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仁愛科普版選修四化學上冊月考試卷181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298K時;將n(HA)+n(Aˉ)=0.lmol的HA;NaA混合物溶于水形成1L溶液,溶液中c(HA)、c(Aˉ)與pH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a線表示的是c(Aˉ)的變化B.pH="6"時,c(Na+)+c(HA)>0.1mol/LC.298K時,Aˉ的水解平衡常數(K)的數量級為10-10D.若將等物質的量的HNaA溶于水中,所得溶液pH恰好為4.752、在其他條件相同時,反應N2+O22NO分別在有;無催化劑時的能量變化與反應進程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該反應為放熱反應B.加入催化劑可以改變反應的焓變C.加入催化劑可以改變反應的活化能D.0.1molN2和0.1molO2充分反應吸熱18.26kJ3、我國在南海北部神弧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采成功;這標志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采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可以用作燃料和制氫原料。甲烷自熱重整是先進的制氫方法,包含甲烷氧化和蒸氣重整兩個過程。發生的主要反應如下:
。
化學方程式。
焓變ΔH/(kJ·mol-1)
活化能Ea/(kJ·mol-1)
甲烷氧化。
CH4(g)+2O2(g)CO2(g)+2H2O(g)
-802.6
125.6
CH4(g)+O2(g)CO2(g)+2H2(g)
-322.0
172.5
172.5
蒸氣重整。
Ⅰ.CH4(g)+H2O(g)CO(g)+3H2(g)
+206.2
240.1
Ⅱ.CH4(g)+2H2O(g)CO2(g)+4H2(g)
+165
243.9
243.9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CO(g)+H2O(g)CO2(g)+H2(g)ΔH=+41.2kJ·mol-1B.反應Ⅱ逆反應活化能Ea=78.9kJ·mol-1C.初始階段:甲烷氧化的速率大于甲烷蒸氣重整的速率D.甲烷自熱重整方法的突出優點是能量循環利用4、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報道,常溫常壓、光照條件下,N2在催化劑表面與水發生反應:2N2(g)+6H2O(l)=4NH3(g)+3O2(g)ΔH>0,如果反應的平衡常數K值變大,該反應A.一定向正反應方向移動B.一定向逆反應方向移動C.在平衡移動時正反應速率先減小后增大D.在平衡移動時逆反應速率先增大后減小5、1909年,丹麥生理學家索侖生提出用pH表示水溶液的酸度:pH=-lg[H+],后來又定義pOH=-lg[OH-],pKW=-lgKW。對某水溶液的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pH+pOH=pKWB.若為酸性溶液則pH>pOHC.常溫下pH+pOH=14D.溶液pH=7時未必呈中性6、常溫下,下列溶液均為0.1mol·L-1,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碳酸鈉溶液中c(OH-)=c(H+)+c(H2CO3)+c(CO32-)B.碳酸鈉溶液中滴加鹽酸至pH=7,所得溶液的溶質只有NaClC.碳酸鈉溶液比碳酸氫鈉溶液的pH小D.碳酸氫鈉溶液中c(H2CO3)>c(CO32-)7、一種新型可逆電池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放電時總反應為:Al+3Cn(AlCl4)+4AlCl4-4Al2Cl7-+3Cn(Cn表示石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放電時負極反應為:2Al-6e-+7Cl-=Al2Cl7-B.放電時AlCl4-移向正極C.充電時陽極反應為:AlCl4-e-+Cn=Cn(AlCl4)D.電路中每轉移3mol電子,最多有1molCn(AlCl4)被還原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根據反應Cu+H2SO4CuSO4+H2↑可推出Cu的還原性比H2的強B.由置換反應I2+2NaClO3=2NaIO3+Cl2可知I2的氧化性強于Cl2的氧化性C.電解含Pb(NO3)2和Cu(NO3)2的溶液,陰極上陽離子得電子次序依次是Cu2+、H+、Pb2+D.含amolNa2S的溶液最多能吸收2.5amol的二氧化硫氣體(不考慮SO2在水中的溶解)9、CO2和CH4重整可制備合成氣;催化重整反應歷程示意圖如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Ni在該反應中做催化劑,參與化學反應B.合成氣的主要成分為CO和H2C.①→②既有碳氧鍵的斷裂,又有碳氧鍵的形成D.①→②吸收能量評卷人得分二、多選題(共5題,共10分)10、在1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CH4(g)+CO2(g)2CO(g)+2H2(g)ΔH,若起始時充入0.4molCH4和0.4molCO2,測得CH4的平衡轉化率與溫度的關系如圖中曲線a所示。下列說法一定正確的是()
A.ΔH>0B.延長M點的反應時間,可以提高CH4的平衡轉化率C.T1℃,起始時若向該容器中充入等物質的量的CH4、CO2、CO和H2,則此時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D.曲線b可表示向該容器中充入0.5molCH4和0.5molCO2,CH4的平衡轉化率與溫度的關系11、溫度為T時,向2.0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0molPCl5,反應PCl5(g)PCl3(g)+Cl2(g)經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反應過程中測定的部分數據見下表:。t/s050150250350n(PCl3)/mol00.160.190.200.20
以下對反應過程的分析和判斷正確的是A.反應在前50s的平均速率為v(PCl3)=0.0032mol·L?1·s?1B.保持其他條件不變,若升高溫度,平衡時,c(PCl3)=0.11mol·L?1,則反應為放熱反應C.相同溫度下,若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1.0molPCl5、0.20molPCl3和0.20molCl2,則達平衡前v(正)>v(逆)D.相同溫度下,若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2.0molPCl3、2.0molCl2,則達平衡時,PCl3的轉化率大于80%12、20℃時,下列有關電解質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A.pH=9.25,濃度均為0.1mol/L的NH4Cl和NH3?H2O的混合溶液:c(NH4+)+c(H+)>c(NH3?H2O)+c(OH-)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l2至Ca(OH)2恰好完全反應:c(OH-)=c(H+)+2c(HClO)+2c(ClO-)C.向0.1mol/LNaHSO3溶液中通入NH3至pH=7的溶液:c(Na+)>c(SO32-)>c(NH4+)D.CO2通入KOH溶液,當由水電離的c(H+)=10-7mol/L,一定存在:c(K+)=c(CO32-)+c(HCO3-)+c(H2CO3)13、下列溶液中有關微粒的物質的量濃度關系正確的是()A.pH=4的0.1mol·L-1的NaHA溶液中:c(HA-)>c(H+)>c(H2A)>c(A2-)B.NaHSO3和NaHCO3兩溶液混合呈中性的溶液中(S和C均用R表示):c(Na+)=c(HRO3—)+2c(RO32—)C.常溫下,等物質的量濃度的三種溶液:①(NH4)2CO3②(NH4)2SO4③(NH4)2Fe(SO4)2中c(NH4+):①<③<②D.常溫下,將醋酸鈉、鹽酸兩溶液混合呈中性的溶液中:c(Na+)>c(Cl—)=c(CH3COOH)14、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常溫下,pH均為9的CH3COONa和NaOH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不相同B.反應NH3(g)+HCl(g)=NH4Cl(s)在室溫下可自發進行,則該反應的ΔH>0C.向濃度均為0.1mol?L-1的MgCl2、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出現藍色沉淀,說明Ksp[Mg(OH)2]>Ksp[Cu(OH)2]D.向盛有KI3溶液(I3-I2+I-)的試管中加入適量CCl4,振蕩靜置后CCl4層顯紫色,說明KI3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8題,共16分)15、氮、磷、砷(As)、銻(Sb);鉍(Bi)、鏌(Mc)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同族元素。回答下列問題:
在1L真空密閉容器中加入amolPH4I固體;t℃時發生如下反應:
PH4I(s)PH3(g)+HI(g)①
4PH3(g)P4(g)+6H2(g)②
2HI(g)H2(g)+I2(g)③
達平衡時,體系中n(HI)=bmol,n(I2)=cmol,n(H2)=dmol,則℃時反應①的平衡常數K值為___(用字母表示)。16、現有25℃時0.1mol/L的氨水。請回答以下問題:
(1)若向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銨固體,此時溶液中c(OH-)/c(NH3·H2O)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若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使其恰好中和,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至溶液的pH=7,此時c(NH4+)=amol/L,則c(SO42-)=________;
(4)若向氨水中加入pH=1的硫酸,且氨水與硫酸的體積比為1∶1,則所得溶液中各離子物質的量濃度由大到小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分25℃時,向10mL0.1mol·L-1NH4HSO4溶液中逐滴滴入0.1mol·L-1NaOH溶液;溶液的pH與NaOH溶液體積關系如右圖所示:
(1)用電離方程式表示P點pH<7的原因是________。
(2)M、Q兩點中,水的電離程度較大的是________點。
(3)下列關系中,正確的是________。
a.M點c(Na+)>c(NH4+)
b.N點c(NH4+)+c(Na+)=2c(SO42-)
c.Q點c(NH4+)+c(NH3·H2O)=c(Na+)18、描述弱電解質電離情況可以用電離度和電離平衡常數表示,表1是常溫下幾種弱酸的電離平衡常數(Ka)和弱堿的電離平衡常數(Kb)。酸或堿電離平衡常數(Ka或Kb)CH3COOH1.8×10-5HNO24.6×10-4HCN5×10-10HClO3×10-8NH3·H2O1.8×10-5
表1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表1所給的四種酸中,酸性最弱的是________(用化學式表示)。下列能使醋酸溶液中CH3COOH的電離程度增大,而電離常數不變的操作是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升高溫度B.加水稀釋。
C.加少量的CH3COONa固體D.加少量冰醋酸。
(2)CH3COONH4的水溶液呈________(選填“酸性”、“中性”或“堿性”),該溶液中存在的各離子濃度大小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質的量之比為1∶1的NaCN和HCN的混合溶液,其pH>7,該溶液中離子濃度從大到小的排列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如圖是溶液中各離子濃度的相對大小關系示意圖:
(1)其中,是______。填微粒符號
(2)在溶液中各微粒濃度等式關系正確的是_______
a.
b.
c.20、將等體積的氨水與鹽酸溶液混和后,若混和溶液中c(NH4+)=c(Cl-),則溶液中的pH值______(填“>”、“<”或“=”,下同)7,混和前c(NH3·H2O)_______c(HCl),氨水中c(OH-)______鹽酸中c(H+)。21、(1)CuSO4的水溶液呈______(填“酸”、“中”、“堿”)性,常溫時的pH_____(填“>”或“=”或“<”),實驗室在配制CuSO4的溶液時,常將CuSO4固體先溶于________中;然后再用蒸餾水稀釋到所需的濃度,以_____(填“促進”;“抑制”)其水解。
(2)泡沫滅火器中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和_______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22、.按要求寫出下列化學方程式或離子方程式。
(1)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80g乙炔氣體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態水;放出389.9kJ的熱量,寫出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氫氧燃料電池是最常見的燃料電池,電解質溶液通常是KOH溶液,寫出負極電極反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評卷人得分四、判斷題(共1題,共3分)23、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減小。(____)評卷人得分五、有機推斷題(共1題,共4分)24、某溫度時,Ag2SO4在水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A點表示Ag2SO4是_____(填“過飽和”“飽和”或“不飽和”)溶液。
(2)該溫度下Ag2SO4的溶度積常數Ksp=_____。(列式帶入數據并計算出結果)
(3)現將足量的Ag2SO4固體分別加入:
a.40mL0.01mol·L-1K2SO4溶液。
b.10mL蒸餾水。
c.10mL0.02mol·L-1H2SO4溶液。
則Ag2SO4的溶解程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填字母)。
(4)向Ag2SO4懸濁液中加入足量Na2CrO4固體,可觀察到有磚紅色沉淀生成(Ag2CrO4為磚紅色),寫出沉淀轉化的離子方程式:_____。評卷人得分六、原理綜合題(共4題,共8分)25、(1)羰基硫(COS)多產生于煤化工合成氣中,能引起催化劑中毒,可通過水解反應除去,其熱化學方程式為COS(g)+H2O(g)H2S(g)+CO2(g)△H。相關的化學鍵鍵能數據如下表所示:。化學鍵C=O(CO2)C=O(COS)C=S(COS)H-SH-OE/kJmol-1803742577339465
則△H為___。
(2)近期太陽能的利用又有新進展。利用太陽能由CO2制取C的原理如圖所示,若重整系統發生的反應中=4,則重整系統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
(3)已知:常溫下,Ka(HCOOH)=1.77×10-4,Ka(CH3COOH)=1.75×10-5,Kb(NH3·H2O)=1.76×10-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填字母代號)。
A.濃度均為0.1mol·L-1的HCOONa和NH4Cl溶液中陽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之和:前者大于后者。
B.用相同濃度的NaOH溶液分別滴定等體積、pH均為3的HCOOH和CH3COOH溶液至終點;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相等。
C.0.2mol·L-1CH3COONa與0.1mol·L-1鹽酸等體積混合后的溶液中(pH<7):c(CH3COO-)>c(Cl-)>c(CH3COOH)>C(H+)
D.0.2mol·L-1HCOOH與0.1mol·L-1NaOH等體積混合后的溶液中:c(HCOO-)+c(OH-)=c(HCOOH)+c(H+)
(4)NaHS可用作污水處理的沉淀劑。已知:25℃時,H2S的電離常數Ka1=1.0×10-7、Ka2=7.0×10-15,反應Hg2+(aq)+HS-(aq)HgS(s)+H+(aq)的平衡常數K=1.75×1038。則Ksp(HgS)=___。26、碳是構成物質世界最重要的元素之一;能形成眾多的化合物。
(1)已知0.096kg碳完全燃燒可放出3148kJ熱量;1mol液態水汽化時要吸收44kJ熱量。
①2H2(g)+O2(g)=2H2O(l)?H=-571.6kJ?mol-1
②2CO(g)+O2(g)=2CO2(g)?H=-566kJ?mol-1
請寫出制備水煤氣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研究CO2與CO之間的轉化。讓一定量的CO2與足量碳在體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反應:C(s)+CO2(g)2CO(g)?H。測得壓強;溫度對CO的體積分數(φ(CO)%)的影響如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①p1、p2、p3的大小關系是__________,圖中a、b、c三點對應的平衡常數大小關系是__________(用Ka、Kb;Kc表示)。
②一定條件下,CO2(g)+3H2(g)CH3OH(g)+H2O(g)ΔH3,向固定容積為1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CO2和6molH2,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狀態,測得CH3OH(g)的物質的量為1mol,則此條件下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K=_________(用分數表示);若開始時充入2molCH3OH(g)和2molH2O(g)達到相同平衡狀態時,CH3OH的轉化率為_______;若平衡后再充入4mol的N2,則c(CO2)和原平衡比較是_________。(填“增大”、“減小”、“不變”)27、氮的化合物應用廣泛;但氮氧化物是重要的空氣污染物,應降低其排放。
(1)用CO2和NH3可合成氮肥尿素[CO(NH2)2]
已知:①2NH3(g)+CO2(g)=NH2CO2NH4(s)ΔH=-151.5kJ?mol-1
②NH2CO2NH4(s)=CO(NH2)2(s)+H2O(g)ΔH=+120.5kJ?mol-1
③H2O(l)=H2O(g)ΔH=+44kJ?mol-1
用CO2和NH3合成尿素(副產物是液態水)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
(2)工業上常用如下反應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CH4(g)+2NO2(g)N2(g)+CO2(g)+2H2O(g)ΔH,在溫度為T1和T2時,分別將0.40molCH4和0.9molNO2充入體積為1L的密閉容器中,n(CH4)隨反應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
①根據圖判斷該反應的ΔH__0(填“>”;“<”或“=”)。
②溫度為T1時,0~10min內NO2的平均反應速率v(NO2)=___,反應的平衡常數K=____。
③該反應達到平衡后,為在提高反應速率同時提高NO2的轉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填標號)。
A.改用高效催化劑B.增加CH4的濃度。
C.縮小容器的體積D.升高溫度28、O2對人類有著重要的作用。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甲醇是一種綠色可再生能源;已知熱化學方程式:
ⅰ.2CO(g)+O2(g)=2CO2(g)ΔH1=-566.0kJ?mol-1
ⅱ.2H2(g)+O2(g)=2H2O(g)ΔH2=-483.0kJ?mol-1
ⅲ.CO(g)+2H2(g)=CH3OH(g)ΔH3=-574.0kJ?mol-1
則計算CH3OH(g)+O2(g)=CO2(g)+2H2O(g)的ΔH=___。
(2)人體內化學反應時刻需要O2參與,如肌肉中的肌紅蛋白(Mb),具有結合O2的能力,可表示為Mb(aq)+O2(g)MbO2(aq)。肌紅蛋白的結合度(即轉化率α)與平衡時的氧氣分壓p(O2)密切相關,其變化曲線如圖1。已知K=(氣體和溶液中的溶質分別用分壓和物質的量濃度表達)。
①37℃時,已知平衡常數K=2,測得人正常呼吸時α的最大值為98%,則空氣中氧氣分壓p(O2)=___kPa。
②血紅蛋白Hb結合O2形成動脈血,存在反應1:HbH+(aq)+O2(g)HbO2(aq)+H+(aq)。血液中還同時存在反應2:CO2+H2OH++HCO結合兩個反應,肺部氧分壓___(填“較高”或“較低”)有利于CO2排出體外。請你從平衡移動的角度解釋原因___。
(3)游泳池水質普遍存在尿素[CO(NH2)2]超標現象,一種電化學除游泳池中尿素的實驗裝置如圖2所示,其中釕鈦常用作析氯電極,本身不參與電解。已知:3NaClO+CO(NH2)2=3NaCl+2H2O+N2↑+CO2↑。
①氮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___。
②電解過程中釕鈦電極上發生反應為___。
③電解過程中不銹鋼電極附近pH___(填“降低”“升高”或“不變”)。
④標準狀況下,電解過程中每逸出22.4LN2,電路中至少通過電子數目___。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C【分析】【詳解】
A.溶液的pH增大;堿性增強,則c(HA)減小,c(Aˉ)增大,所以a線應該表示的是c(HA)濃度的變化,故A錯誤;
B.pH=6時,溶液中有c(HA)+c(Aˉ)=0.lmol/L同時存在電荷守恒c(Na+)+c(H+)=c(Aˉ)+c(OHˉ),兩個式子相加可以得出c(Na+)+c(HA)=0.1mol/L+c(OHˉ)-c(H+),因為溶液顯酸性c(OHˉ)-c(H+)<0,所以c(Na+)+c(HA)<0.1mol/L;故B錯誤;
C.298K時,水解平衡常數為在pH=4.75時,c(HA)=c(Aˉ),所以K=c(OHˉ)==10-9.25;故C正確;
D.若將等物質的量的HA;NaA溶于水中;HA會發生電離,NaA會發生水解,最終c(HA)和c(Aˉ)不一定相等,所以pH不一定是4.75,故D錯誤;
本題選C。2、C【分析】A項,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為吸熱反應,故A項錯誤;B項,加入催化劑,反應的焓變不變,故B項錯誤;C項,由圖可知催化劑能夠降低反應的活化能,故C項正確;D項,該反應是可逆反應,則N2和O2不可能完全轉化為NO;吸收的熱量應小于18.26kJ,故D項錯誤。答案為C。
點睛:D為易錯項,容易忽視N2+O22NO為可逆反應。3、A【分析】【詳解】
A.反應Ⅱ-反應Ⅰ得:CO(g)+H2O(g)CO2(g)+H2(g)ΔH=-41.2kJ·mol-1;故A錯誤。
B.反應熱等于正、逆反應活化能之差,逆反應活化能等于(243.9-165)kJ·mol-1=78.9kJ·mol-1;故B正確。
C.正反應活化能越大;反應需要的能量越大,起始反應越慢,甲烷氧化反應的活化能小于蒸氣重整階段的活化能,所以,起始階段甲烷氧化反應的速率較大,故C正確。
D.從表格數據看出;甲烷氧化反應是放熱反應,甲烷蒸氣重整反應是吸熱反應,能量可以循環利用,降低成本,故D正確。
故答案選A。4、A【分析】【分析】
反應的平衡常數K值增大;平衡正向移動,正反應為吸熱反應,因而升高溫度,改變條件瞬間,正逆反應速率增大,但正反應速率增大的更多。
【詳解】
反應的平衡常數K值增大;平衡正向移動,正反應為吸熱反應,因而升高溫度,改變條件瞬間,正逆反應速率增大,但正反應速率增大的更多,由于平衡正向移動,正反應速率又逐漸降低;
答案選A。5、B【分析】【詳解】
A.pH+pOH=?lgc(H+)+[?lgc(OH-)]=?lgc(H+)c(OH-)=pKw;故A正確;
B.常溫下;若為酸性溶液則pH<7,pOH>7,因此pOH>pH,故B錯誤;
C.根據A選項,常溫下pH+pOH=pKw=?lg1×10?14=14;故C正確;
D.常溫下;溶液pH=7時呈中性,100℃時溶液pH=7是呈堿性,即溶液pH=7時未必呈中性,故D正確。
綜上所述,答案為B。6、D【分析】【詳解】
A.碳酸鈉溶液中存在質子守恒故A錯誤;
B.碳酸鈉溶液中滴加鹽酸至pH=7,此時CO2部分溶于水形成碳酸;溶質是碳酸氫鈉和碳酸;氯化鈉的混合物,故B錯誤;
C.CO32-水解程度比HCO3-大;故碳酸鈉溶液比碳酸氫鈉溶液的pH大,故C錯誤;
D.碳酸氫鈉溶液顯堿性,則HCO3-的水解大于HCO3-電離,溶液中c(H2CO3)>c(CO32-);故D正確。
答案選:D。7、C【分析】【詳解】
A.放電時鋁為負極,失去電子被氧化為Al2Cl7-,方程式為Al-3e-+7AlCl4-=4Al2Cl7-;A錯誤;
B.放電時,AlCl4-移向負極,與鋁反應生成Al2Cl7-;B錯誤;
C.充電時陽極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石墨沒有化合價變化,失去電子的是的AlCl4-,反應為Cn+AlCl4--e-=Cn(AlCl4);C正確;
D.Cn(AlCl4)被還原僅得到1mol電子;故D錯誤;
所以選擇C。8、D【分析】【詳解】
A.此反應不是自發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所以不能根據Cu+H2SO4CuSO4+H2↑反應判斷物質還原性的強弱;故A錯誤;
B.置換反應中I2+2NaClO3═2NaIO3+Cl2還原性I2大于Cl2,氧化性:NaClO3大于NaIO3,與Cl2的氧化性強于I2的氧化性無關;故B錯誤;
C.電解含Pb(NO3)2和Cu(NO3)2的溶液,氧化性強的離子首先在陰極上得電子,則Cu2+先得電子,由于溶液中H+濃度很小,Pb2+很大,Pb2+先得電子,H+后得電子,則陰極上陽離子得電子次順依次是Cu2+、Pb2+、H+;故C錯誤;
D.含amolNa2S的溶液通入二氧化硫,發生的反應先后為,Na2S+2SO2+2H2O=2NaHSO3+H2S、2H2S+SO2=3S+2H2O,根據方程式得:amolNa2S的溶液最多能吸收2.5amol的二氧化硫氣體;故D正確;
故選D。9、D【分析】【分析】
【詳解】
A.從圖中可以清楚的看到Ni在該反應前后沒有改變;故做催化劑,參與化學反應,故A正確;
B.從圖中可以看到出來H2和CO,故合成氣的主要成分為CO和H2;故B正確;
C.從圖中可以看到過渡態中既有碳氧鍵的斷裂;又有碳氧鍵的形成,故C正確;
D.從圖中可以推出;縱坐標表示能量,狀態①的能量比狀態②的能量高,故①→②會釋放能量,故D錯誤;
故答案為:D。二、多選題(共5題,共10分)10、AD【分析】【分析】
橫坐標為溫度;溫度升高,甲烷轉化率增大,說明溫度升高,平衡向消耗甲烷的方向移動。
【詳解】
A.溫度升高,甲烷轉化率增大,所以正反應為吸熱反應,ΔH>0;A正確;
B.M點為平衡狀態;條件不變,延長反應時間,平衡不發生移動,甲烷的轉化率不變,B錯誤;
C.體積為1L,T1℃時:K==2.0736,假設起始時充入CH4、CO2、CO和H2的物質的量為a,Qc=Qc和K的大小,和起始值a有關,不一定正向移動,C錯誤;
D.充入0.5molCH4和0.5molCO2比充入0.4molCH4和0.4molCO2而言;平衡正向移動,但是起始值增大程度大于轉化值增大程度,轉化率減小,圖像符合,D正確。
答案選AD。
【點睛】
本題易錯選項C,某時刻平衡正向移動還是逆向移動,關鍵看Qc和K的關系,Qc>K,平衡逆向移動,Qc11、CD【分析】【詳解】
A.反應在前50s的平均速率為故A錯誤;
B.原平衡時c(PCl3)=0.1mol·L?1,保持其他條件不變,若升高溫度,平衡時,c(PCl3)=0.11mol·L?1;則平衡正向移動,升溫向吸熱反應即正反應為吸熱反應,故B錯誤;
C.根據數據得出平衡時n(PCl3)=0.2mol,n(Cl2)=0.2mol,n(PCl5)=1mol?0.2mol=0.8mol,因此平衡常數相同溫度下,若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1.0molPCl5、0.20molPCl3和0.20molCl2,則反應正向進行,即達平衡前υ(正)>υ(逆),故C正確;
D.相同溫度下,若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1.0molPCl3、1.0molCl2,則達平衡時,與原平衡達到等效,n(PCl3)=0.2mol,n(Cl2)=0.2mol,n(PCl5)=0.8mol,因此PCl3的轉化率等于80%,若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2.0molPCl3、2.0molCl2,相當于兩個容器各充入1.0molPCl3、1.0molCl2,則達平衡時,轉化率為80%,將兩個容器壓縮到一個容器,平衡向生成PCl5方向移動,PCl3消耗,則達平衡時,PCl3的轉化率大于80%;故D正確。
綜上所述,答案為CD。12、AC【分析】【詳解】
A.濃度均為0.1mol/L的NH4Cl和NH3?H2O的混合溶液顯堿性,說明銨根的水解程度小于一水合氨的電離程度,所以c(NH4+)>c(Cl-)>c(NH3?H2O),電荷守恒式為c(NH4+)+c(H+)=c(Cl-)+c(OH-),所以c(NH4+)+c(H+)>c(NH3?H2O)+c(OH-);故A正確;
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l2至Ca(OH)2恰好完全反應,溶液中的溶質為等物質的量的CaCl2和Ca(ClO)2,溶液中存在電荷守恒2c(Ca2+)+c(H+)=c(OH-)+c(Cl-)+c(ClO-),存在物料守恒2c(Ca2+)=c(ClO-)+c(Cl-)+c(HClO),聯立可得c(OH-)=c(H+)-c(HClO);故B錯誤;
C.0.1mol?L-1的NaHSO3溶液中通NH3至pH=7,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Na+)=c(SO32-)+c(HSO3-)+c(H2SO3)①,溶液中存在電荷守恒:c(Na+)+c(H+)+c(NH4+)=2c(SO32-)+c(HSO3-)+c(OH-),因為pH=7所以c(Na+)+c(NH4+)=2c(SO32-)+c(HSO3-)②,由①得c(Na+)>c(SO32-);將①式左右兩邊都加上c(NH4+)得c(Na+)+c(NH4+)=c(SO32-)+c(HSO3-)+c(H2SO3)+c(NH4+)③,結合②③得c(SO32-)=c(NH4+)+c(H2SO3),故c(SO32-)>c(NH4+),故c(Na+)>c(SO32-)>c(NH4+);故C正確;
D.若溶液中存在c(K+)=c(CO32-)+c(HCO3-)+c(H2CO3),對應的溶液溶質應為KHCO3,而碳酸氫鉀溶液顯堿性,溶液中水電離的c(H+)不等于10-7mol/L;故D錯誤;
故答案為AC。
【點睛】
選項C為難點,要充分利用電荷守恒、物料守恒式結合溶液的酸堿性進行離子濃度比較,需要學生有較強的數學推理能力,難度較大。13、BD【分析】【詳解】
A.pH=4的0.1mol·L-1的NaHA溶液中,電離大于水解,c(A2-)>c(H2A);不正確;
B.電荷守恒:c(H+)+c(Na+)=c(HRO3—)+2c(RO32—)+c(OH―),溶液呈中性,所以c(H+)=c(OH―);正確;
C.(NH4)2CO3中RO32—促進了NH4+的水解,(NH4)2SO4中SO42—對NH4+的水解無影響,(NH4)2Fe(SO4)2中Fe2+對NH4+的水解起到抑制作用,所以c(NH4+):①<②<③;不正確;
D.電荷守恒:c(Na+)+c(H+)=c(OH―)+c(CH3COO―)+c(Cl―);
物料守恒:c(Na+)=c(CH3COO―)+c(CH3COOH);
溶液呈中性,c(H+)=c(OH―),所以溶液中:c(Na+)>c(Cl—)=c(CH3COOH)正確;
故選BD。14、AC【分析】【詳解】
A.常溫下,pH均為9的CH3COONa和NaOH溶液中;氫氧根離子濃度相同,酸堿抑制水的電離,水解的鹽促進水的電離,水的電離程度不相同,故A正確;
B.反應NH3(g)+HCl(g)=NH4Cl(s)在室溫下可自發進行;根據△H-T△S<0,反應△S<0,則該反應的△H<0才能滿足△H-T△S<0,故B錯誤;
C.向濃度均為0.1mol?L-1的MgCl2、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出現藍色沉淀為氫氧化銅沉淀,氫氧化鎂和氫氧化銅的陰陽離子比相同,說明Ksp[Mg(OH)2]>Ksp[Cu(OH)2];故C正確;
D.加入適量CCl4,碘溶解在CCl4層顯紫色,則由現象可知I2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KI3在CCl4中幾乎不溶;故D錯誤;
故選AC。三、填空題(共8題,共16分)15、略
【分析】【詳解】
由PH4I(s)PH3(g)+HI(g)可知,amolPH4I分解生成等物質的量的PH3和HI,由2HI(g)H2(g)+I2(g)可知,HI分解生成c(H2)=c(I2)=cmol/L,PH4I分解生成c(HI)為(2c+b)mol/L,則4PH3(g)P4(g)+6H2(g)可知PH3分解生成c(H2)=(d-c)mol/L,則體系中c(PH3)為[(2c+b)-(d-c)]mol/L=故反應PH4I(s)PH3(g)+HI(g)的平衡常數K=c(PH3)c(HI)==(b+)b,故答案為:(b+)b。【解析】(b+)b16、略
【分析】【詳解】
(1)氨水為弱堿,電離方程式為NH3.H2ONH4++OH-,加入硫酸銨固體,增加了NH4+的濃度,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但加入NH4+的濃度遠遠大于向逆反應方向消耗掉的NH4+,故變小;
(2)氨水為弱電解質,加入強電解質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說明是酸堿中和完全,生成的是強酸弱堿鹽,會發生水解,NH4++H2ONH3·H2O+H+,故溶液顯酸性,pH<7;
(3)c(H+)+c(NH4+)=c(OH-)+2c(SO42-),而pH=7,即c(H+)=c(OH-),所以硫酸根濃度時銨根濃度的一半,即mol·L-1;
(4)生成的硫酸銨,為強酸弱堿鹽,故溶液顯酸性,又因NH4+會發生水解,但只是少量一部分,綜上有c(NH4+)>c(SO42-)>c(H+)>c(OH-)。【解析】減小NH3·H2O+H+=NH4++H2O<NH4++H2ONH3·H2O+H+mol·L-1c(NH4+)>c(SO42-)>c(H+)>c(OH-)17、略
【分析】【分析】
【詳解】
試題分析:(1)NH4HSO4溶液中存在NH4HSO4=NH4++H++SO42-,因此P點pH<7,故答案為NH4HSO4=NH4++H++SO42-;
(2)M點,溶質為硫酸鈉和(NH4)2SO4的混合物,(NH4)2SO4水解;促進水的電離,Q點溶質為一水合氨;硫酸鈉,一水合氨的電離抑制水的電離,水的電離程度較大的是M點,故答案為M;
(3)a.M點溶質為硫酸鈉和(NH4)2SO4的混合物,銨根離子水解,c(Na+)>c(NH4+),正確;b.N點溶液呈中性,根據電荷守恒,c(NH4+)+c(Na+)=2c(SO42-),正確;c.Q點溶質為等物質的量一水合氨、硫酸鈉,根據物料守恒,2c(NH4+)+2c(NH3·H2O)=c(Na+),錯誤;故選ab。
考點:考查了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的影響因素、溶液的酸堿性與pH的相關知識。【解析】NH4HSO4=NH4++H++SO42-或HSO4-=H++SO42-Mab18、略
【分析】【分析】
⑴表1所給的四種酸中,K越大,酸越強,因此酸性最弱的是HCN;A選項,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電離程度增大,電離常數變大,故A不符合題意;B選項,加水稀釋,平衡正向移動,電離程度增大,但電離常數不變,故B符合題意;C選項,加少量的CH3COONa固體;平衡逆向移動,電離程度減小,電離常數不變,故C不符合題意;D選項,加少量冰醋酸,平衡正向移動,電離程度減小,電離常數不變,故D不符合題意。
⑵醋酸和一水合氨的K相同,則CH3COONH4的水溶液呈中性,該溶液中存在的各離子濃度大小關系是c(NH4+)=c(CH3COO-)>c(OH-)=c(H+)。
⑶物質的量之比為1∶1的NaCN和HCN的混合溶液,其pH>7,說明水解程度大于電離程度氫氧根濃度大于氫離子濃度,因此CN-水解消耗大于生成的;因此濃度小于鈉離子濃度。
【詳解】
(1)表1所給的四種酸中,K越大,酸越強,因此酸性最弱的是HCN;A選項,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電離程度增大,電離常數變大,故A不符合題意;B選項,加水稀釋,平衡正向移動,電離程度增大,但電離常數不變,故B符合題意;C選項,加少量的CH3COONa固體;平衡逆向移動,電離程度減小,電離常數不變,故C不符合題意;D選項,加少量冰醋酸,平衡正向移動,電離程度減小,電離常數不變,故D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答案為:HCN;B。
(2)醋酸和一水合氨的K相同,則CH3COONH4的水溶液呈中性,該溶液中存在的各離子濃度大小關系是c(NH4+)=c(CH3COO-)>c(OH-)=c(H+),故答案為中性;c(NH4+)=c(CH3COO-)>c(OH-)=c(H+)。
(3)物質的量之比為1∶1的NaCN和HCN的混合溶液,其pH>7,說明CN-水解程度大于HCN電離程度,因此CN-水解消耗大于生成的,因此濃度小于鈉離子濃度,該溶液中離子濃度從大到小的排列為c(Na+)>c(CN-)>c(OH-)>c(H+),故答案為c(Na+)>c(CN-)>c(OH-)>c(H+)。【解析】①.HCN②.B③.中性④.c(NH4+)=c(CH3COO-)>c(OH-)=c(H+)⑤.c(Na+)>c(CN-)>c(OH-)>c(H+)19、略
【分析】【分析】
⑴先寫出離子濃度大小;再得出結論。
⑵根據和三大守恒分析。
【詳解】
⑴亞硫酸鈉雖然能水解,但程度不大,所以主要離子為鈉離子和亞硫酸根離子,由于還能少量水解,溶液中水電離出氫氧根離子和氫離子,故氫氧根離子濃度略大于由于溶液呈堿性,所以是最小的,所以離子濃度大小關系為:故是故答案為:
⑵亞硫酸鈉為強電解質,完全電離,亞硫酸根離子為多元弱酸根離子,部分發生水解生成亞硫酸氫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亞硫酸氫根離子繼續水解生成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溶液中還存在水的電離,
a.根據物料守恒可知,故a錯誤;
b.根據電荷守恒可知,故b正確;
c.根據質子守恒可知,故c錯誤。
故答案為:b。【解析】b20、略
【分析】【分析】
根據溶液電中性的原則判斷溶液的pH,氨水為弱電解質,如等濃度混合,則反應生成NH4Cl水解呈酸性;而溶液呈中性,則氨水需過量,據此分析解答。
【詳解】
反應后溶液中存在電荷守恒:c(NH4+)+c(H+)=c(Cl-)+c(OH-),因c(NH4+)=c(Cl-),則c(H+)=c(OH-),所以溶液pH=7;如等濃度、等體積混合,則完全反應生成NH4Cl,NH4+水解呈酸性,而溶液呈中性,則氨水需過量,所以混合前氨水濃度大于鹽酸濃度,即c(NH3?H2O)>c(HCl),因氨水為弱電解質,如氨水中c(OH-)≥鹽酸中c(H+),則反應后溶液呈堿性,所以氨水中c(OH-)<鹽酸中c(H+),故答案為=;>;<。【解析】①.=②.>③.<21、略
【分析】【分析】
(1)CuSO4是強酸弱堿鹽;結合銅離子水解的方程式分析解答;
(2)HCO3-和Al3+均可發生水解,相互促進,產生氣體CO2和沉淀Al(OH)3;據此分析解答。
【詳解】
(1)CuSO4是強酸弱堿鹽,銅離子水解方程式為Cu2++2H2O?Cu(OH)2+2H+,水解后溶液中c(H+)>c(OH-),所以溶液呈酸性,常溫下pH<7;為了防止CuSO4水解,所以配制CuSO4溶液時將CuSO4先溶于較濃的硫酸中;抑制其水解,然后再用蒸餾水稀釋到所需的濃度,故答案為:酸;<;硫酸;抑制;
(2)沫滅火器中的主要成分是Al2(SO4)3和NaHCO3溶液,HCO3-和Al3+均可發生水解,且相互促進,產生氣體CO2和沉淀Al(OH)3,離子方程式為Al3++3HCO3-=Al(OH)3↓+3CO2↑,故答案為:Al2(SO4)3;NaHCO3溶液;Al3++3HCO3-=Al(OH)3↓+3CO2↑。
【點睛】
本題的易錯點為(2),要注意鋁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易發生雙水解而不能共存。【解析】酸<硫酸抑制Al2(SO4)3NaHCO3溶液Al3++3HCO3-=Al(OH)3↓+3CO2↑22、略
【分析】【分析】
(1)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鈉和氫氣;
(2)0.3mol乙炔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和液態水時;放出389.9kJ熱量,則2mol乙炔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液體水放出熱量為2599.2kJ;
(3)氫氧燃料電池中;氫氣做負極,堿性條件下在負極放電生成水。
【詳解】
(1)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鈉和氫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Al+2OH-+2H2O=2AlO2-+3H2↑,故答案為2Al+2OH-+2H2O=2AlO2-+3H2↑;
(2)7.80g乙炔的物質的量為=0.3mol,0.3mol乙炔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和液態水時,放出389.9kJ熱量,則2mol乙炔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液體水放出熱量為=2599.2kJ,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C2H2(g)+5O2(g)=4CO2(g)+2H2O(l)△H=-2599.2kJ·mol-1,故答案為2C2H2(g)+5O2(g)=4CO2(g)+2H2O(l)△H=-2599.2kJ·mol-1;
(3)氫氧燃料電池中,氫氣做負極,堿性條件下在負極放電生成水,電極反應式為H2-2e-+2OH-=2H2O,故答案為H2-2e-+2OH-=2H2O。
【點睛】
書寫熱化學方程式時注意物質的聚集狀態不能漏寫、反應熱的符號和單位不要漏寫是解答易錯點。【解析】.2Al+2OH-+2H2O=2AlO2-+3H2↑2C2H2(g)+5O2(g)=4CO2(g)+2H2O(l)△H=-2599.2kJ·mol—1H2-2e-+2OH-=2H2O四、判斷題(共1題,共3分)23、×【分析】【詳解】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減小,堿性減弱即減小,則增大,則溶液中增大,故錯;【解析】錯五、有機推斷題(共1題,共4分)24、略
【分析】【分析】
某溫度時,在Ag2SO4沉淀溶解平衡曲線上每一點;都是該溫度下的平衡點,所以利用濃度冪與沉淀溶解平衡常數進行比較,可確定曲線外的某一點是否達到沉淀溶解平衡;利用沉淀溶解平衡常數,可由一種離子濃度計算另一種離子的濃度。
【詳解】
(1)A點時,c(Ag+)=1×10-2mol/L,c()=4×10-2mol/L,與A點c(Ag+)相同的曲線上的點相比,4×10-2mol/L<16×10-2mol/L,所以A點未達沉淀溶解平衡,表示Ag2SO4是不飽和溶液。答案為:不飽和;
(2)該溫度下Ag2SO4的溶度積常數Ksp=c2(Ag+)?c()=(1×10-2mol/L)2×16×10-2mol/L=1.6×10-5(mol/L)3。答案為:1.6×10-5(mol/L)3;
(3)在飽和Ag2SO4溶液中,c2(Ag+)?c()是一個定值,溶液中c()越大,c(Ag+)越小;
a.40mL0.01mol·L-1K2SO4溶液,c()=0.01mol·L-1;
b.10mL蒸餾水,c()=0;
c.10mL0.02mol·L-1H2SO4溶液中,c()=0.02mol·L-1;
在溶液中,c():c>a>b,則溶液中c(Ag+):b>a>c,從而得出Ag2SO4的溶解程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b>a>c。答案為:b>a>c;
(4)向Ag2SO4懸濁液中加入足量Na2CrO4固體,生成Ag2CrO4和Na2SO4,沉淀轉化的離子方程式:Ag2SO4(s)+=Ag2CrO4(s)+答案為:Ag2SO4(s)+=Ag2CrO4(s)+
【點睛】
一種難溶性物質,其溶度積常數越小,越容易轉化,其溶解度往往越小。【解析】不飽和1.6×10-5(mol/L)3b>a>cAg2SO4(s)+=Ag2CrO4(s)+六、原理綜合題(共4題,共8分)25、略
【分析】【詳解】
(1)△H=反應物的總鍵能-生成物的總鍵能=742kJ/mol+577kJ/mol+2×465kJ/mol-2×339kJ/mol-2×803kJ/mol=-35kJ/mol;
(2)由圖可知CO2被FeO還原為C,FeO被氧化為FexOy,而=4,說明FexOy為Fe2O3,因此方程式為:4FeO+CO22Fe2O3+C;
(3)A.HCOONa中Na+為陽離子,不發生水解,NH4Cl為強酸弱堿鹽,NH4+水解使溶液顯酸性;因此兩溶液中陽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之和,前者大于后者,A項正確;
B.pH均為3的HCOOH和CH3COOH溶液,濃度CH3COOH>HCOOH,用相同濃度的NaOH溶液分別滴定等體積、pH均為3的HCOOH和CH3COOH溶液至終點,酸的物質的量越多,消耗的堿體積越大,即消耗的NaOH溶液的體積CH3COOH>HCOOH;B項錯誤;
C.混合溶液中醋酸的水解平衡常數為=5.1×10-10<Ka,說明中CH3COONa水解程度小于其電離程度,溶液顯酸性,因此有:c(CH3COO-)>c(Cl-)>c(CH3COOH)>c(H+);C項正確;
D.0.2mol·L-1HCOOH與0.1mol·L-1NaOH等體積混合,根據電荷守恒有:c(HCOO-)+c(OH-)=c(Na+)+c(H+),根據物料守恒有:c(HCOO-)+c(HCOOH)=2c(Na+),兩式聯立后得:c(HCOO-)+2c(OH-)=c(HCOOH)+2c(H+);D項錯誤;
答案選AC;
(4)H2S的電離常數Ka2==7.0×10-15,反應Hg2+(aq)+HS-(aq)HgS(s)+H+(aq)的平衡常數K==1.75×1038,Ksp(HgS)==×=c(Hg2+)·c(S2-)==4.0×10-53。【解析】—35kJ/mol4FeO+CO22Fe2O3+CA、C4.0×10-5326、略
【分析】【分析】
(1)根據蓋斯定律計算;
(2)①方程中左邊氣體計量數小于右邊;根據勒夏特列原理判斷;
②根據三段式計算。
【詳解】
(1)0.096kg碳即8mol碳完全燃燒可放出3148kJ熱量,1mol液態水汽化時要吸收44kJ熱量,則③C(s)+O2(g)=CO2(g)?H=-393.5kJ?mol-1,④H2O(g)=H2O(l)?H=-44kJ?m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蘇淮安2024~2025學年高二下冊6月期末調研測試數學試題學生卷
- 江蘇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下冊聯考數學試題學生卷
- 中藥材種植標準化與農業信息化技術集成研究考核試卷
- 充電設備維修工具與設備介紹考核試卷
- 環保與可持續發展合作考核試卷
- 橡膠物理回收的能耗優化策略考核試卷
- 供應鏈與零售業融合考核試卷
- 閥門密封性能測試方法考核試卷
- 2025年新疆中考英語試題真題(含答案)
- 2025年中國PE材料熱縮管數據監測報告
- 腦室分流術后護理
- 子午流注針法智慧樹知到答案2024年南方醫科大學
-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方案-石河子地下綜合管廊項目
- 曼娜回憶錄完整版三篇
- 期末培優拔高卷(試題)-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下冊數學北師大版
- 酒店裝飾裝修工程施工方案
- 注塑技術員等級評定標準
- 全屋定制家具合同
- 有限空間作業活動風險分級管控清單
- 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課件專家版2第二講 樹立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
- 公安出入境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