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群落的演替高二生物高效教學課件(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_第1頁
23群落的演替高二生物高效教學課件(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_第2頁
23群落的演替高二生物高效教學課件(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_第3頁
23群落的演替高二生物高效教學課件(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_第4頁
23群落的演替高二生物高效教學課件(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3群落的演替問題探討2.這一地區有可能恢復原來群落的結構嗎?一般不能。火山爆發后環境條件發生了變化,有些物種可能會消失;在恢復過程中外來新物種可能會進入1.生物是如何一步步地定居在新土地上的?1883年裸地(裸巖)幾年后小草蜘蛛1909年↓202種動物1919年621種動物1934年小樹林880種動物一個群落另一個群落隨著時間的推移,代替的過程。被群落的演替:裸巖階段地衣階段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喬木階段1.裸巖到森林的演替(6階段)二、演替的實例裸巖階段地衣階段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喬木階段無任何生物裸巖階段裸巖階段地衣階段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喬木階段地衣首先定居→分泌有機酸→加速巖石風化→土壤顆粒和有機物增多。地衣階段裸巖階段地衣階段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喬木階段苔蘚擴展→進一步分解巖石→土層加厚、有機物增多→土壤微生物增多苔蘚階段裸巖階段地衣階段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喬木階段較高草本植物占優勢→小動物增多→土壤有機物豐富、通氣性好。裸巖階段地衣階段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喬木階段灌木剝奪草本的陽光,占優勢→動物進一步增多→物種多樣化→群落結構較穩定→抵御環境變化的能力增強。裸巖階段地衣階段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喬木階段喬木最終占優勢→形成茂盛的樹林→進一步改善環境→物種進一步多樣化→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更豐富多樣→相對穩定的森林階段。1.裸巖到森林的演替分析群落的演替P401.光裸的巖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為什么不是苔蘚和草本植株,而是地衣?思考討論因為苔蘚和草本植物無法直接從裸巖中獲取養分,而地衣可以通過分泌有機酸而從裸巖中獲取養分。2.地衣階段為苔蘚的生長提供了怎樣的基礎?地衣被苔蘚取代了嗎?地衣分泌的有機酸可加速巖石風化形成土壤,并積累起有機物,這為苔蘚的生長提供了條件。苔蘚生長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獲得更多的陽光,處于優勢地位,結果逐漸取代了地衣。3.在森林階段,群落中還能找到地衣、苔蘚、草本植物和灌木嗎?能。在群落演替過程中,一些物種取代另一些物種是指“優勢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喬木占據了優勢,取代了灌木的優勢,但在森林中各種類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2.棄耕農田上發生的演替雜草棄耕農田灌木喬木森林雜草棄耕農田灌木喬木森林一塊棄耕裸露的農田2.棄耕農田上發生的演替2.棄耕農田上發生的演替雜草棄耕農田灌木喬木森林一年生雜草生長→土壤條件改善→多年生雜草接踵而至。2.棄耕農田上發生的演替雜草棄耕農田灌木喬木森林土壤有機物增多,土壤保水能力增強→小灌木生長→形成灌木叢2.棄耕農田上發生的演替雜草棄耕農田灌木喬木森林喬木出現→逐漸取代灌木,稱為優勢種。2.棄耕農田上發生的演替雜草棄耕農田灌木喬木森林氣候適宜的條件下,逐漸演替出樹林。3.群落演替的兩種類型初生演替在一個從來沒有植被覆蓋的地面,或者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生的演替。沙丘火山巖冰川泥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雖已不在,但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的地方發生的演替。火災過后的草原過量砍伐的森林棄耕的農田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始條件實例經歷時間速度經歷階段發展趨勢從來沒有….或是…….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原有土壤條件……..,甚至還保留了……………….的地方沙丘、火山巖、冰川泥等火災過后的草原、過量砍伐的森林、棄耕的農田等長短慢快趨向形成新群落趨向于恢復原來的群落多少4.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比較①群落結構變得復雜②群落中物種數量和群落層次增多③土壤、光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5.群落演替的方向及變化實例大多數自然群落受污染或破壞的群落方向________→________→穩定________→________→穩定物質變化

能量變化________并趨向于穩定_______并趨向于穩定簡單復雜復雜簡單增加減少2、3為內因1、群落的外界環境的變化;2、群落內部種群相互關系的發展變化;3、生物的遷入遷出;4、人類的活動;1、4為外因

這些因素常常處于變化的過程中,適應變化的種群數量增長或得以維持,不適應的數量減少甚至被淘汰。6、影響群落演替的因素(外因和內因)演替最終一定能形成森林嗎?那么群落演替是一個無休止的過程嗎?人類活動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進行。不一定!原因:演替最終能否形成森林取決于氣候、土壤、地形、生物繁殖、遷入遷出、人類活動等。如干旱地區或凍土地帶很難演替到森林階段(草原的沙漠化過程)。

自然界中群落演替是普遍現象,可發生于每個群落。群落演替有一定的規律,人們掌握了這些規律,就能夠根據現有情況預測群弱的發展趨勢,從而正確掌握群落的動向,使之朝著對人類有益的方向發展。無論是哪種類型的演替,最終都會到達一個與其所處環境相適應的相對穩定的狀態7.群落演替的特點①普遍性②規律性③可預測性④穩定性任何環境下的演替最終都會達到一個與群落所處環境相適應的相對穩定的狀態。(適宜——頂級群落)群落演替理解的三個誤區(1)

演替并

“取而代之”。演替過程中一些種群取代另一些種群,

是一種“

”而非“取而代之”,

如形成森林后,喬木占據優勢地位,

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苔蘚等。(2)

演替是“

可逆”的。演替是生物和環境反復相互作用,發生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不可逆變化,但人類活動可使其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進行。(3)

群落演替是一個漫長但并非永無休止的過程。當群落演替到與環境處于平衡狀態時,

就以相對穩定的群落為發展的頂點。不是優勢取代不1.人類活動使群落演替朝著物種豐富度降低、結構簡單的方向進行;2.人類活動加快了這種演替的速度3.這些群落一般會朝著人類活動出現之前的狀態進行演替,趨向于恢復原來的群落,物種豐富度會增加,結構會變得復雜。8、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人類活動往往會使群落演替按照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和______進行不同于自然演替速度方向注意:①人類活動可以使群落演替的速度在原來的基礎上

;②人類活動往往會使演替偏離其自然演替的方向,有時也會

。③人類活動不一定同時改變

;例:據調查,近5萬年以來,某地區由于氣候越來越干燥,森林逐漸被灌木叢取代,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種演替類型。近50年來,由于人類過度開墾,導致局部灌木叢出現了荒漠化,該現象表明:①與該地區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類的開墾活動使得該地區群落的演替速度_____(填“未發生改變”、“變慢”或“變快”)②演替的方向__________(填“發生改變”或“未發生改變”)變快未發生改變加快或者減慢和自然演替的方向一致速度和方向被砍伐的森林被過渡放牧的草原污水排入河流負面影響——使群落的物種豐富度減少正面影響——使群落的物種豐富度上升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建立人工群落三、退耕還林、還草、還湖1.原因為擴大耕地面積,不惜毀林開荒、圍湖造田,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墾殖活動,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并成為洪澇災害頻繁發生的重要原因。2.目的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陜西省延安市吳起縣實施退耕前后的對比1984年2017年(3)退耕還林、退耕還湖、布設人工魚礁之后都會發生群落的初生演替。(2019·江蘇卷,6B)(

)提示次生演替。(4)草本階段比灌木階段的群落空間結構復雜。(2015·全國卷Ⅰ,4B)(

)1.【考點速覽·診斷】(1)發生在裸巖和棄耕農田上的演替都要經歷苔蘚階段、草本階段。(2021·全國甲卷,6C)(

)提示發生在棄耕農田上的次生演替一般直接進入草本植物階段,不經過苔蘚階段。(2)由互花米草占優勢轉變為本地植物占優勢的過程不屬于群落演替。(2020·山東卷,19B)(

)××××2、一般來說,若要演替到相對穩定的森林階段,上述兩個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時間短,分析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為次生演替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3、右圖:(1)甲是_____演替,乙是_____演替;(2)判斷依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①②兩處的物種組成一樣嗎?_________次生初生甲演替的起點物種豐富度不為零,而乙演替的起點物種豐富度為零不一定4.(2023·河南名校聯盟模擬)下列關于群落演替與物種豐富度的說法,錯誤的是(

)A.群落演替過程中種群的基因頻率會發生變化B.初生演替中灌木階段比草本階段的群落自我調節能力強C.通過統計樣方內優勢種植物的個體數可獲知物種豐富度D.群落中優勢物種的改變可作為群落演替的標志之一C5.(2023·山東煙臺期末)某地退耕還林過程中,棄耕農田發生的演替過程如下:棄耕農田→①→稀疏灌木階段→人工種植喬木形成喬木階段。下列關于此群落演替的敘述,正確的是(

)A.此棄耕農田發生次生演替,①應為苔蘚階段B.灌木階段為喬木階段的群落形成創造了適宜條件C.喬木階段垂直結構比灌木階段垂直結構簡單D.人類活動改變了群落演替的方向,未改變群落演替的速度B6.(2023·湖南雅禮中學調研)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過程叫作群落的演替。演替過程中會出現優勢種(群落中占優勢的物種,包括群落每層中在數量上最多、體積上最大、對生境影響最大的種類)及建群種(群落主要層的優勢種)。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初生演替較次生演替經歷的階段多,時間長、演替速度比較慢B.演替過程中,上一階段的優勢種都會在下一演替階段消失C.建群種一般為優勢種,決定著群落內部的結構和特殊環境條件D.過度放牧導致土地荒漠化,說明人類活動可以改變演替的方向BA7.(2022·全國乙卷)分層現象是群落研究的重要內容。下列關于森林群落分層現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森林群落的分層現象提高了生物對環境資源的利用能力②森林植物從上到下可分為不同層次,最上層為灌木層③垂直方向上森林中植物分層現象與對光的利用有關④森林群落中動物的分層現象與食物有關⑤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層現象是自然選擇的結果⑥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層現象的形成是由動物種類決定的A.①③④⑤

B.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⑥ D.③④⑤⑥8.(2020·海南卷)研究人員在調查某沙地的植物群落演替時,發現其自然演替順序為: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多年生亞灌木→多年生灌木。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多年生草本群落在爭奪陽光和空間方面比一年生草本群落更有優勢B.與草本群落相比,灌木群落的垂直結構更加復雜C.多年生亞灌木群落里有草本和亞灌木,其自我調節能力比多年生灌木群落更強D.該沙地主要植被是多年生灌木,與其根系發達,抗風和吸水能力較強有關C9.(2020·江蘇卷,1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些詩句描繪了荷塘的生動景致。下列正確的是()A.荷塘中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構成完整的生態系統B.采用五點取樣法能精確調查荷塘中蜻蜓目昆蟲的種類數C.挺水的蓮、浮水的睡蓮及沉水的水草體現出群落的垂直結構D.影響荷塘中“鷗鷺”等鳥類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人類活動C一、概念檢測1.在群落演替的過程中,物種的組成和數量會發生變化。判斷下列相關表述是否正確。(1)群落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