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塊六第二單元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課件湖南省中考歷史一輪復習練習_第1頁
模塊六第二單元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課件湖南省中考歷史一輪復習練習_第2頁
模塊六第二單元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課件湖南省中考歷史一輪復習練習_第3頁
模塊六第二單元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課件湖南省中考歷史一輪復習練習_第4頁
模塊六第二單元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課件湖南省中考歷史一輪復習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2024湖南

——歷史一、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1.(2023·福建模擬)九年級(6)班的同學開展歷史學科項目式學習。下面是第二小組同學展示的史料包,由此可以判斷,他們研究的主題是()A.經濟大危機的原因B.經濟大危機的特點C.經濟大危機的表現D.經濟大危機的影響A史料①:1920年到1929年,美國工業生產增長了55%,而工人工資僅增長2%。到1929年,國家財賦的3/5由只占人口總數2%的人擁有。史料②:美國政府奉行傳統的自由放任經濟政策,對市場不加干預。史料③:當時很多人把本來可用于購買生活必需品的錢,瘋狂地投進了股市,使股票價格暴漲,嚴重背離實際價格。2.(2023·臨沂)到1939年,羅斯福新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新政幾乎涉及美國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其中多數措施是針對美國擺脫危機、最大限度減輕危機后果的具體考慮,還有一些措施則是從資本主義長遠發展目標出發的遠景規劃。由此,我們可以得到的啟示是()A.面對經濟危機時要采取政治軍事措施B.國家的干預手段不利于應對經濟危機C.擺脫危機的主要措施是進行遠景規劃D.解決問題時要做到謀近和謀遠相結合D3.(2023·河北)某學者曾說:“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世界并沒有得到和平,卻孕育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禍根……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最顯著的現象乃是以國族生存與榮辱為號召,包藏野心的領袖們在許多國家借民心的怨恨與憤怒,集中權力于集權專制的政治體制,帶領群眾讓國家走上奴役、戰爭與毀滅之旅。”下列史實中,能印證該學者觀點的是()A.意大利參加協約國一方作戰B.德國建立法西斯政權C.英國鎮壓非暴力不合作運動D.美國出臺杜魯門主義B4.(2023·南平模擬)1932年,德國空軍總共有各類飛機36架,到1939年就擁有各類飛機8295架;1934年,德國步兵師和坦克師共10個,到1938年增加到51個。這表明德國()A.締結同盟,謀劃世界大戰B.發展軍工,積極擴軍備戰C.實行新政,工業成就卓著D.發展經濟,以重工業為主B5.(2023·蘇州)1934年蘇聯正式加入國聯,1935年簽訂《蘇法互助條約》,1939年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并且開始了一系列調整西部疆界的行動,建立“東方戰線”。蘇聯采取這一系列措施,主要是因為()A.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B.歐亞戰爭策源地形成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D.美國推行羅斯福新政B6.(2023·鄂州)在學習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時,小華同學通過畫示意圖(如圖)的方法梳理戰爭過程。圖中①處應填入的內容是()A.雅爾塔會議召開B.莫斯科保衛戰C.日本偷襲珍珠港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C7.(2023·福建)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德兩軍逐街逐屋反復爭奪。蘇軍24名戰士堅守一幢大樓,頂住了德軍一個師在58天內的反復沖擊,守住了大樓。這印證了()A.德國陷入東西兩個戰場夾擊B.反法西斯戰爭的艱巨性C.反法西斯國家開始走向聯合D.蘇軍武器裝備優于德軍B8.(2023·恩施州)1945年2月,雅爾塔會議召開。同年春,蘇軍與英、美軍隊分別從東西兩面進入德國本土作戰。5月8日,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這說明,雅爾塔會議對第二次世界大戰進程的影響是()A.帶上了大國強權政治的色彩B.加快了戰后成立聯合國的進程C.奠定了戰后兩極格局的基礎D.加快了戰勝德日法西斯的步伐D9.(2023·仙桃)某國際文件明確規定:“日本竊取的中國領土,例如中國東北、臺灣和澎湖列島等,必須歸還中國。”這個規定首次從國際法角度證明了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該文件發表于()A.華盛頓會議B.開羅會議C.雅爾塔會議D.波茨坦會議B10.(2023·武漢模擬)紐倫堡審判同時承擔著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和開啟戰后和平的歷史重任,它試圖運用法律,使那些掌握著政府大權和人民命運的人較少地動輒進行戰爭。材料表明二戰()A.粉碎了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野心B.對維護世界和平產生了深遠影響C.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崩潰瓦解D.從根本上動搖了歐洲的優勢地位B二、非選擇題11.(改編)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世紀資本主義的第一次調整是在資本主義面臨前所未有的大危機,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蒸蒸日上的世界形勢下開始的……羅斯福新政造成了資本主義的一次深刻變革……開啟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模式。——摘編自許平《自由與平等的博弈:解讀20世紀資本主義的三次調整》材料二:正是蘇聯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模式為羅斯福“新政”提供了參照系。借鑒其成功經驗,資本主義起死回生。1933年3月4日,羅斯福就職,實施“新政”,摒棄古典自由主義的傳統原則,在宏觀層次上運用國家政權干預經濟;在微觀層面上較大地調整產權關系、生產方式和生產運行體制。“新政”是一場拯救資本主義制度的改革,是20世紀資本主義發展歷程中的重大事件,幫助美國及西方資本主義制度渡過了空前大災難。

——摘編自孔根紅《危機與變革、前途與命運簡析社會主義、資本主義的幾次反“危機”》(1)材料一圖中人物實施新政是為了應對哪一事件?根據材料一,概括羅斯福新政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簡述羅斯福新政的影響。事件:經濟大危機。特點:國家干預經濟。影響:新政期間,美國經濟開始緩慢復蘇,工業生產有所恢復,就業人數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增強了美國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恢復了美國人民的信心,對資本主義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羅斯福“新政”與蘇聯經濟模式的相似之處。(3)綜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談談你對美、蘇兩國在20世紀30年代實施的經濟舉措的認識。相似之處:國家干預經濟。認識: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在面臨經濟困難或者促進經濟發展時,應結合本國國情,加以創新,實事求是。(言之有理即可)12.(2023·黑龍江二模)20世紀以來,世界風云變幻,促使國際格局不斷調整。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保障人類社會的發展。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一位德國大臣說:“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國的霸權,以有利于德國。”一位英國外交大臣說:“真正決定我國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權的問題。”——摘編自部編版《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材料二:在雅爾塔會議上,斯大林指出:戰時,要保持團結并不太難,因為有一個打敗共同敵人的共同目標,這一點誰都清楚。艱難的工作在戰后,那時,各種不同的利害關系往往會使同盟國分裂。——摘編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雅爾塔會議三巨頭材料三:“冷戰”結束后,美國政府多次公開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設想,并認為“維護美國的領導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則”。——摘編自劉金質《冷戰史》材料四:關于國際秩序演變的原因,當前國際政治研究領域存在幾種較為普遍的觀點:首先是兩次工業革命的進行,導致新老強國之間的矛盾激化,最終使國際秩序發生轉型;大規模戰爭是推動國際體系變遷的重要因素,兩次世界大戰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國際力量對比,新的國際制度也伴隨著戰爭的結束而出現;除此之外,新興大國的崛起與傳統大國之間的關系,對國際秩序的重新構建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摘編自武岑《近代以來國際秩序演變綜述》材料五:世界上的問題錯綜復雜,解決問題的出路是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要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守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擺脫意識形態偏見,最大程度增強合作機制、理念、政策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穩定。——摘編自習近平在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上的特別致辭(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一戰后,國際秩序得以重建。這一秩序通常被稱為什么?(2)根據材料二回答,雅爾塔會議決定在戰后成立哪一國際組織?戰后“同盟國分裂”形成了怎樣的世界政治格局?導火索:薩拉熱窩事件。秩序: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國際組織:聯合國。格局:美蘇兩極格局。(3)根據材料三指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