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滬科版七年級生物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滬科版七年級生物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滬科版七年級生物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滬科版七年級生物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滬科版七年級生物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滬科版七年級生物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外界環境與血液之間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是()

A.肺。

B.鼻腔。

C.氣管。

D.咽。

2、在光下檢測植物的呼吸作用不明顯的原因是()A.光合作用強,吸收了二氧化碳B.光下不進行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抑制了呼吸作用D.光下呼吸作用減弱3、兒童缺鈣可能會出現()A.骨痛B.佝僂病C.骨質疏松癥D.地方性甲狀腺4、“西湖春色歸,春水綠于染”“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等詩句中湖水、江水泛起綠色,是因為()。A.春天氣溫升高,岸邊苔蘚植物生長旺盛,有些苔癬植物流到湖水、江水中B.春天降水增多,空氣中含水量升高,因而出現發霉現象C.春天氣溫升高,藻類植物大量繁殖,這些綠色的小生命漂浮在江水、湖水中D.春天的天空格外明媚,岸邊樹木花草也長出了綠葉;江水、湖水格外綠5、王俊同學發燒了,到醫院檢查身體.驗血后發現白細胞數目升高,醫生會告訴他什么呢?()A.營養不良,應該多吃些含蛋白質的食品B.你貧血了,多吃些含鐵的食物吧C.你可能患了壞血病,趕快住院治療D.你身體的某一個部位發炎了,需要用一些消炎藥6、下面是某同學的部分觀察結論,與事實相符的是()A.血液由血漿和紅細胞組成B.小魚尾鰭毛細血管內的紅細胞單行通過C.心房與動脈相連,心室與靜脈相連D.心房的壁較薄,右心室的心壁最厚7、下圖示縮手反射的神經結構,下列描述正確的是()①該圖表示的神經結構叫反射弧②圖中的1是感受器,5是效應器③反射過程中,神經傳導的途徑和方向是:1→2→3→4→5④該神經結構完成的反射是條件反射⑤該反射的完成不需要大腦皮層的參與。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④8、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亞洲。A.正確B.錯誤9、構成人體細胞的主要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

A.水。

B.蛋白質。

C.無機鹽。

D.維生素。

評卷人得分二、多選題(共9題,共18分)10、如果在做實驗時得到的結果與假設不一樣,你不應該做的是()A.修改假設,讓它與結果一致B.修改實驗數據,讓它與假設相符C.檢查過程是否有問題,重新把實驗做一次D.檢查過程都沒有問題,相信結論是正確的11、觀察下列幾種不同形態的動物細胞;你認為在結構上有哪些相同的特點?()

A.細胞壁。

B.細胞膜。

C.細胞核。

D.液泡。

12、下列各項人類活動,不會破壞生態環境的是A.在道路兩旁種上風景樹B.任意砍伐森林中已經成材的樹木C.抓捕野生動物,關入籠中飼養D.在房前屋后栽種巴西鐵、石榴等能吸收有毒物質的植物13、【題文】生物適應環境的方式多種多樣,下列能通過身體結構適應環境的動物是()A.向日葵的花盤隨著太陽轉動B.鳥類有適宜飛翔的翼C.長臂猿擁有長臂,能在森林中靈活攀援D.遭遇赤潮的魚類大批死亡14、如圖是植物的幾種結構;如果按照由大到小的層次排列,正確的順序是()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④→②→①→③D.④→③→①→②15、下列關于植物生理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A.光合作用只在葉片中進行B.蒸騰作用只在葉片中進行C.所有活細胞都能進行呼吸作用D.有光的白天,植物同時進行著光合、呼吸和蒸騰作用16、根的生長主要是區細胞分裂和區細胞伸長的結果A.根冠B.分生區C.伸長區D.成熟區17、關于生態系統的描述正確的是()

A.生態系統就是指生物與環境所組成的整體。

B.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組成了生態系統。

C.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種類和數量永遠不變。

D.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限。

18、【題文】下列營養物質中;必須經過消化,才能在消化管內被吸收的是。

A無機鹽B維生素C蛋白質D淀粉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9題,共18分)19、識圖;回答下列問題:(在“[]”內填數字,在橫線上填結構名稱)

(1)請根據如圖顯微鏡圖示;寫出下列結構名稱:

①____③____

⑤____⑥____

(2)在高倍鏡下看到的細胞數量比低倍鏡下的要____(多或少);若要把視野右上角的物像移至中央,玻片標本應向____方向移動。

(3)若光線較暗時,應該使用[____]____的凹面20、環境中影響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____。其可分為兩類,即____因素和____因素。21、如圖是菜豆種子結構示意圖;椐圖回答問題:

(1)[1]、[2]、[3]、[4]共同組成了[5],它是菜豆種子的____.

(2)[3]將來發育成____.

(3)圖中[4]的功能是____.

(4)能發育成莖和葉的結構是[____].(填番號)

22、染色體包括____和____.23、【題文】生物圈包括大氣圈的底部、____的大部和____的表面。24、【題文】(2分)性____和性____是青春期發育的特點之一,此時男女分別出現了遺精和月經現象,并出現了第二性征。25、【題文】判斷題(對的在括號內畫“√”;錯的畫“X”)。

(1)嬰兒的出生是新生命的起點。()

(2)動脈是把血液從心臟輸送到全身各部分去的血管。()

(3)馬鈴薯發芽了;說明它有生命,活力強,可以吃。()

(4)有了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人體就能完全避免空氣中有害物質的危害。()26、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內,____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的物質和能量流動是沿____向前流動的.27、一般來說.生態系統中生物的____越多,____和____越復雜,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就越強.評卷人得分四、判斷題(共1題,共9分)28、呼吸作用是在葉綠體中進行的.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五、簡答題(共3題,共6分)29、下圖是人體部分生理活動和心臟的工作示意圖。請分析回答:

(1)呼吸系統由____和____組成,其中,_______是主要的呼吸器官,外界的氣體會通過__________處理后進入肺泡,處理后的氣體會變得____,____,____。(2)血管E與肺泡、血管F與組織細胞兩處都通過________________作用實現氣體交換過程。(3)圖中血管G;H的名稱分別為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中,流靜脈血的是_______(填字母);血管J、K中,流動脈血的是________(填字母。

(4)正常狀態下,血管A,B,C,D中,若血液從血管D流入心臟,則應從[]________流出。(5)某人患咽炎,對手背靜脈注射藥物,藥物要到達患病部位需經過心臟_____次,最先到達心臟的____(填文字)。30、某同學常出現面色蒼白;頭暈、疲乏、精神不振等癥狀;醫生給他做了血常規化驗。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血涂片玻片標本的某個視野如圖,化驗結果如表。根據圖表信息回答問題:

。檢查項目正常值檢查結果紅細胞計數(RBC)3.5×1012~5.5×1012個/L3.0×1012個/L白細胞計數(WBC)5.0×106~10.0×109個/L8.0×109個/L血小板計數(PLT)1.5×1014~3.5×1013個/L2.6×1014個/L血紅蛋白(Hb)110~160g/L95g/L(1)醫生想將圖中能吞噬病菌的血細胞①移至視野中央觀察,血細胞①的名稱是______。

(2)血液中______能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

(3)該同學的化驗結果中______值均低于正常值;醫生初步診斷他可能患有貧血。

(4)血液由動脈血變為靜脈血是發生在血液循環中的______循環,該循環不但將______送給組織細胞,還將營養物質送給細胞,保證細胞的正常生命活動。31、如圖是人體生殖發育的部分過程示意圖;據圖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1]所示的器官是______;其作用主要是______。

(2)圖中[3]所示的過程叫做______。

(3)從圖中可看出;受精卵發育是從[______]______中開始的。

(4)圖中[5]所示的器官叫______;其作用是______。

(5)胚胎發育所需要的養料、氧氣是通過______從母體獲得的。評卷人得分六、其他(共4題,共28分)32、【題文】春雨瀟瀟;滋潤萬物。然而有些雨水卻能腐蝕建筑物和戶外雕塑,使植物枯萎,甚至能傷害人的皮膚和黏膜。為什么?因為這樣的雨水具有較強的酸性,叫酸雨。酸雨主要是人為地向大氣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質造成的,它對生物會造成極大傷害,被稱為“空中死神”。而福建是我國主要的酸雨分布地區之一。

酸雨對植物的生長會有影響嗎?小寧同學就這一問題進行探究;制定計劃并實施:

①在一個花盆里播10粒大豆種子;等它們長成幼苗后做實驗;

②向食醋中加清水;配置成“模擬酸雨”。

③向花盆里的大豆幼苗噴灑“模擬酸雨”;每天一次,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

實驗結果:幾天后;花盆中大豆幼苗全部死亡。

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1)此實驗中小字同學提出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宇同學制定的計劃中有沒有設置對照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需要,你認為下列哪一組可以作為其對照()。A.同時設置另一盆條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每天噴灑清水B.同時設置另一盆條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既不噴灑清水也不噴灑“模擬酸雨”C.同時設置另一盆條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放在陰暗的環境中D.同時設置另一盆條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并放在低溫的環境中(4)根據小字的實驗結果,你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題文】下圖是顯微鏡結構圖;請據圖回答:(4分)

(1)觀察時,應該先旋轉[7]____找到物像,再調[8]____讓物像更加清晰。

(2)天氣陰暗時應該使用反光鏡的____可以讓視野明亮。

(3)轉換鏡頭時,應該轉動[2]____,不能直接擺弄物鏡。34、【題文】分析實驗:(共8分)

(1)以上實驗是觀察____對____的消化作用。

(2)經過上述實驗過程,D組2號試管中漿糊顏色____,原因是____

____;1號試管中漿糊顏色____,原因是____

____。

(3)如果將C組燒杯中的水換為5℃,再重復D組實驗,這兩個試管中漿糊的顏色____,原因是____。35、【題文】觀察下面“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實驗操作環節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結合你在此實驗中的操作過程,將圖中操作環節正確排序____。

(2)圖②操作的目的是____。

(3)圖⑦操作的目的是形成對照。其中,遮光部分是____組(填“對照”或“實驗”)。

(4)圖④中滴加的液體為____,一段時間后,葉片中見光部分呈現藍色,說明綠葉在光下合成了____。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A【分析】

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是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肺泡是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部位,肺泡數目多,外面纏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各有一層上皮細胞組成.這些結構特點,都有利于進行氣體交換.綜上所述B;C、D選項錯誤,只有A選項正確.

故選:A

【解析】【答案】此題考查肺泡內的氣體交換.肺泡具有適合氣體交換的特點;是氣體交換的主要部位,據此解答.

2、C【分析】該題考查了影響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因素,在光下檢測植物的呼吸作用不明顯,因為在光下不但進行呼吸作用,而且還進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產生的二氧化碳,被葉綠體吸收當做光合作用原料。【解析】【答案】C3、B【分析】兒童缺鈣易患佝僂病,老年人易患骨質疏松癥。【解析】【答案】B4、C【分析】【解答】藻類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結構簡單,無根;莖、葉的分化,細胞內含葉綠體,春天,溫度適宜,水中的藻類植物就會大量繁殖,漂浮在江水、湖水中,使得水呈現出綠色.因此詩句中描述的應該是藻類植物.可見C符合題意.

故選:C

【點評】只要熟練掌握了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征,就可輕松解答此題.5、D【分析】解:人體發生炎癥或其他疾病時;血液內白細胞的總數會發生變化,數量會增加,這是為了有更多的白細胞去吞噬病菌。此時應口服或輸入一些抗生素等消炎藥來治療;該同學驗血后發現白細胞數目升高,說明他體內發生了炎癥,需要用消炎藥治療。

故選:D。

血液分為兩部分:血漿和血細胞;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白細胞有多種,有細胞核,比紅細胞大,數量少,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5000--10000個.當身體某處受傷,病菌侵入時,有些白細胞可以穿過毛細血管壁,聚集到受傷的部位,吞噬病菌,同時,傷口周圍出現紅腫現象,叫發炎.

此題考查了白細胞的功能:防御和保護的功能.【解析】D6、B【分析】解:A;血液由血細胞和血漿組成;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該項不符合題意。

B;毛細血管的管壁只有一層上皮細胞組成;管腔極細,只能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觀察小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見到紅細胞單行通過的血管,就是毛細血管。該項符合題意。

C;心房與靜脈相連;心室與動脈相連。該項不符合題意。

D;心房的壁較薄;左心室的心壁最厚。該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

(2)毛細血管的管壁只有一層上皮細胞組成;管腔極細,只能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

(3)心房與靜脈相連;心室與動脈相連.

(4)心臟的結構如下;

掌握心臟的結構特點是解題的關鍵.【解析】B7、A【分析】略【解析】A8、B【分析】本題考查亞洲的經緯度位置。亞洲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的大洲,南極洲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故本題的敘述錯誤。故選B。【解析】B9、A【分析】

組成細胞的物質既有有機物又有無機物.無機物有水分和無機鹽;有機物有糖類;蛋白質、核酸和脂類.在細胞的組成成分中,無機物中的水是最主要的成分,約占細胞物質總含量的75%-80%.

故選:A

【解析】【答案】此題考查細胞的組成成分;其中水的含量最高,據此答題.

二、多選題(共9題,共18分)10、ABD【分析】試題分析: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發現問題后,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設計探究的方案,包括選擇材料、設計方法步驟等。按照探究方案進行探究,得到結果,再分析所得的結果與假設是否相符,從而得出結論。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確的結論。有時,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夠完善,也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因此,在得出結論后,還需要對整個探究過程進行反思。主要反思以下幾個方面:方案是否完整,是否符合探究要求,方法步驟是否合理,是否有前后顛倒現象,變量設計是否做到只有一個變量。綜上所述,當實驗的結果與假設不一樣時,修改假設,讓它與結果一致;修改實驗數據,讓它與假設相符;檢查過程都沒有問題,相信結論是正確的都是不應該做的。考點: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解析】【答案】ABD11、BC【分析】

人體或動物體的各種細胞雖然形態不同;但基本結構卻是一樣的,它們都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與植物細胞相比,動物細胞不具有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因此,選項B、C符合題意.

故選:B;C.

【解析】【答案】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的區別.解此題運用比較法;比較動物細胞和綠色植物的細胞在結構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12、AD【分析】B會破壞植被,C會破壞生物多樣性,這兩個活動會破壞生態環境。【解析】【答案】AD13、BC【分析】【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生物與環境的有關內容。鳥類有適宜飛翔的翼和長臂猿擁有長臂,能在森林中靈活攀援均體現了通過身體結構適應環境的特點。故本題選BC.【解析】【答案】BC14、BC【分析】解: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圖中①葉是營養器官;②是組織,③是一株植物體,④是細胞.可見C正確.

故選:C

植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由細胞再組成組織,構成植物體的主要組織有: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機械組織和分生組織.不同的組織再組成器官,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由這六大器官直接構成整個植物體.可見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熟練掌握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是關鍵.【解析】BC15、CD【分析】解:A;植物只有在含有葉綠體葉片能進行光合作用;并不一定是綠色的葉片,如幼嫩的莖也能進行光合作用,A錯誤;

B;葉是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但不是唯一器官,B錯誤;

C;光合作用只有在含有葉綠體的細胞中進行;而呼吸作用是在所有活細胞中進行,C正確;

D;在白天有光植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在夜晚因為無光故光合作用不能正常進行。D正確;

故選:CD。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葉綠體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釋放氧氣,同時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合成的有機物中的過程;而呼吸作用指的是細胞內有機物在氧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量的過程,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關系如表:。區別聯系場所原料條件產物能量能量光合作用葉綠體二氧化碳、水光有機物、氧氣儲存能量相互對立。

相互依存呼吸作用所有的活細胞有機物、氧氣有無光皆可二氧化碳、水釋放能量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關系。【解析】CD16、BC【分析】試題分析:分生區被根冠包圍著,屬于分生組織,細胞很小,細胞壁薄,細胞核大,細胞質濃,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能夠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使細胞數目增加,向下補充根冠,向上轉化為伸長區,伸長區在分生區上部,細胞逐漸停止分裂,開始迅速伸長,是根伸長最快的地方,因此根的生長主要是由于分生區的細胞不斷分裂和伸長區的細胞不斷伸長的緣故,故選BC。考點:本題考查的是根的生長。【解析】【答案】BC17、AD【分析】

在自然界;任何生物群落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總是通過能量和物質的交換與其生存的環境不可分割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著,共同形成一種統一的整體,這樣的整體就是生態系統.換句話說,生態系統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構成的統一的整體.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等.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種類和數量總是穩定在相對穩定的狀態,我們叫生態平衡,其數量不是絕對不變的.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認為的破壞超過了這種限度,仍然會破壞生態平衡.可見AD符合題意.

故選:AD

【解析】【答案】此題考查了生態系統的概念;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等內容;思考作答.

18、CD【分析】【解析】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質都是分子大、結構復雜的有機物,進入消化系統后,轉變成分子比較小、簡單的、易溶于水的物質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解析】【答案】CD三、填空題(共9題,共18分)19、目鏡物鏡反光鏡粗準焦螺旋少右上[5]反光鏡【分析】【解答】(1)顯微鏡的基本結構:①目鏡位于鏡筒的上端;③物鏡通過螺絲固定在鏡筒下端的轉換器上,⑤反光鏡插在鏡臂的下端,可以轉動,⑥粗準焦螺旋比細準焦螺旋粗,轉動可以使鏡筒的升降范圍大;

(2)顯微鏡成像的特點是倒立放大的像;放大倍數=目鏡倍數×物鏡倍數,放大倍數越大,物像越大(不是體積變大是物像長和寬的增大),看到的物像數目越少,因此,放大倍數與物像數目是相反的,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高,鏡頭透光直徑越小,造成通光量變小,照在細胞單位面積上的光能就越少,感覺就是視野變暗,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高,視野越暗,放大倍數越低,即視野越亮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與視野亮度是相反的,因顯微鏡成倒立的像,像的移動方向與玻片標本的移動方向是相反的,即視野中的物像從右上角移至視野中央,應該向左下角移動,那么玻片標本就應該向右上角移動;

(3)反光鏡:可以轉動;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上來,其兩面是不同的:光強時使用平面鏡,光弱時使用凹面鏡。

【分析】此題為基礎題,了解顯微鏡的構造,熟練操作顯微鏡,便可解答此題。20、生態非生物生物。

【分析】【分析】

本題考查生態因素的概念;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熟記生態因素;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的概念、組成。

【解答】

環境中影響生物的形態、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叫生態因素,生態因素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溫度、水、空氣、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環境中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種和不同種的生物個體,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常見有:捕食關系、競爭關系、合作關系、寄生關系等。【解析】生態非生物生物。

21、略

【分析】

圖中1胚軸;2胚芽,3胚根,4子葉,5胚,6種皮,菜豆種子由種皮和胚兩部分組成,種子的胚由胚芽;胚軸、胚根、子葉四部分組成,2胚芽將來發育成新植物的莖和葉,3胚根發育成新植物體的根,1胚軸發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位,菜豆種子的營養物質儲存在4子葉里,當種子萌發時,子葉里的營養物質供給胚芽、胚軸、胚根利用;

故答案為:(1)胚(2)根(3)儲存營養物質(4)2

【解析】【答案】此題考查種子的結構和成分;種子的萌發過程;據此答題.

22、略

【分析】

染色體的組成如圖所示:即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組成.

故答案為:DNA;蛋白質.

【解析】【答案】染色體是細胞核內的容易被堿性顏料染成深色的物質;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NA是遺傳物質的載體,它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即雙螺旋結構;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遺傳信息;能夠決定生物的某一性狀的片段叫做基因.

23、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與其生存的環境形成的一個統一整體;生物圈的范圍:以海平面為標準來劃分,生物圈向上可到達約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處,厚度為20千米左右的圈層,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等,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考點:本題考查的是生物圈的知識,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記生物圈的范圍、理解生物圈的概念。【解析】【答案】水圈巖石圈24、略

【分析】【解析】青春期發育的最明顯的特點是身高和體重的迅速增長;最突出的特征是性器官的發育和性功能的成熟。【解析】【答案】發育成熟25、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1);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時;才標志著新生命的起點。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組織、器官、系統,進而形成胎兒,不能說人的生命起點是嬰兒。故錯誤。

(2)血管分為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三種;動脈是將血液從心臟輸送到身體個部分去的血管,靜脈是把血液從身體各部分送回心臟的血管,毛細血管是連通于最小的動脈與靜脈之間的血管。故正確。

(3)馬鈴薯中含有龍葵素;它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生物堿,平時馬鈴薯中含量極微,一旦馬鈴薯發芽,芽眼,芽根和變綠,人吃了這種發芽的馬鈴薯,輕者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重者可出現脫水,血壓下降,呼吸困難,昏迷,抽搐等現象。嚴重者還可因心肺麻痹而死亡.因此吃發芽的馬鈴薯會中毒.長有霉點的面包主要是霉菌形成的霉菌屬于真菌,有營養菌絲和直立菌絲構成,營養菌絲深入面包內部,吸收營養,霉菌在生長過程中,會分泌一些有害物質如黃曲霉素,因此去掉霉變部分指是去掉了直立菌絲,而營養菌絲和分泌物還在面包內,因此食用會造成中毒現象。故錯誤。

(4)呼吸系統包括呼吸道和肺兩部分。呼吸道的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氣管和支氣管;外界的空氣進入肺依次經過鼻腔、咽、喉、氣管和支氣管,最后進入肺,在肺里完成氣體交換.鼻腔內有鼻毛,可以阻擋灰塵,呼吸道都有骨或軟骨做支架,其內表面覆蓋著黏膜,黏膜內還分布有豐富的毛細血管。這些特點既保證了氣體的暢通,又對吸入的空氣具有清潔、溫暖和濕潤的作用。但不能完全避免空氣中有害物質的危害,如感冒病毒仍然可以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使人患流感。故錯誤。

考點:新生命的開端:受精卵;血管的結構、功能和保健;關注食品安全;呼吸道的組成和功能。【解析】【答案】(1)錯(2)對(3)錯(4)錯26、生物與環境食物鏈【分析】【解答】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做生態系統;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往往有很多條食物鏈,它們彼此交錯連接,形成了食物網.因此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有毒物質就會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最終威脅到人類自身.

故答案為:生物與環境;食物鏈.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與其生存的環境形成的一個統一整體,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主要是吃與被吃的關系,這樣就形成了食物鏈;一個生態系統中往往有很多條食物鏈,這些食物鏈相互關聯,就形成了食物網.物質能量沿著食物鏈、食物網流動并逐級遞減.27、種類食物鏈食物網【分析】【解答】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對穩定的.這說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但這種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一般來說,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種類越多,食物鏈和食物網越復雜,自我調節能力就越大,反之,調節能力就小.所以森林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最大,城市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最小.故答案為:種類;食物鏈;食物網.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的認識.一般來說,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種類越多,營養結構越復雜,自我調節能力就越大,反之,調節能力就小.四、判斷題(共1題,共9分)28、×【分析】解:呼吸作用的表達式為:氧氣+有機物二氧化碳+水;所以植物進行呼吸作用的場所為線粒體,把有機物里面儲存的化學能釋放出來.

它與光合作用的比較為:。區別聯系場所原料條件產物能量能量光合作用葉綠體二氧化碳、水光有機物、氧氣儲存能量相互對立。

相互依存呼吸作用所有的活細胞有機物、氧氣有無光皆可二氧化碳、水釋放能量故答案為:×.

呼吸作用指的是細胞內有機物在氧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量的過程,據此答題.

關于呼吸作用的概念和結合著光合作用的概念對比掌握.【解析】×五、簡答題(共3題,共6分)29、(1)呼吸道肺肺呼吸道溫暖、清潔、濕潤(2)氣體擴散(3)肺動脈肺靜脈GJ(4)A主動脈(5)2右心房【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心臟結構、血液循環以及體內氣體交換的過程原理等知識。理解和掌握心臟中瓣膜的作用、血液循環的途徑以及體內氣體交換的過程原理是解題的關鍵。【解答】(1)呼吸系統的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兩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呼吸道保證了氣體的暢通,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同時對吸入的氣體有清潔、溫暖、濕潤的作用。肺由許多肺泡構成,外面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肺泡的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這些特點都有利于氣體交換,因此肺是氣體交換的主要器官。

(2)氣體擴散是指一種氣體總是由濃度高的地方向濃度低的地方擴散,直到平衡為止。血管E與肺泡、血管F與組織細胞,表示肺泡內的氣體交換和組織里的氣體交換,兩個過程都是通過氣體的擴散作用實現的。(3)在血液循環中,體循環為全身各處輸送氧氣和養料,并將組織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帶走。體循環的途徑為:左心室→(此時為動脈血)→主動脈→各級動脈→組織處的毛細血管(進行物質交換后,變成靜脈血)→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肺循環的途徑為: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經肺動脈流到①肺部毛細血管網,在此處與肺泡氣進行氣體交換,肺泡中氧氣擴散進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擴散進入肺泡,于是靜脈血變為動脈血,然后經肺靜脈流回左心房。)圖中血管G是肺動脈,H是肺靜脈,其中流靜脈血的是G;血管J、K中,流動脈血的是J。

(4)心房與心室之間有房室瓣,保證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心室和動脈之間有動脈瓣,保證血液由心室流向動脈,而不倒流。正常狀態下,若血液從D肺靜脈血管流入心臟,血液經左心房流向左心室,由左心室流向主動脈,故血液應從[A]主動脈中流出。(5)某人患咽炎,對其手背靜脈注射消炎藥,藥物到達病灶經過的途徑是:上肢靜脈→上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上肢動脈→組織周圍的毛細血管→病灶,所以,對其靜脈注射消炎藥,藥物到達病灶共經過心臟2次,最先達到心臟的右心房。【解析】(1)呼吸道肺肺呼吸道溫暖、清潔、濕潤(2)氣體擴散(3)肺動脈肺靜脈GJ(4)A主動脈(5)2右心房30、白細胞;血漿;紅細胞和血紅蛋白;體;氧氣【分析】解:(1)由圖可知:①是白細胞;②是紅細胞,③是血小板。

顯微鏡呈現的是倒立的;放大的實像;所以,看到的與實際的恰好相反,要將視野中右上角的圖①白細胞移至視野中央,看似要向左下角移動玻片,恰好相反應向右上角移動玻片。故D符合題意。

(2)血漿的功能主要有: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由消化道吸收的養料;依靠血液中的血漿來運輸才能到達全身各組織。同時組織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與其他廢物也要靠血漿運輸到肺、腎等處排泄,從而保證身體正常代謝的進行。

(3)紅細胞具有運輸氧氣的功能;由于該同學的紅細胞數目小于參考值,而且血紅蛋白的數目也小于參考值,所以她患有貧血。

(4)血液由動脈血變為靜脈血是發生在血液循環中的體循環;該循環不但將氧氣送給組織細胞,還將營養物質送給細胞,保證細胞的正常生命活動。

故答案為:

(1)白細胞。

(2)血漿。

(3)紅細胞和血紅蛋白。

(4)體;氧氣。

血液包括血漿和血細胞。血漿約占血液的55%;是一種淡黃色的液體。血漿中90%以上是水,其余是蛋白質;葡萄糖、無機鹽等。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紅細胞數量最多,約占全血容積的50%,無細胞核,呈兩面凹的圓餅狀,紅細胞里有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紅細胞具有運輸氧的功能,此外,紅細胞還運輸一部分二氧化碳;白細胞有多種,有細胞核,比紅細胞大,數量少,白細胞對人體起著防御和保護的功能。血小板比紅細胞和白細胞都小得多,形狀不規則,沒有細胞核,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對比每一項的參考值并結合三種血細胞的功能和異常時的表現進行分析。

本題考查三種血細胞的功能和異常時的表現,學生應對照血細胞,列表進行熟練記憶,這也考查的重點。【解析】白細胞;血漿;紅細胞和血紅蛋白;體;氧氣31、卵巢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受精4輸卵管子宮胚胎發育的場所胎盤【分析】解:(1)圖中1所示的器官是卵巢;其作用主要是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2)精子與卵細胞融合成為受精卵的過程;叫做受精,圖中[3]所示的過程叫做受精。

(3)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組織、器官、系統,進而形成胎兒,從圖中可以看出受精卵發育的起始部位是4輸卵管。

(4)5子宮;子宮是胚胎發育的場所。

(5)胚胎發育所需要的養料和氧氣是通過胎盤和臍帶從母體獲得的;胎兒通過該結構排出二氧化碳等代謝廢物。

故答案為:(1)卵巢;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2)受精;

(3)4輸卵管;

(4)子宮;胚胎發育的場所;

(5)胎盤。

圖中1卵巢;2卵細胞,4輸卵管,5子宮,6子宮內膜,7陰道,看圖結合題意答題。

解此題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女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功能。【解析】卵巢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受精4輸卵管子宮胚胎發育的場所胎盤六、其他(共4題,共28分)32、略

【分析】【解析】

考點:探究酸雨對農作物的生長影響.

分析:本題考查探究酸雨對農作物的生長影響的實驗.酸雨pH值小于5.6的降水.其酸性成分主要是硫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