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經濟學資料鄭大版_第1頁
西方經濟學資料鄭大版_第2頁
西方經濟學資料鄭大版_第3頁
西方經濟學資料鄭大版_第4頁
西方經濟學資料鄭大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西方經濟學資料鄭大版

第1章導論

稀缺物品:經濟學家把相對于人們的需要來說供給有限的東西稱

作稀缺物品或經濟物品。

自由物品:像陽光和空氣那樣供給十分豐富,足以滿足人們的全

部需要的東西被稱作自由

物品。

三個基本問題:

微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microeconomics)著重分析組成一個經

濟的個體,即消費者、生產

者、勞動者、地主、資本家和企業家。

宏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⑺^]。68的0^9把整個經濟作為一

個總體加以研究。它研究的是

描述整個經濟運行態勢的總量及其關系。

理性的人:理性行為就是有目的的行為。有目的的行為意味著選

擇手段來有效地達到目的:給定成本,目標最大化;給定目標,成本

最小化。

邊際分析:就是分析再采取一步行動結果如何。

均衡狀態:,在一組給定的條件下,可持續存在事務狀態。均衡

狀態是沒有調整趨勢的狀態。

二、思考題

1.說明為什么我們會有經濟問題。

經濟問題是有限的資源或手段的合理利用問題。經濟學家把相對

于人們的需要來說供給有

限的東西稱作稀缺物品或經濟物品。像陽光和空氣那樣供給十分

豐富,足以滿足人們的全部

需要的東西被稱作自由物品。經濟問題源于資源或手段的稀缺。

資源稀缺源于人的需要或想

要(want)。人的好奇心和智力使人的需要不斷膨脹,無窮無盡,

從而稀缺現象是永恒的,

我們總會有經濟問題。

2.說明分工如何提高生產力。

分工以如下方式提高力:第一,工作技能因專業化而提高。第二,

分工有利于個人才能的充分發揮。第三,分工可以省去轉換工作所花

費的時間。正如斯密所說,〃由一種工作轉到另一種工作,通常會損

失不少時間,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這種損失。〃第四,分工可以使

工具得到充分利用。第五,分工使地區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第六,分

工促進機器的發明和利用。正如斯密所說,〃簡化勞動和節省勞動的

那些機械的發明,看來也是起因于分工。人類把注意力集中在單一事

物上,比把注意力分散在許多種事物上,更能發現達到目標的更簡易

更便利的方法。〃第七,分工促進科學技術研究的專業化,促進科學

技術進步。

3.簡述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區別和聯系。

微觀經濟學(microeconomics)著重分析組成一個經濟的個體,即

消費者、生產者、勞動者、地主、資本家和企業家。

微觀經濟學試圖從通過分析個體行為來得出經濟規律,并用這些

規律解釋經濟現象。

微觀經濟學的主要內容:消費者理論、廠商或生產者理論、產品

價格決定理論、要素市場理論、微觀經濟政策。

宏觀經濟學(macroeconomics)把整個經濟作為一個總體加以研

究。它研究的是描述整個經濟運行態勢的總量及其關系。

宏觀經濟學試圖通過總量分析來理解宏觀經濟的運行。宏觀經濟

學主要內容:國民收入核算、短期收入決定理論即經濟周期理論、經

濟增長理論和宏觀經濟政策。

經濟現象最終源于個人經濟活動。對于全知來說,世上只有一門

經濟學,一切經濟現象都可

以用個人行為解釋。然而,作為有限智力的人,經濟學家還沒有

能力通過分析個人行為來解

釋所有經濟現象.有時,從不同角度能夠更好地解釋不同經濟現

象。比如,用總量分析方法

分析通貨膨脹之類的經濟現象可以簡便地給出令人滿意的結論。

在解釋產業結構調整時,微

觀經濟學則更為有力。

第2章供求與價格

一,概念

直接交換:參與交換的雙方用自己的東西換取能直接滿足自己的

需要的東西。

間接交換:先換取不直接需要但易于出售的東西,然后在換取需

要的東西。

需求價格:作為個人價值判斷的結果,一個市場中的每個買者的

心目中有他愿意支付的最高

價格,稱作需求價格。

需求:需求描述的是買者或消費者的意愿,

是一定時期內,一定條件下,消費者愿意支付的最高價格即需求

價格的從高到低排序,是每一價格水平上,消費者愿意購買的數量即

需求量是需求量與價格之間的關系。

需求關系可以用需求表、需求曲線和需求函數描述。

需求表,需求曲線:在條件相同時,一種物品的市場價格與該物

品的需求數量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系。這種價格與需求之間的關系叫

做需求表,或需求曲線。

?需求價格從高到

低排序就是需求線。

*

?對于給定的數量,需求線的縱向高度是需求價格。

?任意給定一個價格,橫向看,需求線代表需求量。

102015253035

5

4045P需求規律:向下傾斜的需求曲線表明,其他條件相同,隨

著價格上升,需求量減少。這個關系被稱作需求規律。

供給價格:一個市場中的每個賣者心目中有他愿意接受的最低價

格,稱作供給價格。供給:供給描述的是賣者或生產者的意愿,

是一定時期內,一定條件下,生產者愿意接受的最低價格即供給

價格的從低到高排序,是每一價格水平上,生產者愿意出售的數量即

供給量是供給量與價格之間的關系。

供給關系可以用供給表、供給曲線和供給函數描述。

供給表,供給曲線:在其他條件不變時,該商品的市場價格與生

產者愿意生產和銷售的數量之間的關系。

100

2015253035

5

4045P供給規律:向上傾斜的供給線表明,其他條件相同,隨著

價格上升,供給量減少。這個關系被稱作供給規律。

均衡價格:是商品的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相交時的價格。過高的

價格意味著供給量大于需求量,賣者之間的競價會帶來價格下降的趨

勢;過低的價格意味著需求量大于供給量,買者之間的競爭會帶來價

格上升的趨勢。

短缺:需求市場超過供給市場。剩余:供給市場超過需求市場。

供求決定價格:均衡價格變動要么源于需求的變動或/和供給的變

動。供給不變,需求增加,均衡價格上升,均衡數量增加。需求不變,

供給減少,均衡價格上升,均衡數量減少。

需求增加且供給減少,均衡價格上升,均衡數量增加或減少

價格機制的功能:價格機制既具有傳遞信息的功能,又具有獎懲

功能,最大優點是在情況發生變化時有效傳遞信息。二,思考題。

1.簡述貨幣的出現的意義。

貨幣是間接交換中充當交換媒介的商品。貨幣的出現大大方便了

交換。貨幣的出現方便了商人的計算,利于分工的深入和廣泛發展。

2.簡述充當良好貨幣的商品應具有的性質。

充當貨幣的東西要具有一些性質,比如易于攜帶和分割等。

3.簡述需求的決定因素。

需求的決定因素有:消費者偏好、收入、相關商品的價格、人口、

預期和政策。4.簡述供給的決定因素。

供給的決定因素有:資源價格、技術水平、相關商品的價格、預

期和政策。

5.畫圖說明均雷價格的決定。。

一、需求變動導致均衡價格變動

⑶需求增加價格上升

P

(b)需求減少價格下降

(b)供給減少

價格上升

⑶供給增加

價格下降

P

6.簡述價格機制的資源配置功能。

資源配置機制要回答的問題是

何告訴生產者人們需要什么和如何保證生產者服從消費者的需要。

7.假設某種商品的需求和供給如表所示,指出每一價格水平上是

供過于求,還是供不

價格調整方

價格供給量需求餐市場情況

13625400供過于求下降

12600450供過于求下降

11575500供過于求下降

10550550供求平?衡保持平衡

9525600供不應求上升

8500650供不應求上升

7475700供不應求上升1

8.

a.計算P=12時的需求量和供給量,并指出價格調整方向;

b.計算均衡價格。

P=12時,Q(d)=450,Q(s)=600供過于求,價格下降。

令Q(d)=Q(s),則P=10.

第3章供求分析的應用

一、重點概念和基本原理

重點概念:

需求價格彈性衡量消費者對價格變化的反應是否敏感,記作丁它

等于需求量變化率除以價格變化率。

需求富有彈性在價格變動與需求量變動的關系上,需求量變動量

與需求量的比值大于價格變動量與價格的比值,即需求量變動的幅度

小于價格變動的幅度。

需求收入彈性衡量需求量對收入變化是否敏感,它等于需求量的變

化率除以收入的變化率。供給價格彈性衡量賣者或生產者對價格變化

是否敏感。它等于供給量的變化率除以價格的變化率。

消費者剩余是消費者愿意支付的最大數額減去實際支付的數額,

生產者剩余等于生產者實際收到的數額減去愿意接受的最小數額。

最高限價或價格上限是指政府規定某種產品的價格不得超過某個

水平。

交易稅就是對一種商品的交易征稅。交易稅可以按交易數量征收,

也可以按價格征收,分別

稱作從量稅和從價稅。

基本原理:需求價格彈性計算和應用最高限價導致很多后果競爭

市場的有效性間接稅

的若干后果

二、練習題

1.簡述需求價格彈性的決定因素。

1)在一種商品上的支出占總支出的比例2)是否生活必需品3)

尋找替代品的難易程度4)

時期長短。

2.說明總收益與需求價格彈性之間的關系。

當需求缺乏彈性時,提高價格,總收益增加;當需求富有彈性時,

降低價格,總收益增加。

也就是說,只要需求不是單位彈性,就有機會調整價格來增加總

收益。所以,需求單位彈性時,總收益最大。

3.為什么說競爭市場是有效的?

消費者剩余衡量交換給消費者帶來的經濟福利。

牛產者剩余衡量交換給牛產者帶來的經濟福利。

消費者剩余與生產者剩余之和衡量交換給社會帶來的經濟福利,

效率準則:消費者剩余與生產者剩余之和最大的狀態是資源配置

有效的狀態。

4.簡述最高限價的后果。

最高限價導致質量下降,尤其服務質量會因為供不應求而下降。

限價導致黑市交易。限價導

致變相漲價。從局部限價到全面管制。限價導致腐敗。限價導致

資源浪費。限價導致收入分

配不公。

5.說明交易稅的一般后果,并說明交易稅負擔如何依賴于需求和

供給彈性。

征稅的后果是,消費者支付的價格比原來高,生產者收到的價格

比原來低,交易量變小。看

作買者交稅還是賣者交稅并不影響結果。交易稅更多地落在買者

身上還是賣者身上,取決于

需求價格彈性和供給價格彈性的比較。當需求較缺乏彈性時,交

易稅更多地由買者承擔;當

供給較缺乏彈性時,交易稅更多地由賣者承擔。對一種商品征收

交易稅后,通過買者和賣者

的行為調整,其影響擴散到經濟的其他地方;通過消費者,它影

響到相關商品的消費者和生

產者;通過生產者,它影響到要素收入和資源的配置。征收交易

稅會造成社會福利凈損失。

另外,征稅活動本身也是有成本的。征稅還導致其他非生產性的

活動,導致資源浪費、犯罪、

腐敗等。

6.某商品的價格由240元上升到300元后,需求量相應減少10%。

a.該商品的需求彈性是多少?

b.該商品價格變化對總收益有何影響?

答:a.價格的變化率=(300-240)+240=25%。

需求量的變化率

需求價格彈性=-10%+25%=-0.4

b.總收益=300x(l-10%)-240xl=30

7.已知某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n=-0.6,原銷售量為Qd=1000

件,價格P=10元。若該產

品價格上調20%,銷售收入變動多少?

q=-0.6=(Q-1000)^1000^20%變化后的銷售量Q=880

銷售收入變動=880x10(1+20%)-1000x10=560

8.已知需求函數Q=100?20P,供給函數Q=-20+40Po(價格

的單位:元)

a.計算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

b計算需求價格彈性和供給價格彈性。

C*.假設交易稅為每單位0.1元,重新計算均衡數量、消費者支付

的價格和生產者收到的價格。答:a.Q=100-20P=Q=-20+40PP=2

Q=60

b.需求價格彈性二-20供給價格彈性二40(Q對P直接求導)

c*.?不會

第4章消費者的行為和需求

一、重點概念和基本原理

效用:指一個人從這種商品的消費中得到的滿足或幸福,是痛苦

或不安的減少,是商品在

消費者心目中的重要性等。

邊際效用:是指其他條件不變,同質的一種商品的數量增加或減

少1單位所帶來的效用增

加或減少。

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其他條件不變,隨著一種商品的數量增加,

邊際效用遞減;隨著一種商品的數量遞減,邊際效用遞增。

無差異曲線:是對于消費者來說沒有差異的、效用相同的消費組

合構成的曲線。

邊際替代率:是指保持效用水平不變時,每增加1單位X能夠替

代Y的數量,記作MRSXY.

預算線:預算方程的圖像是一條直線稱為預算線。預算線在縱軸

上的截距是把全部貨幣用

于購買Y能夠購買的數量即I/Y。預算線的斜率絕對值等于兩種商

品的價格比率

恩格爾曲線:需求量x與收入I的關系被稱作恩格爾曲線。

恩格爾定律:(1)用于食品的支出比例下降;(2)用于住房和服裝的

支出比例大約保持不變;

(3)用于其他商品的支出比例遞增。

恩格爾系數:食品支出比例被稱作恩格爾系數,用于衡量一個人

的富裕程度。

效用最大化的條件:X上1單位貨幣的邊際效用二Y上1單位貨幣

的邊際效用即

MUX/PX=MUY/PY

價格變化對消費組合的影響和需求線的推導:給定收入I和另一種

商品的價格,每給定X的一個價格,相應有一條預算線,并相應有一

條無差異曲與之相相切,從而決定一個最優消費組合,同時也決定了

X的最優數量即需求量。當PX下降時,預算線旋轉向外旋轉,最優消

費組合隨著移動走過的路徑被稱作價格消費曲線或價格擴張路徑,對

X的需求量隨X的價格變化而變化的關系就是對X的需求曲線。

二、練習題

1.舉例說明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假設一枚硬幣可以購買下列商品

中的任何I一個,且每

種商品只能購買一個:—1^肉包子、一個蘋果、一杯可樂、一個

冰激凌、一根香蕉或一個桔

子。這也正是這些東西在消費者張三心目中的重要性(效用或價

值)排序。如果張三有3

枚硬幣,那么,他將購買一個肉包子、一個蘋果和一杯可樂,此

時的邊際效用是一杯可樂的

效用。如果他有4枚硬幣,那么,他各購買一個肉包子、一個蘋

果、一杯可樂和一個冰激凌。

增加1枚硬幣,張三對冰激凌的需要得到了滿足,這是4枚硬幣

的邊際效用。這個需要的迫

切程度或重要程度小于前面的任何一個需要,即硬幣的個數增加

時邊際效用遞減。回到張三

有3枚硬幣的情況,即張三享受一個肉包子、一個蘋果和一杯可

樂。此時的邊際效用是一杯

可樂。如果他的硬幣丟了1個,那么,他將放棄對可樂,剩下的2

枚硬幣的邊際效用變成了

一個蘋果,而一個蘋果的效用大于一杯可樂的效用,即硬幣減少

時邊際效用遞增。

2.簡述無差異曲線的性質:A無差異曲線有負的斜率B.任何一個

消費組合都在某一條

無差異曲線上。C.兩條無差異曲線不會相交。D.無差異曲線凸向

原點。

3.畫圖說明最優消費組合。

無差異曲線相

交時,相應的

消費組合就不

是最優消費組

合。

?最優消費組合

的條件是:無

算線相切c

X

一方面,無差異曲線的斜率的絕對值是邊際替代率。另一方面,

預算線的斜率絕對值是價格比率。所以,最優消費組合的條件也可表

述為:邊際替代率=價格比率即MRSXY=PX/PY

4.假設對于一個消費者來說,目前1單位X的邊際效用是50,1

單位Y的邊際效用是80o市場上,X的價格是每單位5元,Y的價格

是每單位4元。他是否實現了效用最大化?如不,他應該如何調整支

出結構?

解:由于MUX/PX=5O/5=1O,MUY/PY=80/4=20不滿足效用

最大化條件MUX/PX=

MUY/PY,所以該消費者沒有實現效用最大化。對于他來說,用

于購買X的1單位貨幣的邊際效用是10,而用于購買Y的1單位貨幣

的邊際效用是20。如果他減少一個X,用省下的5元錢用于購買一個

Y,那么,總支出不變,他的效用凈增50個單位。所以,他應該減少

X,增力口Y。

?P/--E.-x,

3

?PxG-x3

?因此,價格消費

曲線意味答對商呂

X需求就與其價格

的關系.

價格-需中曲總

高44

yXXXI/P

?PX1-x1?PX2Tx2?PX3-

x3

?需求線上每個對應

著價格消費曲線上的一個點,即效用最大化消費組合。所以,需

求線上每一點處消費者實現的效用最大化。

PX

PXPXPX132第五章

一、重點概念和基本原理顯成本:指廠商在生產要素市場上購買

或租用所需要的生產要素的實際支出,這些支出是在

會計帳目上作為成本項目記入帳上的各項費用支出。

隱成本:指廠商提供生產要素所應支付的費用,但這些費用并沒

有在會計成本上表現出來。經濟成本:是企業使用的所有資源總的機

會成本。是顯性成本與隱性成本二者之和經濟利潤:將會計利潤減去

隱含成本,就是經濟利潤

邊際收益:廠商每增加一個單位的商品和勞務而獲得的收入。邊

際成本:沒增加一個單位的產量所引起的總成本的增量。

短期v長期:長短期的劃分是相對的,不是按時期的長度劃分的。

生產函數:在一定時期內,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情況下,生產中所

使用的各種生產要素的數量

與所能生產的最大產量之間的關系。

邊際產量:每增加一個單位勞動量所增加的產量

邊際產量遞減規律: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條件下,增加某種生產要

素的投入,當該生產要素投

入數量增加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增加一單位要素所帶來的產量增

加量是遞減的。

固定成本:指成本總額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業務量范圍內,不受業

務量增減變動影響而能保持不

變的成本。

可變成本:指在總成本中隨產量的變化而變動的成本規模報酬遞

增: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企業內部各種生產要素按相同比例

變化時所帶來的產

量變化。

常數規模報酬:

規模經濟:生產者采用一定生產規模而獲得的經濟利益二基本原

理:1利潤最大化條件:

2邊際產量遞減規律:即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條件下,增加某種生產

要素的投入,當該生產要素投入數量增加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增加一

單位要素所帶來

的產量增加量是遞減的。

3邊際產量、平均產量和總產量之間的關系:要素L的平均產量等

于總產量除以要素量,記作APL=TP/Le首先,開始的時候邊際產量

遞增,平均產量也肯定遞增,而且平均產量小

于邊際產量。當邊際產量從最大轉入遞減之后,它會在一定范圍

內繼續大于平均產量,使平均產量繼續遞增。當平均產量趕上邊際產

量時,即平均產量等于邊際產量時,平均產量最大。最后,平均產量

遞減。

4典型邊際成本曲線的形狀及其與平均成本之間的關系:5長期成

本曲線的形狀及其與短期成本曲線的關系:

邊際收益大于邊際成本

的產量或邊際收益小于邊際成本的產量都不是最優產量,邊際收

益等于邊際成本的產量才可能是最優產量,即利潤

最大化的條件是

MR=MC

三、練習題

1.說明經濟利潤與會計利潤的區別和聯系。

會計利潤(accountingprofit)等于總收益減去會計成本。經濟利

潤(economicprofit)等于收益減去經濟成本。

一般來說,經濟利潤小于會計利潤

經濟利澗

一種要素的投入分為三個階段:從0到平均產量最大是第一個階

段;從平均產量最大到總產量最大是第二個階段;此后是第三個階段。

第二個階段是合理的階段。

總結生產函數描述的是投入產出技術關系。廠商的調整分為短期

調整和長期調整。短期內,有固定生產要素;長期內,沒有固定生產

要素。在假設兩種要素L和K的情況下,短期就是K保持不變和L可

變的時期。其他不變,L增加1單位所導致的產量增加被稱作邊際產

量。邊際產量衡量產量增加的快慢。邊際產量遞減規律的意思是,隨

著一種要素的數量增加,其他條件不變,邊際產量最終遞減。一般來

說,在可變要素與固定要素達到恰當比例之前,邊際產量可以遞增,

所以典型邊際產量曲線是倒U型的。邊際產量線的形狀決定了總產量

線的形狀,即在開始的時候是越來越陡峭的,某個點之后,越來越平

坦。邊際產量線的形狀也決定了平均產量線的形狀,即在開始時候,

隨著邊際產量遞增,平均產量肯定遞增,在某個點之后,平均產量遞

減。當平均產量最大時,邊際產量等于平均產量。

3.說明為什么典型短期邊際成本曲線是U型的。

4.

和SMC之間的關系。

SMC通過AVC的最小值點。

1

5.畫圖說明LAC與SACs的關系。

當固定設施的規模無限可分時,長期平均成本線是全體短期平均

成本曲線的包絡線。

弟6早元全兄爭

一、概念原理

1.完全競爭:也稱為純粹競爭,他指的是一種不存在絲毫壟斷因

素,競爭可以充分展開,

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方面的作用不受到任何阻礙和干擾的市場結

構。

2.價格接受者:經濟學家構造完全競爭模型的目的是使單個買者

和賣者不能影響市場價

格,即對于單個買者或賣者來說,價格與其買賣的數量無關,是

常數。這樣的買賣者被稱作價格接受者(price-taker)

3.停產(臨界)點:當價格正好等于平均可變成本的最小值時,

廠商的虧損正好等于固定

成本。只要價格不低于平均可變成本的最小值,廠商就會暫時堅

持生產。平均可變成本

對于任意給定的產量,廠商的長期成本LTC等于這一產量上各短

期成本中的最小值,所以長期成本線是各短期總成本線中位于最下方

的那些段連接而成。

FCFCFC12

對于任意給定的產量,長期總成本LTC等于全體短期成本中的最

小值,因此長期平均成本必定等于全體短期平均成本中的最小值。

12

對于任意給定的產量,長期總成本LTC等于全體短期成本中的最

小值,因此長期平均成本必定等于全體短期平均成本中的最小值。

12

的最小值是廠商的停產臨界點。

4.廠商供給線:它描述的是廠商愿意生產的產量即供給量與價格

之間的關系,即對于每一

給定的價格,廠商愿意生產的數量。

5.競爭廠商的利潤最大化決策和圖示:邊際收益MR等于邊際成

木MC是廠商實現利潤最

大化的均衡條件。廠商應該根據MR=MC的原則來確定最優產量,

以實現最大利潤。

6.廠商短期供給線的推導:廠商沿著供給線SS確定和調整其產量。

短期內,只要價格不

低于平均可變成本的最小值,廠商就會按照P=MR=SMC所決定

的產量生產。也就是說,每給定一個價格P>AVCZ廠商就沿著SMC

確定產量。所以SMC位于AVC之上的部分就是單個廠商的供給線。

SS=SMC

0

QiQjQ3產量

7.零利潤原理:長期內,資源的自由流動使競爭行業中典型廠商的

利潤為零。這被稱作

零利潤原理

8.競爭市場的優點:第一,價格降低到長期平均成本的最小值;

第二,生產有效率;第三,

P=MC意味著資源配置有效;第四,零利潤;第五,競爭促進創

新。

二、練習題

1.完全競爭的條件有:

第一,有很多小規模的買者和賣者。

第二,產品同質。

第三,進出市場自由或資源自由流動。

第四,完美信息。

2.畫圖說明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最優產量并說明其盈虧情況

應用MR=MC決定最優產量。

為了說明廠商的盈虧情況,我們要畫出平均總成本線。當價格高

于平均總成本的最小值時,廠商有正的經濟利潤(下圖一);當價格

等于平均總成本的最小值時,廠商有零經濟利潤(下圖二);當價格

低于平均總成本的最小值時,廠商有經濟虧損即負的經濟利潤(下圖

三)。

圖一圖二圖三

3.說明單個廠商的短期供給線

根據廠商的短期產量決策準則,P=SMC,只要價格不低于平

均可變成本的最小值,對于每一給定的價格,廠商總是沿著SMC

決定其產量,而且當價格上升時,廠商的產量沿著SMC增加。

所以,SMC位于AVC最小值點之上的部分正是單個廠商的短期

供給線。

4.畫圖說明完全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狀態

在典型廠商的長期均衡狀態,P=MR=LMC=SMC=LAC=SAC.

5.說明為什么在競爭行業的長期均衡狀態利潤為零

當對某種商品或服務的需求增加時,其他條件不變,其價格上升,

使這個行業中原本零利潤的廠商有正的經濟利潤。短期內,由于其他

廠商來不及進入這個行業,現有廠商有正的利潤;相反,當價格因某

種原因而下降,使得現有廠商有經濟虧損時,他們也無法馬上退出這

個行業,在價格不低于平均可變成本的情況下,他們會暫時繼續生產。

但是,長期內,正的經濟利潤會吸引其他廠商進入這個行業,這

個行業中的廠商個數增加,市場供給增加,從而價格下降,利潤減少

并趨于消失;相反,虧損使一些廠商退出這個行業,這個行業中的廠

商個數減少,市場供給減少,價格上升,從而使虧損減少并最終消失。

所以,競爭行業的長期均衡狀態是零利潤。

6.簡述完全競爭市場的優點

第一,價格降低到長期平均成本的最小值;

第二,生產有效率;

第三,P=MC意味著資源配置有效;

第四,零利潤;

第五,競爭促進創新。

7.某完全競爭行業中單個廠商的短期邊際成本函數為

SMC=0.3Q2-4Q+15。計算價格P=55時的利潤最大化產量。

解:令SMC=MR二P得:

0.3Q2-4Q+15=55

解方程的利潤最大化產量Q=20

第7章不完全競爭

一、重點概念和基本原理

重點概念:

壟斷指某種產品只有一個賣者或牛產者。這個唯一的賣者被稱為

壟斷者。

價格決定者當壟斷者決定了產量時,其產量相應地決定了價格。

壟斷者是價格決定者。

壟斷競爭指很多小的生產者生產有差異的一類產品。產品差異導

致壟斷。同類產品相互競爭。寡頭是少數幾個大的廠商占有某種產品

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

卡特爾是為了控制產量和操縱價格而成立的廠商組織。

基本原理:

壟斷者的利潤最大化產量和價格決策

利潤最大化的條件是MR=MCO為了說明MR,我們必須說明其

總收益TR二PQ,從而,我們必須說明價格如何依賴于產量。廠商面對

的價格與其產量的關系取決于廠商所處市場結構。在完全競爭的市場

中,對于單個廠商來說,價格是常數;在完全壟斷市場中,壟斷者面

對整個市場需求,他是價格決定者;在壟斷競爭市場中,單個廠商有

一定的市場影響力,短期內,他就是一個壟斷者;在寡頭壟斷市場中,

單個廠商面對的價格與其產量的關系還依賴于競爭對手的行為。有了

MR,我們就可以應用MR=MC來決定廠商的最優產量,即找MR

線與MC線的交點的產量

壟斷競爭廠商的短期和長期均衡

(1

短期內,壟斷競爭廠商就是壟斷者。?在需求線部分落在SAC之

上的情況下,壟斷競爭廠商有正的經濟利潤。

A

當需求線位于SAC的下

時,出現虧損。

短期內,由于固定要素形成廠商退出的障礙,虧損的產量也可以

是最優產量。

(2少并最終趨于消失。

J>a.cu>?1

資源自由流動使長期利潤為零。

寡頭市場中廠商的產量和價格決策

寡頭市場分析中的困難在于單個廠商無法確定自己的產量如何影

響價格。要確定單個廠商的產量如何影響價格,必須假定其他廠商的

行為,比如產量。然而,關于其他廠商的行為假設可以多種多樣。所

以,寡頭市場分析有多個模型,其中每個模型的關鍵假設是其關于其

他廠商行為的假設。這些模型分兩類:一類是沒有合謀的模型,其中

最主要的是古諾模型和折彎的需求線模型。另一類是有合謀的模型,

其中最主要的是卡特爾和價格領袖。

古諾模型的關鍵假設是:當一個廠商做出產量決策時,他假定其

他廠商保持現有產量不變。為了簡化分析,可作出如下假設:第一,

只有A和B兩個完全相同的廠商;第二,產品同質;第三,邊際成本

為零,即

MC=O;第四,市場需求是Q=l-P,或P=l-Qo如果市場需求

為P=M-Q,那么,兩個廠商的產量都是(1/3)M,即市場容量的1/3。

整個行業的產量為(2/3)M。市場為價格為(1/3)M。

折彎的需求線(kinked-demand)模型也被稱作斯威齊模型。該模

型要解釋的是所謂價格剛性的現象,即一些產品的價格在相當長時期

內保持不變,即便在這期間成本發生了變化。

這個模型的關鍵假設是單個廠商的如下心理:如果我漲價,別人

不會跟著漲價"旦是,如果我降價,別人肯定會跟著降價。

喂出醐

功段槌

HI期儂

際tt/i劃

接口.5

幻捫即

fit械M

此靴削

?萬.Wtt吩珞訓忤

或6發卡*化,儀

4MC曲收爵過邊

臺收,讀防開冊垃

眼,瑁有產M*仍

警叢瑞世產*.

過翼琳軒「存”行

W的價格明抨.?

次公改出幾價格

卻保持不??

?技術上

述假設,單個廠商所看到的需求線在R處

折彎。

P0

?不同陡峭程度的

需求線給出不同陡峭程度的邊際收益線。?在R處,價格的下降突

然加快,所以邊際收益線在R處斷開,留下一個

缺口。

P0

卡特爾是按照行業利潤最大化的方式確定總產量和價格,產量配

額。即便沒有法律限制,要建立成功的卡特爾,還必須具備如下條件:

第一,市場需求缺乏彈性第二,只有少數廠商。

第三,這個行業中要有愿意擔當發起人的大廠商。第四,存在進

入這個行業的天然或人為的障礙。第五,要能夠有效地監督和懲罰違

背協議者。二、練習題

1.畫圖說明壟斷者的最優產量和利潤。

壟斷者的最優產量條件也是MR=MC,即MR線與MC曲線交

點。最優產量Q*決定價格P*

然后,他沿著需求線找出與其最優產量相應的價格。

p*

2.假設壟斷者的成本函數為TC=50+20Q,市場需求為P=100-

4Q(單位:元)。a.求利潤最大的產量和價格。

解:由P=100-4Q得,TR=PQ=100Q-4Q2MR=100-8Q,由

T050+20Q得,MC=20

令MR=MC得,Q*=10/P*=100-4Q*=60,利潤=TR-TC=600-

450=150.

b.求利潤最大時的需求價格彈性。

n=(△Q/Q)/(AP/P)=(△Q/AP)*(P/Q)=-l/4*60/10=-1.53.畫圖說

明壟斷競爭廠商的利潤最大化產量和利潤。

第八章知識點總結

一、重點概念:

1、邊際要素收益:增加1單位要素帶來的收益變化被稱作邊際要

素收益,記作MFR

2、邊際要素成本:增加1單位要素帶來的成本變化被稱作邊際要

素成本,記作MFC

3、邊際產品價值:邊際要素收益就是邊際產品的價值,簡稱邊際

產品價值,記作VMP

4、邊際收益產品:當壟斷者的要素需求量增加1單位時,其產量

增加等于MP,但是其收益的增加不等于PxMP,而是等于MR-MP,

被稱作邊際收益產品,記作MRP,即MRP=MR-MP

5、最低工資(minimumwage):指法律規定一個地區的工資不低

于某個水平。二、基本原理:均衡工資決定原理

中,對勞動的需求和勞動的供給決定均衡工資水平W*和就業量

N*。

?N*也是充分就業水平。

工資

三、練習題

1.畫圖說明均衡工資的決定,并說明均衡工資的決定因素。答:

中,對勞動的需求和勞動的供給決定均衡工資水平W*和就業量

N*o

?N*也是充分就業水平。

工資

均衡工資的決定因素:

需求方面:產品價格、技術水平、與勞動護體或互補的其他要素

情況。

供給方面:非勞動收入或已經積累起來的財富、人們關于金錢和

閑暇的偏好、教育、人口、習俗和法規。

2.解釋工資差異。

答:工資差異的原因有:不同工、勞動者的貨幣報酬之外的追求、

雇主的其他考慮、勞動力的流動受到

限制、意外情況。

3.說明最低工資法的后果。

答:第一,最低工資導致失業。第二,最低工資往往并不能真正

提高工資。第三,執法問題。

第九章

重點概念:

1.外部影響:外部影響是落在了行動者本人的利益范圍之外的影

響。

2.負的外部影響:是一個人的行動給他人造成了不利影響而沒有

受到相應的懲罰,即沒有

成為行動者本人的成本。

3.正的外部影響:是一個人的行動給他人造成了有利的影響而沒

有得到相應報答,即沒有

成為他本人的收益。

4.科斯定理:如果產權的界定是明確的,且交易成本為零,即易

于達成協議,那么,市場

將保證資源配置有效,而且資源配置與產權的初始界定無關。

5.公共物品:純粹公共物品(publicgood)具有兩個性質:一是非

競爭性;二是非排他性。

具有上述兩個性質之一的物品就可被稱作公共物品。

6.免費搭車:即人人都指望別人生產出此類物品自己免費使用。

7.公共選擇機制:社會必須以某種辦法把個人偏好綜合成社會偏

好來反映各種公共物品對

于整個社會來說的優先順序。關于公共物品的這一決策機制被稱

作公共選擇機制08.信息不對稱:信息不對稱(asymmetric

information)指買賣雙方關于產品質量或契約的真實

內容知道得不一樣多。

9.逆選擇:由于劣質產品的生產成本較低,在消費者無法識別產

品質量的情況下,生產者

就會更多地選擇生產劣質產品,這種產品的平均質量將越來越低,

甚至最后全是是劣質品。這個現象被稱作逆選擇

(adverseselection)o

10.道德風險:一方在簽訂合同后改變行為給另一方造成不利影響

的現象被稱作道德風險。1L洛侖茲曲線:它先將一國人口按收入由

低到高排隊,然后考慮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

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將這樣的人口累計百分比和收入累

計百分比的對應關系描繪在圖形上,即得到洛倫茲曲線。

20

406080100家庭比例

財富比例

洛倫茲曲線偏離對角線的程度,即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可以用

圖中面積A的相對于(A+B)的大小來衡量。A/(A+B)被稱為吉尼系數

(Gini

index)。基尼系數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當A=0時,收入分

配絕對平等;當A=A+B時,收入分配絕對不平等。

12.基尼系數:基本原理:

1.壟斷導致市場失靈:

壟斷有如下幾個方

面的危害:

——第二,有閑置生產能力,即平均成本出于下降之中。

第三,資源配置無效。它不符合P=MC的準則。廠商按照

MR=MC的準則決定其利潤最大化產量,但在壟斷的情況下,P>MC,

所以在壟斷者的利潤最大化產量,P>MC。正如我們在第6章中指出

的那樣,一種商品的價格P反映消費者對這種產品的評價,是要求增

加這種產品的呼聲,而成本MC是因為生產這種產品而犧牲的其他產

品的價值。P>MC意味著,相對于其他產品來說,消費者更迫切需要

這種產品,但壟斷者卻因自己的利潤已經達到最大而不愿意增加產量。

第四,有正的經濟利潤。正的經濟利潤意味著壟斷者的資源得到

了超過機會成本報酬。有些

經濟學家,尤其是社會公眾,往往把經濟利潤看作超額利潤或暴

力,從而認為收入分配不平等。

2.外部影響導致市場失靈:市場機制是分散的個人利益最大化決

策機制。讓市場發揮作用

就是按照個人利益最大化的準則來決定各種物品的價格和數量,

而個人利益最大化的準則是私人邊際收益等于私人邊際成本,即MR

私二MC私

社會福利最大化的準則是邊際社會收益等于邊際社會成本,即MR

社二MC社

市場失靈是指上述兩個準則不一致,即市場背后的私人利益最大

化準則不再保證社會福利最大化。

私社

正的外部影響存在時,

MR私<二"”>

假設邊際社會成本等于邊際私人成本,那么,私人最優產量小于

社會最優產量。也就是說,如果讓市場,即讓利潤最大化的動機來決

定這種產品的產量,那么,其產量會低于社會最優產量。

3.科斯定理:實證的科斯定理:如果產權的界定是明確的,且交

易成本為零,即易于達成

協議,那么,市場將保證資源配置有效,而且資源配置與產權的

初始界定無關。

4.公共物品導致市場失靈:假如人人都直實表達自己關于公共物

品的偏好,即自覺為一單

位公共物品的使用支付MRSiXG數量的X,那么,G的產量就會

達到上述最優數量。非排他性意味著無法對這種物品的使用收費,從

而導致免費搭車問題即人人都指望別人生產出

(freeriderproblem)z

此類物品自己免費使用。由于無法收費,沒有人出于謀利動機而提供

公共物品。

非競爭性意味著,這樣的物品一旦生產出來,多一個人使用,既

不增加生產成本,也不影響其他人使用,因此多一個使用,就多一份

社會福利。即便收費是可能的,收費也會造成這種物品不能得到充分

利用,從而意味著社會福利的損失,即市場失靈。

5.公共選擇機制的缺陷:在民主制度中,個人投票選舉人民代表

或議員,議員們就政府預

算進行投票表決,然后公共物品的提供由各種各樣的政府部門執

行。議員們如何決定花選民們的錢不同于個人如何花自己的錢。個人

用自己的錢購買私人物品的行為真實反映他的個人偏好。然而,議員

們卻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偏好來投票。首先,他的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