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暑假作業】作業13 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新(原卷版)_第1頁
【高二暑假作業】作業13 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新(原卷版)_第2頁
【高二暑假作業】作業13 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新(原卷版)_第3頁
【高二暑假作業】作業13 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新(原卷版)_第4頁
【高二暑假作業】作業13 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新(原卷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作業13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新一、三省六部制1.三省六部制的特點(1)相權三分:中書省起草政令,門下省審核政令,________執行政令。(2)職掌分明:三省職權按行政程序劃分,一切政令由起草(中書)、審核(________)至執行(尚書),都經由三省處理。(3)節制君權:皇帝所頒政令,未經__________通過,不能施行;以相權節制君權,可彌補君主才干之不足。2.三省六部制的作用(1)三省之間既相互牽制,又互為補充,分工明確,提高了___________。(2)完整的相權被分割,避免權臣獨攬大權,有利于加強_____________。(3)尚書省下設六部,分別貫徹各種政令,處理日常事務,提高唐朝辦事效率。二、兩稅法的意義(1)統一了稅制,這樣既簡化了征課名目,又可使賦稅相對確定,保證了國家______________;從制度上避免官吏亂攤派的可能。(2)改變了戰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賦役制,唯______________宗,放松了對農民的人身控制。(3)擴大了征稅面,貴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稅,擴大了稅源,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相對減輕了農民負擔。(4)_____________是賦稅制度史上的轉折點,它標志著征稅標準由以人丁為主逐漸過渡到以土地財產多少為主,是我國賦稅制度的一大變革和進步。1.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提出了“每年十月”赴朝廷應試的定期,明確了州縣地方預試。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明確了士人可以“投碟自舉”下層寒士得不到舉薦者“亦聽自舉”。這說明了()A.九品中正制產生 B.察舉制被完全廢除C.科舉制度的完善 D.世卿世祿制被廢除2.下表為唐代租庸調制部分內容。這從側面反映了()21—60歲男丁每年向國家繳納租粟2石庸絹60尺,可代替服勞役20天調絹2丈、綿3兩或布2丈5尺、麻3斤A.耕織結合的生產方式 B.農民賦役負擔沉重C.農民生產時間有保證 D.賦役繳納內容為實物3.唐朝實行的兩稅法:“居人之稅,秋、夏兩征之”“惟以資產為宗,不以丁身為本”“戶無主客,以見(現)居為簿,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兩稅法()A.緩解了土地兼并和社會矛盾 B.減輕了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C.繼承了租庸調制的征稅原則 D.因稅制合理受到地主階級支持4.下列史料反映的是(

)進士科始于隋大業中,盛于貞觀、永徽之際。……其艱難謂之“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溆欣纤烙谖膱稣?,亦所無恨。故有詩云:“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王定?!短妻浴肪?《散序進士》A.世襲制 B.察舉制C.九品中正制 D.科舉制5.在中國古代賦稅史上,因確立了“量出制入”“以資計稅”“貨幣征稅”等原則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稅制改革是()A.初稅畝 B.編戶齊民C.兩稅法 D.攤丁入畝6.下圖反映的選官制度是()A.科舉制 B.察舉制C.九品中正制 D.世官制7.唐朝前期,國家要在關中一帶修建一項大型水利工程,這項工程從決策到實施須涉及眾多政府機構,按制度規定其正確的運作程序是()A.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工部 B.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工部C.門下省-尚書省-中書省-工部 D.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工部8.隋唐科舉考試設進士科,歲取不過三十人,最多也不過八十人。到了宋代,取士人數與日俱增,每次錄取人數一般在五百人以上,最多時竟達一千人。宋太宗在位21年,由科舉為官者近萬人。仁宗在位41年,僅由進士得官者就有4517人。這說明了宋朝()①提倡文治,擴大科舉規模②官僚隊伍膨脹,容易引起冗費③開始任用高官主持科舉考試④增加考試科目,以進士為主A.①② B.①④C.③④ D.①②③9.(2022·全國·高考真題)西晉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開府,坐鎮地方,手握重權。唐玄宗在京城專門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諸王,由宦官管理,稱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孫院”。此后,唐朝沿用該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對皇子皇孫的安置(

)A.削弱了藩鎮勢力 B.強化了分封體制C.凸顯了專制集權 D.動搖了宗法制度10.(2022·湖南·統考高考真題)據下表可知(

)時間事件隋文帝開皇十五年(595)廢除九品中正制隋煬帝大業二年(606)始置進士科唐高祖武德七年(624)恢復九品中正制唐太宗貞觀初年(627)再度廢除九品中正制A.世家大族沒落 B.科舉制存在嚴重弊端C.門閥觀念強化 D.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續11.(2022·浙江·統考高考真題)唐初,三省長官是當然的宰相,他們常在政事堂共商國家大事。后來,皇帝又時而指定某些級別略低的官員參加政事堂會議,這些人事實上已加入宰相集團。會議所作決策以文字形式報皇帝批準,付外執行?;实鄞伺e的主要目的是A.調整好中央與地方的關系 B.將知識分子引入統治集團C.集思廣益以減少決策失誤 D.分散相權以強化君主權力12.(2020·全國·統考高考真題)材料張九齡(678~740),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人。七歲能文,進士及第后步入仕途,開元年間官至宰相,成為秦至唐在統一王朝任官級別最高的嶺南人。張九齡為政注重民生疾苦,輕刑罰,薄賦斂,扶持農桑。其為人忠誠耿介,敢于進諫,亦終因此罷相,后有人認為這是唐朝由治到亂的分水嶺。張九齡有《曲江集》傳世,其詩清新自然,其文高雅嚴整。嶺南多被時人視為蠻荒之地,而在張九齡的筆下,卻是山明水秀,風光無限。他曾主持開大庾嶺新路,便利了嶺南與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