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練習12:課內文言實詞遷移訓練(3)
如、去、國、內、即、微
李善長,字百室,定遠人。少讀書,有智計,習法家言,策事多中。太祖為吳王,拜右相國。善長明
習故事,裁決如流。又嫻于辭令,太祖有所招納,輒令為書。前后自將征討,皆命居守,將吏帖服,居民
安堵,轉調兵餉無乏。嘗請榷兩淮鹽,立茶法,皆斟酌元制,去其弊政。既復制錢法,開鐵冶,定魚稅,
國用益饒,而民不困。
善長外寬和,內多枝刻。參議李飲冰、楊希圣,稍侵善長權,即按其罪奏黜之。與中丞劉基爭法而詬。
基不自安,請告歸。貴富極,意稍驕,帝始微厭之。四年以疾致仕,賜臨濠地若干頃。
1.與“裁決如流”的“如”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遂絕齊,使使如秦受地
B.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C.先生如其指,內狼于囊
D.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2.與“去其弊政”的“去”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欲呼張良與俱去
B.為漢家除殘去穢
C.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D.去北軍二里余,同時發火
3.與“國用益饒,而民不困”的“國”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逝將去女,適彼樂國
B.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C.六國互喪,率賂秦耶
D.等死,死國可乎
4.與“善長外寬和,內多快刻”的“內”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
B.內立法度,務耕織
C.今將軍外托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
D.亡走趙,趙不內
5.與“即按其罪奏黜之”的“即”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項伯即入見沛公
B.匪來貿絲,來即我謀
C.昭帝即位,數年,匈奴與漢和親
D.即謀單于,何以復加
6.與“帝始微厭之”的“微”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猥以微賤,當侍東宮
B.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C.微察公子,公子顏色愈和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答案與解析】
1.與“裁決如流”的“如”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遂絕齊,使使如秦受地
B.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C.先生如其指,內狼于囊
D.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解析:選D文中的“如”意為“如同,好像”,D項與之相同。A項,動詞,往,到...去。B項,動
詞,比得上,趕得上。C項,介詞,按照。
2.與“去其弊政”的“去”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欲呼張良與俱去
B.為漢家除殘去穢
C.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D.去北軍二里余,同時發火
解析:選B文中的“去”意為“除掉,去掉”,B項與之相同。A項,動詞,離開。C項,形容詞,過
去的。D項,動詞,距離。
3.與“國用益饒,而民不困”的“國”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逝將去女,適彼樂國
B.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C.六國互喪,率賂秦耶
D.等死,死國可乎
解析:選B文中的“國”意為“國家”,B項與之相同。A項,名詞,地區,地域。C項,名詞,諸侯
國。D項,名詞,國事。
4.與“善長外寬和,內多伎刻”的“內”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
B.內立法度,務耕織
C.今將軍外托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
D.亡走趙,趙不內
解析:選C文中的“內”意為“內心”,C項與之相同。A項,通“納”,接納。B項,名詞活用作狀
語,在國內。D項,通“納”,接納,收容。
5.與“即按其罪奏黜之”的“即”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項伯即入見沛公
B.匪來貿絲,來即我謀
C.昭帝即位,數年,匈奴與漢和親
D.即謀單于,何以復加
解析:選A文中的“即”表時間的相連,意為“立即,就”,A項與之相同。B項,動詞,靠近。C項,
動詞,登上(帝位)。D項,連詞,如果、假設。
6.與“帝始微厭之”的“微”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猥以微賤,當侍東宮
B.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C.微察公子,公子顏色愈和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解析:選B文中的“微”表程度,意為“稍微,微微,略微”,B項與之相同。A項,形容詞,地位卑
微。C項,副詞,暗暗地,隱約地。D項,用來表示一種否定的假設或條件,(假如)沒有。
參考譯文:
李善長,字百室,定遠人。從小讀書,有智謀,學習法家學說,預料事情多能料中。太祖任吳王,拜
任李善長為右相國。李善長了解熟悉典章制度,裁定決斷各種事務都非常明快流暢。他又嫻于辭令,太祖
要招納什么人才,常常命李善長書寫文告書信。前前后后凡是親自帶兵出去征討,太祖都命李善長留守后
方,將吏信服他,服從調度,居民生活安定,調運兵餉,使前方不至困乏。李善長曾經請求國家統管兩淮
鹽務,實行專賣,立茶法,都是在元代鹽法茶法的基礎上斟酌改訂,剔除其弊政。不久又恢復制錢法,開
辦鐵冶,確定魚稅,使國家用度更加豐足,而百姓又不困乏。
李善長外表寬和,而內心褊狹刻薄。參議李飲冰、楊希圣稍微有些越權,侵犯了李善長的權力,李善
長立即依照他們的罪責上奏罷黜他們。李善長與中丞劉基爭法以至于怒罵。劉基心中不安,于是請假回鄉。
富貴達到了極點,內心也漸漸驕橫,皇帝開始有些討厭他。洪武四年,李善長因病退休,賜給他臨濠地若
干頃。
率、數、從、遷、間、度、乘、復
郭浩字充道,德順軍隴干人。徽宗時,嘗率百騎抵靈州城下,夏人以千騎追之,浩手斬二騎,以首還。
從種師道進筑葺平若,敵據塞水源,以渴我師,浩率精騎數百奪之。敵攻石尖山,浩冒陣而前,流失中左
肋,怒不拔,奮力大呼,得賊乃已;諸軍從之,敵遁去,由是知名。累遷中州刺史。欽宗即位,以種師道
薦,召對,奏言:“金人暴露,日久思歸。乞給輕兵間道馳滑臺,時其半度,可擊也。”會和戰異議,不能
用。帝問西事,浩曰:“臣在任已聞警,慮夏人必乘間盜邊,愿選將設備。”已而果攻涇原路,取西安州、
懷德軍。紹圣開拓之地,復盡失之。
(節選自《宋史噂K浩傳》)
1.與“嘗率百騎抵靈州城下”的“率”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六國互喪,率賂秦耶
B.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
C.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
D.子路率爾而對曰
2.與“浩率精騎數百奪之”的“數”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B.范增數目項王
C.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D.數罟不入灣池
3.與“諸軍從之,敵遁去”的“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
B.弟走從軍阿姨死
C.戰則請從
D.樊噲從良坐
4.與“累遷中州刺史”的“遷”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
B.再遷為太史令
C.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D.遷其民于臨跳
5.與“乞給輕兵間道馳滑臺”的“間”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
B.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C.侯生乃屏人間語曰
D.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
6.與“時其半度,可擊也”的“度”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蒙大
B.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C.一夜飛度鏡湖月
D.內立法度,務耕織
7.與“慮夏人必乘間盜邊”的“乘”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
B.自樂師乘風雪
C.比至陳,車六七百乘
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8.與“紹圣開拓之地,復盡失之”的“復”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B.明年復攻趙,殺二萬人
C.有北面復匈奴之志
D.回朕車以復路兮
【答案與解析】
1.與“嘗率百騎抵靈州城下”的“率”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六國互喪,率賂秦耶
B.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
C.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
D.子路率爾而對日
解析:選B文中的“率”為動詞,意為“率領,帶領”,B項與之相同。A項,副詞,表范圍,一概,
全都。C項,動詞,順著,遵循。D項,形容詞,輕率。
2.與“浩率精騎數百奪之”的“數”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B.范增數目項王
C.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D.數罟不入灣池
解析:選C文中的“數”為數詞,表示約數,C項與之相同。A項,名詞,天數,命運。B項,副詞,
屢次,多次。D項,形容詞,細密。
3.與“諸軍從之,敵遁去”的“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B.弟走從軍阿姨死
C.戰則請從D.樊噲從良坐
解析:選C文中的“從”意為“跟隨,隨從”,C項與之相同。A項,動詞,聽從,順從。B項,動詞,
從事,參加。D項,動詞,依傍,緊挨著。
4.與“累遷中州刺史”的“遷”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
B.再遷為太史令
C.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D.遷其民于臨跳
解析:選B文中的“遷”為動詞,意為“調動官職”,B項與之相同。A項,與“滅”構成復合詞,滅
亡。C項,動詞,征發。D項,動詞,遷移。
5.與“乞給輕兵間道馳滑臺”的“間”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B.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C.侯生乃屏人間語曰D.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
解析:選A文中的“間”表狀態,意為“從小路”,A項與之相同。B項,動詞,參與。C項,副詞,
表情態,秘密地,悄悄地。D項,副詞,表時間,有時,偶爾。
6.與“時其半度,可擊也”的“度”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蒙大
B.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C.一夜飛度鏡湖月
D.內立法度,務耕織
解析:選C文中的“度”意為“渡過,越過”,C項與之相同。A項,動詞,衡量。B項,動詞,推測,
估計。D項,名詞,制度,法度。
7.與“慮夏人必乘間盜邊”的“乘”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B.自京師乘風雪
C.比至陳,車六七百乘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解析:選D文中的“乘”意為“趁著、憑借、乘機”,D項與之相同。A項,動詞,駕,坐。B項,動
詞,冒著。C項,量詞,古時一車四馬為一乘。
8.與“紹圣開拓之地,復盡失之”的“復”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師道之不復,可知矣B.明年復攻趙,殺二萬人
C.有北面復匈奴之志D.回朕車以復路兮
解析:選B文中的“復”為副詞,意為“再,又”,B項與之相同。A項,動詞,恢復。C項,動詞,
報復。D項,動詞,返回,回來。
參考譯文:
郭浩,字充道,是德順軍隴干人。徽宗時,郭浩曾率領一百名騎兵來到靈州(今寧夏靈武縣西南)城下,
夏國用一千名騎兵來追趕他們,郭浩親手斬殺兩名騎兵,提著首級返回。跟隨種師道進軍修筑葺平寨,敵
軍占據并堵塞水源,來斷絕宋軍的飲水,郭浩率領幾百名精銳騎兵奪取了它。敵人攻打石尖山,郭浩迎著
敵陣前進,被流箭射中左肋,發怒不去拔箭,奮力大呼,活捉到賊人才停止;各軍跟著前進,敵軍逃走,
郭浩從此出名。積功升任中州刺史。欽宗即位,因種師道推薦,被皇上召見應對,他上奏說:“金軍長期在
外,一心想著回歸。請求派輕兵從小路馳往滑臺,等他們渡到一半時,就可發動攻擊。”正逢朝廷大臣議和
議戰意見不同,郭浩之策沒有被采納。皇上詢問西邊事務,郭浩說:“臣在任時已聽到警報,擔心夏國一定
會乘機侵占邊地,希望朝廷選派將領設置守備。”不久西夏軍隊果然進攻涇原路,奪取了西安州、懷德軍(今
寧夏固原縣西北)。紹圣年間開拓的土地,又全部失去。
鄙、解、既、期、辭、治、適、乃
賀欽,字克恭,世家定海,父孟員,以戎籍隸遼之義州衛。欽少穎敏,習舉子業輒鄙之口:“為學止于
是耶?”取《近思錄》讀之,有省。成化二年以進士授戶科給事中。因亢旱上章極諫,復以言官曠職召災,
自劾求退。會陳獻章被征來京師,欽聽其論學,嘆目:“至性不顯,真理猶霾,世即用我,而我奚以為用?”
即日上疏解官去,執弟子禮事獻章。既別,肖其像事之。其學專讀《五經》《四書》《小學》,期于反身實踐,
主敬以收放心。有來學者,輒辭之日:“己尚未治,何以治人?”既而從游者甚眾,磨者淬厲,成其器業。
如是者十余年,雖不出戶庭,而達官貴人聞風仰德者,莫不躬拜床下。弘治改元,用閣臣薦,起為陜西右
參議。璽書至而母適病死,乃上疏懇辭。
(節選自清光緒五年《鎮海縣志》卷二十一)
1.與“習舉子業輒鄙之曰”的“鄙”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B.孔子鄙其小器
C.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D.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O
2.與“即日上疏解官去”的“解”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庖丁為文惠君解牛
B.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C.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D.乃命解官歸里
3.與“既別,肖其像事之”的“既”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既克,公問其故B.既又與汝就食江南
C.既來之,則安之D.既無伯叔,終鮮兄弟
4.與“期于反身實踐,主敬以收放心”的“期”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B.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C.期日:“暮見火舉而俱發。”
D.良劍期乎斷,不期乎鎮錦
5.與“有來學者,輒辭之曰”的“辭”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C.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
D.大禮不辭小讓
6.與“己尚未治,何以治人”的“治”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故治國無法則亂
B.不效則治臣之罪
C.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
D.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于吳
7.與“璽書至而母適病死”的“適”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從上觀之適與地平
B.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C.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D.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
8.與“乃上疏懇辭”的“乃”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乃令張儀佯去秦,厚幣委質事楚
D.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
【答案與解析】
1.與“習舉子業輒鄙之日”的“鄙”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B.孔子鄙其小器
C.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D.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解析:選B文中的“鄙”為動詞,意為“輕視”,B項與之相同。A項,形容詞,粗野而又地位低微。
C項,名詞,邊界地方。D項,形容詞,庸俗,見識淺。
2.與“即日上疏解官去”的“解”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庖丁為文惠君解牛
B.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C.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D.乃命解官歸里
解析:選D文中的“解”指“辭官”,D項與之相同。A項,動詞,剖開,特指解剖動物的肢體。B項,
動詞,解釋,解答。C項,動詞,解決。
3.與“既別,肖其像事之”的“既”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既克,公問其故B.既又與汝就食江南
C.既來之,則安之D.既無伯叔,終鮮兄弟
解析:選A文中的“既”為副詞,表時間的過去或動作的完成,“已經,……以后”,A項與之相同。
B項,表時間或行為承接,不久,一會兒。C項,連詞,既然。D項,連詞,“既……終……”表兩種情況同
時存在。
4.與“期于反身實踐,主敬以收放心”的“期”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B.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C.期日:“暮見火舉而俱發。”
D.良劍期乎斷,不期乎鎮錦
解析:選D文中的“期”為動詞,意為“希望,目的在于……”,D項與之相同。A項,名詞,一周(年)。
B項,名詞,限定或約定的時間。C項,動詞,約定。
5.與“有來學者,輒辭之曰”的“辭”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C.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
D.大禮不辭小讓
解析:選B文中的“辭”為動詞,意為“推辭”,B項與之相同。A項,名詞,托詞,借口。C項,名
詞,辭令,應酬的言辭。D項,動詞,計較。
6.與“己尚未治,何以治人”的“治”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故治國無法則亂
B.不效則治臣之罪
C.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
D.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于吳
解析:選A文中的“治”意為“管理,治理”,A項與之相同。B項,動詞,懲處,處置。C項,形容
詞,太平,安定,與“亂”相對。D項,動詞,整治,訓練。
7.與“璽書至而母適病死”的“適”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從上觀之適與地平
B.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C.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D.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
解析:選A文中的“適”意為“恰巧”,A項與之相同。B項,形容詞,舒適,滿足。C項,動詞,往,
到。D項,動詞,適合,依照。
8.與“乃上疏懇辭”的“乃”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乃令張儀佯去秦,厚幣委質事楚
D.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
解析:選C文中的“乃”為連詞,意為“于是,就”,C項與之相同。A項,人稱代詞,你,你的。B
項,副詞,竟然,去hD項,是,就是。
參考譯文:
賀欽,字克恭,世代居于定海,父親賀孟員,按軍籍隸屬遼義州衛。賀欽年少時聰慧,學習舉子業每
每輕視它說:“做學問就終止于此嗎?”得到《近思錄》閱讀,有所省悟。成化二年憑進士(身份)被授予戶
科給事中。由于大旱向皇帝上書盡力規勸,又因言官曠廢職守招來災禍,自我檢舉請求辭職。適逢陳獻章
被征召來京,賀欽聽他講學,感嘆說:“卓絕的品性不顯現,最純真的道理還被埋藏,社會即使用我,但我
拿什么為社會所用呢?”當天就向皇帝上書解除官職離去,遵照弟子禮師事陳獻章。己別后,畫了陳獻章
的像供奉他。賀欽為學專門研讀《五經》《四書》《小學》,希望反過來要求自己履行,主張恭敬謹慎,用以
收斂浮躁放蕩的內心。有前來學習的,他總是推辭說:“我自己還沒有學好,如何教導別人呢?”不久跟隨
他游學的人很多,磨煉激勵,成就他們的才能學識。像這樣十多年,雖然足不出戶,然而聽聞、仰慕他品
德節操的達官貴人,沒有不親自來他坐榻前拜見的。弘治改用新年號,由閣臣推薦,起用(賀欽)為陜西右
參議。皇帝的詔書到來,他母親恰巧病故,于是上書懇請辭職。
奇、坐、許
周字伯仁,少有重名,神采秀徹。司徒掾賁嵩有清操,見,嘆曰:“汝潁固多奇士!自頃雅道陵遲,
今復見周伯仁,將振起舊風,清我邦族矣。”從弟穆亦有美譽,欲陵折,陶然弗與之校,于是人士益宗附
之。弱冠,襲父爵武城侯。中興建,位至吏部尚書。頃之,以醉酒,復坐門生斫傷人,免官。太興初,更
拜太子少傅,尚書如故。上疏讓日:“臣退自循省,學不通一經,智不效一官,止尺良難,未能守分;遂
忝顯任,名位過量。”固辭不受,帝詔不許。
(節選自《晉書?列傳第三十九》)
1.與“汝潁固多奇士”的“奇”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B.大將軍鄧鷺奇其才
C.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D.此奇貨可居
2.與“以醉酒,復坐門生斫傷人”的“坐”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因擊沛公于坐B.與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C.齊人也,坐盜D.停車坐愛楓林晚
3.與“固辭不受,帝詔不許”的“許”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B.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C.不知何許人也
D.IWJ可二黍許
【答案與解析】
1.與“汝潁固多奇士”的“奇”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B.大將軍鄧鷺奇其才
C.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D.此奇貨可居
解析:選A文中的“奇”意為“奇特的、罕見的、不平常的”,A項與之相同。B項,形容詞的意動用
法,以……為奇,驚異。C項,形容詞,佳,好。D項,形容詞,珍貴。
2.與“以醉酒,復坐門生斫傷人”的“坐”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因擊沛公于坐B.與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C.齊人也,坐盜D.停車坐愛楓林晚
解析:選C文中的“坐”意為“犯罪,判罪”,C項與之相同。A項,名詞,座位。B項,動詞,坐守。
D項,連詞,因為,由于。
3.與“固辭不受,帝詔不許”的“許”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B.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C.不知何許人也
D.可二黍許
解析:選A文中的“許”意為“答應,允許",A項與之相同。B項,動詞,期望。C項,名詞,處所,
地方。D項,表示約數。
參考譯文:
周,字伯仁,年輕時名聲遠揚,精神和風采俊逸。司徒掾賁嵩操守清高,見到周,稱贊說:“汝潁一帶
果然多出奇士!近年雅道衰頹,如今又見周伯仁,將能振興風尚,廓清我們邦國宗族呀。”周的堂弟周穆也
享有美譽,想欺侮折辱周,周陶然自處不與他較量,于是士人愈加尊重周。成年后,承襲父爵武城侯。中
興王朝建立,官至吏部尚書。不久后,因為醉酒又因門生砍傷人而犯罪,被免去官職。太興初年,改任太
子少傅,恢復尚書舊職。周上疏辭讓說:“我退居回家自省,學問沒有通曉一本經書,才智能力不能勝任一
官之職,進退都很難,我沒有能夠安守自己的本分;于是有愧于在顯要的職位任職,聲名權位超過自己的
力量。”堅決推辭不肯接受,但皇上下詔沒有準許。
第三組:疾、是、說、信、修、相、使
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問題。(每小題3分)
桓公問治民于管子①。管子對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憂之以德,勿懼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
者,足以治民也。"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對曰:“質信極仁,嚴以有禮,慎此四
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請聞其說。”管仲對曰:“信也者,民信之;仁也者,民懷之;嚴也者,民畏
之;禮也者,民美之。語曰:澤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堅中外正,嚴也;質信以讓,
禮也。”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問日:“寡人欲修政以干時②于天下,其可乎?”管子對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
對曰:“始于愛民。”公曰:“愛民之道奈何?”管子對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連以事,相及以祿,
則民相親矣。省刑罰,薄賦斂,則民富矣。鄉建賢士,使教于國,則民有禮矣。出令不改,則民正矣。此
愛民之道也。”
(節選自《管子》,有刪改)
[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齊國國相。②干時:謀求定時會盟諸侯。
22.與“凡牧民者,必知其疾”的“疾”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
B.疾痛慘怛
C.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D.龐涓恐其賢于己,疾之
解析:選B文中的“疾”意為“疾苦”,B項與之相同。A項,動詞,痛心、痛恨。C項,形容詞,強,
這里指聲音宏大。D項,動詞,通“嫉”,妒忌。
23.與“如是,又何以行之”的“是”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B.是又在六國下矣
C.覺今是而昨非
D.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解析:選B文中的“是”為代詞,意為“如此、這樣",B項與之相同。A項,認為……正確。C項,
形容詞,正確。D項,表示判斷。
24.與“請聞其說”的“說”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B.范增說項羽日
C.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
D.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解析:選C文中的“說”為名詞,意為“言論、說法、主張”,C項與之相同。A項,動詞,訴說。B
項,動詞,勸說。D項,通“脫”,解脫,脫身。
25.與“質信以讓,禮也”的“信”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版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學生輔導計劃
- 咨詢企業財務報銷制度及報銷流程
-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公共安全研修計劃
- 虛擬化安全意識培訓的沉浸式體驗設計-洞察及研究
- 學校保衛科校園防疫物資儲備計劃
- 幼兒園保育員幼兒心理培訓計劃
- 電力項目進度控制方案及措施
- 環保項目施工準備和資源配置計劃
- 高三數學第一輪復習沖刺計劃
- 廣東省廣州第七中學2025屆高二物理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酒店衛生管理自查報告和整改措施
- 安全教育培訓:實現安全文明施工
- 2025至2030分布式能源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規劃及有效策略與實施路徑評估報告
- 反邪教宣講課件
- 2025年全國統一高考英語Ⅰ卷(含答案)
- 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課件-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冊統編版
- 中醫集市活動方案
- 2025年江蘇省南京市中考歷史試卷(含解析)
- 腫瘤隨訪登記培訓
- 勞動仲裁內部培訓
- 2025年云南普洱市墨江天下一雙文旅體育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