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生產技術規程_第1頁
生姜生產技術規程_第2頁
生姜生產技術規程_第3頁
生姜生產技術規程_第4頁
生姜生產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DB

萊蕪市地方原則

DB3712/T()02.1?3-2023

生姜生產技術規程

2002-0676公布2002-0676實行

萊蕪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

,T21—1—

刖百

DB3712《生姜生產技術規程》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生姜生產栽培技術規程

一一第二部分:生姜生產施肥技術規程

一一第三部分:生姜生產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規程

本原則由萊蕪市農業局提出。

本原則由萊蕪市農業局起草。

本原則重要起草人:陶務瑞陳連英劉會誠呂華徐希會劉濤

本原則于2023年6月初次公布,有效期限三年。

生姜生產栽培技術規程

1范圍

本部分規定了無公害生姜栽培方式、產量構造、各生育期技術與管理及收獲貯藏期技術規定。

木部分合用于無公害生姜原則化保護地高產栽培V

2規范性引用文獻

SB/T10160-1993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行業原則姜

GB2763糧食、蔬菜等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殘留量原則

3產量構造

3.1地膜栽培地塊:666.7平方米(畝)鮮姜3500-4000公斤。

3.2前期地膜保護,后期拱棚延遲地塊:666.7平方米(畝)鮮姜5000公斤以上。

3.3666.7平方米(畝)株數5500-6000株(行距60-65cm,株距18-20cm)。

3.4單株產量

地腴栽培地塊:單株重0.6-0.8公斤。

前期地膜保護,后期拱棚延遲地塊:單株重0.8-0.9公斤。

4生育進程

項目播種至出苗分枝期姜塊膨大期收獲期全生期(天)

地膜栽培4/上-5/中5/下-6/下8/上70/下10/下185-195

地膜加拱棚延遲4/上-5/中5/下-6/下8/上-10/下11/+205-215

5播前準備

5.1選擇地塊。選擇土質肥沃,水澆條件好,無姜瘟病地塊。

5.2精細整地。進行冬耕,早春精細耙地。

5.3配方施肥。結合整地每畝撒施優質腐熟雞糞3-4方、或優質圈肥2500-5000公斤做基肥,按

60-65cm行距開溝備播,溝施豆餅(大豆)75公斤,生物有機復合肥80公斤,硫酸鉀30公斤,鋅肥2

公斤,硼肥1公斤做種肥。

5.4精選姜種,培育壯芽。

精心選種:于適期播種前30天左右從窖內取出種姜,清水沖洗后,選用姜塊肥大、豐滿、

皮色光亮、肉質新鮮、不腐爛、未受凍、質地硬、無病蟲健康姜塊作種。按種姜塊重1.5兩左右標

準,每畝備種姜500公斤左石。

曬姜困姜:于晴天上午八、九點種進行曬姜,晚上收起,反復2-3次,至姜皮發白發亮.曬

困過程中,注意嚴格淘汰表皮干癟皺縮,色澤灰暗的姜塊,保證姜種質量。

炕姜催芽:對精選、曬、醫后的姜種,用高效低毒殺菌劑浸種,晾干后上炕催芽,催芽溫度掌握在

22-25°C,20天后,待姜芽生長至0.5-lcm時,按姜芽大小分級備播。

6播種至出苗期

6.1適期早播:地膜栽培可于4月上旬播種。

6.2化學除草:蓋膜前用除草劑33%施田補乳油、2攸果爾乳油或其他適合生姜生產的除草劑兌水噴

施。

6.3地膜覆蓋:選用厚度0.005-0.006mm,寬240-340cni規格地膜覆蓋。

6.4合適稀植:高產地塊每畝5500株左右,行距60-65cm,株距不不大于20cm。中肥水地塊行距60cm,

株距18cm,每畝5500-6000株。

6.5適時遮蔭。生姜出苗達50%時,及時進行姜田遮蔭。

遮陽網遮蔭。

.1高位棚式遮陽網:運用水泥柱、竹桿扎成2米高拱棚架,扣上遮光率為30新勺遮陽網。

.2條幅立式遮陽網:將幅寬60-65cm,遮光率為40%的遮陽網(或農膜打孔遮陽網),成幅立式拉于

生姜行間,用竹、木固定。

.3用有色地膜替代遮蔭物地面覆蓋。

.4因柴草多帶病蟲殘體,不利姜田病蟲防治,應盡量減少柒草遮蔭。若必須應用時,要提前10-20天

進行藥劑處理,殺滅蟲、卵,減少越冬殘蟲基數。

7生長中后期

7.1重施分枝肥,補施葉面肥。7月中下旬結合撤除遮蔭物,開溝追施生物肥100T50公斤,豆餅(大

豆)50公斤,硫酸鉀30公斤,追肥后及時澆水。9月中下旬根據姜苗長勢,進行葉面追肥,每7-10

天噴一次,連噴3-4次。

7.2及時澆水,分次培土。在姜苗70%出土后,根據天氣、土壤質地及土壤水分狀況掌握澆水。苗期

不適宜澆水太勤,以膜下澆小水為宜。夏季澆水以早晚為好,且忌中午澆水。注意雨后及時排水。立秋

前后,生姜進入旺盛生長期,需水量增多,需4-5天澆一水,一直保持土壤H勺濕潤狀態。收獲前3-4

天澆最終一水。自施用分枝肥后,根據生姜生長狀況,及時進行分次培土2-3次。

7.3適時收獲

合適晚收:初霜后10-15天(姜葉被霜后)收獲。

拱棚延遲:初霜前在姜田架起拱棚,扣上農膜保護延時,使生姜生長期延長20-30天收獲,可平均

日畝增生姜35公斤以上。

7.4綜合防治病蟲害

姜瘟病:以綜合防治措施為主,嚴禁應用劇毒農藥。①輪作換茬。②對帶菌地塊進行土堞處理,注意

施凈肥、澆凈水,選用無病姜種。③及時排水防澇。④藥劑防治:于發病前1075天用64%普殺得可濕

性粉劑等藥物灌根,每隔7-10天1次,連灌3-5次。發現病株及時拔除,用以上藥液進夕亍土壤處理,

并用石灰打點做標,待生姜收獲后,將此處土壤深埋處理。

蟲害:生長期間重要蟲害有生姜螟蟲、甜菜夜蛾、生姜薊馬等,要及時搞好蟲情觀測,在發生前搞好

藥劑防治,可選用新型仿生殺蟲劑20%米滿膠懸劑或1.8%蔬富家乳油等噴霧防治,每7-10天防治一次。

地下害蟲:于播種時每畝施用5%辛硫磷顆粒劑2-3公斤,撒施于播種溝內防治。

8井窯貯藏

生姜入窯前,徹底打掃姜洞及窯底。用百菌清、多菌靈等殺菌劑及敵敵畏殺蟲劑對井窯進行殺菌、殺蟲

處理。生姜入窯結束后,用一塊1米見方的農膜平鋪于井底,堆放3-5公斤麥草,倒入0.25公斤80%

敵敵畏原液,熏殺姜蛆成蟲,防止姜蛆發生。也可用辛硫磷顆粒劑(嚴禁應用六六六粉)。于小雪前后

封井口。人員入窯前要注意先通風,防止傷亡事故發生。

9產品安全控制措施

9.1嚴禁在生姜生產中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推廣使用生物農藥、生物有機復合肥料。

9.2嚴格執行國標中及本規程中規定的施藥量.

9.3嚴格執行農藥安全間隔期。

9.4生姜應通過農藥殘留檢測合格。

生姜生產施肥技術規程

1范圍

本部分規定了無公害生姜生產的施肥技術規定、土壤環境質量的I各個項目及其濃度限值和試驗措施。

本部分告用了無公害生姜的原則化生產。

2規范性引用文獻

GB15063-2023復混(合)肥料質量原則:

GB/T17767.1-1999有機-無機復混肥料中總氮含量的測定;

GB/T17767.3-1999有機-無機復混肥料中總鉀含量的測定;

NY227—1994微生物肥料。

GB15618土壤環境質量原則

GB/T16488水質石油類和動植物油的測定紅外光度法

GB/T17134土壤質量總碑H勺測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銀分光光度法

GB/T17136土壤質量總汞H勺測定冷原子吸取分光光度法

GB/T17137土壤質量總銘的測定火焰原子吸取分光光度法

GB/T17138土壤質量銅、鋅的測定火焰原子吸取分光光度法

GB/T17141土壤質量鉛、鎘的測定石墨爐原子吸取分光光度法

NY/T395農田土壤環境質量監測技術規范

3施肥技術措施

3.1施肥原則:根據生姜需肥規律、土壤養分含量狀況和肥料效應,通過土壤測試,確定對應U勺施肥

量和施肥措施,按照有機與無機相結合、基肥與追肥相結合的原則,實行平衡施肥。

表1姜地土壤養分肥力分級表

土壤養分測試值

肥力等級

有機質(%)堿解氮(mg/kg)速效磷(mg/kg)速效鉀(mg/kg)

低肥力1.2<60<15<80

中肥力1.2-260-10015-4080-120

高肥力>2>100>40>120

表2生姜需肥量

目的產量生姜需肥量(kg/667mJ

肥力等級

(kg/667mJ)

氮(N)磷(P205)鉀(K20)

低肥力<2023215.530

中肥力2500-350026-429-1435-50

高肥力4000-500045-5415-1750-70

3.2施肥措施

結合整地,施足基肥。選擇土壤肥沃、水澆條件很好、無姜瘟病地塊,進行冬耕,早春進行精細整地。

結合整地每畝撒施優質腐熟雞糞3-4方或優質圈肥2500-5000kg做基肥,按60-65cm行距開溝備播,溝

施豆餅75kg,生物有機復合肥80kg,硫酸鉀30kg,鋅肥2kg,硼肥1kg做種肥。

適時追肥

生姜生長期長,需肥量大,除施足基肥外,應分期進行追肥,以滿足生姜生長對養分的需要。在中等肥

力條件下,每畝需施氮25—30kg,磷8-10kg,鉀30-35kg,分別在3次追肥中施用。

3.2.2.1追施“壯苗肥”又稱“小追肥”,一般于苗高30cli左右并具1-2個小分枝時,進行第一次追

肥。每畝可施生物有機肥40kg。

.2“大追肥”或“轉折肥”,立秋前后,結合拔除姜草或拆除姜棚,將肥效持久的農家肥與速效化肥

結合施用,進行第二次追肥。每畝可施細碎餅肥70-80kg或腐熟優質雞糞2500kg,生物有機肥100-150kg。

.3“補充肥”,9月上旬,當姜苗具有6—8個分枝時,可根據植株長勢,酌情進行第三次追肥,稱為

補充肥。對土壤肥力差和植株長勢一般的姜田,每畝可施速效肥料30kg,也可進行葉面追肥,每7-10

天噴一次,持續噴施3-4次。對土壤肥力很好,植株長勢旺盛的I姜田,需酌情少施或不施,以免莖葉徒

長,影響根莖膨大。

不應使用工業廢棄物、都市垃圾和污泥。不應使用未經發醉腐熟、未到達無公害化指標的人畜糞尿等

有機肥。

選用的肥料應到達國家有關產品質量原則,滿足無公害生姜對肥料的規定。

附錄A

(規范性附錄)

有機肥肥料無害化衛生原則(NY/T5004-2023)

項目衛生原則及規定

堆肥溫度最高堆溫達60t3-66℃,持續6-7d

蛔蟲卵死亡率96%-100%

高溫堆肥糞大腸菌值10-102

有效地控制蒼蠅孽生,肥堆周圍沒有活的蛆、蛹或新

蒼蠅

羽化的成蠅

密封儲存期30d以上

沼氣發酵肥

高溫沼氣發酵溫度(63±2)℃持續2d

附錄B

(資料性附錄)

萊蕪市生物有機肥、葉面肥推薦施用產品

1、中日合資萊蕪同心生物工程有限企業生產H勺鼎泰牌酵素的生物肥。

2、江蘇興澄惠滿豐有機肥有限企業生產I內惠滿豐精制有機肥;

3、濟南鑫盛達生物工程有限企業生產的綠魯牌復合微生物肥;

4、青島綠洲源新技術有限企業生產的格林特有機肥;

5、石家莊曙光化肥廠生產的多元牌腐殖酸復混肥;

6、山東海化鉀肥廠生產日勺海蕾牌硫酸鉀;

7、葉面肥:活力多效素、萬靈有機葉面肥。

生姜生產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規程

1范圍

本部分規定了生姜生.長過程中病蟲草害U勺防治措施。

本部分合用于無公害生姜的原則化生產。

2規范性引用文獻

GB4285農藥安全使用原則

GB/T8321農藥合理使用準則

3病蟲害防治

3.1病蟲害防治原則

貫徹“防止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優先采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學合理地

使用化學防治,將有害生物的為害控制在容許的經濟閾值如下,到達生產安全、優質、無公害的目H勺。

3.2農業防治

及時清除病殘體,合理密植,深溝高畦,嚴防積水,科學施肥等措施克制病蟲害發生。

3.3物理防治

根據害蟲生物學特性,采用糖醋液、黑光燈、防蟲網、頻振式殺蟲燈等措施誘殺害蟲。

3.4生物防治

人工釋放赤眼蜂、保護瓢蟲、草蛉、螳螂等天敵。益菌防治病害。

生物藥劑:采用植物源農藥如苦參堿、印楝素等和生物源農藥如農用鏈霉素、新植霉素、BT等生物

農藥防治病蟲害。

3.5化學防治

根據防治對象H勺生物學特性和危害特點,容許使用礦物源發藥和低毒有機合成農藥,嚴格執行國家有

關規定,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見附錄A(規范性附錄)。嚴格執行GB4285和GB/T8321,見附

錄B(規范性附錄)。

病害防治

.1姜瘟病以綜合防治措施為主,嚴禁應用劇毒農藥。于發病前10T5天用64%普殺得可濕性粉劑等

藥物灌根,每隔7T0天1次,連灌3-5次。

.2姜斑點病用64%普殺得可濕性粉劑、58%露速凈可濕性粉劑等噴霧防治,間隔5-7天,連防3-4

次。

.3姜炭疽病用64%普殺得可濕性粉劑、58%露速凈可濕性粉劑等噴霧防治,間隔5-7天,連防2-3

次。

蟲害防治

.1姜螟40%毒絲本乳油或2.5%澳鼠菊酯乳油等噴霧防治,

.2甜菜夜蛾20%米滿膠懸劑、75%田靜可濕性粉劑等噴霧。晴天傍晚用藥,陰天可全天用藥。

.3薊馬2.5舟毗蟲咻可濕性粉劑、殺蟲王(5%高效氯氟菊酯)乳油等噴霧防治。用藥時可加入適量

展著劑。

.4地下害蟲40%毒絲本乳油每畝150-200亳升兌水1000公斤灌根或畝用3%辛硫磷顆粒劑3-5公斤

撒施。

.5異形眼罩蚊幼蟲(貯藏期害蟲)1.8%集琦蟲蛾克乳油或1.8%愛福丁乳油等噴灑姜窖和姜塊,也

可用3%辛硫磷顆粒劑,按每1000公斤生姜用藥1公斤的比例,將顆粒劑兌細土后先撤施窖底一層,然

后隨放姜隨撒施,最終均勻撒在上面一層。也可用敵敵畏原液的開II小瓶放置于姜洞內進行熏蒸殺成蟲。

雜草防治

生姜播后苗前,用40%姜蒜草克乳油或23.5%割地草乳油等噴淋地面,形成藥膜,防除雜草.覆膜田應

在噴藥后立即蓋膜。

附錄A

(規范性附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199號

一、國家明令嚴禁使用的農藥

六六六(HCH),滴滴涕(DDT),毒殺芬(camphechlor),二漠氯丙烷(dibromochloropane),殺蟲

(chlordimeform),二澳乙烷(EDB),除草酸(nitrofen),艾氏劑(aldrin),狄氏劑(dieldrin),汞制

劑(Mercurycompounds),種(arsena)、鉛(acetate)類,敵枯雙,氟乙酰胺(fluoroacetamide),甘氟

(gliftor),毒鼠強(tetramine),氟乙酸鈉($0(1111111門110「02。。121。),毒鼠硅(silatrane)。

二、在蔬菜、果樹、茶葉、中草藥材上不得使用和限制使用H勺農藥甲胺磷(methamidophos),甲基

對硫磷(parathion-methy1),對硫磷(parathion),久效磷(nonocrotophos),磷胺(phosphamidon),甲

拌磷(phorate),甲基異柳磷(isofenphos-methy1),特丁硫磷(terbufos),甲基硫環磷

(phosfolan-methyl),治螟磷(sulfotep),內吸磷(demeton),克百威(carbofuran),涕滅威(aldicarb),

滅線磷(ethoprophos),硫環磷(phosfolan),蠅毒磷(coumaphos),地蟲硫磷(fonofos),氯哩磷

(isazofos),苯線磷(fenamiphos)19種高毒農藥不得用于蔬菜、果樹、茶葉、中草藥材上。三氯殺螭

醇(dicofol),鼠戊菊酯(fenvalerate)不得用于茶樹上。任何農藥產品都不得超過農藥登記同意口勺使用

范圍使用。

附錄B

(資料性附錄)

農業部公布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推薦農藥物種和植保機械名單

農業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在示范、應用口勺基礎上,經專家評審,向農業植保部門和廣大農業生

產者推薦一批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物種和植保機械。

此批被推薦名單在評審中遵照了四個原則,一是貫徹試驗示范的原則,著重篩選了某些新品種;

二是根據數年來國內推廣應用的實際,兼顧了某些受群眾歡迎、生產上又很需要口勺老品種;三是突出安

全性和防效,以環境保護型低毒(部分高毒)、低殘留品種為主,重點是防治效果比很好的單劑;四是

體現公正性原則,推薦的農藥物種是與科研、教學、推廣、管理和農藥檢定部門的專家反復研究討論確

定日勺,不與生產企業掛鉤。本次推薦口勺農藥物種,僅列出了通用名稱。

一、農藥物種

(一)殺蟲、殺螭劑

I.生物制劑和天然物質

蘇云金桿菌、甜菜夜蛾核多角體病毒、銀紋夜蛾核多角體病毒、小菜蛾顆粒體病毒、茶尺燃核多角

體病毒、棉鈴蟲核多角體病毒、苦參堿、印楝素、煙堿、魚藤酮、苦皮藤素、阿維菌素、多殺霉素、瀏

陽霉素、白僵菌、除蟲菊素、硫磺

2、合成制劑:

1)菊酯類:澳鼠菊酯、氟氯氟菊酯、氯氟素菊酯、氯鼠菊酯、聯茉菊酯、鼠戊菊酯"、甲制菊酯

火、氟丙菊酯

2)氨基甲酸酯類:硫雙威、丁硫克百威、抗斯威、異丙威、速滅威

3)有機磷類:辛硫磷、毒死蚓、敵百蟲、敵敵畏、馬拉硫磷、乙酰甲胺磷*、樂果、三哩磷、殺

螟硫磷、倍硫磷、丙澳磷、二嗪磷、亞胺硫磷

4)昆蟲生長調整劑:滅幼腺、氟咤腺、氟鈴腺、氟蟲赧、除蟲胭、啜嗪酮大、抑食腫、蟲酰朧

5)專用殺蜻劑:噠蜻靈大、四蛾嗪、哩蛾酯、三喋錫、塊蛾特、曝蛾酮*、苯丁錫、單甲月米、雙

甲月米

6)其他:殺蟲單、殺蟲雙、殺螟丹、甲胺基阿維菌素、咤蟲瞇、毗蟲瞇、滅蠅胺、氟蟲懵、浪蟲

臘、丁酸服

(二)殺菌劑

1、無機殺菌劑:堿式硫酸銅、王銅、氫氧化銅、氧化亞銅、石硫合劑

2、合成殺菌劑:代森鋅、代森鑄鋅、福美雙、乙磷鋁、多菌靈、甲基硫菌靈、噫菌靈、百菌清、

三哩酮、三嗖醇、烯喋醇、戊喋醇、己喋醇、懵菌嗖、乙霍威?硫菌靈、腐霉利、異菌胭、霜霉威、烯

酰嗎咻?缽鋅、霜服凱?缽鋅、鄰烯丙基苯酚、喀霉胺、氟嗎咻、鹽酸嗎咻胭、惡毒靈、噬菌銅、咪鮮胺、

咪鮮胺缽鹽、抑霉喋、氨基寡糖素?、甲霜靈?鐳鋅、亞胺理、春?王銅、惡唾烷酮?缽鋅、脂肪酸銅、松脂

酸銅、睛口密菌酯

3、生物制劑:井崗霉素、農抗120、菇類蛋白多糖、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寧南霉素、木霉菌、

農用鏈霉素

(名單上帶火者茶葉上不能使用)。

二、植保機械

衛士牌手動、沒得比牌手動噴霧器、RB-16型手動噴霧器、泰山牌機動噴霧噴粉機、東方紅牌

機動噴霧噴粉機、佳多牌頻振式殺蟲燈。

附錄C

(規范性附錄)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生姜常用藥劑部分)

常用藥量最高用藥量最多施藥

施藥隔

農藥名稱劑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