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飲酒詞中人生態度探析10000字(論文)】_第1頁
【東坡飲酒詞中人生態度探析10000字(論文)】_第2頁
【東坡飲酒詞中人生態度探析10000字(論文)】_第3頁
【東坡飲酒詞中人生態度探析10000字(論文)】_第4頁
【東坡飲酒詞中人生態度探析10000字(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東坡飲酒詞中人生態度分析TOC\o"1-2"\h\u14977一、前言 131069(一)研究現狀 111662(二)研究意義 221471(三)研究方法 26316二、東坡飲酒詞的基本情況 225015(一)東坡飲酒詞的界定 317460(二)東坡飲酒詞的主要內容 36159三、酒詞人生之貶謫逆境中的曠達樂觀 419960(一)從容不迫,處變不驚 428032(二)遇事達觀,自得其樂 52576(三)看淡名利,超然物外 717946四、酒詞人生之熱愛生活 84922(一)熱愛與家人團聚暢飲 817613(二)沉醉于美好的大自然 820272(三)舉酒惜別珍重友情 921734五、東坡飲酒詞中人生態度的成因分析 103732(一)北宋的時代背景 105318(二)北宋文人的飲酒情趣 1028012(三)蘇軾的個人成因 1121243結論 12【內容摘要】東坡酒主題的詞共計146首,內容包含有政治失意的無奈,有羈旅漂泊的思鄉之情,有朋友相聚的喜悅,也有日常生活的歡樂。讀東坡詞,便是讀他的人生態度,蘇軾一生經歷坎坷,對其人生和文學創作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經歷了跌宕起伏的人生之后,蘇軾依然能坦蕩樂觀,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愛。東坡詞的形成離不開北宋經濟的發達,社會的穩定,政府的政策和文人好飲酒的社會風氣,蘇軾喜飲的嗜好也促使飲酒詞的產生。【關鍵詞】東坡詞;酒;蘇軾;人生態度一、前言(一)研究現狀蘇軾是北宋詞壇上的文學巨匠,已有許多學者從多角度研究蘇軾的詞,作為學術界熱門的研究對象,在詞集版本校勘、詞作研究和其生平思想方面已非常深入,但在之前的研究中,對于蘇軾詞的主題內容較為單一,蘇軾詞的分類中,也很少有把酒作為主題去深入研究的文章,有的文章只稍微提到了蘇軾詞的酒主題,或者是從較大的角度去分析蘇軾詞與中國酒文化的關系,缺乏系統性,因此還有更深入挖掘的空間。本文以“酒”為切入點,探尋東坡詞中所透露出的蘇軾的人生態度。(二)研究意義酒詞是中國酒文化與酒文化美學的載體之一,中華文化中的酒文化源遠流長,從古至今影響著許多文人志士,酒成為了文人消憂避世和助興聊敘的工具。至宋代,“重文抑武”的國策促使酒的內涵在文學作品中逐漸豐富,蘇軾的飲酒詞也承載了北宋的酒事文化,同時寄寓著他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東坡的飲酒詞中,既展現了宋朝文人墨客的飲酒情趣,寫出了他自己的個人經歷,同時也借“酒”在他的文學作品中表達出自己的憂樂之情。蘇軾因酒作詞,林語堂曾說蘇軾是“飲酒成癖者”和“釀酒的實驗者”,林語堂著,張振玉譯.《蘇東坡傳》[M].長沙:林語堂著,張振玉譯.《蘇東坡傳》[M].長沙:湖南文芝出版社,2012:5(三)研究方法本文運用到的研究方法有統計分析法、文獻研究法和文史結合法。一、統計分析法:在蘇軾331首詞中,通過數據統計關于飲酒詞一共146首,在292首已編年的詞作中,關于酒主題的東坡詞有133首,統計數量后,再對東坡的飲酒詞進行細讀和整理歸納。二、文獻研究法:將關于飲酒詞的相關資料進行整合,分析東坡飲酒詞的研究現狀,進一步研究關于飲酒詞的相關文獻。三、文史結合法:通過閱讀蘇軾的人物傳記和其它有理論價值的書籍,例如宋朝的史書等,從多方面探索蘇軾的人生態度和其文學創作經歷。二、東坡飲酒詞的基本情況蘇軾現存的飲酒中,他時而借酒消愁,時而把酒言歡,真實記錄了他的生活。在東坡詞中,有失意時的感慨,也有得意時的樂觀。北宋社會的穩定與飲酒之風的盛行的時代背景,使酒成了蘇軾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蘇軾一生經歷坎坷,飲酒與東坡作詞相輔相成,酒是蘇軾文學創作的催化劑,而他也在跌宕的生活中以酒消愁和助興。蘇軾關于酒主題詞的創作主要集中在外放時期和貶謫黃州時期,其中,蘇軾在被貶謫黃州時,他的人生態度和文學創作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一)東坡飲酒詞的界定關于涉及到酒主題的東坡詞選取,根據《蘇軾詞編年校注》,本文確定蘇軾詞一共331首,其中已編年的詞有292首,東坡的飲酒詞共146首,已編年的涉酒詞為133首,存疑詞不在本篇論文的討論范圍內。在研究內容方面,要能體現作者的人生態度和生活經歷,詞中需提到“酒”、“醉”等字,或酒名、酒器等皆在本篇論文的選取范圍之內。(二)東坡飲酒詞的主要內容蘇軾的飲酒詞中既有飄泊于仕途的沉郁,也有飲酒的生活雅趣。在穩定的北宋前期,文人雅士可把酒言歡,追求人生理想,但現實生活往往又充滿矛盾,政治生活的幾經浮沉讓蘇軾郁郁不得志,唯有借酒消愁,但又依然保持豁達,以酒笑對人生的苦難。蘇軾一生坎坷,仕途不順,數次被貶,他的人生大致可分為四個重要的時期:因政見不合,蘇軾自請外放時期、貶謫黃州時期、元祐時期和被貶嶺南時期。熙寧四年,蘇軾請求出京,被授為杭州通判,他積極的思想抱負與現實相悖,此時的飲酒詞多以席間酬答的內容為主,這個時期的飲酒詞有45首。黃州時期,蘇軾看透了世態炎涼,是他的人生經歷與思想變化的轉折時期,他以自耕和飲酒為樂,此時期僅短短五年,但蘇軾的飲酒詞卻有49首。隨后舊黨重新執政,蘇軾重新得到召用,此時他常借酒來釋放心中的苦悶,即使在逆境中依然豁達,此時蘇軾的飲酒詞有26首。最后蘇軾一路被貶至儋州,此時的他早已達到了隨遇而安,超然物外的心境,這個時期,蘇軾共創作了13首飲酒詞。蘇軾飲酒詞的內容大致可分為借酒消愁和以酒言歡助興兩個部分。翻開東坡詞,濃郁的酒氣撲鼻而來:《念奴嬌·中秋》的一句“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劉石評注.《蘇軾詞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333表達了飲酒者與酒對飲的曠達之情,獨自飲酒,狂歌一曲是多么的豪邁。《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劉石評注.《蘇軾詞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333劉石評注.《蘇軾詞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309劉石評注.《蘇軾詞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280劉石評注.《蘇軾詞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180生活在北宋盛世的蘇東坡,以酒盡余歡,道出了:“酩酊但酬佳節了。"(《定風波·重陽括杜牧之詩》)劉石評注.《蘇軾詞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229東坡還在《少年游·端午贈黃守徐君猷》中描寫節日中舉杯同飲的歡快畫面的詞句是:“好將沉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可見無酒不成歡,有了美酒陪伴,在端午節的氣氛中,讓人身心愉悅,表現出蘇軾與徐君猷志同道合的情誼。除了喜慶的節日中飲酒,蘇軾在與好友相聚時也會小酌幾杯助興,他的酒量雖不大,但與好友共飲別有一番滋味:在《卜算子·感舊》中以一句“莫惜尊前仔細看,應是容顏老。”描寫了與陳襄暢飲之景劉石評注.《蘇軾詞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229三、酒詞人生之貶謫逆境中的曠達樂觀“曠達”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解釋為“心胸開闊。”《詞源》中解釋為“心胸開闊,舉止無檢束。”曾有學者認為:“蘇軾初到貶地的‘喜’是有意提高對貶謫生活的期望,以此掙脫苦悶情緒,蘇軾在經歷了貶謫之悲后領悟到人生的底蘊,他的曠達性格才日趨穩定,才能經得住任何打擊。”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J].文學遺產,1989(5).蘇軾一生歷經坎坷,在遷謫生活中,才逐漸形成了曠達樂觀的性格。林語堂曾在《蘇東坡傳》說:“我覺得蘇東坡偉大的人格,在他的生活和作品中,顯露的越發充分。”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J].文學遺產,1989(5).林語堂著,張振玉譯.《蘇東坡傳》[M].長沙:湖南文芝出版社,2012:18(一)從容不迫,處變不驚時任湖州知州的蘇軾給宋神宗寫了《湖州謝表》,隨后新黨成員將其內容煽風點火,想置蘇軾于死地,宋朝雖有不殺士大夫的國策暫時讓蘇軾免于死罪,但他還是被貶于黃州。蘇軾以逐客身份來到荒僻之地,不僅沒有抱怨,他還為排解苦悶心情,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覽,借酒抒悵惘、失意的之胸懷,感嘆人生的短促無常,《赤壁賦》表達出他豁達的人生觀,從多角度看問題使他在深受苦難時也能保持豁達、超脫的心態。蘇軾再次游赤壁,寫下了《后赤壁賦》,其中的“有客無酒”、“有酒無肴”表達了雖有酒,但也難以撫平作者心中的悲痛之情,于是有了“如此良夜何?”的感嘆,隨后的“攜酒與魚”之樂,泛舟游赤壁,蘇軾借酒寫出了“悄然而悲,肅然而恐”的悲傷心情,被貶后內心縱有悵然若失的苦悶,但也能“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可見蘇軾的曠達心態。除此之外,在黃州時,俸祿雖微薄,但蘇軾在黃州城外的東坡上開墾,自號“東坡居士”,可見其悠閑自得,從一句“初被酒以行歌兮,忽放杖而醉堰。”(《黃泥坂詞》)可以看出蘇軾的逍遙自在。政治失意,仍能從容面對,被貶謫的蘇軾,對農事親力親為,以陶淵明自比,享受這份寧靜平和的生活,蘇軾的人生追求正是自己筆下的“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之人。在黃州的這一段日子,蘇軾在文學創作上頗有成就,許多膾炙人口的飲酒詞都是蘇軾在此時期寫下的。到了宋哲宗親政時期,革新派勢力復蘇,蘇軾的在京仕途終止,接連遭貶謫,雖身處困境,在被貶至惠州時,蘇軾曾自己釀桂酒,他在《飲酒說》解釋了親自釀酒的原因是酒少而價格昂貴,于是蘇軾親自釀酒既能節省開支,也能以此為生活樂趣,可見他多么的豁達從容。一句“飲中真味老更濃,醉里狂言醒可怕。”(宋)蘇軾.《蘇東坡全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宋)蘇軾.《蘇東坡全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497.陳如江.《一蓑煙雨任平生·東坡詞》[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42.(二)遇事達觀,自得其樂《蘇東坡傳》一書曾提到:“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林語堂著;張振玉譯.《蘇東坡傳》[M].長沙:湖南文芝出版社,2012:林語堂著;張振玉譯.《蘇東坡傳》[M].長沙:湖南文芝出版社,2012:4劉石評注.《蘇軾詞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362被誣陷后的蘇軾,選擇了請求外任,在前往密州的途中,他給弟弟寫了:“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似此區區長鮮歡。”劉石評注.《蘇軾詞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110(《沁園春·孤館燈青》)更見其懷才不遇,只能飲酒度日,雖壯志難酬,但蘇軾的心里還是平靜的。獨自飲酒難免觸景傷情,但有好友陪伴時,蘇軾還是感到欣慰的:“翠袖倚風縈柳絮,絳唇得酒爛櫻珠。尊前呵手鑷霜須。”劉石評注.《蘇軾詞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110劉石評注.《蘇軾詞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349蘇軾被貶黃州的第三年,在野外偶遇風雨,有感而發寫下了《定風波》,“同行皆狼狽”是常態,但蘇軾卻不以為然,即使身處逆境之中,也要以平常心待之,簡樸的詞句中見深意,“一蓑煙雨任平生”劉石評注.《蘇軾詞選》[M].北京劉石評注.《蘇軾詞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280蘇軾在被貶到海南時曾寫下:“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楊花似雪花。”(宋)蘇軾.《蘇軾詞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宋)蘇軾.《蘇軾詞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299(宋)蘇軾.《蘇軾詞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83(三)看淡名利,超然物外熙寧四年,蘇軾進言引起王安石等人的不滿,蘇軾見其政見不合,于是自請外放。蘇軾有著積極的思想抱負卻不能實現,難免內心充滿疑慮,此時的他流連于酒席之間,也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詞。正如《菩薩蠻·述古席上》中的“醉客各西東,應思陳孟公。”(宋)蘇軾.《蘇軾詞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63在杭州任期滿后,蘇軾曾到密州、徐州等地,他十分關心百姓生活,待人熱情,一句“詩酒趁年華。”(《望江南·超然臺作》)以酒來慰藉自己,表達出東坡的豁達襟懷,詞中雖隱含著他難以擺脫的苦悶,但能體現出蘇軾的自我排遣。《南鄉子·梅花詞和楊元素》中的“痛飲又能詩,坐客無氈醉不知,花謝酒闌春到也。”(宋)蘇軾.《蘇軾詞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63(宋)蘇軾.《蘇軾詞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74(宋)蘇軾.《蘇軾詞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112在烏臺詩案發生之后,蘇軾的政治意見仍不同于保守派,因此蘇軾受到了保守派官員誣陷,于是蘇軾自請外調,或許正因為蘇軾性格過于正直,仕途中屢遭陷害。蘇軾曾寫道:“少年多病怯杯筋,老去方知此味長。萬斛羈愁都似雪,一壺春酒若為湯。”(宋)蘇軾.《蘇東坡全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503(宋)蘇軾.《蘇東坡全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503(宋)蘇軾.《蘇軾詞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104林語堂先生曾這樣描寫蘇軾:“蘇軾最難得可貴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他思想的快樂,對于我們來說才是不朽的。”林語堂著,張振玉譯.《蘇東坡傳》[M].長沙:湖南文芝出版社,2012林語堂著,張振玉譯.《蘇東坡傳》[M].長沙:湖南文芝出版社,2012四、酒詞人生之熱愛生活元好問曾評價東坡詞的特點是:“文如其人,個性鮮明。”生活中的坎坷點滴形成了蘇軾灑脫不羈的性格,坦然處之也是蘇軾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宋)蘇軾.《蘇軾詞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宋)蘇軾.《蘇軾詞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206(一)熱愛與家人團聚暢飲或許是出于對生活的熱愛,縱然“人有悲歡離合”鄒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2鄒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2:174鄒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2:174鄒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2:174何灝.《蘇東坡詞傳——人間有味是清歡》[M].北京:長江文藝出版社,2017:165(二)沉醉于美好的大自然蘇軾即使經歷了人生中的大喜大悲,也會以游玩來自我調節,拿起酒杯,抒內心之感,在酒中寄托蘇軾喜愛山水的情懷,蘇軾也通過東坡詞告訴我們不必消沉于人生中暫時的不順。“北望平川。野水荒灣。共尋春、飛步屠顏。和風弄袖,香霧紫鬟。正酒酣時,人語笑,白云間”(宋)蘇軾《蘇軾詞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246(《行香子·與泗守過南山晚歸作》)記錄下蘇軾與劉士彥游覽酣飲之事。人生不如意時,他會美酒相伴,寄情于山水之間,在經歷了這么多人生磨難后,蘇軾依然能熱愛生活,發現生活的美,在《醉白堂記》中,蘇軾寫道:“方其寓形于一醉也,齊得喪,忘禍福。”便是很好的體現,就如蘇軾所言,在酒醉中寄托自己的情懷,看淡禍福,忘記現實生活中的不如意。“對酒卷簾邀明月”(《少年游·潤州作,代人寄遠》)是邀明月和自己飲酒,“花前對酒不忍觸”(《賀新郎·夏景》)是花前月下,獨酌賞景之樂。再看《西江月》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臥少休。”(宋)蘇軾《蘇軾詞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246(宋)蘇軾《蘇軾詞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190在《滿庭芳·蝸角虛名》這首詞中,蘇軾很好地表達出了關于名利和人生的看法,虛名薄利已不值得再去追逐,蘇軾愿大醉一場在這寧靜的生活之中,寫出了他對生活的理性追求。同樣是表達蘇軾像掙脫俗世羈絆,表達對自然美景生活的向往之情的還有《行香子·述懷》:“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宋)蘇軾《蘇軾詞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452一定程度上表達出蘇軾的苦悶之情,但整首詞是明快的,蘇軾并不想和陶淵明一樣隱退,而是想實現了自己的政治抱負再功成身退,這體現了他對人生的嚴肅思索,同時在渴望擺脫世俗困擾,向往田園山水生活的人生追求方面,蘇軾的想法也更成熟,許多看似蘇軾酒醉時不經意之間的訴說,卻是他的內心獨白,暗含了他對理想人生的美好憧憬(宋)蘇軾《蘇軾詞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452(三)舉酒惜別珍重友情古人云:“舉杯消愁愁更愁”,所以蘇軾也深知飲酒并不能真正地消除苦悶,面對多舛的命運,在《薄薄酒》中他清醒地認識到:“達人自達酒何功,世間是非憂樂本來空。”(宋)蘇軾.《蘇東坡全集》(宋)蘇軾.《蘇東坡全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333.蘇軾熱愛生活還體現在他的重友情,《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描寫了蘇軾和友人即將分離,依依不舍之景,這里充溢了“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宋)蘇軾《蘇軾詞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92與好友飲酒暢談的歡樂時光是短暫的,但卻能讓讀者感受到蘇軾的灑脫與豪邁。蘇軾曾與秦觀相聚后,于淮上飲別,寫下了這首《虞美人·波聲拍枕長淮曉》,“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淚。誰教風鑒在塵埃。醞造一場煩惱送人來。”(宋)蘇軾《蘇軾詞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251(宋)蘇軾《蘇軾詞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92(宋)蘇軾《蘇軾詞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251五、東坡飲酒詞中人生態度的成因分析蘇軾雖嗜酒成性,但他既沒有太白的狂傲,也不像白居易那般閑適,也與竹林七賢中以狂飲痛飲的阮籍和劉伶都不同,他更像是一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的飲酒情趣,宋朝的飲酒風氣和重用文臣的國情,使文人的生活安逸,這才有了以酒會友,詩酒聯袂的情景,這也讓蘇軾在酒酣之中,多了一分理性的克制。(一)北宋的時代背景在經濟政治發展相對穩定的時期,宋朝以文官治國,士大夫有較高的社會地位,盛會的穩定也促使的北宋前期經濟的繁榮昌盛,經濟生產力的進步,使得宋朝的文人生活安定,因此文學作品中體現的多是詩酒風流的閑情逸致。國家經濟政治的穩定,促進了文化的發展,酒文化至宋朝已發展到高潮,因此造酒行業十分發達,而釀造技術也普及至尋常百姓家中。酒在宋朝作為一種常見的飲品,對飲可助興,獨酌可解愁,小酌可怡情。(二)北宋文人的飲酒情趣自古以來,酒是文人墨客必不可少之物,酒文化對我國的歷史傳統文化影響頗深,“酒”也貫穿著文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歷代的文人騷客也因為飲酒,寫下了許多詩篇,在人生之喜時,與親朋好友暢飲,遭遇挫折失意不得志時,以酒解憂,或許是酒能激發寫作靈感,文人墨客在酒后作文,每每留下佳句,在曹操的時代,酒便是孤獨一人時的佳友良伴。(三)蘇軾的個人成因1069年—1079年,是蘇軾自請外放時期,當時王安石推崇變法,蘇軾直言不諱,上書宋神宗陳其不利,蘇軾意識到與新黨的政見不合,便自請外放,此時的蘇軾初入仕途,雖有強烈的入世之心,但事與愿違,為國盡忠的理想不能實現,只能借酒排遣內心苦悶。蘇軾先后任職密州、徐州太守,此期間,他關心百姓,筑堤防洪,滅蝗救災等,也結識了許多朋友,寫下了如“獨下花前,曾醉離歌宴。”鄒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2:6(《一斛珠·洛城春晚》)和“拍手欲嘲山簡醉,齊聲爭唱浪婆詞。”鄒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2:37(《瑞鷓鴣·觀潮》)等游覽聚會的飲酒詞。隨后,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此時的他徹悟明達,在苦悶中以酒為樂,“晚景落瓊杯,照眼云山翠作堆。”鄒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2:288(《南鄉子·黃州臨皋亭作》)可見蘇軾借落日美景表達內心的曠達。1鄒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2:6鄒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2:37鄒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注》[M].北京: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