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陽山縣高中11月聯考歷史試題全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4.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一、選擇題(本大題共有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考古發現,在山東大汶口、上海崧澤、安徽凌家灘和河南廟底溝的大墓中,均發現用作社會上層葬儀和祭禮中的盛儲器大口缸,這反映出早期中華文明(
)A.手工業發展水平高 B.區域交流非常頻繁C.呈現多元一體特征 D.在傳承中創新發展2.戰國時期,魏國李悝變法“盡地力之教”,獎勵農耕,保證足量農業人口,提高糧食產量。實行“平糴法”,由國家控制糧食購銷價格,保證農民收入維護社會穩定。這些變法措施(
)A.實現了富國強兵目標 B.推動了自耕農的增加C.確立了君主專制制度 D.維護了舊貴族的利益3.春秋戰國,民族同源共祖的意識開始形成,炎黃被尊奉為華夏人文始祖,并被周邊民族認可。這反映了(
)A.實現統一成為社會共識 B.華夏認同觀念已經出現C.民族矛盾已經逐漸消亡 D.血緣是維系國家的紐帶4.“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該言論出自(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韓非5.“謗”字本義是指議論或批評別人過失,相傳堯舜時代廣樹“謗木”,以便民間批評權力的運行。至秦漢時“謗木”已完全失去原有的功用,而“誹謗”也由批評權力的激賞,衍變為無中生有毀人名譽的罪名。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法律體系不斷完善 B.政治體制的變動 C.法家成為正統思想 D.思想束縛的加強6.下表呈現的變化反映了(
)地區時期全國所轄郡數秦嶺淮水以北郡數秦嶺淮水以南郡數西漢1037429西晉1628676A.經濟重心實現了南移 B.政治中心開始實現南移C.西漢的疆域比西晉小 D.南北經濟水平差距縮小7.唐朝實施集體宰輔制度,中書、門下和尚書三省長官皆為正宰相,臨時差遣各類其他官職加封“參知政事”“參知機務”者為副宰相,正副宰相稱號雖各不相同,然其在政事堂議政的發言權和職責是相同的。這一制度的實施(
)A.減少了行政摩擦 B.迎合了加強皇權的需要C.擴大了選才范圍 D.確保了決策的科學合理8.金朝統治者十分崇拜孔子,不僅修建孔廟、拜謁孔廟,而且還讓孔子的后代擔任各種官員。除了尊重孔子,重視孔子的子孫之外,金朝皇帝還帶頭學習儒家經典,同時用儒家文化作為標準來教育、錄用官員。這反映出金(
)A.崇尚正統觀念 B.步入文明時代 C.徹底推行漢化 D.民族隔閡消除9.《戰國策》記載晉國和秦國農業繁榮。考古工作者在屬于這一地區的河南輝縣魏墓、河北武安趙城遺址,山西侯馬及陜西藍田等地都發現有呈“V”型的犁樺。這可以印證(
)A.鐵犁牛耕技術普及推廣 B.晉秦兩國最早出現牛耕C.犁耕技術推動社會發展 D.牛耕技術的進一步推廣10.據《中華文明史》:“嬴政統一國家后,把中央集權制度逐漸加以系統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國。這一制度主要有三個環節構成。一是建立國家元首制度……;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機構……以協助皇帝領導全國軍政事務;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與材料中“以協助皇帝領導全國軍政事務”相一致的制度是(
)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度 C.郡縣制 D.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11.歷史階段特征是歷史基礎知識的高度概括和濃縮,把握歷史階段特征有助于我們加深對歷史的認識。某同學在復習某一階段歷史時設計了如下思維導圖。下列選項中,與這一歷史時期階段特征相符的是(
)A.多民族國家確立 B.大一統王朝的建立C.鼎盛與危機并存 D.政權更迭民族交融12.錢穆認為,這種選拔方式驟看極合情理,然而在施行中卻存在毛病……讀書求學,便有諸多限制,讀書機會很不易得。但對于一個讀書家庭來說卻是極為簡單的。因此,當時一個讀書家庭,很容易變成一個做官家庭,而同時便是有錢有勢的家庭。據此可知“這種選拔方式”(
)A.重視血緣關系的傳承 B.導致門第觀念根深蒂固C.促進了社會階層流動 D.促使儒家思想成為正統13.北宋時期,宋神宗說:“朕以為欲為天下于治,必先富之而為也。令縣官之費不給而民財大屈,雖焦勞乎異日之間,其將何所施哉!”基于此,宋神宗的做法是(
)A.推行“慶歷新政” B.實行崇文抑武方針C.支持王安石變法 D.改革科舉選官制度14.嘉靖(1522—1566年)以降,明代學者海防著述主要有三類:考倭寇之源,如金安清的《東倭考》、黃俁卿的《倭患考原》等;紀海防之略,如鄭茂的《靖海紀略》、采九德的《倭變事略》等;圖防倭之策,如鄭若曾的《籌海圖編》、茅坤的《海防事宜》等。這可用于說明,當時(
)A.倭患不斷加深 B.海防觀念保守C.邊疆危機四伏 D.朝廷統治衰落15.北宋畫家蘇漢臣在其《貨郎圖》(如圖)中,將散布于街道上的貨郎、漆器、算盤、樂器、玩具和其他生活用品等各類商品,與作為背景的牡丹花等元素緊密地排列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充滿自由生活氣息的市井畫卷。《貨郎圖》中的場景可以用來說明當時(
)《貨郎圖》蘇漢臣A.坊市制度的廢除 B.民眾生活的豐富C.鄉村市場的繁榮 D.商品經濟的發展16.元代行省官員負責管理本省的軍事設施,如城池、關隘、要塞等的修繕和守衛,在戰時負責制定作戰計劃、指揮戰斗,協調本省及周邊地區的軍事力量。此外,行省官員對一些地方重大事務可以自行決策并付諸實施,而對于一些中下級官員的選拔和任用也有較大的自主權。這說明元代行省(
)A.削弱了中央集權 B.助長了地方勢力C.實現了高度自治 D.軍政大權較集中17.從漢武帝正式設立太學,至西漢末年王莽輔政,太學弟子的數量從最初的50人劇增至10000余人。太學弟子經學習考核,一般可任郡國文學職務,優異者可授中央或地方行政官。漢代這些舉措(
)A.促進學術自由 B.推動教育普及 C.鞏固儒學地位 D.培養實用人才18.絲綢之路的開通使胡技流入大唐,注入百戲。百戲的曲樂熱鬧明快,加之新穎的彈奏器樂,國內出現對胡風潮流的追求,呈現出“女為胡婦學胡妝,伎進胡音務胡樂”的景象。上述現象反映了唐代(
)A.民族文化的交融 B.審美標準的趨同C.戲曲藝術的成熟 D.女性地位的提高19.因長安夏季悶熱,唐朝人往往采用西亞的一些方法建一個涼亭,把水引到屋頂上去,再讓水從亭檐上面灑落下來;詩人白居易喜歡住在帳篷里,他在自家院子里搭了一個帳篷。這反映了(
)A.中外文化的交流十分頻繁 B.唐文化開放包容的特色C.唐對周邊有強大的吸引力 D.唐代民族交融的新高度20.杜牧《上宰相求杭州啟》云:“今天下以江淮為國命。”韓愈《送陸歙州詩序》云:“當今賦出天下,江南居十九。”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北方長期動蕩和戰亂頻繁 B.北方土地買賣和兼并之風盛行C.絲綢之路重要性漸趨下降 D.南方的經濟實力漸漸超過北方21.在中國歷史上,元朝最早出現演員將成套的散曲連綴在一起歌唱,翈以音樂、舞蹈、表演、道白,并安排不同角色同臺展示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這表明元雜劇(
)A.是宋元商品經濟發展的產物 B.適應了市井演唱的社會需求C.是中國古代戲曲藝術的頂峰 D.已經是比較成熟的戲曲藝術22.下面兩圖反映不同原材料的紡織工藝技術,在我國最早出現的歷史時期分別是(
)A.母系氏族時期、宋元時期 B.父系氏族時期、隋唐時期C.春秋戰國時期、宋元時期 D.母系氏族時期、明清時期23.乾隆中期逐漸形成督撫制度,總督一省一設或數省一設,負責轄區內的軍事事務;巡撫一省一設,負責省內的民政和財政事務,形成軍、民(財)分立的格局。但事實上,總督往往“厘治軍民,綜制文武”,而巡撫又加“提督軍務”銜。這主要是為了(
)A.彰顯最高統治者的權威 B.強化中央對地方的控制C.依照山川形便進行劃分 D.便于不同地區間的交往24.在內憂外患雙重夾擊和東西兩洋海上威脅的時代背景下,明代長期施行“海禁”政策,其手段包括限制海外勢力來華和內地居民出海,嚴控“輸入”“輸出”、加強“內防”“外防”。據此判斷,明朝的海禁政策(
)A.有效抵御了西方列強的侵擾B.徹底斷絕中、西方的貿易往來C.本質是應對沖擊的消極防御D.全面否定了鄭和下西洋的功績25.自東漢以來,西、北邊陲的一些少數民族不斷向內地遷徙。到西晉,內遷的少數民族主要有匈奴、鮮卑、羯、氐、羌。其中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曾建立政權并統一北方的有(
)A.匈奴、鮮卑 B.鮮卑、羌 C.匈奴、羯 D.氐、鮮卑26.下面是某同學關于中國古代科技文化史整理的筆記,其中表述正確的是(
)A僧一行西晉人,繪制《禹貢地域圖》,提出繪制地圖的方法。B孫思邈東漢人,完成《傷寒雜病論》,全面總結歷代和當時的醫藥學成果。C王禎元朝人,編撰《農書》,集北方與南方的農業技術于一體。D郭守敬明朝人,編寫了《天工開物》系統總結了中國古代工藝學的相關知識。A.A B.B C.C D.D27.成吉思汗效仿中原的驛傳制度設立站赤,元朝建立后在全國遍設站赤以便“通達邊情,布宜號令”。據此可知,元朝建立站赤制度是為了(
)A.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 B.推動地區間商貿往來C.促進中外文化的交流 D.消滅內陸的割據勢力28.如圖是我國新石器時代部分文化遺址分布圖。下列關于圖中所示文化遺址①②③④的表述正確的是(
)A.①處出土大量彩繪陶器,以水稻為主要作物B.②處代表器物為蛋殼陶,開始群居并使用火C.③處出土大量精美玉器,最早種植農作物粟D.④處居民掌握了種植水稻、養蠶繅絲的技術29.秦朝建立后,修筑馳道、直道,遷徙六國豪強到關中、巴蜀等地。這些措施是為了(
)A.增加財政收入 B.密切各地聯系 C.鞏固國家統一 D.促進民族交流30.乾隆時,河南遭災荒,山西等地“富戶”聞風而來,乘機將農民土地折算而去,致使“富者日益其富”;湖廣地區也出現“田之歸于富戶者,大約十之五六。舊時有田之人,今俱為佃耕之戶”。這折射出(
)A.租佃關系逐漸興起 B.統治基礎嚴重動搖C.社會發展潛藏危機 D.封建地權日益分散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有4小題,共40分)31.閱讀材料,按要求作答。材料
宋朝立國后,為防止唐末五代藩鎮割據的局面再次重演,實行“更戍法”“將從中御”等制度,但這限制了宋軍在戰場上的機動性與靈活性,導致宋軍在戰場上處于被動挨打的狀態。推行“崇文抑武”的國策,使整個社會習文之風日盛而尚武之風日衰。武人地位低下,難以激發將士們持干戈以衛社稷和建功立業的雄心。士兵無法得到正規而有效的訓練,軍隊也經營商業,武器質量低劣,導致宋軍戰斗力低下。虛外守內的消極防御的政策使統治者不得不把和議與茍安視為醫治邊患的良藥。總之,抑制武官,防范武臣是宋朝的重要特點,也是其主要弱點,畸形的軍事指揮和管理體制,對武人階層的輕視,軍備的荒廢,國防上的消極防御使得宋朝軍力削弱,國力不振,這必然會造成對外的妥協茍安,而妥協茍安的政策又極大地影響著軍力和國力,由此宋代軍事陷入了惡性循環。盡管宋朝經濟繁榮,但經濟實力和文明成果卻沒有向軍事方面轉化。相比前朝,宋朝從裝備到戰法都沒有根本的改變和提高,甚至在戰斗力上出現了嚴重的倒退,這些都極大地造成了宋朝經濟實力與其軍事實力的嚴重失衡,使得宋最終被后起的元朝所滅。——摘編自趙明明《宋朝軍事“積弱”因素淺析》(1)根據材料,概述宋朝軍事建設的主要內容。(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宋朝軍事建設影響。3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唐代的兩大重要政治制度具備了現在“民主”的因素。一個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皇權,折射了現代三權分立和內部民主的影子;另一個和當今的公務員制度相似,為國家選拔了人才,實現了社會的有效流動。盡管受時代的制約,唐代的“民主”制度終沒能有效地繼續運行,只能稱其為“閃落的民主”,可歷史見證了古人在追求民主的路上進行過的不懈努力。——摘編自楊春莉《封建制度下閃落的民主》材料二
唐初賦斂之法日租庸調……玄宗之末,版籍浸壞,多非其實。……至是,炎建議作兩稅法。先計州縣每歲所應費用及上供之數而賦于人,量出以制入。戶無主客,以現居為簿,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為行商者,在所州縣稅三十之一、使與居者均,無饒利。居人之稅,秋、夏兩征之。其租庸調、雜悉省。——摘編自《資治通鑒》(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唐朝兩大“閃落的民主”制度的名稱。并分別簡要說明它們被稱為“民主”的理由。(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兩稅法實施的積極作用。33.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秦始皇又增派援軍,終于征服了越族,建置了南海、桂林、象三郡。……秦在統一過程中,派遣數十萬內地人民到南方去戍守,把中原人民的先進生產技術和生產工具帶到南方,促進了當地的開發。在南北勞動人民共同開發南方邊地的過程中,也修通了道路,特別是修鑿了靈渠,使長江水系同珠江水系連結起來。——朱紹侯等主編《中國古代史》材料二漢至唐南北方戶數變化表(單位:萬戶)地域西漢元始二年(公元2年)唐朝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北方965493南方111257——摘編自錢穆《國史大綱》(注:公元742年為唐玄宗即位時期。)材料三自永嘉風暴到隋的統一,是游牧民族與農業民族互相沖突、采借文化的時期。調適的結果形成了文化的整合或涵化,最終的表現則為隋唐帝國光輝的漢胡混合文化的光臨。——傅樂成主編《中國通史》(1)根據材料一,概括秦始皇為統治越族地區采取的具體舉措。(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從漢至唐南北方戶數變化的原因。綜合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總結人口遷徙對中國古代社會產生了哪些重要影響。3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郡縣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結果就是貴族制讓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順應中央集權和皇權制的需要而產生的一種新的組織形式和管理體制……在官僚制時代,不管是舊貴族、新貴族,還是新興的士人階層,都必須通過任命,轉化為官僚,然后才能成為政體的直接參與者。——《文史縱橫》2009年第3期材料二
大部分行省的轄區包括今天的二到三個省,遠遠超出以前王朝的一級地方行政區。這種情況適應了元朝疆域遼闊的特點,避免了中央與地方空當過大狀況的出現,做到上下結合、渾然一體。其次是權力集中。行省于地方事務,凡軍、政、財權無所不統,與宋朝分割地方權力的制度明顯有異。(1)根據材料一、指出郡縣制取代分封制的實質,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秦推行郡縣制的影響。(2)據材料二、概括元代行省制度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簡析行省制度形成的積極影響。1PAGE第10頁參考答案:題號12345678910答案CBBABDBACB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CCBDDCABD題號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ABCDCADCC31.(1)宋朝為防止藩鎮割據,采取了“更戍法”“將從中御”等制度,但這些措施限制了軍隊的靈活性;推行“崇文抑武”政策,導致尚武之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酒店安全知識教育
- 開顱手術后的護理
- 股票技術分析培訓
- 病理護理操作流程圖解
- 宮腔鏡診療配合及護理
- 引流管的護理診斷
- 企業數據資產實施路徑及規劃方案
- 能碳管理中心建設方案
- 2025年福建福州新區投資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社會公考招聘考試筆試試題(含答案)
- 文庫發布:籃球課課件
- 小學生預防拐騙教育課件
- 床上用品采購 投標方案
- 口腔工藝管理課件
- 2025-2030年中國基于細胞的人源化小鼠模型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無線通訊檢測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機會報告
- 2025年上海徐匯區高一(下)信息技術合格考試題及答案
- 4輸變電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表式(電纜工程電氣專業)-2024年版
- 2025至2030年中國鐵電存儲器行業市場深度評估及投資機會預測報告
- 醫院醫保醫療管理制度
- 危急重癥救治管理制度
- CJ/T 123-2016給水用鋼骨架聚乙烯塑料復合管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