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達標檢測全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表內容是20世紀的部分考古學重要成果。據此可知()考古成果考古地點發掘出距今四五百萬年的不完整人類頭骨化石,此為非洲南方古猿屬種南非西北的塔翁地區發掘出距今約1500—800萬年的人類右上頜骨的殘片,此為臘瑪古猿屬種。此屬種在肯尼亞、匈牙利、希臘、土耳其等地均有發現印度與巴基斯坦接壤處(西瓦立克山區)發掘出距今800萬年的人類頭骨、頜骨,此為臘瑪古猿祿豐種。祿豐被譽為“人類起源的重地”中國云南祿豐縣A.中國的考古成果最權威 B.古人類文明相互影響C.人類起源呈多元化特征 D.人類最早起源于印度2.陳明遠在《質疑四大文明古國——顛覆歷史常識》一書中指出,對于最初人類文明出現的判定標準,城市建設代表主要的物質財富,屬于硬件;文字、文獻代表主要的精神財富,屬于軟件。這表明()A.城市建設與文字、文獻相互影響 B.兩者的出現說明早期文明已產生C.城市建設是文明出現的重要前提 D.早期文明產生受制于生產力發展3.世界各地都有洪水傳說,早在蘇美爾神話中,就有諸神決定毀滅人類,水神恩基提前通知吉烏蘇德拉,讓其預先造大船存活下來的故事。這成為日后古希伯來諾亞方舟故事的原型。這說明古文明()A.在發展中依次被替代 B.固守成規,發展緩慢C.存在交流傳承關系 D.具備相同文化根源4.蘇美爾神話記載,由蘇美爾主要神祇組成的議事會討論城邦統治者的人選,并授權該人代替城邦神管理城邦事務;當神祇議事會認為該統治者已經無力掌控城邦時,他們在討論后也有權廢黜該人,另立新人。這一神話記載()A.折射出對原始民主制的緬懷 B.印證了希臘文化在西亞的傳播C.表明蘇美爾城邦的規模較小 D.說明蘇美爾存在嚴格的等級制5.釋迦牟尼認為:“若使行不善行有不善報……必在婆羅門種……”縱然是首陀羅,只要遵行“五戒十善”,善行也必有善報。這說明釋迦牟尼()A.宣揚人性本善 B.代表首陀羅的利益C.勇于挑戰權威 D.要求取消種姓制度6.分析下表中人類早期區域文明的成就,可以得出()古代中國古代埃及古代西亞古代印度古代希臘青銅器、都江堰太陽歷、金字塔《吉爾伽美什》、60進制種姓制度、創造從1到9的數字城邦民主政治、帕特農神廟A.城邦國家形成,各國文字出現 B.早期各區域文明是同時產生的C.各地區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 D.文化多樣,折射人類社會生活7.英國學者赫伯特·喬治·威爾斯在《世界史綱》中指出,古代文明中的廟宇大多數是定向的(如下表所示)。材料說明這些古代文明()古巴比倫的廟宇大多門朝東開門準確地在春分和秋分時對著日出的方向古埃及的廟宇大門朝向白晝最長的那一天的日出方向埃及最常發洪水的方向中國北京的天壇朝著仲冬日日出的方向皇帝們在仲冬日祭祀天地A.為宗教迷信活動增加神秘色彩B.對自然缺乏了解,難以面對災難C.相互之間有一定的聯系和影響D.對天體的運行規律有一定了解8.柏拉圖說:“我們沿著大海生活,就像螞蟻或青蛙圍繞著一個池塘……”結合下圖可知,古希臘人在殖民擴張后()古希臘人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區的殖民示意圖A.直接將被征服地區變成統治地 B.設置直屬中央統轄的行省C.建立了眾多獨立于母國的城邦 D.構建起疆域遼闊的大帝國9.《世界小史》記載:按照這部法典(《梭倫法典》),民眾,也就是城市的公民……應該在雅典的市場上集會,在那里表決,根據多數人的意見來做出決定。他們還選出來一個由經驗豐富的男人組成的理事會來實施這些決定。這些規定()A.標志著民主程序完善 B.剝奪了農民的民主權利C.反映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D.體現了當時的民主特點10.波斯帝國大流士時期興建的蘇薩王宮宮墻上的阿胡拉馬茲達神像,被畫成人形,并居于有翼的圓盤中間,此構圖被認為取自亞述,而亞述藝術又是在繼承赫梯藝術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這說明,波斯帝國()A.宣揚人文精神 B.傳承區域傳統文化C.強化君權神授 D.照搬其他地區文化11.下圖所示是波斯帝國大流士一世時期發行的金幣“大王跪射”錢幣及錢范。該錢幣的發行()A.反映了波斯尚武風氣濃厚 B.映射出波斯統治比較穩固C.使波斯經濟得到均衡發展 D.是為滿足商品流通的需要12.亞歷山大征服波斯后,對波斯帝國原有的行政區劃和管理體制進行了改革,同時也基本上繼承了波斯帝國的行省制,實行軍事、財政與民政三權分離,以遏制官員權力過大。亞歷山大實行這些舉措的主要目的是()A.加強帝國集權 B.穩固封建統治C.實行權力制衡 D.弘揚波斯傳統13.在每次戰爭或戰役后,古羅馬往往把被俘虜的士兵和被征服地區的居民變賣為奴。因此,羅馬軍旅所至之處總有大批奴隸販子尾隨其后,隨時收買大批奴隸,然后運往羅馬及各地奴隸市場標價出售。這些舉措()A.擴大了羅馬市民的數量 B.穩定了羅馬帝國的統治C.推動了羅馬帝國的擴張 D.給文明發展埋下了隱患14.西亞的農耕技術,逐步傳到中亞、歐洲和北非的一些地區。冶鐵技術起源于西亞,從那里擴散到埃及和希臘等地。希臘最初的雕塑藝術,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上述史實共同說明()A.不同文明間的相互影響不斷擴大 B.西亞是世界文明的起源地C.希臘文明的發展得益于西亞文明 D.交流借鑒有利于文明進步15.下表是各種拼音文字之比較,這表明()(注:腓尼基位于西亞地區,地處埃及和西亞文明的交匯點;拉丁字母又稱羅馬字母。)A.西亞文化是近代西方文化之源 B.古希臘是東西方文化的橋梁C.民主促進了古希臘文化繁榮 D.古希臘人文精神被廣為傳播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5分。)16.(1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法老具有絕對權力,他的意志就是法律。法老之下設宰相,輔佐法老統攝財政、司法、軍事、祭祀和水利等中央部門,這一職位常由太子或王室親屬擔任。地方上仍由州長統治,但這時的州長已由法老任命并對法老負責,他擔負征收賦稅、分派勞役和管理當地水利工程等各項責任。高官厚爵多由王室成員和貴族們把持,只有中下級官吏才任用平民。材料二阿馬爾那書信為古代埃及與西亞大國、敘巴地區小國之間的外交信函,反映了當時的西亞、北非地區間的國家關系。第一號書信為埃及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寫給巴比倫王卡達什曼恩利勒一世的駁斥信函,內容涉及外交聯姻、使節忠誠、禮物交換、外交禮遇等問題,對于研究埃及和巴比倫的關系具有重要史料價值。——摘編自袁指揮《埃及法老對巴比倫王的駁斥——阿馬爾那第一號書信譯注》(1)根據材料一,指出古代埃及的政治概況。(4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古代埃及王國與古代巴比倫王國交往的方式,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其影響。(6分)17.(15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國家,辛勤的小農所從事的生產使漢帝國的糧食儲備極為豐盛。與此相反,羅馬城居民的糧食有三分之一來自埃及。與漢帝國相比,羅馬的城市不僅數量多,而且規模大。在政治機制上,漢帝國的國家機器靠龐大的官僚機構來運轉。從中央到地方,皇帝的觸角可伸至每個角落。羅馬帝國由元首(皇帝)和元老院治理,其統治中心實際上只限于羅馬本土。意大利半島以外的行省基本上呈半獨立狀態。他們有各自的議事會、軍團和城市自治權,和帝國機器的運轉很難同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是漢民族強烈愛國意識的寫照。羅馬公民對國家政治不太過問,關心的是個體,是自己的冒險和發財。——摘編自張齊政《也談西羅馬帝國滅亡的原因——兼與漢帝國比較》材料二235—285年,“羅馬前后更迭二十六位皇帝,廢立皆決定于軍隊”,甚至出現了“三十僭主”的分裂局面,軍隊嘩變,各地區割地自據。自4世紀中葉開始,羅馬帝國內部奴隸反抗斗爭不斷,帝國外部大批蠻族入侵,兩股力量里應外合沖擊著帝國的統治。瘟疫造成的巨大人員傷亡直接導致羅馬軍隊參軍人數的下降,面對源源不斷的外族入侵,羅馬軍隊不得已征召了大量的蠻族雇傭兵,從而使羅馬軍隊的蠻族化程度加深,這間接導致了羅馬政治局勢的動蕩。在大災難面前,人顯得十分渺小與無助,人們開始逐漸喪失對皇帝的信任。再加上羅馬人自身的傳統民族精神隨著帝國疆域的不斷擴大而逐漸弱化,在這種情況下,羅馬人民的社會道德體系逐漸崩塌。——據邢國峰《蠻族入侵與羅馬帝國的衰亡》整理材料三在對匈奴的斗爭中,漢帝國文武兼備,通過武力征伐基本上解除了匈奴的威脅;通過政治聯盟和文化滲透,很好地配合了軍事斗爭。西漢統治者綜合運用國家硬實力和軟實力,運籌帷幄,制定并成功實施了一整套戰略,最終實現了北拓邊疆的戰略目標。——摘編自張韶梅《西漢北拓邊疆戰略述論》(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漢帝國與羅馬帝國在國情上的差異。(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羅馬帝國滅亡的原因。(5分)(3)根據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淺談外來勢力對羅馬帝國與漢帝國的影響。(4分)18.(16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圖1腓尼1基人貿易路線示意圖圖2古代字母文字在歐洲的傳播與演進示意圖(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圖1與圖2之間的關系。(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腓尼基字母傳播路徑并分析其發展特點。(10分)19.(1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亞歷山大在伊蘇斯之戰亞述騎兵材料二領域傳播途徑農耕技術西亞的農耕技術,向東傳到中亞,向西傳入歐洲,向南傳入北非冶鐵技術冶鐵技術起源于西亞,從那里擴散到埃及和希臘等地神話故事西亞的神話傳入希臘,成為希臘神話的重要內容雕刻藝術希臘最初的雕塑藝術,特別是人像雕塑,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字母文字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選擇一種古代文明擴展的方式進行簡要評述。答案與解析第一單元達標檢測1.C2.B3.C4.A5.C6.D7.D8.C9.D10.B11.D12.A13.D14.D15.B1.C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不同地區出現了不同文明,體現出人類起源呈多元化特征,C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中國考古成果的地位,排除A項;材料未體現古人類文明之間的相互影響,排除B項;根據材料無法得出人類最早起源于印度的結論,排除D項。2.B材料主要體現了早期人類文明出現的兩個判定標準,而這兩個標準恰恰說明了早期人類文明的產生,故B項正確。材料并未涉及兩者的關系,故A項錯誤。材料并未強調城市建設的重要性,故C項錯誤。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了早期文明的產生,但材料并未體現,故D項排除。3.C依據材料“世界各地都有洪水傳說,早在蘇美爾神話中……成為日后古希伯來諾亞方舟故事的原型”,可以看出蘇美爾文明對古希伯來文明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體現了文明之間的交流與傳承,C項正確。古代文明“依次被替代”的表述錯誤,排除A項;材料體現的是文明交流,不能得出固守成規,排除B項;古代文明發展具有多元性特征,“相同文化根源”的表述錯誤,排除D項。4.A據材料“當神祇議事會認為該統治者已經無力掌控城邦時,他們在討論后也有權廢黜該人,另立新人”可知,蘇美爾神話中神祇議事會可以通過討論來任免城邦統治者,這反映了原始民主制色彩,A項正確。神祇議事會屬于蘇美爾文明,不能體現希臘文化在西亞的傳播,排除B項;材料主旨是神祇議事會的作用,無法反映城邦規模,排除C項;材料未體現等級制,排除D項。5.C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種姓制度建構了天生不平等的社會結構體系,而釋迦牟尼認為善報與行善有關,與出身無關,這挑戰了當時印度被認為是權威的種姓制度,故C項正確;A、B兩項均在題干中體現不出,D項錯在“取消”,表述絕對化。6.D材料顯示古代中國、古代埃及、古代西亞、古代印度和古代希臘成就各異,說明古代人類早期區域文明具有多樣性特征,且不同地區人類社會生活各具特色,D項正確。城邦國家是古代希臘的特點,但是不適用于其他地區,排除A項;早期各區域文明產生時間是不同的,B項錯誤;古代希臘實行城邦民主政治,所以不能說各地區都建立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排除C項。7.D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古巴比倫、古埃及和古代中國的廟宇及其大門的朝向與春分、夏至、仲冬日等有關,這反映出三大古代文明都對天體運行規律有一定的了解,D項正確。8.C根據材料“我們沿著大海生活,就像螞蟻或青蛙圍繞著一個池塘”并結合示意圖可以看出古希臘在殖民擴張后建立了眾多獨立于母國的城邦,C項正確。A項“直接”表述錯誤,排除;古希臘未設置行省,排除B項;古希臘并沒有構建疆域遼闊的大帝國,排除D項。9.D據材料可知,《梭倫法典》使更多公民得以參與國家政治,促進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發展。但這一時期雅典的民主政治仍然需要權威者實施決定,體現了梭倫改革采用了中庸的方法去調和平民與貴族之間的矛盾,并沒有徹底解決這一矛盾,體現了當時的民主特點,故D項正確。10.B根據材料“此構圖被認為取自亞述,而亞述藝術又是在繼承赫梯藝術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可以看出波斯帝國的阿胡拉馬茲達神像借鑒了亞述藝術,而亞述藝術又繼承、發展了赫梯藝術,這表明波斯帝國傳承區域傳統文化,B項正確,D項錯誤。材料體現的是文化傳承,未涉及人文精神,排除A項;材料不能體現出君權神授,排除C項。11.D結合所學可知,由于波斯與地中海各國貿易的發展及國內商品流通的需要,大流士一世下令統一貨幣,中央鑄造和使用金幣,故選D;圖中的錢幣圖案反映出一定的尚武風氣,但“錢幣的發行”與尚武風氣不具有關聯性,故排除A;貨幣的發行可以反映出經濟情況,但不能映射出政治統治穩固,故排除B;貨幣的發行與經濟均衡發展關聯較小,故排除C。12.A亞歷山大統治時期繼承波斯帝國的行省制,分割地方權力,防止官員權力過大,主要目的是維護奴隸制統治,加強帝國集權,A項正確。亞歷山大帝國是奴隸制帝國,排除B項;權力制衡和繼承波斯的行省制度均是加強帝國集權的手段,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D兩項。13.D題干材料反映了古羅馬把被俘虜的士兵和被征服地區的居民變賣為奴,推動了奴隸的買賣活動,這會導致奴隸數量增加,進而導致階級矛盾和社會危機不斷積累,為文明發展埋下隱患,故選D項;材料反映的是奴隸數量增加,而不是市民數量擴大,故排除A項;B、C兩項表述不符合題干主旨。14.D根據材料“西亞的農耕技術,逐步傳到中亞、歐洲和北非的一些地區……希臘最初的雕塑藝術,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文明交流促進社會進步,D項正確。材料涉及西亞農耕技術傳到中亞、歐洲和北非,希臘的雕塑藝術受到古埃及的影響,未涉及相互影響,排除A項;材料不能說明西亞是世界文明的起源地,排除B項;依據材料可知,希臘文明的發展不僅僅得益于西亞文明,還有古埃及文明的影響,排除C項。15.B通過比較表格中列舉的拼音文字,可知從腓尼基字母到拉丁字母、英文字母的演變進程,反映出古希臘是東西方文化的橋梁,故B項正確;僅從腓尼基字母和其他幾種字母間的聯系,不能說明西亞文化是近代西方文化之源,排除A項;C、D兩項均在題干中體現不出。16.答案(1)概況:法老實行專制統治;埃及中央集權式官僚系統已初具規模;高官厚爵多由王室成員和貴族們擔任;平民可擔任中下級官吏。(4分)(2)方式:外交聯姻、互派使節、禮物交換等。(3分)影響:有助于維持兩國關系的穩定;促進了經濟貿易的往來;促進了文明的發展。(3分)解析(1)依據材料“法老具有絕對權力,他的意志就是法律”“宰相,輔佐法老統攝……中央部門……州長已由法老任命并對法老負責”“高官厚爵多由王室成員和貴族們把持”“中下級官吏才任用平民”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得出古代埃及的政治概況。(2)方式,依據材料“內容涉及外交聯姻、使節忠誠、禮物交換、外交禮遇等問題”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得出。影響,可從維護兩國關系、促進交流等角度回答。17.答案(1)差異:漢帝國是自給自足的農耕文明;羅馬帝國對外貿易繁榮,商品經濟發達。漢帝國實行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地方服從于中央;羅馬帝國的行省具有較大的自治權。漢帝國民眾具有強烈的愛國意識、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羅馬居民的個體意識強烈,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6分)(2)原因:日耳曼人的入侵;羅馬帝國內部嚴重的階級矛盾;地方分裂割據,威脅中央;軍隊的蠻族化程度加深,導致政局動蕩;瘟疫動搖了民眾的傳統社會觀念,社會道德體系崩塌。(5分)(3)影響:面對蠻族入侵,羅馬帝國的軍隊蠻族化程度加深,導致政局動蕩;而面對匈奴的襲擾,漢帝國采取了有效措施維護了統治,擴大了疆域,傳播了漢民族文化。(4分)18.答案(1)關系:腓尼基地處地中海東岸、埃及和西亞文明交匯點,海外商業貿易比較發達,有利于推動腓尼基字母的對外傳播;傳播過程中,為適應當時社會生活特別是海外商業貿易的需要,腓尼基字母不斷演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解決痛點的2025年稅法考試試題及答案
- 文學語言與極簡風格試題及答案
- 企業市場進入戰略與風險試題及答案
- WPS授課技巧與經驗分享試題及答案
- 如何在Photoshop中創建自定義模板試題及答案
- 信息技術創新實踐考試試題及答案
- 計算機一級Photoshop考試經驗試題及答案
- 以醫學角度解讀VR技術在醫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 文學與身份政治的探討試題及答案
- 完整稅法知識框架試題及答案
- 多彩的非洲文化 - 人教版課件
- 2025年年中考物理綜合復習(壓軸特訓100題55大考點)(原卷版+解析)
- -《經濟法學》1234形考任務答案-國開2024年秋
- 2025上海房屋租賃合同模板
- T-SCSTA001-2025《四川省好住房評價標準》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可持續飛機能源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展前景及規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
- TCGIA0012017石墨烯材料的術語定義及代號
- 2025年信息系統監理師考試題(附答案)
-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支持體系構建研究
- 車場管理考試試題及答案
- 鋼結構與焊接作業指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