哭死去的兒子那么悲傷,決定放兒子“還陽半刻”,被頂頭上司
閻羅王打了四十大棒。
第三部分(第21題,共50分)
21.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董卿在《朗讀者》第二期開場白中說,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里,會遇到各種各樣的
陪伴。朋友的陪伴,讓時光多了一份友愛;父母的陪伴,讓生命多了一份溫暖;好書的陪伴,
讓頭腦多了一份智慧。
試卷第7頁,共8頁
相信你的生活中也有很多陪伴,請自選素材,自擬標題,完成作文。
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現真實人名。③不得抄襲和套
作,力求真情實感。
試卷第8頁,共8頁
1-(1)zhuzhuo
⑵獷謐
【詳解】(1)本題考查字音。
貯蓄(zhuxu):指儲存,積聚。
著落(zhu6hk,):可以依靠或指望的來源。
(2)本題考查字形。
粗獷(cilguMg):指豪放;豪壯。
靜謐(jingmi):指寂靜;平靜。
2.(1)示例一:A“總是”為副詞,強調春天一直非常美好。示例二:B“美好”為形
容詞,強調了春天的特點。
(2)示例:或小家碧玉般清秀,在公園里|從這頭到那頭|來回奔跑;或像上學的孩童,哼著久
遠的兒歌,探求|希望的音符。
【解析】【小題1]本題考查朗讀重音。
根據句子的內在邏輯和語法結構,適當地重音強調關鍵描寫部分,并在自然語氣處作出短暫
停頓,有助于朗讀時的表現力和聽眾的理解明晰。
選段中這個句子兩種重音標讀都有道理,任選其一說明理由即可。
A選項的“總是”表示一直如此,是個副詞,句子的重音落在“總是”上,強調的是春天一貫的
特點。B選項的“美好”是個形容詞,重讀這個詞,強調了“春天的美好”這個屬性的本身,說
明了春天的特點。
【小題2】本題考查朗讀設計。停頓將語義分割,使朗讀更有節奏感。
“在公園里”后稍作停頓,是將地點狀語單獨劃分出來,強調了動作發生的場景。然后“從
這頭到那頭”是描述奔跑的范圍,這里停頓可以突出奔跑的路徑,最后“來回奔跑”是整個
行為動作的核心表述,如此停頓能清晰地展現出畫面感,讓讀者腦海中浮現出一個如同小家
碧玉般清秀的對象在公園特定范圍內奔跑的場景,可停頓為“在公園里|從這頭到那頭|來回
奔跑”;
“哼著久遠的兒歌”是描述孩童的行為狀態,而“探求”之后停頓,是為了突出“探求”這
一動作,“希望的音符”作為探求的對象,這樣停頓能更好地體現出孩童那種充滿希望、積
極探索的狀態,從語義上使句子層次分明。
3.(1)錯誤:“拋磚引玉”使用錯誤修正:示例:到時請您多提寶貴意見。
⑵久仰蒞臨
答案第1頁,共10頁
【詳解】(1)本題考查謙辭敬辭。
第一空:“拋磚引玉”是謙辭,比喻自己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引出別人高明的、成熟的
意見。不能用于對方。由“特邀您參會指導,到時敬請拋磚引玉”可知,是請王館長指導,所
以“拋磚引玉”使用錯誤。
由“特邀您參會指導”可知,是請王館長參會指導,所以可以寫:到時候請您提一些寶貴意見。
(2)本題考查敬謙辭使用。
第一空:
久違:客套話,好久沒見。久仰:客套話,仰慕已久(用于初次見面時)。由“見面時,你會
說”可知,與王館長是初次見面,故此處應用“久仰”。
第二空:
蒞臨:書面語、敬語,多用于修飾長輩、上級及貴賓的光臨,以示主人對客人的敬意。光臨:
多用于口語,敬辭,稱賓客來到。由“文化館王館長”可知,是知王館長是貴賓,班級邀請王
館長來參加指導演講活動,故此處應用“蒞臨”。
4.示例:“賞四季美景頌盛世中華”主題班會“賞四季美景頌盛世中華”征文比
賽
【詳解】本題考查活動設計。
“賞四季美景頌盛世中華”這個主題既涉及到對四季景色的欣賞展現,又要有對祖國的歌頌
贊美之意。可以考慮一些能直觀呈現四季不同景色特點的活動形式,比如藝術創作、組織戶
外踏青、采風活動。還可開展文化展示類活動,比如民俗文化展、主題征文比賽。還可以策
劃一些結合四季元素與愛國情懷的游戲競賽活動。本題為開放性試題,答案不唯一。
示例:“賞四季美景頌盛世中華”詩詞朗誦會;“賞四季美景頌盛世中華”攝影展。
5.秋風蕭瑟峨眉山月半輪秋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不
知何處吹蘆管歸雁洛陽邊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詳解】本題考查名句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
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本題中
的“蕭瑟、峨眉、愁、蘆管、罔、殆”等字詞容易寫錯。
6.B7.不可以。“西風”指秋風,秋風給人悲涼、蕭瑟之感,襯托出作者的孤寂愁苦之
情;“清風”指的是清微的風,“清風”是清涼的風,給人舒適清爽的感覺;如果將“古道西風
瘦馬”改成“古道清風瘦馬”就沒有蕭瑟悲涼的氣氛,也不能抒發羈旅游子的悲苦情懷。
【分析】這首散曲通過簡練的筆觸描繪出一幅秋日黃昏的景象,枯藤、老樹、昏鴉、小橋、
答案第2頁,共10頁
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等意象交織,營造出一種孤寂、凄涼的氛圍。詩人以“夕陽
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點明游子的思鄉之情,表達了深切的鄉愁和孤獨感。
6.本題考查詩詞的賞。
B.“小橋流水人家”呈現清雅、安適的景象,以樂景襯哀情,反襯作者羈旅之苦、思鄉之情,
也是“斷腸人”心碎腸斷的觸發物;
故選B。
7.本題考查煉字。
首先明確態度,“不好”。“古道西風瘦馬”意思是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西
風:西面吹來的風。多指秋風。這首散曲寫的是秋季景色,應為西風。西風較寒,使人的心
情極度傷感,用這種景物能很好地襯托出作者此時孤寂愁苦的心情;清風:清微的風;清涼
的風。清風給人的感覺是一種舒適的感覺,和作者此時的心情明顯不相吻合。
示例:不好。西風:西面吹來的風。多指秋風。清風:清微的風;清涼的風。馬致遠的《天
凈沙?秋思》是描寫秋天景色的。如果將“西風”改為“清風”,就沒有秋天的意境了。沒有烘
托出蕭瑟悲涼的氣氛,也不能抒發羈旅游子的悲苦情懷。
8.能忍受迷惑,疑惑好的方面,優點不久,一會兒9.(1)五十
歲就了解了上天的意旨,六十歲聽得進不同的意見,七十歲能夠順從自己的意愿,不逾越法
度。(2)謝太傅兄長的女兒說:“不如說是柳絮趁風而起。”10.從顏回生活在簡陋的環
境中,生活艱苦,卻甘之如飴,可以看出他安貧樂道、豁達淡然、知止知足的生活態度。啟
示:人總要有一定的精神追求,而不單單只停留在物質追求之上,為了自己的理想或高雅的
志趣,即使生活清苦,也可以淡然面對,甘之若飴。(言之有理即可)
【導語】這篇文章選自《論語》和《世說新語》,展現了儒家思想和魏晉風度的結合。孔子
的言論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和人生不同階段的智慧積累,體現了儒家對道德修養的重視。顏
回的生活態度則表現出一種安貧樂道的精神,啟發人們在困境中保持樂觀。謝太傅與子侄的
對話則展現了魏晉時期士族的風雅和機智,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文化氛圍。整體上,文章通過
對話和故事傳達了深刻的哲理和生活智慧。
8.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
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象。
(1)句意為:別人都忍受不了那貧困的憂愁。堪:能忍受。
(2)句意為:四十歲(掌握了知識)而不致迷惑。惑:迷惑,疑惑。
(3)句意為:選擇他好的方面向他學習。善者:好的方面,優點。
答案第3頁,共10頁
(4)句意為:不一會兒,雪下得大了。俄而:不久,一會兒。
9.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
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
(1)句中的“天命(上天的意旨)、耳順(聽得進不同的意見)、逾矩(逾越法度)”幾個詞
是重點詞語。
(2)句中的“未若(不如)、因(趁)”幾個詞是重點詞語。
10.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
從【甲】文中"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可以看出,顏回在“一
簞食,一瓢飲,在陋巷”的艱苦的生活條件下“不改其樂”,寫他不因物質的匱乏而改變自己
的樂趣和追求。體現了他安貧樂道、豁達淡然、知止知足的生活態度。
談啟示要結合生活實際。顏回在簡陋的生活條件下依然保持快樂,啟示我們,幸福不在于外
在的物質,而在于內心的滿足和對生活的熱愛。我們應學習顏回的精神,應保持積極樂觀的
心態,不被外界環境所左右,追求內心的寧靜和快樂。
【點睛】參考譯文:
【甲】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學習,三十歲能有所成就,四十歲(掌握了知識)而不致迷
惑,五十歲知道(哪些是)上天的意旨,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七十歲可以順從意愿,
又不越過法度。”
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那么就可以憑借這一點去當(別人
的)老師了。”
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么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里,別人都忍受
不了那貧困的憂愁,顏回卻依然自得其樂。顏回的品質是多么高尚啊!”
孔子說:“懂得學問和事業的人比不上喜愛學問和事業的人;喜愛學問和事業的人比不上以
學問和事業為快樂的人。”
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選擇他好的方面向他學習,(看
見)他不好的地方,(就作為借鑒)改掉自己也具有的缺點。”
【乙】謝太傅在一個冬雪紛飛的日子里,把子侄們輩的人聚集在一起,跟他們一起談論詩文。
不一會兒,雪下得急了,太傅十分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長子謝
朗說:“跟在空中撒鹽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另一個哥哥的女兒說:“不如比作柳絮憑借風而
起。”謝太傅聽了開心地大笑起來。她(謝道鎘)就是謝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
凝之的妻子。
答案第4頁,共10頁
11.運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各種果樹的特點,表達出作者對果樹的
喜愛之情。12.示例:(1)視覺:舉目遠望,一坡又一坡粉紅粉紅的養麥花兒,明艷在
山齊之上,美如錦緞。
(2)聽覺:無名鳥兒時遠時近地啼嘴,四周濺起了蟲兒們的低吟淺唱。
(3)嗅覺:酸湯浮了油花兒,飄出野蔥野蒜特有的香。
(4)味覺:坐在磴畔上看繚繞的白霧,吃著玉米棒、甜南瓜、白洋芋、毛豆豆,秋的滋味
便蔓延開來。
(5)觸覺:剁出的養面條兒細長若芒,入口即化。13.給文章增添了陜北的地域特色,
體現了陜北的獨特風情;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表達了作者對陜北秋天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解析】H.本題考查賞析語句。
依據“結滿小紅燈籠的是蘋果樹,壓彎枝頭的是梨樹”“碎瑪瑙般一串串的是棗樹”可知,這三
處語句句式一致,因此是運用了排比的修辭;同時,依據“小紅燈籠”“綠玉般”“碎瑪瑙般”可
知,這是將蘋果比作“小紅燈籠”,將“梨”比作“綠玉”,把“棗”比作“碎瑪瑙”,運用比喻的修
辭手法;依據“紅唇點點、笑彎了腰的是桃樹”可知,這是賦予桃樹以人的行為,是采用了擬
人的修辭手法。上述修辭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陜北大地上各種果樹及結出的果實的特點,表達
出作者對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12.本題考查分析寫作方法。人的感覺包括聽覺、視覺、嗅覺、觸覺、味覺這五種感覺,運
用這些感覺器官進行描寫,能讓我們感受世界、讓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
示例:
視覺:依據⑤段“那黃格燦燦、藍格英英、白格生生、紫格楚楚的花兒”可知,生動地描繪
了各種顏色花朵的美麗狀態,如黃色的花朵燦爛耀眼,藍色的花朵清新英俊,白色的花朵生
機勃勃,紫色的花朵嬌艷動人。這些描繪不僅展現了花朵的色彩之美,還通過排比的手法增
強了語言的節奏感和視覺沖擊力,使讀者仿佛置身于一個充滿生機和色彩的花海之中。
聽覺:依據⑧段“無名鳥兒時遠時近地啼嘴,四周濺起了蟲兒們的低吟淺唱”可知,詩中的“啼
嘴”和“低吟淺唱”分別指鳥兒的鳴叫和蟲兒的鳴聲,通過“時遠時近”和“四周濺起”的描繪,
形成了一種立體感和動態感,仿佛讀者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這種自然界的和諧與生機。鳥
兒的聲音在四周回蕩,蟲兒的鳴叫仿佛在水面上蕩起漣漪,這種描繪不僅展現了自然界的細
膩聲音,還傳達了一種寧靜中的生動和活力。
嗅覺:依據⑦段“酸湯浮了油花兒,飄出野蔥野蒜特有的香”可知,這是描繪酸湯散發出野
蔥和野蒜特有的香氣。
答案第5頁,共10頁
味覺:依據③段“坐在磴畔上看繚繞的白霧,吃著玉米棒、甜南瓜、白洋芋、毛豆豆,秋的
滋味便蔓延開來”可知,這是通過寫秋季的美食,感受秋天的滋味。
觸覺:依據⑦“剁出的養面條兒細長若芒,入口即化”可知,入口即化的特性則強調了面條
的柔軟和易于消化,讓人在品嘗時能夠感受到面條的細膩和順滑。
作者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描寫,生動地表現出山間景色的美好,使讀者和作者一起產生對此
景的喜愛與贊美之情,讓人有親身面臨那種境地的感覺。
13.本題考查理解結尾作用。
依據“三更子月兒樹梢兒上動,花棱兒窗子呀格外明”可知,這是作者描寫陜北秋天靜謐的
夜晚景象,表現出陜北大地豐饒與斑斕特點,自然流露出對此情此景的熱愛與贊美之情。
依據“三更子月兒樹梢兒上動,花棱兒窗子呀格外明,小妹妹念想那心上人,雙手手點亮一
盞平安燈,,可知,文章以陜北信天游的形式結尾,語言生動活潑,余韻悠長,增強了文章的
感染力,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14.運用比喻的修辭,非常形象,吸引閱讀興趣;寫出母親像棉花一樣為了兒女窮其畢生精
力,突出母愛的無私;提示了文章的主旨。15.因為母親對自己節儉到了幾乎苛刻的地
步,穿著普通,而將她比作隨處可見的狗尾巴花。因母親不分晝夜操勞挑起家庭重擔,而將
她比作命運多舛的苦菜花和挺拔堅強的向日葵。因母親窮其畢生精力哺育兒女,而將她比作
一株隨風搖曳的棉花。(意對即可)16.這段插敘補充交待了母親年輕時的美麗,與后
文母親承擔家庭的重擔日夜操勞過早衰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進而突顯了母親的辛苦和無私
奉獻,表達了對母親深深的愛。17.景物描寫(環境描寫),層層烘托,營造了一種蕭
瑟悲涼的氛圍,烘托了母親堅韌的性格和蒼老的形象,為下文盛贊母親作鋪墊。
【導語】這篇文章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真摯的情感,刻畫了一位勤勞樸實的母親形象。作者以
“母愛像棉花盛開”為題,巧妙地將母親的無私奉獻與棉花的特性相結合,表達了對母愛的深
刻理解和感激。文中多次運用比喻,將母親與不同的花朵相比較,逐步深化對母愛的認識,
最終找到最貼切的象征一棉花,突顯母愛的質樸與偉大。文章情感真摯,語言樸實,富有
感染力。
14.本題考查文章標題的好處。
“母愛像棉花盛開”很明顯,標題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母愛”比作“盛開的棉花”,這就
使得標題十分形象生動,富有吸引力,從而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其次,把母愛比作棉花
盛開,結合文章第⑧段“花齡期的棉花開出的花朵很美,白的純潔,粉的淡雅,但是為了孕
育棉花,她只能萎謝掉自己美麗的容顏;產棉期棉花會把自己所有的養分都毫不保留地提供
答案第6頁,共10頁
給棉桃,于是葉蕉了,枝枯了,潔白的棉花終于盛開了,而這一次,她枯槁的卻是自己全部
啊!”可知棉花的特點是孕育棉桃,給棉桃提供養分,最終枯槁了自己,由此看出棉花是十
分無私偉大的,母愛也如棉花盛開一般,說明了母愛的無私。結合全文內容看,本文的主旨
就是突出母愛的無私,由此看出標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15.本題考查對文章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狗尾巴花:根據文章第③段“我從來沒有看到媽媽穿過漂亮的衣服,她很普通,普通得就像
田野里隨處可見的狗尾巴花。”可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結合文章第②段“可是母親,
她對自己卻節儉到了幾乎苛刻的程度”以及第③段“我從來沒有看到媽媽穿過漂亮的衣服,
她很普通”可知,因為母親對自己節儉到了幾乎苛刻的地步,穿著普通,而將她比作隨處可
見的狗尾巴花。
苦菜花、向日葵:根據文章第⑤段“在我心中,我覺得母親有時好像命運多舛的苦菜花,有
時卻像挺拔堅強的向日葵。”可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結合第⑤段“母親不分晝夜操
勞著,家務、農活、牲口、孩子……母親總有忙不完的事,再也無暇去照一下鏡子,梳理一
下自己秀美的長發了。”可知,父親身體不好后,母親不分晝夜操勞挑起家庭重擔,展現出
她的命途多舛和面對困境的堅強,而將她比作命運多舛的苦菜花和挺拔堅強的向日葵。
棉花:根據文章第⑦段“驀然間,我覺得她仿佛也成了一株隨風搖曳的棉花。”可知,運用
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結合第⑧段“花齡期的棉花開出的花朵很美,白的純潔,粉的淡雅,但
是為了孕育棉花,她只能萎謝掉自己美麗的容顏;產棉期棉花會把自己所有的養分都毫不保
留地提供給棉桃,于是葉蕉了,枝枯了,潔白的棉花終于成型了,而這一次,她枯槁的卻是
自己的全部啊!”可知,棉花為了孕育棉桃犧牲了自己,而母親窮其畢生精力哺育兒女,犧
牲了自己的一生,二者都是為了后代而犧牲自己,所以將母親比作一株隨風搖曳的棉花。
16.本題考查插敘的作用。
根據題干中“第④段中插入了一段對母親年輕時照片的描寫,有怎樣的作用?”這句話可知,
此問題問的是插敘的作用。插敘的作用:補充說明、鋪墊、襯托、照應等,插敘可以使文章
結構更具變化、推動情節發展、突出人物性格,使文章結構脈絡更加清晰、主題更突出等。
“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兩根烏亮亮的麻花辮,原來母親也是很美的。”這段插敘補充交代了
母親年輕時的美麗。結合第⑤段“母親不分晝夜操勞著,家務、農活、牲口、孩子……母親
總有忙不完的事,再也無暇去照一下鏡子,梳理一下自己秀美的長發了。”,第⑥段“潔白
的棉絮漫天飛舞,和母親的白發一起在風中飄揚。”可知,把母親照片中年輕的美麗與后文
母親承擔家庭的重擔日夜操勞過早衰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結合第④段“然而不幸的是,她
答案第7頁,共10頁
婚后不久父親的身體就一直不好,母親便不得不用柔弱的雙肩挑起家庭的重擔”、第⑤段“母
親不分晝夜操勞著,家務、農活、牲口、孩子……母親總有忙不完的事,再也無暇去照一下
鏡子,梳理一下自己秀美的長發了"可知,母親為了承擔家庭重擔,為了孩子,無暇去關注
容顏,表現出母親的辛苦和對家庭的無私付出,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心疼、感激和愛。
17.本題考查句子賞析。
根據“深秋的田野已是一片枯黃,只有星星點點的棉花還在競相開放,潔白的棉絮漫天飛舞,
和母親的白發一起在風中飄揚。”可知,寫了深秋田野的環境,很明顯這是環境描寫,因此
需要結合環境描寫的作用進行分析。結合關鍵詞“枯黃”“星星點點”“潔白的棉絮漫天飛舞”,
可以體會到這樣的環境渲染了一種蕭瑟悲涼的氣氛,“母親的白發”一詞可以看出母親蒼老的
形象,母親這么老了,還在棉花田里辛勤勞作,也看出了母親堅韌的性格,由此為下文寫作
者對母愛的贊美做了鋪墊。
18.《狗?貓?鼠》隱鼠
【詳解】本題考查名著內容識記。
選文出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狗?貓?鼠》,寫的是“我”仇恨貓,“我”追趕貓,用石頭打
貓。《狗?貓?鼠》是魯迅先生創作于1926年的散文名篇,運用反語和曲筆,以動物喻人,以
議論為線索,夾敘夾議,寓意深厚。散文首先回擊了“現代評論派”對作者“仇貓”的誣蔑,揭
露了他們卑劣的手段,然后作者說明自己“仇貓”的近因,刻畫出“貓”的主要特征;再以童年
的追敘,交代了“仇貓”的原因;最后批判“中庸之道”,指出它的實質是縱惡養奸。作者表面
上討厭貓,實際上卻鞭撻了具有與貓類似習性的一類人,如當時社會上的一些“正人君子”、
軍閥統治者的幫兇。作者借追憶自己童年時救養的一只可愛的隱鼠,最終卻慘遭殺害的往事,
表達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施暴者的憎恨。聯系原文“再一回憶,我的仇貓卻遠在能夠說出
這些理由之前,也許是還在十歲上下的時候了。至今還分明記得,那原因是極其簡單的:只
因為它吃老鼠……吃了我飼養著的可愛的小小的隱鼠”可知,文段中的“所愛”指隱鼠。
19.DF
【詳解】本題文學常識識記。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是現代文學家魯迅的散文集,收錄魯迅于1926年創作的
10篇回憶性散文。此文集作為“回憶的記事”,多側面地反映了作者魯迅青少年時期的生活,
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經過。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時代在紹興的家庭和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美容機構超聲刀產品直銷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政府項目策劃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安防監控設備融資租賃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火鍋餐飲業商鋪租賃合同書
- 2025版商務辦公場地租賃合同范本(含水電費條款)
- 二零二五年度辦公室裝修節能評估與咨詢合同范例
- 二零二五年林業資源場調研合同范本
- 2025版水利設施改造與安裝工程合同
- 2025版白酒產品全國分銷總代理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環境監測設備安裝與數據分析合同
- 《PLC應用技術(S7-1200)微課版》全套教學課件
- 2025年入黨培訓測試題庫及答案
- 小學二年級升三年級語文暑假銜接作業(共32天附答案)
- 工地用電節約管理辦法
- 2025年市場監管知識測試題及答案解析
- 護理能力考試試題及答案
- 執法現場會活動方案
- 2025年人教版八年級政治下冊期末考試卷(附答案)
- 基本藥物知識培訓
- 2024年溫州市交通發展集團招聘考試真題
- 學前教育游戲教育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