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三校2025屆8月新高三年級摸底考試地理試題卷學校:建文外國語學校、廣東碧桂園學校、廣州亞加達外國語高級中學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學校、班級、姓名、考場號、座位號和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將條形碼橫貼在答題卡“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將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單選題交通是城市間要素流動的重要載體,不同的交通流模式能夠反映出城市間的相互聯系狀況。有學者基于G省2019年9月的日平均車流量數據信息,提出了該省高速公路交通流三種模式(下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這三種模式中,對一般城市向區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起促進作用()A.最大的是甲模式 B.最大的是乙模式 C.最大的是丙模式 D.三種模式一樣大2.從丙模式判斷,各區域中心城市之間存在()A.職能一致性 B.區域均衡性 C.空間封閉性 D.等級差異性【答案】1.B2.D【解析】【1題詳解】從甲模式我們可以看到主要交通流位于一般城市之間,區域中心城市交通流為一般交通流,區域中心城市集聚作用并不明顯,A選項錯誤。從乙模式中我們可以看到,主要交通流為一般城市和區域中心城市之間,區域中心城市能起到一般城市集聚作用;從丙模式圖可以看到其主要交通流為各區域中心城市間的流動,對于一般城市向區域中心城市的集聚并未起到主要作用,故一般城市向區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作用最大的應為乙模式,B選項正確,C、D選項錯誤。故選B。【2題詳解】從丙模式圖可以看到其主要交通流為各區域中心城市間的流動,各區域中心城市之間能夠產生大規模的流動,說明各區域中心城市其城市職能并不一致,城市職能相似,各區域中心城市間的流動就會減少,A選項錯誤。丙模式中各區域中心城市間的交通流為主要交通流,說明區域中心城市之間發展差異較大,并不均衡,B選項錯誤。各區域城市能夠產生較大的交通流,說明各區域空間并不具有封閉性,而是具有一定的開放性,C選項錯誤。從丙模式中可以看到各區域中心城市間的主要交通流多為單向流動,這可能與區域中心城市等級差異有關,D選項正確。故選D。【點睛】每一個城市都是一定區域的中心,對整個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具有輻射帶動作用,根據城市等級的不同可以劃分為地區中心城市、區域中心城市、國家中心城市。國家中心城市是中國城鎮體系規劃設置的最高層級,作為國家中心城市,要在我國的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中心和樞紐作用,在推動國際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方面也發揮著重要的門戶作用。河床縱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點的連線剖面。青藏高原東南部的帕隆藏布江某段河床縱剖面呈階梯狀形態;近幾十年來,在該河段有湖泊發育。下圖示意該段河床縱剖面形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第I段河床縱剖面階梯狀形態形成的自然原因是()A.地質構造差異抬升 B.河流的階段性下切C.原始河床地形差異 D.滑坡、泥石流作用4.在第II段河床,縱剖面①→②→③的發育過程反映該段河床()A.淤積大于侵蝕 B.侵蝕大于淤積 C.侵蝕淤積平衡 D.持續不斷侵蝕【答案】3.D4.A【解析】【3題詳解】該河段地質構造情況應該相差不大,A錯誤;河流的階段性下切會加深河床,但不會使河床抬升,B錯誤;由圖可知:推測的原始河床縱剖面變化較為均勻,地形差異不大,C錯誤;該河段位于青藏高原東南部,地勢落差大,且受到西南季風影響,降水較為豐富,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多發。由材料可知:該河段近幾十年來,有湖泊發育,推斷應當為滑坡、泥石流搬運的物質堵塞河道形成的多個堰塞湖,堰塞湖的存在導致不同河段河床泥沙淤積變多,河床抬升,形成階梯狀的形態,D正確。故選D。【4題詳解】由圖可知:在第II段河床,縱剖面①→②→③河床的海拔不斷升高,河床不斷變淺,說明從2007年到未來,河床泥沙淤積的速度大于河床被侵蝕的速度,導致河床堆積物變多,河床變淺,A正確;侵蝕大于淤積,會導致河床加深,B錯誤;侵蝕-淤積平衡河床的深度應該維持不變,C錯誤;持續不斷侵蝕會導致河床加深,D錯誤。故選A。【點睛】特別提醒:河流橫剖面和縱剖面的區別:河流縱斷面是沿著河流的延伸方向中心線方向平距為橫軸,河床底高程為縱軸,按一定比例尺繪制成的剖面圖。河流橫斷面是在河流流向的某一個地點,按一定比例尺橫著切一條剖面,原理與剖面圖原理一樣,具體圖面要素有河流的寬,深等。近地面風速的變化除了受下墊面和大氣環流背景影響外,還與近地面大氣湍流強度有關。大氣湍流是大氣的一種不規則、紊亂運動,會加強高低層空氣聯系,實現運動干擾;溫度是影響其強弱的重要因素之一。圖1為廣州市中心區2014~2018年低層(121米)與高層(526米)風速年均值;圖2為廣州市區濕地生態公園2016~2021年近地面10米處風速年均值。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在大氣環流穩定的情況下,下列關于高層平均風速與低層平均風速日變化的表述正確的是()A.日出前后,高層平均風速達到一天中的最大值,低層平均風速達到一天中最大值B.正午前后,高層平均風速達到一天中的最小值,低層平均風速達到一天中最大值C.日落前后,高層平均風速達到一天中的最小值,低層平均風速達到一天中最小值D.子夜前后,高層平均風速達到一天中的最大值,低層平均風速達到一天中最小值6.根據圖2推測近地面10米處平均風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植被高度面積增加 B.空氣濕度增加C.城市風減 D.建筑物高度密度增加【答案】5.B6.D【解析】【5題詳解】由材料推斷可知,近地面風速日變化除了受下墊面和大氣環流背景影響外還與近地面大氣湍流強度的日變化有關。在宏觀大氣環流穩定情況下,日出后,隨著地面溫度的升高,湍流逐漸增強,高層空氣動量下傳加強,使低層風速增大,在氣溫最高湍流最強盛的正午前后,低層風速達到最大,午后氣溫開始下降,湍流運動逐漸減弱,風速隨之開始下降,高層風速受低層影響,呈現相反情況。故日出前后,高層平均風速達到一天中的最大值,低層平均風速達到一天中最小值;正午前后,高層平均風速達到一天中的最小值,低層平均風速達到一天中最大值,B正確,ACD錯誤。故選B。【6題詳解】據材料“近地面風速的變化除了受下墊面和大氣環流背景影響外,還與近地面大氣湍流強度有關”,結合圖示信息可知,濕地生態公園2016~2021年近地面10米處2min平均風速年均值呈下降趨勢,但在2020~2021年(疫情)變化不明顯,可以推測這與城市建筑的高度和密度的變化有很大的關系,城市建筑的高度和密度的變化增加了地表的摩擦力,對風有阻擋作用,可以降低風速,D正確;與植被高度面積增加、空氣濕度增加、城市風減關系不大,ABC錯誤。故選D。【點睛】近地面的風受三個力的作用,即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影響風力大小的只有摩擦力和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僅影響風的方向。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將我國3名航天員順利送入距離地表約400km的中國空間站。2022年4月16日,航天員安全返回地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符合航天員駐留期間空間站繞太陽運動角速度大小變化的是()A. B.C. D.8.駐留期間,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塔與廣州市區廣州塔兩地每天正午太陽高度的差值()A.先變大后變小 B.先變小后變大 C.持續不斷變大 D.始終保持不變【答案】7.A8.D【解析】【7題詳解】空間站繞地球在繞轉,則地球與空間站構成一個天體系統,該天體系統繞太陽旋轉,這樣空間站繞太陽運動角速度大小變化也就是地球繞日公轉角速度大小變化,在航天員駐留期間,地球繞日公轉經過了近日點,近日點公轉角速度較快,所以在10月16日到1月初,空間站繞太陽運動角速度在變快,1月初到4月16日空間站繞太陽運動角速度在變慢。故A正確,BCD錯誤。故答案選A。【8題詳解】正午太陽高度角為90°所求點與直射點的緯度差值,在航天員駐留期間,兩地始終都位于太陽直射點的以北,則兩地與太陽直射點的距離變化始終一致,則兩地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始終一致,保持不變,兩地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始終為兩地緯度之差。故選D。【點睛】1月初地球公轉至近日點附近,公轉速度較快;7月初地球公轉至遠日點附近,公轉速度較慢。2023年始,以上海作為地區總部的外資零售業,如開市客、優衣庫等紛紛在上海開業。同時,優衣庫等外資零售業集團也加快進入二、三線及以下城市的步伐。最近,優衣庫首次攜百款新品開啟廣東、浙江、湖南、湖北、四川等20省的巡展,旨在讓更多消費者在家門口就能買到國際品牌的服裝。完成下面小題。9.上海市吸引外資零售業進入的突出區位優勢是()A.商業發達,居民經商意識強 B.人口眾多,消費水平高C.國際化程度高,文化多元化 D.交通通達,商品來源多10.近年來,外資零售業二、三線城市選址的共同特點是()A位于城市環路附近 B.地處城市交通干道C.各種運輸線交會地 D.交通通達度最高處【答案】9.B10.D【解析】【9題詳解】外資零售業一般提供的是較高的服務水平和品牌商品,面對的是中、高產階層的消費者。上海經濟發達,中高產階層的人數多,消費水平高,為外資零售業提供龐大的消費市場,B正確;外資零售業進入,是為了擴大銷售市場,并不是尋找經銷商,A錯誤;國際化程度高,文化多元化,是吸引外資零售業進入上海的區位優勢,但不是突出優勢,C錯誤;交通通達,便于運輸,是其布局的區位因素,但不是其突出的優勢,D錯誤。故答案選B。【10題詳解】外資零售業為了獲得最高利潤,需要足夠的消費人群,城市交通通達度最高的地方往往是城市的中心位置,城市中心位置,是人流、車流量最多的地方,消費人群眾多,能夠收獲較多的利潤,D正確;城市環路附近、城市交通干道、各種運輸線交會地,不一定位于城市中心,不一定有廣闊的市場,ABC錯誤。故答案選D。【點睛】服務業的區位選擇受自然因素的影響較小,除旅游業外,其他大部分服務業主要受市場、交通、勞動力、政策、科技、集聚、歷史文化等人文因素的影響。田螺是廣西稻田養殖的重要水產品。近年來,為助力鄉村振興,當地一些農民在傳統稻田養螺基礎上,開挖螺溝,發展了新型“稻—螺”生態循環農業模式(下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稻田中開挖螺溝主要是為了()A.增加稻田光照強度 B.加強稻田通風透氣C.減少田螺天敵威脅 D.改善田螺生長環境12.圖中生態循環過程最為復雜區域是()A.進水區 B.出水區 C.水稻區 D.螺溝區【答案】11.D12.C【解析】【11題詳解】該地位于廣西,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當地一些農民在傳統稻田養螺基礎上,開挖螺溝,使溝與溝相連,使得田螺夏季能避熱、冬季能躲冷,改善了田螺的生長環境,D正確;稻田中開挖螺溝不能增加稻田光照強度,也不能減少天敵威脅,A、C錯誤;根據圖示信息“進水口、出水口”可知,螺溝里有水,不利于稻田通風透氣,B錯誤。故選D。【12題詳解】水稻生態系統包括與水稻生長發育相關聯的各種動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光照、溫度、水分、養分等的相互關系以及與周圍其它各系統的關系,是圖中生態循環過程最為復雜的區域,C正確;進水區的主要作用是進水,出水區的主要作用是出水,螺溝區是相互連通的溝水,借助水體的調節作用,使田螺夏季能避熱、冬季能躲冷,三個地區生態循環過程較簡單,不復雜,A、B、D錯誤。故選C。【點睛】田螺多棲息在水源的邊緣或者依附在水生植物上或者棲息在泥土表面,喜陰怕陽光直射,螺在水溫達到28℃以上時活動頻繁,當水溫超過45℃時,將造成螺的死亡,水溫在28℃32℃是螺的最佳生活環境,當水溫低于10℃時螺進入休眠期,當水溫達到30℃時,螺將躲在水草等植物下進行避暑。電子競技運動是借助信息技術為核心的各種軟硬件,以及由其營造的環境來進行的一項運動。近年來,電子競技運動蓬勃發展。左圖為全球電競之都評價得分與排名統計圖,右圖為20162021年中國電子競技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統計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3.上述全球電競之都發展電競產業的最大優勢是()A.訓練設施完善 B.信息技術發達C.參與團隊眾多 D.市場需求廣闊14.2021年中國電子競技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增速變化顯著,其主要原因可能是()①受新冠疫情影響,線下電競賽事減少②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相關政策的實施③游戲用戶規模增速放緩,游戲人口紅利趨于飽和④電競企業對電競產業投入大大減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3.B14.A【解析】【13題詳解】由材料知電子競技運動以信息技術為核心,左圖中全球電競之都的排名城市都是各國家信息技術發達的地區,是其發展電競產業的最大優勢,B正確。訓練設施、參與團隊多、市場需求并不是電競產業發展的主導因素,ACD錯誤。故選B。【14題詳解】由右圖知2021年中國電子競技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增速變化顯著降低主要是因為新冠疫情影響下,易引起人群聚集的線下電競賽事減少,為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國家推出相關政策對未成年人進行網絡游戲加以干預,游戲用戶規模增速放緩,游戲人口紅利趨于飽和等因素造成的,①②③正確。電競產業屬于新興產業,發展快,電競企業對電競產業投入并未減少,④錯誤。所以A正確,BCD錯誤。故選A。【點睛】電子競技,是電子游戲比賽達到"競技"層面的體育項目。電子競技就是利用電子設備作為運動器械進行的、人與人之間的智力和體力結合的比拼。通過電子競技,可以鍛煉和提高參與者的思維能力、反應能力、四肢協調能力和意志力,培養團隊精神,并且職業電競對體力也有較高要求。電子競技也是一種職業,和棋藝等非電子游戲比賽類似,2003年11月18日,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批準,將電子競技列為第99個正式體育競賽項目。2008年,國家體育總局將電子競技改批為第78號正式體育競賽項目。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將電子競技納為表演項目。下圖反映國內某城市群15個城市19902018年城市建設用地規模及排序的變動情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5.由圖可判斷,該城市群呈現()A.單核模式發展 B.雙核模式發展 C.多核模式發展 D.金字塔式發展16.影響各城市建設用地規模變化的主要因素是()①人口規模②產業發展③建城歷史④生態環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15.B16.A【解析】【15題詳解】由圖可知:城市建設用地規模排名前兩名的城市,從1990年到2018年城市用地規模增長迅速,且建成區的面積遠遠超過其它13個城市,由此可以判斷:該城市群為典型的雙核發展模式,頭部的兩個城市發展迅速,成為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B正確;單核模式是城市群中只有一個中心城市,A錯誤;多核模式是城市群中有兩個以上的中心城市,C錯誤;金字塔式發展模式無法判斷中心城市的數量,D錯誤。故選B。【16題詳解】城市人口規模不斷擴大,會導致住宅區的面積增大,導致城市擴張,①符合題意;產業發展會導致工業區等的用地規模擴大,帶來城市建成區的擴展,②正確;建城歷史與生態環境對城市建設用地規模的變化影響不大,③和④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睛】知識擴展:我國經濟發達的沿海省份通常都有兩個或更多的核心城市。但是內陸省份,大部分都是單核,即以大城市為主,一般都是省會城市,基本都是一城獨大。例如成都對四川的影響,武漢對湖北的影響,長沙對湖南的影響,西安對陜西的影響等。二、綜合題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面問題。華北平原是我國夏季暴雨頻發區。圖1為華北平原示意圖,圖2為一次降雨過程華北平原及周邊地區700hPa風場示意圖,此次降雨過程與臺風活動密切相關,石家莊成為暴雨中心。(1)推測石家莊成為暴雨中心且持續時間較長的原因。(2)指出形成此次降雨過程的天氣系統中心在圖2中的大致方位,并說明判斷依據。(3)此次降雨過程的水汽主要來自南海,說明理由。【答案】(1)位于氣旋附近,氣流交匯頻繁,降水量大;地處太行山東麓,暖濕氣流遇山地抬升作用在石家莊附近形成強降水;受山地阻擋,氣旋不能西進,在石家莊附近地區停留時間長,形成持續性強降水。(2)位置:西南部。依據:西南部存在一個氣流輻散中心;周圍氣流呈逆時針在西南部輻合;西南部存在一個靜風中心(無風地帶)。(3)南海水溫高,多熱帶氣旋生成;水域寬廣,水汽輸送量大;該時段主要盛行偏南風,且自南向北風力減小,符合南海水汽輸送線路等。【解析】【分析】本大題以石家莊暴雨為背景材料,設置3道小題,考查降水形成原因及其常見的天氣系統等知識點,考查學生獲取與解讀地理信息、調動與運用地理知識、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最終培養學生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等地理核心素養。【小問1詳解】結合華北平原及周邊地區700hPa風場示意圖可得,附近有低壓中心,故該地區位于氣旋附近,低壓中心附近,氣流交匯頻繁,因此降水量大;此外受太行山地形影響,地處太行山東麓,暖濕氣流遇山地抬升作用在石家莊附近形成強降水;此外該地區受山地阻擋,氣旋不能西進,在石家莊附近地區停留時間長,形成持續性強降水,【小問2詳解】根據圖示信息可得,降水應該處于低壓系統附近,低壓中心氣流向中心輻射,結合材料可得,圖中西南部有一個氣流輻射中心,周圍氣流呈逆時針方向向中心輻合。該中心氣流上升,中心天氣穩定是一個靜風中心。故形成此次降雨過程的天氣系統中心在圖2中的西南部。小問3詳解】結合材料可得,該時段吹偏南風,而且風速自南向北風力逐漸減小,南海位于石家莊的南部,因此符合南海的水汽輸送路線;此外南海緯度低于我國其他海域,海面溫度高,多熱帶氣旋產生;南海地區水域寬廣,緯度低,水汽蒸發量大,故水汽輸送量大。18.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湖南新化紫鵲界梯田位于雪峰山脈東麓,是著名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至今仍保留著原始的純手工耕種方式,是保持完整的古老稻作文明的成功范例。紫鵲界梯田集中分布在山體海拔500~1200米之間,1200米以上坡度較大,植被豐富,層次分明。當地地質結構為花崗巖,基巖完整無縫,土壤以花崗巖風化而形成的砂壤土為主。梯田對水極度依賴,紫鵲界山頭沒有一座水庫,可水源又無處不在,就像一座“隱形的水庫”,即使周邊地區旱情肆虐,當地村民卻很少因水而發愁,素有“天下大旱,此地有收”之說。下左圖示意紫鵲界梯田位置,下右圖示意紫鵲界梯田剖面。(1)分析紫鵲界梯田形成巨大“隱形的水庫”的原因。(2)20世紀六、七十年代,當地梯田開墾高度不斷增加,分析其產生的不利影響。(3)近些年來紫鵲界梯田棄耕現象日趨嚴重,分析其產生的原因。(4)現今有些村民在山上辦起農家樂,進行旅游開發,并不斷擴大規模。你是否贊同在梯田區擴大農家樂規模,請表明態度和說明理由。【答案】(1)紫鵲界梯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充足,提供豐富水源保障;山頂植被茂盛,涵養水源能力強;地表砂壤土為主,土壤疏松,有利于水源下滲和貯存;底部基巖為花崗巖,堅硬無縫,水體不易滲漏,有利于地下水貯存。(因此該地地下水豐富,形成“隱形的水庫”。)(2)梯田開墾的高度不斷增加,首先使山上較高海拔處原有植被和生態遭到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植被覆蓋率減小,涵養水源能力降低,導致水源減少;影響居民飲水和梯田灌溉,農業減產;由于山上坡度更大,植被破壞,會使坡面水流流速加強,侵蝕作用加強,導致出現嚴重的水土流失。(3)梯田田塊小、有坡度,機械化程度低,生產效率低下;農產品價格低,經濟收益低,種植積極性不高;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影響,農村青壯年大量外出和從事旅游業,農村勞動力短缺。(4)贊同:擴大農家樂規模,增強游客接待能力;吸納(更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增加當地就業;經濟效益較好,提高經濟收入。不贊同:在梯田區大量建設農家樂及其配套設施,(有可能)破壞梯田景觀和農業生態環境;農家樂規模擴大,用水增多,與梯田爭水;農家樂廢棄物處理能力差,拋棄大量的垃圾和排放大量污水,導致環境污染。【解析】【分析】本題以紫鵲界梯田為載體,涉及地理環境整體性原理的應用、農業區位分析、區域發展方向等內容,主要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等能力以及區域認知、綜合思維等學科素養。【小問1詳解】此題分析要抓住“隱形的水庫”,要說清“水是從哪兒來的”,“隱在哪兒”,“為何能隱在這兒”。首先,該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且處在雪峰山東麓夏季風迎風坡,降水多,提供了豐富的水源;其次,1200米以上植被豐富,層次分明,截留涵養水源能力強;第三,地表是疏松的砂壤土為主,利于水分下滲和貯存;第四,底部基巖為花崗巖,堅硬完整無縫,水體不易滲漏,有利于貯存,使地下水豐富,形成“隱形的水庫”。【小問2詳解】梯田開墾高度增加,使原有植被和生態遭到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植被覆蓋率減小,涵養水源能力降低,導致地下隱形水庫的水源減少;由于水源減少,會進一步影響居民生活用水和梯田灌溉,使農業減產;由于山上坡度較大,植被破壞后,會使山上坡面水流流速加快,侵蝕加劇,導致嚴重的水土流失。【小問3詳解】紫鵲界梯田棄耕撂荒的原因分析可以自然區位因素和社會經濟區位因素兩方面展開。從地形自然條件來看:此梯田位于湖南雪峰山東坡,地形起伏大,導致耕地坡度大,耕作不便;地形起伏大,導致梯田破碎,耕作地塊小,只能人力和畜力操作,不便于使用小型農業機械;從社會經濟方面看:務農人群年齡可能多為老人或小孩,青年男性基本外出務工,勞動力明顯不足;農業種植收益太低,使得農民種植的積極性明顯不高。另外,當地交通基礎設施落后,運費較高;當地雖然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但沒有形成完善的產業鏈,產品推銷困難。【小問4詳解】資源的開發都會帶來利和弊,尤其是生產規模的影響。開發帶來的影響主要從經濟、社會和生態等三個方面回答。贊同的理由是擴大農家樂規模,增強游客接待能力,有助于區域基礎設施的完善;吸納(更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增加當地就業,可促進社會的發展;可以增加農民的人均收入,經濟效益較好,提高經濟收入。不贊同的理由主要是從生態環境的角度考慮,在梯田區大量建設農家樂及其配套設施,(有可能)破壞梯田景觀和農業生態環境;農家樂規模擴大,用水增多,與梯田爭水;農家樂廢棄物處理能力差,拋棄大量的垃圾和排放大量污水,導致環境污染。19.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海表溫度鋒是指海表溫度明顯不同的兩種或幾種水體之間的狹長過渡帶,是海表溫度的躍變帶(海表溫度鋒1月判別標準為溫度梯度大于0.12℃/km)。冬季風是影響山東半島附近海域溫度鋒的關鍵因素,圖1示意37°N海域某研究斷面位置,圖2中左圖示意2015~2020年該斷面1月海表溫度鋒的經度位置和表層懸沙濃度分布的年際變化,右圖示意同時期該斷面1月海表溫度梯度和平均風速數據統計。(1)在圖2中左圖虛線方框內補畫該斷面1月海表溫度鋒經度的折線。(2)從海氣相互作用的角度,說明該斷面風速對海表溫度鋒的位置和強度的影響。(3)分析1月該斷面海表溫度鋒西側海水表層懸沙濃度高的原因。【答案】(1)(2)該斷面所在海域1月盛行西北風,當風速偏大時,魯北沿岸流的勢力偏強、近岸冷水范圍廣,溫度鋒向東擺動;斷面表層海水溫度整體偏低,溫度梯度較小,溫度鋒的強度偏弱。(3)近海有河流匯入,攜帶大量泥沙入海;魯北沿岸流攜帶了高濁度水體沿山東半島近海運動;海水西側較淺,在冬季風作用下,更多的沉積物從海床再懸浮。【解析】【分析】本大題以海表溫度鋒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海水的溫度、海—氣熱量交換、海水的溫度、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相關內容,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基本技能、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與規律能力,綜合思維、區域認知素養。【小問1詳解】對比圖2左右兩圖可以發現,風速越大,1月海表溫度鋒經度越靠東,故在圖2中左圖虛線方框內補畫如下:【小問2詳解】注意題干要求,從海氣相互作用的角度,說明該斷面風速對海表溫度鋒的位置和強度的影響,結合圖2以及材料“海表溫度鋒是指海表溫度明顯不同的兩種或幾種水體之間的狹長過渡帶,是海表溫度的躍變帶”、“冬季風是影響山東半島附近海域溫度鋒的關鍵因素”可知,該斷面所在海域1月盛行西北風,當風速偏大時,魯北沿岸流的勢力偏強、近岸冷水范圍廣,溫度鋒向東擺動;圖2右比較溫度梯度和風速的關系可以看出,斷面表層海水溫度整體偏低,溫度梯度較小,溫度鋒的強度偏弱。【小問3詳解】1月該斷面海表溫度鋒西側海水表層懸沙濃度高的原因可以從入海徑流、洋流、風的角度分析。近海有河流匯入,攜帶大量泥沙入海,混合海水含沙量上升;魯北沿岸流自北向南攜帶了高濁度水體沿山東半島近海運動;近岸的海水西側較淺,在冬季風作用下,更易受到擾動使得更多的沉積物從海床再懸浮。20.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吳江區是蘇州市的市轄區。明清時期,吳江縣南部地區以其資源稟賦條件,逐步形成以湖蕩蠶區、震澤絲業、盛澤綢業為中心的蠶桑絲織業市鎮網絡體系,以“日出萬匹、衣被天下”聞名于世。現今蠶桑絲織業仍然是吳江區的重要產業,2021年吳江蠶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荊州市監利市事業單位2025年統一公開招聘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隨州市曾都區事業單位2025年統一公開招聘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揚州】2025年江蘇揚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下屬單位招聘員額制工作人員4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張娟詩經教學課件
- 2025年西安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募)工作人員筆試和安排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安陽】2025年河南安陽市殷都區區直事業單位公開選調工作人員34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第七節氣體鋼瓶的常用標記及使用注意事項66課件
- 傳統節日教學設計課件
- 小學生籃球拍球活動課件
- 小學生科學課件
- 小數乘除法豎式計算題及答案
- 2024年醫院信息保密制度范本(三篇)
- 第22章 相似形 單元檢測題2023-2024學年滬科版數學九年級上冊
- 血管內超聲IVUS簡介
- DL∕T 2528-2022 電力儲能基本術語
- 山東財經大學《大學英語》2022-2023學年期末試卷
- 2024年歌爾股份有限公司校園招聘考試試題完美版
- peskin量子場論課后答案(芝加哥大學版)
- 醫院專家工作站合作協議書
- 2023年河北語文高考試題
- 2023年禁毒工作全年工作總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