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溫度要求_第1頁
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溫度要求_第2頁
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溫度要求_第3頁
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溫度要求_第4頁
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溫度要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溫度要求JGJ104-20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第6.1.1條冬期澆筑的混凝土,其受凍臨界強度應符合下列規定:1.采用蓄熱法、暖棚法、加熱法等施工的普通混凝土,采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配制時,其受凍臨界強度不應小于設計混凝土強度等級值的30%;采用礦渣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復合硅酸鹽水泥時,不應小于設計混凝土強度等級值的40%;2.當室外最低氣溫不低于-15℃時,采用綜合蓄熱法、負溫養護法施工的混凝土受凍臨界強度不應小于4.0MPa;當室外最低氣溫不低于-30℃時,采用負溫養護法施工的混凝土受凍臨界強度不應小于5.0MPa3.對強度等級等于或高于C50的混凝土,不宜小于設計混凝土強度等級值的30%;4.對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不宜小于設計混凝土強度等級值的50%;5.對有抗凍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宜小于設計混凝土強度等級值的70%;6.當采用暖棚法施工的混凝土中摻入早強劑時,可按綜合蓄熱法受凍臨界強度取值;7.當施工需要提高混凝土強度等級時,應按提高后的強度等級確定受凍臨界強度。JGJ104-20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第6.2.1條混凝土原材料加熱宜采用加熱水的方法。當加熱水仍不能滿足要求時,可對骨料進行加熱。水、骨料加熱的最高溫度應符合表6.2.1的規定。當水和骨料的溫度仍不能滿足熱工計算要求時,可提高水溫到100℃,但水泥不得與80℃以上的水直接接觸。表6.2.1拌合水及骨料加熱最高溫度JGJ104-20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第6.2.10條大體積混凝土分層澆筑時,已澆筑層的混凝土在未被上一層混凝土覆蓋前,溫度不應低于2℃。采用加熱法養護混凝土時,養護前的混凝土溫度也不得低于2℃。JGJ104-20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第6.4.3條蒸汽養護的混凝土,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時最高養護溫度不得超過80℃,采用礦渣硅酸鹽水泥時可提高到85℃。但采用內部通汽法時,最高加熱溫度不應超過60℃。JGJ104-20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第6.4.4條整體澆筑的結構,采用蒸汽加熱養護時,升溫和降溫速度不得超過表6.4.4規定。表6.4.4蒸汽加熱養護混凝土升溫和降溫速度JGJ104-20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第6.7.2條負溫養護法施工的混凝土,應以澆筑后5d內的預計日最低氣溫來選用防凍劑,起始養護溫度不應低于5℃。GB50666-20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8.5.3條灑水養護應符合下列規定:當日最低溫度低于5℃時,不應采用灑水養護。GB50666-20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8.7.3條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時,應對混凝土進行溫度控制,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混凝土入模溫度不宜大于30℃;混凝土澆筑體最大溫升值不宜大于50℃。2.在覆蓋養護或帶模養護階段,混凝土澆筑體表面以內40mm~100mm位置處的溫度與混凝土澆筑體表面溫度差值不應大于25℃;結束覆蓋養護或拆模后,混凝土澆筑體表面以內40mm~100mm位置處的溫度與環境溫度差值不應大于25℃。3.混凝土澆筑體內部相鄰兩測溫點的溫度差值不應大于25℃。4.混凝土降溫速率不宜大于2.0℃/d;當有可靠經驗時,降溫速率要求可適當放寬。GB50666-20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8.7.4條8.7.4基礎大體積混凝土測溫點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宜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兩個交叉豎向剖面進行測溫,豎向剖面交叉位置宜通過基礎中部區域。2.每個豎向剖面的周邊及以內部位應設置測溫點,兩個豎向剖面交叉處應設置測溫點;混凝土澆筑體表面測溫點應設置在保溫覆蓋層底部或模板內側表面,并應與兩個剖面上的周邊測溫點位置及數量對應;環境測溫點不應少于2處。3.每個剖面的周邊測溫點應設置在混凝土澆筑體表面以內40mm~100mm位置處;每個剖面的測溫點宜豎向、橫向對齊;每個剖面豎向設置的測溫點不應少于3處,間距不應小于0.4m且不宜大于1.0m;每個剖面橫向設置的測溫點不應少于4處,間距不應小于0.4m且不應大于10m。4.對基礎厚度不大于1.6m,裂縫控制技術措施完善的工程,可不進行測溫。GB50666-20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8.7.5條柱、墻、梁大體積混凝土測溫點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柱、墻、梁結構實體最小尺寸大于2m,且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于C60時,應進行測溫。2.宜選擇沿構件縱向的兩個橫向剖面進行測溫,每個橫向剖面的周邊及中部區域應設置測溫點;混凝土澆筑體表面測溫點應設置在模板內側表面,并應與兩個剖面上的周邊測溫點位置及數量對應;環境測溫點不應少于1處。3.每個橫向剖面的周邊測溫點應設置在混凝土澆筑體表面以內40mm~100mm位置處;每個橫向剖面的測溫點宜對齊;每個剖面的測溫點不應少于2處,間距不應小于0.4m且不宜大于1.0m。4.可根據第一次測溫結果,完善溫差控制技術措施,后續施工可不進行測溫。GB50666-20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8.7.6條大體積混凝土測溫應符合下列規定:1.宜根據每個測溫點被混凝土初次覆蓋時的溫度確定各測點部位混凝土的入模溫度;2.澆筑體周邊表面以內測溫點、澆筑體表面測溫點、環境測溫點的測溫,應與混凝土澆筑、養護過程同步進行;3.應按測溫頻率要求及時提供測溫報告,測溫報告應包含各測溫點的溫度數據、溫差數據、代表點位的溫度變化曲線、溫度變化趨勢分析等內容;4.混凝土澆筑體表面以內40mm~100mm位置的溫度與環境溫度的差值小于20℃時,可停止測溫。GB50666-20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8.7.7條大體積混凝土測溫頻率應符合下列規定:1.第一天至第四天,每4h不應少于一次;2.第五天至第七天,每8h不應少于一次;3.第七天至測溫結束,每12h不應少于一次。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第5.2.2條采用標準養護的試件,應在溫度為20±5℃的環境中靜置一晝夜至二晝夜,然后編號、拆模。拆模后應立即放人溫度為20±2℃,相對濕度為95%以上的標準養護室中養護,或在溫度為20±2℃的不流動的Ca(OH)2飽和溶液中養護。標準養護室內的試件應放在支架上,彼此間隔10~20mm,試件表面應保持潮濕,并不得被水直接沖淋。同條件試塊(600℃.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