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項05 模型制作類跨學科實踐活動_第1頁
專項05 模型制作類跨學科實踐活動_第2頁
專項05 模型制作類跨學科實踐活動_第3頁
專項05 模型制作類跨學科實踐活動_第4頁
專項05 模型制作類跨學科實踐活動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蘇教版生物八年級上冊期末復習:專項練習(五)模型制作類跨學科實踐活動類型一制作模型1.(2023山西壽陽期中)如圖是某學生用兩片長方形的硬紙板[②、③]、兩條橡皮筋[①、④]和一顆圖釘[⑤]制作的伸、屈肘運動模型及模型活動的狀況(如圖虛線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完成屈肘運動時,只需要④參與B.④代表肱三頭肌,②和③代表骨C.該模型模擬了屈肘運動,此時的①處于舒張狀態D.伸、屈肘運動的完成與⑤這一結構無關2.(2023福建平潭一中期中)某生物小組的同學利用硬紙板、松緊帶、工字釘制作了“肌肉牽動骨運動”的模型,如圖所示,其中工字釘代表的是()A.骨 B.肌肉 C.關節 D.關節頭3.(2023廣東福田期中)如圖為一位同學用兩片長方形的木板1和2、兩條松緊帶3和4、一顆螺絲5制作的肌肉牽拉骨運動的模型和關節的模型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甲乙(1)圖甲中的1、2模擬的是。

(2)根據圖甲中的虛線箭頭判斷,此時4應處于狀態;如果5表示肘關節,那么此過程表示動作。

(3)關節在運動中起支點作用,關節周圍被[②]包裹著,內部形成密閉的關節腔。

(4)運動不僅靠運動系統來完成,還需要其他系統如系統的調控。進行激烈運動時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這些能量是由細胞的作用產生的,該作用主要是在(填結構)中完成的。

4.(2023湖南岳陽十九中月考)某學習小組的同學為了更好地說明魚兒為什么不能離開水,制作了模型鰓進行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甲乙(1)用模型來做實驗的方法叫做實驗。

(2)圖甲是模型鰓在水中,鰓絲呈展開狀態,利于鰓絲與水進行。

(3)由圖乙可知,魚離開水后,很快就會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4)魚在水中呼吸時,水流會從口進入,從流出;流出的水和流入的水相比,流出的水中溶解的氣體成分的變化是。

類型二制作生態瓶5.(2023陜西新城西光中學期中)某生物小組利用同樣大小的玻璃瓶制作了A、B、C、D四個生態瓶,瓶中分別加入如表所示相關材料,密封玻璃瓶后分別放置在相應的環境中。從生態系統能量守恒的角度分析,其中動物存活時間最長的裝置是()裝置編號光照條件瓶中材料A完全黑暗澄清池塘水、金魚藻、螺螄、小蝦、小魚B完全黑暗晾曬后的自來水、河泥、金魚藻、螺螄、小魚、小蝦C適宜光照晾曬后的自來水、河泥、螺螄、小魚、小蝦D適宜光照澄清池塘水、河泥、金魚藻、螺螄、小魚、小蝦6.(2022四川成都中考)為了研究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某同學準備用河沙、池塘水、小魚、小蝦等材料制作生態瓶。下列建議不宜采納的是()A.材料應該進行嚴格地消毒和殺菌 B.需要加入適量的植物作為生產者C.應將生態瓶放在適宜的光照條件下 D.所選動植物材料要能形成食物鏈7.(2023山東萊陽期末)某班開展了制作生態瓶的活動,生物老師要求各組分別制作一個相對自給自足,不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的生態瓶。小青組的同學制作了如圖所示的生態瓶,密封瓶口后,放在陽臺上。每天觀察并記錄瓶中發生的變化。(1)把透明的生態瓶放在陽光充足的陽臺上,有助于浮萍和金魚藻在光下制造,這不僅養活了它們自身,還為小蝦和水蝸牛的生存提供了食物。從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看,浮萍和金魚藻屬于,小蝦和水蝸牛是影響它們生存的因素。

(2)進入該生態瓶的能量是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的,若缺乏光照,生態瓶中的生物最終都將死亡,這是因為生態瓶中的能量是的。

(3)瓶中各種生物的和比例要適當,如果動、植物過大、過多或繁殖過快,會導致該生態瓶的變差,嚴重影響該瓶中動、植物的生存。

(4)小青向同學們提出了一個問題:你知道一個生態瓶制作成功的基本標志是什么嗎?你的答案是:。

蘇教版生物八年級上冊期末復習:專項練習(五)模型制作類跨學科實踐活動答案全解全析1.C一個動作的完成至少需要兩組骨骼肌的相互配合,A錯誤;②、③代表骨,④代表肱二頭肌,B錯誤;該模型模擬了屈肘運動,此時的①肱三頭肌處于舒張狀態,④肱二頭肌處于收縮狀態,C正確;伸、屈肘動作的完成過程中,⑤代表的關節起支點作用,D錯誤。2.C根據圖示可知,工字釘代表關節;硬紙板代表骨;松緊帶代表肌肉。3.答案(1)骨(2)收縮屈肘(3)關節囊(4)神經呼吸線粒體解析(1)圖甲中的1、2模擬的是骨。(2)根據圖甲中的虛線箭頭判斷,4應處于收縮狀態。若5表示肘關節,則此過程表示屈肘動作。(3)關節周圍被②關節囊包裹著,內部形成密閉的關節腔。(4)運動并不是僅靠運動系統來完成的,還需要其他系統如神經系統的調控。進行激烈運動時消耗的大量能量是由細胞的呼吸作用產生的,該作用主要是在線粒體中完成的。4.答案(1)模擬(2)氣體交換(3)鰓絲黏結在一起,大量的鰓絲不能進行氣體交換(4)鰓蓋后緣氧氣的含量降低,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解析(1)用模型來做實驗或者模仿實驗的某些條件進行的實驗叫模擬實驗。(2)圖甲是模型鰓在水中,鰓絲呈展開狀態,擴大了鰓絲與水的接觸面積,利于鰓絲與水進行氣體交換。(3)圖乙是模型鰓離開水后,鰓絲相互黏結在一起的狀態,鰓絲相互覆蓋,減少了與空氣接觸的表面積,且鰓絲易干燥,魚不能從空氣中得到足夠的氧氣,就會窒息死亡。(4)魚在水中呼吸時,水流會從口進入,從鰓蓋后緣流出。當水流經鰓絲時,水中的溶解氧進入鰓絲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鰓絲進入水中,所以經鰓流出的水與由口流入的水相比,氧氣的含量降低,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5.DA、B裝置放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中,金魚藻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不能滿足動物的生存需要,動物存活時間不長;C裝置內沒有金魚藻等生產者,不能為動物持續提供氧氣,動物存活時間不長;D裝置內的金魚藻能夠為動物提供氧氣和食物,動物的生存時間最長。6.A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能夠將動植物的遺體、遺物中的有機物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供給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如果將材料進行嚴格地消毒和殺菌,會殺死里面的微生物,所以建議A不宜采納。7.答案(1)有機物生產者生物(2)太陽能單向流動、逐級遞減(3)數量自我調節能力(4)瓶中的動、植物均能夠較長時間地維持較好的生存狀態(或“動、植物生存時間較長”或“微型生態系統能夠在較長時間內保持穩定”)解析(1)把透明的生態瓶放在陽光充足的陽臺上,有助于浮萍和金魚藻在光下制造有機物。從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看,浮萍和金魚藻能夠制造有機物,屬于生產者,小蝦和水蝸牛是影響它們生存的生物因素。(2)進入該生態瓶的能量是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的,因而若缺乏光照,生態瓶中的生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