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次階段性考試歷史試卷滿分100分時間90分鐘一.選擇題(共25題,每題2分,共50分)1.“王”字的甲骨文有言,直、王尊多種寫法。孔子曰:“一貫三為王。凡王之屬皆從王。”《說文解字》解釋為:“王。天下所歸往也。”徐中舒解釋為:“象刃部下向之斧形,以主刑殺之斧鉞象征王者之權威。”這反映了夏、商和西周A.盛行君權神授的觀念B.普遍實行嫡長子繼承制C.王是國家最高統治者D.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王權2.在對待天人關系問題上,孔子重人事,輕鬼神;孟子、荀子分別主張“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韓非子主張無神論;墨子提出人定勝天的“非合”觀點。這說明當時A.人的主體意識在增強B.百東爭鳴局面出現C.儒家思想是正統思想D.諸子思想相互影響3.觀察下圖,這說明漢武帝實行這一制度的根本目的是()A.加強中央集權B.削弱諸侯王的實力C.加強君主專制D.厚待諸侯王的子孫4.表2所示是關于張騫出使西域的文獻記載。三則史料均反映了張騫出使西域表2《史記·大宛列傳》于是面北國始遙于漢妾。然旅寄禽空,其后使往者皆稱將望侯,以為屋(談信)于外國,外國由此信之震疆《史記集郎》蘇林曰:一,開;空,通也。騫開通兩城建張華《博物名》服務使西域,還,得大器、去石榴、明極、國權、首纓等A.解除了匈奴對漢朝的威脅B.豐富了中原人民的物質生活C.促進了西域與中原的聯系D.建立了管理西域的軍政機構5.孝文帝要求鮮卑人穿漢人服飾。說漢語,改鮮卑姓為漢姓,并鼓勵改姓鮮卑貴族與漢族高門士族通婚。孝文帝還頒行均田令,發展農耕經濟。孝文帝上述舉措A.旨在完成北方地區統一B.廢除了漢族高門士族的特權C.解決了土地兼并的問題D.順應了北方民族交融的潮流6.在洛陽含嘉倉出土的唐代武則天時期的磚銘中,反映稅谷產地的州名共出現了九個,其中河北道五(邢、冀、德、魏、滄),河南道一(濮),淮南道二(楚、滁),江南道一(蘇)。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在詔敕中提到:“大河南北,人戶殷繁,衣食之原。租賦尤廣。”這反映出唐朝前期A.全國財賦基本倚重北方B.租庸調制已建以維持C.關系是主要賦稅供應地D.兩稅法實施效果顯著7.下圖是中國古代某一時期實行的賦稅制度。對此相關解讀正確的是()A.魏哲時期開始實施該賦稅制度B.利于保證農民生產時間C.國家對農民人身控制有所加強D.一年分夏秋兩季征收稅8.據下圖所示“漢至唐三省制的形成”,可得出的結論是()A.中央官員品位較低B.制度建設具有延續性C.中央集權逐漸強化D.中書省地位逐步下降9.宋太祖說,“五代方鎮殘慮,民受其禍,朕今選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縱皆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是()A.派文臣做知州B.設“三衡”收精兵C設三可使管財政D.“強干弱枝”“守內虛外”10.僅僅一到兩年,王安石便將各項新法頒布天下,弄得州縣手忙腳亂,造成了“天下洶洶”的混亂局面。由此可知,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之一是()A.王安石的固執己見8.反對派的勢力強大C.變法的推進過于急躁D.變法措施不得人心11.遼朝統治了以東北地區為中心的廣闊地帶,在經濟管理模式上,“漢族、渤海人及其他一些被征服的農耕民族仍以農業為主,契丹及其他有親緣關系的草原民族仍以游牧和漁豬為主。”與此相應。遼在政治上實施南北面官制度。這些措施反映出遼的統治()A.因俗而治B.仿行漢制C.等級森嚴D.重胡輕漢12.北宋與遼、西夏在邊界設置的“植場”,既促進了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也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桂場”是()A.貿易場所B.軍事要塞C.競技場D.牧場13.南宋風俗寶臭《夢雯錄》有云:“街坊以食物、動使、冠梳、領抹、緞匹、花朵、玩具等物,沿門歌叫關撲。”在南宋都城臨安府。小商販們挑著擔子走街串巷,叫賣吃的用的穿的戴的玩的看的,其方式都是“歌叫關撲”。所謂“歐叫”,就是用唱腔來叫賣,吆唱出來如網唱歌。至于“關撲”,則類似于有獎促銷。這反映出宋代()A.城市商業的發展B.市民文化的豐富C.經營模式的突破D.音樂藝術的革新14.西方學者稱中國古代某學說為“.Neo-Confucianism”,這是一種融偶家、佛教和道教等諸因素于一體的哲學,提供了一套維護儒家倫理秩序的形而上學體系。該“學說”是指()A.孔孟儒學B.亞仲舒的新信學C.崔朱理學D.明末清初的儒學15.明太祖采取了一項政治措施后,使得皇權定于一尊,文官與皇帝之間,無復漢代與宋代可見的制衡。絕對的皇權。保護了保守主義,以致質疑當時制度的思想,都難逃政治權力的壓制。該措施是指()A.設立內閣B.設軍機處C.廢除宰相D.密折制度16.明代與蒙古抗衡,西北是一條重要戰線。在今甘肅西部、青海北部直至新疆東部設立了一系列羈縻衛、所。此外,朝廷還派人入藏招撫,承認元朝對當地憎俗首領所加封的稱號。可見,明代()A.理順了與邊疆民族的關系B.始終與蒙古處于對峙狀態C.實施較為靈活的民族政策D.堅持中央政權的統治權威17.下表為明代經濟發展簡表(節選)。這可以用來說明當時()史料出處明中葉以后“夏稅一概征銀,實起于隆慶中”趙翼《陔余叢考》隆慶元年,明穆宗頒布詔令:“凡買賣貨物。值銀一錢以上者,銀錢兼使:一錢以下止許用錢”胡我琨《錢通》A.白銀的貨幣地位被政府認可B.賦役征銀加重了百姓負擔C.銀費錢賤成為社會普遍現象D.重農抑商政策出現了松動18.明朝中期常熟地主譚曉,雇用貧苦鄉民治理低價購得的沼澤地。部分土地改造為良田,收成大增。鑿水池養魚,池上筑舍養豬,余地種植不同的果木蔬菜,順帶捕捉鳥類和昆蟲,此類副產品運到市場,銷售所得“視田之入復三倍”。材料中新現象的出現說明這一地區()A.經營方式多樣B.雇傭關系出現C.小農經濟破壞D.農作物品種多19.“做商一個明顯的特點是群賈而好偶覓值結合清乾隆、嘉慶時期,徽商經營達到極盛,然而從清道光、咸豐時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漸趨衰落”。由此可以推斷徽商的“賈儒結合“實質是()A.傳統商業和先進文化的結合B.傳統文化與近代經濟的結合C.近代商業和官僚的剝削結合D.舊式商貿與權貴的錢權結合20.王陽明認為,“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良知之在人心,無間于賢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圣賢。”這表明,王陽明的心學()A.帶有客觀唯心主義傾向B.隱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C.徹底否定了程朱理學D.嚴厲抨擊了君主專制制度21.晚明時期,朝廷對海外貿易、海上活動時禁時開,時緊時松,但由于其政治統治力的式微。已無法控制海上事務,不得不采取越來越放任的海洋政策,這反而給東南沿海區域的市場和經濟注入了活力。據此可知,當時()A.朝廷積極應對倭寇之患B.東南地區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C.中國已受到全球化影響D.明王朝的封建統治危機初見端倪22.三藩之亂后,清政府與盤踞臺灣島的鄭氏集團再一次進行談判。鄭經要求“請照筑球、高麗外國之例,稱臣奉貢,奉朝廷正朔,受朝廷封爵”,而康熙堅決不同意臺灣比照琉球、高麗之例,認為“臺灣人皆闖人,不得與琉球、高麗比”。這說明康熙對待臺灣問題的態度是A.不允許臺灣變相的獨立3.將其納入對外政策中管理C.通過談判方式逐步解決D.要求其接受中央政府冊封23.下表反映了清朝康熙初年至道光初年人口、耕地及人均耕地的變化情況。據此,能夠被認定的歷史事實是()時間人口(百萬)耕地(萬項)人均耕地(畝)康熙元年(1661年)42.53485.226.34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81.65555.956、76經正十二年(1734年)109.42820.357.50乾隆十八年(1753年)183.68677.583.69惠慶十七年(1812年)333.70727.082.18道光二年(1822年)372.46696.921.82A.糧食畝產呈現增長趨勢B.封建盛世里潛伏著危機C.社會轉型條件漸趨成熟D.廣大民眾生活富足安逸24.從圖一到圖四,本質上反映了A.中央機構逐步精簡B.行政效率不斷提高C.宰相權力不斷削弱D.專制皇權不斷強化25.圖1、圖2分別是隋唐時期運河圖與元代運河、海運圖。這一變化反映了()A.區域間長途販運貿易興盛B.在經濟上對南方的依賴日益明顯C.海上貿易取代了陸上貿易D.政治中心轉移決定交通發展二.非選擇題:(共3題,總分50分。26題18分。27題16分。28題16分)2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戶)占全國戶口數比例人口(戶)占全國人口數比例西漢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楊遠《西漢自北宋中國經濟文化向南發展》材料二“在許多方面,宋朝在中國都是個最令人激動的時代,它統轄著一個前所未見的發展、創新和文化繁榮期。從很多方面來看,宋朝算得上一個政治清明、繁榮和創新的黃金時代。宋朝確實是一個充滿自信和創造力的時代。”—美國學者墨菲《亞洲史》(1)依據材料一歸納表格中數據反映的歷史信息,據此信息說明唐宋時期的經濟現象并簡述其原因。(8分)(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概括指出北宋初期為加強中央集權在地方管理制度上的創新表現。試從文化角度說明“宋朝確實是一個充滿自信和創造力的時代”。(10分)27.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發展史,也是各民族共同推動和維系國家統一的奮斗史。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元朝同宋一樣,把地方分成路、府、州、縣,而實際上元代的地方政權不止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書省管理。行省長官是中央官而親自降臨到地方。……所以行中書省正名定義,并不是地方政府,而是流動的中央政府。------摘自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材料二清朝政府在繼承中國歷代疆域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對邊疆地區的統一,對邊疆地區行使主權,進行有效的管轄,將一個清晰完整的中國邊疆展現在世界面前,在近代以前奠定了中國疆域的版圖。------摘編自成崇德《清代前期邊疆通論(上)》(1)根據材料一,分析元朝行省制度有何創新?除行省制度外,指出元朝對臺灣是如何管理的。(4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清朝前期對西藏的主要管理措施,以及清朝疆域奠定的歷史意義。(12分)28.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8分)材料一唐朝初期開放的對外政策的主要指導思想就是“兼收并蓄”。無論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還是對外交往等方面,始終貫徹這一“兼收并蓄”的思想,表現出一個強大的并且有著領先于世界其他各國文明的帝國的胸襟。這不僅給唐王朝本身帶來了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利益,而且對以后的中國的歷朝歷代及世界各國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摘編自張瑞濤《唐朝初期的對外政策及其影響》材料二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清王朝“責華賤夷”,閉關鎖國,與周邊國家維持著長期的和平。當時,清朝認為中國是優越和強大的,是世界的中心,四周的藩屬鄰國以至海外列國是落后野蠻的,應該向中國朝拜進貢。自中外通商以后,清統治者視來華的西人為非我族類的野蠻人,認為應嚴格加以防范。在這種意識支配下,19世紀初的清朝基本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但仍留廣州一口對外貿易,并不拒絕與各國交往,只是強調對方必須承認中國為天朝上國,追求名義上的藩屬朝貢關系,重視名分禮儀等細節。—據陳小軍《簡論清朝對外政策的演變及特征》(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唐朝初年與清朝前期對外政策的差異及原因。(10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指出唐朝初年與清朝前期對外政策對當時中國社會產生的最大影響。(6分)海口觀瀾湖華僑學校2025屆高一年級期中考試歷史試題答案一、選擇題:1-5CAACD6-10ABBAC11-15AAACC16-20D|CAADB21-25CABDD二、26.【答案】(1)信息:西漢時,南方人口數及占全國人口比例遠遠低于北方;從唐到宋南方人口數急劇增長,而北方人口數及占全國人口比例迅速下降。北宋時南方人口數已經超越北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醫養生與呼吸系統調養考核試卷
- 校招培訓花絮
- 企業內刊定制出版創新創業項目商業計劃書
- 企業定制酒吧解決方案創新創業項目商業計劃書
- 書房椅舒適靠背調節創新創業項目商業計劃書
- 體育旅游路線行業跨境出海項目商業計劃書
- 伐木專用工具創新創業項目商業計劃書
- 2024年度海南省二級注冊建筑師之法律法規經濟與施工題庫檢測試卷A卷附答案
- 健身館健身卡權限變更責任制度
- 美容院美容師服務態度監督制度
- 國家開放大學法律事務專科《民法學(2)》期末紙質考試總題庫2025春期考試版
- 音箱結構優化與音質提升-洞察分析
- 廣東省茂名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7月期末考試 英語 含解析
- 《神志病中西醫結合臨床診療指南抑郁障礙》
- 大學生應急救護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西安歐亞學院
- 2024年瑜伽館瑜伽課程收費標準及退費規則合同3篇
- 互聯網營銷師技能競賽理論考試題庫及答案(濃縮300題)
-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 半自動鉆床說明書(完全)
- 2024-2025年江蘇專轉本英語歷年真題(含答案)
- 遼寧大學《材料力學》2021-2022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工業5G專網構筑新質生產力發展新優勢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