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4中考語文文言文梳理九下第35篇送東陽馬生序課堂講本課件_第1頁
福建省2024中考語文文言文梳理九下第35篇送東陽馬生序課堂講本課件_第2頁
福建省2024中考語文文言文梳理九下第35篇送東陽馬生序課堂講本課件_第3頁
福建省2024中考語文文言文梳理九下第35篇送東陽馬生序課堂講本課件_第4頁
福建省2024中考語文文言文梳理九下第35篇送東陽馬生序課堂講本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九年級下冊第35篇

送東陽馬生序元末明初·宋濂文言文梳理文學常識1內容梳理2作品主旨3字詞梳理4重點句子5文學常識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浦江(今屬浙江)人,元末明初文學家。教材原文參考譯文(重點翻譯用鋪底標識)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我小時候就愛好讀書。家里窮,沒有辦法得到書來看,就經常向有藏書的人家去借,親手用筆抄寫,計算著約定的日子按期歸還。天氣特別冷的時候,硯池里的墨水結成堅冰,手指不能屈伸,(也從)不放松抄錄書。抄寫完畢,跑著把書送還,不敢稍微超過約定期限。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書借給我,我也因此能夠看到各種各樣的書。教材原文參考譯文(重點翻譯用鋪底標識)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賢的學說。又憂慮沒有學問淵博的老師、名人交往,曾經快步走到百里之外,拿著經書向同鄉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請教。前輩道德聲望高,向他請教的學生擠滿了屋子,(他)從不曾把言辭和臉色略變得溫和一些。教材原文參考譯文(重點翻譯用鋪底標識)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我站在旁邊侍候著,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下身子,側著耳朵來請教;有時遇到他呵責,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不敢多說一句辯解的話;等到他高興了,就又去請教。所以我雖然愚笨,(但)終于有所收獲。教材原文參考譯文(重點翻譯用鋪底標識)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當我從師求學的時候,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季節,刮著猛烈的寒風,大雪幾尺深,腳上的皮膚因寒冷干燥而開裂了還不知道。到了客舍,四肢僵硬不能動彈,旅舍中的仆役拿了熱水來洗濯,用被子給我蓋上,很久才暖和過來。教材原文參考譯文(重點翻譯用鋪底標識)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給兩頓飯,沒有新鮮肥美的東西可以享受。跟我同住在一起的同學,都穿著華麗的絲綢衣服,戴著紅纓裝飾成的綴著珠寶的帽子,在腰間佩戴白玉做的環,左邊帶著佩刀,右邊掛著香袋,光彩鮮明的樣子像神仙一樣;我卻穿著破舊的衣服,生活在他們當中,一點也不羨慕他們,因為內心有值得快樂的事,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教材原文參考譯文(重點翻譯用鋪底標識)蓋余之勤且艱若此。今雖耄老,未有所成,猶幸預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寵光,綴公卿之后,日侍坐備顧問,四海亦謬稱其氏名,況才之過于余者乎?我求學時的勤奮和艱苦大概就是這樣。現在我雖然年老,沒有什么成就,有幸做了官,而且承蒙皇上的恩寵光耀,跟隨在公卿大人后面,每天在皇帝座位旁邊侍奉,準備接受詢問,四海之內也錯誤地稱說我的姓名,何況才能超過我的人呢?教材原文參考譯文(重點翻譯用鋪底標識)今諸生學于太學,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現在太學生們在太學里學習,朝廷每天按時供給糧食,父母每年有四時的衣服送來,沒有饑餓受凍的憂慮了;坐在高大的房子里面誦讀詩書,沒有奔走的勞苦了;有司業、博士做他們的老師,沒有去詢問而不告訴、去請教而得不到指導的情況了;教材原文參考譯文(重點翻譯用鋪底標識)凡所宜有之書,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后見也。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凡是應該有的書都集中在這里,不必像我那樣親手抄寫,向別人借來才能看到。如果他們的學業還有不精通、品德還沒養成的,不是天資低下,就是用心不像我那樣專一罷了,哪里是別人的過失呢?教材原文參考譯文(重點翻譯用鋪底標識)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流輩甚稱其賢。余朝京師,生以鄉人子謁余,撰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與之論辨,言和而色夷。自謂少時用心于學甚勞,是可謂善學者矣。東陽縣的書生馬君則,在太學里讀書已經兩年了,同輩人十分稱贊他的賢能。我退休后進京朝見皇帝,馬生以同鄉晚輩的身份來拜見我,寫了一封長信作為禮物,言辭很流暢、通達。同他議論辯駁,言辭謙和,臉色平易。自己述說少年時用心學習很勤奮,這可以說是善于學習的了。教材原文參考譯文(重點翻譯用鋪底標識)其將歸見其親也,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謂余勉鄉人以學者,余之志也;詆我夸際遇之盛而驕鄉人者,豈知予者哉?他將要回去探望他的父母,我特意把過去求學的艱苦告訴了他。說我勉勵鄉人學習,是我的本意啊;詆毀我夸耀自己的際遇好而在同鄉面前表示驕傲,難道是了解我嗎?作品主旨本文通過講述作者自己的求學經歷,現身說法,勉勵后輩刻苦學習,有所成就,表現了作者儒者的風范。1.重點課下注釋補充①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指不放松抄錄書)②既加冠(加冠之后,指已成年)③足膚皸裂(皮膚因寒冷干燥而開裂)而不知④媵人持湯(熱水)沃(澆)灌⑤主人日再食(供養,給……吃)字詞梳理⑥猶幸預(參與)君子(這里指有官位的人)之列⑦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給予,贈送)2.通假字①同舍生皆被綺繡(同“披”,穿著)②四支僵勁不能動(同“肢”)③與之論辨(同“辯”,辯駁)3.古今異義?錄畢,走送之古義:跑

今義:人或鳥獸的腳交互向前移動?媵人持湯沃灌古義:熱水

今義: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以是人多以書假余古義:借

今義:虛偽的;不真實的;偽造的?主人日再食古義:兩次,兩頓

今義:表示又一次?右備容臭

古義:香氣

今義:(氣味)難聞?嘗趨百里外古義:快步走

今義:趨向;歸向?卒獲有所聞古義:最終、終于

今義:兵?門人弟子填其室古義:擠滿

今義:填滿、填充4.詞類活用①名詞作動詞:腰白玉之環(在腰間佩戴)

硯冰堅(結冰)②名詞作狀語:手(用手)自筆(用筆)錄

主人日再食(每天)5.一詞多義言和而色夷(平易)其船背稍夷(平)夷禮愈至(周到)至舍(到)益慕圣賢之道(仰慕)略無慕艷意(羨慕)益慕圣賢之道(學說)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述說)燁然若神人(好像)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比得上)至慕道若計日以還(來)以是人多以(把)書假余以衾擁覆(用)以中有足樂者(因為)援疑質理(詢問)非天質之卑(資質)久而乃和(暖)言和而色夷(謙和)以質和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向)當余之從師也(跟隨)故余雖愚(所以)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特意)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