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CT診斷基礎課件_第1頁
腦CT診斷基礎課件_第2頁
腦CT診斷基礎課件_第3頁
腦CT診斷基礎課件_第4頁
腦CT診斷基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節腦CT診斷基礎2025/1/221一、概述

1972年英國物理學家Hounsfield首先設計和試制頭部CT掃描機獲得成功,并由美國神經外科學家Ambrose試用于臨床;1975年發展了全身CT掃描機并投入臨床使用。我國著名放射學家黎光煦教授率先報道了頭部CT掃描及其臨床應用,文章于1975年發表;1979年上海華山醫院引進了我國第一臺頭部CT掃描機,自此以后,腦CT掃描的臨床應用便在我國迅速地發展起來。2025/1/222CT成像特點

腦CT掃描和傳統的神經放射學檢查方法例如顱骨平片,體層攝影,腦室造影和腦血管造影相比較具有如下特點:

1:橫斷體層成像;

2:密度分辨率高;

3:顯像功能齊全;

4:精確密度測量;

5:非創傷性檢測手段等諸多的優點。2025/1/223應用范圍當前,腦CT掃描已經廣泛應用于腦外傷、腫瘤、感染、變性、脫髓鞘病、腦血管病及先天性畸形等,極大地提高了各類腦疾病的診斷率和可靠性,據報道腦腫瘤的定位診斷率為98%,定性診斷率70%左右;急性腦出血的診斷率幾乎是100%,而腦梗塞的診斷率則在

85%以上。2025/1/224腦CT診斷的限度是

腦CT診斷的限度是:

1:等密度病灶、

2:小于lcm病灶、腦血管疾病、腦膜病變、鞍區和后顱窩病變等。

3:不合作兒童和昏迷病人。

4:顱內金屬異物或碘油殘留等所形成的人為偽影,也是影響診斷質量的重要原因。2025/1/225二、檢查方法

掃描基線:以聽眥線為常規腦掃描基線,聽眉線適合于后顱窩掃描,聽(下)眶線適合于眼眶和顱底的掃描。2025/1/2262025/1/227正常CT解剖

常規掃描與聽眥線成15°或20°角,層厚10mm,層距10mm橫斷面掃描的顱腦CT解剖簡述如下:2025/1/228

(一)顱底蝶鞍層面

(一)顱底蝶鞍層面顱中窩的前界是蝶骨,后界為顳骨巖部內緣為海綿竇及垂體窩,外緣為顳骨。顱中窩為顳葉所在,其內側是海馬回,它構成鞍上池的外側緣。有時還可見下角(顳角)的前端及外側裂,下角呈線狀或逗點狀。顱后窩的前緣是巖骨.后緣為枕骨,鞍背后方為腦橋前池,向兩側伸延成腦橋小腦角池。腦橋位于第四腦室與腦橋前池之間,第四腦室位于顱后窩中線上,呈凹面向后的馬蹄形,后面的凹陷鄰接小腦蚓小結。第四腦室后方沿中線區有時可見縱行低密度帶,其兩旁是密度較高的小腦扁桃體,第四腦室后連枕大池。枕大池位枕大孔后上方。2025/1/229(一)顱底蝶鞍層面圖雞冠顳葉前床突海綿竇顳骨巖部橋小腦角池小腦半球蝶骨小翼鞍背腦橋第四腦室枕內隆突2025/1/2210(二)鞍上池層面

鞍上池層面的顱前窩可見額葉。鞍上池在垂體窩上方,位于兩側顱中窩之間,前界為額葉直回,側方為顳葉海馬,鞍上池呈五角星形或六角星形。其前角連于縱裂池。兩前外側角連于外側裂池。兩后外側角延續于環池。鞍上池的第6個角(后面)位于后緣中央,是腳間池。鞍上池邊緣為大腦動脈環。池內前部常可見到“V“視交叉,視交叉前方的兩圓點為視神經,視交叉后面有一圓點為漏斗。顱后窩可清晰顯示小腦半球。2025/1/2211(二)鞍上池層面圖大腦鐮額葉顳葉橋前池環池小腦蚓部外側裂池海馬中腦小腦半球2025/1/2212大腦前動脈大腦中動脈鞍上池中腦基底動脈外側裂環池第四腦室2025/1/2213(三)第三腦室下部層面

第三腦室下部層面:基底核的尾狀核頭貼于前角的外側緣。兩前角之間為胼胝體膝部的下方,稍后方為前連合及穹窿柱,額葉位前角的前方,前角后方中線處是第三腦室,呈縱行低密度條帶影,寬度3—8mm。其兩側連接丘腦。后方為中腦腳與丘腦連接的部位。顱后部可見Y形或V形的小腦幕,將腦分為幕上和幕下,幕下結構(小腦上蚓部)在內側,幕上(枕葉)結構在外側。四疊體池位小腦蚓部的前方,呈新月形或馬鞍形。2025/1/2214(三)第三腦室下部層面圖大腦鐮側腦室前角穹隆柱第三腦室四疊體額葉尾狀核頭部四疊體池枕葉2025/1/2215(四)第三腦室上部層面

在第三腦室上部層面:可清晰顯示基底核及丘腦,內囊前腳(又稱前肢)位于尾狀核和豆狀核之間,內囊膝部和后腳(又稱后肢)位于豆狀核及丘腦之間,豆狀核由外側的殼和內側的蒼白球組成。在殼的外側有外囊、屏狀核及腦島。兩側枕葉之間為四疊體池。其池內有松果體,向前與第三腦室連接。松果體即使不鈣化也呈高密度影。小腦上池習慣上稱為大腦大靜脈池,在四疊體池后方。2025/1/2216第三腦室上部層面(圖5)

縱裂池胼胝體膝部側腦室前角外側裂第三腦室松果體小腦幕尾狀核頭部內囊前支外囊豆狀核內囊后支丘腦枕葉2025/1/2217(四)第三腦室上部層面

在第三腦室上部層面可清晰顯示基底核及丘腦,內囊前腳(又稱前肢)位于尾狀核和豆狀核之間,內囊膝部和后腳(又稱后肢)位于豆狀核及丘腦之間,豆狀核由外側的殼和內側的蒼白球組成。在殼的外側有外囊、屏狀核及腦島。兩側枕葉之間為四疊體池。其池內有松果體,向前與第三腦室連接。松果體即使不鈣化也呈高密度影。小腦上池習慣上稱為大腦大靜脈池,在四疊體池后方。2025/1/2218(四)側腦室體部層面(圖)

尾狀核頭部脈絡叢枕葉上矢狀竇側腦室前角大腦鐮腦灰質腦白質2025/1/2219(五)側腦室體部層面

側腦室體部層面:在側腦室體部層面見側腦室體部,左右側腦室之間為透明隔。左右側腦室外側壁為尾狀核和體部。在此層仍可見內囊后腳及內側的丘腦,兩側前角的上部分離,系胼胝體壓部引起。左右側側腦室對稱,位于中線,后角(枕角)可以不對稱,室內可見脈絡叢鈣化。中線部還可見大腦縱裂池及大腦鐮。此層大腦由額葉、頂葉和枕葉構成。大腦皮質邊緣見腦溝。2025/1/2220(五)側腦室上部層面(圖)

額葉胼胝體枕葉側腦室腦皮質放射冠尾狀核大腦鐮2025/1/2221(六)側腦室上部層面

側腦室上部層面:側腦室上部為側腦室頂部層面,內側壁側腦室體部由胼胝體分開。在腦室體部的外緣,可見窄的梢高密度帶為尾狀核體部其旁為低密度的白質纖維放射冠,側腦室體部的外方是頂葉,在該層面上還可見頂忱溝及半球凸面的中央溝.并分別可見額葉、頂葉及枕葉。2025/1/2222(六)側腦室下部層面(圖半卵圓中心大腦鐮上矢狀竇頂葉額葉2025/1/2223(七)大腦皮質下部層面

大腦皮質下部層面超過胼胝體和側腦室,大腦鐮自前向后貫穿中線。腦灰質和白質比上述諸層面顯示得更清楚,白質為半卵圓中心。腦溝和腦回明顯,中央溝的位置大約在大腦半球凸面前1/4和后3/4交界處。該層面額葉范圍縮小,頂葉所占比例擴大,枕葉甚小或消失。2025/1/2224大腦皮質上部層面(圖)額葉頂葉大腦鐮上矢狀竇2025/1/2225(八)大腦皮質上部層面

大腦皮質上部層面已近顱頂,大腦鐮清晰可見,其旁的腦灰質和腦溝顯得十分清楚。頂葉較大,額葉較小。2025/1/2226正常顱骨三維成像A顱底三維成像內面觀2025/1/2227顱底2025/1/2228側面觀顯示顴弓2025/1/2229四.基本病變CT表現

2025/1/2230(一)

平掃密度改變

1.高密度病灶:可見于新鮮出血鈣化和富血管腫瘤。

2.等密度病灶;見于某些腫瘤血腫炎癥梗塞或血管病變。

3.低密度病灶:見于腦炎,梗塞、腫瘤、囊腫和水腫等。

4.混合密度病灶:上述各種密度病灶混合存在。2025/1/22311:高密度病灶

高密血腫2025/1/22322:等密度病灶

2025/1/22333.低密度病灶:

2025/1/22344。混合密度病灶

2025/1/2235

(二)增強CT特性

2025/1/2236均勻性強化

腦膜瘤均勻強化2025/1/2237非均勻性強化

腦膿腫非均勻強化2025/1/2238無強化:

2025/1/2239本課結束2025/1/2240MR檢查的優勢

無損傷的安全檢查任意方位斷層掃描組織對比度多樣化心臟血管檢查方便軟組織對比度明顯提供功能代謝信息2025/1/2241MR檢查的優勢

無損傷的安全檢查任意方位斷層掃描組織對比度多樣化心臟血管檢查方便軟組織對比度明顯提供功能代謝信息T1加權像

T2加權像

水抑制成像(FLAIR)

脂肪抑制成像

水成像

血管造影

功能成像MR基本圖像T1加權像顯示組織結構特點:水為低信號

脂肪為高信號

亞急性出血為高信號

T1加權像是MR成像最基本的脈沖序列T2加權像顯示病理改變特點:水為高信號

脂肪為高信號

亞急性出血為高信號T2加權像是MR成像最基本的脈沖序列水抑制成像—FLAIR顯示病理改變特點:自由水為低信號

FLAIR水抑制成像對腦部病理改變具有高度的敏感性顯示病理改變特點:脂肪為低信號

脂肪抑制成像對各種病理改變有助于進一步明確診斷水成像MRCPMRU磁共振水成像是真正的無創造影檢查MRM血管造影安全、快捷、無須任何造影劑、無藥物過敏反應功能成像功能成像能夠反映組織的血供、生化成分、及功能狀態彌散成像灌注成像波譜成像腦功能成像DWIrCBVMRSfMRI磁共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