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石景山區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高一期末歷史試卷
本試卷共10頁,100分。考試時長90分鐘。考生務必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
無效。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40題,每題L5分,共60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
的一項。
1.有學者在論及中華文明起源時指出,中原的仰韶文化、魯南蘇北的青蓮崗一大汶口諸文化,與江漢間的
屈家嶺文化有切不斷的交流。北方的紅山文化來到臨汾盆地的陶寺遺址后,與來自關中的仰韶文化匯合。
這幾方面的聚合,終于給予中原文化巨大的發展能量,蔚為夏商周“三代”文明的主流。該觀點認為中華
文明()
A,起源于中原的仰韶文化B.由多元文化匯聚而成
C.形成于夏商周三代時期D.由單一文化發展而來
【答案】B
【解析】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時空是新石器時代(中國)。
根據材料”中原的仰韶文化、魯南蘇北的青蓮崗一大汶口諸文化,與江漢間的屈家嶺文化有切不斷的交流。”
“北方的紅山文化來到臨汾盆地的陶寺遺址后,與來自關中的仰韶文化匯合。”可知,該學者認為新石器
時代的不同文化遺址之間存在一定的交流,形成了文化匯合的凝聚力,推動了中原文化的發展,使“三代”
文明成為了歷史主流,B項正確;材料反映出中華文明不同的起源,排除A項;中華文明形成于夏商周之前,
排除C項;材料反映了中華文明由多元文化發展形成,并不是單一文化,排除D項。故選B項。
2.《左傳?桓公二年》記載:“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士有隸子弟,庶人工商各
有分親,皆有等衰。”與此記載相關的政治制度是()
A禪讓制B.內外服制度C.井田制D.宗法制
【答案】D
【解析】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正向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是準確時空是:
西周時期(中國)。““天子建國”即天子建諸侯;“諸侯立家”即諸侯立卿大夫;“卿置側室”即卿立
下級之卿或大夫;“大夫有貳宗”,即大夫立下級大夫或“屬大夫”;“士有隸子弟,庶人工商各有
分親,皆有等衰”指士以其子弟為隸級,庶人不再分等級而以親疏為若干等級之別。材料中天子建諸侯,
諸侯立卿大夫表明血緣關系是宗法制的體現,與宗法制有關,D項正確;禪讓制是部落聯盟時期的選賢任
能制度,排除A項;內外服制度是商朝時期的地方制度,排除B項;井田制是西周時期的土地制度,排除
C項。故選D項。
3.“戰國七雄”中的燕國所在區域位于下圖中的()
A.①B.②C.③D.@
【答案】D
【解析】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正向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
戰國時期的中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燕國位于今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遼寧西部一帶,④符合題意,
D項正確;①是秦國,排除A項;②是楚國,排除B項;③是韓國,排除C項。故選D項。
4.下面是某高一學生在學習秦朝歷史后摘錄的筆記。筆記內容反映的是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國采取
遠交近攻策略,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相繼滅掉東方六國,建立起第一個統一王朝一秦朝,定都咸陽。()
A.秦統一的背景B.秦鞏固統一的措施
C.秦統一的過程D.秦統一全國的意義
【答案】C
【解析】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
時空是:(中國)。據所學可知,根據所學知識,在公元前230—前221年秦統一六國的過程中,秦國采取了
遠交近攻的策略,對六國分化瓦解,各個擊破。從秦滅韓起,共用10年時間,秦取得了統一戰爭的勝利,
戰國封建割劇局面結束,一個新的封建的中央專制主義的秦王朝出現在中國歷史的舞臺上,C項正確;材料
不涉及背景條件方面,排除A項;秦鞏固統一的措施是在前221年建立秦朝之后,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
制度,統一貨幣、度量衡、車軌等等,排除B項;秦統一全國的意義是,結束了長期以來諸侯割據稱雄的
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會生產的發展,符合當時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
立與發展奠定了基礎,排除D項。故選C項。
5.有人認為,中國古代君主專制理論由先秦法家奠定,經漢朝儒生發展而成。這兩個階段的代表人物分別
是
A.荀子、董仲舒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D.韓非子、董仲舒
【答案】D
【解析】
【詳解】試題分析:注意題干涉及的兩個時間及學派“先秦法家”“漢朝儒生”,荀子屬于先秦儒家而非法家,
因此AB錯誤;C不對,孟子屬于先秦儒家而不是在漢代;因此只有D正確。
考點:本題考查法家、儒家思想的發展演變。
點評:注意題干關于時間、地點、人物等限定詞。
6.下表為漢武帝時期采取的治理措施,其反映的時代特征是()
政治頒布“推恩令”、設置刺史
經濟實行鹽鐵官營、推行均輸平準
思想尊崇儒術
穩固邊疆設置河西四郡
A.早期國家的形成與發展B.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
C.政權的更迭與民族交融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
【答案】D
【解析】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
時空是:漢朝(中國)。據材料可知,漢武帝時期,采取政治、經濟、思想、軍事等措施,鞏固統一的多民
族國家,D項正確;早期國家的形成與發展是在夏商周時期,排除A項;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是在秦朝,
排除B項;政權的更迭與民族交融描述的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排除C項。故選D項。
7.東晉南朝時期,南方土地大量開墾,農作物品種增加,產量提高,手工業取得明顯進步。出現這一現象
的原因有()
①北方人口大批南遷②南方的社會秩序相對穩定
③南方自然條件優越④京杭大運河促進南北交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詳解】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時空是:東晉南朝時期(中國)。據材料可知,江南經濟開發的原因有北民南
遷帶來大量勞動力以及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南方政權相對穩定以及南方自然條件優越,①②③符合題
意,A項正確;京杭大運河開通在隋朝時期,與材料中時間不符,④不符合題意,排除BCD項。故選A項。
8.中國古代在某個領域取得極高成就的人常被尊稱為“圣”。下列歷史人物中屬于隋唐時期的是()
①“醫圣”張仲景②“畫圣”吳道子③“書圣”王羲之④“詩圣”杜甫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
【詳解】本題是組合型選擇題。時空是隋唐時期的中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吳道子是唐代著名畫家,尊
稱畫圣,②符合題意;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④符合題意。結合上述分析可知,C項正確;張
仲景是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①不符合題意,排除AB項;王羲之是東晉人,擅長行書,被稱為“書圣”,③
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C項。
9.大雁塔位于陜西西安的慈恩寺中,為唐玄奘主持所建。“雁塔題名”成為進士及第的代稱。與此相關的
制度是()
A.世卿世祿制B.察舉制C.九品中正制D.科舉制
【答案】D
【解析】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正向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
隋唐時期的中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隋唐時期的選官制度是科舉制,唐太宗時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進士
科成為最重要的科目,進士及第與科舉考試有關,D項正確;世卿世祿制的標準是血緣關系,與材料無關,
排除A項;察舉制的標準是品行和才能,與材料無關,排除B項;九品中正制的標準是門第、族望,兼有
才能,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
10.“它‘惟以資產為宗,不以丁身為本’,改變了自戰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賦稅制度,減輕了政府對農民
的人身控制。”“它”指的是()
A.租調制B,租庸調制C.兩稅法D.攤丁入畝
【答案】C
【解析】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設問詞可知正向題。時空是唐朝(中國)。據材料“改變了自戰國以
來以人丁為主的賦稅制度,減輕了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是唐中期以來實行的兩稅法,
改變了自戰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賦稅制度,C項正確;租調制和租庸調制仍是以人身為征收標準的稅收制
度,排除AB項;攤丁入畝標志著中國實行兩千多年人頭稅(丁稅)的廢除,與材料不符,排除D項。故
選C項。
11.北宋初期為了對各州進行監督和節制,州一級增設,與知州共同簽署文件,彼此制約。()
A.節度使B.通判C.樞密院D.內閣
【答案】B
【解析】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
時空是:北宋(中國)。據所學可知,宋初加強中央集權,地方上設置通判,與知州共同簽署文書,彼此制
約,B項正確;節度使是唐玄宗設立的,唐朝沿用了北周和隋朝的制度,重要地區置總管統兵,排除A項;
樞密院是中央機構,掌軍權,排除C項;內閣是明朝設置的中央內侍咨詢機構,排除D項。故選B項。
12.遼宋夏金多民族政權并立時期,民族交融進一步加強。以下能體現這一時期民族交融的史實是()
A.張騫出使西域開通絲綢之路B.孝文帝學習漢文化進行改革
C.官方設置榷場進行互市交易D.文成公主入藏促進漢藏交流
【答案】C
【解析】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
時空是:遼宋夏金時期(中國)。據材料可知,遼宋夏金多民族政權并立時期,官方設置榷場進行互市交易,
促使民族交融進一步加強,C項正確;張騫出使西域在西漢時期,與材料中時間不符,排除A項;孝文帝
漢化改革是在北魏時期,與材料中時間不符,排除B項;文成公主入藏是在唐朝時期,排除D項。故選C
項。
13.《元史?地理志》:“蓋嶺北、遼陽與甘肅、四川、云南、湖廣之邊,唐所謂羈縻之州,往往在是,今
皆賦役之,比于內地。”與此相關的制度是()
A.郡縣制B.南北面官制C.行省制D.猛安謀克制
【答案】C
【解析】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時空是元朝時期(中國)。根
據材料“蓋嶺北、遼陽與甘肅、四川、云南、湖廣之邊,唐所謂羈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賦役之,比于
內地。”可知,元朝在邊疆地區和內地實行相同的賦役制度。結合所學可知,元朝推行行省制度,實施相
同的賦役制度,加強對邊遠地區的統治,c項正確;秦統一后在全國推行郡縣制,奠定了此后歷代地方行政
制度的基礎,排除A項;遼朝實行南北面官制,按照“以國法治契丹,以漢制治漢人”的原則,對契丹和
漢人實行南北分治,排除B項;猛安謀克制是金代女真族的軍事和社會組織單位,排除D項。故選C項。
14.明太祖朱元璋說:“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漢、唐、宋因之,雖有賢相,然其間所用者多有小人,
專權亂政。”鑒于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A.廢分封制B.設立中朝C.廢除宰相D.置軍機處
【答案】C
【解析】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明太祖朱元璋鑒于前朝宰相專權亂政的教訓,為此廢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
對皇帝負責,加強了皇權,C正確;A是秦始皇時期推行的,排除;中朝是在漢武帝統治時期推行的,B排
除;軍機處是在雍正時期設置的,D排除。故選C。
15.《典籍里的中國》聚焦中華優秀文化典籍,講述了典籍里蘊含的中國智慧、中國精神和中國價值。以下
典籍按時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詩經》②《史記》③《齊民要術》④《天工開物》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②①D.④③②①
【答案】A
【解析】
【詳解】本題是組合選擇題,主要時空是古代(中國)。本題要求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據所學可知,①《詩
經》是先秦時期的詩歌總集;②《史記》是西漢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③《齊民要術》是北魏賈思勰
的農學著作;④《天工開物》是明朝宋應星的著作。時間先后順序是:①②③④,A項正確;排除B、C、D
項。故選A項。
16.我國東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紀只是一個“結茅而居”的漁村,到16世紀,已成為“繁華世界”,“寶
貨塞途,家家歌舞賽神,鐘鼓管弦,連飆響答”,時稱“小蘇杭”。能夠說明這一現象的是()
A,朝貢貿易繁榮B.農業生產技術進步
C.白銀大量流入D.設立廣州“十三行”
【答案】C
【解析】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
空是明朝時期(中國)。材料反映了明朝后期東南地區一個港口經濟得到巨大發展,據所學可知,新航路開
辟后,明朝對外貿易繁榮,白銀大量流入,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C正確;朝貢貿易是官方貿易,并不能
推動經濟的發展,排除A項;該地是一個港口,應是對外貿易繁榮,農業的發展不可能使得該地短時間內
從一個“結茅而居”的漁村發展為“小蘇杭”,排除B項;廣州“十三行”是清朝時期設立的,題干涉及
時間是明朝,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
17.下列材料反映了某個朝代政治制度的變化。這個朝代是這一時期,部分官員向皇帝單獨呈送密封報告,
皇帝親手批閱后返回,不經過其他中轉、收發環節,形成了奏折制度。()
A.東漢B.唐朝C.明朝D.清朝
【答案】D
【解析】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
準確時空是:清朝(中國)。依據材料概括可知:部分官員向皇帝單獨呈送密封報告,皇帝親手批閱后返回,
不經過其他中轉、收發環節,形成了奏折制度,此制度形成于清朝,D項正確;排除A、B、C項。故選D項
18.某學生在查閱清朝前期的歷史資料時,記錄了以下關鍵詞:“臺灣府”“伊犁將軍”“雅克薩之
戰”“《欽定藏內善后章程》29條”“理藩院”等。由此看出,該學生學習的主題是()
A.政權統治基礎的擴大B.君主專制的進一步加強
C.城市商品經濟的繁榮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穩固
【答案】D
【解析】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
清朝時期的中國。材料“臺灣府”“伊犁將軍”“雅克薩之戰”“《欽定藏內善后章程》29條”“理藩院”體現的是清
朝通過設置機構、對外戰爭等方式,鞏固了統一多民族國家,D項正確;材料沒有描述政權的統治基礎,
排除A項;清朝君主專制加強的表現如南書房、軍機處等機構的出現,與材料無關,排除B項;材料體現
的是政治層面,與經濟發展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
19.有歷史教科書在講述某次外國侵華戰爭時指出,戰前中國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戰后中國開始一步一
步變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這場戰爭是()
A.鴉片戰爭B.中法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D.八國聯軍侵華
【答案】A
【解析】
【詳解】本題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設問可知,這是正向題。時空范圍為近代(中國)。鴉片戰爭后,
中國被迫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喪失大量主權,中國開始一步一步變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A項正確;
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并非中國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的開始,排除B、C、D項。
故選A項。
20.1848年,徐繼畬“薈萃采擇”中西文獻資料,撰成一部介紹西方歷史地理的著作。該著作是()
A,《四洲志》B,《瀛寰志略》C.《海國圖志》D.《資政新篇》
【答案】B
【解析】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正向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
近代中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瀛環志略》是在19世紀中葉由清朝的徐繼畬所編纂,是一部介紹西方歷
史地理的著作,B項正確;《四洲志》是由林則徐主持編譯的一部世界地理著作,排除A項;《海國圖志》
的作者是魏源,是一部介紹西方國家的科學技術和世界地理歷史知識的綜合性圖書,排除C項;《資政新篇》
是太平天國運動時期的施政綱領,排除D項。故選B項。
21.“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有鑒于此,洋務派創辦了江南制造總局、福州
船政局、天津機器局,這些企業屬于
A.官辦軍事工業B.官督商辦的民用工業
C.中外合資企業D.民族資本主義企業
【答案】A
【解析】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江南制造總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局均屬于洋務運動中創辦的軍用企業,
因此A正確,BCD排除。故選A。
22.近代某不平等條約規定:“見今中國已開通商口岸以外,應準添設下開各處,立為通商口岸……湖北省
荊州府沙市,四川省重慶府,江蘇省蘇州府,浙江省杭州府。”該條約是()
A.《南京條約》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
【答案】C
【解析】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正向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
近代中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甲午中日戰爭后,中國被迫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規定開放沙市、重慶、
蘇州和杭州。因此材料信息描述的是《馬關條約》,C項正確;《南京條約》開放的是廣州、廈門、福州、
寧波和上海,排除A項;《北京條約》增開天津為商埠,排除B項;《辛丑條約》以政治控制為主,未涉及
通商口岸的開放,排除D項。故選C項。
23.撰寫的《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動搖了恪守祖訓的觀念,宣傳了維新變法的合理性()
A.魏源B,曾國藩C.康有為D.梁啟超
【答案】C
【解析】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正向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
近代(中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康有為撰寫的《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成為維新變法的理論基
礎,其特征是托古改制,這動搖了恪守祖訓的觀念,宣傳了維新變法的合理性,C項正確;魏源的作品是
《海國圖志》,排除A項;曾國藩是洋務運動時期的代表,與材料無關,排除B項;梁啟超著《變法通議》
為變法做宣傳,排除D項。故選C項。
24.“百折不回,十七次鐵血精神,始有去年今日;一筆勾盡,四千年帝王歷史,才成民主共和。”這一對
聯反映的事件是
A.清末“新政”B.辛亥革命C.北伐戰爭D.抗日戰爭
【答案】B
【解析】
【詳解】根據“一筆勾盡,四千年帝王歷史”可知這一事件結束了君主專制,結合所學內容可知這是辛亥革命
的影響,故選B;ACD都和結束君主專制不符,排除。
25.1914—1920年,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快速發展,推動這一時期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因素有()
①民國政府鼓勵民間興辦實業②西方列強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戰
③官僚資本憑借權力聚斂財富④群眾性反帝愛國斗爭此起彼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詳解】本題是組合型選擇題。時空是民國初年的中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一戰期間,民族資本主義發
展的原因有國民政府的政策支持、一戰期間,列強放松對華的經濟侵略、群眾反帝愛國運動的影響等,①②④
符合題意,B項正確;官僚資本憑借權力聚斂財富是在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后,③錯誤,排除ACD項。故選
B項。
26.新文化運動推動了思想文化革新,有著思想解放的重大意義,其主要內容有()
①提出平均地權③倡導文學革命②提倡民主與科學④反對封建禮教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詳解】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時空:新文化運動時期(中國)。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在新文化運動中,倡導
文學革命,倡導民主與科學,反對封建禮教,②③④符合題意;平均地權是孫中山提出的三民主義的內容,
與新文化運動無關,①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②③④正確,D項正確;排除A、B、C項。故選D項。
27.五四運動,孕育了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偉大五四精神,下列口號是五四運動時期的
是()
①“還我青島”②“取消二十一條”
③“外爭主權,內除國賊”④“打倒列強,除軍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詳解】本題是組合型選擇題。時空是五四運動時期的中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是一場毫不妥
協的反帝愛國運動,其中“還我青島”“取消二十一條”“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均是五四運動時期的口號,①②③
符合題意,A項正確;“打倒列強,除軍閥”是北伐戰爭的口號,④錯誤,排除BCD項。故選A項。
28.歌曲《南湖的船啊,黨的搖籃》歌頌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歌詞中有一句是“歷史將從你這里揭開新篇。
其中“揭開新篇”指的是()
”
A.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B.革命有了新政黨領導C.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D.人民軍隊創建的開始
【答案】B
【解析】
【詳解】根據材料可知,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使中國的革命面貌煥然一新,B項正確;新文化后期,
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排除A項;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基本上推翻北洋軍閥統治,排除C項;南昌起義是
人民軍隊創建的開始,排除D項。故選B項。
29.1924年1月,孫中山在廣州主持召開了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會議()
A孫中山提出了“三民主義”B.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
C.通過《中華民國臨時約法》D.標志著北伐戰爭拉開序幕
【答案】B
【解析】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正向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
近代中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24年,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B項正確;
三民主義提出時間是在1906年,排除A項;《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在1912年頒布的,排除C項;北伐戰
爭開始于1926年,排除D項。故選B項。
30.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在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斗爭中,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下列精神按
其孕育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紅船精神一一長征精神一一井岡山精神
B.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一一長征精神
c.井岡山精神一一紅船精神一一長征精神
D.長征精神-----井岡山精神一一紅船精神
【答案】B
【解析】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正向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
:近代中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紅船精神與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有關;井岡山精神與1928年井岡山
革命根據地的開辟有關;長征精神與20世紀30年代的長征有關。結合上述分析可知正確排序是紅船精神
------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B項正確,排除ACD項。故選B項。
31.下圖是某場戰役示意圖。這場戰役共進行大小戰斗1800多次,摧毀了大量敵人據點,打破了日軍的“囚
籠”。該戰役是()
烈北京)
抗日根據地
A八路軍進攻方向
0八路軍攻克日軍據點
十八路軍破襲鐵路地段
f日軍增援與進攻方向
―日軍“掃蕩”方向
省級界
A.平型關大捷B.百團大戰C.臺兒莊戰役D.淮海戰役
【答案】B
【解析】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
時空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據本題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1940年8月,八路軍在彭德懷等指揮下,先
后共出動100多個團約20萬人,在華北2000多千米的戰線上,向日軍發動大規模攻擊,史稱“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戰斗次數1800多次,斃傷俘日偽軍4萬多人,摧毀據點近3000個,B項正確;平型關大捷是指
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在平型關為了配合第二戰區的友軍作戰,阻擋日軍攻勢,首次集中較大兵力對日
軍進行的一次成功伏擊戰,A項排除;臺兒莊戰役的地點主要在以山東棗莊臺兒莊為中心的魯南區域一帶,
C項排除;圖中的對象是八路軍,淮海戰役屬于解放戰爭時期,D項排除。故選B項。
32.歷史圖示是對客觀歷史進程直觀而簡明的反映。下面的示意圖更有助于我們了解()
粉碎敵人進攻轉入戰略進攻進行主力決戰推翻反動統治
(轉戰陜北)(挺進中原)(三大戰役)f(渡江戰役)
A.舊民主主義革命發展歷程B.國民大革命的主要進程
C.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歷程D.人民解放戰爭的主要進程
【答案】D
【解析】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正向題。時空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
轉戰陜北、挺進中原、三大戰役、渡江戰役都是人民解放戰爭的重要節點,反映了人民解放戰爭的主要進
程,D項正確;示意圖中的事件發生在1947-1949年,屬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解放戰爭期間,不屬于舊
民主主義革命范疇,也不是國民大革命時期和中華民族抗日戰爭時期的事件,排除A、B、C項。故選D項。
33.1953年9月,彭德懷在報告中指出:“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
占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這一報告的背景是()
A抗日戰爭勝利B.抗美援朝戰爭勝利
C.萬隆會議召開D.日內瓦會議的召開
【答案】B
【解析】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原因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
20世紀50年代(中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3年7月,《朝鮮停戰協定》簽訂,抗美援朝勝利結束。
同年9月,彭德懷向世界莊嚴宣告“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
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B項正確;抗日戰爭勝利于1945年,排除A項;萬隆會議召開于1955年,
排除C項;日內瓦會議的召開于1954年,排除D項。故選B項。
34.下表是1952年和1956年公有制經濟和私有制經濟分別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其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所有制性質1952年1956年
公有制經濟21.3%92.9%
私有制經濟78.7%7.1%
A.一五計劃的實行B.三大改造的完成
C.改革開放的進行D.銀元之戰的勝利
【答案】B
【解析】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
時空是:1956年(中國)。據材料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公有制經濟占主體的社會主
義制度確立,B項正確;一五計劃的實行,初步建立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排除A項;改革開放時期
與材料中時間不符,排除C項;銀元之戰的勝利在鞏固新政權階段,與材料中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
B項。
35.下圖是我國1956-1966年工業總產值和農業總產值以及國民收入指數(以1952年為100)的變化。這
一時期,我國()
A.經濟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B.工農業總產值指數逐年遞增
C.確立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
【答案】A
【解析】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
時空是:現代(中國)。根據圖示內容可知,圖示顯示工業總產值和農業總產值以及國民收入指數呈現波動
性發展,有起有落,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此時期社會主義建設既有成功,也有失誤,說明經濟建設在探索
中曲折發展,A項正確;據材料數據信息可知,工農業總產值也有下降的時期,并非逐年遞增,排除B項;
改革開放后確立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C項;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是
在21世紀初,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
36.20世紀70年代,中國外交打開新局面。屬于這一時期的外交成就是()
A.新中國首次以五大國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參加日內瓦會議
B.周恩來總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C.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
D.遵循和平發展理念,全方位開展對外交往
【答案】C
【解析】
【詳解】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C項正確;1954年新中國首次以五大國
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參加日內瓦會議,1953年周恩來總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改革
開放后,我國遵循和平發展理念,全方位開展對外交往,排除ABD項。故選C項。
37.某同學在學習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時,自制了一把歷史年代尺,其中④處應該填寫的是()
WI生死攸關畫偉大轉折洗雪國恥
|1921年1935年1949玨1978年199百匚二》■
2器產囪新中國成立香港回歸
A.中共H-一屆三中全會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答案】A
【解析】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正向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
現代中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揭開了黨和國家歷史的新篇章,是建國
以來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A項正確;中共十二大召開時間是1982年,排除B項;中共十
四大召開時間是1992年,排除C項;中共十五大召開時間是1997年,排除D項。故選A項。
38.中英《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指出:香港主權回歸后,中國在香港設特別行政區,除國防和外交事
務外,特區享有高度自治權。這體現了()
A.三權分立原則B.地方自治原則C.主權平等原則D.一國兩制原則
【答案】D
【解析】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
時空是:1984年(中國)。據本題材料可知,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在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
中國在香港設特別行政區,除國防和外交事務外,特區享有高度自治權,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這體現了
一國兩制原則,D項正確;三權分立是資本主義國家中央權力分配的形式,A項排除;港人治港,高度高
于地方自治原則,B項排除;主權平等是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原則,C項排除。故選D項。
39.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
以下屬于“詩篇”內容的是()
A.提出“一邊倒”方針B.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
C.提議設立經濟特區D.闡述了計劃與市場的關系
【答案】D
【解析】
【詳解】本題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設問可知,這是正向題。時空范圍為1992年(中國)。據“一九
九二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可知,歌曲《春天的故事》的這句歌詞指的
是鄧小平南巡講話。1992年鄧小平視察南方的講話,闡述了計劃與市場的關系,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
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D項正確;新中國成立初期提出“一邊倒”外交方針,排除
A項;1956年提出“雙百方針”,排除B項;1980年設立經濟特區,排除C項。故選D項。
40.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下列屬于十八大以來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①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②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③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④提出“一帶一路”倡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詳解】本題是組合型選擇題。時空是21世紀的中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十八大召開于2012年,其中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頒布時間是2020年5月,①符合題意;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是在2021
年,③符合題意;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④符合題意。結合上述分析可知,C項正
確;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在2001年,②不符合題意,排除ABD項。故選C項。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3題,共40分。
41.儒學與中國傳統文化
材料一孟子曾經與齊宣王討論治國的問題,他以欣賞音樂做比喻,對齊宣王說,如果大王在這里快樂
地欣賞奏樂,老百姓們卻生活困苦,滿是怨恨,這是大王不能與民同樂;相反,如果大王在這里快樂地彈
奏音樂,老百姓們也能歡天喜地,安居樂業,這是與民同樂。如果君王能與民同樂,那就可以使天下歸服
To
——整理自《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二宋朝的儒家學者把儒學拓展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階段,他們使儒釋道三家為基干的思想大匯流
得以呈現。宋儒的特殊可貴在于,寧可跨越百代,也要直接與孔孟對話,他們讓千年前的圣人活潑潑地站
在他們的當下。復活孔孟和回歸六經,是他們的學術旨趣,也是文化理想,為此他們建構了“理”的世界。
先秦儒學主要講“禮”,很少講“理”。宋儒既講“禮”,又講“理”,主要講“理”。中國由唐代的“詩
性王國”進入到宋代的“理性王國”。
——摘編自劉夢溪《為生民立命:“橫渠四句教”的文化理想》
材料三王陽明的心學體系圍繞著發明本心的“良知”這一核心而展開,他發展了孟子的“良知”思
想,認為天理即是良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悌),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
假外求。”即人倫道德應是人人頭腦中所固有的命題。在本質上,陽明心學雖然與程朱理學“同植綱常,
同扶名教,同宗孔孟”,但是在當時卻以反程朱理學的面貌出現,主張“以吾心之是非為是非”,突出了
個體的自我道德修養,一時間“門徒遍天下,流傳逾百年”。王學中擺脫傳統束縛、沖破思想禁錮的精神
對晚明已降的思想發展起到過積極作用,對于朝鮮、日本也有一定的影響。
——摘編自張豈之《中國歷史新編?古代史》
(1)結合所學,指出材料一所體現的孟子的政治思想,簡述孟子思想產生的時代背景。
(2)依據材料二和所學,簡要分析宋朝儒家學者是如何“把儒學拓展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階段”的?
(3)依據材料三和所學,分析陽明心學的特點及影響。
【答案】41.思想:仁政;以民為本。
背景: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瓦解,周天子勢力衰微;經濟上,鐵犁牛耕出現,生產力的發展,新興地
主的崛起;思想上,學在官府向學在民間的轉變,出現百家爭鳴。
42.措施:繼承先秦時期的儒家思想;融合了儒釋道三家,推動儒學復興,重視教育發展;重視“理”,將
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43.特點:繼承先秦時期儒家思想;重視人倫,突出個性;具有反叛精神。
影響:擺脫傳統束縛、沖破思想禁錮;對明清思想發展,商品經濟的繁榮具有重要作用;對朝鮮、日本的
思想及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解析】
【小問1詳解】
本題是背景類、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戰國時期(中國)。第一小問思想:據材料一“老百姓們卻生
活困苦,滿是怨恨,這是大王不能與民同樂;相反,如果大王在這里快樂地彈奏音樂,老百姓們也能歡天
喜地,安居樂業,這是與民同樂。如果君王能與民同樂,那就可以使天下歸服了。”可知,仁政,以民為
本。第二小問背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春秋戰國時期,在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瓦解,周天子勢力衰
微;經濟上,鐵犁牛耕出現,生產力的發展,新興地主的崛起;思想上,學在官府向學在民間的轉變,出
現百家爭鳴。
【小問2詳解】
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宋朝(中國)。措施:根據材料二“宋儒的特殊可貴在于,寧可跨越百
代,也要直接與孔孟對話,他們讓千年前的圣人活潑潑地站在他們的當下。”可知,繼承先秦時期的儒家
思想;根據材料二“復活孔孟和回歸六經,是他們的學術旨趣,也是文化理想,為此他們建構了‘理’的
世界。”可知,推動儒學復興,重視教育發展;根據材料二“宋儒既講‘禮‘,又講‘理‘,主要講‘理’。
中國由唐代的‘詩性王國’進入到宋代的‘理性王國'。”可知,重視“理”,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
識。
【小問3詳解】
本題是特點類、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明朝(中國)。第一小問特點:根據材料三“王陽明的心學體
系圍繞著發明本心的‘良知’這一核心而展開,他發展了孟子的‘良知’思想,認為天理即是良知”可知,
繼承先秦時期儒家思想;根據材料三“人倫道德應是人人頭腦中所固有的命題。”可知,重視人倫,突出
個性;根據材料三“陽明心學雖然與程朱理學'同植綱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但是在當時卻以反程
朱理學的面貌出現”可知,具有反叛精神。第二小問影響:根據材料三“王學中擺脫傳統束縛、沖破思想
禁錮的精神對晚明已降的思想發展起到過積極作用,對于朝鮮、日本也有一定的影響。”可知,擺脫傳統
束縛、沖破思想禁錮;對明清思想發展,商品經濟的繁榮具有重要作用;對朝鮮、日本的思想及社會發展
具有重要影響。
42.土地制度與近代中國革命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婦。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則分多,人寡則分寡,……凡天下田,天下
人同耕,此處不足則遷彼處,彼處不足則遷此處。……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
不均勻,無人不飽暖也。
——《天朝田畝制度》
材料二隨著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和發展,土地革命廣泛地開展起來,在根據地內,消滅封建地主
土地所有制,實現“耕者有其田”,是中國共產黨在農村進行的最重大的社會變革。土地革命的深入開展
,廣大農民在政治上、經濟上翻了身,極大地激發了革命積極性。抗日戰爭時期,抗日根據地內停止實行沒
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實行地主減租減息政策,同時實行農民交租交息,這是在民族戰爭的條件下兼顧
農民和地主兩個方面利益,把統一戰線和解決農民問題恰當地結合起來的政策。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
黨制定《中國土地法大綱》,它規定:“廢除封建及半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
度”。經過土改運動,到1948年秋,在一億人口的解放區消滅了封建的生產關系,廣大農民的政治覺悟和
組織覺悟空前提高。
——摘編自《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1)依據材料一和所學,簡要評價《天朝田畝制度》中的土地政策。
(2)依據材料二,簡述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土地政策的變化,并結合所學,談談你對這一變
化的認識。
【答案】42.土地政策:反映了農民獲得土地的愿望,是農民反封建斗爭的思想結晶;但追求絕對平均,脫
離了實際,無法實現。
43.變化:國共十年對峙時期:消滅地主階級,將土地分配給農民,變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為農民土地所
有制。抗日戰爭時期:實行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解放戰爭時期:廢除封建性及半封
建性的土地制度,沒收地主土地,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認識:土地政策要隨著時代變化而調整;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堅持黨的領導。
【解析】
【小問1詳解】
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太平天國時期(中國)。評價:根據材料一“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此處不足則遷彼處,彼處不足則遷此處。……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
無人不飽暖也”和所學,辨證評價《天朝田畝制度》中的土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名校聯盟2025年高一化學第二學期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
- 沈陽社區食堂管理辦法
- 農村住宅風貌管理辦法
- 河南電子票據管理辦法
- 煤礦機電設備考核體系研究
- 江西車庫管理辦法細則
- 機械加工設備PLC控制系統優化設計技術研究
- 機械租賃結算管理辦法
- 氮磷添加對一年生人工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響
- 超疏水涂層的應用進展與挑戰
- 九師聯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7月期末質量檢測政治試題(含答案)
-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1.1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同步練習題及答案
- 安全生產執法培訓課件
- 喘息性支氣管肺炎的護理查房
- 新型電極材料成本控制-洞察及研究
- 2025年高考英語試卷(全國Ⅰ卷)(空白卷)
- 醫學影像本科教材
- 江蘇省南通市部分學校2025屆數學七下期末聯考試題含解析
- 2025年政治理論時政熱點知識試題庫(附含答案)
- 造粒機銷售合同協議
- 運動免責聲明協議書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