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語文第三單元8.3琵琶行學案部編版必修上冊_第1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語文第三單元8.3琵琶行學案部編版必修上冊_第2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語文第三單元8.3琵琶行學案部編版必修上冊_第3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語文第三單元8.3琵琶行學案部編版必修上冊_第4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語文第三單元8.3琵琶行學案部編版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1-琵琶行學習目標1.觀賞作者以語言文字來表現音樂形象的藝術技巧。2.體會同是天際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內涵。3.初步學習這種以文字表現音樂的寫作手法。學習過程一、預習新課查閱資料,了解作者寫這篇詩歌的時代背景,通過知人論世,理解詩歌。二、導學基礎學問1、歷史背景《琵琶行》創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任諫官時,直言敢諫,憐憫民間疾苦,寫了大量的諷喻詩,觸怒了唐憲宗,得罪了權貴。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鎮李師道派人刺殺。白居易情急之中上疏請捕刺客,觸犯了權貴的利益,被指責越職奏事,貶為江州刺史;又進而誣陷他作《賞花》《新井》詩“甚傷名教”,再貶江州同馬。江州當時被看成是“蠻瘴之地”,加之州司馬雖然名義上是刺史的佐史,事實上是一種閑散職務,這對白居易來說是一種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貶其實是一樁冤案,他連遭打擊,心境凄涼,滿懷郁憤。次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創作出這首傳世名篇。2、作者簡介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下邽人(今陜西渭南縣旁邊),生于唐代宗大歷七年,卒于武宗會昌六年。貞元進士,官至校書郎、贊善大夫,后因宰相武元衡一事被貶江州。長慶時,累遷杭、蘇二州刺史,后任太子少傅,因不緣附黨人,乃移病分司東都。會昌二年,以刑部尚書致仕,最終卒于洛陽的香山。[作品]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字詞(1)左遷:貶官,降職。與下文所言“遷謫”同義。古人尊右卑左,故稱降職為左遷。(2)錚錚:形容金屬、玉器等相擊聲。(3)京都聲:指唐代京城流行的樂曲聲調。(4)倡女:歌女。倡,古時歌舞藝人。(5)善才:當時對琵琶師或曲師的通稱。是“能手”的意思。(6)委身:托身,這里指嫁的意思。(7)為:做。(8)賈(gǔ)人:商人。(9)命酒:叫(手下人)擺酒。(10)快:暢快。(11)漂淪:漂泊淪落。(12)出官:(京官)外調。(13)恬然:淡泊安靜的樣子。(14)遷謫(zhé):貶官降職或流放。(15)為:創作。(16)長句:指七言詩。(17)歌:作歌,動詞。(18)凡:總共。(19)言:字。(20)命:命名,題名。(21)潯陽江:據探究,為流經潯陽城中的湓水,即今江西省九江市中的龍開河(97年被人工填埋),經湓浦口注入長江。(22)荻(dí)花: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邊,葉子長形,似蘆葦,秋天開紫花。(23)瑟瑟:形容楓樹、蘆荻被秋風吹動的聲音。(24)主子:詩人自指。(25)回燈:重新撥亮燈光。回:再。一說移燈。(26)掩抑:掩蔽,遏抑。(27)思:哀痛的情思。(28)信手:順手。(29)續續彈:連續彈奏。(30)攏:左手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31)捻:揉弦的動作。(32)抹:順手下撥的動作(33)挑:反手回撥的動作。(34)《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本為西域樂舞,唐開元年間西涼節度使楊敬述依曲創聲后流入中原。(35)《六幺》:大曲名,又叫《樂世》《綠腰》《錄要》,為歌舞曲。(36)大弦:琵琶上最粗的弦。(37)嘈嘈:聲音沉重抑揚。(38)小弦:琵琶上最細的弦。(39)切切:形容聲音急迫細碎。(40)間關:象聲詞,這里形容“鶯語”聲(鳥鳴宛轉)(41)幽咽:遏塞不暢狀。(42)冰下難:泉流冰下堵塞難通,形容樂聲由流暢變為冷澀。難,與滑相對,有澀之意。(43)凝絕:凝滯。(44)暗恨:內心的怨恨。(45)迸:濺射。(46)曲終:樂曲結束。(47)當心畫: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劃過四弦,是一曲結束時常常用到的右手手法。(48)帛:古時對絲織品的總稱。(49)舫:船。(50)斂容:收斂(深思時悲憤深怨的)面部表情。(51)蝦(há)蟆陵:“蝦”通“蛤”。在長安城東南,曲江旁邊,是當時出名的游樂地區。(52)教坊:唐代管理宮廷樂隊的官署。第一部:猶如說第一團、第一隊。(53)秋娘:唐時歌舞妓常用的名字。泛指當時貌美藝高的歌伎。(54)五陵:在長安城外,指長陵、安陵、陽陵、茂陵、平陵五個漢代皇帝的陵墓,是當時富豪居住的地方。(55)纏頭:用錦帛之類的財物送給歌舞風塵女子。指古代賞給風塵女子子的財禮,唐代用帛,后代用其他財物。(56)綃:精細輕美的絲織品。紅綃:一種生絲織物。(57)鈿(diàn)頭:兩頭裝著花鈿的發篦;銀篦(bì):一說“云篦”,用金翠珠寶裝飾的首飾。(58)擊節:打拍子。歌舞時打拍子原本用木制或竹制的板(59)等閑:隨隨意便,不重視。(60)顏色故:容貌蒼老。(61)浮梁:古縣名,唐屬饒州。在今江西省景德鎮市,盛產茶葉。(62)去來:離別后。來,語氣詞。(63)夢啼妝淚:夢中啼哭,勻過脂粉的臉上帶著淚痕。(64)紅闌干:淚水融和脂粉流淌滿面的樣子。(65)重:重新,重又之意。(66)唧唧:嘆聲。(67)嘔啞嘲哳(zhāozhā):嘔啞,擬聲詞,形容單調的樂聲;嘲,形容聲音繁雜,也作啁哳”。(68)琵琶語:琵琶聲,琵琶所彈奏的樂曲。(69)暫:突然,一下子。(70)卻坐:退回到原處。(71)促弦:把弦擰得更緊。(72)向前聲:剛才奏過的單調。(73)掩泣:掩面哭泣。(74)青衫:唐朝八品、九品文官的服色。白居易當時的官階是將侍郎,從九品,所以服青衫。學習課文(一)分析小序:潯陽江邊聞琵琶。1、白話譯文:唐憲宗元和十年,我被貶為九江郡司馬。其次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聽到船上有人彈琵琶。聽那聲音,鏗鏘脆亮有京都流行的聲韻。探問這個人,原來是長安的歌女,曾經向穆、曹兩位琵琶大師學藝。后來年紀大了,姿色退盡,嫁給商人為妻。于是命人擺酒叫她暢快地彈幾曲。她彈完后,有些悶悶不樂的子,自己說起了少年時快樂之事,而今漂泊沉淪,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間輾轉流浪。我離京調外任職兩年來,隨遇而安,自得其樂,而今被這個人的話所感受,這夜里才有被降職的感覺。于是撰寫一首長詩贈送給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題為《琵琶行》。2、“恬然自安”:從字面上看是安靜安適,其實不過是強自勸慰的話,正是由于詩人始終不能忘懷降職外調的苦惱,所以當琵琶女的不幸遭受觸動詩人內心苦痛時,久經壓抑的苦惱才又翻騰起來。3、小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交代時間、地點、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涼身世,說明白寫作的背景動因,并為全詩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調。4、小序已經較清晰地講解并描述了琵琶女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為什么還要寫成一首詩呢?——寫詩合可以更好地抒情達意,給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鳴,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二)全詩按時間依次分為五層:第一層:

潯陽江邊聞琵琶。1、“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敘述江東送客時的環境。秋夜的江水、楓葉、荻花,色調暗淡,“瑟瑟”風聲。景物暗淡蕭條,景中有情。令人頓感秋涼襲人不斷,渲染了送別時人物凄涼愁慘的心情。為全詩定下了基調。2、“主子下馬與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1)“主子下馬與客在船”是互文:“主子”與“客”互補,意為主子和客人一起下馬一起上船。(3)“管弦”:指音樂,借代。3、“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1)一個“慘”字,直抒胸臆,真實表現了當時的場面氣氛和人物心境。(2)“茫茫”;寫江水的茫無邊際,這是敘述別時的情景,但景中含情,茫茫月色中無不充滿著作者的離愁別緒,詩人此時的哀愁就象那茫茫江水一樣無窮無盡,小結:在遠離京都的潯陽江邊送客,這不是一般的離愁別恨:暮色暗淡,更使人惆悵惜別;秋葉衰草,秋風蕭瑟,更顯出荒蕪寥落;沒有音樂助興,只能對飲悶酒,借酒澆愁,更反映出失意謫居的冷落孤獨……這些描寫,為悲劇性的人物琵琶女的出場,創建了悲涼的氣氛。4、“忽聞水上琵琶聲,主子忘歸客不發。”聲音從水面上飄過來,這聲音一下子就吸引了主子和客人的留意,他們要走的不想走,要回的不想回了,從側面表現了琵琶曲強大的吸引力氣。這兩句,從感情上來說,是由抑郁到驚喜的一個轉折;從結構上來說,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先聞其聲,后見其人。其次層:江心傾聽琵琶曲。(1)“尋、問、移、添、回、開宴、呼喊”等一系列動詞,生動地表現了詩人忽聞琵琶聲和急欲見到彈奏者的迫切心情。(2)詩人運用想象(欲語遲)、夸張(千呼萬喚始出來)和動作描寫(猶抱琵琶半遮面),精煉而又細膩地表現了琵琶女此時沖突困難的心情。這中間有自慚身世,本不愿再向人獻藝卻又拗不過作者盛情相邀的不得已之情,也有在封建倫理道德觀念束縛下的猶疑和顧慮。精確描繪了琵琶女真實的特性,困難的心理和特有的神態。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見其態。(3)調弦、指法,表現其技法的嫻熟。調弦定音,非同凡響,聲中含情;信手續彈,聲聲含悲,心事無限;彈奏名曲,技藝超群。雖沒有詳細描寫樂聲,卻為下面詳細描寫樂聲做好了鋪墊。(4)音樂描寫:比方、對比、摹聲。分三個樂段:第一樂段兼用比方和摹聲,分寫大弦和小弦,兩者交織進行而有珠走玉盤之聲,表現了急迫而愉悅的情調。急雨,比樂聲的粗重沉悶;私語,比其幽細圓潤;珠落玉盤,比其嘹亮悅耳。其次樂段用花底鶯語的間關之聲,再著一個“滑”字,使讀者覺察到旋律變得輕快流暢,接著又漸漸緩慢下來,仿佛進入了半終半止的狀態,這“無聲”的音樂又使讀者去尋味“幽愁暗恨”,并期盼那改變的到來。鳥語、泉流,比其宛轉流利。第三樂段,“銀瓶乍破水漿迸”,這是高潮到來的信號,它發展很快,接著就出現了“鐵騎突出刀槍鳴”的熱情而驚慌的局面。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形容其高亢雄壯。琵琶女演奏的樂曲旋律經過了一個發展改變過程:舒徐流暢漸漸沉咽間歇停頓激越雄壯戛然而止。第三層:江中訴說身世苦1、“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沉吟”:要說話又有些遲疑的樣子。“放撥”、“插弦”、“整頓衣裳”、“起斂容”,既寫動作表情,也寫表現歌女講解并描述身世前的感情起伏。2、“自言本是京城女……”轉為歌女自敘身世,敘說前后兩個階段的不同遭受:前半部分描寫早年色藝超群時的奢華滿意的歌伎生活,為反襯后來的凄涼生活作鋪墊。后半部分表現年長色衰后的孤獨境況。轉變的三個緣由:

弟走從軍,阿姨身亡,年長色衰。第四層:自嘆謫居感慨多1、“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是過渡句,承其次、第三詩段,表達了對琵琶女不幸遭受的深切憐憫。2、“同是天際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兩句寫出了自己與琵琶女之間身世的共同點同是天際淪落人。3、為何作者發出“同是天際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慨呢?接下來作者給我們講解并描述了他的人生經驗和郁悶心情:(1)寫出了詩人貶官九江以來的孤獨孤獨,地方荒僻,環境惡劣,舉目傷懷。詩人的哀苦痛悶完全是由于他政治上受打擊造成的,但這點他沒法說,只能籠統模糊地說了他也是“天際淪落人”(2)著重表現詩人謫居江州后的凄涼生活和郁悶心情,揭示作者發出“同是天際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一感慨的緣由。(3)這一層運用反襯的手法:A先說無音樂;B聽慣了傷感的啼鳴;C山歌與村笛之難聽。一方面突出境況的凄清孤苦,另一方面反襯琵琶女演奏的美麗絕倫。(4)他們之間雖然出身、經驗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也有相像之處。A一個本是京城女,一個去年辭帝京,都是從京都長安來到遙遠地僻的江州;B一個是名滿京都的名藝人,一個是才華橫溢的大詩人,都有出類拔萃的才能;C一個因年長色衰而嫁商人,一個因直言相諫而遭貶謫,都有由榮至衰的不幸遭受,都同樣懷著滿腹的幽愁暗恨,過著冷落凄清的孤獨生活。正因為如此,詩人寫琵琶女超群的技藝,正是為了表現琵琶女的悲涼身世喚起人們對琵琶女的憐憫;而詩人寫琵琶女的悲涼身世又是為了表現自己政治上的失意,抒發郁積心中的左遷之愁、貶謫之恨。這正是作者的寫作動機,這兩句是全詩的主題所在。詩人通過淪落天際的歌女的一生,來抒發自己憂國遭貶的政治苦悶。把對琵琶女的無限憐憫,對被貶謫的滿腔幽憤,對封建社會冷酷黑暗的揭露完全交織在一起,是封建社會一種帶有普遍意義的典型心情。現成了人們表達同病相憐,相互慰籍的名句。這兩句直抒天際淪落之感。4、“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詩人以一個同等真誠的摯友,一個患難知音的身份,由衷地贊揚和感謝了琵琶女的精彩表演,并提出請再彈一曲,而自己要為她寫一首長詩《琵琶行》小結:1、前四句寫作者的感慨。頭兩句承上啟下,表達了詩人對琵琶女不幸遭受的深切憐憫。后兩句寫產生共鳴,點明題旨。2、中間十二句是詩人自述,著重寫謫居江州后的郁悶心情,揭示出“同是天際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一感慨的緣由。3、后四句,詩人對琵琶女的贊揚和懇求。第五層:

重聞琵琶青衫濕。。1、“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分析:寫琵琶女對詩人自述的反應,包含了特別困難的感情,有對詩人不幸遭受的憐憫,也有長期受人玩弄、羞辱后,竟然得到詩人的憐憫,受到敬重的知遇之感,所以滿腔激情通過琵琶聲自然流露。2、“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分析:皆掩泣比前悄無言程度更深,表現對兩個不幸者的深切憐憫。3、“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1)分析:用設問句表現自己傷感程度之深,全詩在哀怨之情達到頂峰時突然收束,給讀者留下充分的回味余地。(2)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難過處。”白居易為何在一個素不相識的琵琶女面前淚灑青衫?你能明白詩人淚灑青衫的緣由嗎?詩人淚灑青衫,源于感傷:①分別的感傷,送別友人,前途渺茫,思之感傷;②風物的感傷,湓浦江口,風清月寒,楓葉飄舞,荻花飄飛,睹物傷懷;③賞曲的感傷,琵琶女憤激幽怨的曲調引發了詩人的情感共鳴;④聽訴的感傷,琵琶女悲劇命運激起了詩人深深的憐憫;⑤自我的感傷,詩人早年,才華橫溢,譽滿天下,今朝淪落,孤獨幽怨。傷物,傷曲,傷人,傷己,傷別,這諸多感傷交融一體,積累沉淀,不由得詩人悲愴滿懷,淚灑青衫。“同是天際淪落人”是“淚”的內涵的集中寫照。另外,琵琶女與詩人萍水相逢,卻能以誠相見,理解詩人,借曲撫慰,可謂知己難覓,故而詩人激烈得淚灑青衫。“相逢何必曾相識”同樣是“淚”的內涵的集中寫照。小結:可以說,“我”的訴說,反轉來又撥動了琵琶女的心弦,當她又一次彈琵琶的時候,那聲音更加凄苦感人,因而反過來又激烈了“我”的感情,以至熱淚直流,濕透青衫。這里同樣寫琵琶聲,但主要通過寫聽眾的反應來烘托,以“滿座重聞皆掩泣”“江州司馬青衫濕”等簡練的筆墨,突出了琵琶聲感人的藝術效果。寫作特點:(1)運用比方、摹聲等手法描寫音樂(把音樂寫得繪聲繪色,是此詩最大的藝術特色);(2)緊湊的結構藝術;(3)運用環境描寫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感情;(4)形象凝練的語言。自我檢測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獲花秋瑟瑟。主子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子忘歸客不發。導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大弦嗜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嗜嘈切切錯奈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歌。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1.“東船西舫悄無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