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遂川中學2025屆高二上生物期末學業質量監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江西省吉安市遂川中學2025屆高二上生物期末學業質量監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江西省吉安市遂川中學2025屆高二上生物期末學業質量監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江西省吉安市遂川中學2025屆高二上生物期末學業質量監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江西省吉安市遂川中學2025屆高二上生物期末學業質量監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西省吉安市遂川中學2025屆高二上生物期末學業質量監測模擬試題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圖中曲線1,2分別表示不同環境下某野生動物種群數量變化情況。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B點和C點時,該動物種群的出生率約等于死亡率B.A點時種群的年齡組成為增長型,AB段種內斗爭逐漸加劇C.圖中陰影部分表示的是在生存斗爭中被淘汰的個體數目D.欲持續獲得該種動物最大捕獲量,應將其種群數量保持在K2水平2.下列各組性狀中,屬于相對性狀的是()A.恐龍的藍眼與蜥蜴的紅眼 B.眼大與眼角上翹C.孔雀的紅毛與綠毛 D.果蠅的紅眼與棒眼3.研究人員對突觸a、b的突觸前神經元給予相同的電刺激,通過微電極分別測量兩個突觸的突觸前神經元、突觸后神經元的電位變化,結果如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靜息狀態下膜兩側70mV的電位差是Na+內流所致B.電刺激后,突觸a的突觸后神經元出現了一個小的動作電位,但該動作電位不能傳導C.突觸b的突觸前神經元可產生動作電位卻抑制突觸后神經元興奮D.突觸a、b的傳遞過程出現一定的延遲,與神經遞質通過主動運輸轉運出突觸前膜、擴散到后膜有關4.下圖為DNA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①②③分別表示某種酶的作用部位,則相應的酶依次是()A.DNA連接酶、限制酶、解旋酶B.限制酶、解旋酶、DNA連接酶C.解旋酶、限制酶、DNA連接酶D.限制酶、DNA連接酶、解旋酶5.種群在理想環境中呈“J”形曲線增長(如圖中甲曲線);在有環境阻力的條件下,呈“S”形曲線增長(如圖中乙曲線)。結合如圖分析,下列有關種群增長曲線的敘述,正確的是()A.為保護魚類資源,捕撈的最佳時機應選擇在e點B.若乙表示草履蟲種群增長曲線,則e點后增長速率為0C.若乙表示蝗蟲種群增長曲線,則蟲害防治應在c點之后D.K值是環境容納量,一般不隨環境的變化而改變6.碳循環過程中,碳元素在食物網中傳遞的主要物質形式是()A.二氧化碳 B.有機物 C.碳酸鹽 D.碳單質7.小明同學的手不小心碰到滾燙熱水,他會立即縮回手(反應1)并馬上用冷水沖洗(反應2)。下列有關反應1和反應2的敘述,正確的是()A.反應1與眼睛受到意外撞擊產生金星四濺的感覺都屬于非條件反射B.在反應1和反應2中,都會發生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變C.反應1中,興奮在小明的神經纖維上發生雙向傳導D.反應1和反應2都與人體的高級中樞大腦皮層有關8.(10分)高等植物的生長發育會受到環境因素的調節,其中光、溫度和重力對植物生長發育的調節作用尤為重要。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光敏色素是一類色素—蛋白復合體,被激活后其結構會發生改變B.光敏色素只能吸收紅光和遠紅光C.植物對重力的感受是通過平衡石細胞來實現的D.樹木上年輪的形成說明溫度參與植物生長發育的調節二、非選擇題9.(10分)如圖是人體內環境的示意圖,請據圖完成以下問題:(1)指出圖中所指部位的體液名稱:①表示_____;②表示在淋巴管內的_____;③表示在毛細血管內的_____;④表示組織間隙的_____。(2)以上②③④合稱_____液,它構成了人體內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故稱_____。(3)人體內的細胞通過_____才能與外界環境間接地進行物質交換,而內分泌系統和神經系統則對新陳代謝起著_____作用。10.(14分)細胞外葡萄糖濃度能調節胰島細胞有關激素的合成與分泌,從而維持血糖的相對穩定。回答以下問題。(1)空腹時血糖的重要來源是______,該過程主要受胰島分泌的___的調節。從內環境細胞代謝的關系分析,血糖含量保持相對穩定的意義是___。(2)當血糖含量下降時,______、______等分泌活動增強,它們產生的激素直接或間接調節糖濃度。(3)實驗證明,細胞外葡萄糖濃度升高能促進胰島B細胞的分泌,請完善以下實驗表格。實驗材料自變量實驗材料自變量因變量實驗結果(“+”表示檢測物質的含量)對照組胰島B細胞含正常濃度葡萄糖的溶液②____++實驗組胰島B細胞①____③____11.(14分)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Ⅰ、下圖為小明同學建構的種群知識框架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①表示_____。(2)種群的“J”型曲線增長數學模型:Nt=N0λt中,λ值與增長率的關系是:增長率=_____。(3)利用方法⑦調査田鼠種群密度時,若一部分被標記的田鼠被鼬捕食,則會導致種群密度估算結果_____(偏大/偏小/相等)。(4)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誘劑誘殺害蟲的雄性個體,破壞了害蟲種群正常_____,從而降低該種群密度。Ⅱ、某一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燒毀前后,草本植物、灌木和喬木的生物量變化如圖所示(b點為發生火災的時間)。(5)草本植物、灌木和喬木它們的種間關系是_____。(6)a~b段,三類植物在群落中會呈現出鑲嵌分布,從而形成了群落的_____。(7)b~f段,顯示火災后植物群落的演替情況,該演替類型屬于_____。三類植物在b~f段的增長方式近似于_____型曲線。12.下圖表示病菌感染人體后免疫細胞做出應答的部分過程。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②為_________細胞,④為_________細胞,⑦為_________細胞。(2)⑦與④在功能上的區別是_______________。由④分化為⑦的過程中,④細胞核內的_________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該分子的作用是作為________的模板。(3)抗體從在細胞內合成到分泌至細胞外的過程所涉及到的細胞器和細胞結構依次為_________。(用文字和箭頭表示)(4)過程⑤表示__________。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D【解析】由圖可知:曲線1是J型曲線,曲線2是S型曲線。K2處是S型曲線穩定后的環境容納量(K值),K3處是S型曲線的大約K/2處,此時種群的增長速率最大。詳解】A、B點和C點時,曲線的斜率為0,表示該動物種群的出生率約等于死亡率,A正確;B、A點時種群數量繼續增加,種群的年齡組成為增長型,AB段種群數量逐漸增加,種內斗爭逐漸加劇,B正確;C、曲線1是J型曲線,無生存斗爭,曲線2是S型曲線,有生存斗爭,因此,陰影部分表示的是在生存斗爭中被淘汰的個體數目,C正確;D、在K/2時種群增長速率最大,欲持續獲得該種動物最大捕獲量,捕獲后應將其種群數量保持在K2/2水平,D錯誤。故選D。2、C【解析】相對性狀:是同種生物的各個體間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詳解】A、恐龍與蜥蜴不是同一物種,因此恐龍的藍眼與蜥蜴的紅眼不是相對性狀,A錯誤;B、同種動物眼大和眼小、眼角上翹和眼角偏下分別是一對相對性狀,B錯誤;C、孔雀的紅毛與綠毛屬于毛的顏色,是相對性狀,C正確;D、果蠅的紅眼是眼色性狀,棒眼是眼形性狀,D錯誤。故選C。3、C【解析】1、神經沖動的產生過程:靜息時,神經細胞膜對鉀離子的通透性大,鉀離子大量外流,形成內負外正的靜息電位;受到刺激后,神經細胞膜的通透性發生改變,對鈉離子的通透性增大,鈉離子大量內流,形成內正外負的動作電位。興奮部位和非興奮部位形成電位差,產生局部電流,興奮就以電信號的形式傳遞下去。2、興奮在神經纖維上可雙向傳導,但在神經元之間只能單向傳遞,因為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突觸傳遞存在延擱現象。【詳解】A、神經纖維靜息狀態下膜兩側70mV的電位差,主要是膜兩側鈉、鉀離子分布不平衡以及靜息狀態下K+通道開放,K+離子外流所致,A錯誤;B、由圖可以看出,突觸a的突觸后神經元出現了一個局部電位,而非動作電位,且不能傳播,B錯誤;C、由圖分析可以得出,突觸b為抑制性突觸,即突觸b的突觸前神經元可產生動作電位,釋放抑制性神經遞質后,使突觸后神經元的興奮受到抑制,C正確;D、突觸傳遞興奮時有延擱現象,但神經遞質通過胞吐由突觸前膜釋放,進入突觸間隙,而不是通過主動運輸轉運出突觸前膜,D錯誤。故選C。4、C【解析】限制酶:能夠識別雙鏈DNA分子的某種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條鏈中特定部位的兩個核苷酸之間的磷酸二酯鍵斷裂。DNA連接酶:連接的是兩個核苷酸之間的磷酸二酯鍵。解旋酶:能使DNA分子兩條鏈之間的氫鍵斷裂,使DNA雙鏈打開。【詳解】①是氫鍵,是解旋酶的作用位點;②是磷酸二酯鍵,限制酶可將其斷裂;③處為兩個DNA片段的缺口,DNA連接酶可將DNA片段之間的磷酸二酯鍵連接起來。故選C。5、B【解析】1、從圖中可以看出甲為“J”型增長曲線,乙為“S”型增長曲線。2、“J”型曲線:指數增長函數,描述在食物充足,無限空間,無天敵的理想條件下生物無限增長的情況;“S”型曲線:是受限制的指數增長函數,描述食物、空間都有限,有天敵捕食的真實生物數量增長情況,存在環境容納的最大值K,種群增長速率先增加后減少,在K/2處種群增長速率最大。【詳解】A、保護魚類資源,捕撈的最佳時機是K/2處,即c點,A錯誤;B、e點種群數量達到K值,此時增長速率為0,B正確;C、防治蝗蟲數量應在種群數量及增長率較低時,所以應在b點之前進行,C錯誤;D、K值是環境容納量,同一種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變的,會受到環境的影響,當生物生存的環境改善,K值會上升,D錯誤。故選B。6、B【解析】碳循環過程中,碳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之間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環,碳元素在食物網中傳遞的主要物質形式是有機物。【詳解】A、碳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之間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環,A錯誤;B、碳元素在食物網中傳遞的主要物質形式是有機物,B正確;C、碳元素在無機環境中可以碳酸鹽形式存在,碳元素在食物網中傳遞的主要物質形式是有機物,C錯誤;D、碳元素在食物網中傳遞的主要物質形式是有機物,D錯誤。故選B。7、B【解析】反射是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參與下,人和動物體對體內外的刺激所產生的規律性應答;反射弧是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反射活動要通過完整的反射弧來完成;反射包括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題干中反應1屬于非條件反射,而反應2需要大腦皮層的參與,屬于條件反射。【詳解】A、反應1手碰滾燙的熱水,立即縮回手屬于非條件反射,而眼睛受到撞擊產生金星四濺的感覺不屬于反射,A錯誤;B、在反應1和反應2的反射弧中,體內都會發生興奮的傳導與傳遞,因此都會有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變,B正確;C、在反應1的反射弧中,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發生的是單向傳導,C錯誤;D、反應1的神經中樞位于脊髓,與大腦皮層無關,反應2與大腦皮層有關,D錯誤。故選B。8、B【解析】激素調節在植物的生長發育和對環境的適應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激素調節只是植物生命活動調節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組在一定時間和空間上程序性表達的結果。光照、溫度等環境因子的變化,會引起植物體內產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內的多種變化,進而對基因組的表達進行調節。【詳解】A、光敏色素是一類色素—蛋白復合體,接受到光照射時,光敏色素的結構會發生變化,這一變化的信息經過信息傳遞系統傳導到細胞核,影響特定基因的表達,從而表現出生物學效應,A正確;B、光敏色素是一類色素—蛋白復合體,主要吸收紅光和遠紅光,植物還能感受藍光的刺激是由于植物含有感受藍光的受體,B錯誤;C、植物根部存在一類富含淀粉體的細胞,即平衡石細胞,當重力方向改變,平衡石細胞中的淀粉體就會沿著重力方向沉降,引起信號改變,從而造成重力對植物的影響,C正確;D、年輪的形成是由于在夏季細胞分裂快,細胞體積大,在樹干形成較淺的顏色帶,而在秋冬季,細胞分裂慢,細胞體積小,形成了較深的顏色帶,由于夏季溫度高,所以樹木上年輪的形成說明溫度參與植物生長發育的調節,D正確。故選B。二、非選擇題9、(1).細胞內液(2).淋巴(3).血漿(4).組織液(5).細胞外(6).內環境(7).內環境(8).調節【解析】據圖示可知,①為細胞內液,②為淋巴,③為血漿,④為組織液,②③④構成內環境,①②③④構成體液。【詳解】(1)由圖示結構可知,①為組織細胞內的液體,是細胞內液,②為淋巴管內的淋巴,③為毛細血管內的血漿,④為組織間隙的組織液。(2)淋巴、血漿和組織液為細胞外液,共同構成人體內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稱為內環境。(3)人體內的細胞不能直接同外界環境間進行物質交換,需通過內環境來進行,內環境的穩態受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的調節。10、①.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質的轉化)②.胰高血糖素③.血糖含量保持相對穩定有利于為細胞代謝氧化分解葡萄糖這一反應提供充足的反應物④.胰島A細胞⑤.腎上腺(甲狀腺)⑥.含高濃度葡萄糖的培養液⑦.檢測胰島素含量⑧.++++(多于2個“+”即可)【解析】血糖平衡的調節:【詳解】(1)空腹時血糖濃度降低,血糖的重要來源是肝糖原的分解,該過程受胰島A細胞所分泌的胰高血糖素的調節。在機體內,血糖含量保持相對穩定有利于為細胞代謝氧化分解葡萄糖這一反應提供充足的反應物,維持內環境的穩態。(2)血糖濃度降低時,胰島A細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以及腎上腺分泌的腎上腺素增強,使血糖濃度升高。(3)欲研究血糖濃度升高能促進胰島B細胞的分泌,實驗分為兩組,一組是將胰島B細胞處于含正常濃度葡萄糖的溶液中,一組將胰島B細胞處于含高濃度葡萄糖的培養液,相同時間后檢測兩組中的胰島素的含量,實驗結果為血糖濃度較高的這組產生的胰島素含量更高,多余2個“+”。【點睛】本題主要考查血糖平衡的調節,意在強化學生對血糖調節機制的識記、理解與運用。11、(1)出生率或遷入率(2)λ-1(3)偏大(4)性別比例(5)競爭(6)水平結構(7)①.次生演替②.S【解析】1、分析題圖:①表示遷入率或出生率,②表示出生率或遷入率,③表示遷出率或死亡率,④表示死亡率或遷出率,⑤表示年齡結構,⑥表示性別比例,⑦表示標記重捕法,⑧表示樣方法。2、分析曲線圖:圖示為某一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燒毀前后,草本植物、灌木和喬木的生物量變化示意圖,首先先出現草本植物,其次是灌木,最后是喬木。【小問1詳解】由以上分析可知,圖中①能使種群密度升高,表示出生率或遷入率。【小問2詳解】J型曲線的數學模型為:Nt=N0λt中,λ是增長倍數,λ=Nt/N0,增長率=(Nt-N0)÷N0×100%因此增長率=(λ?1)×100%。【小問3詳解】⑦表示標記重捕法,其計算公式為:種群中個體數(N)÷標記總數=重捕總數÷重捕中被標志的個體數,利用該方法調查田鼠種群密度時,若一部分被標記的田鼠被鼬捕食,則會導致重捕中被標記的個體數偏小,最終導致種群密度估算結果偏大。【小問4詳解】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誘劑誘殺害蟲的雄性個體,破壞了害蟲種群正常的性別比例,從而導致出生率降低,進而導致種群密度降低。【小問5詳解】草本植物、灌木和喬木是生態系統成分中的生產者,它們會競爭陽光、水和無機鹽,種間關系是競爭。【小問6詳解】圖中a~b段,三類植物在群落中的斑塊鑲嵌分布,從而形成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