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知識點歸類整理
內容索引
第一部分文學與文化常識積累(開幕詞、演講稿'回憶錄,新聞'通訊等)
第二部分教材內容與考點銜接(藝術特色對應高考題型考點等)
第三部分重點詞語釋義與積累(拍手稱快、運籌帷幄等)
第四部分主題素材積累與應用(教材作文素材運用示例)
知識清單
-文學與文化常識積累
1、開幕詞
開幕詞是在重要會議或重大活動開始時,為會議主持人或主要領導人講話所用的文稿。
開幕詞的主要特點是宣告性和引導性。不論召開什么重要會議,或開展什么重要活動,按照慣
例,一般都要由主持人或主要領導人致開幕詞,這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程序,標志著會議或活動
的正式開始。
開幕詞通常要闡明會議或活動的性質、宗旨、任務、要求和議程安排等,集中體現了大會
或活動的指導思想,起著定調的作用,對引導會議或活動朝著既定的正確方向順利進行,保證
會議或活動的圓滿成功,有著重要的意義。
2、演講稿
注意格式要求
①稱謂語頂格寫
②問候語、自我介紹分別獨立成段
③正文部分
④結束語獨立成段
3、政論文
①定義
是政治性論文的簡稱。是從政治角度闡述和評論當前重大事件和社會問題的議論文。
②舉例
古代政論文,如韓愈《答司馬諫議書》、蘇洵《六國論》、李斯《諫逐客書》
現代政論文,如
人民網——觀點——三評
中青網一一評論
③文體特點
A.主旨突出。(文章開頭要開宗明義,開門見山,旗幟鮮明地向讀者表明自己的觀點)
B.結構簡明(邏輯嚴謹、文章整體框架結構明晰)
C.行文流暢(過渡自然、強烈的理論性、語言的高度概括性)
回憶錄
1、回憶錄是追記本人或他人過去生活經歷和社會活動的一種文體。
2、文體特點:客觀、公正、不虛飾
新聞
新聞是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
廣義的新聞,是消息、通訊、特寫、報告文學、采訪手記等多種新聞文體的總稱;狹義的新聞
則專指消息。
新聞構成:一般由標題、導語、主體、背景和結尾五部分組成。
新聞要素:通常由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和結果六個要素構成。
新聞特點:真實性、時效性、簡潔性。
通訊
通訊是運用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手法,具體、生動、形象地反映新聞事件或典型人
物的一種報道形式。
按內容,通訊一般分為人物通訊、事件通訊、概貌通訊、工作通訊。
教材內容與考點銜接
第一課《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主要內容】
《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是新中國的開國文獻,是中國歷史大轉變的科學總結,是
建設新中國的偉大綱領,是在新的征途上繼續前進的指路明燈。毛澤東主席在這篇偉大
的開國文獻里,精確地說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性質及其召開的基礎,科學地總
結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的基本經驗,明確地提出了這次會議的任務,深刻地
闡明了新中國成立的偉大意義,英明地規定了新中國成立后的基本方針、路線和任務滿
懷信心地展望了新中國的光輝前景。
【教考銜接】
1.這篇講話邏輯嚴謹,結構嚴密。講話先介紹會議參與者,說明我們黨的廣泛團結;然后
回顧中國人民的斗爭歷程,表明本次會議的主要目的;接著宣告“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
的事實,闡述其偉大意義,指出革命還將繼續下去,革命勝利的基礎就是實行人民民主
專政和爭取國際友人支持;在此基礎上展望未來,提出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國防建設三
大任務;最后以悼念和慶賀結束。(2021新高考一《石門陣》T8:反復手法效果)(2020
全國三《記憶里的光》,敘述有層次感)
2.這篇講話針對性強,能夠鼓舞人、感染人。講話的對象是全國政協代表,所以在這里
沒有主要談黨內的工作,更不提對中共黨員干部才提出的要求,而是團結人、明方向、
鼓干勁、增信心。為此,毛澤東一方面介紹與會代表的廣泛性,指出本次會議的任務,
表明我黨團結各界群眾一道建設新中國的決心,一方面回顧人民革命的光榮歷史,指出
中國革命勝利的意義,提出革命的任務,展望祖國發展的光明未來。
3.極強的理性中帶有強烈的情感。(2022新高考二T16:如何表達離愁別緒的?)
①修飾語的使用飽含著情感。比如“全國人民所渴望的政治協商會議”“英勇的世界上
少有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又如“我們的民族將從此列入愛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
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勞的姿態工作著,創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時也促進世界的和平
和自由。我們的民族將再也不是一個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們已經站起來了。”在對未
來的預見中抒發出強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2021新高考二《放猖》T8:“跑”的好
處)(2021全國乙T15:語言特色鮮明)
②大量判斷句及表示強調句式的使用。如“這就指明,我們的會議是一個全國人民大
團結的會議。”對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性質作了判定,給人一種擲地有聲、不容置疑的
感覺。強調性的句式主要有“是……的”"之所以……,是因為……”“只要……就……”,
這些句式,給人一種充滿信心與希望的意味。大量判斷句的使用,給人一種斬釘截鐵、
毫不拖泥帶水之感。
③獨句成段。特別是最后三個“慶賀”句獨立成段,使情感的抒發達到高潮。表達對用
鮮血、生命換取偉大勝利的人民英雄的悼念之情和對中國民取得偉大勝利的慶賀之意,
慷慨鏗鏘,令人感動。
第二課《長征勝利萬歲》《大戰中的插曲》
【主要內容】
《長征勝利萬歲》記述了中央紅軍到達吳走起鎮與陜北紅軍會師,以及紅一方面軍
進行總結的情景。全文一共講了三件事:到達吳起鎮,長征最后一戰和紅一方面軍總結
會上聽毛澤東講話。其中最后一件事是重點,毛澤東闡述了紅軍長上征的重大意義,作
者將這段歷史記錄下來,也記錄了自己當時的見聞感受;而前兩件事是為聽毛澤東講話
作鋪墊的,也是長征勝利意義的具體體現。
【藝術特點】
《長征勝利萬歲》是一篇回憶錄,亦是一篇語言通俗易懂,敘事結構清晰的敘事性散
文。
1.兼顧了文學性和通俗性
①文學性:文本使用了大量的成語,如“久別重逢”“互訴衷腸”“七零八落”“運籌
帷幄”等等,同時,還多用擬人的修辭和烘托等手法,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和趣味性;
②通俗性:文章很少使用過多的修飾語,也沒有使用過多的修辭手法。以散句、短句為
主,有較多的口語、白話和擬聲詞,如“啊”“啪”“嘀”“講妥了”等,增強了文章
的親和力。
2.敘事結構清晰。
整篇文章都是圍繞著時間和地點這兩條線索來組織材料的。文章按照地點的變換分為
兩個重要部分,每個部分都是按照時間順序來記敘的。
3.多種敘事方法相結合。
文章主要敘述了三件事,一為紅四團到達吳起鎮;二為吳起鎮戰斗;三為中央召開
全軍干部會議,毛澤東主席宣布長征勝利。每個事件主要是采用順敘的敘事方法,按時
間和地點的變化進行記敘。在文中,一些地方又采用補敘的敘事方法進行補充說明,如
在寫李英華同志的犧牲時,就補充說明了李英華同志在長征途中的情況。多種敘事方法
的結合,能夠使文章在結構清晰、邏輯嚴密、有條不紊的同時又富于變化,不至于使文
章的敘事沒有波瀾。
4.記敘中有議論、抒情,表達方式多樣。
5.精于剪裁,注重實錄。
作為回憶錄,作者一方面能夠圍繞本章節的核心內容“長征勝利”組織材料,另一方
面,作者遵循注重實錄的原則,對自己沒有親身經歷的事件大膽取舍,保證了文章內容
的真實性和嚴謹性。
《大戰中的插曲》
【主要內容】
《大戰中的插曲》記述了抗日戰爭時期以聶榮臻為代表的晉察冀抗日軍民,在殘酷、
激烈的戰爭環境中,本著人道主義精神救助失去父母母的兩個日本小女孩的事情。既體
現了個人的善良、偉大、博愛,也彰顯了人民軍隊為人民服務的強烈的人道主義精神。
【藝術特點】
1.本文的標題為“大戰中的插曲”,作者是如何敘述這一“插曲”的?
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紹故事背景,點題并引出“插曲”。再用倒敘的方式,敘述大戰中
聶榮臻拯救兩個日本女孩并將她們送回日方的故事,體現了中國軍人的革命人道主義精
神。文章以小見大,通過敘述大戰中的一個小小的“插曲”,寫出中國軍人在處理戰爭
中各種問題的方式和態度,體現出中國軍人的人道主義精神,這個故事也成為中日友誼
的象征。文章用質樸、自然、親切的語言回憶過去,用第一人稱的方式敘述,流露出作
者理性又真誠的感情。
2.本文行文有哪些特點?
語言淺白,口語化。聶帥的回憶錄語言淺白,用口語的形式進行敘述,娓娓道來。使
讀者仿佛在聆聽一位長者在敘述往日的故事,閱讀起來幾乎沒有障礙。
記敘清晰準確。聶帥的回憶文章記敘準確,不僅把收留日本小女孩的前因后果準確說
明,還回憶了很多細節,比如救助小女孩時的一系列動作,比如和小女孩相處的種種細
節等。表現出聶帥對小女孩真誠的關系與愛護。
征引材料,感情充沛。在聶帥的回憶中,還征引了一系列材料,比如《人民日報》的
記載,比如當時寫給日本的信件等。同時在文中,聶帥充滿了感情,表現出對日本軍國
主義的憤慨和譴責,同時又表現對和平的向往。
第三課《別了,不列顛尼亞》《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
《別了,不列顛尼亞》
【主要內容】
記錄了英國撤離香港,香港回歸祖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作者并沒有濃墨重彩
加以渲染,僅僅是按照時間線索,選取了英國撤離香港的一系列場景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
國皇家游艇“不列顛尼亞”號撤離香港這一事件放在一個歷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這
一事件的歷史意義。
【藝術特點】
1.獨特的角度和巧妙的標題。(2022新高考二《到橘子林去》T8:最總放棄橘子林,卻
最終仍以“到橘子林去”為題)作者沒有寫交接儀式的現場多么莊嚴,也沒有寫歡慶回
歸的人們多么激動,而是選擇了英國皇家游輪“不列顛尼亞”號撤離香港這樣一個角度,
新穎且具有象征意義。與這樣一艘極具代表性的游輪告別,告別的就不僅僅是人,而是
150余年的英國殖民統治,中國崛起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也自然蘊含其中。由此,我們不能
不說到這篇報道標題的巧妙,“別了,’不列顛尼亞'”,一個倒裝,一個借代,以強調
的句式、具有標志性和象征意味的具體事物,突出而形象地宣告了英國統治的終結,中
華民族揚眉吐氣時代的到來,既有對侵略者的嘲諷,又有民族自豪之情蘊含其中。
2.現場與歷史的交織,事實與情感的輝映。現實場景中著重描述國旗的升與降,則具有
特殊的重要意義。在記述的同時,作者又巧妙融人相關的歷中背景材料,歷史與現實像
一個個特寫鏡頭,既形成對比,又讓人產生強烈的歷史縱深感。同時在對事實的記述中,
我們能明顯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態度。比如從開始時的“蒙蒙細雨”,到第二次降旗時
的“雨越下越大”,這雨似乎是英國人傷心的淚水,而對中國人來說卻恰似幸福的甘霖,
別具深意。又如“日落余音”“日落儀式”等詞語的使用,讓讀者深刻地感受到所謂“日
不落帝國"已經成為'‘過去式"。(2022全國甲T15:畫眉鳥的作用不同)(2020《建水
記》空間時間兩條線索)(2020新高考二《大師》T8:板髡用意)
3.簡短的報道文字不乏入微的細節描寫。(2022新高考二《到橘子林去》T9:細節體現
童趣)比如作為末任港督的彭定康,當他即將告別港督庭院時,是“面色凝重”地“注
視著“港督旗幟在““日落余音'的號角聲”中降下旗桿,這幾個細節連綴在一起,把
英國對香港管治的末日之感刻畫得淋漓盡致。再如“在新的一天來臨的第一分鐘,五星
紅旗伴著《義勇軍進行曲》冉冉升起”,這樣細致的描述,更讓讀者感受到祖國的尊嚴
和民族的驕傲,百年前的恥辱,在中國改革開放的今天,終于得以洗雪。
4.恰到好處地運用對比手法。例如港督府建筑歷史與現實的對比,156年前英國升旗與今
日降旗的對比,英國米字旗與中國五星紅旗前后易幟的對比,等等。這些對比內容各異,
但無一例外地都在昭示:英國的統治已經不再,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在自己的領土上行使
我們自己的主權。
《縣委書記的榜樣一一焦裕祿》
【主要內容】
篇人物通訊記錄了焦裕祿"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
獻〃的事跡,通過記敘焦裕祿到蘭考縣擔任縣委書記,嘔心瀝血帶領蘭考縣人民擺脫“鹽、
堿、旱”等難題,直至犧牲在工作崗位上的感人事跡,激勵著全國人民學習焦裕祿精神,
共同建設社會主義。
【藝術特點】(2022新高考二T21:如何突出祖父衰老的?)(四省聯考:作者是怎樣
塑造青年形象的)
這樣一個人物,這樣感人的事跡,怎樣表現才能抓住事跡的本質、凸顯人物的精神呢?
1.選取典型材料表現人物的精神和品格。
文中的材料都是圍繞焦裕祿的精神、品格精心選取的,這是貫穿全文的一條紅線。焦
裕祿站在激流中繪制洪水流向圖,在嚴重災害關頭鎮定布置工作,到許樓訪問無依無靠
老人,肝痛難忍仍然堅持聽取匯報,躺在病床預見蘭考新未來,住在醫院仍然急切詢問
蘭考人民抗災斗爭情況……這一個個典型而具體的材料,無不顯示出一名模范共產黨員
面對困難時的英雄精神,面對群眾時的公仆情懷。焦裕祿勇敢樂觀、無私奉獻、廉潔奉
公的高尚品德與情操令人感動。
2.以時間為線索結構全文。
從全文結構來說,作者以時間為線索,將新聞材料精心串聯起來,不同的材料凸顯出
不同的主題,共同服務于彰顯焦裕祿精神這樣一個核心主題。
3.通過言行再現人物風范。
人物通訊在記述人物事跡時,常常要直接通過人物的言行表現人物的精神和品格,這
篇通訊在這方面表現得非常突出。首先看人物語言。如引子中記述焦裕祿下鄉情況時,
大量記錄了他的語言:“見到沙丘,他說……”,“見到澇洼窩,他說……”,"見到堿
地他,他說……”,“轉了一圈回到縣委,他向大家說……”。三次“見到”,寫出了
他所到地方之多;四次“他說”,表現了他的勇氣和斗志。再看人物的行為,特別是很多
表現抵制肝痛的細節,如“時時彎下身子用左手按著肝部”,“用一支鋼筆硬頂著肝部”
“用一根硬東西頂在右邊的椅靠上”,“彎著腰走向車站”,讀來令人心酸難忘。
4.記敘、抒情與議論相結合的寫法。
這是一篇通訊,全文以記敘為主,適當穿插抒情、播寫和議論。比如引子部分,第1
段記敘,第2段記敘兼有議論,第3段描寫,第4段以議論為主。各種表達方式的綜合
運用,將焦裕祿推進到一個緊要“關口”,讓讀者深刻感受到他身上的責任與使命。又
如第3節第2段直接寫他的肝病狀況,以記敘為主,穿插“踩”“頂”“揣”“按”等
一系列動作細節描寫,末兩句又融人了議論和抒情,焦裕祿舍已為人、無私奉獻的形象
頓時躍然紙上。
第四課《在民族復興的歷史豐碑上——2020中國抗疫記》
抗疫精神(新時代的革命精神):
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團結精神,顧全大局、甘于奉獻的擔
當意識,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仁愛之心,命運與共、天下一家的社會理想。
總結:優秀品質、民族精神領袖高瞻遠矚
革命家理想堅定、情懷博大、英勇奮斗、百折不撓
英雄奮不顧身、不怕犧牲
榜樣人物公而忘私
中華民族強烈的自信心與自豪感
中國人民風雨同舟、壯志成城
大國形象: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守道義的大國擔當
抗疫精神: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
重點詞語釋義與積累
字音識記
召(zhao)開勉強(qi首ng)妥協(tuoxie)復辟(bi)警惕(t
i)侮辱(wtiru)藍盈盈(ying)窯(ydo)洞衷(zhOng)腸迂
(yu)回慰(wOi)問爽(shudng)快驟(zhou)然寒噤(jin)
井隆(xing)孤苦伶仃(lingding)拽(zhudi)顛簸(diGnbb)襁
褓(qiangbao)溝壑(he)幡(fGn)然港督(dii)紫荊(jing)花矚
(zhti)目冉冉(rdn)綠(1立)林好漢停泊(b6)鹽堿(ji首n)澇
(14。)洼窩瘟(won)神窟(kii)窿麥穗(sui)洶涌澎湃(p@i)
脫坯(pi)屹(yi)立嚼(qin)著淚肆虐(sinue)狂瀾(IGn)部
署(shti)凜冽(linlie)詮(quan)釋氣餒(n3i)淬(cui)煉沉病
(ke)積弊挑釁(xin)通衢(qu)
成語識記
不屈不撓:指在壓力或困難面前不低頭,不屈服。
永垂不朽:(姓名、事跡、精神等)永遠流傳,不磨滅。
繁榮昌盛:指國家或事業蓬勃發展,興旺發達。
拍手稱快:多形容看到事情有稱心如意的結局而高興痛快的樣子。
熙熙攘攘:形容人來人往,非常熱鬧。
長途跋涉:遠距離爬山踵水。形容長途旅行的艱辛。
運籌帷幄:稱在后方決定作戰策略,泛指籌劃決策。
刀光劍影:形容激烈的廝殺、搏斗或殺氣騰騰的氣勢。
襁褓: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
橫征暴斂:強征捐稅,搜刮百姓財富。
兵戎相見:指發生武裝沖突。兵戎,指武器、軍隊。
世人矚目:全世界都在關注某事或人。形容人或事非常重要。
來龍去脈:山形地勢像龍一樣連貫著。本是迷信的人講風水的話,后來比喻人、
物的來歷或事情的前因后果。
不辭勞苦:不推辭勞累辛苦。形容工作勤奮,不怕吃苦。
白帳子猛雨:雨下得又密又猛,好像天地間掛了白色的帳子。
神情自若:形容遇事鎮定,神情態度像平常一樣。
眾志成城:大家同心協力,就像城墻一樣的牢固,比喻大家團結一致,就能克服困難,得到成
功。
高瞻遠矚:形容眼光遠大。
堅如磐石:像巨大的石頭那樣堅固。形容非常穩固,不可動搖。
同舟共濟:比喻同心協力,共同渡過難關。
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嚴格執行法令。
相濡以沫:泉水干涸,魚靠在一起以唾沫相互濕潤。后比喻同處困境,相互救助。
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規定適宜的辦法。
蔚然成風:形容一種事物逐漸發展、盛行,形成風氣。
沉痛積弊:就是長期遺留的問題。沉痛:長久而嚴重的病;難治的病。積弊:積久相沿的弊病。
休戚相關:彼此間禍福相互關聯。
主題素材積累與應用
1.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民族,”只是在近代落伍了”。“這種落伍,完全
是被外國帝國主義和本國反動政府所壓迫和剝削的結果”。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從來沒有被
任何敵人所嚇倒。在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展開了一場反對國內外反動派的大革命,并取得
了重大勝利。“我們團結起來,以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內外壓迫者,宣布中華人
民共和國的成立了”。“我們的民族將再也不是一個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們已經站起來了”。
這場驚天地、泣鬼神的偉大革命也贏得了世界大多數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的擁護和支持。
【運用】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現出更加強大的生命力。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
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
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以毛澤東同志為代
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第一次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國情相結合,
探索出一條中國革命道路,成立了新中國,中國人民從此站了起來!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
中全會召開,中國從此擺脫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思想,把工作重心轉移到了以經濟建設為
中心的正確軌道,實行改革開放,中國人民從此富起來了!今天,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新
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國人民將奮發圖強,實現中華
民族偉大復興之夢,完成中華民族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一偉大飛躍,還將“給世界上那些既
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中國智
慧和中國方案”。
2.文化建設是新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新中國還在未雨綢繆之時,毛澤東就把文化建設擺到了
重要議事日程中。他指出,“隨著經濟建設的高潮的到來,不可避免地將要出現一個文化建設
的高潮”。因為在舊中國,人民受教育機會較少,文化程度偏低,這就給未來新中國各方面建
設工作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文化建設工作必須開展起來,而且是愈快愈好。同時,文化建設
搞好了,也可以大力提升人民的文明水平,“中國人被人認為不文明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
將以一個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現于世界”。
【運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
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習近平
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的鏗鏘話語,激蕩人心,讓13億中國人倍感振奮。因為“文化自
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更深沉、能持久的力量”。我們不但要古為今用,還要
洋為中用。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言,“中國還應該大量吸收外國的進步文化,作為自己文化食糧
的原料”。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兼收并蓄,躋身世界先進文化之列。黨在這方面更應該成為新
時代楷模,因為“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又是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應該而且一定能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政府綠化合同協議書
- 持續供貨合同協議書
- 戶外作業合同協議書
- 房屋公開出售協議書
- 食品采購與供應合同
- 拆遷矛盾調解協議書
- 解除承包經營合同
- 房屋墊資合同協議書
- 影視員工合同協議書
- 房子終止合同協議書
- 大學本科畢業設計畢業論文-網上藥店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 DBJ∕T 13-264-2017 福建省石砌體結構加固技術規程
- 洞口縣黃橋鎮污水處理廠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報告
- T∕CGMA 081001-2018 整體式高速齒輪傳動裝置通用技術規范
- 核事故現場處置中的洗消問題
- FeNO測定及應用
- 鐵路貨車運用常見故障講課講稿
- 配電房值班電工技能考核(答案)
- 公共場所重大活動衛生監督工作規范模板
- 耐高壓PICC置管
- SG30A伺服說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