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歷史下冊單元清八新人教版_第1頁
九年級歷史下冊單元清八新人教版_第2頁
九年級歷史下冊單元清八新人教版_第3頁
九年級歷史下冊單元清八新人教版_第4頁
九年級歷史下冊單元清八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期末測試題得分________卷后分________評價________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1.19世紀拉美民族獨立運動和印度民族大起義先后發生,其共同的緣由是(A)A.殘酷的殖民統治和掠奪B.本土的封建剝削C.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統治D.英國的殖民統治2.某班實行歷史探究會,甲同學說:“此舉解放了千百萬農奴,加快了國家近代化步伐”;乙同學說:“此舉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對農夫進行的殘酷掠奪”。他們探究的主題是(C)A.美國廢除黑人奴隸制B.日本進行大化改新C.俄國廢除農奴制改革D.蘇聯實行新經濟政策3.“Theunionmustandshallbepreserved.(聯邦必需而且將會得到保留)”這是林肯1860年參與總統競選時的主題。他認為當時美國政府面臨的首要任務是(C)A.實現國家獨立B.消退種族卑視C.維護國家統一D.實現領土擴張4.縱觀中日兩國的近代歷史,戊戌變法和明治維新具有很多相像之處。下列表述最恰當的是(A)A.都是為挽救民族危機而進行的改革B.都頒布了資產階級性質的成文憲法C.都向西方學習,確立了君主立憲制D.都變更了落后面貌,走上擴張道路5.亨利·福特至今仍被美國公眾奉為“最宏大的企業家”。20世紀初,他的一項創舉成為20世紀大規模生產的基礎。這項創舉是指(D)A.工廠中采納蒸汽動力B.建立工廠和工廠制度C.成功研制第一輛汽車D.采納流水線生產汽車6.在英國,狹窄的鐵路跨過像綠色海洋一樣的鄉間,把沿途被裝進火車的英國人民,拋進城門口越來越稠密的人群之中。這一現象反映了工業革命(C)A.縮小城鄉差距B.加速農村城鎮化C.推動城市化進程D.促進農業快速發展7.《世界巨人百人傳》叢書即將出版時,有人曾經評價道:“每一位宏大人物,都隱藏著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假如要想了解近代歐洲科學家的故事,可以選讀(A)A.《牛頓傳》《達爾文傳》B.《伏爾泰傳》《馬克思傳》C.《華盛頓傳》《拿破侖傳》D.《牛頓傳》《愛迪生傳》8.制作學問卡片是學習歷史的一種重要方法。下圖這張有關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學問卡片記錄錯誤的是(B)eq\a\vs4\al(A.起先時間,B.導火線,C.主要戰役,D.結果)●起先時間:1914年●導火線:德國閃擊波蘭●主要戰役:凡爾登戰役●結果:同盟國失敗9.彼得格勒起義的消息傳到莫斯科后,起義軍于11月16日攻占克里姆林宮,也取得了革命的成功。與此同時,革命烈火燃遍俄國大地。到1918年春天時,全國各地相繼建立了蘇維埃政權。與上文相關的歷史事務是(B)A.憲章運動B.十月革命C.二月革命D.辛亥革命10.“三巨頭操控世界,德國成待宰羔羊;各懷心事把贓分,達成協議沖突深。”對這幾句歌謠反映的國際會議的表述不正確的是(B)A.德國擔當斗爭責任B.打擊日本獨霸中國的安排C.英、法、美成為會議主宰D.帝國主義的分贓會議11.在工業方面,蘇維埃國家仍舊干脆限制著重要的工業部門,但激勵私人開設小規模的工廠,同時復原經貿活動,擴大城鄉之間的商品交換。下列各項與材料相關的是(B)A.《土地法令》B.新經濟政策C.1936年新憲法D.赫魯曉夫改革12.1933年,美國政府通過頒布《國家工業復興法》,各工業企業制定本行業的公允經營規章,確定各企業的生產規模、價格水平、市場安排、工資標準和工作日時數等。其目的是(D)A.放任市場自由競爭B.放寬政府對經濟的限制C.實行安排經濟體制D.加強政府對經濟的干預13.20世紀30年頭是蕭條、危機和斗爭的10年。下列能反映這一時代特點的事務或現象有(B)①日本:軍部法西斯專政建立②德國:納粹政權掀起反猶狂潮③蘇聯: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④美國:生產過剩,失業率高漲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雅爾塔會議上美、蘇、英三國協調了對德的軍事行動,會后蘇軍發動的對德攻勢是(D)A.斯大林格勒會戰B.諾曼底登陸C.中途島海戰D.柏林戰役15.電影往往是社會現實與輿論的一種反映。1943年,好萊塢拍攝了一些歌頌蘇聯的電影,比如《光榮的日子》《出訪莫斯科》等。1948年后,蘇聯對美國的威逼成為好萊塢電影的重要主題之一,這類影片有《鐵幕背后》《紅色威逼》等。與這一時期電影主題轉變相關的政治背景有(A)A.“冷戰”政策的提出B.美國經濟實力的衰落C.聯合國的成立D.歐盟與美國沖突的加劇16.“歐盟成立后,歐盟成員國之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有利于經濟的發展……他們的聯合對美國的霸權主義也有肯定的制約。”材料主要論述的是歐盟成立的(D)A.背景B.目的C.過程D.作用17.2018年5月26日,西非國家布基納法索正式與中國復原外交關系。布基納法索原來是法國殖民地,其次次世界大戰后,在非洲獨立浪潮影響下贏得了國家獨立,是“非洲年”獲得獨立的17個國家之一。據此推斷布基納法索獨立于(BA.1956年B.1960年C.1990年D.1994年18.習近平主席在2024年上合青島峰會上說:“各國只有加強團結協作,深化和平合作、同等相待、開放包涵、共贏共享的伙伴關系,才能實現長久穩定和發展。”以下史實中能印證這一觀點的是(B)①薩拉熱窩事務②北約、華約對峙③歐盟的建立和發展④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9.構建學問結構是學習歷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圖是某學習小組設計的學問卡片。據此推斷其主題是(D)eq\b\lc\{(\a\vs4\al\co1(“別了,雅爾塔”——蘇聯解體,冷戰結束,鼎足之勢話西方——美國、歐盟、日本,走出低谷的俄羅斯——普京出手不凡的舉措,風云際會看東方——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A.美蘇兩極格局形成B.“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建立C.經濟全球化的發展D.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20.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類進入了信息時代。信息社會到來的主要標記是(D)A.蒸汽機的應用B.原子能技術的產生和發展C.電力的廣泛應用D.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產生和發展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21題14分,第22題14分,第23題10分,第24題12分,共50分)21.(14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下)》(北京高校出版社)書目節選:第七編西方據優勢地位時的世界,1763-1914年第26章歐洲的科學革命和工業革命一、科學革命的根源二、科學革命的進程三、科學革命的意義四、工業革命的根源五、工業革命的進程六、工業革命對歐洲的影響七、工業革命對非歐洲世界的影響第27章政治革命一、政治革命的格局二、英國革命三、啟蒙運動四、美國革命五、法國革命……(1)以上書目材料中,作者認為西方占據優勢地位的三大要素是什么?(3分)科學革命、工業革命和政治革命。(2)說到西方近代科學革命,作者不得不提及兩位宏大的科學家,依據提示寫出他們的名字:(2分)①“發覺支配宇宙中的物體的定律”的近代物理學奠基人:牛頓②“發覺支配人類本身進化的規律”的進化論者:達爾文(3)工業革命的最主要標記是什么?(1分)工業革命分別對“歐洲”和“非歐洲世界”產生了什么重大影響?(4分)瓦特改良蒸汽機。對歐洲影響:創建了巨大的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更,資本主義最終戰勝了封建主義。(或為新生的資本主義制度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促使西方國家先后實現了工業化,由農業國變成了工業國。)對非歐洲世界影響:工業革命后,西方國家加緊了殖民擴張活動,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4)結合所學學問,概括英、美、法三國革命對西方占據優勢地位所起的共同作用。(4分)推翻了落后的封建專制統治,確立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制度,為資本主義快速發綻開拓了廣袤的道路。(以上答案符合題意、言之成理即可)22.(14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21年蘇俄起先實施新經濟政策,允很多種經濟并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促進國民經濟的復原和發展。1924年初列寧逝世后,斯大林的領導地位逐步確立,新經濟政策被漸漸取消。為了快速增加經濟實力和國防力氣,蘇聯實行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為了加強對農業的管理,擺脫糧食供應困難,蘇聯政府推行了農業集體化運動,斯大林執政時期開創的社會主義建設模式,被稱為“斯大林模式”。據蘇聯官方統計,到1937年,蘇聯的工業產量居歐洲第一位、世界其次位。蘇聯經濟實力的快速增長,為后來反法西斯斗爭的成功奠定了物質基礎。——摘編自《世界歷史老師教學用書》材料二1933年,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宣布實行新政。他實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加強國家對金融、農業、工業、社會救濟、公共工程以及財政等方面的干預,使美國政府擔當起保障經濟穩定和發展的責任。到1939年,美國的工業生產水平創歷史新高,農業生產保持穩定,對外貿易趨向活躍,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復原和改善。新政的實施也在肯定程度上緩和了美國的社會沖突,緩解了經濟危機引發的社會危機,使美國避開在危機形勢下走上法西斯道路。新政通過法律形式,把國家保障經濟穩定和發展的責任固定下來,在不觸動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對美國經濟制度進行了深刻改造。——摘編自《世界歷史老師教學用書》(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概括指出斯大林時期國家經濟政策發生的變更。(3分)簡析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歷史背景。(2分)變更:漸漸取消新經濟政策;優先發展重工業;推行農業集體化運動;形成高度集中的安排經濟體制。(答出其中兩點即可)背景:新經濟政策實施,國民經濟得到復原發展;列寧逝世,斯大林成為蘇聯最高領導人;處于帝國主義包圍;國內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答出其中兩點即可)(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羅斯福新政對美國經濟制度進行了怎樣的調整?(3分)請你談談羅斯福新政帶來的影響。(2分)調整: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全面干預;通過法律形式把國家保障經濟穩定和發展的責任穩定下來。影響:使美國避開了經濟大崩潰,走出經濟危機;經濟得到復原,人民生活得到改善;避開法西斯上臺,為反法西斯斗爭成功奠定了基礎;資本主義制度得到鞏固與發展;開創了資本主義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成功模式;在美國和世界資本主義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答對其中三點即可)(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你認為斯大林模式與羅斯福新政有何相同點?(2分)從中你得到什么啟示?(2分)相同點:都加強了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都促進了經濟的快速發展;都為反法西斯斗爭成功奠定了基礎。(答出其中一點即可)啟示:任何一種經濟體制的確立,都要隨社會的發展進行不斷地調整;改革是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手段;不同社會制度的經濟體制可以相互借鑒;不同社會制度對人類的進步都起到肯定的推動作用。(答出其中一點即可)23.(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1993年說:“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舊秩序,就是因為它不由超級大國主宰,而是有很多權力中心,每一個都獨立活動。”“美國既是超級大國,也不是超級大國。美國是唯一的軍事超級大國,但靠軍事力氣能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少。至于其他問題,如經濟力氣,美國僅僅是一個大國,還有可與美國匹敵的其他國家,如日本、歐洲在肯定程度上也是這樣,再過幾年還有中國,以及蘇聯中的某些國家。”材料二經濟全球化是近年國際問題中的熱門話題,專家認為:“嚴格意義上的經濟全球化發生在這個時期,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網絡化,其次靠向市場化的變革。前者為全球化供應了技術上保障,后者為全球化供應了體制上的保障。”——陳寶森《經濟全球化進程剛剛起先》材料三全球化是發達國家用來打開發展中國家市場的敲門磚,是新殖民主義的一種形式,因此,發展中國家應當團結起來,抵制全球化。——江時學《發展中國家怎么辦—拉美國家的實踐》(1)依據材料一,概括作者所述觀點。(2分)世界格局正朝多極化方向發展。(2)依據材料二,歸納推動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2分)全球的信息網絡化、市場化的變革。(3)你贊同材料三作者的觀點嗎?請結合所學學問,說明理由。(6分)不贊同。理由:經濟全球化是以發達國家為主導,進行生產力的全球大分工,經濟全球化可以帶來巨大的分工利益,改善和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由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占據優勢地位,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競爭中處于不利的境地。經濟全球化把世界緊密聯系在一起,也把國際經濟風險傳遞給發展中國家,但我們應當順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不應當盲目抵制。24.(12分)科學技術是人類文明的引擎。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工業革命動力演進示意圖。材料二19世紀70年頭,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與此同時,電動機也制造出來。不久,出現了集中供電的發電廠,輸變電技術也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