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粵教版高二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粵教版高二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粵教版高二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粵教版高二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粵教版高二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粵教版高二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為實現社會的轉型,近代先進的中國人作出了不懈探索。下列太平天國運動中提出的主張,最符合社會轉型趨勢的是A.“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婦”B.“所有婿娶彌月喜事,俱用國庫”C.“貴賤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D.“凡有仿造外國火車、輪船、器皿者,給予專利鼓勵”2、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礎的改革是A.梭倫改革B.克利斯提尼改革C.伯利克里改革D.庇西特拉圖改革3、美國新政時期農業部長華萊士曾指出:“王安石在1068年的重大困難之下所遭遇的問題,與羅斯福總統在1933年,雖然時代懸殊,幾乎完全相同,而其所采辦法,也非常相似。”王安石變法中,通過貸款緩解農民困境的措施是()A.農田水利法B.方田均稅法C.青苗法D.募役法4、“比較”是歷史學習和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穿越時空,輕拂史塵,我們不難發現《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和美國“1787年憲法”具有的共同點是:①都是民主與封建專制斗爭的結果②都使本國走上了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③都是工業近代化的產物④都深受法國啟蒙思想的影響A.④B.①④C.①②④D.②③④5、在倫理觀上孟子主張“性本善”,蘇格拉底也認為“善是人的內在靈魂”。為了擴充人的善性,他們認為最重要的方式分別是A.實行人治和法制B.王道和民主政治C.加強專制和自我節制D.仁政和道德教育6、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們認為,封建“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是控制人們思想的枷鎖,這就造成人們政治上的不平等和家庭生活上的不平等。這一觀點與文藝復興運動的思想主張相比較,兩者都特別強調()A.提倡解放人性B.避免政治上的不平等C.注重社會民主D.關注家庭生活的平等7、有人稱: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風雅”的貴族文化之外,一種新文化形態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業生活;人頭攢動的瓦舍勾欄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屬于“市民文化”形態的是()

①《清明上河圖》

②程朱理學。

③元曲。

④小說。

⑤漢賦A.①③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④評卷人得分二、雙選題(共4題,共8分)8、美國中華會館主席張自豪說:“1997年有30萬港人移民出外,但在這十年間,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達30萬。”出現這種變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中央政府的支持B.“一國兩制”的保障C.經濟全球化的深入D.投資環境的好轉9、根據下圖所示,其中關于羅馬法的說法錯誤的是()A.《十二銅表法》既是成文法的開端,又可以看作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B.當公民法演變為萬民法時,羅馬成文法已比較完善,所以萬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C.從習慣法發展到成文法、從公民法發展到萬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與貴族的斗爭D.羅馬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煩瑣等特性,可能與其存在大量習慣法有很大關系10、美國中華會館主席張自豪說:“1997年有30萬港人移民出外,但在這十年間,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達30萬。”出現這種變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中央政府的支持B.“一國兩制”的保障C.經濟全球化的深入D.投資環境的好轉11、根據下圖所示,其中關于羅馬法的說法錯誤的是()A.《十二銅表法》既是成文法的開端,又可以看作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B.當公民法演變為萬民法時,羅馬成文法已比較完善,所以萬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C.從習慣法發展到成文法、從公民法發展到萬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與貴族的斗爭D.羅馬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煩瑣等特性,可能與其存在大量習慣法有很大關系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7題,共14分)12、【題文】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是中國學術文化、思想道德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奠定了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基礎。13、2001年4月,加拿大魁北克的鋼鐵工會會員、環保人士和左翼團體發起游行,反對美洲自由貿易協定,認為該協定方便了大資本的剝削,使財團利益凌駕于環境保護之上。一定程度上說明全球化存在弊端。______(判斷對錯)14、京劇是在徽劇與漢劇互相融合的基礎上,兼收其他民間劇種而形成的一個新劇種。______(判斷對錯)15、在古代希臘,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的思想都蘊涵著西方人文主義的萌芽。14世紀以后,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不斷成長,文藝復興運動在意大利興起,文學三杰、莎士比亞都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的杰出代表。______(判斷對錯)16、孫中山在《同盟會宣言》中說:“肇造社會的國家,俾家給人足,四海之內無一夫不獲其所。”為此,他提出了平均地權。______(判斷對錯)17、古代中國小說產生于明清時期;如圖郵票中的故事取自這一時期的代表作《三國演義》.______(判斷對錯)

18、《馬關條約》拓展了列強對華資本輸出的途徑,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四、材料解析題(共2題,共14分)19、結合中國民主革命的實際,談談你對材料三的理解。20、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孫中山經濟平等思想的現實價值。評卷人得分五、辨析題(共2題,共12分)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大約兩千五百年前;普羅泰格拉喊出了一句影響西方至今的口號——他解釋說:一陣風吹來,對于感覺冷的人是冷的,對于感覺不冷的人是不冷的。這個哲學命題的意思是:個人的感覺是判斷一切事物的標準。在西方,是率先把人放在萬物中心位置的思想家。這一光輝思想增強了人對自身力量的信心,沖擊了萬物皆由神決定的傳統迷信思想。但是,它不講感覺來源于客觀事物,否認感覺的客觀標準,憑每個人的感覺作為判斷事物的標準,這是十足的主觀唯心的感覺主義真理觀。

——馬執斌《關于中西人文精神的主客對話》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析作者的觀點。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大約兩千五百年前;普羅泰格拉喊出了一句影響西方至今的口號——他解釋說:一陣風吹來,對于感覺冷的人是冷的,對于感覺不冷的人是不冷的。這個哲學命題的意思是:個人的感覺是判斷一切事物的標準。在西方,是率先把人放在萬物中心位置的思想家。這一光輝思想增強了人對自身力量的信心,沖擊了萬物皆由神決定的傳統迷信思想。但是,它不講感覺來源于客觀事物,否認感覺的客觀標準,憑每個人的感覺作為判斷事物的標準,這是十足的主觀唯心的感覺主義真理觀。

——馬執斌《關于中西人文精神的主客對話》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析作者的觀點。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D【分析】【解析】試題分析:A.“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婦”,B.“所有婿娶彌月喜事,俱用國庫”這一規定超越時代和階級屬性,有空想性;C.“貴賤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體現了封建等級秩序,是落后的;故此題應選D項考點:太平天國運動【解析】【答案】D2、A【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梭倫改革的理解。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得知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礎的改革是梭倫改革。所以選A。【解析】【答案】A3、C【分析】A.農田水利法是關于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是緩解農民經營困境的。

B.方田均稅法涉及到的是農業稅收的改革;羅斯福新政中沒有類似措施。

C.青苗法是向農民提供貸款;而羅斯福新政中也有對農民進行低息貸款和補貼的措施。

D.募役法不是關于農業的措施。

故選:C。

本題主要考查王安石變法;要求學生結合王安石變法的內容和美國羅斯福新政的特點來分析。

解答本題,首先要搞清楚王安石變法的農業措施,其次要了解羅斯福新政改革的具體內容,要求學生有較強的對比分析的能力。【解析】C4、A【分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①不符合美國,因為美國沒有封建制度,故排除;②不符合中國,因為《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后中國并沒有走上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③不符合美國,1787年美國還未開始工業革命;④是兩者的相同點。所以本題答案選A項,B、C、D不符合體感要求。考點:近代中國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與發展·1787年憲法·內容。【解析】【答案】A5、D【分析】【分析】根據題干;兩人都主張“善”,聯系兩位思想家的主張,孟子主張“民貴君輕”,希望統治者實行“仁政”;蘇格拉底主張“知識即美德”,認為人的道德行為應以知識為基礎。因此只有D符合題意。其它三項都不是對題干的正確把握。

【點評】本題的難度在于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比較歷史問題。解答比較型選擇題的關鍵是明確比較什么、怎么比較,其解題過程可提煉為以下三個步驟:①認真審讀題目,弄清題意,明確比較的對象;②確立比較項,即找準比較的角度,如比較歷史事件一般從背景、性質、方式、特點、結果、影響等方面思考;③按照確立的比較項分項比較,歸納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同時,運用歷史理論進行分析判斷。復習時要重點掌握一些基本理論知識,如共性與個性關系原理、矛盾的特殊性與普遍性關系原理、量變與質變關系原理等。對歷史事件的分析堅持“同中求異”“異中求同”。6、A【分析】新文化運動主張打破“三綱”對人們思想的禁錮;解放人們的思想,這與文藝復興運動的指導思想--人文主義有相似之處,兩者都體現了解放人性的要求,故A正確;

BCD均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選A.

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與文藝復興的相同點;二者都提倡解放人性.

文藝復興運動使正處在傳統的封建神學的束縛中慢慢解放,人們開始從宗教外衣之下慢慢探索人的價值,作為人,這一個新的具體存在,而不是封建主以及宗教主的人身依附和精神依附的新時代.文藝復興運動充分的肯定了人的價值,重視人性,成為人們沖破中世紀的層層紗幕的有力號召.【解析】【答案】A7、D【分析】①《清明上河圖》是風俗畫;屬于市民文化的表現。

②程朱理學不是市民文化的表現。是官方哲學。

③元曲是市民文化興起的表現。

④小說也是市民文化興起的表現。

⑤漢賦不是市民文化的表現。

故選:D。

本題主要考查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要求學生結合我國古代文化發展的表現來分析。

解答本題,要搞清楚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發展的表現影響因素,學生要有一定的,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的能力。【解析】D二、雙選題(共4題,共8分)8、B【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一國兩制的理解。由“1997年有30萬港人移民出外,但在這十年間,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達30萬。”得知出現這種變化的最主要因素是“一國兩制”的保障。所以選B。【解析】【答案】B9、C【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古羅馬法的理解。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得知從公民法發展到萬民法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羅馬版圖的擴大。不是平民與貴族的斗爭。其它是正確的。所以選C。【解析】【答案】C10、B【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一國兩制的理解。由“1997年有30萬港人移民出外,但在這十年間,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達30萬。”得知出現這種變化的最主要因素是“一國兩制”的保障。所以選B。【解析】【答案】B11、C【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古羅馬法的理解。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得知從公民法發展到萬民法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羅馬版圖的擴大。不是平民與貴族的斗爭。其它是正確的。所以選C。【解析】【答案】C三、填空題(共7題,共14分)12、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國的傳統文化體系。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是中國學術文化、思想道德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奠定了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基礎。

考點:“百家爭鳴”

點評:從宏觀上把握我國古代主流思想的演變歷程,注意結合每個階段的時代特征分析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發展脈絡。特別注意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西漢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宋代程朱理學、明清之際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是儒學演變的四個重要階段。【解析】【答案】A13、A【分析】材料反映的是;在加拿大出現了反對美國自由貿易協定的游行示威,體現的是反全球化的表現,說明在全球化的過程中也存在很多的弊端。損害了很多人的利益。

故答案為:A。

本題主要考查經濟全球化;要求學生結合經濟全球化的特點和影響來分析。

解答問題要搞清楚經濟全球化的特點和影響,學生要有較強的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的能力。【解析】A14、正確【分析】京劇是在“徽漢合流”的基礎上;兼收其他民間曲調的唱腔;劇目和表演形式而形成的一個新劇種。

故答案為正確。

本題依據材料并聯系教材可以得出對京劇的表述正確。

本題以京劇為切入點,考查學生對京劇的形成與發展的掌握及綜合運用能力。【解析】正確15、略

【分析】文藝復興運動發源于意大利;在英國形成高潮,莎士比亞是英國的杰出代表.

故答案為B.

本題主要考查文藝復興運動.文藝復興是一場發生在14世紀至17(16)世紀的文化運動;在中世紀晚期發源于佛羅倫薩,后擴展至歐洲各國.這場文化運動囊括了對古典文獻的重新學習,在繪畫方面直線透視法的發展,以及逐步而廣泛開展的教育變革.傳統觀點認為,這種知識上的轉變讓文藝復興發揮了銜接中世紀和近代的作用.盡管文藝復興在知識;社會和政治各個方面都引發了革命,但令其聞名于世的或許還在于這一時期的藝術成就,以及達?芬奇、米開朗琪羅?博那羅蒂等博學家做出的貢獻.

文藝復興運動在英國,代表人物有托馬斯?莫爾和莎士比亞.莎士比亞是天才的戲劇家和詩人,他同荷馬、但丁、歌德一起,被譽為歐洲劃時代的四大作家.他的作品結構完整,情節生動,語言豐富精煉,人物個性突出如:《哈姆雷特》、《李爾王》等,集中地代表歐洲文藝復興文學的最高成就,對歐洲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解析】B16、略

【分析】根據題干材料”俾家給人足;四海之內無一夫不獲其所“可知這是孫中山三民主義民生主義即平均地權的主張.

故答案為A.

本題主要考查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以“平均地權”為核心內容的民生主義;是孫中山三民主義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是他的“社會革命”綱領,也是孫中山經濟思想的核心,它要實現的資產階級“土地國有”,具有明顯的資本主義性質.但沒有徹底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也就不能徹底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使革命斗爭缺乏群眾基礎,反映出資產階級的階級局限性,也表明其反封建的不徹底性.

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孫中山三民主義主要內容的理解,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基礎題,難度不大.【解析】A17、正確【分析】結合書本知識古代小說產生于明清時期;《三國演義》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材料反映的是《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舌戰群儒的故事。

故答案為A。

本題主要考查明清小說;要求學生結合明清時期小說發展的時代背景以及內容特征來分析。

明清時期小說的繁榮與發展與這一時期封建社會的發展密切相關,解答時學生要聯系到明清時期我國古代小說發展的重要表現和四大名著的內容來理解。【解析】正確18、A【分析】結合所學可知;《馬關條約》規定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反映了資本輸出的要求,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故本題正確。

故答案為A。

本題考查《馬關條約》.需要掌握《馬關條約》的內容和影響。解題的關鍵是對《馬關條約》內容和影響的識記和理解。

本題考查對《馬關條約》相關知識的把握,旨在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解析】A四、材料解析題(共2題,共14分)19、(1)本小問的貢獻;結合中共七大的意義回答即可。

(2)本小問的問題;要抓住“代表”“產物”“結晶”“集合”等信息來分析作答。

(3)本小問的理解;結合所學知識論證毛澤東思想的正確性和重大意義。

故答案為:

(1)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

(2)毛澤東思想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集體智慧的結晶;其中毛澤東的貢獻最大,創造最多。

(3)毛澤東思想是引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思想武器,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的產物。而違背毛澤東思想,照搬馬克思主義原理,就會犯“左”傾錯誤,給革命造成重大損失。【分析】

本題考查毛澤東思想。考查中共七大的意義;毛澤東的貢獻以及毛澤東思想的意義。

本題考查對毛澤東思想相關知識的把握,旨在考查學生解讀材料、分析理解、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析】【小題1】(1)本小問的貢獻;結合中共七大的意義回答即可。

(2)本小問的問題;要抓住“代表”“產物”“結晶”“集合”等信息來分析作答。

(3)本小問的理解;結合所學知識論證毛澤東思想的正確性和重大意義。

故答案為:

(1)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

(2)毛澤東思想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集體智慧的結晶;其中毛澤東的貢獻最大,創造最多。

(3)毛澤東思想是引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思想武器,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的產物。而違背毛澤東思想,照搬馬克思主義原理,就會犯“左”傾錯誤,給革命造成重大損失。【小題2】【小題3】20、(1)第一小問的來源;依據材料“集中反映孫中山經濟平等思想的民生主義觀念就是他在倫敦英國博物院的圖書室讀書,并考察了英國社會政治風俗時初步形成的。十月革命后,孫中山多次將蘇俄政府的平民政策與他所推崇的孔子的大同世界相提并論”概括即可。第二小問的政策,結合民生主義的內容解答即可。

(2)本小問的局限性;依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局限性是“平均地權”僅涉及分配領域,未觸及所有制制度;“節制資本”未能正確認識資本主義發展的客觀規律,帶有不可克服的矛盾和缺點。

(3)本小問的價值;依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價值是關注民生;縮小貧富差距;經濟政策的制定要立足國情,具有前瞻性。

故答案為:

(1)主要來源:在西方國家的學習和生活經歷;蘇俄的影響;古代大同思想。

政策:平均地權;節制資本;耕者有其田。

(2)局限性:“平均地權”僅涉及分配領域;未觸及所有制制度;“節制資本”未能正確認識資本主義發展的客觀規律,帶有不可克服的矛盾和缺點。

(3)現實價值:關注民生;縮小貧富差距;經濟政策的制定要立足國情,具有前瞻性。【分析】

本題考查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考查民生主義的來源;內容以及影響。

本題考查對民生主義相關知識的把握,旨在考查學生解讀材料、獲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歸納概括、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析】。【小題1】(1)第一小問的來源;依據材料“集中反映孫中山經濟平等思想的民生主義觀念就是他在倫敦英國博物院的圖書室讀書,并考察了英國社會政治風俗時初步形成的。十月革命后,孫中山多次將蘇俄政府的平民政策與他所推崇的孔子的大同世界相提并論”概括即可。第二小問的政策,結合民生主義的內容解答即可。

(2)本小問的局限性;依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局限性是“平均地權”僅涉及分配領域,未觸及所有制制度;“節制資本”未能正確認識資本主義發展的客觀規律,帶有不可克服的矛盾和缺點。

(3)本小問的價值;依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價值是關注民生;縮小貧富差距;經濟政策的制定要立足國情,具有前瞻性。

故答案為:

(1)主要來源:在西方國家的學習和生活經歷;蘇俄的影響;古代大同思想。

政策:平均地權;節制資本;耕者有其田。

(2)局限性:“平均地權”僅涉及分配領域;未觸及所有制制度;“節制資本”未能正確認識資本主義發展的客觀規律,帶有不可克服的矛盾和缺點。

(3)現實價值:關注民生;縮小貧富差距;經濟政策的制定要立足國情,具有前瞻性。【小題2】【小題3】五、辨析題(共2題,共12分)21、這是一道開放性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判卷時可參考以下內容。這條材料反映了古希臘智者運動中普羅泰格拉的主要觀點“人是萬物的尺度。”作者對其進行了評價;一方面肯定了“人是萬物的尺度。”否定了“神是萬物的尺度”,從而沖破了傳統的人與神關系的思想束縛,否定了神的存在,肯定了人的存在價值,強調人的自我意識,把人置于人類歷史舞臺的中心,提高了人的地位,肯定了人的作用。所以人們把古希臘的智者運動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濫觴,而把普羅泰格拉視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的先驅。另一方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