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考點過關練1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考試要求1.通過了解石器時代中國境內有代表性的文化遺存,相識它們與中華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產生的關系;通過甲骨文、青銅銘文及其他文獻記載,了解私有制、階級和早期國家的特征。2.通過了解春秋戰國時期的經濟發展和政治變動,理解戰國時期變法運動的必定性;了解老子、孔子的學說;通過孟子、荀子、莊子等了解“百家爭鳴”的局面及其意義。3.通過了解秦朝的統一業績和漢朝削藩、開疆拓土、尊崇儒術等舉措,相識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及鞏固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通過了解秦漢時期的社會沖突和農夫起義,相識秦朝崩潰和兩漢衰亡的緣由。[題組沖關]題組一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1.距今約1萬年,中國進入新石器時代。下列屬于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的是()A.元謀人遺址 B.北京人遺址C.藍田人遺址 D.龍山文化D新石器時代是指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時代,A、B、C三項都是舊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龍山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遺存。2.“芒芒禹跡,畫為九州”“夏有亂政,作禹刑”“鯀作城郭”,上述信息所反映的歷史現象是()A.禪讓制形成 B.王的出現C.早期國家誕生 D.世襲制的確立C法律和城郭被看作是國家機器,依據地域而不是血緣關系劃分版圖是國家和氏族的重要區分之一,因此材料主要反映了早期國家的誕生。3.(2024·1月廣東學業水平合格考)據史料記載,周武王因神農氏的后代文叔知禮守節,便將其封于許,建立許國。其后人便以國名“許”為姓。由此可知,與許姓來歷有關的制度是()A.分封制B.郡縣制C.禪讓制D.禮樂制A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為了進行有效的統治,周王將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分封到各地做諸侯,建立諸侯國。依據題干材料可知許國是周王分封的一個諸侯國,其后人便以國名“許”為姓。因此與許姓來歷有關的制度是分封制。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項。4.商周時期最主要的手工業生產部門是()A.絲織業 B.青銅鑄造業C.冶鐵業 D.煮鹽業B商和西周是我國奴隸制社會經濟發展并走向旺盛的時期,青銅鑄造業是手工業生產中的主要部門。[核心精要]一、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1.從文化到文明2.分封制的實質3.分封制和宗法制(1)分封制是西周加強疆域管理的一種行政制度,它依據血緣關系實行分封,起到了鞏固政權的作用,但在周王室衰微后造成分裂割據。(2)西周的宗法制以嫡長子繼承制為核心,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血緣關系,也是政治上君臣隸屬關系。4.井田制的特點(1)周王把土地層層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能轉讓與買賣,并要向周王交納貢賦。(2)庶民和奴隸在貴族封地上耕種,遭遇著殘酷的剝削和奴役。(3)耕地非常規整,成方塊狀,形同井字,被稱為“井田”。題組二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5.春秋戰國時期促進華夏認同的干脆因素是()A.兼并斗爭 B.鐵器運用C.各國變法 D.商業興盛A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干脆推動了華夏認同觀念的形成,故選A項。6.商鞅變法規定:“僇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這表明商鞅實行()A.什伍連坐 B.嘉獎軍功C.重農抑商 D.推行縣制C由材料“本業”“末利”可知,在封建社會,“本業”指農業,“末利”指商業,材料中對于努力耕織,生產粟帛多的人要進行嘉獎,就是重農抑商政策的內容。7.(2024·1月廣東學業水平合格考)戰國時期,齊國在其都城臨淄旁邊設置稷下學宮,吸引了不同學術流派的學者前往講學和著述。這種現象的出現反映了()A.百家爭鳴 B.獨尊儒術C.三教合一 D.心學興起A依據題干“戰國時期,齊國在其都城臨淄旁邊設置稷下學宮,吸引了不同學術流派的學者前往講學和著述”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凡到稷下學宮的文人學者不論其學術派別、政治傾向,都可自由發表見解,說明稷下學宮是一個學術溝通的重要場所,為各個學派的溝通供應了便利,同時也促進了社會的發展,這種現象的出現反映了百家爭鳴。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項。8.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百家爭鳴局面。其中,主見“無為而治”的是()A.儒家 B.道家C.法家 D.墨家B“無為而治”是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的思想。二、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1.戰國時期的變法運動變法背景:戰國兼并斗爭日益猛烈。變法目的:富國強兵。變法性質:封建地主階級的政治變革。變法結果:建立了君主專制中心集權國家政治體制。eq\a\vs4\al(變法,措施)eq\b\lc\{(\a\vs4\al\co1(\b\lc\\rc\}(\a\vs4\al\co1(重農抑商,嘉獎耕,織拆大分小,推動,土地私有制發展))\a\vs4\al(經,濟),\b\lc\\rc\}(\a\vs4\al\co1(嘉獎軍功,剝奪和,限制貴族特權,\a\vs4\al(什伍連坐,相互糾),察告發推行縣制,,君主集權))\a\vs4\al(政,治)))2.孔子的思想體系3.百家爭鳴題組三秦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9.(2024·1月廣東學業水平合格考)“統一之后,他所行的第一事,便是改定有天下者之號,稱為皇帝。命為制,令為詔。”材料中的“他”指的是()A.周武王 B.秦始皇C.漢高祖 D.漢武帝B結合所學學問可知,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創立了皇帝制度,自稱“始皇帝”,并規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稱“朕”,皇帝的吩咐為“制”或“詔”,這一系列規定旨在強化皇權,突出皇權的至高無上,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項;A、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解除。10.秦朝建立后,統一車軌、文字、貨幣和度量衡,其主要目的是()A.鞏固國家統一 B.促進經濟溝通C.加強思想限制 D.增加政府收入A秦朝大規模推行鞏固國家統一的措施,如統一車軌、文字、貨幣和度量衡。三、秦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1.秦中心官制的內在關系2.秦朝中心集權制度一個集中:權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兩對沖突:皇權與相權的沖突,中心與地方的沖突。三個中心官職: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四級地方機構:郡、縣、鄉、里。題組四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11.如圖為古代中國某朝代的中心權力架構示意圖。該朝代是()A.秦朝 B.西漢C.西晉 D.隋朝B漢武帝繼位后,為加強皇權,減弱丞相權力,設立干脆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12.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在對策中說:“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這表明他主見()A.百家爭鳴 B.減輕賦稅C.鹽鐵官營 D.尊崇儒術D材料中董仲舒認為諸子百家不同的觀點不利于思想的統一。因此,他主見“尊崇儒術”,因此D項正確;其他三項不合題意,可解除。13.下表顯示了東漢中后期部分皇帝的繼位年齡及壽命,這一現象導致()皇帝和帝殤帝順帝沖帝質帝繼位年齡1011128卒年2723039A.“七國之亂”的爆發 B.“焚書坑儒”的結局C.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權 D.“中朝”制度的出現C依據表格可知,東漢皇帝大多年幼早逝,皇帝年幼,不能主政,大權就由外戚駕馭,皇帝長大后,為了親自行使君權就要依靠宦官,除掉外戚,就又出現宦官專權的現象,如此反復循環,致使東漢出現了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權的現象,C項符合題意;“七國之亂”出現在西漢,“焚書坑儒”與題干無關,“中朝”制度出現于漢武帝時期,A、B、D三項均可解除。14.下列對兩漢文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史記》是一部編年體通史B.《漢書》是一部紀傳體通史C.《神農本草經》是關于中醫理論的著作D.105年,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D《史記》是紀傳體著作,《漢書》是斷代史著作,《神農本草經》是藥物學著作,故A、B、C三項錯誤。1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材料二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得到百姓的擁護)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孟子·盡心章句下》材料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王制》(1)三段材料集中反映了先秦儒家的哪一重要思想?(2)材料一中孔子認為治理國家最關鍵的是什么?結合所學學問,指出要達到這一目的,孔子認為統治者應怎么做?(3)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孟子的哪一觀點?依據這一觀點,孟子認為統治者應當怎樣做?[答案](1)思想:民本、人文思想。(2)關鍵:取信于民。做法:統治者應為政以德,關切愛惜百姓。(3)觀點:“民貴君輕”。做法:統治者應“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四、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1.漫畫圖解“推恩令”2.董仲舒的新儒學成為正統思想的緣由(1)漢初的黃老之學無法解決漢武帝時期加強中心集權的問題,漢武帝急需新的學說來維護統治。(2)董仲舒兼采百家學說,對儒家思想進行改造,使其具有綜合性、時代性和好用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公路標志標線施工質量管理體系及保證措施
- 2025年貴州省遵義航天高中物理高二下期末預測試題含解析
- 幼兒園教師信息技術培訓計劃
- 2025年院感培訓計劃實施方案
- 部編五年級語文下冊名著閱讀計劃
- 六年級勞動與技術實訓基地計劃
- 護理畢業論文范文模板
- 學生資助宣傳大使自我提升工作總結范文
- 口腔科護士心理護理職責
-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科學教學內容計劃
- 2025年校長職級考試題及答案
- 國家能源集團采購管理規定及實施辦法知識試卷
- 2023-2024學年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八年級(下)期末數學試卷
- 2024年廣州市南沙區社區專職招聘考試真題
- 山東醫藥技師學院招聘筆試真題2024
- (高清版)DB13(J)∕T 8556-2023 建設工程消耗量標準及計算規則(園林綠化工程)
- QC小組活動記錄【范本模板】
- JJF 1334-2012混凝土裂縫寬度及深度測量儀校準規范
- GB/T 3003-2017耐火纖維及制品
- GB/T 1094.1-2013電力變壓器第1部分:總則
- 經濟責任審計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