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語文復習試題匯編:非連續性文本閱讀(學生版)_第1頁
2024年中考語文復習試題匯編:非連續性文本閱讀(學生版)_第2頁
2024年中考語文復習試題匯編:非連續性文本閱讀(學生版)_第3頁
2024年中考語文復習試題匯編:非連續性文本閱讀(學生版)_第4頁
2024年中考語文復習試題匯編:非連續性文本閱讀(學生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中考語文真題匯編復習專題17非連

續性文本閱讀

(2024?北京?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普及給使用漢字寫作帶來了便利,卻對漢字書寫提出了挑戰。這是因為計算機輸

人只要求辨識、選用漢字,而漢字書寫還要求筆畫正確、結構完整。近年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范使

用越來越受到重視,漢字書寫是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使用的重要方面。語文課程應引導學生熱愛國家通用語

言文字,語文教學要指導學生寫好漢字。

材料二

心理學上有一種現象,被稱為“幾乎有了“:很多人想問題或寫字的時候,問題的答案、要書寫的字形

出現在自己的頭腦里,一閃而過,但又沒有抓住。有時候,人們拿起筆寫字,雖然對某個字或詞有似曾相

識的感覺,但就是無法正確地寫出來。這種現象在漢字書寫中更為明顯。_o漢字系統中,很多形聲字的字

形相近,如"朱''字與不同的偏旁組合,可以組合成“株”“珠”“銖”等。有些指事字僅是個別筆畫的位置不同,

如“本”“末”,都是在“木”字的基礎上添加一筆,添加的位置不同,意思也就不同。把握漢字的結構特點,能

夠在一定程度上規避“幾乎有了”的現象。

材料三

人類的記憶可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準確識記、正確書寫漢字,需要將對漢字的短時

記憶轉化為長時記憶。根據研究,初次學習之后,間隔性地重復學習有助于短時記憶向長時記憶轉化。時

間間隔和記憶保持數量的關系如表所示。

表時間間隔和記憶保持數量的關系

時間間隔(小時)記憶保持數量(%)遺忘數量(%)

0.3358.241.81

144.255.8

8.835.864.2

2433.766.3

24X227.872.2

24X625.474.6

24X3121.178.9

根據記憶保持的規律,合理安排復習的時間間隔,能夠提高漢字識記、書寫的準確度。多寫、多看都

是復習漢字的有效方法。但研究表明:手寫漢字比注視漢字更有利于準確識記漢字;在漢字識記方面,手

寫筆記的學生往往比用鍵盤打字的學生更具優勢。

1.根據以上三則材料,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普及,對漢字書寫提出了挑戰。

B.“幾乎有了”的現象表明字形相近的形聲字容易被區分。

C.表1顯示,距初次學習后的時間間隔短,記憶保持數量多。

D.相較于注視漢字或使用鍵盤打字,手寫漢字更有利于識記。

2.根據材料二的內容,在文中橫線處補寫一句話。下列恰當的一項是()

A.這是一種非常奇怪的現象

B.這是因為漢字的筆畫簡單

C.這與漢字特點有一定的關聯

D.這可以規避漢字書寫的問題

3.從上述三則材料可以看出,提高全民漢字書寫的準確性,可以從①一、②一、③一三方面下功夫。

(2024?遼寧?中考真題)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3月18日,一場別開生面的“西游大觀園——跨學科整本書閱讀課程展”在福建省廈門市音樂學校開

展。展覽呈現了五年級上學期以語文學科為主體,帶動其他學科共同構建的《西游記》跨學科閱讀課程。

有的孩子說:“我特別喜歡《西游服飾美學》這節課,從服飾的顏色設計可以看人物的地位、個性,感覺

很新鮮!”在大觀園觀摩中,不少教師感言:“看了這個展覽,感覺跨得很巧,對讀本挖掘得很深。”

跨學科閱讀打破了語文閱讀專屬的思維慣性,挖掘事物之間的聯系,以表現性任務啟發閱讀、思考、

表達。

(選自《中國教師報》,有刪改)

【材料二】

隨著季節氣候而發生變化的自然現象,如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們為物候。

中國古代詩歌中包含物候資料,具有科學價值。

緯度越低,物候越早。例如:

吳融:“太行和雪疊晴空,二月①郊原尚朔風?!保ㄩL治)

錢起:“二月黃鶯飛上林,春城禁曉陰陰?!保ㄩL安)

李商隱“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具有情。”(成都)

柳宗元:“宦臣羈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轉迷;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柳州)

地勢越高,春來越遲。例如:

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保ň沤?/p>

【注釋】①二月:與下文的“二月”都指農歷二月,相當于公歷三月左右。

(選自《語文閑談》,有刪改)

【材料三】

①“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鶯。”自古以來放紙鶯——

放風箏就是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民俗活動。

②“結伴兒童褲褶紅,手提線索罵天公。人人夸你春來早,欠我風箏五丈風?!焙⒆觽儧]能把風箏成

功放飛!非但不從自身找原因,反而抱怨風力不夠,可愛形象躍然紙上。

③看來想把風箏高高飛在天上,絕非易事。

④風力和風向對風箏的升空有決定性影響。風力較大時,適宜放大風箏;風力小時,適宜放小風箏。

風力穩定時,風箏飛得比較平穩;風力變化不定時,控制風箏的人就有點兒手忙腳亂。同樣的道理,不斷

變化的風向也會對空中的風箏產生影響。

⑤氣溫太高或者太低,人們容易中暑或被凍傷,不適合放風箏。

⑥空氣濕度較大時,風箏身上會吸附許多水汽,導致自重增加,蒙面變軟,加大放飛難度,風箏也容

易脫膠或變形,影響放飛效果。

⑦氣壓同樣會影響放風箏。某個區域為高氣壓所控制時,由于大氣中盛行下沉氣流,風箏不易飛起來。

反之,風箏易于飛起。(見圖一)

/

低氣K1一

圖一

【材料四】

一時風緊,眾丫鬟都用絹子墊著手放。黛玉見風力緊了,過去將望子一松,只聽“豁喇喇”一陣響,

登時線盡,風箏隨風去了。黛玉因讓眾人來放。眾人都說:“林姑娘的病根兒都放了去了,咱們大家都放

了罷?!庇谑茄绢^們拿過一把剪子來,較斷了線,那風箏都飄飄飄飄隨風而去。一時只有雞蛋大,一展眼

只剩下一點黑星兒,一會兒就不見了。眾人仰面說道:“有趣,有趣!”

【注釋】①蟹(yue)子:繞線的工具。②放病根兒,一種民俗,“放晦氣”。放風箏時故意剪斷扯線讓風箏

飛走,認為可以放走壞運氣。

(節選自《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五年級下冊《紅樓春趣》)

4.對上述材料內容理解分析不無螂的一項是()

A.材料一中,學生通過“西游服飾美學”這節課,能夠從服飾的顏色設計看出人物地位、個性。

B.材料二中的詩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表明“山寺”所在地的地勢低,物候早。

C.材料二中的“花須柳眼”“東風日暖”和材料三中的“草長鶯飛”“楊柳春煙”等都是物候現象。

D.材料三中“罵天公”表現孩子們的天真可愛;材料四“將鱉子一松”表現黛玉放風箏的自如。

5.初春剛開學,某校部分師生將要參加“青少年風箏友誼邀請賽”,帶隊老師與同學們就行程問題進行分析

交流。請結合材料二、材料三及圖二完善交流內容。

老師:經多方面考慮,我們此次將前往長治、西安、成都、柳州

參加比賽,最先舉行比賽的城市是柳州,誰知道為什么呢?

學生甲:我知道,柳州現在天氣適宜,讓我聯想到相關的詩句

是;還想知道最后舉行比賽的是哪個城市?

學生乙:我認為是,因為物候知識告訴我們o

老師:大家說的很有道理,當四月初完成所有比賽返回遼寧時,

我們可以相約共賞春花。

6.風箏友誼邀請賽歸來后,大家對《紅樓春趣》中的“趣”有了新的思考,借助材料一、材料三、材料四及

圖一,助力他們完成下面的探究提綱。

“跨界?紅樓?問趣”探究提綱

一、民俗閑“趣”:

二、氣象理“趣”:風力較大;風向穩定;氣溫、濕度適宜;O

三、跨界妙“趣”:

(2024?江蘇鎮江?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組合文本,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羅丹說:”照片說謊,而藝術真實?!边@話含意深厚,非解釋不可。我們知道“自然”是無時無處不在“動”

中的。非動者,即非自然。照片在物象轉變之中,攝取一角,強行把動象轉變為靜象,已非物之真相了。

況且動者是生命之表示,精神的作用;描寫動者,即是表現生命,描寫精神。自然萬象無不在“活動”中,即

是無不在“精神”中,無不在“生命”中。藝術家要想借圖畫、雕刻等以表現自然之真,當然要能表現動象,才

能表現精神、表現生命。這種“動象的表現“,是藝術最后目的,也就是藝術與照片根本不同之處了。

那么藝術又怎樣能表現出"動象''呢?這個問題是藝術家的大秘密。羅丹說:“你們問我的雕像怎樣表

現這種‘動象’?其實這個秘密很簡單。我們要先確定‘動’是從一個現狀轉變到第二個現狀。畫家與雕

刻家之表現'動象'就在能表現出這個現狀中間的過程。他要能在雕刻或圖畫中表現出那第一個現狀,于

不知不覺中轉化入第二個現狀,使我們觀者能在這作品中,同時看見第一個現狀過去的痕跡和第二個現狀

初生的影子,然后'動象’就儼然在我們的眼前了?!?/p>

(節選自《美學散步?看了羅丹雕刻之后》,宗白華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版,有改動)

【文本二】

相傳拉奧孔犯了大罪,天神用了一種極慘酷的刑罰來懲罰他,遣了一條惡蛇把他和他的兩個兒子在一

塊兒絞死了。在這種極刑之下,未死之前當然有一種悲傷慘戚、目不忍睹的一頃刻,而希臘雕刻家并不擒

住這一頃刻來表現,他只把將達苦痛極點前一頃刻的神情雕刻出來,所以他所表現的悲哀是含蓄不露的。

倘若是流露的,一定帶了掙扎呼號的樣子。這個雕刻,一眼看去,只覺得他們父子三人都有一種難言之痛;

仔細看去便可發現條條筋肉、根根毛發都暗示一種極苦痛的神情。

(節選自朱光潛《無言之美》)

【文本三】

一艘準備駛過拱橋的巨大漕船的細節描繪,一直為人們所稱道:船正在放倒桅桿準備過橋,船夫們

呼喚叫喊,握篙盤索。橋上呼應相接,岸邊揮臂助陣,過往行人聚集在橋頭圍觀。而那些趕腳、推車、挑

擔的人們,卻無暇一顧。這緊張的一幕,成為全畫的一個高潮。

(節選自毛寧《夢回繁華》)

《清明上河圖》(局部)[宋]張擇端作

7.羅丹為什么說“照片說謊,而藝術真實”?請簡要回答。

8.藝術家雕刻《拉奧孔》時是怎樣表現“動象”的?(用文本二的一句話回答)

9.《清明上河圖》中呈現了“船正在放倒桅桿準備過橋”這一“動象”,請借助想象描繪出船的“第一現狀”和“第

二現狀”。

第一現狀:

第二現狀:

10.請介紹《清明上河圖》中放大處(圖中白色圓圈所示)畫面內容并點評其妙處。

(2024.江蘇宿遷?中考真題)暑期將至,學校開展“假期生活規劃”主題活動。

【材料一】

活動宣傳海報。(見下圖)

有規劃的人生才R悔圖

【材料二】

①人是作為一個整體而存在,教育的使命不能分割為德智體美勞五個向度的獨立發展。從教育的內容

看,“五育”之間有著天然的有機聯系;從教育的功能看,任何一類教育教學活動都蘊含著多方面的育人資源。

因此,"五育''不應是五個方面各自獨立、相互并行,必須融為一體、有機貫通,實現由“五育”并舉到“五育”

融通的演進。

②育人先育心,“五育”對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各有側重,但價值塑造的旨歸異曲同工。我們要牢固樹

立“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育人理念,把價值塑造放在首位,引導學生自覺地明大德、

立大志、成大才、擔大任。

③在育人體系中,體育具有基礎性、高階性的特征,指向人的生命健康。但長期以來,教育“弱于體”

的現象普遍存在,為此,我們要著力加強新時代體育,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圍繞“教會、勤練、

常賽”,通過特色體育活動和群眾性競技性體育賽事,引導學生在體育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

錘煉意志。

④“五育''融通的深入推進,還要做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文化是更深沉、更持久的育人力量。只有

涵育學生的“昭昭文心”,才能真正做到培根鑄魂、啟智潤心。

(選自高翅《“五育”融通育全人》,《光明日報》2023年5月30日,有刪改)

【材料三】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心肌發達,心臟搏動有力,從而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體育鍛煉還能夠增強

呼吸系統的動能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不僅肌肉發達,而且神經系統的功能也得

到加強,從而增強了身體的協調性,同時動作的速度、靈活性和對外界刺激的適應能力都得到明顯的提高。

(選自《生物學》八年級下冊,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

【材料四】

勞動,可以樹德、可以增智、可以強體、可以育美。勞動教育強調身心參與,注重手腦并用,讓學生

面對真實的任務情境,親歷實際的勞動過程。一堂好的勞動課,就是要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通過

勞動播種希望、收獲果實,也通過勞動磨練意志、鍛煉自己。就拿烹飪來說,根據《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

準(2022年版)》,各年級學生有不同的實踐任務,例如:1?2年級從擇菜、洗菜學起,可以剝毛豆、做水

果茶,7?9年級要能設計一日三餐的食譜、獨立完成3?4道菜。循序漸進,做中學、學中做,方能取得實

效。

(選自吳月《播下熱愛勞動的種子》,《人民日報》2024年4月21日,有刪改)

11.以下對二、三、四則材料的理解分析不巧娜的一項是()

A.“五育”之間有著天然的有機聯系,不應是五個方面各自獨立、相互并行,必須融為一體、有機貫通。

B.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不僅可以使自己的肌肉發達,還可以在體育中享受樂趣、健全人格、錘煉

A、1、1d、O

C.文化是更深沉、更持久的育人力量,可涵育學生的“昭昭文心”,因而智育是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的

主要手段。

D.勞動課要注重實踐,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喊”勞動,要切實保證學生有必要的勞動實踐經歷,避免

走過場。

12.如圖是小美同學的暑期一日生活規劃,請你指出這份規劃有哪些不足,并提出改進建議。

暑期一日生活規劃

時間活動內容

7:00起身

7:30早餐

8:00-9:30自主預習高年級課程

10:00-11:30參加書法或古箏興趣小組

12:30午餐

13:00-14:00午休

14:30-17:30到圖書館讀書

18:00晚餐

18:30-20:30看電視

21:00就寢

不足之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進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即將畢業,大家都在積極討論自己的生涯規劃。小明同學卻說,想那么多、那么遠干什么?當務之急

是考個好分數。請結合上述材料對他進行勸說、引導。

(2024?江蘇無錫?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①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上??疾鞎r強調“要注重傳承城市文脈”,要求“加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

護”。今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天津考察時指出:“要保護和利用好歷史文化街區,使其在現代化大

都市建設中綻放異彩?!?/p>

②城市文脈是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城市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及其蘊含的當地歷史文化之間有機聯系

的集合,集中體現在各類遺址、遺跡和建筑中,也體現在城市的藝術風格、生活方式中。作為城市文脈的

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文化街區往往是城市的名片和公眾約文化記憶,是城市建設中鮮明的文化標識。保護

和利用歷史文化街區,可采用“繡花”的方式,不可大拆大建,不可急功近利,不可破壞街區肌理與傳統風貌。

③保護和利用歷史文化街區要統籌城市空間布局,彰顯城市特色,避免“千城一面、萬樓一貌還要

保護好街區內的歷史文化遺產及其衍生的文化生態,在街區的商業開發和傳統保護中尋得最佳平衡點。此

外,在保留歷史文化精髓的基礎上可以適當融入現代元素,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摘編自2024年2月9日《人民日報》)

【材料二】

①一個個歷史文化街區見證著無錫的城市發展。無錫推進各區域歷史文化街區共同發展,南方泉、周

新里、東亭老街、錢橋老街、梅里老街……一條條歷史文化街區被喚醒,成為無錫的“文化客廳穿越時光

隧道,這些老街上演著人與城的雙向奔赴,城與人的共同發展。此外,推進中的“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

注重與所在區域城市建設的協調共融。

②今年“五一,,假期,游客王女士專程來無錫小婁巷游玩。小婁巷集聚了眾多文物保護建筑,如福壽堂。

來鶴樓、談氏宗祠等。對這些建筑的保護和利用,立足于宋朝以來的千年街巷文化。行走在街巷中,賞花

之余,王女士還體驗了宋朝替花。在這里,既能感受到“老''的氣韻,又能體會到“新”的氣象。小婁巷還引入

了年輕人喜愛的創意咖啡、潮流文創、沉浸式劇場,呈現出古韻與今風交融的江南市井生活。

③宜興前壁龍窯是中國陶文化傳承的“活標本近年來,圍繞“陶式生活''主題定位,當地政府加大前

墅龍窯及其周邊街區的保護修繕力度,著力營造周邊的歷史文化氛圍。為了多角度展示古龍窯品牌文化,

又興建了占地300多平方米的龍窯展示館,系統展示古陶演進史。自2019年起,已成功舉辦了三屆國際柴

燒藝術節,向海內外藝術家展示柴燒文化。柴燒專業技法、柴燒藝術創新。未來,無錫的各個區域將有更

多的歷史街區“活起來”“靚起來”,與城市發展相融共進。

(摘編自《無錫日報》)

14.請結合材料一,用自己的話解釋“繡花”一詞的含義。

15.請結合材料一與材料二,完成下列表格。

主要原則無錫舉措

統籌空間布局②_____注重與所在區域協調共融

保護文化遺產③_____加大前墅龍窯保護力度

?_____小婁巷引入創意元素④_________

16.在“城?文脈”探究活動中,同學們就兩位網友的留言展開討論。請結合兩則材料,談談無錫在保護和利

用歷史文化街區方面需做哪些改進。

網友小南:“五一''假期,我游覽了無錫的幾條老街,感受到了無錫的文化氣息,但感覺這幾條老街好

像都差不多。

網友小北:我也去了幾條老街,要是能看到老住戶們在小橋流水旁、青石板路上原生態的生活場景就

更好了。

17.下列不符合“傳承城市文脈”做法的一項是()

A.淄博市精心打造家鄉名人蒲松齡的故居,努力讓城市的名片更加閃亮。

B.岳陽市對能全文背誦范仲淹《岳陽樓記》的各地游客實施免門票政策。

C.某城市號召市民發揚“愚公移山”精神,鼓勵大家齊心協力共渡難關。

D.某城市推出“跟著酈道元游三峽”旅行路線,宣傳當地獨特地域文化。

(2024?江蘇常州?中考真題)小語和小文整理了一組關于“熱詞新語”的文本,請你參與探討研究,完成下面

小題。

【文本一】

①今天上午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等單位聯合主辦的“漢語盤點2023”揭曉儀

式,發布2023年度十大流行語、十大網絡用語、十大新詞語。

②2023年度十大流行語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全球文明倡議、數字中國、

杭州亞運會、核污染水、巴以沖突、大語言模型、神舟十七號、村超。

③2023年度十大網絡用語是:愛達未來、煙火氣、數智生活、村BA、特種兵式旅游、顯眼包、主打

一個XX、多巴胺穿搭、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新職人。

④2023年度十大新詞語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全球文明倡議、村超、新質生產力、全國生態日、消費

提振年、特種兵式旅游、顯眼包、百模大戰、墨子巡天。

⑤年度十大流行語、十大網絡用語、十大新詞語是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基于大數據語料庫,

利用語言信息處理技術篩取,并經過專家評議而來的。這些熱詞新語記錄了社會焦點的變遷,勾勒出語言

生活的圖景。

⑥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發布

(央視新聞客戶端,2023年12月20日)

【文本二】

①12月4日,《咬文嚼字》編輯部發布了“2023十大流行語”。“新質生產力”“雙向奔赴”“人工

智能大模型”“村超”“特種兵式旅游”“顯眼包”“搭子”“多巴胺XX”“情緒價值”“質疑XX,

理解XX,成為XX”入選。

②“十大流行語”的發布進一步提升了人們對語言的敏感度,有助于人們以新方式、新視角去看待、

認知生活中的語言??吹健帮@眼包”這個如此接地氣的詞匯能成為年度流行語,感覺很溫暖。的確,少了

“嫌棄”“愛出風頭”等意味,多了“個性突出”“活力外溢”“可愛有趣”等內涵,“顯眼包”的流行,

讓人們體悟到語言流變過程中展現出的人情味,這種精準而不失詼諧的表達,流露出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

態度。

③“十大流行語”的發布也在一定程度上打通了代際和群體間的壁壘,讓不同人群通過語匯的掃盲來

實現更好的跨界溝通。今年發布的流行語中,對于“情緒價值”,不少中老年網友表示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但后面給出的詳細解讀,點出了“情緒價值”流行的背后,是越來越多的人在物質生活之外還有更高層次

的心理需求。當這種情感需求和動態心理過程被長輩看到,或許就成了一些固有認知和理念發生改變的開

始,成了解開代際和群體間隔闔的一把鑰匙。

④“十大流行語”的發布還讓人們有機會去接觸和了解未知的領域,開闊眼界、增長見識。諸如“人

工智能大模型”“村超”“特種兵式旅游”等詞匯,曾經只在某個圈層流行,受到某些特定人群的關注,

將他們放到“年度流行語”這個更大的展臺上,正是在幫助更多人了解前沿科技,帶那些被“信息繭房”

困住的人去看不一樣的風景。

⑤有人說“要讀懂中國,先讀懂十大流行語”,“讀懂了十大流行語,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一年

一度“十大流行語”的發布,某種程度上是國人歲末年終的一種儀式感。

(《工人日報》,2023年12月6日,樂群,有改動)

【文本三】

哪些年度熱詞能被詞典收錄?

①熱詞是指通過熱點事件而總結出來的具有一定事件指向性的詞語,人人都可能是熱詞的制造者、知

識的傳播者。影響年度熱詞產生和流行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②一是社會因素。隨著科技、文化和社會的發展,新的詞語不斷涌現,原先限于專業領域的一些詞語

逐漸為社會公眾所關注。比如“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年度科技新詞,反映了科技進步的足跡。二是語言因

素。通過語言的類推作用產生了大量新詞語,語言的經濟性、簡潔性原則也催生縮略詞語。比如,“村BA”

既是縮略詞,又是對“村晚”和“NBA”“CBA”等詞語的仿造。三是認知因素。新穎獨特的詞語能夠吸引

大眾眼球,人們會設法使語言陌生化,在形式上采用字母、符號等非漢字形式,在語音上采用諧音方式等。

四是傳播因素?;ヂ摼W、數字化的背景擴大了社會語言的影響力,特別是短視頻傳播近來深受大眾青睞,

成為人們展現語言智慧的重要途徑。

③年度熱詞中有很多跟某個熱點事件相關的詞語。只有那些反映社會公眾普遍關注事件的詞才會成為

流行語。當這些詞語被廣泛使用,由專指性向普遍性轉變,才有機會作為新詞新義進入規范性詞典。在每

年產生的大量新詞語中,有不少的轉瞬即逝,能夠在社會中廣泛使用并被漢語規范性詞典收錄的更是少之

又少。據統計,2010年至2017年,《中國語言生活報告》共發布媒體新詞3601個,其中只有30個被《現

代漢語詞典》第7版收錄。

④究竟哪些熱詞有機會進入語文詞典?一是語文性。表達形式符合現代漢語的構詞規律和語音語法特

點,意義表達準確,音節長短得當。二是穩定性。指詞形、詞義及其用法已經基本穩定,在社會上使用頻

率高、使用范圍廣,大多已被主流媒體認可。三是通用性。年度熱詞的選收,以跟生活關系的密切程度而

定。社會共知度高的詞語容易被選收為年度熱詞,也容易被收進《現代漢語詞典》。

⑤年度熱詞記錄生活新變化、經濟社會新發展,是社會文化和時代變遷的即時反映;語文詞典收詞則

兼顧延續性與時代性,二者是語言生活中密切相關的兩個方面。這些詞語不僅串聯著社會大眾共同經歷的

點點滴滴,從不同視角忠實記錄著時代之聲;而且為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

明貢獻語言文化之力。

(《光明日報》,2024年1月7日,杜翔,有改動)

18.下列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思頓的一項是()

A.年度十大流行語、十大網絡用語、十大新詞語之間存在著重復出現的詞語。

B.這些熱詞新語記錄了社會焦點的變遷、生活新變化和經濟社會新發展。

C.人人都是熱詞的制造者和傳播者、人人又都是熱詞能否進入語文詞典的影響者。

D.互聯網擴大了社會語言的影響力,也加速了流行語的廣泛傳播。

19.請你為文本二擬一個恰當的標題。(不超過20字)

20.你們圍繞本組文本的有關內容和寫法展開了討論。

小語:熱詞之所以能產生和流行,離不開一個“新”字,即語言形式要新穎獨特。

你:這只是其中一個因素,還有

小文:文本一是一篇新聞,采用了典型的倒金字塔結構,交代事件簡潔到位。

你:文本二三是新聞評論,論證方法使用恰當,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比如

21.隨著探討的深入,你們不約而同對“什么熱詞能夠進入《現代漢語詞典》”產生了探究興趣。以下幾個熱

詞,你認為哪一個最有可能入選,說說理由。

顯眼包村BA生成式人工智能

我選,理由是

(2024?四川雅安?中考真題)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①人工智能作為工業4.0時代的技術代表,已經深深嵌入社會各行各業。尤其是2023年以來,以

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問世和持續迭代升級,在教育領域引起了廣泛關注和熱議。在很多專

家看來,這不僅僅是技術賦能教育的簡單相加,更是教育理念與模式的一場深刻變革。

②華東師范大學和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聯合發布的《2022人工智能教育藍皮書》顯示,目前大部分教

師已將人工智能技術融入教育教學,具體的應用主要在備課和管理階段,能夠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提升

學生的學習熱情。

③廣州奧林匹克中學牧師李可丹的地理課堂上,她借助“智影”生成數字人和課堂導入視頻。成功吸引

了學生的注意力;接著,李可丹打開AI繪畫工具,讓學生寫出地貌特征的描述提示詞,根據提示詞生成圖

片,一場關于地貌的課堂人機對話隨機展開。在學生不斷補充和修改關鍵詞后,喀斯特地貌最終完整呈現

在大家眼前。

【材料二】

①2017年7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明確指出人工智能成為國際競爭的新焦點,

應逐步開展全民智能教育項目,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建設人工智能

學科,培養復合型人才,形成我國人工智能人才高地,教育數字化戰略實施以來,大學和職業院校的人工

智能實驗室仿真實訓室,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中學階段的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的虛擬實驗室也不斷推陳出

新,日趨成熟。

②就連小學和幼兒園也緊跟趨勢,主動創新。以深圳、廣州這兩個城市的小學和幼兒園為例,通過整

合數字技術合成技術打造“人工智能科創教室”“無邊界科創空間”“AR智慧教室”等新穎的學習空間,變革教

學方式,讓小學生小朋友充分感受到科學技術帶來的學習樂趣。

【材料三】

①科技發展為教育帶來了無盡的可能性,作為教師不僅要善于利用這些工具,也要以此促進自身新思

想,新觀念,新意識的產生。

②“既然人工智能在知識傳輸上有更出色的表現,那么教師應該怎么教?”作為北京十一學校人工智能

實驗課程的主講教師,鄭子杰常常思考這個問題?!跋啾容^傳授知識和提升分數,我更重視培養和提升學生

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力和思辨力、合作和溝通能力等,這些能力單純靠智能工具是無法培養的。”

鄭子杰說。

③在鄭子杰的課堂上,學生孫公博萌生了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對古代碑帖進行修復的靈感,他把張猛龍

碑作為研究對象,在鄭子杰的指導下閱讀了大量關于圖像修復和圖像翻譯的研究資料,最終設計出了一種

新的算法來實現修復工作。去年5月憑借這一成果,他奪得了全球青少年科學競賽“世界杯”——2023年國

際科學與工程大獎“機器人與智能機器”項目的獎項。

22.上述材料的說明對象是o

23.對上述材料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在中小學階段必須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推

廣編程教育、建設人工智能學科。

B.人工智能實驗課程教師鄭子杰認為,學生綜合能力單純靠人工智能工具是無法培養的。

C.材料一中,運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說明人工智能能夠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

D.三則材料從不同方面說明在科技發展中人工智能給教育帶來課堂變革和教學方式變化,以及教與學

觀念的變化。

24.下面句子中的加點字能否去掉?請任選一個,簡述你的理由。

我更重視培養和提升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力和思辨力、合作和溝通能力等。

(2024?四川內江?中考真題)閱讀下面兩則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①喝一杯無人機送來的現磨熱咖啡:在擁堵的早高峰打個“空中的士”上班:乘坐水陸兩棲飛機來一場

"陸???'立體式觀光曾經只出現在科幻片里的5D城市魔幻場景,正逐漸走進現實。而推動上述場景實

現的,就是近年來越來越熱的“低空經濟

②低空經濟是指以民用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為主,以載人、載貨及其他作業等多場景低空飛行

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

③“低空經濟”包含上游的航天器生產制造商、中游的服務運營商和下游的應用端,涵蓋了通航制造、

物流、旅游、農業、應急救援、商貿、教育等多個行業領域。一系列的場景拓展延伸,為人們的生產和生

活帶來諸多效益和便利。

④”“低空經濟”這條在空中開辟出的新發展之路,已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角逐的新領域、新賽道。例

如,美國的洛杉磯和日本的東京、大阪作為較典型的"低空經濟''發展城市。

⑤在我國,“低空經濟”的發展大潮正滾滾而來。

⑥近年來,從國家到地方各級政府都加大力度出臺利好政策。2021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

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首次將“低空經濟”概念寫入國家規劃;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有16個省份

將“低空經濟”、通用航空等相關內容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緊抓機遇爭相布局:2024年1月1日,《無人駕駛

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正式施行,為相關產業穿上了法治“防護衣

⑦在技術保障方面,在科技進步的助推下,我國應用型無人機受到市場青睞。無論是“載人”還是“載

貨“,應用型無人機的相關技術設想概念均已落地,并在不少城市展開試點。此外,2023年10月13日,中

國民航局頒發了“全球首個無人駕駛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的航空器型號合格認證,標志著城市空中交通商業

化運管時代的到來。

⑧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低空經濟”是開創性的新業態,前進的道路上仍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有專家

指出,相較于高空飛行成熟的空域管理和商業運營,低空飛行才剛剛起步。未來,需要更高效的管理方式、

更有效的技術手段,才能支撐起低空“異構、高密度、高頻次、高復雜性”的大容量融合飛行,從而助力“低

空經濟”從蓄勢待發到振翅騰飛。

材料二:

①乘坐直升機觀光著名景點、利用無人機進行商業宣傳、體驗滑翔傘等運動類航空項目……四川低空

飛行領域出現多形態消費火熱態勢,直接產值超過1億元。四川省作為全國低空空域協同管理試點的先行

省份,已經成為低空經濟領域的發展熱土。

②憑借雄厚的航空產業基礎,四川已形成了涵蓋航空研發制造、飛行控制系統、任務載荷、應用軟硬

件、配套運營服務的完整低空經濟產業鏈。其中,大中型無人機產業規模居全國領先水平,成為四川低空

經濟制造業的一大亮點。

③四川自2017年12月獲批成為全國首個開展低空空域協同管理試點省份以來,低空管理改革試點緊

盯空域運行模式,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基本實現了“想飛就能飛”的目標。隨著飛行計劃報批流程的簡化,飛

行申請報批時間由一周縮減到一小時,大大提高了飛行效率。

25.兩則材料中劃線句的作用有何相同之處?

26.結合兩則材料,簡述如何發展我國的“低空經濟”。

27.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兩項是()()

A.從材料一可知,“低空經濟”是以民用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的航空器為主,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

展的一種綜合性經濟形態。

B.材料一以美國和日本的城市發展為例,說明“低空經濟”這種涵蓋多個行業領域的新業態,已成為全

球主要國家競相發展的新領域。

C.材料一指出,雖然“低空經濟”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但是在未來發展的道路上依然可能面臨一定的困

難。

D.從材料二可知,四川低空飛行領域直接產值超過1億元,這是四川省成為低空經濟領域發展熱土的

原因之一。

E.材料一提到需要更高效的管理方式來助力“低空經濟”,材料二中簡化低空飛行計劃報批流程,正是

在這個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2024?四川德陽?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文本,完成各小題。

材料一

①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博物館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如今,“博

物館熱”持續升溫,“到博物館去”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博物館的教育功能體現在策展、講解、社教、研

究等方面。觀眾走進博物館,從“看熱鬧”到“看門道”,還有賴于博物館繼續提升服務、完善體系。

②“從隋唐時期的通濟渠,到宋朝時人來舟往,熱鬧非凡的汴河,再到元代時隨著都城的變遷,大運

河截彎取直、改道山東直抵大都,這段運河就喪失了漕運的作用。透過汴河剖面,我們可以看到元代以后,

逐漸淤塞的汴河河床所留下的人們生產活動的痕跡……”在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站在汴河剖面遺址前,

博物館講解員劉世發為參觀者講解,“唐宋元明清數個朝代的漫長時光,就沉淀為地層線間短短的一段土

層。”汴河剖面是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將不可移動文物“搬”進博物館的創新嘗試。劉世發結合介紹提

綱,在講解中融入巧思,讓參觀者從剖面上的一條條地層線開始參觀——最底部的底層深且寬,代表當時

運河河道較深且寬闊;越往上地層越平窄,地層中還出現了人們生活的痕跡,說明河床漸漸消失在了歷史

長河中。

③在“運河上的舟楫”展廳,陳列著一艘康熙下江南同款沙飛船,游客們可以登船感受從揚州到北京

一路上的運河美景、風土人情。劉世發通過學習文獻了解到:到了清后期,沙飛船漸漸走進尋常百姓家——

廣泛應用于民間嫁娶和戲曲活動中。他將新增的知識點娓娓道來,讓參觀者更深入地體會古代水工的智慧

以及運河帶來的美好生活。

④在蘇州博物館西館,位于負一層4500平米的“展廳”,沒有一件文物,卻成為全館最有人氣的地

方——這里2023年舉辦社教活動3389場,平均每年吸引參觀者超10萬人次。

⑤沒有一件文物,孩子們如何感受歷史文化?蘇州市民劉思鐳和兒子在參觀中發現了不少驚喜:“我

的姑蘇城”單元中,可以“穿越”到古代,體驗在姑蘇城的一日生活?!缟?,背著書包上學堂,一路

感受崇文重教之風;中午,小船搖到外婆家,臥室里收音機流淌出蘇州話童謠;晚上,弄堂里躲貓貓,在1

米多高的巷子深處,孩子們真正以兒童視角進入蘇州園林、名人故居,親身體驗歷史文化。

⑥每年寒暑假,南京博物院都會舉辦研學冬令營、夏令營活動。活動行程是怎么安排的?第一天先在

南京博物院參觀常設展《江蘇古代文明》,通過抽盲盒、解謎團等方式,重點了解新石器時代文物。小學生

張樂童對“神人獸面紋琮”產生了濃厚興趣。讓她驚喜的是,第二天,研學就來到這件文物的“老家”——

位于常州的寺墩遺址。張樂童和小伙伴們在現場觀摩了老師傅修復文物的過程,不斷發出贊嘆。

⑦帶隊教師向孩子們介紹,這些出土文物都屬于良渚文化,良渚文化代表性器物之一就是玉器,隨后,

在一間研學教室里,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仿照“神人獸面紋琮”上的圖案,體驗古代匠人雕刻玉石的

過程,體會傳統工藝的精美和匠心。

⑧一幅《千里江山圖》,使用了多少種顏料?在科普課“國畫里的礦物”中,成都自然博物館科普團

隊成員陳蓉站在臺上,以此為問題,將國畫使用的朱砂、孔雀石等礦物顏料娓娓道來。“礦物顏料由天然

礦石研磨、提煉而成,具有豐富的色彩、獨特的質感和遮瑕性”臺下,20多名孩子和家長饒有興趣地

邊聽邊記。桌子一側,還擺放著一些空白紙扇和礦物顏料。知識講完,陳蓉便鼓勵大家發揮想象力,利用

礦物顏料在紙扇上作畫,體驗礦物顏料的魅力。

(摘編自《人民日報》,2024年5月15日)

材料二

①“大河上下,和合共生”,系列動畫短片講述黃河沿線文化故事;“步錦繡絲路,繪千載版圖”,

創意互動H5沉浸式展現絲路傳奇;“重回長安,對話千年”,在“云端”看陜西多家博物館接力直播……5

月18日是第四十八個國際博物館日,一系列預熱活動,呼應著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博物館致力

于教育和研究”。

②徜徉博物館,人們常有“游目千載,對話古今”之感。為什么文物展陳能讓人產生“歷史感”?正

因為無論歷史文物、藝術作品,還是自然標本、科技展品,都能讓我們直觀感受到世界多彩、切實體會到

時間變遷,從而豐富我們對于文化、對于歷史的理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

要求“發揮好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喚醒展柜里的歷史、讀懂文物里的故事,能讓我們知所來、識所在、

明所往,從而與更深遠的時空相連。

③如果說藏品是博物館的心臟,那么教育則是博物館的靈魂。

④博物館要更好地實現教育功能,關鍵在于使蘊藏在藏品內部的價值和意義,變得更易于觀察和理解。

更好地激活切身感受和思考,才能讓更多觀眾成為“主動的受眾"。我們或許都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展

柜中的遠古陶器時,會自然而然地好奇它是怎么燒制的、古人用它來做什么。博物館應該通過精心的展陳、

生動的敘事,構建更有感染力的情境,使得文化不再是孤立的展品,而是有自己的“上下文”,讓精彩的

故事有載體、深厚的文化可觸及。

⑤與觀眾的深度連接,需要博物館從整體上探索以互動、參與、分享為重點的交流方式。西安博物館

有一件“鎮館之寶”——唐代三彩胡人騰空馬。飛奔的駿馬上,少年拉韁控繩、雙目圓睜,一襲藍衣奪人

眼目。2023年,西安博物館以此為原型策劃了展覽“長安有故里一絲路少年大唐行”。觀眾跟隨真人扮演

的藍衣少年,步入千年之前的唐長安城。騎著駱駝奏樂的胡人樂師、美麗的唐代少女、街邊的雜耍疊羅

漢...175件(組)唐代精品文物與半實景化場景相互交融,在這樣的沉浸式場景中,再現了7世紀國際化

大都市多彩的生活畫卷。

⑥在河南安陽市殷墟博物館新館,觀眾在展廳近距離觀看考古工作者現場清理馬車遺跡;在浙江長興

縣博物館,研學的孩子們將碎片“修復”成精美的陶器……正是在“教育”這一目標的觀照下,越來越多

博物館創造了更加啟人智識的體驗,讓觀眾在發現中學習,在探索中思考,真正收獲心靈的愉悅、精神的

滿足。突出特色、細分類型、完善收藏、提升展陳,讓更多人與優質文化資源相遇、與優秀傳統文化共鳴,

博物館擁有更強的文化影響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摘編自《人民日報》,2024年5月17日)

28.下面對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汴河剖面是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創新嘗試,參觀者可以結合講解了解到運河河床是怎樣逐漸消

失在歷史長河中的。

B.登上康熙下江南同款沙飛船,游客們可以體驗到清后期的運河美景和尋常百姓的生活場景,如民間

嫁娶和戲曲活動。

C.蘇州博物館西館負一層的“展廳”里,雖然沒有一件文物,游客卻可以“穿越”到古代,體驗在姑蘇城

的一日生活。

D.“國畫里的礦物”科普課設置了“一幅《千里江山圖》,使用了多少種顏料”的問題,引起了參觀者的興

趣。

29.下面對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物展陳讓人產生“歷史感”,是因為通過作品或展品,我們可以直觀感受到世界多彩、切實體會到

時間變遷。

B.要想蘊藏在藏品內部的價值和意義變得更易于觀察和理解,博物館就要更好地實現教育功能。

C.“長安有故里——絲路少年大唐行”,是以西安博物院的“鎮館之寶”為原型的展覽,主打沉浸式場景

體驗。

D.材料二采用了引用論證、舉例論證和比喻論證等多種論證方式,讓文章有理有據,論證充分。

30.下面對材料的概括和分析,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中講述的各地博物館的多種展陳策劃活動,體現了不同地域或專題的特點。

B.要讓“文物會說話”,就需要博物館精巧用心,比如生動的敘事,精心的展陳。

C.類似于南京博物院開展的研學活動,讓博物館成為學生了解文物的“展廳”、動手的“作坊”。

D.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博物館致力于教育與研究”,更多的考慮到少年兒童的成長需要。

31.結合材料,談談如何理解“一所博物院就是一個大學?!?。

(2024?四川廣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2023年10月21日,《全球企業創新指數報告2023》首次發布,該報告針對全球新能源、生物醫藥、

先進制造、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等五個領域的企業進行全面剖析。報告顯示,在新一■代信息技術、先

進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醫藥領域,上榜百強的中國企業數量分別為16家、8家、7家、6家和4家。

中國高科技企業在全球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進程中,用10年時間創造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增長速度

全球第一的奇跡,其科技創新表現令人矚目,為全球發展增添新活力、注入新動能。

圖表1:國家/地區總體積各領域入圍企業數

國新能源生物醫藥先進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

總入

家/

圍企前前前前前前前前前前前前前前前

業數

10501001050100105010010501001050100

15111333-515113321123811533

美1473172242336419335182641530

45131017101481710157

41237-141581461716

26-48116-35-35-12

(摘編自《科技日報》2023年10月22日,有刪改)

【材料二】

圖表2:2019—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排名

(來源:全球創新指數數據庫,產權組織,2023年,有調整)

【材料三】

當前,全國各地涌動著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澎湃熱潮。新質生產力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

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當代先進生產力。它源于中國,惠及世界,在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注

入強勁動力的同時,也點燃了全球發展新引擎。新質生產力首先在“新”,關鍵在“質”,追求“綠”,辟蹊“徑”,

其目的是為全球技術變革提供新驅動,為世界經濟復蘇提供優質動力和產品,為全球環境治理貢獻中國力

量,為世界現代化貢獻中國方案。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中國離不開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國。面向

未來,新質生產力正在繪就一幅世界經濟強勁復蘇、全球高質量發展和世界現代化交相輝映的美好畫卷。

(摘編自《經濟日報》2024年5月19日,有刪改)

32.材料一中,有句話能直接表述圖表1中有關我國的數據信息。請你參照這個方法,將圖表2中有關中

國的數據信息轉換成文字表述。

33.請結合下面給材料三擬寫的新聞標題,簡要談談新聞標題的特點。

材料三標題:中國新質生產力,世界發展新動力

小貼士:

《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八年級上冊新聞單元,我們學過《首屆諾貝爾獎頒發》《我三十萬大軍勝利

南渡長江》《“飛天”凌空》《一著驚海天》等新聞。

34.請結合三則材料,概括在全球創新發展的過程中,中國展現大國擔當的具體表現。

(2024?甘肅蘭州?中考真題)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上衣下裳分開的上衣下裳連在一起的

“衣裳制”“深衣制”

流暢的線條、精致的造型、多彩的紋樣……這個春天,漢服成為了引領時尚的“頂流”。漢服又有“華服”

之稱,是承載了染、織、繡等傳統工藝和東方美學意境的服裝樣式,作為中國古代衣著文化傳承至今。近

年來,漢服文化開始在青年群體中“破圈式”傳播,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