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血流動力學監測血流動力學監測(hemodynamicmonitoring)是反映心臟、血管、血液、組織氧供氧耗及器官功能狀態等方面的重要指標。2
心臟指數(cardiacindex)CI=CO/BSA;只是Swan-Ganz導管右心段有自動加溫系統,間斷性使血溫升高。主要有:心律失常;3注意:A不同部位的動脈壓存在差異;這一溫度稀釋過程由導管前端的熱敏電阻感應,經監測儀記錄可得到溫度-時間稀釋曲線,然后計算并顯示結果。2靜脈內壁壓或靜脈內血容量;二、中心靜脈壓測定心肌的氧供需平衡是維持心臟功能正常的重要因素。經動脈穿刺置管后,通過電子換能器直接測定血壓,能反映每一個心動周期的血壓變化。七、循環功能的判斷2途徑:橈動脈:易于穿刺和管理,首選。(一)適應癥:1嚴重創傷、各種休克及急性循環功能衰竭等危重病人;2動脈穿刺術:可在麻醉后或麻醉前在局麻下進行。6需用血管活性藥進行調控的病人;PAP的正常值為:15~20/6~12(9~17)mmHg,PCWP為:5~12mmHg。血流動力學監測分類1無創性血流動力學監測(noninvasivehemodynamicmonitoring):指采用對機體沒有機械損害的方法獲得的各種心血管功能的參數,特點為使用方便、無創。2有創血流動力學監測(invasivehemodynamicmonitoring):指經體表插入各種導管或探頭到心腔或血管腔內,從而直接測定心血管功能參數的方法,特點為及時、準確。一、動脈壓的監測
動脈壓(arterialbloodpressure,BP)是最基本的心血管監測項目。主要反映心排出量和外周血管總阻力(前負荷),并與血容量、血管壁彈性、血液粘滯度等因素有關,還間接的放映組織器官的灌注、心臟的氧供需平衡及微循環等。正常人的血壓可因性別、年齡、體位、運動和精神狀態等而不同。(一)無創性測量法
1)手動測壓法:使用方便。
1、擺動顯示法(oscillatorymethod):收縮壓大致為最大擺動點,舒張壓在擺動不明顯處。
2、聽診法(auscultatorymethod):放氣時首次聽到響亮的柯氏音(Korotkoffsound)時的壓力為收縮壓,音調變低時的壓力為舒張壓。
3、觸診法(palpatemethod):放氣時脈搏出現時的壓力為收縮壓,水沖樣脈搏轉為正常脈搏時的壓力為舒張壓。2)自動間斷測壓法主要采用振蕩原理(oscillometry)。可定時測定并顯示收縮壓、舒張壓和平均動脈壓。CVP與血容量、靜脈張力、右心功能等有關。除了BP、SVR是周圍循環監測的重要指標外,臨床上常采用一些間接而簡便的指標。5需反復采取動脈血樣的病人;其中,在肺動脈主干測得的壓力為肺動脈壓(pulmonaryarterialpressure,PAP),在肺小動脈嵌入部位所測壓力為肺小動脈嵌壓(pulmonaryarterialwedgepressure,PAWP);3靜脈外壁壓或靜脈收縮壓;五、經食道彩色超聲心動圖3注意:A不同部位的動脈壓存在差異;血流動力學監測的主要目的就是循環系統功能進行判斷3靜脈外壁壓或靜脈收縮壓;8
體循環阻力(systemicvascularresistance)、SVR={(MAP–CVP)×8}/CO;正常值:4~8L/min3注意:A不同部位的動脈壓存在差異;臨床上常采用間接性指標來判斷。(二)有創性測量法經動脈穿刺置管后,通過電子換能器直接測定血壓,能反映每一個心動周期的血壓變化。
1適應癥:1危重病人、復雜的大手術;2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3需低溫或控制性降壓的手術;4嚴重低血壓或休克病人的手術;5需反復采取動脈血樣的病人;6需用血管活性藥進行調控的病人;7呼吸心跳停止后復蘇的病人。
2途徑:橈動脈:易于穿刺和管理,首選。穿刺前的Allen’stest:手部轉紅時間,正常<5~7s,如>7s為試驗陽性,不宜選用該橈動脈。可選其它動脈如:尺動脈、肱動脈、足背動脈、股動脈等
3測定方法
1器材與儀器:套管針,測壓管道系統,沖洗用肝素液,以及壓力監測儀。
2動脈穿刺術:可在麻醉后或麻醉前在局麻下進行。局部消毒后,套管針與皮膚呈30度角,朝動脈向心方向進針,見血后略進少許,退針芯同時將套管推進,如有血涌出,表明已進入動脈,連接測壓系統并固定套管。
3注意:A不同部位的動脈壓存在差異;B經常用肝素液沖洗管道,以防凝血和堵塞;C測定儀的零點或換能器的位置應于心臟在同一水平。3測定方法3注意:A不同部位的動脈壓存在差異;B經常用肝素液沖洗管道,以防凝血和堵塞;C測定儀的零點或換能器的位置應于心臟在同一水平。4并發癥的防治:主要有:血栓形成或栓塞所致肢體缺血或壞死;出血;動脈瘤或動靜脈瘺形成;感染等。
二、中心靜脈壓測定
中心靜脈壓(centralvenouspressure,CVP)是指腔靜脈與右房交界處的壓力,是反映右心前負荷的指標。由四部分組成:1右室充盈壓;2靜脈內壁壓或靜脈內血容量;3靜脈外壁壓或靜脈收縮壓;4靜脈毛細血管壓。CVP與血容量、靜脈張力、右心功能等有關。正常值為:5~10cmH2O。CVP監測是有創的。
(一)適應癥:1嚴重創傷、各種休克及急性循環功能衰竭等危重病人;2各類大、中手術,尤其是心血管、腦和腹部大手術;3需長期輸液或完全胃腸外營養治療的病人;4需大量、快速輸血、補液的病人。
(二)途徑:右頸內靜脈,首選。此外,左頸內靜脈、鎖骨下靜脈、頸外靜脈及股靜脈等也可選用。
(三)方法
1器材與裝置:CVP穿刺包包括套管針、穿刺針、導引鋼絲、深靜脈導管等。以及監測裝置或儀器。
2穿刺置管方法:頸內靜脈穿刺分前、中、后路。
3注意:1確定導管位置正確;2正確調節零點;3確保管道暢通、無空氣;4嚴格無菌操作;5注意體位與局部解剖的關系。
(四)并發癥的防治主要有:感染;出血或血腫;氣胸、氣栓、靜脈撕裂、心包填塞、神經損傷等。
三、肺動脈壓監測
利用漂浮導管(Swan-Ganz導管)能迅速進行各種血液動力學監測。其中,在肺動脈主干測得的壓力為肺動脈壓(pulmonaryarterialpressure,PAP),在肺小動脈嵌入部位所測壓力為肺小動脈嵌壓(pulmonaryarterialwedgepressure,PAWP);或肺毛細血管嵌入壓(pulmonarycapillary
wedgepressure,PCWP)。這些都是反映左心前負荷、右心后負荷的重要指標。PAP的正常值為:15~20/6~12(9~17)mmHg,PCWP為:5~12mmHg。(一)適應癥:1、ARDS患者的診治、療效及預后的判斷;2、各種心臟手術及心、肺、肝移植病人的監測;3、指導休克的擴容治療;4、指導和評價血管活性藥治療的效果;5、AMI時的監測;6、區別心源性或非心源性肺水腫。(二)監測方法1器材與儀器:四腔Swan-Ganz導管及穿刺用具。監測儀器(含CVP、PCWP、MAP壓力監測、CO監測等)。
2穿刺與置管:1途徑:與CVP相同。2置管:漂浮導管經導管鞘插入,從外周沿腔靜脈進入右房,將氣囊充氣后送入右室、肺動脈、肺小動脈,出現PCWP波形后停止,氣囊放氣后固定導管。
3并發癥的防治:
主要有:心律失常;氣囊破裂;肺動脈撕裂和出血;感染;肺栓塞;導管打結等。
四、心排出量監測
心排血量(cardiacoutput,CO)是指心室每分鐘排出的總血量,正常時左、右心室基本相同。CO是反映心泵功能的重要指標,主要受心肌收縮性、前負荷、后負荷、心率等因素影響。此外,通過CO可以計算出多種血流動力學參數:心排出量監測1
CO=SV×HR;正常值:4~8L/min
2
心臟指數(cardiacindex)CI=CO/BSA;正常值2.8~4.2L/min/m2
3
每搏量(strokeVolume)SV=CO/HR·1000;正常值:50~110ml/beat
4
每搏指數(strokeindex)SI=SV/BSA;正常值:30~65ml/beat/m2
5
每搏功(strokework)SW=(MAP–PCWP)×SV×0.136;正常值:119g·m
CO測定方法
1溫度稀釋法:通過Swan-Ganz導管向右房注射一定量的冷生理鹽水,其隨血液的流動而被稀釋并吸收血液的熱量,溫度逐漸升高到與血液一致。這一溫度稀釋過程由導管前端的熱敏電阻感應,經監測儀記錄可得到溫度-時間稀釋曲線,然后計算并顯示結果。
2連續測定法(continuouscardiacoutput,CCO):原理同上。只是Swan-Ganz導管右心段有自動加溫系統,間斷性使血溫升高。
3心阻抗血流圖(impedancecardiogram,ICG):無創。
4多普勒測定法:
五、經食道彩色超聲心動圖
利用經食道彩色超聲心動圖,是將超聲探頭插入食道,采用食道二維超聲心動圖、脈沖多普勒血流計,結合ECG對心臟及大血管進行連續、無創檢查的方法。可對心臟舒縮功能、心壁運動情況、瓣膜活動、瓣口大小、血流速度與方向、有無栓子、心肌缺血等進行有效的監測。是近年來發展很快,應用漸趨廣泛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手段。其優點為:成像更清晰;測量更準確;連續而無創;影響因素較少。
六、周圍循環監測
周圍循環可反映外周組織的灌注狀態。除了BP、SVR是周圍循環監測的重要指標外,臨床上常采用一些間接而簡便的指標。1毛細血管充盈時間:正常為:2~3s。2體溫:正常時中心溫度與外周溫度差<2°C,如>3°C,表明周圍循環監測不良。
3尿量:正常時不應少于1ml/min。少尿或無尿常是組織灌注不良的表現。
七、循環功能的判斷
血流動力學監測的主要目的就是循環系統功能進行判斷1低血容量的判斷:BP、CVP、PCWP三項指標均低于正常水平。
2心泵功能的判斷
心泵功能主要取決于心肌收縮性、前負荷、后負荷、心率等因素。反映前負荷的指標左室舒張末容積(LVEDV)、左室舒張末壓力(LVEDP)、PCWP、CVP超過正常值越多,表明前負荷越大,新功能就越差。反映后負荷的指標SVR(左心)、PVR(右心)均與CO成反比關系。反映心肌收縮性的指標CI、SI、SW、LVSWI、RVSWI、EF(正常值:>55%)數值越大,表明心肌收縮性越好。
3心肌養供需的判斷心肌的氧供需平衡是維持心臟功能正常的重要因素。臨床上常采用間接性指標來判斷。1心律與收縮壓的乘積(RPP)=HR×SBP;正常時<12,000,如大于該值,提示心肌氧耗增加。2三重指數(TI)=RPP×PCWP,正常值:<150,000,三者中任何一項增加均可致心肌氧耗增加。
3心內膜下心肌存活率(endocardialviabilityratio,EVR)EVR={(DBP–PCWP)×TD}/SBP×TS
正常值:>1,如<1,提示心內膜下心肌缺血。
4冠狀動脈灌注壓(CCP)=DBP–PCWP,反映心肌氧供情況6
左室每搏功指數(leftventricularstrokeworkindex)、LVSWI={1.36(MAP–PCWP)×SI}/100;正常值:45~60g·m/m2
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魚都特色小鎮合作協議
- 腦梗塞臨床護理
- 生產運營管理:企業戰略和運作策略
- 管理人員培訓心得體會模版
- 2025屆江蘇省泰州市部分地區八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統考試題含解析
- 高二英語備課組工作總結
- 關于“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需求調研
- 醫學寫作翻譯課程介紹
- 2025年會計試用期工作總結模版
- 新質生產力與財政
- 2025年1月四川八省聯考高考綜合改革適應性測試物理試卷(含解析)
- 夾層作業安全培訓
- 清洗清潔功能無人機
- 競聘移動培訓師
- 《高分子物理》研討式教學設計與實踐:以“對比絲蛋白和聚酰胺6的分子結構及玻璃化轉變”為例
- 常見腫瘤標記物的臨床意義
- 移動鋰電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結構技術終》課件
- 沖壓機械手自動化
- 基于Java的在線考試系統設計與實現
- 汽車冷卻系統課程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