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4文言文閱讀四:對比閱讀
(時間40分鐘,共100分)
(2022?湖北黃岡?中考試題)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
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日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
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
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
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選自《出師表》)
【乙】
都超與謝玄①不善②。苻堅③將問晉鼎④,既已狼噬梁、岐⑤,又虎視淮陰矣。于時朝議遣玄北討,
人間頗有異同之論。唯超曰:“是必濟事⑥”。吾昔嘗與玄共事,見使才皆盡雖履屐⑦之間亦得其任。以
此推之,或必能立勛。”大功既舉,時人咸嘆超之先覺,又重其不以愛憎匿善。
(選自《世說新語?識鑒》),有改動)
【注釋】①鄱超、謝玄:均為東晉大臣。②善:關系友好。③苻堅:前秦君主。④問晉鼎:圖謀奪取
東晉政權。⑤梁、岐:指梁州、岐山一帶地區。⑥濟事:辦成事情。⑦履展:鞋履和木展,形容不起眼的
小事。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詞的意思。
(1)是以先帝簡里以遺陛下()
(2)必能神補網潺,有所廣益()
(3)人間頗有導回之論()
(4)大功既舉()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A.未堂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吾昔學與玄共事
B.愚以為營中之事以此推之,或必能立勛
C.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于時朝議遣玄北討
D.悉以咨本人間頗有異同之論
3.用“/”給文中劃橫線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見使才皆盡雖履屐之間亦得其任
4.翻譯下面的文言語句。
(1)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2)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視淮陰矣。
5.甲文中諸葛亮北上伐魏之前,向朝廷舉薦了一批文臣武將,他們的共同特點是①,乙文中
都超力排眾議,堅定相信謝玄的能力,這表明他既有先知先覺的本領,同時也有②(用乙文原語句
回答)的胸懷。
【答案】1.選拔缺失疏漏不同成功,建立2.A3.見使才皆盡
/雖履屐之間/亦得其任4.(1)一定能夠使部隊團結和睦,德才高低的人各有合適的安排。
(2)(荷堅)已經像惡狼一樣侵吞了梁州、岐州,又像猛虎一般盯住了淮河以南地區。或者(荷堅)
已經貪婪地占據梁州、岐山一帶,又對淮陰地區懷有野心。5.品德忠誠善良“不以愛憎匿善”
【解析】1.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含義,然
后結合句意來推斷詞語意思。
(1)句意為:所以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輔佐陛下。簡拔,選拔。
(2)句意為:一定能夠彌補缺點和疏漏之處,可以獲得很多的好處。闕漏,缺失疏漏。
(3)句意為:大臣中間對此頗有不同看法。異同,不同。
(4)句意為:謝玄大功告成后。舉,成功,建立。
2.A.都是副詞,曾經;
B.動詞,認為'介詞,憑借;
C.介詞,對于'介詞,在;
D.代詞,他們\助詞,的;
故選Ao
3.考查斷句。
句意為:發現他用人能盡其才,即使是一些瑣細的小事,也能處理得恰如其分。“雖”是即使的意思,
句首連詞,字前應斷開。“亦”是也的意思,與“雖”構成了轉折關系,字前應斷開。
故斷句為:見使才皆盡雖/履履之間/亦得其任。
4.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要求:完整,流暢,準確。注意:
(1)必,一定;行陣,行伍,部隊;得所,各得其所;
(2)既,已經;狼,像狼一樣;噬,吞并;虎視,虎視眈眈。
5.第一空:甲末段中的“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點明了這些文臣武將的共同
特點是“悉貞良死節”,即:忠貞誠實、能夠以死報國。
第二空:乙文中的“時人咸嘆超之先覺,又重其不以愛憎匿善”意為:當時的人都贊嘆都超有先見之
明,又推崇他不因為個人的好惡而埋沒別人的才能。由此句可知,都超有“不以愛憎匿善”的胸懷。
【點睛】參考譯文: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人,這些都是善良誠實的人,他們的志向和心思忠誠無二,
所以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輔佐陛下。我認為宮中之事,無論大小,都拿來問問他們,然后施行,一定能夠
彌補缺點和疏漏之處,可以獲得很多的好處。
將軍向寵,性格和品行善良平正,通曉軍事,從前任用的時候,先帝稱贊說他有才干,因此大家評議
舉薦他做中部督。我認為軍隊中的事情,都拿來跟他商討,就一定能使軍隊團結一心,不同才能的人各得
其所。
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西漢興盛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東漢衰敗的原因。先帝在世
的時候,每逢跟我談論這些事情,對于桓帝、靈帝沒有一次不(發出嘆息)感到痛心遺憾的。侍中、尚書、
長史、參軍,這些人都是忠貞誠實、能夠以死報國的忠臣,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那么漢朝的復
興就指日可待了。
【乙】郝超與謝玄不和睦。當時苻堅正想奪取晉朝天下,已經像惡狼一樣吞并了梁州、岐山一帶地區,
又虎視眈眈地企圖侵占淮河以南廣大領土。這時朝廷中商議派謝玄北上討伐,大臣中間對此頗有不同看法。
(只有)鄱超說:“謝玄這個人一定能成功。我過去曾經與他一道在桓溫府中共事,發現他用人能盡其才,
即使是一些瑣細的小事,也能處理得恰如其分,從這些事推斷,任用他一定能使他建立功勛的。”謝玄大
功告成后,當時的人都贊嘆都超有先見之明,又推崇他不因為個人的好惡而埋沒別人的才能。
(2022?江蘇淮安?中考試題)閱讀[甲][乙]兩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甲]《傅子》?H:”言出于口,結②于心。守以不得,以立其身,此君子之信也。”故為臣不信不足
以奉君;為子不信不足以事父。故臣以信忠其君,則君臣之道至睦;子以信孝其父,則父子之情更隆。夫
仁者不妄為,知③者不妄動。擇是④而為之,計⑤義而行之。故事立而功足恃?也,身沒而名足稱也。雖有仁
智,必以誠信為本。蓋以誠信為本者,謂之君子;以詐偽為本者,謂之小人。君子雖殞⑦,善名不減;小人
雖貴,惡名不除。
(節選自《臣軌?誠信章》)
[注釋]①《傅子》:西晉傅玄所著政論著作。②結:牢記。③知:同“智”。④是:正確。⑤計;考慮,
謀劃。⑥恃:依賴。⑦殞:死。
[乙]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日:“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選自《陳太丘與友期行》)
6.請用“/”標出下面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標一處)
此君子之信也
7.解釋文中加點詞語。
①守以不停()②則君臣之道至睦()③太丘舍去()④元方入門不廖()
8.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蓋以誠信為本者,謂之君子。
②日中不至,則是無信。
9.請根據[甲]文內容理解其論述層次,將下面的圖表補充完整。
怎樣“以誠信為本“—?②
“以誠信為本“會如何君子事業成功千古留名
10.[乙]文中“友人”的言行,可以證明[甲]文中“以誠信為本”的觀點。請談談你的理解。
【答案】6.此/君子之信也。7.改變更加離開回頭看
8.①以誠信為本的人,才稱之為君子。②到了中午時分而沒有到,就是沒有信用。9.①言行一致并
堅定不移。②不胡作非為,選擇正確的道義之事。10.乙文中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在中午,但朋友
沒到,這就是不講誠信,可以證明甲文中“以誠信為本”的觀點,說明守信用的人才會受到別人尊重。
【解析】6.本題考查劃分文言文句子節奏的能力。
文言語句的節奏劃分一般以句意和語法結構為劃分依據。主語和謂語之間,謂語和賓語、補語之間一
般要作停頓,謂語中心語和介賓短語之間要停頓。本句句意為:這就是君子的信義了。“此”是主語,“君
子之信”是賓語,中間應斷開。故停頓為:止匕/君子之信也。
7.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象。
①句意:做事專一不改變。移:改變。
②句意:那么君臣之間的相處就更加和睦。益:更加。
③句意:陳太丘不再等候他而離開了。去:離開。
④句意: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家門。顧:回頭看。
8.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注意重點字詞。重點字詞有:
①蓋,句首發語詞;以……為,把……當作;者,……的人;謂,稱作。
②日中,正午時分;至,至!J;則是,就是;無信,不講信用。
9.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
由“言出于口,結于心。守以不移,以立其身,此君子之信也”可知,言語從嘴里說出而發自內心,
堅持這樣做下去,使自己立足于社會,這就是君子的信義了。第一空應填:言行一致并堅定不移。
由“夫仁者不妄為,知者不妄動。擇是而為之,計義而行之。故事立而功足恃也,身沒而名足稱也”
可知,有德行的人不胡作非為,有智慧的人不胡亂行動。選擇正確的去做,考慮到道義了再去行動。第二
空應填:不胡作非為,選擇正確的道義之事。
10.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
由乙文“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可知,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在中午,
但朋友沒到,這就是不講誠信,可以證明甲文中“以誠信為本”的觀點,論證了誠信是人為之本,守信用
的人才會受到別人尊重的觀點。
【點睛】參考譯文:
【甲】《傅子》說:“言語從嘴里說出而發自內心,堅持這樣做下去,使自己立足于社會,這就是君子
的信義了。”所以作為臣子沒有信義是不值得去侍奉君王;作為兒子沒有信義是不值得去侍奉父親。所以
臣子憑借信義效忠他的君王,那么君臣之間的相處就更加和睦;兒子憑借信義孝順他的父親,那么父子之
間的情義就更加濃厚了。有德行的人不胡作非為,有智慧的人不胡亂行動。選擇正確的去做,考慮到道義
了再去行動。所以事業有成就而功勞就有依靠了,身死后名聲也值得稱道了。即使仁愛而多智,也一定要
以誠信為本。以誠信為本的人,才稱之為君子;而以弄虛作假,偽裝假冒為本的人,就是小人。君子即使
死了,但他好的名聲不會減損;小人即使身份顯赫,但他壞的名聲不能消除。
【乙】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在中午。過了中午朋友還沒有到,陳太丘不再等候他而離
開了,陳太丘離開后朋友才到。元方當時年齡七歲,在門外玩耍。陳的朋友問元方:“你的父親在嗎?”
元方回答道:“(我父親)等了您很久您卻還沒有到,已經離開了。“友人便生氣地說道:“真不是人!
和別人相約同行,卻丟下別人先離開了。”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到了中午時分而沒有到,就是
沒有信用;對著孩子罵父親,就是沒有禮貌。”朋友感到慚愧,下了車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頭也不回地
走進家門。
(2022?海南?中考試題)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題。
【甲】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簞。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
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磺綠潭,回清倒影,津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激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節選自酈道元《三峽》)
【乙】
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臉于泉上者,醉翁
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
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但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順溪而漁,
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薪,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
中,弈者勝,跳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節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11.下列加點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A.素潢綠潭(duan)B.飛淋其間(su)
C.飲少輒醉(zh。D.跳籌交錯(gong)
12.給下列加點詞語選擇正確的義項。
(1)①沿溯阻承()②簞多生怪柏()
絕:A.隔斷B.獨一無二C.極(高)D.氣息中止
(2)①有亭翼然地于泉上者()②煩溪而漁()
臨:A.至ljB.居高面下C.將要D.照著字畫模仿
1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14.【甲】【乙】兩文同屬山水散文,都有動靜結合的寫法,請各舉一例。
【答案】ILD12.①A②C①B②A13.(1)即使騎著
飛奔的馬駕著風,也沒有這么快。(2)醉翁的心意(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14.【甲】
示例:素湍綠潭,回清倒影。【乙】示例: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解析】11.本題考查重點字音。
A.演(duan)----(tuan);
B..(su)——(shu);
C.輒(zhe)----(zhe);
D.M(gong)正確;
故選D。
12.本題考查文言文重點詞的理解,注意結合語境確定詞義。
(1)①句意,順流而下和逆流而上都被阻隔。絕,隔斷;故選A。
②句意,江岸的極高的山峰上,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絕,極高的。故選C。
(2)①句意,有一個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于泉水之上的亭子。臨,居高面下;故選B。
②句意,到溪邊釣魚。臨,至上故選A。
13.本題考查文言文語句的翻譯。注意:
(1)御:駕著,駕駛。不以:不如。奔,動詞活用作名詞,指飛奔的馬。
(2)“也”用于表肯定的判斷句。“不在……在……”,前半句作否定,后半句作肯定,確切地說是
個選擇判斷句。
14.本題考查對動靜結合寫法的概括。
在《三峽》中:“素湍”即為白色的急流,為動態,“綠潭”則是靜態,“回清”回旋的清波是動態
描寫,而“倒影”又為靜物,動靜彼此交叉結合,有張有弛;《醉翁亭記》中,從第一句可以看出,蔚然壯
秀的瑯山是靜態,潺潺流淌的釀泉水是動態,山色蒼郁悅目,泉聲琮琮動聽,動靜結合,相映成趣。
【點睛】參考譯文:
甲:在三峽七百里之間,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完全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疊疊的懸崖峭壁,遮擋了
天空和太陽。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
等到夏天水漲,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時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擋了,有時候皇帝的命令要緊急傳
達,這時只要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騎上飛奔的馬,駕著疾風,
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時候,就可以看見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綠的潭水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
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山峰之間有懸泉瀑布,在之上飛流沖蕩。水清,樹榮,山高,
草盛,確實趣味無窮。
乙:沿著山路走六七里,漸漸聽到潺潺的流水聲,是一股水流從兩峰之間飛瀉而下,是釀泉。泉水沿
著山峰折繞,沿著山路拐彎,有一座亭子像飛鳥展翅似地,飛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這亭子的是
誰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給它取名的又是誰呢?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太守和他的賓客們
來這兒飲酒,只喝一點兒就醉了;而且年紀又最大,所以自號“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
賞山水的美景。欣賞山水美景的樂趣,領會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歡唱,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應答,老人彎著腰走,
小孩子由大人領著走,來來往往不斷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邊釣魚,溪水深并且魚肉肥美;用釀泉
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雜七雜八的擺放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辦的宴席。宴會喝酒的樂趣,
不在于彈琴奏樂,投壺的人中了,下棋的贏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時起時坐大聲喧鬧的人,是歡樂的
賓客們。一個臉色蒼老的老人,醉倒在眾人中間,是太守喝醉了。
(2022?河北?中考試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茍堪勵志勤讀,自能循序漸進。惟單讀時文?,無裨實益,宜加以看書功夫。凡經史子集,皆宜
涉獵,但須看全一種,再易他種,切不可東抓西拉,任意翻閱,徒耗光陰,毫無一得。閱書時見有切②于實
用之句,宜隨手摘錄,若能分門別類,積成巨冊,則作文時,可作材料,利益無窮也。
(乙)讀書宜勤懇勿懈,看書宜細心有恒,觀看《史記》,頗切實用,每日規定看十頁,必須自首至尾,
逐句看下。有緊要處,摘錄讀書日記簿;有費解⑧處,另紙摘出,求解于先生。今后若能看完《史記》,明
年更換他書,惟無益之小說與彈詞?,不宜寓目久觀之非徒無益,并有害處也。
(均節選自《鄭板橋家書?濰縣署中諭麟兒⑥》)
①時文:時下流行的文體。多指科舉應試之文。②切:切合。③費解:不好理解。④彈詞:一種把故
事編成韻語,有白有曲、以弦索樂器伴唱的說唱文學。⑤寓目:過日,觀看。⑥這是鄭板橋在濰縣官署中
給兒子的家書。喻,告訴,使人知道。麟兒,鄭板橋之子。
15.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詞語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A.萄堪勵志勤讀單富貴,無相忘(《陳涉世家》)
B.無裨實益必能管補缺漏(《出師表》)
C.凡經史子集,皆宜涉第但當涉第,見往事耳(《孫權勸學》)
D.若能分門別類皆若空游無所依(《小石潭記》)
16.請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閱書時見有切于實用之句,宜隨手摘錄。
(2)觀之非徒無益,并有害處也。
17.從選文中你學到了哪些讀書的方法?請列舉其中的三種。
18.選文中鄭板橋多次使用“宜”字,你從中感受到了怎樣的情感?
【答案】15.D16.(1)讀書的時候看到有切合實用的句子,應當隨手摘錄下來。
(2)看這些東西,非但徒勞沒有什么益處,而且還有害處啊。17.①各種書籍都應當閱讀;
②一種書籍讀透徹,再更換其他種類;③讀書的時候看到有切合句子,應當隨手摘錄下來;④看書要從頭
至尾逐句去看,看到特別關鍵的地方,摘錄到讀書筆記本上;⑤有不好理解的地方,分拿紙摘錄出來,及
時求教。(任舉三點即可)18.示例:我從中感受到了鄭板橋對兒子的諄諄教誨中,語氣懇切,飽
含期望。
【解析】15.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相同,都是如果,假如的意思;
B.相同,都是增加的意思;
C.相同,都是粗略地閱讀的意思;
D.不同,如果/好像;
故選Do
16.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注意重點字詞。重點字詞有:
(1)見,看見、看到;之,的;宜,應該、應當。
(2)徒,徒勞;益,好處。
17.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概括。
由甲文“凡經史子集,皆宜涉獵”可知,凡是經史子集都應當有所粗略地閱讀、瀏覽,即各種書籍都
應當閱讀;
由甲文“但須看全一種,再易他種”可知,一種書籍讀透徹,再更換其他種類;
由甲文“閱書時見有切于實用之句,宜隨手摘錄”可知,讀書的時候看到有切合句子,應當隨手摘錄
下來;
由乙文“必須自首至尾,逐句看下。有緊要處,摘錄讀書日記簿”可知,看書要從頭至尾逐句去看,
看到特別關鍵的地方,摘錄到讀書筆記本上;
由乙文“有費解處,另紙摘出,求解于先生”可知,有不好理解的地方,分拿紙摘錄出來,及時求教。
18.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
“宜”為應當的意思,由甲文“宜加以看書功夫”“皆宜涉獵”“宜隨手摘錄”,乙文“讀書宜勤懇
勿懈,看書宜細心有恒”可知,多處使用表達了鄭板橋對于孩子的要求嚴格、真摯的教導以及對于兒子的
關愛,希望他可以嚴于律己,認真學習,同時也表達了對兒子的期冀。
【點睛】參考譯文:
(甲)如果確實立志勤讀,自然能夠循序漸進,只是如果僅僅讀時下流行的文體,不能增加什么益處,
應當提升自己看書的功夫,凡是經史子集都應當有所粗略地閱讀、瀏覽。只是需要看全其中的一種,再更
換其他的種類,切不可東抓西拉,隨意翻看白白浪費時光,沒有任何收獲,讀書的時候看到有切合實用的
句子,應當隨手摘錄下來,如果能夠分門別類積累成厚重的冊子,那么寫文章的時候可以作為材料,收獲
無窮啊!
(乙)讀書應當勤懇,不要懈怠,看書應當仔細,有恒心,現在看《史記》特別契合實際,每天規定
自己看十頁,必須從頭至尾逐句去看,看到特別關鍵的地方,摘錄到讀書筆記本上,有不好理解的地方,
另外拿紙摘錄出來,向先生求解,今年如果能看完史記,明年再換別的書。只是沒有什么益處的小說和彈
詞,不應當過目,看這些東西,非但徒勞沒有什么益處,而且還有害處啊。
以下為選做題
(2022?山東棗莊?中考試題)閱讀下面兩則文言選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
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
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
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1)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節選自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乙)王冕①者,諸暨②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
忘其牛。或牽牛來責踏田者,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母曰:“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
依僧寺而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旦。(2)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
恬若不見。安陽韓性⑥細聞而異之,錄為弟子,學遂為通儒。
(節選自宋濂《宋學士文集》)
注:①王冕:元末著名畫家、詩人。②諸暨:今浙江境內。③撻:用鞭棍等打人。④長明燈:佛像前
晝夜不熄的油燈。⑤韓性:元末大學者。
19.下列選項中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無從皇書以觀聽婦前篡詞(《石壕吏》)
B.錄畢,串送之雙兔傍地串(《木蘭詩》)
C.執篥映長明燈讀之執策而臨之(《馬說》)
D.父怒,撻之蓮石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20.翻譯下列句子。
(1)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2)安陽韓性聞而異之。
21.甲、乙兩選段最能體現宋濂、王冕好學的一個字分別是
22.宋濂是元末明初文學大家,善于運用對比手法突出人物的特點,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請從兩選
段畫線句子中,任選一處,簡要分析這一手法的作用。
【答案】19.B20.(1)因此,人家多愿意把書借給我。(2)安陽韓性聽說后,認為王冕與眾
不同。(或譯為“安陽的韓性聽說以后對他感到很驚異”也可)21.嗜癡22.示例:(1)
以先達的“叱咄”和“我”的“色愈恭,禮愈至”對比,突出作者一心向學、不怕訓斥的刻苦學習態度。(2)
以佛像的“獰惡可怖”與王冕的“恬若不見”相對比,突出了王冕能夠不被外物干擾、聚精會神讀書的優
秀品質。(意思對即可)
【解析】19.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得到/表達;
B.均譯為“跑”;
C.書/馬鞭;
D.代詞,指王冕/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故選B。
20.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
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有:
(1)以是:因此;以:把;假:借;余:我;
(2)聞:聽說;異:對感到驚異。
21.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甲文“余幼時即嗜學”意思是:我年幼時就非常愛好讀書。“嗜”有“喜歡,愛好”之意,表現了宋
濂的好學;
乙文“兒癡如此”意思是:這孩子想讀書這樣入迷。“癡”有“癡迷”之意,表現了王冕的好學。
22.本題考查表現手法。
甲文畫線句“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意思是:有時遇到他大聲斥責,我的
表情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不敢說一個字反駁。聯系前文“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余
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可知,此句將先達的斥責與“我”恭敬的態度進行比較,運用對比
的手法,突出作者求學時態度恭敬,一心向學、不怕訓斥的刻苦學習態度。
乙文畫線句“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見”意思是:佛像多是泥塑的,一個個面目猙
獰兇惡,令人害怕。王冕雖是小孩,卻神色坦然,好像沒有看見似的。將佛像的面目猙獰兇惡與坦然讀書
的王冕進行比較,運用了對比的手法,突出了王冕能夠不被外物干擾、聚精會神讀書的優秀品質。
【點睛】(甲)參考譯文:
我年幼時就非常愛好讀書。家里貧窮,無法得到書來看,常常向藏書的人家求借,親手抄錄,計算著
日期按時送還。冬天非常寒冷,硯臺里的墨汁都結了冰,手指凍得不能彎曲和伸直,也不放松抄錄書。抄
寫完畢后,便馬上跑去還書,不敢稍微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書借給我,于是我能夠遍
觀群書。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賢的學說,又苦于不能與學識淵博的老師和名人交往,曾經趕到數
百里以外,拿著經書向鄉里有道德學問的前輩請教。前輩德高望重,門人弟子擠滿了他的屋子,他的言辭
和態度從未稍有委婉。我站著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難,詢問道理,俯下身子,側著耳朵恭敬地請教;有
時遇到他大聲斥責,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不敢說一個字反駁;等到他高興了,則又去請教。
所以我雖然愚笨,但最終獲得不少教益。
(乙)參考譯文:
王冕是諸暨縣的人。七八歲時,父親叫他到田境上放牛,他偷偷地跑進學堂,去聽學生念書。聽完以
后,總是默默地記住。晚上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記了,一個人牽了牛來責備牛踩了莊稼。父親大怒,
打了王冕一頓。過后,王冕仍是這樣。王冕的母親說:“這孩子想讀書這樣入迷,為何不由著他呢?”王
冕于是離開家,寄住在寺廟里。一到夜里,他就悄悄地走出去,坐在佛像的膝蓋上,手里拿著書就著佛像
前長明燈的亮光誦讀,書聲瑯瑯一直讀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個個面目猙獰兇惡,令人害怕。王冕
雖是小孩,卻神色坦然,好像沒有看見似的。安陽的韓性聽說這件事,對此感到很詫異,將他收作學生,
王冕發奮學習終于成為一個博學多通的儒生。
(2022?貴州六盤水?中考試題)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甲】
富貴不能淫
孟子
景春日:“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
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
丈夫。”
【乙】
永祚①迎降,城中無一兵。式耙②端坐府中,家人亦散。部將戚良勛③請式耙上馬速走,式耙堅不聽,叱
退之。俄總督張同敞④至,誓偕死,乃相對飲酒,一老兵侍。召中軍徐高⑤付以敕印,屬馳送王。是夕,兩
人秉燭危坐。黎明,數騎至。式相曰:“吾兩人待死久矣。”
(注)①永祚:即王永祚,晚明時任桂林的官員。②式耙:即瞿式耙(si),和張同敞同為抗清名臣。
③戚良勛:瞿式耙的部將。④同敞:張居正的曾孫。⑤徐高:任中軍將軍。
23.請解釋下列加點字詞的意思。
①父角之②丈夫之注也_____________
③乃相對飲酒④晨馳送王___________
24.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不同的一項是()
A.公孫衍、張儀豈不雄大丈夫哉/臣雄知不如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B.丈夫之役也/既加旗,益慕圣賢之道(《送東陽馬生序》)
C.星夕,兩人秉燭危坐/星焉得為大丈夫乎?
D.兩人口賦詩倡和/主人目再食(《送東陽馬生序》)
25.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6.按照【甲】文中孟子提出的“大丈夫”的二個標準,請你判斷【乙】文中瞿式相是否稱得上“大
丈夫”。請結合【甲】【乙】兩文具體內容進行分析。
【答案】23.教導、訓誨行冠禮于是,就囑咐24.B25.(1)
得志的時候和百姓一起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時候獨自走自己的道路。
(2)富貴不能使他迷惑,貧賤不能使他動搖,威武不能使他屈服。26.(1)“式耙堅不聽,
叱退之”,他的部將戚良勛請求他迅速上馬離開,式和堅決不聽,把他喝退回去。式耙誓死不逃不降,體
現了甲文中“行天下之大道”,做事合乎道義;
(2)“俄總督張同敞至,誓偕死”“黎明,數騎至。式相曰:'吾兩人待死久矣’”,面對敵兵,坦
然赴死,體現了甲文中的“威武不能屈”。
【解析】23.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
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象。
(1)句意:父親給予教導。命:教導、訓誨;
(2)句意:男子行加冠禮。冠:行冠禮。
(3)句意:兩個人就開始相對飲酒。乃:于是,就
(4)句意:囑托他騎馬送到永明王那兒去。屬:囑咐
24.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都譯為:真正,確實;
B.舉行加冠禮,名詞用作動詞/帽子,名詞;
C.都譯為:這,這個;
D.都譯為:每天;
故選Bo
25.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翻譯時要注意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特殊句式等特殊情況。
重點詞有:
(1)得:實現;志:志向;由:遵循;獨行其道:獨自走自己的道路。獨:獨自。行:這里是固守;
堅持的意思。道:原則,行為準則。
(2)淫:惑亂,迷惑。使動用法;移:改變,動搖。使動用法;屈:屈服。使動用法。
26.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
甲文中大丈夫三個標準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
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甲文中“行天下之大道”,做事合乎道義。根據乙文“式幫堅不聽,叱退之”,他的部將戚良勛請求
他迅速上馬離開,式耙堅決不聽,把他喝退回去。式耙誓死不逃不降,體現了式相做事合乎道義;再者甲
文中“威武不能屈”,是指不能輕易屈服,根據乙文“俄總督張同敞至,誓偕死”“黎明,數騎至。式耙
曰:'吾兩人待死久矣’”可知,他在面對敵兵,坦然赴死,不屈服于敵人,體現了“威武不能屈”。
【點睛】
【甲】
景春說:“公孫衍、張儀難道不是真正有大志、有作為、有氣節的男子嗎?他們一發怒,連諸侯都害
怕,他們平靜居住下來,天下就太平無事。”
孟子說:“這哪里能算是有志氣有作為的男子呢?你沒有學過禮嗎?男子行加冠禮時,父親給予訓導;
女子出嫁時,母親給予訓導,送她到門口,告誡她說:'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謹慎,
不要違背你的丈夫!'以順從為做人原則的,是妾婦之道。居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
下最正確的位置'禮'上,行走在天下最寬廣的道路'義'上。能實現理想時,就同人民一起走這條正道;
不能實現理想時,就獨自行走在這條正道上。富貴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貧賤不能使他的操守動搖,威武
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這才叫作有志氣有作為的大丈夫。”
【乙】
永祚向大清兵迎降,桂林城中沒有一個士兵守護。式相孤單地端坐在府邸中,他的家人也疏散了。他
的部將戚良勛請求他迅速上馬離開,式相堅決不聽,把他喝退回去。過了一會兒總督張同敞來了,發誓要
和他一同死,兩個人開始相對飲酒,一個老兵在一旁侍候他們。式幫召來中軍徐高把敕文、官印交給他,
囑托他騎馬送到永明王那兒去。這天晚上,他們兩人點上蠟燭在室內正襟危坐。黎明時分,大清部隊的幾
個騎兵來了。式幫說“:我們等死已經等很久了。”
(2022?貴州黔西?中考試題)閱讀古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舜發于吠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
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機其所為,所以動
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戰國】《孟子?告子下》)
【乙】
吾觀史蟠?以不能進遽伯玉②而退彌子瑕?,故有身后之諫;蕭何且死,舉曹參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圉
宜如此也。夫國以(因為)一人興,以一人亡,賢者(賢能的人)不悲其身之死,而憂其國之衰,故必(一
定)復(再)有賢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宋】蘇洵《管仲論》)
注:①史蠟:itqiuo春秋時衛國大臣,以敢諫聞名。②遽伯玉:遽虱。春秋時衛國大臣。③彌子瑕:
春秋時衛國將軍。
27.解釋加點詞的意思。
①必先苦其心志②行拂機其所為
③蕭何耳死④凰宜如此也_____________
28.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
①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夫國以一人興,以一人亡
29.【甲】文用舜等先賢的例子證明要擔當大任,必須經受艱難困苦的磨練,簡要談談你從這段話受到
的啟發。
30.【甲】文中點到的“管夷吾”,即是【乙】文中的管仲。對這位擔當大任的人,蘇洵說“彼管仲
者,何以死哉?”(那個管仲呀,為什么可以沒有薦賢自代就死了呢?),包含了委婉批評色彩。說說批評
了管仲什么。
【答案】27.使……受苦。擾亂。將,將要。本來。28.①所以使他的心受到
震撼,使他的性格堅忍起來,增加他所不具備的能力。
②國家因為一個人而興盛,因為一個人而敗亡。29.人要學有所成,必須刻苦努力,毫不松
懈,經受艱難困苦磨練。30.批評管仲在任時沒有培養出賢能的接班人。
【解析】27.本題考查文言字詞解釋。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結合句意
來推斷詞語的含義。①句意: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惱。苦:使……受苦。②句意:使他的每一行動都不如
意。舌L:擾亂。③句意:蕭何將要死時。且:將:將要。④句意:本來就應該如此啊!固:本來。
28.本題考查句子翻譯。注意以下重點詞語:①動心:使他的心受到震撼;忍性:使他的性格堅忍起
來。②以:因為。
29.本題考查內容理解與拓展。用舜等先賢的例子證明要擔當大任,必須經受艱難困苦的磨練。推而
廣之,就是人要想成功,要想有所成就,就要像這些人一樣,必須經受艱難困苦的磨練。
30.本題考查內容理解。由乙文中“故必(一定)復(再)有賢者而后可以死”可知賢人一定要推選
出賢明的人來,然后才可以安心死去。可是管仲卻沒有這樣做,所以在這里是批評管仲在任時沒有培養出
賢能的接班人。
【點睛】參考譯文:
【甲】舜從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說從筑墻的勞作之中被起用,膠鬲從販魚賣鹽中被起用,管夷吾
被從獄官手里救出來并受到任用,孫叔敖從海濱隱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從奴隸市場里贖買回來并被
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臨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惱,筋骨勞累,使他忍饑挨餓,使他身
處貧困之中,使他的每一行動都不如意,這樣來激勵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堅忍,增加他所不具備的能力。
【乙】我看史鰭,因為不能使衛靈公任用賢臣薄伯玉和斥退寵臣彌子瑕,為此死后進行了尸諫;漢代
蕭何臨死前,推薦了曹參代替自己。大臣的用心,本來就應該如此啊!國家因一個人而興盛,因一個人而
滅亡;賢能的人不為自己的死而感到悲痛,而憂慮國家的衰敗。因此一定要推選出賢明的人來,然后才可
以安心死去。那管仲,怎么可以沒有薦賢自代就撒手人寰了呢?
(2022?內蒙古通遼?中考試題)【甲】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停倭提攜,
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藏,雜然而前陳者,
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
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
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乙】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歐陽公作州?之二年,構亭曰“豐樂”,自為記,以見其名義。既又直
豐樂之東幾百步,得山之高,構亭曰“醒心”,使鞏記之。
凡公與州之賓客者游焉,則必即豐樂以飲。尊醉且勞矣,則必即醒心而望,以見夫群山之相環,云煙
之相滋,曠野之無窮,草樹眾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聞,則其心灑然②而醒,更欲久而忘
歸也。故即其所以然而為名,取韓子退之《北湖》之詩云。噫!其可謂善取樂于山泉之間,而名之以見其
實,又善者矣。
雖然,公之樂,吾能言之。吾君優游3而無為于上,吾民給足而無憾于下。天下之學者,皆為材且良;
夷狄④鳥獸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樂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豈公樂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曾鞏《醒心亭記》)
[注釋]①作州:任知州。②灑然:不拘束的樣子。③優游:悠閑自得。④夷狄:泛指少數民族。
31.請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
(1)但僂提攜()(2)太守之樂其樂也()
(3)率醉且勞矣()(4)而名之以見其實()
32.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⑴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⑵一山之隅,一泉之旁,豈公樂哉?
33.甲乙兩個文段都表現了歐陽修的“樂”,甲文表現了他的“與民同樂”,乙問中曾鞏用哪些句子
表現了歐陽修真正的“樂”?請用原文語句作答。
34.甲乙兩個文段中,歐陽修心懷百姓的精神讓人印象深刻,請你聯系身邊實際,說說當前國家在關
注民生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使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發生了變化。
【答案】31.腰背彎曲的樣子,這里指老年人以……為樂有人取名,命
名32.⑴蒼老的容顏,花白的頭發,醉倒在眾人中間,這是太守喝醉了。
⑵一座山的角落、一池泉水的旁邊,哪里會是歐陽公的快樂所在呢?33.吾君優游而無為于
上,吾民給足而無憾于下。天下之學者,皆為材且良;夷狄鳥獸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34.示例:
解決就業、再就業問題,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城鄉居民居住環境,安排好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
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和醫療衛生需求;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保障職工
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規范分配秩序,充分發揮稅收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作用;關注農村兒童的健康成長,
建立健全農村兒童娛樂場所等等。
【解析】31.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
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象。(1)句意:老年人彎著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領著走。彳區
僂,腰背彎曲的樣子,這里指老年人。(2)句意:太守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啊。樂,以……為樂。(3)句
意:(他們)有人喝醉并且勞累了。或,有人。(4)句意:給它們取名來顯示它們的實際情況。名,取名,
命名。
32.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要求:完整,流暢,準確。注意:(1)蒼,蒼老;頹然,醉醺醺的樣子;乎,
在;者也句式表判斷;(2)隅,角落;豈,難道,哪里。
33.考查篩選信息。根據末段中的“吾君優游而無為于上,吾民給足而無憾于下。天下之學者,皆為
材且良;夷狄鳥獸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樂也”可知,歐陽修真正的“樂”是:吾君優游而無為于上,
吾民給足而無憾于下。天下之學者,皆為材且良;夷狄鳥獸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
34.考查閱讀啟示,開放類試題,符合題目的要求,結合實際生活,言之成理即可。如:農村土地流
轉制度改革、農村集體林泉制度改革、城鄉居民醫療、農民糧食補助提高、增加農民投資、著力加強農田
水質、農村資源、交通、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
【點睛】參考譯文:
【甲】至于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應答,老年人彎著
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領著走,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的,是滁州人們的出游啊。到溪邊來釣魚,溪水深魚兒
肥;用泉水來釀酒,泉水甜酒水清,野味野菜,雜亂地在面前擺開的,這是太守的酒宴啊。宴中歡飲的樂
趣,不在于音樂,投壺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贏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起來坐下大聲喧嘩,是眾位賓客
快樂的樣子。蒼老的容顏,花白的頭發,醉倒在眾人中間,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陽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亂一地,是太守回去賓客跟從啊。樹林枝葉茂密成蔭,禽鳥在高處
低處鳴叫,是游人走后鳥兒在歡唱啊。然而鳥兒(只)知道山林的樂趣,卻不知道游人的樂趣;游人知道
跟著太守游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啊。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
記述這事的人,是太守啊。太守是誰?就是廬陵人歐陽修啊。
【乙】在滁州的西南方,泉水的旁邊,歐陽公出任知州的第二年,建了一座涼亭叫“豐樂亭”,并自
己作記,來說明豐樂亭名稱的由來。之后又徑直向豐樂亭東面走了幾百步,找到山勢高的地方,建了一座
涼亭叫“醒心亭”,讓我為它寫一篇記。
只要歐陽公和州中的賓客來游玩,就一定會到豐樂亭來飲酒。(他們)有時喝醉并且勞累了,就一定會
到醒心亭來觀望風景。(他們)看到那群山環繞白云,水霧滋生蔓延,空曠的原野無窮無盡,花草樹木茂盛
并且山泉巖石秀麗,所見到的美景使人眼花繚亂,所聽到的聲音使人為之一振,于是心胸頓覺清爽、灑脫
而酒醒,更想多留一會兒,忘記了回去。所以根據這個緣故為它取名,這是取自韓愈《北湖》一詩中的句
子。啊!這大概可以稱得上是善于在山水之間尋找快樂了,而給它們取名來顯示它們的實際情況,又是更擅
長的了。
雖然如此,歐陽公真正的快樂,我是能說出的。我們的國君在上能悠然自得、無為清靜,我們的人民
在下生活充裕、沒有怨恨。天下求學的人都賢德有才能;四方的少數民族以及鳥獸草木的生長,都適得其
所,這才是歐陽公的快樂!而一座山的角落、一池泉水的旁邊,哪里會是歐陽公的快樂所在呢?他只不過是
在這里寄托他的情趣。
(2022?吉林?中考試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
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
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
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轍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
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
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炸然若神人;余則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
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今雖耄老,未有所成,猶幸預君子之列,而承
天子之寵光,綴公卿之后,日侍坐備顧問,四海亦謬稱其氏名,況才之過于余者乎?
(節選自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乙】
求業之精別無他法日專而已矣。諺曰“藝多不養身”,謂不專也,吾掘井多而無泉可飲,不專之咎也。
諸弟總須力圖專業。如九弟志在習字,亦不必盡廢他業。但每日習字工夫,斷不可不提起精神,隨時隨事,
皆可觸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專嗜否?若志在窮經,則須專守一經;志在作制義,則須專看一家
文稿;志在作古文,則須專看一家文集。作各體詩亦然,作試帖亦然,萬不可以兼營并鷲,兼營則必一無
所能矣。
(節選自曾國藩《曾國潘家書》)
35.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序”是一種文體,分為書序和贈序。《送東陽馬生序》是一篇書序。
B.古時男子二十歲舉行加冠儀式,表示已經成人。
C.古代一般稱“有才德的人”為“君子”,“猶幸預君子之列”中的“君子”則指有官位的人。
D.“綴公卿之后”“四海亦謬稱其氏名”中“綴”和“謬稱”皆為謙辭。
36.下而句中加點詞語解稱不正確的一項是()
A.無從篡書以觀致:得到B.援疑原理質:詢問
C.媵人持湯沃灌湯:菜湯D.右備容昊臭:香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學年山西省呂梁市蘊華國際雙語學校九年級數學第一學期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
- 2025屆江蘇省溧水區九年級數學第一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
- 河北省高陽縣2025屆物理八上期末統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云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內經選讀》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屆山東省青島市四區聯考數學九上期末統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非虛構寫作》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二零二五年度環保材料認證材料員聘用合同30
- 二零二五年度汽車零部件車輛運輸合同示范文本
- 二零二五年教育用品采購合同智慧錦集
- 2025版全新升級按揭服務型二手房交易合同樣本
- 2025年北京市中考招生考試數學真題試卷(真題+答案)
- 2025年放射工作人員放射防護培訓考試題及答案
- 2024南陽農業職業學院輔導員招聘筆試真題
- 2024年發展對象培訓結業考試真題
- 肺結節中醫課件
- 醫院安全生產包括哪些方面
- 護理核心制度考試試卷(附答案)
- 汽車之夜活動方案
- 電氣識圖與CAD制圖課件:常用電氣元件的識圖與制圖
- DB 3707∕ T 6-2019 濰坊市醫療衛生行業基層黨建工作標準
- 主持稿怎么寫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