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模擬試卷初中歷史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素養綜合檢測_第1頁
53模擬試卷初中歷史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素養綜合檢測_第2頁
53模擬試卷初中歷史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素養綜合檢測_第3頁
53模擬試卷初中歷史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素養綜合檢測_第4頁
53模擬試卷初中歷史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素養綜合檢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素養綜合檢測(滿分100分,限時45分鐘)一、選擇題(共15題,每題4分,共6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2023江蘇寶應一模)《玻利瓦爾》一書的作者瑪麗·阿拉納利用大量的原始文獻,描繪了玻利瓦爾輝煌而戲劇化的一生。在文中她將玻利瓦爾稱為“南美洲的喬治·華盛頓”。作者旨在強調玻利瓦爾(H9201001)()A.反抗英國壓迫B.完成美洲統一C.推動民族獨立D.協助章西女王2.(2023廣東封開一模)獨立運動未能扭轉拉丁美洲的民族分裂之勢,甚至還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惡性循環:分裂的拉丁美洲民族無法抵御歐美列強的侵略擴張,導致未能趕上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機遇。這說明拉丁美洲獨立運動()A.沒有取得民族獨立B.未徹底掃除拉美發展的障礙C.導致拉美的民族分裂D.沒有推翻殖民統治3.(2023廣東寶安二模)印度民族大起義在規模上遍及了印度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地區,在成分上包含了社會各階級、階層和政治集團,以及原屬于不同民族、種族和宗教信仰的人們。這反映了印度(H9201001)()A.殖民統治的終結B.統一國家的形成C.民族意識的覺醒D.資本主義的發展4.威廉·麥克尼爾的《西方的興起:人類共同體史》中指出,“舊世界的界標一個接一個地消失了:禁止蓄須和穿長袍,引進儒略歷,簡化字母,宮廷婦女不再閉門不出,芬蘭灣畔的圣彼得堡被建成新首都”。與材料相關的歷史事件是()A.彼得一世改革B.亞歷山大二世改革C.明治維新D.美國內戰5.(2022福建廈門期末)“彼得一世用歐洲以才選官的方式替代了貴族官職世襲制,國家在發展、改進,但個人卻無所獲。”從中無法看出彼得一世改革()A.積極向西方學習B.推動了俄國進步C.廢除了君主專制D.存在一定局限性6.【史料實證】俄國諾夫哥羅德省的一份統計材料顯示,1861—1870年間發放給外出做工農民的長期護照是5.92萬份,1891—1900年間增加到184.5萬份。這項統計表明(H9201002)()A.農奴制阻礙著社會進步B.社會矛盾有效緩解C.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D.資本主義發展迅速7.(2023江蘇常熟模擬)不同的資料具有不同的史證價值。在下列資料中,對了解俄國農奴制改革歷史的史證價值最大的是(H9201002)()A.農奴制改革時期的相關照片B.列賓的油畫《伏爾加河上的纖夫》C.亞歷山大二世的日記本D.陀思妥耶夫斯基創作的小說《白癡》8.【時空觀念】(2023江蘇蘇州中考)制作年代尺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圖年代尺反映了(H9201003)()A.美國獨立戰爭的原因B.美國南北戰爭的過程C.俄國1861年改革的性質D.日本明治維新的結果9.(2022吉林德惠期末)美國南北戰爭清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為以后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材料中的“障礙”與“條件”分別是()A.封建專制、統一市場B.奴隸制度、自由勞動力C.農奴制、資本D.英國殖民統治、原料10.【跨學科·語文】(2022湖北枝江一模)街上到處是游手好閑的黑人,有的斜倚著墻壁,有的坐在路邊石上,天真好奇地觀看著過往的車輛……看,這些社會最低層的人(原來他們不被看作人)獲得了解放。(選自瑪格麗特·米切爾《飄》)選文所反映的史實是()A.美國獨立戰爭獲得勝利B.英軍將領率兵在約克鎮投降C.美國黑人奴隸獲得解放D.聯邦政府頒布《宅地法》11.【橫向對比】(2023山西朔州二模改編)法律文獻反映著國家發展的時代訴求。從下面兩部法律文獻的內容中可以看出其相同點是()農奴獲得人身自由,可以改變身份,自由轉換職業;農奴在獲得解放的同時,可以獲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須出錢贖買。——1861年《廢除農奴制的法令》從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亂地區的奴隸永遠獲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軍隊。——1862年《解放黑人奴隸宣言》A.都廢除了壓迫制度,解放了勞動力B.都調動了人民熱情,增強了民族凝聚力C.都推動了民族解放,維護了國家統一D.都改變了社會性質,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12.【時空觀念】(2023江蘇建鄴一模)“以前它是個前工業時代的封建社會……新日本——西方影響和日本傳統的混合物……很快將成為西方一個可怕的競爭對手。”材料中的“新日本”產生于()A.17世紀中期B.18世紀中后期C.18世紀末D.19世紀中后期13.(2023河北中考)自明治元年(1868年)至三十一年,日本政府共聘請外籍專家四千多人,民間團體雇用八千多人。僅1879年外聘專家開支占國家財政支出的2%,這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少見的。這些外籍專家被主要用在培養日本人才上,一旦日本自己的人才(包括歸國留學生)脫穎而出,便及時削減外聘專家人數。對此解讀正確的是()A.明治時期的日本非常重視本土人才的培養B.明治政府完全依賴外籍專家推行改革措施C.民間團體是明治時期人才培養的唯一力量D.外籍專家僅被明治政府用于人才培養方面14.(2023北京朝陽二模)一位日本學者說,明治時期的日本盡管頒布了憲法,但神權體系依然強大,議會權力之小自不必說,內閣也十分脆弱。日本軍部直屬天皇,是最肆無忌憚的勢力。他意在說明(H9201004)()A.日本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B.日本學習西方,建立新式軍隊C.明治維新使日本迅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D.明治維新保留了舊制度的殘余,軍國主義色彩濃厚15.(2023河南新安一模)1873年,明治政府進行地稅改革,允許土地買賣,持有土地執照者向政府繳稅。地稅是政府進行新式企業投資、支持私人資本的主要資金來源。這表明日本地稅改革(H9201004)()A.為殖產興業提供條件B.強化明治政府中央集權C.加速農業資本主義化D.學習西方工業發展模式二、非選擇題(共2題,第16題20分,第17題20分,共40分)16.(2023河南鄭州河南省實驗中學一模)(20分)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世紀中期的美國面臨著兩大問題,當時北方需要大批便宜的“自由”勞動力和工業原料,主張解放奴隸,而南方卻占用大批的勞動力,而且南方要求把奴隸制擴展到美國西部新增的土地上……1860年,林肯參加總統競選時的主題是“聯邦必須而且將會得到保留”。(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美國當時面臨的兩大問題。這兩大問題是如何解決的?(6分)(H9201003)材料二19世紀六七十年代俄國機器制造業統計情況年份企業數/家工人數量/人產值/千盧布1860年901160079541879年2874200051937(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俄國經濟發展的原因。(4分)(H9201002)材料三大約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島國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堅船利炮的脅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機。出乎意料的是,它將此作為自己棄舊圖新、迎頭趕上的歷史機遇,并最終使自己成為東方世界第一個擺脫西方大國欺凌、順利實現現代化的國家。成為唯一一個擠入帝國主義列強的行列,靠侵略擴張在自己的國土之外建立殖民地的亞洲國家。——摘編自《大國崛起》解說詞(3)材料三中日本“棄舊圖新”指的是哪次重大改革?概括這一重大改革對日本發展產生的歷史影響。(6分)(H9201004)(4)以上三則材料共同反映了當時世界的時代潮流是什么?(4分)17.(2023湖北鄂州中考改編)(20分)在國家和社會面臨重大轉型的歷史關頭,是否進行改革以及如何選擇改革路線,是一個重大的歷史課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為解決勞動力問題,彼得一世于1721年頒令準許商人將整個村莊連同農奴一起買去,但農奴和土地不準分開買賣,以維護農奴制度不可侵犯。……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無法滿足工業對自由勞動力的需求。廣大農民一貧如洗,無力購買工業品,嚴重地限制了國內市場的擴大。到19世紀中葉,農奴制已成為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近代史編》(1)據材料一,概括俄國農奴制對俄國發展資本主義造成的兩大障礙。(4分)材料二日本新領導人(注:指明治維新的領導者)不贊成這種不加區別地奉承所有西方東西的做法,他們并非對西方文明本身感興趣,而僅僅對其中增強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組成部分感興趣。……他們現在提出了一個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個強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國家。……講究實際的日本領導人得出了這一明確結論:每個民族必須為自己去掠奪,軟弱和膽小將一無所獲。——摘編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2)材料二指出日本當時領導人“僅僅對其中增強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組成部分感興趣”,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日本學習西方的主要措施有哪些?(8分)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以發動戰爭開始,而以徹底失敗告終。它想以爭奪世界與萬國對峙,結果卻被萬國所不齒。明治維新作為日本現代化的早期努力,其一切失誤均在戰爭中暴露無遺。我們現在回過頭去看,可以知道那是一次不徹底的現代化努力。——摘編自錢乘旦《尋找現代化的楷模:論明治維新的失誤》(3)材料三的核心觀點是什么?材料三可以證明材料二中哪一句話是錯誤的?(8分)

答案全解全析1.C據所學可知,華盛頓領導了美國獨立戰爭,作者將玻利瓦爾與華盛頓相比較,意在強調玻利瓦爾在反抗殖民統治、推動民族獨立方面的貢獻。故選C。2.B據題干關鍵信息“獨立運動未能扭轉拉丁美洲的民族分裂之勢,甚至還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惡性循環”等可知,拉丁美洲獨立運動未徹底掃除拉美發展的障礙。故選B。3.C據材料可知,印度民族大起義規模大,參與階級、階層廣泛,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識的覺醒。故選C。4.A據“圣彼得堡被建成新首都”可以判斷該歷史事件與彼得一世改革有關。通過彼得一世改革,俄國成為歐洲軍事強國。1700—1721年,俄國與瑞典進行戰爭,在戰爭過程中,營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5.C結合所學可知,彼得一世改組行政機構,建立了中央集權的行政體制,進一步加強了沙皇的專制權力。從材料中無法看出彼得一世改革廢除了君主專制。故選C。6.D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政府通過發放長期護照的辦法鼓勵農民外出做工,這為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有利于俄國資本主義快速發展。故選D。7.A據所學可知,農奴制改革時期的相關照片屬于第一手史料,能夠反映當時農奴制改革的一些真實情況,其史證價值最大。B、C、D都不可避免會帶有創作者的主觀因素。故選A。8.B據題干信息“林肯發表《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等并結合所學可知,該年代尺反映了美國南北戰爭的過程。故選B。9.B美國在南北戰爭中廢除了奴隸制,清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奴隸成為自由勞動力,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故B項正確。10.C據題干關鍵信息“黑人”“解放”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選文所反映的史實是美國南北戰爭期間黑人奴隸獲得解放。故選C。11.A據兩部法律文獻的內容“農奴獲得人身自由”“奴隸永遠獲得自由”等可知,其相同點是都廢除了壓迫制度,解放了勞動力。故選A。12.D據題干“西方影響和日本傳統的混合物”可知,“新日本”指明治維新開始后的日本,明治維新開始于1868年,屬于19世紀中后期。故選D。13.A據題干中的“這些外籍專家被主要用在培養日本人才上”等信息可知,明治時期的日本非常重視本土人才的培養。故選A。14.D據題干中的“神權體系依然強大……日本軍部直屬天皇,是最肆無忌憚的勢力”可知,明治維新保留了舊制度的殘余,軍國主義色彩濃厚。故選D。15.A題干材料反映了日本地稅改革為殖產興業提供條件,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故選A。16.(1)問題:奴隸制的存廢問題和國家分裂危機。解決:美國進行了南北戰爭(內戰),廢除了黑人奴隸制,維護了國家統一。(2)原因:1861年改革廢除了農奴制,為工業發展提供了自由勞動力和市場,促進了俄國資本主義發展。(3)改革:明治維新。影響:明治維新成為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通過明治維新,日本迅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實現了富國強兵,開始躋身資本主義強國之列。但是,明治維新保留了大量舊制度的殘余,軍國主義色彩濃厚。日本強大起來后,很快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4)時代潮流:資本主義制度的鞏固與擴展。解析(1)據材料一“當時北方……主張解放奴隸,而南方……要求把奴隸制擴展到美國西部新增的土地上”可知,美國當時面臨的一大問題是奴隸制存廢問題;據材料一“聯邦必須而且將會得到保留”等可知,美國當時面臨的另一大問題是國家分裂危機。為此,美國進行了南北戰爭或內戰,廢除了黑人奴隸制,維護了國家統一。(2)本題考查俄國1861年改革,結合所學回答即可。(3)本題考查明治維新及其影響,結合所學回答即可。(4)據三則材料及所學可知,美國內戰清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鞏固了資本主義制度;俄國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維新,使本國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促進了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因此三則材料共同反映了當時世界的時代潮流是資本主義制度的鞏固與擴展。17.(1)障礙:缺乏自由勞動力;農民購買力低下,國內市場難以擴大。(2)主要措施:軍事上,實行征兵制,建立新式軍隊;經濟上,推行地稅改革,以“殖產興業”為口號,大力發展近代經濟;社會生活上,提倡“文明開化”,向西方學習,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3)核心觀點:明治維新是一場不徹底的現代化努力。錯誤語句:“每個民族必須為自己去掠奪,軟弱和膽小將一無所獲”。解析(1)據材料一“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無法滿足工業對自由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