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競賽輔導 蛋白質構件-氨基酸+單項選擇題三_第1頁
高中生物競賽輔導 蛋白質構件-氨基酸+單項選擇題三_第2頁
高中生物競賽輔導 蛋白質構件-氨基酸+單項選擇題三_第3頁
高中生物競賽輔導 蛋白質構件-氨基酸+單項選擇題三_第4頁
高中生物競賽輔導 蛋白質構件-氨基酸+單項選擇題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生物競賽生物化學蛋白質構件—氨基酸單項選擇題三1.氨基酸在細胞內的運輸方式不包括()A.主動運輸B.協助擴散C.簡單擴散D.膜泡運輸2.氨基酸主動運輸需要的載體蛋白不包括()A.中性氨基酸載體B.堿性氨基酸載體C.酸性氨基酸載體D.通用氨基酸載體3.細胞內氨基酸的濃度通常()細胞外。A.高于B.低于C.等于D.不確定4.氨基酸在細胞內的儲存形式是()A.以游離氨基酸形式存在B.與蛋白質結合C.形成特定的復合物D.沒有特定儲存形式5.以下關于氨基酸的營養價值,說法錯誤的是()A.不同氨基酸對機體的營養價值不同B.必需氨基酸不能在體內合成,必須從食物中獲取C.非必需氨基酸在體內可以大量合成,不需要從食物中獲取D.氨基酸的比例合適,營養價值高6.人體的必需氨基酸包括()A.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蘇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纈氨酸B.丙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絲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C.以上兩組都是D.以上兩組都不是7.半必需氨基酸是指()A.機體可以合成,但合成量不能滿足需要B.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才需要從食物中獲取C.對某些人群是必需的,對其他人不是D.以上都是8.以下哪種氨基酸是半必需氨基酸()A.精氨酸B.組氨酸C.兩者都是D.兩者都不是9.食物中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可以用()來衡量。A.氨基酸評分B.蛋白質消化率C.生物價D.凈蛋白利用率10.氨基酸評分是根據()計算的。A.食物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與參考模式中相應氨基酸含量的比值B.食物中總氨基酸的含量C.食物中蛋白質的消化率D.食物中蛋白質的生物價11.如果一種食物的氨基酸評分低,說明()A.這種食物的蛋白質質量高B.這種食物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不足C.這種食物中氨基酸種類多D.這種食物的消化率高12.以下哪種加工方式可能影響食物中氨基酸的營養價值()A.加熱B.干燥C.冷凍D.以上都有可能13.過度加熱食物導致氨基酸營養價值降低的原因是()A.破壞了氨基酸的結構,如形成賴氨酰丙氨酸B.使氨基酸分解C.改變了氨基酸的比例D.使氨基酸與其他物質結合不易吸收14.在食品工業中,為了提高氨基酸的營養價值,可以采用()A.氨基酸強化B.蛋白質互補C.改善加工條件D.以上都是15.氨基酸強化是指()A.向食物中添加特定的氨基酸B.增加食物中總氨基酸的含量C.提高食物中蛋白質的含量D.改變食物中氨基酸的比例16.蛋白質互補是利用()的原理。A.不同食物中氨基酸的種類和比例不同,混合食用可以提高營養價值B.不同食物中蛋白質的消化率不同,混合食用可以提高消化率C.不同食物中蛋白質的生物價不同,混合食用可以提高生物價D.不同食物中氨基酸的含量相同,混合食用更易吸收17.以下哪種食物組合可以實現較好的蛋白質互補()A.谷類和豆類B.肉類和水果C.蔬菜和奶類D.魚類和油脂18.在研究氨基酸代謝的實驗中,常用的標記方法是()A.放射性同位素標記B.熒光標記C.化學發光標記D.酶標記19.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氨基酸在研究中的優點是()A.可以追蹤氨基酸在體內的代謝途徑和去向B.標記方法簡單C.對生物體沒有損害D.可以同時標記多種氨基酸20.組成天然蛋白質的氨基酸有()種。A.18B.20C.22D.2521.下列哪種氨基酸不屬于必需氨基酸()A.賴氨酸B.色氨酸C.丙氨酸D.苯丙氨酸22.以下氨基酸中,含有吲哚環的是()A.酪氨酸B.色氨酸C.脯氨酸D.組氨酸23.氨基酸在等電點時的特點是()A.帶正電B.帶負電C.呈電中性D.溶解度最大24.氨基酸的兩性解離性質取決于()A.氨基和羧基的存在B.側鏈基團的性質C.分子大小D.以上都是25.下列哪種氨基酸是酸性氨基酸()A.天冬氨酸B.精氨酸C.亮氨酸D.甘氨酸26.堿性氨基酸不包括()A.賴氨酸B.精氨酸C.組氨酸D.纈氨酸27.含硫氨基酸是()A.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B.絲氨酸和蘇氨酸C.丙氨酸和脯氨酸D.苯丙氨酸和酪氨酸28.半胱氨酸中的巰基可參與形成()A.二硫鍵B.氫鍵C.離子鍵D.疏水鍵29.下列氨基酸中側鏈基團含有羥基的是()A.蘇氨酸B.異亮氨酸C.苯丙氨酸D.天冬酰胺30.芳香族氨基酸不包括()A.苯丙氨酸B.酪氨酸C.色氨酸D.纈氨酸31.以下哪種氨基酸在生理pH下帶正電()A.谷氨酸B.甘氨酸C.賴氨酸D.天冬氨酸32.下列氨基酸中,哪種的側鏈基團最小()A.甘氨酸B.丙氨酸C.纈氨酸D.亮氨酸33.氨基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受()影響。A.極性B.等電點C.溫度D.以上都是34.支鏈氨基酸是指()A.亮氨酸、異亮氨酸、纈氨酸B.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C.絲氨酸、蘇氨酸、半胱氨酸D.天冬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酸35.以下氨基酸中,哪種在蛋白質中含量相對較少()A.丙氨酸B.色氨酸C.甘氨酸D.亮氨酸36.氨基酸的紫外吸收特性主要是由于()A.羧基B.氨基C.共軛雙鍵體系D.側鏈基團37.在280nm附近有特征吸收峰的氨基酸是()A.色氨酸和酪氨酸B.苯丙氨酸和組氨酸C.賴氨酸和精氨酸D.天冬氨酸和谷氨酸38.氨基酸的化學性質不包括()A.與茚三酮反應B.與雙縮脲反應C.脫羧反應D.成肽反應39.氨基酸與茚三酮反應的產物顏色是()A.藍色B.紫色C.紅色D.黃色40.下列關于氨基酸的描述,錯誤的是()A.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B.這個碳原子是α-碳原子C.不同氨基酸的差別在于側鏈基團D.脯氨酸沒有氨基41.氨基酸的旋光性是由于()A.不對稱碳原子的存在B.羧基的存在C.氨基的存在D.側鏈基團的多樣性42.天然蛋白質中不存在的氨基酸是()A.瓜氨酸B.賴氨酸C.精氨酸D.組氨酸43.以下哪種氨基酸可參與嘌呤和嘧啶的合成()A.甘氨酸B.丙氨酸C.纈氨酸D.亮氨酸44.氨基酸在體內的代謝途徑不包括()A.合成蛋白質B.氧化供能C.轉化為糖類或脂肪D.直接排出體外(正常情況下不會大量直接排出)45.下列氨基酸中,哪種可通過轉氨作用生成丙酮酸()A.丙氨酸B.天冬氨酸C.谷氨酸D.絲氨酸46.轉氨作用需要()作為輔酶。A.磷酸吡哆醛B.輔酶AC.生物素D.四氫葉酸47.氨基酸脫氨基的主要方式是()A.氧化脫氨基B.轉氨基作用C.聯合脫氨基D.嘌呤核苷酸循環48.聯合脫氨基作用是()的聯合。A.氧化脫氨基和轉氨基作用B.轉氨基作用和嘌呤核苷酸循環C.氧化脫氨基和嘌呤核苷酸循環D.以上都不是49.以下哪種氨基酸可通過氧化脫氨基作用生成α-酮戊二酸()A.谷氨酸B.天冬氨酸C.丙氨酸D.亮氨酸50.在氨基酸代謝中,生成氨的過程不包括()A.氧化脫氨基B.轉氨基作用C.聯合脫氨基D.腸道細菌對氨基酸的分解

答案和解析1.C解釋:氨基酸在細胞內的運輸方式包括主動運輸、協助擴散、膜泡運輸等,簡單擴散一般不是氨基酸在細胞內的運輸方式,氨基酸大多需要載體或通過膜泡來完成運輸2.D解釋:氨基酸主動運輸需要的載體蛋白有中性氨基酸載體、堿性氨基酸載體、酸性氨基酸載體等,沒有通用氨基酸載體這種說法,不同類型的氨基酸有其特定的運輸載體3.A解釋:細胞內氨基酸的濃度通常高于細胞外,這樣有利于細胞從外界攝取氨基酸,以滿足細胞內蛋白質合成等代謝需求4.A解釋:氨基酸在細胞內以游離氨基酸形式存在,沒有特定的儲存復合物,雖然氨基酸會參與蛋白質合成,但不是以儲存形式結合在蛋白質中5.C解釋:非必需氨基酸雖然可以在體內合成,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疾病、營養缺乏等),體內合成可能不足,仍需要從食物中獲取一定量,不同氨基酸對機體營養價值不同,必需氨基酸不能在體內合成,必須從食物中獲取,氨基酸比例合適營養價值高6.A解釋:人體的必需氨基酸包括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蘇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纈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絲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是人體可合成的非必需氨基酸7.D解釋:半必需氨基酸機體可以合成,但合成量不能滿足需要,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生長發育迅速、疾病等)才需要從食物中獲取,對某些人群(如嬰兒)是必需的,對其他人可能不是8.C解釋:精氨酸和組氨酸是半必需氨基酸,在某些情況下人體對它們的需求不能完全通過自身合成滿足9.A解釋:食物中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可以用氨基酸評分來衡量,蛋白質消化率是衡量蛋白質在消化過程中的吸收程度,生物價是評價蛋白質在體內被利用程度,凈蛋白利用率綜合考慮了消化和利用情況10.A解釋:氨基酸評分是根據食物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與參考模式中相應氨基酸含量的比值計算的,不是根據食物中總氨基酸含量、蛋白質消化率或生物價11.B解釋:如果一種食物的氨基酸評分低,說明這種食物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不足,導致蛋白質質量不高,不是氨基酸種類多或消化率高的情況12.D解釋:加熱、干燥、冷凍等加工方式都可能影響食物中氨基酸的營養價值,加熱可能破壞氨基酸結構,干燥和冷凍過程中的條件也可能對氨基酸有一定影響13.A解釋:過度加熱食物導致氨基酸營養價值降低的原因是破壞了氨基酸的結構,如形成賴氨酰丙氨酸等異常物質,使氨基酸失去原有的功能和營養價值,氨基酸分解、比例改變和與其他物質結合不易吸收也是可能的原因,但主要是結構破壞14.D解釋:在食品工業中,為了提高氨基酸的營養價值,可以采用氨基酸強化(向食物中添加特定氨基酸)、蛋白質互補(利用不同食物氨基酸互補提高營養價值)、改善加工條件(減少對氨基酸破壞)等方法15.A解釋:氨基酸強化是指向食物中添加特定的氨基酸,以彌補食物中某些必需氨基酸的不足,不是單純增加總氨基酸含量、提高蛋白質含量或改變比例這么寬泛的概念16.A解釋:蛋白質互補是利用不同食物中氨基酸的種類和比例不同,混合食用可以提高營養價值的原理,不是因為消化率、生物價或氨基酸含量相同的原因17.A解釋:谷類和豆類食物組合可以實現較好的蛋白質互補,谷類缺乏賴氨酸,豆類富含賴氨酸,兩者搭配可提高營養價值肉類和水果、蔬菜和奶類、魚類和油脂在氨基酸互補方面不具有典型性18.A解釋:在研究氨基酸代謝的實驗中,常用的標記方法是放射性同位素標記,它可以準確地追蹤氨基酸在體內的代謝情況,熒光標記、化學發光標記、酶標記在研究氨基酸代謝中不是最常用的19.A解釋: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氨基酸在研究中的優點是可以追蹤氨基酸在體內的代謝途徑和去向,不過標記方法并不簡單,且放射性同位素對生物體有一定損害,同時同時標記多種氨基酸有一定難度且可能干擾結果20.B解釋:組成天然蛋白質的氨基酸有20種,這20種氨基酸具有特定的結構和功能,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21.C解釋:丙氨酸不是必需氨基酸,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是必需氨基酸,人體自身不能合成必需氨基酸,需從食物中獲取22.B解釋:色氨酸含有吲哚環,酪氨酸含有酚羥基,脯氨酸是亞氨基酸,組氨酸含有咪唑基23.C解釋:氨基酸在等電點時正電荷與負電荷數量相等,呈電中性,此時溶解度最小,不是帶正電、負電或溶解度最大24.D解釋:氨基酸的兩性解離性質取決于氨基和羧基的存在、側鏈基團的性質、分子大小等,這些因素共同影響氨基酸在不同pH下的帶電情況25.A解釋:天冬氨酸是酸性氨基酸,其側鏈含有羧基,精氨酸、賴氨酸是堿性氨基酸,亮氨酸、甘氨酸是中性氨基酸26.D解釋:纈氨酸是中性氨基酸,不是堿性氨基酸,賴氨酸、精氨酸、組氨酸是堿性氨基酸27.A解釋: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是含硫氨基酸,絲氨酸和蘇氨酸、丙氨酸和脯氨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都不是含硫氨基酸28.A解釋:半胱氨酸中的巰基可參與形成二硫鍵,兩個半胱氨酸的巰基氧化后形成二硫鍵,將兩個氨基酸連接起來,氫鍵、離子鍵、疏水鍵不是由巰基形成的主要化學鍵29.A解釋:蘇氨酸側鏈基團含有羥基,異亮氨酸、苯丙氨酸、天冬酰胺側鏈沒有羥基30.D解釋:纈氨酸不是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是芳香族氨基酸,它們含有苯環等芳香結構31.C解釋:賴氨酸在生理pH下帶正電,因為其含有氨基等堿性基團,谷氨酸、天冬氨酸是酸性氨基酸帶負電,甘氨酸是中性氨基酸32.A解釋:甘氨酸的側鏈基團是-H,是最小的,丙氨酸側鏈是-CH?,纈氨酸和亮氨酸側鏈結構更復雜33.D解釋:氨基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極性、等電點、溫度等影響,極性影響與水分子的相互作用,等電點影響帶電情況從而影響溶解度,溫度也會對溶解度有影響34.A解釋:亮氨酸、異亮氨酸、纈氨酸是支鏈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是芳香族氨基酸,絲氨酸、蘇氨酸、半胱氨酸是含羥基或巰基等的氨基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酸是酸性相關氨基酸35.B解釋:色氨酸在蛋白質中含量相對較少,丙氨酸、甘氨酸、亮氨酸在蛋白質中含量相對較多36.C解釋:氨基酸的紫外吸收特性主要是由于共軛雙鍵體系,羧基、氨基、側鏈基團不是產生紫外吸收的主要原因37.A解釋:色氨酸和酪氨酸在280nm附近有特征吸收峰,可用于氨基酸和蛋白質的檢測和分析,苯丙氨酸、組氨酸、賴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在該波長附近沒有明顯特征吸收38.B解釋:氨基酸與雙縮脲反應不是其化學性質,雙縮脲反應是用來檢測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肽鍵的化合物,氨基酸與茚三酮反應、脫羧反應、成肽反應是其化學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