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26-2015 地理標志產品 天華谷尖茶_第1頁
DB34T 426-2015 地理標志產品 天華谷尖茶_第2頁
DB34T 426-2015 地理標志產品 天華谷尖茶_第3頁
DB34T 426-2015 地理標志產品 天華谷尖茶_第4頁
DB34T 426-2015 地理標志產品 天華谷尖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67.140.10X

55DB34

2015代替

DB34/T

426-2004

of

indication-Tianhuagujian

安徽省質量技術監督局

DB34/T

426—2015前 言本標準按照

GB/T

1.1-2009

給出的規則起草。

GB

品標準通用要求》制定。本標準代替

DB34/T

426-2004,修訂內容如下:——規范性引用文件進行了調整;——增加了分級;——增加了天華谷尖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增加了附錄

本標準的附錄

A

本標準由太湖縣人民政府、太湖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本標準由安徽省農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太湖縣茶葉開發有限公司、天華茶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太湖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太湖縣農業委員會。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張正友、陳戰華、伍德信、劉立華、李中東、朱世鴻、程宇忠。本標準第一次修訂。IDB34/T

426—2015地理標志產品 天華谷尖茶1

范圍方法、檢驗規則、標志標簽、包裝、運輸、貯存。本標準適用于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批準保護的天華谷尖茶。2

規范性引用文件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

191 包裝儲運圖示標志GB

2762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GB

7718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T

8302茶

取樣GB/T

8304 茶

水分測定GB/T

8305 茶

水浸出物測定GB/T

8306 茶

總灰分測定GB/T

8310 茶

粗纖維測定GB/T

8311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測定GB

11680 食品包裝用原紙衛生標準GB/T

14487 茶葉感官審評術語GB/T

23776 茶葉感官審評方法JJF

1070 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規則《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5]第75號令)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關于修改《食品標識管理規定》的決定(總局〔2009〕年第

123

號)3

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的范圍,地域介于北緯

30°

30°

46'和東經

°

12'至

°

30'之間,地貌以山地為主,即

10個鄉鎮,見附錄A。4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1級別要

求芽葉嫩度及比例(%)芽葉質量要求葉

色特級一芽一葉初展≥70一芽一葉開展≤30柔嫩、肥壯、節間短黃

綠一級一芽一葉初展≥50一芽一葉開展≤50柔嫩、肥壯、節間較短黃

綠DB34/T

426—20154.1天華谷尖茶 tian

gu

tea谷、色澤翠綠、清香持久、滋味鮮爽的品質特征的茶葉產品。5

要求5.1自然環境5.1.1 土壤

值在

4.5-5.5

之間,表層腐殖質厚,有機質含量豐富,該區域植被茂密,土壤肥沃,生態環境良好。5.1.2 氣候天華谷尖茶園大多分布在海拔

400

米以上,氣候溫涼、晝夜溫差大,新梢生育緩慢,同化產物積累多,持嫩性強,故其品質優異。太湖縣山高谷深,日照短、光照弱,全年平均日照時數達

1936.7

小時,無霜期

249

天,年平均降雨量

1368.4

毫米,穩定通過

10℃的積溫

5214.6℃,總日數

217

天,年平均太陽輻射總量

443

千千焦/厘米,光熱條件非常適宜茶樹生長,特別是春季日照少,夏秋季日照多,春季漫射光豐富,有利于形成天華谷尖獨特的香氣。5.2 分級5.2.1天華谷尖茶品質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5.2.2 每級設立實物標準樣,每

3

5.3 產品要求5.3.1 基本要求有的品質,無劣變、無異味,不得含有非茶類夾雜物,不著色,無任何添加劑。5.3.2 鮮葉質量指標應符合表1

的規定。表1 天華谷尖茶鮮葉質量指標2級

別外

形內

質湯色香氣滋味葉底特級形如稻谷、色澤翠綠顯毫嫩綠明亮清香高長鮮爽一級勻齊形似稻谷、色澤翠綠毫較顯綠亮清香(或嫩香)持久醇爽綠亮勻整二級形似稻谷、色澤翠綠隱毫淺綠尚亮清香(或栗香)醇濃綠尚亮較勻整三級形似稻谷、色澤翠綠淺綠尚亮栗香醇濃淺綠尚亮較勻整項

目指

標水份

≤6.0碎末茶

≤3.0總灰分,

≤6.5水浸出物,

≥35.0粗纖維

≤14.0級別要

求芽葉嫩度及比例(%)芽葉質量要求葉

色二級一芽一葉初展≥30一芽一葉開展≤70較柔嫩、肥壯綠三級一芽一葉開展≥70一芽二葉初展≤30較柔嫩、較肥壯綠DB34/T

426—2015表1(續)5.3.3 感官指標應符合表2表1(續)5.3.3 感官指標表2 感官指標5.3.4 理化指標應符合表35.3.4 理化指標表3 理化指標5.3.5 衛生指標5.3.5.1 污染物限量指標應符合

GB

5.3.5 衛生指標5.3.5.2 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指標應符合

GB

2763

的規定。5.3.6 凈含量允許短缺量管理辦法》(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5]第75號令)的規定。3DB34/T

426—20156

試驗方法6.1 感官指標按

GB/T

23776

規定執行。6.2 理化指標6.2.1

水分的測定按

GB/T

規定執行。6.2.2

粉末和碎茶含量的測定按

GB/T

8311

6.2.3

總灰分的測定按

GB/T

8306

規定執行。6.2.4

水浸出物的測定按

8305

規定執行。6.2.5

粗纖維的測定按

GB/T

8310

規定執行。6.3 衛生指標6.3.1 污染物限量指標應符合

GB

的規定方法執行。6.3.2 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指標應符合

GB

2763

的規定方法執行。6.4凈含量指標按

JJF

1070

規定執行。7

檢驗規則7.1 取樣7.1.1 取樣以“批”為單位,同一生產單位,同一生產期、同一花色品種、同一等級為一個批次,同7.1.2 批次產品的品質和規格一致。7.1.3 取樣按

GB/T

8302

7.2 檢驗7.2.1 出廠檢驗碎末茶和凈含量。7.2.2 型式檢驗型式檢驗項目為本標準第

5.5

條要求中的全部項目,檢驗周期每年一次。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型式檢驗:——新產品試制定型鑒定;——質量檢驗監督機構檢驗產品質量時。7.3 判定規則7.3.1 檢驗結果全部符合本標準者,判為合格產品。7.3.2 凡劣變、污染、有異氣味茶葉,均判為不合格。4DB34/T

426—20157.3.3 出廠檢驗時,按

條規定檢驗,任一項不符合要求,均判為不合格。7.3.4 型式檢驗時,要求規定的各項檢驗,任一項檢驗不合格,均判為不合格。7.3.5 對檢驗結果有爭議時,應對留存樣或在同批產品中重新按

GB/T

規定加倍取樣進行不合格項目的復檢,以復驗結果為準。8

標志標簽、包裝、貯藏、運輸8.1 標志標簽產品的標志應符合

GB/T

的規定,標簽應符合

7718

的規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關于修改《食品標識管理規定》的決定(總局〔2009〕年第

123

號)8.2 包裝8.2.1 包裝材料應符合

GB

8.2.2 有熒光染料等污染物。接觸茶葉的包裝材料應符合食品安全要求。8.2.3 真空包裝、充氮包裝。8.3 貯藏8.3.1倉庫應清潔、防潮、避光和無異味,保持通風干燥,周圍環境應清潔衛生,遠離污染源,嚴禁與有毒、有害、有異味、易污染的物品接觸。8.3.2入庫茶葉標志和批號系統應清楚、醒目、持久,嚴禁受到污染,變質以及標簽、嘜號與貨物不一致的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