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田高效植保機械作業技術規范DB41-T 2014-2020_第1頁
小麥田高效植保機械作業技術規范DB41-T 2014-2020_第2頁
小麥田高效植保機械作業技術規范DB41-T 2014-2020_第3頁
小麥田高效植保機械作業技術規范DB41-T 2014-2020_第4頁
小麥田高效植保機械作業技術規范DB41-T 2014-2020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

CCSB16

DB41

河南省地方標準

DB41/T2014—2020

小麥田高效植保機械作業技術規范

2020-10-23發布2021-01-23實施

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DB41/T2014—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農業農村廳提出并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河南省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閔紅、馬洌揚、丁征宇、蔣亞琴、李霖、王彬、胡銳、曹瓊、楊柳、王衛、張

艷華、郝瑞、師輝、曹然、張鑫。

I

DB41/T2014—2020

小麥田高效植保機械作業技術規范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小麥田高效植保機械作業的相關術語與定義、基本條件、施藥前準備、作業技術要求

等。

本文件適用于高效植保機械(包括噴桿噴霧機和多旋翼植保無人飛機)開展小麥病蟲害防治時的施

藥作業。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

GB/T24677.1—2009噴桿噴霧機技術條件

NY/T1225—2006噴霧器安全施藥技術規范

NY/T1276—2007農藥安全使用規范總則

NY/T1876—2010噴桿式噴霧機安全施藥技術規范

NY/T3213—2018植保無人飛機質量評價技術規范

DB41/T1500—2017小麥有害生物綜合防治技術規范

DB41/T1520—2018農用旋翼植保無人機安全及作業規程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斷點續噴功能

多旋翼植保無人飛機作業過程中,因故離開作業點(如加注農藥等),然后再自動返回到斷點處,

按照原設定的作業路徑及作業參數繼續完成作業的功能。

3.2

作業高度

施藥作業時植保機械噴頭與小麥頂部冠層的相對距離。

3.3

作業速度

噴桿噴霧機或多旋翼植保無人飛機施藥作業時的行進速度。

3.4

變量噴霧

在施藥作業中,噴桿噴霧機或多旋翼植保無人飛機根據作業速度等調整作業參數,實現單位面積施

1

DB41/T2014—2020

藥液量實際值與設定值相同且植株著藥量均勻一致。

4基本條件

4.1人員要求

操作人員應具有相關資質或受過專業駕駛(操控)培訓,具備必要的植保知識,熟悉所用機械的性

能和操作,應滿足NY/T1225—2006的相關要求。

4.2氣象要求

噴桿噴霧機作業時氣象條件應符合NY/T1876—2010的相關要求,多旋翼植保無人飛機作業時氣象

條件應符合DB41/T1520—2018的相關要求,其中噴施農藥作業對風速的要求見表A.1。

4.3機械要求

4.3.1基本要求

噴桿噴霧機應符合GB/T24677.1—2009的相關要求,多旋翼植保無人飛機應符合NY/T3213—2018

的相關要求。噴桿噴霧機和多旋翼植保無人飛機均具有作業信息存儲系統,實時記錄并保存作業狀況,

包括位置坐標、畝施藥液量、作業軌跡、作業速度、作業高度、作業有效噴幅、作業面積等信息。

4.3.2噴桿噴霧機

4.3.2.1配置變量噴霧控制系統、具有精準定位系統、配備防飄移噴嘴。

4.3.2.2噴頭(嘴)應滿足下列條件:

a)噴桿上一般不能混裝不同類型、不同噴霧角度以及不同型號的噴頭,如需加裝不同的噴頭,需

要確保噴頭的霧滴粒徑符合噴霧質量相關要求;

b)宜選用標準扇形噴嘴或氣吸式防飄噴嘴,標準扇形噴嘴適合噴灑觸殺性殺蟲劑、殺菌劑,氣吸

式防飄噴嘴適合噴灑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以及絕大多數具有內吸性的藥劑;

c)根據作業速度、單位面積施藥液量和噴幅來計算所需的噴嘴流量,再根據藥劑種類、噴嘴流量、

工作壓力等因素,選擇合適的噴嘴型號;

d)噴頭防滴性能、噴頭噴霧量偏差幅度和噴霧量分布均勻性等應滿足GB/T24677.1—2009的規

定;

4.3.2.3機械的密封性能、過濾性能等應滿足GB/T24677.1—2009的要求。

4.3.3多旋翼植保無人飛機

4.3.3.1具有全自主控制模式,同時具備半自主控制模式或手動控制模式,并且控制模式之間可自由

切換。

4.3.3.2具備防霧滴飄移、斷點續噴、變量噴霧、精確定位、自動仿地、自動避障繞障、作業過程及

數據可視化、實時傳輸、顯示提醒等功能。

4.3.3.3在有效遙控距離內,多旋翼植保無人飛機應能與地面控制系統保持實時數據傳輸。

4.3.3.4自動提醒剩余藥量和剩余電量。

4.3.3.5噴頭(嘴)應滿足下列條件:

a)噴霧系統上一般不能混裝不同類型、不同噴霧角度以及不同型號的噴頭,如需加裝不同的噴頭,

需要確保噴頭的霧滴粒徑符合噴霧質量相關要求;

2

DB41/T2014—2020

b)根據防治對象及作業要求選擇適宜的噴頭。對于霧滴分布均勻性要求較高的作業,宜選用離心

式噴頭;對穿透性要求較高的作業,宜選用壓力式噴頭;

c)噴頭防滴性能、噴頭噴霧量偏差幅度和噴霧量分布均勻性應滿足NY/T3213—2018的規定。

4.3.3.6多旋翼植保無人飛機的飛行精度、續航能力、過濾性能等應滿足NY/T3213—2018的要求。

4.4藥劑要求

4.4.1基本要求

所用藥劑符合NY/T1276—2007和GB/T8321的有關規定,不得使用禁用或未在小麥上登記的農藥。

無交互抗性或者作用機理不同的農藥應進行交替輪換或混合使用,以延緩抗藥性產生。

4.4.2噴桿噴霧機

4.4.2.1選用高效、環保的劑型,如水分散粒劑、懸浮劑、水乳劑、微乳劑等。

4.4.2.2選用通過試驗驗證的噴霧助劑。

4.4.3多旋翼植保無人飛機

4.4.3.1要求最低稀釋倍數下的農藥稀釋液穩定,且不會對小麥產生藥害。

4.4.3.2選用通過試驗驗證且內吸性較好的藥劑及其組合。宜選用水基化或油基化劑型,如水劑、水

乳劑、微乳劑、懸浮劑、可溶液劑、可分散油懸浮劑等,不宜選用可溶性粉劑、可濕性粉劑、可溶性粒

劑等劑型。

4.4.3.3應使用具有抗飄移、防蒸發、促沉降等功能的噴霧助劑,在使用前需進行桶混兼容性試驗,

若出現明顯分層、絮凝、沉淀等現象,則助劑和藥劑不能混用。

4.4.4藥劑配制

4.4.4.1采用二次稀釋法,按照先葉面肥,后固體藥劑,然后液體藥劑,最后噴霧助劑的順序進行配

制。

4.4.4.2藥劑包裝物需清洗三次以上,并將清洗液倒入配藥桶中利用。

4.5作業區域

4.5.1國家規定的禁飛區域或管制區域禁止多旋翼植保無人飛機作業。

4.5.2有敏感作物的區域禁止多旋翼植保無人飛機作業。

4.5.3多旋翼植保無人飛機作業區域內及周邊,應避免有影響安全飛行的林木、高壓線塔、電線、電

桿、斜拉線、高層建筑等障礙物。

4.5.4所有施藥作業區域內禁止非作業人員及牲畜進入,并設置警告牌、警戒線。安全間隔期過后要

及時撤除警示標志。

5施藥前準備

5.1施藥作業前,應對周邊村莊、水源地、敏感作物、水產養殖區、養蜂區、養蠶區等進行重點勘察,

設置合適的隔離帶,提前告知作業方案。

5.2劃定作業區域,用定位系統獲取待作業區域的形狀、地貌、面積等信息,規劃作業路徑(航線)。

5.3田塊規劃時應重點觀察作業區內部及邊緣障礙物和高壓線情況,避免施藥機械與障礙物或高壓線

產生撞擊。

3

DB41/T2014—2020

5.4清空作業區域內的非作業人員。

5.5進行機械檢查、地面動力怠速測試以及噴灑測試,確保施藥機械正常運轉。

5.6調查待作業區病蟲草害種類,參考DB41/T1500—2017確定防治對象和防治時間。

6作業技術要求

6.1噴桿噴霧機

6.1.1作業路徑

根據風向調整作業路徑,作業路徑要略偏向上風方向;采用定位系統,避免重噴或漏噴。

6.1.2作業參數

6.1.2.1噴霧壓力

噴灑除草劑的工作壓力不大于0.3MPa,噴灑殺蟲劑、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劑、葉面肥的工作壓

力為0.3MPa~0.5MPa。

6.1.2.2施藥液量

土壤噴霧為20L~30L/畝,苗期除草劑噴霧為15L~20L/畝、殺蟲劑或殺菌劑噴霧為

10L~15L/畝,中后期噴霧為15L~20L/畝。

6.2多旋翼植保無人飛機

6.2.1作業航線

根據風向調整作業航線,作業航線要略偏向上風方向;作業高度保持一致;采用定位系統,避免重

噴或漏噴。

6.2.2作業參數

6.2.2.1小麥拔節前

施藥液量為0.8L~1.0L/畝;作業高度為1.5m~2.0m;作業速度不大于6.0m/s。

6.2.2.2小麥拔節后

病蟲中度發生時施藥液量為1.0L~1.5L/畝,病蟲偏重發生或預防赤霉病時施藥液量為

1.5L~2.0L/畝;作業高度為1.5m~2.5m;作業速度不大于6.0m/s。

7施藥后的要求

噴桿噴霧機按照NY/T1876—2010的要求執行,多旋翼植保無人機按照DB41/T1520—2018的要求

執行。

4

DB41/T2014—2020

AA

附錄A

(資料性)

噴施農藥作業風速指南

噴施農藥作業風速指南見表A.1。

表A.1噴施農藥作業風速指南

風力(級)風速范圍(m/s)可見征象施藥決定

00~0.2靜、煙直上可施藥

10.3~1.5煙隨風飄動可施藥

21.6~3.3人面感覺有風,樹葉微響可施藥

33.4~5.4樹葉和微枝搖動不止不可施藥

45.5~7.9塵土隨風起,樹的小枝微動不可施藥

58.0~10.7有葉的小樹枝搖擺不可施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5

DB41/T2014—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農業農村廳提出并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河南省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閔紅、馬洌揚、丁征宇、蔣亞琴、李霖、王彬、胡銳、曹瓊、楊柳、王衛、張

艷華、郝瑞、師輝、曹然、張鑫。

I

DB41/T2014—2020

小麥田高效植保機械作業技術規范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小麥田高效植保機械作業的相關術語與定義、基本條件、施藥前準備、作業技術要求

等。

本文件適用于高效植保機械(包括噴桿噴霧機和多旋翼植保無人飛機)開展小麥病蟲害防治時的施

藥作業。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

GB/T24677.1—2009噴桿噴霧機技術條件

NY/T1225—2006噴霧器安全施藥技術規范

NY/T1276—2007農藥安全使用規范總則

NY/T1876—2010噴桿式噴霧機安全施藥技術規范

NY/T3213—2018植保無人飛機質量評價技術規范

DB41/T1500—2017小麥有害生物綜合防治技術規范

DB41/T1520—2018農用旋翼植保無人機安全及作業規程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斷點續噴功能

多旋翼植保無人飛機作業過程中,因故離開作業點(如加注農藥等),然后再自動返回到斷點處,

按照原設定的作業路徑及作業參數繼續完成作業的功能。

3.2

作業高度

施藥作業時植保機械噴頭與小麥頂部冠層的相對距離。

3.3

作業速度

噴桿噴霧機或多旋翼植保無人飛機施藥作業時的行進速度。

3.4

變量噴霧

在施藥作業中,噴桿噴霧機或多旋翼植保無人飛機根據作業速度等調整作業參數,實現單位面積施

1

DB41/T2014—2020

藥液量實際值與設定值相同且植株著藥量均勻一致。

4基本條件

4.1人員要求

操作人員應具有相關資質或受過專業駕駛(操控)培訓,具備必要的植保知識,熟悉所用機械的性

能和操作,應滿足NY/T1225—2006的相關要求。

4.2氣象要求

噴桿噴霧機作業時氣象條件應符合NY/T1876—2010的相關要求,多旋翼植保無人飛機作業時氣象

條件應符合DB41/T1520—2018的相關要求,其中噴施農藥作業對風速的要求見表A.1。

4.3機械要求

4.3.1基本要求

噴桿噴霧機應符合GB/T24677.1—2009的相關要求,多旋翼植保無人飛機應符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