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業新材料研發與應用技術方案_第1頁
航空航天業新材料研發與應用技術方案_第2頁
航空航天業新材料研發與應用技術方案_第3頁
航空航天業新材料研發與應用技術方案_第4頁
航空航天業新材料研發與應用技術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航空航天業新材料研發與應用技術方案TOC\o"1-2"\h\u27680第一章緒論 2194071.1研究背景 2130711.2研究目的和意義 213463第二章航空航天業新材料概述 3275392.1新材料分類 3121812.2航空航天業對新材料的需求 35534第三章高功能金屬材料的研發與應用 4180613.1高強度鋁合金 4243373.2高溫合金 4220813.3鈦合金 59832第四章復合材料的研發與應用 5279004.1碳纖維復合材料 5111634.2玻璃纖維復合材料 5210844.3陶瓷基復合材料 610538第五章功能性材料的研發與應用 6109435.1隱身材料 677935.2耐磨材料 6314175.3防熱材料 77606第六章智能材料的研發與應用 7131706.1形狀記憶合金 7172976.1.1研發背景 7304476.1.2研發內容 7272876.2自修復材料 8316216.2.1研發背景 814026.2.2研發內容 8286846.3磁性材料 869006.3.1研發背景 837286.3.2研發內容 831285第七章納米材料的研發與應用 9147287.1納米金屬材料 9132397.1.1研發背景 981667.1.2研發內容 94067.1.3應用領域 916567.2納米陶瓷材料 9255817.2.1研發背景 924137.2.2研發內容 963367.2.3應用領域 10325167.3納米復合材料 1052327.3.1研發背景 10114377.3.2研發內容 1017677.3.3應用領域 1018971第八章航空航天器用新型材料的加工與制備 1168528.1粉末冶金技術 11271748.2激光熔覆技術 11182668.3等離子噴涂技術 1124422第九章航空航天新材料在關鍵部件的應用 1249289.1發動機部件 1289359.2翼面結構 12216969.3艙體結構 1213690第十章航空航天新材料研發與應用的未來發展趨勢 13983810.1新材料研發方向 133081210.2應用領域拓展 131475310.3技術創新與突破 14第一章緒論1.1研究背景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航空航天業作為國家戰略支柱產業,其重要性日益凸顯。航空航天器的功能、安全、可靠性和經濟性成為衡量一個國家航空航天技術水平的重要指標。在航空航天器的設計與制造過程中,材料的選擇。新材料的研究與應用成為推動航空航天業發展的關鍵因素。航空航天業對材料的要求極高,主要包括輕質、高強度、耐腐蝕、耐高溫、導電、導熱等功能。傳統材料在功能上難以滿足現代航空航天器的需求,因此,研發具有優異功能的新材料成為我國航空航天業的重要研究方向。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討航空航天業新材料研發與應用技術方案。1.2研究目的和意義本研究的目的在于:(1)分析航空航天業新材料的研究現狀,梳理國內外在航空航天新材料領域的研究進展,為我國航空航天新材料研發提供理論依據。(2)探討航空航天業新材料的應用前景,分析各類新材料在航空航天器設計、制造及運維中的應用案例,為我國航空航天業新材料應用提供實踐參考。(3)提出航空航天業新材料研發與應用的技術方案,為我國航空航天業新材料研發與應用提供技術支持。研究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有助于提高我國航空航天器的功能、安全、可靠性和經濟性,提升我國航空航天業的國際競爭力。(2)推動我國航空航天新材料研發與應用,促進航空航天產業技術創新,為我國航空航天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3)為我國航空航天業新材料研發與應用提供理論指導和實踐參考,助力我國航空航天業走向世界前列。第二章航空航天業新材料概述2.1新材料分類新材料是指在傳統材料基礎上,通過物理、化學、生物等手段研發出的具有特殊功能、結構或功能的新型材料。航空航天業新材料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類:(1)輕質高強材料:包括先進復合材料、高功能金屬合金、陶瓷材料等,具有密度小、強度高、剛度大等特點,可顯著降低航空航天器結構重量,提高載重能力和飛行功能。(2)高溫材料:主要包括高溫合金、陶瓷材料等,具有高溫下良好的力學功能和抗氧化功能,適用于航空航天器的熱端部件。(3)功能材料:包括電磁功能材料、光學功能材料、傳感器材料等,具有獨特的物理、化學或生物功能,可滿足航空航天器在特定環境下的功能需求。(4)智能材料:具有自適應、自修復、自感知等智能特性的材料,如形狀記憶合金、壓電材料等,可應用于航空航天器的自適應結構、智能控制等領域。2.2航空航天業對新材料的需求航空航天業對新材料的需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減重需求:航空航天器功能的提高,對結構重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輕質高強材料的應用可以顯著降低結構重量,提高載重能力和飛行功能。例如,采用先進復合材料制造飛機結構,可減輕約20%的重量。(2)高溫需求:航空航天器在高速飛行過程中,熱端部件會承受極高的溫度。高溫材料的應用可以提高熱端部件的耐高溫功能,保證飛行安全。如高溫合金和陶瓷材料在發動機熱端部件的應用,有助于提高發動機功能和壽命。(3)特殊功能需求:航空航天器在特定環境下,需要具備特殊的物理、化學或生物功能。功能材料和智能材料的應用可以滿足這些需求。例如,電磁功能材料可用于航空航天器的隱身技術,光學功能材料可應用于光學系統。(4)環保需求:環保意識的提高,航空航天業對新材料的需求也體現在環保方面。綠色、可降解、低污染的材料在航空航天器上的應用,有助于減少對環境的影響。(5)可靠性需求:航空航天器在長期運行過程中,材料可靠性。新型材料的應用可以提高航空航天器的可靠性,降低故障率和維修成本。航空航天業對新材料的需求廣泛且多樣,新型材料的研究與應用已成為推動航空航天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第三章高功能金屬材料的研發與應用3.1高強度鋁合金航空航天業的快速發展,對材料功能的要求日益提高,高強度鋁合金作為一種重要的結構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高強度鋁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強度高、耐腐蝕功能好等特點,能夠有效減輕結構重量,提高承載能力。在研發方面,我國科研團隊針對航空航天領域的需求,通過優化合金成分、調整熱處理工藝和微觀組織結構等手段,成功研發出一系列高強度鋁合金。這些合金在保持良好韌性的同時具有較高的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滿足航空航天結構件的力學功能要求。在應用方面,高強度鋁合金已成功應用于飛機結構、發動機部件、導彈殼體等關鍵部位。例如,某型號戰斗機采用高強度鋁合金材料制造的主梁、框梁等關鍵部件,大大減輕了結構重量,提高了飛行功能。3.2高溫合金高溫合金是指能夠在高溫環境下保持優異力學功能和耐腐蝕功能的一類合金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高溫合金主要用于發動機熱端部件、燃氣輪機葉片等關鍵部位,是提高發動機功能、降低燃油消耗、延長使用壽命的關鍵材料。在研發方面,我國科研團隊針對高溫合金的成分、制備工藝和微觀組織結構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通過優化合金成分、控制熱處理工藝、改善微觀組織結構等手段,成功研發出一系列具有優異高溫力學功能和耐腐蝕功能的高溫合金。在應用方面,高溫合金已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發動機的熱端部件,如渦輪葉片、導向葉片等。采用高溫合金材料制造的發動機部件,能夠在高溫、高壓等極端環境下保持穩定的功能,有效提高發動機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3.3鈦合金鈦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強度高、耐腐蝕功能好、生物相容性優異等特點,在航空航天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鈦合金主要用于飛機結構、發動機部件、導彈殼體等關鍵部位。在研發方面,我國科研團隊針對鈦合金的成分、制備工藝和微觀組織結構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通過優化合金成分、控制熱處理工藝、改善微觀組織結構等手段,成功研發出一系列具有優異力學功能和耐腐蝕功能的鈦合金。在應用方面,鈦合金已成功應用于飛機結構、發動機部件、導彈殼體等關鍵部位。例如,某型號戰斗機的機身結構采用了鈦合金材料,有效減輕了結構重量,提高了飛行功能。鈦合金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還包括發動機葉片、緊固件等部件。第四章復合材料的研發與應用4.1碳纖維復合材料碳纖維復合材料是一種以碳纖維為增強材料,以樹脂、金屬、陶瓷等為基礎體的復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碳纖維復合材料因其具有高強度、低密度、優良的耐腐蝕性和高溫功能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飛機結構部件、衛星支架等關鍵部件。在碳纖維復合材料的研發方面,我國科研團隊通過優化碳纖維制備工藝,提高了碳纖維的強度和模量,降低了成本。還研究了不同樹脂體系與碳纖維的界面功能,提高了復合材料的整體功能。在應用方面,碳纖維復合材料已成功應用于我國多款軍用和民用飛機,如殲20、運20等。4.2玻璃纖維復合材料玻璃纖維復合材料是以玻璃纖維為增強材料,以樹脂、金屬、陶瓷等為基礎體的復合材料。相較于碳纖維復合材料,玻璃纖維復合材料具有成本較低、功能優良等特點,在航空航天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在玻璃纖維復合材料的研發方面,我國科研團隊通過改進玻璃纖維制備工藝,提高了纖維的強度和模量。同時研究了不同樹脂體系與玻璃纖維的界面功能,優化了復合材料的設計。在應用方面,玻璃纖維復合材料已用于飛機內部裝飾、雷達天線罩等部件。4.3陶瓷基復合材料陶瓷基復合材料是一種以陶瓷纖維為增強材料,以陶瓷為基礎體的復合材料。該材料具有高溫功能優良、抗氧化、耐腐蝕等特點,在航空航天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在陶瓷基復合材料的研發方面,我國科研團隊通過優化陶瓷纖維制備工藝,提高了纖維的強度和模量。研究了不同陶瓷基體與陶瓷纖維的界面功能,提高了復合材料的整體功能。在應用方面,陶瓷基復合材料已成功應用于航空航天器的熱端部件,如發動機燃燒室、噴嘴等。我國航空航天業的快速發展,對新型復合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長。未來,我國將繼續加大對碳纖維復合材料、玻璃纖維復合材料和陶瓷基復合材料等新型復合材料的研發力度,為航空航天事業提供更先進、更可靠的材料保障。第五章功能性材料的研發與應用5.1隱身材料現代戰爭對隱身技術的需求日益增長,航空航天業對隱身材料的研究與應用給予了極高的重視。隱身材料主要依靠對電磁波的吸收、散射或偏轉,降低目標在雷達、紅外、光電等探測系統中的可探測性。我國在隱身材料領域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納米材料:通過調控納米材料的形貌、尺寸和成分,實現對電磁波的吸收和散射功能的優化。(2)復合材料:將不同功能的材料復合在一起,發揮各自優勢,提高隱身效果。(3)智能材料:利用材料的自適應特性,實現對探測波段的實時調控,提高隱身功能。5.2耐磨材料耐磨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如發動機葉片、軸承、齒輪等。耐磨材料的研發與應用主要關注以下方面:(1)陶瓷材料:具有高硬度和優異的耐磨性,可用于發動機葉片等關鍵部件。(2)金屬基復合材料:通過在金屬基體中加入陶瓷顆粒,提高材料的耐磨功能。(3)涂層材料:在金屬或陶瓷表面涂覆一層耐磨材料,提高整體耐磨性。5.3防熱材料航空航天器在高速飛行過程中,表面溫度會急劇升高,防熱材料的研究與應用對于保障飛行器安全具有重要意義。以下為防熱材料的主要研究方向:(1)陶瓷材料:具有較低的熱導率和較高的熱穩定性,可用于飛行器表面防熱。(2)復合材料:將不同功能的材料復合在一起,提高防熱效果。(3)涂層材料:在飛行器表面涂覆一層防熱材料,降低表面溫度。(4)熱防護系統:通過設計合理的熱防護結構,提高飛行器的整體防熱功能。功能性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的研發與應用具有重要意義。未來,我國應繼續加大對功能性材料的研究力度,推動航空航天業的持續發展。第六章智能材料的研發與應用6.1形狀記憶合金形狀記憶合金(ShapeMemoryalloys,SMAs)是一種具有特殊功能的智能材料,能夠在特定溫度范圍內實現形狀的可逆變化。航空航天業中,形狀記憶合金的優異特性使其在結構優化、自適應控制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6.1.1研發背景航空航天技術的不斷發展,對材料功能的要求越來越高。形狀記憶合金具有獨特的形狀記憶效應和超彈性,能夠在高溫、高壓等惡劣環境下保持穩定功能,因此在航空航天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價值。6.1.2研發內容(1)合金成分優化:通過調整合金成分,提高形狀記憶合金的形狀記憶效應和超彈性。(2)微觀結構調控:研究合金的微觀結構對形狀記憶效應的影響,優化合金的微觀組織。(3)制備工藝改進:摸索新的制備工藝,提高形狀記憶合金的功能。(4)應用研究:將形狀記憶合金應用于航空航天領域的結構件、傳感器等,實現結構優化和自適應控制。6.2自修復材料自修復材料是一種能夠在損傷后自動修復的材料,其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6.2.1研發背景航空航天器在運行過程中,往往會受到各種外部因素的損傷,如疲勞、腐蝕等。自修復材料能夠降低維修成本,提高航空航天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6.2.2研發內容(1)材料設計:研究具有自修復功能的復合材料,實現損傷后的自動修復。(2)修復機理研究:探討自修復材料的修復過程及其機理。(3)制備工藝優化:改進制備工藝,提高自修復材料的功能。(4)應用研究:將自修復材料應用于航空航天器的結構件、涂層等,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6.3磁性材料磁性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廣泛,如傳感器、電機等。科技的進步,磁性材料的研發和應用也得到了廣泛關注。6.3.1研發背景磁性材料在航空航天器中的關鍵部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功能的優化對提高航空航天器功能具有重要意義。6.3.2研發內容(1)磁性材料設計:研究新型磁性材料,提高其磁功能和穩定性。(2)微觀結構調控:研究磁性材料的微觀結構對磁功能的影響,優化材料功能。(3)制備工藝改進:摸索新的制備工藝,提高磁性材料的功能。(4)應用研究:將磁性材料應用于航空航天器的傳感器、電機等部件,提高其功能和可靠性。通過對形狀記憶合金、自修復材料和磁性材料的研發與應用,航空航天業將不斷推進新材料技術的創新和發展。第七章納米材料的研發與應用7.1納米金屬材料7.1.1研發背景航空航天業的快速發展,對材料功能的要求越來越高。納米金屬材料具有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如高比表面積、優異的力學功能、良好的導電性和熱穩定性等,使其在航空航天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7.1.2研發內容(1)納米金屬材料的制備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氣相沉積、化學氣相沉積、水熱合成、模板合成等。(2)納米金屬材料的結構調控:通過改變制備工藝參數,實現對納米金屬材料的形貌、尺寸、成分等結構的調控。(3)納米金屬材料的功能優化:通過摻雜、表面修飾等手段,提高納米金屬材料的力學、導電、熱穩定性等功能。7.1.3應用領域(1)高強度、輕質結構材料:納米金屬材料具有優異的力學功能,可應用于航空航天器的結構件,降低結構重量,提高承載能力。(2)電子器件:納米金屬材料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可應用于航空航天器的電子器件,提高電子器件的功能和穩定性。(3)熱防護材料:納米金屬材料具有優異的熱穩定性,可應用于航空航天器的熱防護系統,提高飛行器的熱防護功能。7.2納米陶瓷材料7.2.1研發背景陶瓷材料具有高溫穩定性、耐磨性、耐腐蝕性等優點,在航空航天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納米陶瓷材料具有更高的強度、硬度、韌性等功能,有望進一步提高陶瓷材料的綜合功能。7.2.2研發內容(1)納米陶瓷材料的制備方法:主要包括溶膠凝膠法、共沉淀法、水熱合成法等。(2)納米陶瓷材料的結構調控:通過改變制備工藝參數,實現對納米陶瓷材料的形貌、尺寸、成分等結構的調控。(3)納米陶瓷材料的功能優化:通過摻雜、表面修飾等手段,提高納米陶瓷材料的力學、熱穩定性、耐腐蝕性等功能。7.2.3應用領域(1)航空航天器結構件:納米陶瓷材料具有高強度、高硬度、低密度等優點,可應用于航空航天器的結構件,降低結構重量,提高承載能力。(2)熱防護系統:納米陶瓷材料具有優異的熱穩定性,可應用于航空航天器的熱防護系統,提高飛行器的熱防護功能。(3)耐磨材料:納米陶瓷材料具有優異的耐磨性,可應用于航空航天器的耐磨部件,提高設備的使用壽命。7.3納米復合材料7.3.1研發背景納米復合材料是將納米材料與基體材料復合而成的一種新型材料,具有優異的力學、熱學、電學等功能。在航空航天領域,納米復合材料有望解決傳統材料在功能、重量、成本等方面的不足。7.3.2研發內容(1)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主要包括溶液混合法、熔融鹽法、熔融共混法等。(2)納米復合材料的結構調控:通過改變納米材料與基體材料的比例、納米材料的分散性等,實現對納米復合材料結構的調控。(3)納米復合材料的功能優化:通過摻雜、表面修飾等手段,提高納米復合材料的力學、熱穩定性、導電性等功能。7.3.3應用領域(1)航空航天器結構材料:納米復合材料具有高強度、低密度、優異的力學功能,可應用于航空航天器的結構件,降低結構重量,提高承載能力。(2)功能性材料:納米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導電性等功能,可應用于航空航天器的功能性部件,提高設備功能。(3)耐磨材料:納米復合材料具有優異的耐磨性,可應用于航空航天器的耐磨部件,提高設備的使用壽命。第八章航空航天器用新型材料的加工與制備8.1粉末冶金技術粉末冶金技術在航空航天器新型材料的加工與制備中占據著重要地位。該技術具有制備工藝簡單、材料利用率高、能耗低等特點,適用于高功能、高精度、復雜形狀的航空航天器部件。粉末冶金技術主要包括制粉、成型、燒結等環節。制粉環節:采用物理、化學等方法制備出所需的粉末,如金屬粉末、陶瓷粉末等。在制粉過程中,需控制粉末的粒度、純度、球形度等參數,以滿足后續成型和燒結的要求。成型環節:將粉末通過模具加壓成型,得到所需形狀的坯體。成型方法包括冷壓、熱壓、等靜壓等。在成型過程中,需保證坯體密度、尺寸精度等指標,為燒結環節奠定基礎。燒結環節:將成型后的坯體在高溫、低壓環境下進行燒結,使其達到理論密度、功能等要求。燒結過程包括固相燒結、液相燒結等。在燒結過程中,需控制溫度、時間、氣氛等參數,以保證材料的功能。8.2激光熔覆技術激光熔覆技術是一種高效、精確的表面加工方法,適用于航空航天器新型材料的制備。該技術利用高能激光束將金屬粉末或陶瓷粉末熔化,并在基材表面形成一層均勻、致密的熔覆層,從而提高材料的功能。激光熔覆技術的優點包括:加工精度高、熱影響區小、熔覆層功能優異等。其主要工藝參數包括激光功率、掃描速度、粉末送速等。在航空航天器新型材料的加工與制備中,激光熔覆技術主要用于提高材料表面的耐磨、耐腐蝕、抗氧化等功能。8.3等離子噴涂技術等離子噴涂技術是一種先進的表面涂覆方法,適用于航空航天器新型材料的加工與制備。該技術利用等離子弧將粉末加熱至熔融狀態,并通過高速氣流將其噴射到基材表面,形成一層均勻、致密的涂層。等離子噴涂技術的優點包括:涂層與基材結合強度高、涂層種類豐富、涂覆速度快等。其主要工藝參數包括等離子弧功率、氣體流量、噴涂距離等。在航空航天器新型材料的加工與制備中,等離子噴涂技術主要用于提高材料的耐磨、耐腐蝕、抗氧化等功能,以及修復磨損、損傷的部件。等離子噴涂技術在航空航天器新型材料的應用實例包括:發動機葉片的耐高溫涂層、機身結構的防腐涂層、結構件的耐磨涂層等。等離子噴涂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在航空航天器新型材料加工與制備領域的應用將更加廣泛。第九章航空航天新材料在關鍵部件的應用9.1發動機部件航空航天業的飛速發展,發動機部件作為飛機功能的關鍵因素,其材料的選擇與應用顯得尤為重要。在發動機部件中,新材料的應用能夠提高部件的耐高溫、耐磨、抗疲勞等功能,從而提高發動機的效率、可靠性和使用壽命。在高溫環境下,發動機部件承受著巨大的熱負荷和機械負荷。目前高溫合金、陶瓷基復合材料以及難熔金屬等新材料在發動機部件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高溫合金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耐腐蝕性和高溫強度,適用于制造渦輪葉片、燃燒室等關鍵部件。陶瓷基復合材料具有高溫強度高、熱膨脹系數小、抗熱沖擊功能好等優點,可用于制造渦輪盤、渦輪葉片等高溫部件。難熔金屬則因其優異的高溫功能和抗腐蝕功能,在發動機燃燒室、尾噴口等部件中得到了應用。9.2翼面結構翼面結構作為飛機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承受載荷、提供升力、保證飛行穩定性等關鍵功能。新型材料在翼面結構中的應用,有助于減輕結構重量、提高承載能力和耐久性。碳纖維復合材料因其高強度、低密度、優異的耐腐蝕功能,在翼面結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制成的翼面結構具有更高的彎曲剛度、扭轉剛度,從而提高飛機的飛行功能。碳纖維復合材料還具有良好的疲勞功能,有助于延長翼面結構的使用壽命。鈦合金在翼面結構中的應用也日益增多。鈦合金具有高強度、低密度、良好的耐腐蝕功能,適用于制造翼梁、翼肋等承力部件。采用鈦合金材料,可以減輕結構重量,提高飛機的載重能力和燃油效率。9.3艙體結構艙體結構是飛機內部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容納乘客、貨物、設備等任務。新型材料在艙體結構中的應用,可以減輕結構重量,提高承載能力,降低燃油消耗。鋁合金是艙體結構中應用最廣泛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強度、剛度和耐腐蝕功能。鋁合金材料在艙體結構中的應用得到了進一步優化,如采用新型高強度鋁合金,提高艙體結構的承載能力。鋁合金還具有良好的焊接功能,便于制造復雜的艙體結構。復合材料在艙體結構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