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11頁2024-2025學年陜西省西安西工大附中高一(上)月考物理試卷一、單選題:本大題共7小題,共28分。1.下列物理量為標量的是(
)A.速度 B.加速度 C.平均速率 D.平均速度2.在運動會實心球比賽中,某同學以15.60米的成績獲得所在年級的第一名。這里記錄的成績是指(
)A.比賽中實心球發生的位移大小
B.比賽中實心球經過的路程
C.既是實心球發生的位移大小,又是實心球經過的路程
D.既不是實心球發生的位移大小,也不是實心球經過的路程3.現在的物理學中加速度的定義式為a=v?v0Δt,而歷史上有些科學家曾把相等位移內速度變化相等的單向直線運動稱為“勻變速直線運動”(現稱“另類勻變速直線運動”),“另類加速度”定義為A=v?v0Δx,其中v0和v分別表示某段位移Δx內的初速度和末速度。某一物體做加速運動,滿足A. B. C. D.4.為了推動“西咸一體化”,加大了西咸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某段道路,公交車道和自行車道平行且筆直。小明騎自行車勻速運動,經過一公交站,當自行車的車頭與公交車車頭對齊時,公交車以恒定的加速勻加速啟動。公交車勻加速期間,運動了x0時,其車頭又與自行車的車頭對齊。則此過程中的公交車車頭和自行車車頭之間的最大距離為(
)A.x02 B.x04 C.5.酒后駕駛會導致許多安全隱患,這是因為駕駛員的反應時間變長。反應時間是指駕駛員從發現情況到采取制動的時間。如表中“思考距離”是指駕駛員發現情況到采取制動的時間內汽車的行駛距離;“制動距離”是指駕駛員發現情況到汽車停止行駛的距離(假設汽車制動加速度都相同)。速度(m/s)思考距離(m)制動距離(m)正常酒后正常酒后157.515.022.530.02010.020.036.746.72512.525.054.266.7分析如表可知,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駕駛員正常情況下反應時間為0.5s
B.駕駛員酒后反應時間比正常情況慢0.5s
C.駕駛員采取制動措施后汽車加速度大小為3.75m/s2
D.當車速為25m/s時,發現前方6.如圖所示,電動公交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出站,運動過程中連續經過R、S、T三點,已知ST間的距離是RS的3倍,RS段的平均速度是5m/s,ST段的平均速度是10m/s,則公交車經過S點時的瞬時速度為(
)A.3.0m/s B.7.0m/s C.11.0m/s D.13.0m/s7.瑞士阿爾卑斯山的勞特布倫嫩跳傘區是全球最美的跳傘地之一,每一年都吸引了無數跳傘愛好者匯聚此地,某日一跳傘愛好者以5m/s的速度豎直勻速降落,在離地面?=10m的地方掉了一顆扣子,跳傘運動員比扣子晚著陸的時間為(扣子受到的空氣阻力可忽略,g取10m/s2)A.2
s B.2s C.1
s D.(2?二、多選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18分。8.質點做直線運動的位置坐標x與時間t的關系為x=5+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國際單位制單位),則該質點A.第1s內的位移是11m B.前2s內的平均速度是7m/s
C.任意相鄰1s內的位移差都是1m D.任意1s內的速度增量都是2m/s9.做直線運動的某質點的位移—時間圖像(拋物線)如圖所示,P(2,12)為圖線上的一點。PQ為過P點的切線,與x軸交于點Q(0,4),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質點做勻減速直線運動
B.質點經過P點時的速度大小為6m/s
C.質點的加速度大小為2m/s2
D.0~1s10.如圖所示,質點在O點由靜止開始勻加速運動,經過時間t運動到A點,速度大小為v1,加速度大小為a1,速度變化量大小為Δv1,再以加速度a2經過時間2t運動到B點,速度大小為v2,速度變化量大小為Δv2A.a1a2=811B.a三、實驗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8分。11.某同學利用如圖(a)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物體做直線運動時平均速度與時間的關系。讓小車左端和紙帶相連。右端用細繩跨過定滑輪和鉤碼相連。鉤碼下落,帶動小車運動,打點計時器打出紙帶。某次實驗得到的紙帶和相關數據如圖(b)所示。
(1)已知打出的圖(b)中相鄰兩個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均為0.1s。以打出A點時小車位置為初始位置,將打出B、C、D、E、F各點時小車的位移Δx及從A點到各點之間的平均速度,填到表中。位移區間ABACADAEAFΔx(cm)6.6014.6024.0034.9047.30v66.073.080.087.394.6(2)根據表中數據得到小車平均速度v?隨時間Δt的變化關系,從實驗結果可知,小車運動的v??Δt圖線可視為一條直線,在圖(c)中補全實驗點并用直線擬合出運動圖像。
(3)若此直線用方程v?=k?Δt+b表示,其中k=______m/s;(結果均保留3位有效數字)
(4)根據(3)中的直線方程可以判定小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得到打出A點時小車速度大小vA=______,小車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12.利用超聲波遇到物體發生反射的特性,可測定物體運動的有關參量。圖甲中儀器A和B通過電纜線連接,B為超聲波發射與接收一體化裝置,儀器A提供超聲波信號源而且能將B接收到的超聲波信號進行處理并在屏幕上顯示其波形。現固定裝置B,并將它對準勻加速行駛的小車C,使其每隔固定時間6T發射一短促的超聲波脈沖,圖乙中1、2、3為B發射的超聲波信號,1′、2′、3′為對應的反射波信號。接收的反射波滯后時間已在圖中標出,已知超聲波在空氣中的速度為v,則:
(1)如圖丙。以B為坐標原點,車運動方向為正,三次反射超聲波時車尾的位置坐標分別是xⅠ、xⅡ、xⅢ。以乙圖中峰值“1”為計時起點,三次反射超聲波的時刻為lⅠ、lⅡ、反射超聲波時,車尾坐標xⅠ=xⅡ=xⅢ=反射超聲波的時刻tⅠ=tⅡ=tⅢ=(2)結合如表數據,計算汽車在此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為______(結果不必小數表示)。四、計算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36分。13.水平桌面上有兩個玩具車A和B,兩者用一輕質細橡皮筋相連,在橡皮筋上有一紅色標記R。在初始時橡皮筋處于拉直狀態,A、B和R分別位于直角坐標系中的(0,2d)、(0,?d)和(0,0)點。已知A從靜止開始沿y軸正向做加速度大小為a的勻加速運動;B平行于x軸朝x軸正向勻速運動。在兩車此后運動的過程中,標記R在某時刻通過點C(d,d)。假定橡皮筋的伸長是均勻的,也就是說,運動過程中AC與BC長度之比不變。求B運動速度的大小。
14.我們曾利用“微元法”,通過以“不變”代替“變化”的近似手段,又經過“極限”處理,得出“v?t圖像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的結論。試回答以下問題:
(1)一個運動的質點1v?x圖像如下,則下圖中曲線與x軸圍成的陰影部分面積的含義是什么?請簡要講明道理。
(2)解決以下問題:一只蝸牛從地面上開始沿豎直電桿上爬,它上爬的速度v與它離地面的高度?之間滿足的關系是v=lv0l+?,其中常數l=20cm,15.一長為L的金屬管從地面以v0的初速度豎直上拋,管口正上方高?處有一小球同時自由下落,金屬管落地前小球從管中穿過。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空氣阻力,不考慮金屬管落地后的反彈,問:
(1)若小球在金屬管上升階段穿過管,則v0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若小球在穿過管的過程中,金屬管一直處于下降階段,則v0需要滿足什么條件?此時?和L需要滿足什么關系?(本題所有結果不必取“=”號)
答案解析1.C
【解析】解: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時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的物理量,都是矢量,只有平均速率是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標量,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即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時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的物理量是矢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標量,按此判斷即可。
本題是一個基礎題目,就是看學生對矢量和標量的掌握。2.D
【解析】解:在運動會實心球比賽中,某同學以15.60米的成績獲得所在年級的第一名,這里的15.60米指的是實心球拋出點到落地點的水平距離,所以15.60m既不是實心球發生的位移大小,也不是實心球經過的路程,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位移是由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表示;路程表示運動軌跡的長度。
解決本題的關鍵理解路程和位移的區別及聯系。位移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可以用由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表示。路程表示運動軌跡的長度,只有大小,沒有方向。在單向直線運動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3.C
【解析】解:若A不變,且A>0,相等位移內速度增加量相等,則知平均速度越來越大,所以相等位移內所用時間越來越少,由a=v?v0t可知,a越來越大,v?t圖像的切線斜率越來越大,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根據題意利用A的條件分析相等速度變化對應的時間的變化情況,再結合加速度公式分析加速度的變化情況,最后判斷4.B
【解析】解:設兩車車頭從第一次對齊到第二次對齊所用時間為t0,公交車的加速度為a,自行車的速度為v0,兩車在此過程通過的位移相同均為x0,根據運動學公式,則x0=v0t0=12at02,當兩車共速時,兩車車頭之間的距離最大,設此時用時為t1,則此時自行車的位移為x自=5.C
【解析】解:A、在制動之前汽車做勻速運動,由正常情況下的思考距離s與速度v,則由s=vt可得t=sv=7.515s=0.5s,故A正確;
B、在制動之前汽車做勻速運動,由酒后情況下的思考距離s與速度v,則有t′=s′v′=1515s=1s,則酒后比正常情況下慢0.5s,故B正確;
C、駕駛員采取制動措施時,有一反應時間.以速度為v=15m/s為例:若是正常情況下,制動距離減去思考距離才是汽車制動過程中的發生的位移s=22.5m?7.5m=15m,由v2=2as可得:a=v22s=1522×15m/s2=7.5m/s6.A
【解析】解:由題知,電動公交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且設RS段的距離為x,則ST段的距離為3x,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為a,根據題意有vRS?=xt1=vR+vS2=5m/s,vST?=3xt2=vS+vT27.C
【解析】解:由題意知,扣子做初速度為5m/s,加速度為重力加速度的勻加速運動,落地時位移為10m,根據位移時間關系x=v0t+12at2
代入數據有:
10=5t1+12×10t12
求得扣子落地時間:8.BD
【解析】解:A、t0=0時刻質點處于x0=5m的位置,則t=1s時,質點的位置坐標x1=5+5×1+12m=11m,則第1s內的位移為Δx1=x1?x0=11m?5m=6m,故A錯誤;
B、第2s末的位置坐標:x2=5+5×2+22m=19m,則前2s內的位移為Δx2=x2?x0=19m?5m=14m,則前2s內的平均速度為v?=Δx2t2=142m/s=7m/s,故B正確;
CD9.AC
【解析】解:AC、由于質點的位移—時間圖象為拋物線,結合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公式x=v0t+12at2,v0=8m/s,時刻t=2s時位移為:x=12m,代入解得:a=?2m/s2,圖中圖象對應的函數關系為x=8t?t2,即質點做勻減速直線運動,質點的加速度大小為a=2m/s2,保持不變,故AC正確;
B、t=2s時,質點的速度大小為:v2=v0+at=8m/s?2×2m/s=4m/s,所以質點經過P點時的速度大小為4m/s,故B錯誤;
D、10.ACD
【解析】解:設水平向右為正方向,質點由O到A過程,OA=2BO=2L,2L=OA=12a1t2,速度大小為v1=a1t,再以加速度a2經過時間2t運動到B點,AB=?3L=v1×2t?12a2(2t)11.70.6
b
2k
【解析】解:(2)根據描點法作圖,作圖時使盡量多的點落在直線上,不能落在直線上的要均勻分布在直線兩側舍棄個別相差較遠的點,所作圖像如圖所示:
(3)從實驗結果可知,小車運動的v??Δt圖線可視為一條直線,圖像如上圖所示;
此直線用方程v?=kΔt+b表示,由圖像的斜率k=95?590.51cm/s2=70.6cm/s2
圖像的縱截距b=59.0cm/s
(4)小球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由位移公式x=vAt+12at2
變形得xt=vA+12at
即v?=vA+12at
故12.vT
1.5vT
2.5vT
T
7.5T
14.5T
8v819T【解析】解:(1)反射超聲波時,車尾坐標就是接收到超聲波時距離超聲波信號源的距離,小車第一次反射超聲波時,車尾坐標為
xⅠ=v?2TT=vT
小車第二次反射超聲波時,車尾坐標
xⅡ=v?3T2=1.5vT
小車第三次反射超聲波時,車尾坐標
xⅢ=v?5T2=2.5vT
由圖乙可知,從發出超聲波到小車第一次反射超聲波的時刻為
tⅠ=12×2T=T
從第一次接受到超聲波帶第二次接受到超聲波的時間間隔t1=6T+1.5T?T=6.5T
從發出超聲波到小車第二次反射超聲波的時刻為tⅡ=t1+tⅠ=T+6.5T=7.5T
從第二次接受到超聲波帶第三次接受到超聲波的時間間隔t2=6T?1.5T+2.5T=7T
從發出超聲波到小車第三次反射超聲波的時刻為tⅢ=tⅡ+t2=7.5T+7T=14.5T
(2)從第一次接受到超聲波到第二次接收到超聲波行駛的距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離職后工作交接協議
- 離職保險轉移協議
- 家具設計需求調研協議
- 家族事業合伙協議章程范文
- 新聞稿撰寫及發布合作協議
- 智能硬件產品開發與銷售合作協議
- 建筑垃圾清運工程協議模板合同6篇
- 【正版授權】 IEC 62232:2025 EN-FR Determination of RF field strength,power density and SAR in the vicinity of base stations for the purpose of evaluating human exposure
- 2025年工程造價師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25年環境科學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及答案
- 國際貿易學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西安交通大學
- DL-T1098-2016間隔棒技術條件和試驗方法
- 人文英語1-國開機考答案
- JT-T-904-2014交通運輸行業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定級指南
- TD/T 1069-2022 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驗收規范(正式版)
- 江蘇醫療美容主診醫師
- 2024專升本英語答題卡浙江省
- 2024年濟南市槐蔭區九年級語文中考三模試卷附答案解析
- DB50T 1579-2024 大米生產加工技術規范
- 家電售后服務管理辦法
- 婦科十味片改善月經不調的臨床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