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1頁
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2頁
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3頁
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4頁
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235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關于隋朝歷史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結束了南北朝分裂局面B.國力強盛,“古今稱國計之富者莫如隋”C.開鑿了大運河D.因存在時間很短,對后世沒有多大影響2、小明在學校圖書館借了一本《貞觀政要》,他是為了探究下列哪一位皇帝的政績?()A.唐太宗B.唐玄宗C.武則天D.隋文帝3、關于大運河的評價,自古以來褒貶不一,眾說紛紜,下列古人評價大運河的詩句中,持完全否定態度的是()A.“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唐?胡曾《汴水》B.“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唐?皮日休《汴河懷古》C.“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唐?皮日你《汴河銘》D.“天下轉漕,仰此一渠?!?元?脫脫《宋史》4、在印度尼西亞某市有這樣一副對聯:“繼張班立功異域,開哥麥探險先河”,此聯稱贊的是()A.張騫通西域B.鄭和下西洋C.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D.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5、曹操在《蒿里行》里寫道:“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彼鑼懙倪@一悲慘景象發生在()A.三國時期B.西漢末年C.東漢初年D.東漢末年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7題,共14分)6、東漢改進造紙術的科學家是____,后人稱這種紙為“蔡候紙”。7、開鑿隋朝大運河的皇帝是--______。8、在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都參與侵略中國的列強是______。9、1895年春,康、梁領導了(),戊戌變法持續103天,又稱()。10、歷史上的周朝分為______和______。其中東周分為______和______兩個時期。11、經過商鞅變法,______國成為戰國時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我國封建國家形成了。12、毛澤東《沁園春?雪》一詞中寫道:“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請問這兩位偉人是指______、______。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8題,共16分)13、(請你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我國南北方的飲食習慣不同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形成了。14、(2016?郴州)西漢史學家司馬光編著的《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15、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實行變法改革,在各國變法中,秦國的商鞅變法成效最大。T.正確F.錯誤16、朱元璋為進一步集中權力,在地方:取消行中書省,設立“三司”。

。A.正確B.錯誤17、(請你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將判斷結果填入題后的括號內,正確的畫“√”,錯誤的畫“×”。每題1分)成語“退避三舍”的故事,是發生在秦楚兩國爭霸戰爭期間。()18、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最偉大的功績是建立元朝。19、1038年,黨項族首領元昊在興慶稱皇帝,歷史上稱為“金國”。______(判斷對錯)20、山頂洞人生活的氏族是按照地域關系結合起來的氏族。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四、改錯題(共4題,共28分)21、22、某班小組討論中,幾位同學對武則天進行了評價,小歷和小史有不同的看法(見圖所示內容)。他們的評價方法正確嗎?請說明理由。

判斷: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生活在距今約6000年前半坡居民;使用石鏟;陶罐、骨制魚叉等工具,種植水稻、麻、飼養豬、狗、水牛等家畜。

錯誤:______訂正:______。24、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不久陳勝自立為王,建立張楚政權。______(判斷對錯)

改正:______。評卷人得分五、簡答題(共4題,共20分)25、閱讀下列材料: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里w《滿江紅》請回答:(1)“靖康恥”指的是什么事件?(2)“胡虜”中的“胡”指的是哪一少數民族?這個少數民族生活在哪里?(3)此民族與南宋在戰后訂立的合議稱作什么?26、請列舉西周時期分封制分封的對象。27、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8、。文物。

內容船形彩陶壺骨針魚紋彩陶盆豬紋黑陶缽遠古居民ABCDA______B______

C______D______。評卷人得分六、綜合題(共2題,共10分)29、閱讀下列材料:材料1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戶)占全國戶口數比例人口(戶)占全國戶口數比例西漢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材料2朝廷在故都(東京)時,實仰東南財賦,而吳(江蘇)中又為東南根抵。語曰“蘇常熟,天下足”。請回答:(1)從材料上看我國古代經濟發展出現了怎樣的變化?(2分)(2)南方經濟發展原因是什么?(6分)30、歷史小論文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材料一:武帝年少時有驚人的記憶力,求知欲特別強,酷愛讀書。他十六歲時登基為帝。繼位后,為加強對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監察,在地方設置十三州部刺史。開創察舉制度,按照孝廉的標準選拔人才。采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解決王國勢力,并將鹽鐵和鑄幣權收歸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儒家思想作為國家的統治思想始于此。軍事上在衛青、霍去病等杰出將領的指揮下,漢軍馬踏匈奴,收取河西,追奔逐北,封狼居胥山,以臨翰海;威服西域三十六國,置城郭都護,西越蔥嶺,攻滅康居車師大宛諸國,開創了漢武盛世的局面。材料二:張騫出使西域后,漢武帝為了得到汗血寶馬,于是命使者帶黃金二十萬兩及一匹黃金鑄成的金馬去大宛國都求換汗血馬。但大宛國王以汗血馬為大宛國寶而拒絕,漢朝使節就在國王面前破口大罵,并把金馬擊碎后掉頭而去,大宛國王因此大怒并殺死了使團人員,奪走了金銀財寶。漢武帝聽聞使者被殺,財物被劫,不禁大怒,立命李廣利任貳師將軍,發兵數萬遠征大宛,最終將大宛國屠滅,順便打通了整個西域地區。材料三:漢武帝統治時期,由于對外征伐不斷,中央財政入不敷出的。富商大賈富可敵國,恰與窘困的中央財政形成了鮮明對比。為了打擊大商人,漢武帝對商人施以重稅,并實行鹽鐵專營政策。禁止平民百姓販賣私鹽,違者往往處以極刑。材料四:漢武帝在位后期窮兵黷武,性情多疑,好求長生不老之藥。竟聽信謠言,處死了自己的太子劉據,先后處死了數百名朝中官員和六位宰相。后來對自己過去的所作所為頗有悔意,曾下《輪臺罪己詔》說“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糜費天下者,悉罷之!”以表示承認自己的錯誤。閱讀完材料,請試著以“__________________的漢武帝”為題,寫一篇歷史人物評論文章。論文寫作角度:(至少應從以下任意3個角度出發有條理地組織論文,除此之外,也可按照自己的思維角度寫作)(1)漢武帝的一生有哪些閃光的地方?(2)比起中國古代的其它帝王,漢武帝有哪些可貴之處?(3)漢武帝有哪些鮮明的個性?你認為這種個性會對當時的漢朝產生怎樣的作用?(4)為了治理好國家,他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這些措施實行后各自都起到了哪些作用。對后世有何影響?(5)應如何評價漢武帝的一生?(6)你認為一名優秀的帝王應具備哪些基本素養,漢武帝又具備了哪些素養?(7)除了材料所給的信息,你還知道哪些與漢武帝有關的歷史知識?要求:(1)字數不少于400字。(2)不得成句摘抄以上所給的材料原文,否則不得分。(3)字跡工整,條理清晰。(卷面分5分)(4)史論結合,有鮮明的個人見解。(個人見解分8分)(5)表述清晰準確,無錯別字。(有錯別字會相應減去2至3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D【分析】【分析】本題考察學生對隋朝對后世影響的認識;根據所學知識,隋朝是我國歷史上存在較短的朝代之一。隋朝在政治制度方面,確立了影響后世深遠的三省六部制,以鞏固中央集權制度;正式制定出完整的科舉制度,以選拔優秀人才,弱化世族壟斷仕官的能力。經濟上開鑿大運河,溝通了南北,有利于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文化上實行科舉制,因此縱觀隋朝歷史時間雖然短暫卻對后世影響較大,A,B,C符合題意,D項說對后世影響不大錯誤,不符合題意,本題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察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和分析理解能力,隋朝和秦朝一樣雖然短暫而亡,但卻創立了一套影響后世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對于隋朝的建立和統一的時間,科舉制的創立,大運河的開鑿,同學們要注意識記和理解。2、A【分析】唐太宗統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出現繁榮景象,國力逐步強盛,唐太宗的年號叫“貞觀”,史稱“貞觀之治”。因而《貞觀政要》是為了探究唐太宗的政績。

故選:A。

本題以小明在學校圖書館借了一本《貞觀政要》為切入點;考查唐太宗的相關知識。

本題以《貞觀政要》為依托,考查學生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唐朝時期唐太宗、武則天和唐玄宗統治前期的盛世景象?!窘馕觥緼3、A【分析】據題干選項;結合所學可知,“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中胡曾只看到了開鑿大運河的勞役繁重,造成了隋朝的滅亡;胡曾對隋朝大運河持完全否定態度。

故選:A。

本題考查隋朝大運河;知道“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對隋朝大運河持完全否定的態度。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隋朝大運河相關知識的掌握,重點識記開鑿的時期、內容與影響?!窘馕觥緼4、B【分析】【分析】題干中的對聯“張班”指的是張騫和班超出使西域?!案琨湣敝傅氖歉鐐惒及l現美洲和麥哲倫船隊實現環球航行。聯系所學知識;鄭和七次下西洋,到過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比歐洲航海家的遠航早半個多世紀。所以本題答案為B項。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中外的交往與沖突的相關內容。5、D【分析】曹操在《蒿里行》里寫道:“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彼鑼懙倪@一悲慘景象發生在東漢末年,反映的是軍閥混戰給人們帶來的深重災難。

故選D。

本題考查了曹操對東漢末年的描述。公元25年;皇族劉秀稱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

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窘馕觥緿二、填空題(共7題,共14分)6、蔡倫【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的蔡倫對造紙術的貢獻。注意是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區分發明和改進一詞。經常考的熱點。

【點評】此題較為簡單,識記基礎知識點7、略

【分析】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對全國的統治,隋煬帝征發幾百萬人從605年起開通了一條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縱貫南北全長兩千多公里的大運河.

故答案為:

隋煬帝(楊廣).

本題考查的是隋朝大運河.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隋煬帝下令開鑿了貫通南北的大運河.

解答本題需要準確識記隋煬帝開鑿大運河.【解析】隋煬帝(楊廣)8、略

【分析】據所學可知;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和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德、美、日、俄、意、奧等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所以在這三次侵華戰爭中,均參與了侵略中國的國家是英國.

故答案為:

英國.

本題考查的是近代列強發動的侵華戰爭;帝國主義列強先后發動了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要熟記近代列強發動的侵華戰爭的知識點,對學生進行勿忘國恥教育.【解析】英國9、略

【分析】本題考查戊戌變法的相關知識。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后,正在北京參加科舉考試的康有為、梁啟超領導了“公車上書”,公車上書拉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戊戌變法歷時103天,因此又被稱為百日維新。故填寫:公車上書,百日維新。【解析】公車上書,百日維新10、略

【分析】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西周;定都鎬京,史稱西周.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西周滅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開始,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

故答案為:

西周;東周;春秋;戰國.

本題以周朝為切入點;考查西周和東周.

本題以西周和東周為背景,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解析】西周;東周;春秋;戰國11、略

【分析】結合所學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開始變法.商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得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斗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為秦滅六國,統一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國封建國家形成了.

故答案為:

秦國.

本題考查商鞅變法.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開始變法.商鞅變法為秦滅六國,統一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商鞅變法相關知識的掌握,重點識記內容與影響.【解析】秦國12、秦始皇漢武帝【分析】詞中的“秦皇”指的是秦始皇。秦始皇在政治上創立了一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在經濟上統一貨幣;度量衡;在思想上;“焚書坑儒”,加強思想控制;詞中的“漢武”指的是漢武帝。漢武帝在政治上,頒布“推恩令”,下令允許諸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建立較小的侯國,削弱諸侯國勢力。在經濟上,將地方的鑄幣權和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在思想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儒家思想作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故答案為:

秦始皇;漢武帝。

本題考查秦始皇;漢武帝推進大一統的措施;著重考查他為實現大一統在政治、經濟、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

本題考查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制度及鞏固統一的措施、漢武帝實行的大一統措施,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歸納和綜合運用歷史史實的能力?!窘馕觥壳厥蓟蕽h武帝三、判斷題(共8題,共16分)13、√【分析】【分析】我國南北方的飲食習慣不同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形成了;這是正確的,因為生活在距今約七千年前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種植的糧食作物是水稻,距今約五六千年前的半坡原始居民種植的糧食作物是粟,這說明了我國南北方的飲食習慣不同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形成了。故本題正確。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知識遷移能力。中華文明的起源?原始的農耕生活14、×【分析】【分析】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所寫的《史記》;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史實,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不是司馬光編著的.故答案為:×.

【點評】本題考查司馬光的主要貢獻.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歷史基礎知識的能力.難度較?。?5、√【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學生對商鞅變法相關知識的掌握。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戰國時期,封建地主階級為確立封建統治,發展封建經濟,在各國紛紛掀起變法運動。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實行變法,秦國的商鞅變法是各國變法中比較徹底的,變法成效最大。所以本題正確。故選T?!窘馕觥縏16、√【分析】本題考查明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在地方,朱元璋取消行中書省,設立三司,將原來行中書省的權力一分為三,互不統屬,從而使行省的權力分散。本題是正確的,故選A。【解析】A17、×【分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成語“退避三舍”的故事的來源。成語“退避三舍”的故事,是發生在晉楚兩國爭霸戰爭期間,公元前7世紀后期,晉楚雙方在城濮大戰,決戰前,晉軍以報答楚王為名,“退避三舍”,駐軍城濮,巧妙地避開楚軍鋒芒,誘敵深入,大敗楚軍。故本題秦應改為晉??键c: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上冊?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春秋戰國的紛爭【解析】【答案】×18、×【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成吉思汗歷史功績的認識,根據所學知識,公元1206年,在斡難河畔,蒙古各部首領召開了大會,一致推舉鐵木真為全蒙古的大汗,尊號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后繼者率蒙古軍隊相繼滅亡西夏和金,對南宋形成包圍之勢。建立元朝的是忽必烈。故本題說法錯誤。19、×【分析】據所學知;1038年,黨項族的首領元昊稱大夏國皇帝,定都興慶,歷史上稱為西夏。

故答案為:

×。

本題以“黨項族首領元昊在興慶稱皇帝”為切入點;考查西夏建立的相關知識。

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遼宋夏金時期的政權并立?!窘馕觥俊?0、×【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山頂洞人生活的氏族是按照血緣關系結合起來的氏族,題干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

本題主要考查山頂洞人的有關內容。

本題注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本題的關鍵點是分析題干,注意準確識記氏族的有關內容【解析】×四、改錯題(共4題,共28分)21、略

【分析】

本題以連線題的形式;考查北京人;元謀人、河姆渡原始居民、炎帝、黃帝、禹的相關知識.

注意識記北京人、元謀人、河姆渡原始居民、炎帝、黃帝、禹的相關知識.【解析】據所學知;距今約170萬年的元謀人生活于云南省元謀縣,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約七十萬年至二十萬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們使用打制的石器,過群居生活,北京人還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如前額低平,眉脊骨粗壯,顴骨高突,吻部前伸,沒有明顯的下顎.

生活在距今約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長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欄式房屋,過著定居生活,種植水稻.

距今約四五千年;生活在黃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聯合在涿鹿一戰中打敗蚩尤部落.從此,炎帝;黃帝部落結成聯盟,經過長期發展形成日后的華夏族的主體(漢族的前身,中華民族的主干部分).我們中國人自稱自己是炎黃子孫.

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國家)--夏朝,我國漫長的原始社會到此結束,奴隸社會開始了.

故答案為:

22、略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對武則天的評價。評價歷史人物要全面,一分為二的進行評價。武則天既有功也有過。功:不拘一格選拔人才,注重減輕農民負擔,采取各種措施促進社會生產發展;過:重用酷吏,刑法殘忍,獨斷專行。故得出,小史和小歷評價不正確。理由是他們都只看到武則天積極或消極的單方面,太片面。應該客觀、全面、一分為二地進行評價。?【解析】判斷:不正確。理由:他們都只看到武則天積極或消極的單方面,太片面。應該客觀、全面、一分為二地進行評價。23、略

【分析】依據課本知識可知;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的國家之一,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居民已種植粟;白菜、芥菜等農作物,住半地穴式房屋,使用石鏟、陶罐、骨制魚叉等工具,種植水稻、麻、飼養豬、狗、水牛等家畜.

故答案為:

錯誤:種植水稻;訂正:種植粟.

本題主要考查了半坡原始居民的有關內容;要在掌握課本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得出結論.

本題注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本題的關鍵點是分析題干,注意準確識記半坡原始居民的有關內容.【解析】種植水稻;種植粟24、略

【分析】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被征發到漁陽戍守長城時,遇雨誤期,按秦律誤期當斬,陳勝吳廣斬木為兵、揭竿而起,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在大澤鄉起義,起義軍攻下陳,不久陳勝自立為王,建立了張楚政權.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他們的革命首創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治.

故答案為:√.

本題主要考查陳勝;吳廣起義.

本題主要考查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秦的暴政和秦末農民起義的相關史實.【解析】√;√五、簡答題(共4題,共20分)25、略

【分析】試題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北宋的滅亡之事。靖康恥是指中國歷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發生于北宋皇帝宋欽宗靖康年間(公元1126-1127年),因而得名。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軍攻破東京(今河南開封),除了燒殺搶掠之外,更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以及大量趙氏皇族、后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國,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靖康之恥導致北宋的滅亡。本題答案:1127年金滅北宋。(2)本題主要考查女真族的情況。女真族是中國古代生活于東北地區的古老民族,公元6至7世紀稱“黑水靺鞨”,公元9世紀起始更名女真。遼宋時期,東北地區松花江和黑龍江流域一帶的女真族,受遼的控制和壓迫。12世紀初,女真的杰出首領阿骨打起兵抗遼,接著在會寧稱帝,國號金。他就是金太祖。那時候,遼和宋的統治都很腐敗,人民不斷起義。金先滅遼,再滅北宋。這里的“胡”就是指“女真族”。本題答案:女真族;生活在松花江和黑龍江流域。(3)本題主要考查宋金對峙局面的形成。南宋初年,金軍的幾次南下都被岳飛打敗,但宋高宗和權臣秦檜害怕抗金力量的壯大會威脅他們的統治,就向金求和,并令岳飛等人班師。紹興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宋與金達成《紹興和議》,南宋向金稱臣,兩國以淮水—大散關為界;宋每年向金進貢銀廿五萬兩,絹廿五萬匹。至此,宋金對峙局面形成。本題答案:紹興和議??键c: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展·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解析】【答案】(1)1127年金滅北宋。(2)女真族;生活在松花江和黑龍江流域。(3)紹興和議。26、西周建立后;周王把土地;平民和奴隸分封給自己的子弟、親屬以及一些功臣和臣服的舊邦首領,封他們為諸侯,建立諸侯國.

故答案為:

周王的子弟、親屬,以及一些功臣和臣服的舊邦首領.【分析】

本題以西周時期分封制分封的對象為依托;考查的是分封制的知識.

本題以西周時期分封制分封的對象為背景,考查的是學生對西周分封制的有關知識的記憶、理解能力.【解析】西周建立后;周王把土地;平民和奴隸分封給自己的子弟、親屬以及一些功臣和臣服的舊邦首領,封他們為諸侯,建立諸侯國.

故答案為:

周王的子弟、親屬,以及一些功臣和臣服的舊邦首領.27、(1)觀察題干圖片可知;這是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是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組成,“分水魚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把岷江分成內外二江.西邊叫外江主要用于排洪;東邊叫內江,主要用于灌溉,內江之水通過寶瓶口引入支流,用來灌溉農田.

(2)據所學知識可知;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國古代建設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勝地.通常認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于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巧奪天工;福澤萬代、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據所學知識可知;都江堰防洪和灌溉并舉,至今仍發揮著重要作用.維護了生態平衡,保護了自然環境.具有科學性,并代表了當時世界先進的水利工程水平.體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勇敢,是人類征服自然,協調與自然關系的成功典范.因而2000年,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故答案為:

(1)李冰;秦國.

(2)巧奪天工;福澤萬代、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

(3)都江堰防洪和灌溉并舉,至今仍發揮著重要作用.維護了生態平衡,保護了自然環境.具有科學性,并代表了當時世界先進的水利工程水平.體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勇敢,是人類征服自然,協調與自然關系的成功典范.【分析】

本題以圖片都江堰為切入點;主要考查戰國時期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相關史實.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戰國時期的水利工程的相關史實.【解析】【小題1】(1)觀察題干圖片可知;這是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是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組成,“分水魚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把岷江分成內外二江.西邊叫外江主要用于排洪;東邊叫內江,主要用于灌溉,內江之水通過寶瓶口引入支流,用來灌溉農田.

(2)據所學知識可知;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國古代建設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勝地.通常認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于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巧奪天工;福澤萬代、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據所學知識可知;都江堰防洪和灌溉并舉,至今仍發揮著重要作用.維護了生態平衡,保護了自然環境.具有科學性,并代表了當時世界先進的水利工程水平.體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勇敢,是人類征服自然,協調與自然關系的成功典范.因而2000年,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故答案為:

(1)李冰;秦國.

(2)巧奪天工;福澤萬代、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

(3)都江堰防洪和灌溉并舉,至今仍發揮著重要作用.維護了生態平衡,保護了自然環境.具有科學性,并代表了當時世界先進的水利工程水平.體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勇敢,是人類征服自然,協調與自然關系的成功典范.【小題2】【小題3】28、略

【分析】依據課本知識可知;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居民已種植粟;白菜、芥菜等農作物,住半地穴式房屋,已經飼養家畜,制作彩陶.依據課本知識可知,生活在距今約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坐落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長江流域農耕文明的代表,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欄式房屋,過著定居生活,河姆渡原始居民主要種植水稻.骨針為古針具名.以獸骨制成.1933年在北京周口店山頂洞發現骨針,用石刀削制而成.以此分析圖表可知,船形彩陶壺和魚紋彩陶盆體現了半坡居民的生活;骨針體現了山頂洞人的生活;豬紋黑陶缽體現了河姆渡居民的生活.

故答案為:

A半坡居民;B山頂洞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

本題考查了遠古居民的生活;掌握半坡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山頂洞人的生活特點的基礎上作答.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半坡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山頂洞人的生產生活狀況.【解析】半坡居民;山頂洞人;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六、綜合題(共2題,共10分)29、略

【分析】【解析】試題分析:(1)從材料一可以看出,從西漢到北宋時期,南方人口逐漸增多,北方人口逐漸下降,從材料二可以看出東南的經濟得到很大發展,國家財政“實仰東南”即東南地區的經濟成為了政府的主要收入。說明了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從北方轉到南方。(2)根據所學知識,南方經濟的發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社會環境的因素,北方戰亂,南方相對穩定;二是自然壞境,南方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