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河南省洛陽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地理試題一、單選題(每題2分,共50分)河南省位于我國中東部,省內山脈與河流分布如圖所示,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由圖可知,河南省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A.古跡眾多,建筑多樣 B.水熱充足,經濟發展水平高C.地形復雜,河流眾多 D.平原遼闊,動植物資源豐富2.河南省是我國省級行政區之一,該省又包括鄭州、洛陽等城市,這反映出區域()A.具有一定的層級 B.具有顯著的差異C.具有各自的特點 D.具有明確的界線【答案】1.C2.A【解析】【1題詳析】該圖為河南省山脈與河流分布圖,由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河南省有黃河、淮河、海河等多個水系,且境內多山,地形復雜,C正確、D錯誤;古跡眾多,建筑多樣、經濟發展水平高為人文地理特征,AB錯誤。故選C。【2題詳析】河南省是中國的一部分,河南省又包鄭州、洛陽等城市,這表明區域可以分為不同的級別,體現區域具有層級性,A正確;區域具有差異性、有各自的特點和有明確的界線,題干無法反映,A正確,BCD錯誤。故選A。“萬里茶道”是我國歷史上一條重要的國際貿易通道,起點在福建武夷山的下梅村,后向北延伸,出恰克圖通往歐洲各國,各段采用的運輸方式各不相同,如圖所示。2019年3月,國家文物局將萬里茶道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萬里茶道”各段采用不同的運輸方式,與其原因對應正確的是()A.南段地形崎嶇 B.中段降水稀少C.北段沼澤廣布 D.南段水系發達4.關于甲乙兩地的傳統民居說法正確的是()A.甲地騎樓依山就勢 B.乙地窯洞黃土直立性C.甲地竹樓氣候濕熱 D.乙地四合院人多地少5.萬里茶道的申遺對下梅村的影響是()①促進旅游業的發展②擴大茶葉運輸量③利于古道遺址保存④利于茶文化傳承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3.D4.B5.B【解析】【3題詳析】讀圖可知,萬里茶道的南段主要經過我國長江流域地區,該地區氣候濕潤,降水豐富,河湖眾多,水網密集,因此該段茶葉運輸主要以船運為主,而地形崎嶇不利于水運,A錯誤,D正確;中段主要經過華北平原地區,由于地形平坦,但河流水系不如南方發達,所以主要以馬車等運輸為主,B錯誤;北端主要經過我國西北地區,降水稀少,多駱駝,所以以駱駝運輸為主,C錯誤;故選D。【4題詳析】讀圖可知,甲地位于我國南方福建地區,乙地位于我國黃土高原地區。騎樓以及竹樓主要分布在我國云南地區,AC錯;四合院主要分布在我國北方地區,尤其是北京地區,D錯;黃土高原地區由于黃土直立性較強,降水稀少,所以多窯洞,B正確。故選B。【5題詳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萬里茶道的申遺有利于促進下梅村旅游業的發展、利于古道遺址保存以及茶文化傳承,①③④對;茶葉的運輸量和市場交通等因素有關,萬里茶道的申遺有利于擴大當地的茶葉影響力,并非擴大茶葉運輸量,②錯;故選B。南迦巴瓦峰是喜馬拉雅山脈東端的最高峰,海拔7782米,是我國不可多得的“自然博物館”。圖為南迦巴瓦峰垂直自然帶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圖中甲自然帶是()A.熱帶雨林帶 B.熱帶草原帶C.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D.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7.推測高山寒灌叢草甸帶植被的特點是()A.耐濕性強 B.植物低矮 C.葉片碩大 D.根系較深8.南迦巴瓦峰南坡雪線分布海拔比北坡低的主要原因是()A.北坡為陰坡,水分條件更好 B.南坡為陽坡,熱量條件更好C.北坡為迎風坡,降水量更多 D.南坡為迎風坡,降水量更多【答案】6.C7.B8.D【解析】【6題詳析】據材料可知,南迦巴瓦峰南坡山腰下為河谷準熱帶氣候,受西南季風影響,該坡降水豐沛,結合甲上下部自然帶以及山地垂直自然帶與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相似進行分析,甲處的自然帶為河谷準熱帶季雨林帶向山地準亞熱帶半常綠闊葉林帶的過渡帶,且處于準熱帶向準亞熱帶過渡的地區,根據選項來看,其自然帶應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C正確,ABD錯誤。故選C項。【7題詳析】據材料可知,高山寒灌叢草甸帶植被分布在4000米以上,降水較少,A錯誤;分布海拔高,氣溫低,風力較大,植物低矮,B正確;氣溫低,降水少,植被葉片較小,C錯誤;土壤發育較差,土層薄,根系較淺,D錯誤。故選B項。【8題詳析】據材料可知,該地雪線高低主要受降水的影響,與氣溫條件關系較小。南坡為西南季風的迎風坡,降水較豐富,雪線分布較低;北坡為西南季風的背風坡,降水較少,雪線分布較高,ABC錯誤,D正確。故選D項。2023年8月24日至9月11日,日本政府將第一批7788噸福島核事故污染水排入大海。據專家預測:核污水將在排放后240天左右抵達中國沿海海域,1200天后將到達北美沿海并覆蓋整個北太平洋。下圖示意福島核電站位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日本核污水排放將導致的危害有()①導致海洋漁業資源銳減 ②長期影響海洋生物多樣性③給我國濱海旅游業帶來毀滅性沖擊 ④通過食物鏈影響人體健康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0.此次核污水到達北美后在美國西海岸的擴散,主要借助的洋流是()A. B. C. D.【答案】9.D10.B【解析】【9題詳析】日本核污水排放會導致浮游生物以及海洋生物死亡或變異等,從而導致漁業資源受到影響,但不一定是銳減,①錯;會破壞海洋生物的生存環境,影響生物多樣性,②正確;日本核污水排放會影響到我國濱海旅游業,但不是毀滅性沖擊,因為海洋具有一定自凈能力,③錯;日本核廢水的排放會導致污染物在海洋生物體內富集,可能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體健康,④正確;故選D。【10題詳析】日本東部有北太平洋暖流,是在盛行西風的作用下形成的,北太平洋暖流可能將核污水帶到美國西海岸,但是到達北美后在美國西海岸的擴散是受到加利福利亞寒流影響,排除CD;加利福利亞寒流運動方向自北向南,排除A,故選B。2023年夏季之所以成為地球有史以來的最熱夏季,離不開厄爾尼諾的“火上澆油”。根據我國發布的《厄爾尼諾事件判別方法》,當關鍵海區海溫指數連續3個月達到或超過0.5℃時,即進入厄爾尼諾狀態,如果這種狀況持續5個月或更長時間,即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圖為2018年—2023年關鍵海區海溫指數變化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2023年5月已進入厄爾尼諾狀態B.最可能出現厄爾尼諾事件的是2018年C.2021年海溫指數均低于-0.5℃D.若2023年8月和9月海溫指數均超過0.5℃,則形成厄爾尼諾事件12.厄爾尼諾發生時,最可能引發的現象是()A.南美洲西海岸降水量減少B.秘魯沿岸漁業增產C.亞洲東南沿海臺風活動減弱D.印度尼西亞暴雨頻繁【答案】11.D12.C【解析】【11題詳析】由材料“當關鍵海區海溫指數連續3個月達到或超過0.5℃時,即進入厄爾尼諾狀態,如果這種狀況持續5個月或更長時間,即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可知,2023年5月海溫指數剛好達到0.5,之前2個月沒有達到0.5,故沒有進入厄爾尼諾狀態,A錯誤;由圖可知,最可能出現厄爾尼諾事件的是2019年,B錯誤;2021年海溫指數有5個月沒有低于-0.5℃,C錯誤;2023年8月和9月海溫指數均超過0.5℃,加上之前的5、6、7三個月,一共5個月超過0.5,根據材料可知已形成厄爾尼諾事件,D正確;故選D。【12題詳析】厄爾尼諾發生時,南美洲西海岸降水量較多,A錯誤。厄爾尼諾發生時,東岸秘魯寒流減弱,秘魯沿岸漁業減產,B錯誤。厄爾尼諾發生時,亞洲東南沿海的氣溫較低,臺風活動減弱,C正確。厄爾尼諾發生時,印度尼西亞的溫度較低,對流運動減弱,降水較少,D錯誤。故選C。2023年8月,新疆尼勒克縣的三文魚(冷水性魚類)迎來了大豐收。尼勒克縣地處伊犁河上游,目前已建成三個水庫,作為三文魚的養殖基地。下圖為伊犁河地理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伊犁河養殖三文魚的優勢自然條件是()①海拔高,水溫低②高山冰雪融水補給,水質優良③含沙量大,營養物質豐富④高山活水,溶解氧含量高⑤來自太平洋的濕潤氣流形成山地降水,河流水量大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14.尼勒克縣水庫的修建對河流下游造成的影響是()A.年徑流量明顯減小 B.徑流量年際變化增大C.徑流量年際變化減小 D.徑流量季節變化減小【答案】13.A14.D【解析】【13題詳析】讀圖可知,伊犁河位于我國新疆地區,海拔高,水溫低,適合三文魚生長,①正確;伊犁河水源補給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補給,水質優良,高山活水,溶解氧含量高,②④正確;伊犁河上游為西風迎風坡,降水較多,植被覆蓋好,含沙量小,③錯;伊犁谷地主要受來自大西洋的濕潤氣流影響,形成山地降水,⑤錯誤。綜上所述,①②④正確,故選A。【14題詳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水庫具有調節徑流,削峰補枯的作用,尼勒克縣水庫的修建對河流下游造成徑流量季節變化減小,D正確;年徑流量主要受到補給方式的影響,A錯誤;水庫對于徑流量年際變化影響較小,B、C錯誤。故選D。鄱陽湖是長江最大的通江湖泊,湖口水文站正處于鄱陽湖與長江干流的匯合口,當湖口水文站流量等于0時即可判斷為長江對鄱陽湖發生倒灌的臨界水位。當湖口水位低于相應臨界水位時將會發生長江水倒灌鄱陽湖的現象。圖1為湖口水文站地理位置示意圖,圖2示意該水文站實測水位與臨界水位之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5.據圖判斷,鄱陽湖補給長江的時間是()A.2003年9月中旬 B.2004年7月下旬C.2007年8月上旬 D.2017年10月上旬16.2005年8月下旬()A.鄱陽湖正處于年內枯水期 B.入湖泥沙量增加C.長江流域受副高影響大 D.對贛江有明顯的補給作用【答案】15.D16.B【解析】【15題詳析】根據材料信息可知,當湖口水位低于相應臨界水位時將會發生長江水倒灌鄱陽湖的現象,當湖口水位高于相應臨界水位時將會發生鄱陽湖注入長江的現象。根據圖示信息可知,2003年9月中旬、2004年7月下旬湖口水位低于相應臨界水位,長江水倒灌鄱陽湖;2007年8月上旬湖口水位等于相應臨界水位,長江與鄱陽湖之間無明顯的補給關系,ABC錯誤。2017年10月上旬,湖口水位高于相應臨界水位,鄱陽湖注入長江,D正確。所以選D。【16題詳析】根據圖示信息可知,2005年8月下旬湖口水位低于相應臨界水位,長江水倒灌鄱陽湖,長江徑流較大,為豐水期,A錯誤;長江注入鄱陽湖,入湖泥沙量增加,B正確;此時長江徑流量較大,降水較多,受副高影響較小,C錯誤;贛江注入鄱陽湖,鄱陽湖不會補給贛江,D錯誤。所以選B。雅庫茨克位于勒拿河中游,是世界上大陸性氣候最典型的城市,年絕對溫差超過100℃。距該市100公里左右的勒拿河沿岸有一處長達40公里的巖柱群,巖柱形態各異,巖柱之間發育有陡峭的深溝,巖體中包含大量古生物化石。圖1為巖柱群景觀圖,圖2為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7.由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判斷()A.甲常呈黑色多孔隙 B.乙在高溫高壓下形成C.丙來源于巖石圈 D.丁無法在地表發現18.圖2中表示該巖柱群巖石形成的地質作用是()A.② B.③ C.④ D.⑤19.巖柱間深溝形成的基礎條件是()A.氣候干旱,風力侵蝕作用強 B.晝夜溫差大,巖石風化作用強C.河流沿岸,河水侵蝕作用強 D.地質構造活躍,巖層斷裂發育【答案】17.A18.A19.B【解析】【17題詳析】讀圖,結合所學知識,三大類巖石在一定條件下都可以轉化為巖漿,故圖2中丙為巖漿,由巖漿形成的巖石為巖漿巖,甲在地面形成為噴出型的巖漿巖,乙在地面以下形成為侵入型的巖漿巖,則己為沉積物,戊為沉積巖,丁為變質巖。甲為噴出型的巖漿巖,典型代表玄武巖,黑色多孔隙,A正確;乙是冷卻凝固形成的巖漿巖,結構致密,B錯誤;丙來源于上地幔的軟流層,C錯誤;地殼運動可能把丁帶到地表,D錯誤。故選A。【18題詳析】讀圖,由下題可知,圖2中丙為巖漿,甲為噴出型的巖漿巖,己為沉積物,戊為沉積巖,乙為侵入型的巖漿巖,丁為變質巖。則①為外力作用,②為固結成巖,③為變質作用,④為重熔再生,⑤為冷卻凝固。由材料“巖體包含大量古生物化石”可知巖柱群巖石主要是沉積巖,己為沉積物,戊為沉積巖,沉積物到沉積巖經歷了固結成巖,A正確;BCD錯誤。故選A。【19題詳析】由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雅庫茨克為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促溫暖,相對濕度較高,氣溫年較差大,且該地年絕對溫差超過100°C,晝夜溫差大,巖石風化作用強,B正確;該地降水雖少,但蒸發量少,氣候并不干旱,地表植被(以針葉林為主)覆蓋率高,風力侵蝕作用不強,A錯誤;河流中游以堆積為主,且該地河流流量較小,結冰期較長,侵蝕作用不明顯,C錯誤;巖柱間深溝由外力作用形成,D錯誤。故選B。下圖為我國某地等高線地形和地層界線圖,ab為地質剖面線。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0.據圖判斷,甲處的構造地貌是()A.背斜山 B.向斜山 C.背斜谷 D.向斜谷21.據圖中信息推測,K地層形成的原因是()A.地殼抬升 B.流水侵蝕 C.風力堆積 D.流水堆積22.該區域地貌的形成過程可能是()A.沉積——抬升——擠壓——斷裂——堆積B.下陷——擠壓——沉積——堆積——侵蝕C.沉積——擠壓——抬升——侵蝕——堆積D.斷裂——下陷——擠壓——侵蝕——堆積【答案】20.B21.D22.C【解析】【20題詳析】由圖中等高線可以知道,甲地最大海拔超過350米,且起伏較大,地形為山地;由甲處的R地層向東西兩側依次是Q、P地層,依據圖例各地層界線的新老關系可以知,甲處地層中部新,東西兩側老,屬于向斜構造,因此該地構造地貌為向斜山,B正確,ACD錯誤。故選B。【21題詳析】讀圖可知,K巖層是最新巖層,地殼抬升過程中,外力侵蝕作用加劇,難以形成新的巖層,A錯誤;礫巖是沉積巖,且沉積物顆粒直徑的較大,是經過流水帶來的沉積物固結成巖形成,D正確,B錯誤;風力堆積主要形成沙丘或沙壟等且沉積物顆粒小,C錯誤,故選D。【22題詳析】由圖可知,最早形成的巖層O、P、Q、R、S為沉積巖,說明行經歷沉積作用;后經過擠壓形成褶皺,再由K巖層所在位置可知,此處的R、S層缺失,說明地殼經歷抬升過程,巖層被侵蝕消失,最后,流水搬運的沙礫沉積物沉積形成礫巖,故其過程為:沉積——擠壓——抬升——侵蝕——堆積,C正確,ABD錯誤。故選C。冰磧物是在冰川堆積作用過程中,所挾帶和搬運的碎屑構成的堆積物。下圖為我國四川稻城縣附近等高線地形圖,該縣附近目前已無現代冰川,但殘留下大量的冰川活動遺跡。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3.圖中冰磧物堆積最明顯的地區為()A.甲 B.乙 C.丙 D.丁24.該地冰磧物的特征是()A.圓潤整齊 B.層次分明 C.風化較弱 D.雜亂無章25.影響圖中公路走向的主導因素是()A.技術 B.聚落 C.氣候 D.河流【答案】23.C24.D25.B【解析】【23題詳析】冰磧地貌是由冰川堆積形成的地貌,冰川堆積地貌是冰川運動中或者消退后的冰磧物堆積形成的地貌。讀圖可知,甲乙丙丁四地均位于較陡高海拔地區,不利于堆積;但丙位于山谷地區,地形相對較為平坦,利于堆積,是圖中冰磧物堆積最明顯的地區,C正確,排除ABD,故選C。【24題詳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冰川搬運、沉積過程中沒有明顯的分選性和磨圓性,冰磧物大小混雜、棱角分明,D正確,AB錯誤;冰磧物是冰川運動所挾帶和搬運的碎屑構成的堆積物,結構松散,風化較強,C錯誤。故選D。【25題詳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道路是服務沿線城市村莊居民的,也會深度影響城市、村莊的發展。讀圖可知,圖中道路穿過等高線進而連接了上龍古村和稻城縣,影響圖中公路走向的主導因素是聚落,B對;技術、氣候以及河流均為道路修建影響因素,但是并非主導因素,排除ACD,故選B。二、綜合題(共50分)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塞罕壩林場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平均海拔1500米,是灤河的發源地。歷史上該地曾是皇家避暑狩獵之所,后因掠奪式采伐和連年山火變為荒山禿嶺。20世紀60年代初內蒙古的風沙緊逼北京,為此在1962年林業部正式組建塞罕壩林場。經過60多年的發展,塞罕壩的森林覆蓋率從初期的12%提高到如今的80%,曾經逝去的美麗重回大地。圖甲是塞罕壩林場的地理位置示意圖,圖乙為林場周邊水系分布圖。(1)運用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原理,說明塞罕壩林場對區域生態環境的改善作用。(2)請為塞罕壩林場的可持續發展建言獻策。【答案】(1)森林可削減風力,減少風沙災害,沙塵天氣減少;增大空氣濕度,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變小;減少地表徑流,增加下滲,涵養水源;河流流量季節變化減小,含沙量減少;減弱土壤侵蝕,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形成森林生態系統,增加生物多樣性。(2)采育結合,實現森林資源的永續利用;加強林區管理和信息化建設;建立健全防災減災體系;積極發展生態旅游,推進產業融合發展;加大對林場的保護與宣傳;大力發展碳匯林業,推進生態服務市場化進程。【解析】〖祥解〗本題以塞罕壩林場的地理位置示意圖和林場周邊水系分布圖為材料設置題目,涉及然環境的整體性、可持續發展等知識點,考查學生對相關內容的掌握程度,對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小問1詳析】從整體性角度分析,塞罕壩林場的建設,結合森林的功能分析,森林能夠削減風力,防風固沙,阻擋沙地向南推進,減少風沙災害,沙塵天氣減少,保護生態環境。森林具有減少地表徑流,增加下滲,涵養水源,調節局地小氣候功能,增大空氣濕度,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變小;林地增加,區域內溫差減小,降水增多。林場建設,增加植被覆蓋率,生物多樣性增多;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功能,可使河流含沙量減少,同時有利于減弱土壤侵蝕,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小問2詳析】可持續發展既要保證林區的經濟發展,又要維護生態環境,可采育結合,實現森林資源的永續利用;同時需要加強林區管理,防止盜采林木現象,通過現代化信息技術對林區進行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防災減災體系;加大對林場的保護與宣傳,提高人們環保意識;森林景色優美,可適當發展生態旅游,推進產業融合發展;隨著我國對碳排放的日益重視,應大力發展碳匯林業,推進生態服務市場化進程。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MOC)是由于海洋溫度和鹽度分布不均,造成的密度分布不均而導致的深層環流系統。它就像一個巨大的“熱傳送帶”,將低緯海區溫暖高鹽的海水從熱帶輸送到北大西洋,在那里海水冷卻,變得更咸,從而沉入海洋深處,然后向南擴散推動大西洋洋流的循環,從而影響著全球氣候系統的平衡。最新研究表明,AMOC正在不斷減弱,全球變暖正是造成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圖1為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示意圖,圖2為大西洋不同緯度海區向北熱輸送在強弱AMOC年的差異示意圖。(1)讀圖說出向北熱輸送最多的海區的大致緯度范圍,并列舉該海區向大氣傳遞熱量的主要方式。(2)推測全球變暖使AMOC減弱的原因。(3)與強AMOC年相比,說明弱AMOC年歐洲西部氣候的變化。【答案】(1)0°-40°N,傳導、對流、長波輻射、潛熱(蒸發.凝結)。(2)全球變暖,海水溫度升高;北極附近的冰川融化,更多的淡水流人海洋,北大西洋高緯度海水的鹽度降低。因此海水密度降低,下沉能力減弱,導致該環流減弱。(3)弱AMOC年,從低緯海區輸送到高緯海區的熱量少,歐洲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減小,氣溫會降低,降水量會減少。【解析】【小問1詳析】從圖2數值可知,向北熱輸送最多的海區的大致位于0°-40°N。由所學知識可知,海-氣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包括海氣間的熱量傳導、空氣對流、高溫物體的長波輻射,以及水的態相變化中潛熱的吸收和釋放(蒸發、凝結)。【小問2詳析】全球變暖,溫度升高,海水溫度也隨之升高;升溫導致北極附近的冰川融化,融化產生的更多的淡水流人海洋,北大西洋高緯度海水由于淡水的匯入,鹽度降低。溫度升高、鹽度降低,海水密度降低,流向高緯度的海水下沉能力減弱,導致該環流減弱。【小問3詳析】相比于強AMOC年,弱AMOC年環流減弱,不同緯度間的海水流動性變差,從低緯海區輸送到高緯海區的熱量少,歐洲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從低緯度向高緯度輸送的熱量,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暖流影響減小,氣溫會降低,蒸發減少,降水量會減少。2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青海湖是我國最大的咸水湖,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平均水深16米,屬于構造斷陷湖。湖周被高山環抱,其中東岸山脈為變質巖山體,巖石穩定性較差,山前分布大量古湖相沉積物。湖區盛行西北風,最大風力可達9到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第23課和時間賽跑教學實錄語文S版
- 樹林管理合同
- 感應移相器及同步器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管線管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塑料熱成型機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自動半自動超聲波焊接機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原生鎵(礦產鎵)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紅外熱成像儀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冷藏或保溫掛車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郵政代辦服務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氨吹脫塔單元設計示例
- 中國移動-安全-L3
- 骨齡評測方法課件
- GB/T 42314-2023電化學儲能電站危險源辨識技術導則
- 人教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綜合與實踐《怎樣通知最快》示范公開課教學課件
-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說課課件
- 科學院大學博士入學復試匯報個人介紹PPT模板
- 四川省稅務局財行處土增稅清算復審指導口徑(2021年6月22日)
- 迎春杯2023年-2023年中高年級初賽復賽試題真題整理
- GB/T 6322-1986光滑極限量規型式和尺寸
- GB/T 31052.5-2015起重機械檢查與維護規程第5部分:橋式和門式起重機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